哦,晴晴妈,你又介绍了一位专家给我了,对于高燕定,我并不了解,刚才在网上查了一下,才发现,他写的两本书也很棒的。正打算买过来看一看。另外,在美国现在写书红的发紫的还有薛涌,他写的《美国是如何制造精英的》、《精英的阶梯》两本书中也有大量关于美国大学的入取制度描述,还描述了很多美国大学,比如哈佛大学的校长风波等问题,对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正确看待美国的名牌大学及大学教育的本质有非常好的帮助。我也是因为小巫在《国际化视野中的教育》后面推荐了薛涌的书,而结识了薛涌。一阵子被薛涌的精英教育也是弄昏了头脑,半年多后,才有所清醒过来。也是看了一些薛涌的反对者写的一些文章,讲到薛涌的精英情结甚是严重……我现在想想,这也不能怪薛涌,人在某种程度上的文字,必然是他的思想呈现,尤其是这种观察性的文章,更是如此。而薛涌作为一个穷教授,在美国是没有多少社会地位的,他自己说,在他最开始玩弄文字的时候,实在是迫于家庭的生存危机。没想到还成了大红大紫的人,现在的《父母世界》连着两期我看到了他的文章,关于他女儿学钢琴的专篇;关于他女儿???,想不起来这一期的主题是什么了,尽管读过。(人看来都是对自己利益深切的内容记得牢,关于薛涌家女儿学钢琴,在《美国是如何制造精英的》中的序文中提及,我反复读过多遍,有段时间奉为圣旨,美国的精英化过程,都是以钢琴为起点的,我儿子的钢琴无论如何要学好才行!!!!……现在想想,这种强烈的情绪也不必然,铸就精英更多薛涌从社会的角度上描述,但这种精英化的过程,我们可控制的太低了,这样子的随波逐流,也是很危险的。薛涌也基本处于择校区,考名校的漩涡中……只不过他在美国而已……)
薛涌之所以对精英教育如此热衷,那是因为他实在太渴望挤入于美国的主流社会了!但是,2004年我去美国参加MDRT百万圆桌会议,在洛杉矶。感同身受的一周现在想来真的是人生一段非常宝贵的履历,我曾经还不想去,因为要花掉自己好些钱,但先生强烈支持,再加上签证又过了,公司好多同事都没有获签呢……所以,也就去了。
去了,好长一段时间,我想着,我一定要再去美国一趟。我不想移民美国,因为在美国融入主流,太难了。华人在美国基本上没有多少政治地位。我在洛杉矶见了一位朋友,他是二十年前黑在美国的,是一位上海人,现在他们一家人在美国的华人区租了房子,生活条件还不错,有两辆车,在美国,车就像我们的自行车一样……二十年,他还是讲上海话,英语基本不会,在中餐馆打工。……
这是我不想移民美国的原因。即然不想移民美国,我也就对移民任何其他国家都没有任何兴趣了。我们公司在组织MDRT会议的参加过程中,有两位同事放弃了国内的事业,“失踪”在美国,没有回来……她们基本都是有亲戚在那边之类的……
其实如果有远大的理想,在国内更容易实现抱负。因为中国的机会是那样多,再去移民,实在有点对不过去自己。
不过,美国极其丰富的物质文明,整洁的楼、马路、草地,连我们住的三星的Hillton family的宾馆,里面的花草也出奇的茂盛,植物的叶子郁郁葱葱,绿得有一种水要流出来的感觉……当时的感觉特别强烈,实在难以想象,竟然美国的植物,享受的营养也远远优于中国的植物,我即使在中国的五星级宾馆,
也很难看到那么绿色溢出来的植物,甚至让你怀疑,这是真的吗?用手摸一摸,是真的,不是假的……
因为置身于世界最发达的物质世界,我过去偏执的民族自豪感一下子跑得无影无踪,深切地感受到中国与美国的物质差距。曾经——中国、上海、浦东、世界的中心,这些字眼都是令我激动的,也是带着激动去美国的,带着来自世界瞩目的上海的自豪感去美国的,去了以后,看问题客观了很多。
所以,那一阵子刚从美国回来,一直想着什么时候,再去美国,呆个几个月或者一二年的,去读书也不妨,顺便再打一份工,体味一下美国的生活,也许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一眨眼已经四年过去了,小儿子一岁多了,好久没有思考这个问题了……
或许,哪一天,美国的哪一个大学邀请我免费去读一二年书,我想我会考虑成行的,那时我会带上我的两个儿子一起去,让他也浸润一下。——关于免费读书一事,过去我会认为天方夜谭,但是《华德福教育亲历记》的作者,就是这样子去英伦读书的,在薛涌的书中,我也了解到,确实有很多这样的机会,关键看如何把握。如果我有机会去美国学习,如何运作非赢利机构,如果能够通过进修有助于我推进“妈妈育儿圆桌协会”的发展与推广、壮大,那么,我一定愿意花费这个时间去学习……
那是后话了。
还是回到正题上。晴晴妈妈推荐的高燕定,他写了两本书,我打算去买来看一看,不知道当当有没有。
附:
高燕定
高燕定,上海新东方特邀美国留学申请咨询专家。1986年旅美,在美国得克萨斯A&M大学任研究仪器专家至今;为独立升学顾问。深入了解美国教育,熟知美国大学录取要求与申请技巧。近年指导与协助大量中国高中生和大学本科毕业生赴美留学,也帮助在美国和其他国家地区居住的学生考取美国著名大学。
著有《人生设计在童年》《人生线路设计图》。
《人生设计在童年》讲述了一个普通女孩在父亲的引导下,从小树立人生理想和职业目标,在预期的人生轨迹上奋力追梦, 一步步达到理想目标的故事,辅以其他丰富的、有说服力的案例,向读者传递一个理念:人生是可以设计的,而且应该从童年开始。作者用充满温情、闪烁智慧、迭出新意的故事,诠释了中美教育的差异和“中西合璧”的教育方法。作者女儿对儿时生动的心理活动和生活细节,疲于奔命的高中时代和充满智慧的社会活动,以及自我奋斗、追逐梦想、演绎人生的自我表白,与作者的论述交织在一起,引人入胜。
《人生设计线路图》中,作者以升学顾问的眼光和在美国大学20年的工作、研究经历,结合真实案例,详细讨论美国教育和职业规划和人生设计。书中详细分析了美国教育的特点及大学申请的技巧,深入论述美国中小学的教育体系,美国大学在录取本科学生时与中国教育观念不同的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对教育这个系统工程中的各种因素:知识教育、兴趣爱好、个人综合素质、专业与学校的选择、申请学校的技巧、职业规划、教育资金的筹措计划、专业与职业的关系、职业的市场价值等,本书都有独到的见解,为学生及家长顺利到达理想彼岸提供了思想基础。本书倡导“超前”的职业规划和人生设计思想,并分析了这种做法的益处。不论您是否计划出国留学,本书都能起到强烈的启迪作用。本书是作者《人生设计在童年》一书的姊妹篇。
作者以在美国大学20年的工作经历、对教育的深入研究和思考,向读者展示了模式化精英人才的培养之道,倡导“超前”的童年人生设计和职业规划思想,阐述职业发展教育中“自我认识、教育与职业的关系、职业计划”三大环节的合理性、科学性和重要性,为学生及家长描绘出顺利实现人生价值和到达理想彼岸的蓝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