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这三年,已经过去

这三年,已经过去

这三年,已经过去
https://mp.weixin.qq.com/s/7jT-jj1pqqUrEg7xn4zm9Q

这三年,已经过去
佘山李牧 回归起初1 2022-12-11 22:59 发表于上海
图片作者:浦旻

所度年岁,一声叹息。

最近到熟悉的店里,我都会安慰老板:“现在全面放开了,生意会好起来的。”老板一般都是一面说谢谢,一面说“生意么,就这样吧,可能要过一年半载才能完全恢复。”不管哪行哪业,都很不容易。所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不管怎样,随着管 控的突然全面放松,三年之久的疫 情时期总算要过去了。

这三年,足足一千多天,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不得不面对艰难的挑战。期间面对的考验可谓空前,比如申城有开埠以前从未有过的全城静默。发生了许多许许多多无法言说的故事。看见的铭记在心,故意忘却的本来就冷漠视之。可以从中深刻体会人性的幽深。

对我们来说,也是相当困难。很长一段时期,只能线上,且无法探 访。听说好些地方不但不能线下也无法线上,所受亏损很大。因为种种原因,现在普遍人员流失严重,而且很多是年轻人。但我们不能把所有责任推诿于环境。

特定的环境,只不过让问题爆发出来。其实原本已经存在,正在不断发酵。某种角度来说,问题早点出现不是坏事,一味推诿才真正可怕。如此说,是因为推诿意味着拒绝省察与回转。

“我们的信心在哪里?”

图片

这三年,需要学习的功课当真不少,需要及时回顾总结。

1、疫 情突起时,有没有过于慌乱?有没有在安宁中给予以身边人必要的关爱?

2、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中,我们有没有做到彼此切实相爱,做到关怀失业的肢体?

3、所在地区静 默管理,被迫线上时,有没有事先的应对?有些地方老年人多,不会用智能手机。停止聚会很长时间,令老人家很受伤。

4、全城静 默期间,是否增加线上培训?同小区的有没有互相帮助?整体有无对策等?

5、解封后,针对变化的环境与人心,是否优化具体的服侍方法?

6、如果出现会友流失,如何应对?

7、如果环境进一步严峻,我们当怎样从容地,按照真 理来面对?

总结就是是否真有信心、爱心与盼望?

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反思,讨论与省察的。自然有许多地方需要回转。

图片

最近牧者们有两天的年终总结会议。一些问题有展开讨论,但还不够深入,需要不断反思。

因为人的有限,总以为自己遇见的是特殊、空前、超过自己界限的,事实并非如此。世界变化多端,当代人见多识广,其实古人何尝不是如此。正是日光之下无新事,从来苦难多深重。

比如一个生在1890年的年轻人,算是当时的九零后。

他四岁时发生甲午海战,我国被迫割地赔款。八岁时维新运动,百日告终。十岁时,发生庚子事变,京师沦陷,两宫被迫“西狩”。十四岁时绵延千年的科举考试终止,以前读的四书五经不能再拿来换取功名。

二十岁时南方爆发革命,同年东北鼠疫爆发。二十一岁时清廷逊位,两千年的封建王朝到此结束。二十七岁时军阀混战开始,蔓延十几年。

看看,当时年轻人经历的惊天大事不比现今的我们少多少。也是动辄百年一遇,千年一遇。人们被迫应对,大都是为了活着而活着。百姓能做的要么是存粮存金条,要么是搬到租界,要么干脆坐等大祸临头。极少有人反思。反思的人反而会身边人的遭到讥讽嘲笑。

我们理当更有智慧。过去的三年已经过去了,新的挑战正要开始。

图片

我们当怎样本于古道从容应对呢?

对个人来说,要减少不必要支出,积极锻炼身体,多与家人陪伴。年轻人应该多学习职业技能,并不断提升专业水准。这也是尽本分。

对整体而言,要做到以下几点:

1、打稳根基,不能再一味求人数增加。也不应好高骛远,开展不切实际的远方事工。多些亲身投入的传承使命,这才是成长的关键。虽然不一定要同住同餐,每周见面多次很有必要。仅仅增加线上的课程,远远不够。

2、内部更是要彼此相爱,必须落实到日常的点点滴滴。尤其是关心帮助弱势肢 体。

3、从自己开始,警醒守望,昼夜内室呼求。否则心志再好,肉体还是软 弱。

4、要有生命的见 证,同时做到无论得时与否都能尽忠传讲。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限制。

环境不在君王手中,万事都互相效力,只是我们内心爱的火是否依然炽热?

图片

感恩领受,还望支持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