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巴赫《尊主颂》

巴赫《尊主颂》

巴赫《尊主颂》

(王星然)2014.12.15

http://weibo.com/p/23041863afab8c0102v8de

本文原刊于《举目》官网“言与思”专栏

体验一个“路德”风的圣诞节

“金勾杯”虽有气氛,但没灵魂。如果你的圣诞音乐收藏缺了巴赫(J. S.Bach)的《尊主颂》,损失实在惨重。圣诞佳节将至,和读者介绍一帖我的私房圣诞音乐。

巴赫的人生下半场

1723年的圣诞节,巴赫在莱比锡(Leipzig)圣汤玛斯大教堂的崇拜里,演出了他的新作《Magnificat尊主颂》(注1),《尊主颂》源自《路加福音》1:46-55,马利亚称颂上主的千古名诗。对于救主降临,这一首诗深刻地表达了欢欣颂赞,以救主为乐的虔敬氛围,它的信息非常适合圣诞节期。令人深思的诗句配上绝妙的音乐,在聆听中默想,敬拜,再次把自己献给那位“成就大事的权能者”。

巴赫创作《尊主颂》的这一年38岁,刚刚转换职场跑道,德国莱比锡市议会聘请他出任圣汤玛斯学校的乐长(Cantor of theThomasschule),同时担纲圣汤玛斯大教堂的管风琴师及诗班长,负责提升莱比锡市四间路德宗教会的音乐崇拜,人生下半场异常忙碌。

《尊主颂》可说是他新官上任后交出的第一张漂亮成绩单,这个作品在圣诞节期演出,能见度很高,必然使当时的莱比锡市民惊艳不已。事实证明《尊主颂》受欢迎的程度非同小可,它是巴赫谢世后,唯一一首在19世纪仍然继续出版的作品(巴赫音乐大复兴是20世纪以后的事了)。

这部作品连同巴赫其他的教会音乐,是路德宗在公众崇拜礼仪上,留给后世的艺术瑰宝,不仅深刻反映路德神学、路德宗在敬拜礼仪上的独到见解、更是音乐史上的登峰造极之作。

当路德宗的巴赫遇见加尔文主义的老板

巴赫与路德有极深的渊源,巴赫诞生的城市艾森纳(Eisenach)不仅是路德幼年待过的地方,之后路德更在艾森纳的Wartburg城堡逃避迫害,并且在这里把新约圣经译成德文。巴赫受洗的教会Georgenkirche,也是路德幼时常去的教会,路德甚至曾在这个教会的诗班里事奉。巴赫的敬拜观完全跟随路德的教导,路德非常重视音乐在崇拜中扮演的角色,他不仅自己作词写曲,也要求全会众一起唱诗。因此路德宗的巴赫,自幼就立志要用音乐来服事上帝。               
                                   
无疑的,巴赫对于莱比锡这个人生下半场,必定是充满期待(他在莱比锡一直做到1750年辞世)。才几个月前,巴赫还在柯登Cöthen担任宫廷乐长,柯登的老板Leopold王子本身虽热爱音乐,还是个优秀的小提琴家,但王子是个加尔文主义者,对于巴赫的路德教会音乐兴趣缺缺,他只欣赏巴赫的器乐作品(注2)。

在柯登这一段时间,巴赫写的教会清唱剧(SacredCantata)不得在此地教会演出,加尔文认为崇拜的音乐要愈简单愈好,重点应放在上帝的话语上,复杂的音乐往往喧宾夺主,怕影响敬虔。加尔文也限制教会使用乐器,特别担心会众在管风琴乐声中敬拜,会有不当的世俗联想。他曾训斥罗马天主教使用管风琴和其他世俗剧场乐器,是荒唐和无当的(注3)。因此这里的教会崇拜都是清唱。身为巴洛克时代最伟大的管风琴名家和史上最强教会作曲家,巴赫在科登的郁闷可以想见。

莱比锡与科登不同,它是路德宗信仰重镇,教会音乐的需求量极大,巴赫从此终于可以一展长才,他的《B小调弥撒曲》、《马太受难曲》、《约翰受难曲》、《圣诞神剧》,以及为数众多的教会清唱剧和经文歌,都是这个时期的经典创作。

《尊主颂》乐曲导聆及默想

接下来我会花相当的篇幅介绍《尊主颂》这部乐曲。我建议有兴趣的读者在YouTube或Youku搜寻《尊主颂》来聆听(请参考[注4]的推荐录音版本)。不习惯古典音乐的读者,至少试试第一乐章。

故事背景

马利亚从天使那儿得知将要怀孕生下救主,她去探望同时也正在怀孕的亲戚以利沙伯,两位母亲见面十分兴奋,马利亚于是被圣灵充满,开口歌颂上主(《路加福音》1:46-55)。巴赫把这首诗分成11个乐段,另外加上一首“三一颂”(Doxology)作为终曲,总共12个乐章,全曲分段如下:

第1乐章“我心尊主为大”

巴赫用辉煌的铜管乐和定音鼓,来舖陈《尊主颂》的开场情绪,非常具有节庆的气氛。任何人听到这个乐章,都可以立即感受到那种满心的喜乐,至高的尊贵,和荣美的气韵。音乐迫使听者立即进入敬拜的氛围中,巴赫的乐念与马利亚的内心同步,充满了对上主无尽的感恩和赞美。

第2乐章“我灵以神我的救主为乐”

这首女高音咏叹调优美,平穏,沉静,面对上帝给的未婚生子大难题,马利亚一点也不忧虑作难,当上帝的呼召临到,个人的名节、家族的荣辱、甚至于性命的危险,都不值一顾了,上帝借着马利亚告诉我们什么是“以神为乐”。

当面对上帝给的,却是我不想要的,常常我有多少的计较和抱怨?我真能单单以神为乐吗?我能看穿苦难和考验的背后是上帝隐藏的祝福吗?我总是跌跌撞撞,很健忘地一再学功课,我的心思是多么的复杂诡诈?常是连我自己都不敢去厘清的。马利亚的单纯和爱主令我们羡慕。

第3乐章“上主顾念祂使女的卑微”

这是全曲里最低调的一个乐章,在孤单的双簧管和低音大提琴中,巴洛克女高音幽暗地陈述著马利亚卑微的出身,在音乐中我们默想──上帝看人,真的不像人看人,马利亚有什么能耐,可以让这世界看得上眼?她没有读过神学(我不反智),可能目不识丁,学经历都不优,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她没有在教会或机构里担什么重要的服事,更遑论在社会上有任何影响力。然而上帝的拣选从来都按祂自己的心意,有谁能作祂的谋士呢?

第4乐章“万代要称我有福”

节奏这时转为快板,巴赫使用5个声部的诗班轮唱,复杂的对位作曲法,营造出“万代”的感觉(一个声部仿佛就是一代人),一代过去一代又起,述说著马利亚是真正有福的女人,
第5乐章“那有权能的,为我成就了大事”

这是一首男低音咏叹调,厚重坚定的低音表达上主无可动摇的权能,这个乐章给人一种特别刚正稳妥,没有怀疑余地的感觉,这是我个人很喜欢的乐章。如果权能者的作为与我无关,那无论祂成就的事有多大,我很难感受到。但上帝所成就的大事是关乎我的,而且没有人能改变祂的计划,祂为我这样卑贱的人预备了救主,祂是爱我,为我舍己。

第6乐章“他怜悯敬畏他的人,直到世世代代”

这是一首男高音和女中音(或上男高音Countertenor)的二重唱,它的旋律及和声,稍后被巴赫改写在1727年写的《马太受难曲》里,充满虔敬的情怀。上主的怜悯竟是用祂爱子的犠牲来完成。
第7乐章“他用膀臂施展大能;那狂傲的人正心里妄想就被他赶散了”

这是一首振奋人心的合唱曲。此曲只有一分多钟的长度,但充份展现复音音乐里无比精妙的多声部对位合唱精髓。歌词、弦律、和声、配器,完美结合,丝丝入扣,我们仿佛在音符中看到上帝用“膀臂施展大能”的画面,快速准确,所向披靡,狂傲人毫无招架能力,只能俯首称臣,令人拍案叫绝!

第8乐章“他叫有权柄的失位,叫卑贱的升高”

这个乐章始于小调,男高音唱出持续下行移动的弦律,呈现一种“权柄失位”的感觉;当唱到“卑贱的升高”,突然转成明朗的大调,弦律上行推升,非常生动。

第9乐章“叫饥饿的得饱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

这个乐章由女中音唱出温暖的旋律,真有一种饱足的美感,使困苦人心得安慰。

第10乐章“他扶助了他的仆人以色列”

这是一首三声部卡农曲(canon),由二位女高音及一位女中音担纲。卡农是一种巴洛克时代的作曲手法,同样的旋律,间隔两拍或一小节,先后演奏,可以有二声部或三声部,类似今天我们熟悉的轮唱,但卡农比轮唱更加复杂,除了单一旋律要优美,各部的对位和声也要优美,巴赫的卡农作曲技法十分高明,是大师中的大师。

第11乐章“为要记念亚伯拉罕和他的后裔,施怜悯直到永远,正如从前对我们列祖所说的话”

这一节经文把上帝将要赐下的救主与亚伯拉罕之约连在一起,巴赫使用一段赋格(fugue)主题来表现那个古老的亚伯拉罕之约,然后这个主题(约)反复出现展开,经过世世代代,上帝的应许终于成就。

第12乐章《三一颂》荣耀归与父、子、圣灵,从亘古,今时,直到永远。

是一首辉煌华美的合唱终曲,这时铜管和定音鼓又重新加入,巴赫企图呈现一幅在永恒上帝的宝座前赞美的荣耀场景,而当诗班要进入最后一句“直到永永远远“时,旋律回到第一乐章“我心尊主为大”的主题上,前后呼应,为《尊主颂》画下完美句点。


注1:Magnificat是拉丁文,尊崇之意。歌词“Magnificat anima meaDominum”即“我心尊主为大”,华人音乐界也有人把《尊主颂》译为《赞主歌》。Magnificat这段经文(《路》1:46-55)常用于天主教晚祷,路德改教后保留此传统,也把它列入路德宗的晚祷中,只是拉丁文改成了德文。然而在重要节庆时,他们仍使用拉丁文的版本。巴赫此曲原为德文版,但学校当局指示要采用拉丁文版本,结果造成拉丁文版在后世更常演出。在1723年的圣诞节崇拜中,还加入了四段圣诞经文(德文),以呈现乐曲的节令气氛。
注2:在柯登时期,巴赫写出了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一些器乐作品:如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布兰登堡协奏曲、音乐的奉献等器乐曲经典……也算是加尔文派对音乐的贡献(不得不开个小玩笑)。尽管这些作品不能被称为教会音乐,但巴赫在乐谱上标明他创作音乐的动机是SDL(SoliDeo Gloria,唯独为了荣耀上帝。
注3:见英译Commentary by John Calvin on I Samuel 1 “Thus in thepapacy has been a too ridiculous and inept imitation, when theystarted to embellish the churches and to make God’s worship moreornate, if they had added organs and many other theatrical devicesof that kind…… ”
注4:我听过超过10个版本的《尊主颂》,强力推荐下列两个版本:
1. Philippe Herreweghe的版本: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Me_sLzppcI
2. John ElliotGardiner的版本https://www.youtube.com/watch?v= ... =PLBCB9E85A45BEF6DC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