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其他] 新政策新法规提醒专栏

新政策新法规提醒专栏

这里大家可以把一些看到的最新政策在这里跟贴,提醒我们及时掌握好政策导向,其他灌水请不要跟了,谢谢!.

TOP

回复 #1奶宝妈妈 的帖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83号
    《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的决定》已经2006年12月30日国务院第163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总 理  温家宝
二〇〇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的决定
  国务院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作如下修改:
  一、第二条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前款所称单位,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以及其他企业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军队以及其他单位;所称个人,包括个体工商户以及其他个人。”
  二、第四条修改为:“土地使用税每平方米年税额如下:
  (一)大城市1.5元至30元;
  (二)中等城市1.2元至24元;
  (三)小城市0.9元至18元;
  (四)县城、建制镇、工矿区0.6元至12元。”
  三、第十三条修改为:“本条例的实施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此外,对本条例个别条文的文字作修改。
  本决定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根据本决定作相应的修订,重新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
  (1988年9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7号发布 根据2006年12月31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的决定》修订)
  第一条 为了合理利用城镇土地,调节土地级差收入,提高土地使用效益,加强土地管理,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城市、县城、建制镇、工矿区范围内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为城镇土地使用税(以下简称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缴纳土地使用税。
  前款所称单位,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以及其他企业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军队以及其他单位;所称个人,包括个体工商户以及其他个人。
  第三条 土地使用税以纳税人实际占用的土地面积为计税依据,依照规定税额计算征收。
  前款土地占用面积的组织测量工作,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四条 土地使用税每平方米年税额如下:
  (一)大城市1.5元至30元;
  (二)中等城市1.2元至24元;
  (三)小城市0.9元至18元;
  (四)县城、建制镇、工矿区0.6元至12元。
  第五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本条例第四条规定的税额幅度内,根据市政建设状况、经济繁荣程度等条件,确定所辖地区的适用税额幅度。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将本地区土地划分为若干等级,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税额幅度内,制定相应的适用税额标准,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执行。
  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经济落后地区土地使用税的适用税额标准可以适当降低,但降低额不得超过本条例第四条规定最低税额的30%。经济发达地区土地使用税的适用税额标准可以适当提高,但须报经财政部批准。
  第六条 下列土地免缴土地使用税:
  (一)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军队自用的土地;
  (二)由国家财政部门拨付事业经费的单位自用的土地;
  (三)宗教寺庙、公园、名胜古迹自用的土地;
  (四)市政街道、广场、绿化地带等公共用地;
  (五)直接用于农、林、牧、渔业的生产用地;
  (六)经批准开山填海整治的土地和改造的废弃土地,从使用的月份起免缴土地使用税5年至10年;
  (七)由财政部另行规定免税的能源、交通、水利设施用地和其他用地。
  第七条 除本条例第六条规定外,纳税人缴纳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需要定期减免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机关审核后,报国家税务局批准。
  第八条 土地使用税按年计算、分期缴纳。缴纳期限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第九条 新征用的土地,依照下列规定缴纳土地使用税:
  (一)征用的耕地,自批准征用之日起满1年时开始缴纳土地使用税;
  (二)征用的非耕地,自批准征用次月起缴纳土地使用税。
  第十条 土地使用税由土地所在地的税务机关征收。土地管理机关应当向土地所在地的税务机关提供土地使用权属资料。
  第十一条 土地使用税的征收管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本条例的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土地使用税收入纳入财政预算管理。
  第十三条 本条例的实施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四条 本条例自1988年11月1日起施行,各地制定的土地使用费办法同时停止执行。.

TOP

中华人民共和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财政部发布


 一九九五年一月二十七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第一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条例第二条所称的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的建筑物及其附着物并取得收入,是指以出售或者其他方式有偿转让房地产的行为。不包括以继承、赠与方式无偿转让房地产的行为。

  第三条 条例第二条所称的国有土地,是指按国家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土地。

  第四条 条例第二条所称的地上的建筑物,是指建于土地上的一切建筑物,包括地上地下的各种附属设施。

  条例第二条所称的附着物,是指附着于土地上的不能移动,一经移动即遭损坏的物品。

  第五条 条例第二条所称的收入,包括转让房地产的全部价款及有关的经济收益。

  第六条 条例第二条所称的单位,是指各类企业单位、事业单位、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

  条例第二条所称个人,包括个体经营者。

  第七条 条例第六条所列的计算增值额的扣除项目,具体为:

  (一)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是指纳税人为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地价款和按国家统一规定交纳的有关费用。

  (二)开发土地和新建房及配套设施(以下简称房增开发)的成本,是指纳税人房地产开发项目实际发生的成本(以下简称房增开发成本),包括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前期工程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基础设施费、公共配套设施费、开发间接费用。

  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包括土地征用费、耕地占用税、劳动力安置费及有关地上、地下附着物拆迁补偿的净支出、安置动迁用房支出等。

  前期工程费,包括规划、设计、项目可行性研究和水文、地质、勘察、测绘、“三通一平”等支出。

  建筑安装工程费,是指以出包方式支付给承包单位的建筑安装工程费,以自营方式发生的建筑安装工程费。

  基础设施费,包括开发小区内道路、供水、供电、供气、排污、排洪、通讯、照明、环卫、绿化等工程发生的支出。

  公共配套设施费,包括不能有偿转让的开发小区内公共配套设施发生的支出。

  开发间接费用,是指直接组织、管理开发项目发生的费用,包括工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劳动保护费、周转房摊销等。

  (三)开发土地和新建房及配套设施的费用(以下简称房地产开发费用),是指与房地产开发项目有关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支出,凡能够按转让房地产项目计算分摊并提供金融机构证明的,允许据实扣除,但最高不能超过按商业银行同类同期贷款利率计算的金额。其他房地产开发费用,按本条(一)、(二)项规定计算的金额之和的5%以内计算扣除。

  凡不能按转让房地产项目计算分摊利息支出或不能提供金融机构证明的,房地产开发费用按本条(一)、(二)项规定计算的金额之和的10%以内计算扣除。

  上述计算扣除的具体比例,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四)旧房及建筑物的评估价格,是指在转让已使用的房屋及建筑物时,由政府批准设立的房地产评估机构评定的重置成本价乘以成新度折扣率后的价格。评估价格须经当地税务机关确认。

  (五)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是指在转让房地产时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印花税。因转让房地产交纳的教育费附加,也可视同税金予以扣除。

  (六)根据条例第六条(五)项规定,对从事房地产开发的纳税人可按本条(一)、(二)项规定计算的金额之和,加计20%的扣除。

  第八条 土地增值税以纳税人房地产成本核算的最基本的核算项目或核算对象为单位计算。

  第九条 纳税人成片受让土地使用权后,分期分批开发、转让房地产的,其扣除项目金额的确定,可按转让土地使用权的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计算分摊,或按建筑面积计算分摊,也可按税务机关确认的其他方式计算分摊。

  第十条 条例第七条所列四级超率累进税率,每级“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的比例,均包括本比例数。

  计算土地增值税税额,可按增值额乘以适用的税率减去扣除项目金额乘以速算扣除系数的简便方法计算,具体公式如下:

  (一)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土地增值税税额=增值额×30%

  (二)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未超过100%的土地增值税税额=增值额×40%-扣除项目金额×5%

  (三)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100%,未超过200%的土地增值税税额=增值额×50%-扣除项目金额×15%(四)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200%土地增值税税额=增值额×60%-扣除项目金额×35%公式中的5%,15%,35%为速算扣除系数。

  第十一条 条例第八条(一)项所称的普通标准住宅,是指按所在地一般民用住宅标准建造的居住用住宅。高级公寓、别墅、度假村等不属于普通标准住宅。普通标准住宅与其他住宅的具体划分界限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纳税人建造普通标准住宅出售,增值额未超过本细则第七条(一)、(二)、(三)、(五)、(六)项扣除项目金额之和20%的,免征土地增值税;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之和20%的,应就其全部增值额按规定计税。

  条例第八条(二)项所称的因国家建设需要依法征用、收回的房地产,是指因城市实施规划、国家建设的需要而被政府批准征用的房产或收回的土地使用权。

  因城市实施规划、国家建设的需要而搬迁,由纳税人自行转让原房地产的,比照本规定免征土地增值税。

  符合上述免税规定的单位和个人,须向房地产所在地税务机关提出免税申请,经税务机关审核后,免予征收土地增值税。

  第十二条 个人因工作调动或改善居住条件而转让原自用住房,经向税务机关申报核准,凡居住满五年或五年以上的,免予征收土地增值税;居住满三年未满五年的,减半征收土地增值税。居住未满三年的,按规定计征土地增值税。

  第十三条 条例第九条所称的房地产评估价格,是指由政府批准设立的房地产评估机构根据相同地段、同类房地产进行综合评定的价格。评估价格须经当地税务机关确认。

  第十四条 条例第九条(一)项所称的隐瞒、虚报房地产成交价格,是指纳税人不报或有意低报转让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及其附着物价款的行为。

  条例第九条(二)项所称的提供扣除项目金额不实的,是指纳税人在纳税申报时不据实提供扣除项目金额的行为。

  条例第九条(三)项所称的转让房地产的成交价格低于房地产评估价格,又无正当理由,是指纳税人申报的转让房地产的实际成交价低于房地产评估机构评定的交易价,纳税人又不能提供凭据或无正当理由的行为。

  隐瞒、虚报房地产成交价格,应由评估机构参照同类房地产的市场交易价格进行评估。税务机关根据评估价格确定转让房地产的收入。

  提供扣除项目金额不实的,应由评估机构按照房屋重置成本价乘以成新度折扣率计算的房屋成本价和取得土地使用权时的基准地价进行评估。税务机关根据评估价格确定扣除项目金额。

  转让房地产的成交价格低于房地产评估价格,又无正当理由的,由税务机关参照房地产评估价格确定转让房地产的收入。

  第十五条 根据条例第十条的规定,纳税人应按照下列程序办理纳税手续:

  (一)纳税人应在转让房地产合同签订后的七日内,到房地产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并向税务机关提交房屋及建筑物产权、土地使用权证书,土地转让、房产买卖合同,房地产评估报告及其他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资料。

  纳税人因经常发生房地产转让而难以在每次转让后申报的,经税务机关审核同意后,可以定期进行纳税申报,具体期限由税务机关根据情况确定。

  (二)纳税人按照税务机关核定的税额及规定的期限缴纳土地增值税。

  第十六条 纳税人在项目全部竣工结算前转让房地产取得的收入,由于涉及成本确定或其他原因,而无法据以计算土地增值税的,可以预征土地增值税,待该项目全部竣工、办理结算后再进行清算,多退少补。具体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税务局根据当地情况制定。

  第十七条 条例第十条所称的房地产所在地,是指房地产的座落地。纳税人转让房地产座落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地区的,应按房地产所在地分别申报纳税。

  第十八条 条例第十一条所称的土地管理部门、房产管理部门应当向税务机关提供有关资料,是指向房地产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提供有关房屋及建筑物产权、土地使用权、土地出让金数额、土地基准地价、房地产市场交易价格及权属变更等方面的资料。

  第十九条 纳税人未按规定提供房屋及建筑物产权、土地使用权证书,土地转让、房产买卖合同,房地产评估报告及其他与转让房地产有关资料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征管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进行处理。

  纳税人不如实申报房地产交易额及规定扣除项目金额造成少缴或未缴税款的,按照《征管法》第四十条的规定进行处理。

  第二十条 土地增值税以人民币为计算单位。转让房地产所取得的收入为外国货币的,以取得收入当天或当月1日国家公布的市场汇价折合成人民币,据以计算应纳土地增值税税额。

  第二十一条 条例第十五条所称的各地区的土地增值费征收办法是指与本条例规定的计征对象相同的土地增值费、土地收益金等征收办法。

  第二十二条 本细则由财政部解释,或者由国家税务总局解释。

  第二十三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十四条 1994年1月1日至本细则发布之日期间的土地增值税参照本细则的规定计算征.

TOP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应纳税所得额
    第三章 应纳税额
    第四章 税收优惠
    第五章 源泉扣缴
    第六章 特别纳税调整
    第七章 征收管理
    第八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下统称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依照本法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不适用本法。
    第二条 企业分为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
    本法所称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
    本法所称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
    第三条 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第四条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
    非居民企业取得本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所得,适用税率为20%。
    第二章 应纳税所得额
    第五条 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第六条 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包括:
    (一)销售货物收入;
    (二)提供劳务收入;
    (三)转让财产收入;
    (四)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五)利息收入;
    (六)租金收入;
    (七)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八)接受捐赠收入;
    (九)其他收入。
    第七条 收入总额中的下列收入为不征税收入:
    (一)财政拨款;
    (二)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
    (三)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第八条 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第九条 企业发生的公益性捐赠支出,在年度利润总额12%以内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第十条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不得扣除:
    (一)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
    (二)企业所得税税款;
    (三)税收滞纳金;
    (四)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五)本法第九条规定以外的捐赠支出;
    (六)赞助支出;
    (七)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
    (八)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第十一条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准予扣除。
    下列固定资产不得计算折旧扣除:
    (一)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
    (二)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三)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
    (四)已足额提取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五)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
    (六)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七)其他不得计算折旧扣除的固定资产。
    第十二条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无形资产摊销费用,准予扣除。
    下列无形资产不得计算摊销费用扣除:
    (一)自行开发的支出已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的无形资产;
    (二)自创商誉;
    (三)与经营活动无关的无形资产;
    (四)其他不得计算摊销费用扣除的无形资产。
    第十三条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发生的下列支出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按照规定摊销的,准予扣除:
    (一)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二)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三)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
    (四)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
    第十四条 企业对外投资期间,投资资产的成本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
    第十五条 企业使用或者销售存货,按照规定计算的存货成本,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第十六条 企业转让资产,该项资产的净值,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第十七条 企业在汇总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其境外营业机构的亏损不得抵减境内营业机构的盈利。
    第十八条 企业纳税年度发生的亏损,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
    第十九条 非居民企业取得本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所得,按照下列方法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
    (一)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和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全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转让财产所得,以收入全额减除财产净值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其他所得,参照前两项规定的方法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第二十条 本章规定的收入、扣除的具体范围、标准和资产的税务处理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
    第二十一条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一致的,应当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计算。
    第三章 应纳税额
    第二十二条 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减除依照本法关于税收优惠的规定减免和抵免的税额后的余额,为应纳税额。
    第二十三条 企业取得的下列所得已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税额,可以从其当期应纳税额中抵免,抵免限额为该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计算的应纳税额;超过抵免限额的部分,可以在以后五个年度内,用每年度抵免限额抵免当年应抵税额后的余额进行抵补:
    (一)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应税所得;
    (二)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取得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应税所得。
    第二十四条 居民企业从其直接或者间接控制的外国企业分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外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外国企业在境外实际缴纳的所得税税额中属于该项所得负担的部分,可以作为该居民企业的可抵免境外所得税税额,在本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抵免限额内抵免。
第四章 税收优惠
    第二十五条 国家对重点扶持和鼓励发展的产业和项目,给予企业所得税优惠。
    第二十六条 企业的下列收入为免税收入:
    (一)国债利息收入;
    (二)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三)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四)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第二十七条 企业的下列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
    (一)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
    (二)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
    (三)从事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所得;
    (四)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
    (五)本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所得。
    第二十八条 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第二十九条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对本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中属于地方分享的部分,可以决定减征或者免征。自治州、自治县决定减征或者免征的,须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三十条 企业的下列支出,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
    (一)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
    (二)安置残疾人员及国家鼓励安置的其他就业人员所支付的工资。
    第三十一条 创业投资企业从事国家需要重点扶持和鼓励的创业投资,可以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
    第三十二条 企业的固定资产由于技术进步等原因,确需加速折旧的,可以缩短折旧年限或者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
    第三十三条 企业综合利用资源,生产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产品所取得的收入,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计收入。
    第三十四条 企业购置用于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安全生产等专用设备的投资额,可以按一定比例实行税额抵免。
    第三十五条 本法规定的税收优惠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三十六条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或者由于突发事件等原因对企业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的,国务院可以制定企业所得税专项优惠政策,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第五章 源泉扣缴
    第三十七条 对非居民企业取得本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所得应缴纳的所得税,实行源泉扣缴,以支付人为扣缴义务人。税款由扣缴义务人在每次支付或者到期应支付时,从支付或者到期应支付的款项中扣缴。
    第三十八条 对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取得工程作业和劳务所得应缴纳的所得税,税务机关可以指定工程价款或者劳务费的支付人为扣缴义务人。
    第三十九条 依照本法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规定应当扣缴的所得税,扣缴义务人未依法扣缴或者无法履行扣缴义务的,由纳税人在所得发生地缴纳。纳税人未依法缴纳的,税务机关可以从该纳税人在中国境内其他收入项目的支付人应付的款项中,追缴该纳税人的应纳税款。
    第四十条 扣缴义务人每次代扣的税款,应当自代扣之日起七日内缴入国库,并向所在地的税务机关报送扣缴企业所得税报告表。
第六章 特别纳税调整
    第四十一条 企业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而减少企业或者其关联方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
    企业与其关联方共同开发、受让无形资产,或者共同提供、接受劳务发生的成本,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当按照独立交易原则进行分摊。
    第四十二条 企业可以向税务机关提出与其关联方之间业务往来的定价原则和计算方法,税务机关与企业协商、确认后,达成预约定价安排。
    第四十三条 企业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时,应当就其与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附送年度关联业务往来报告表。
    税务机关在进行关联业务调查时,企业及其关联方,以及与关联业务调查有关的其他企业,应当按照规定提供相关资料。
    第四十四条 企业不提供与其关联方之间业务往来资料,或者提供虚假、不完整资料,未能真实反映其关联业务往来情况的,税务机关有权依法核定其应纳税所得额。
    第四十五条 由居民企业,或者由居民企业和中国居民控制的设立在实际税负明显低于本法第四条第一款规定税率水平的国家(地区)的企业,并非由于合理的经营需要而对利润不作分配或者减少分配的,上述利润中应归属于该居民企业的部分,应当计入该居民企业的当期收入。
    第四十六条 企业从其关联方接受的债权性投资与权益性投资的比例超过规定标准而发生的利息支出,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第四十七条 企业实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安排而减少其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
    第四十八条 税务机关依照本章规定作出纳税调整,需要补征税款的,应当补征税款,并按照国务院规定加收利息。
第七章 征收管理
    第四十九条 企业所得税的征收管理除本法规定外,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执行。
    第五十条 除税收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居民企业以企业登记注册地为纳税地点;但登记注册地在境外的,以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为纳税地点。
    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的,应当汇总计算并缴纳企业所得税。
    第五十一条 非居民企业取得本法第三条第二款规定的所得,以机构、场所所在地为纳税地点。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机构、场所的,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可以选择由其主要机构、场所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
    非居民企业取得本法第三条第三款规定的所得,以扣缴义务人所在地为纳税地点。
    第五十二条 除国务院另有规定外,企业之间不得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
    第五十三条 企业所得税按纳税年度计算。纳税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中间开业,或者终止经营活动,使该纳税年度的实际经营期不足十二个月的,应当以其实际经营期为一个纳税年度。
    企业依法清算时,应当以清算期间作为一个纳税年度。
    第五十四条 企业所得税分月或者分季预缴。
    企业应当自月份或者季度终了之日起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预缴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预缴税款。
    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五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
    企业在报送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时,应当按照规定附送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有关资料。
    第五十五条 企业在年度中间终止经营活动的,应当自实际经营终止之日起六十日内,向税务机关办理当期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企业应当在办理注销登记前,就其清算所得向税务机关申报并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第五十六条 依照本法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以人民币计算。所得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计算的,应当折合成人民币计算并缴纳税款。
第八章 附则
    第五十七条 本法公布前已经批准设立的企业,依照当时的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享受低税率优惠的,按照国务院规定,可以在本法施行后五年内,逐步过渡到本法规定的税率;享受定期减免税优惠的,按照国务院规定,可以在本法施行后继续享受到期满为止,但因未获利而尚未享受优惠的,优惠期限从本法施行年度起计算。
    法律设置的发展对外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的特定地区内,以及国务院已规定执行上述地区特殊政策的地区内新设立的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享受过渡性税收优惠,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国家已确定的其他鼓励类企业,可以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减免税优惠。
    第五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同外国政府订立的有关税收的协定与本法有不同规定的,依照协定的规定办理。
    第五十九条 国务院根据本法制定实施条例。
    第六十条 本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和1993年12月13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同时废止。.

TOP

物权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目 录
  第一编 总 则
  第一章 基本原则
  第二章 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
  第一节 不动产登记
  第二节 动产交付
  第三节 其他规定
  第三章 物权的保护
  第二编 所有权
  第四章 一般规定
  第五章 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私人所有权
  第六章 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第七章 相邻关系
  第八章 共有
  第九章 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
  第三编 用益物权
  第十章 一般规定
  第十一章 土地承包经营权
  第十二章 建设用地使用权
  第十三章 宅基地使用权
  第十四章 地役权
  第四编 担保物权
  第十五章 一般规定
  第十六章 抵押权
  第一节 一般抵押权
  第二节 最高额抵押权
  第十七章 质权
  第一节 动产质权
  第二节 权利质权
  第十八章 留置权
  第五编 占有
  第十九章 占有
  附 则
  第一编 总 则
  第一章 基本原则
  第一条 为了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明确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保护权利人的物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民事关系,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法律规定权利作为物权客体的,依照其规定。
  本法所称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第三条 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国家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障一切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
  第四条 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第五条 物权的种类和内容,由法律规定。
  第六条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交付。
  第七条 物权的取得和行使,应当遵守法律,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第八条 其他相关法律对物权另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二章 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
  第一节 不动产登记
  第九条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
  第十条 不动产登记,由不动产所在地的登记机构办理。
  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制度。统一登记的范围、登记机构和登记办法,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
  第十一条 当事人申请登记,应当根据不同登记事项提供权属证明和不动产界址、面积等必要材料。
  第十二条 登记机构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查验申请人提供的权属证明和其他必要材料;
  (二)就有关登记事项询问申请人;
  (三)如实、及时登记有关事项;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申请登记的不动产的有关情况需要进一步证明的,登记机构可以要求申请人补充材料,必要时可以实地查看。
  第十三条 登记机构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要求对不动产进行评估;
  (二)以年检等名义进行重复登记;
  (三)超出登记职责范围的其他行为。
  第十四条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自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时发生效力。
  第十五条 当事人之间订立有关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不动产物权的合同,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合同另有约定外,自合同成立时生效;未办理物权登记的,不影响合同效力。
  第十六条 不动产登记簿是物权归属和内容的根据。不动产登记簿由登记机构管理。
  第十七条 不动产权属证书是权利人享有该不动产物权的证明。不动产权属证书记载的事项,应当与不动产登记簿一致;记载不一致的,除有证据证明不动产登记簿确有错误外,以不动产登记簿为准。
  第十八条 权利人、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查询、复制登记资料,登记机构应当提供。
  第十九条 权利人、利害关系人认为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事项错误的,可以申请更正登记。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权利人书面同意更正或者有证据证明登记确有错误的,登记机构应当予以更正。
  不动产登记簿记载的权利人不同意更正的,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异议登记。登记机构予以异议登记的,申请人在异议登记之日起十五日内不起诉,异议登记失效。异议登记不当,造成权利人损害的,权利人可以向申请人请求损害赔偿。
  第二十条 当事人签订买卖房屋或者其他不动产物权的协议,为保障将来实现物权,按照约定可以向登记机构申请预告登记。预告登记后,未经预告登记的权利人同意,处分该不动产的,不发生物权效力。
  预告登记后,债权消灭或者自能够进行不动产登记之日起三个月内未申请登记的,预告登记失效。
  第二十一条 当事人提供虚假材料申请登记,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因登记错误,给他人造成损害的,登记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登记机构赔偿后,可以向造成登记错误的人追偿。
  第二十二条 不动产登记费按件收取,不得按照不动产的面积、体积或者价款的比例收取。具体收费标准由国务院有关部门会同价格主管部门规定。
  第二节 动产交付
  第二十三条 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四条 船舶、航空器和

机动车等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第二十五条 动产物权设立和转让前,权利人已经依法占有该动产的,物权自法律行为生效时发生效力。
  第二十六条 动产物权设立和转让前,第三人依法占有该动产的,负有交付义务的人可以通过转让请求第三人返还原物的权利代替交付。
  第二十七条 动产物权转让时,双方又约定由出让人继续占有该动产的,物权自该约定生效时发生效力。
  第三节 其他规定
  第二十八条 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员会的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导致物权设立、变更、转让或者消灭的,自法律文书或者人民政府的征收决定等生效时发生效力。
  第二十九条 因继承或者受遗赠取得物权的,自继承或者受遗赠开始时发生效力。
  第三十条 因合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实行为设立或者消灭物权的,自事实行为成就时发生效力。
  第三十一条 依照本法第二十八条至第三十条规定享有不动产物权的,处分该物权时,依照法律规定需要办理登记的,未经登记,不发生物权效力。
  第三章 物权的保护
  第三十二条 物权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可以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途径解决。
  第三十三条 因物权的归属、内容发生争议的,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确认权利。
  第三十四条 无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
  第三十五条 妨害物权或者可能妨害物权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险。
  第三十六条 造成不动产或者动产毁损的,权利人可以请求修理、重作、更换或者恢复原状。
  第三十七条 侵害物权,造成权利人损害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损害赔偿,也可以请求承担其他民事责任。
  第三十八条 本章规定的物权保护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根据权利被侵害的情形合并适用。
  侵害物权,除承担民事责任外,违反行政管理规定的,依法承担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编 所有权
  第四章 一般规定
  第三十九条 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第四十条 所有权人有权在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上设立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用益物权人、担保物权人行使权利,不得损害所有权人的权益。
  第四十一条 法律规定专属于国家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取得所有权。
  第四十二条 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
  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应当依法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等费用,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生活,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征收单位、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应当依法给予拆迁补偿,维护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征收个人住宅的,还应当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条件。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征收补偿费等费用。
  第四十三条 国家对耕地实行特殊保护,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不得违反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
  第四十四条 因抢险、救灾等紧急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可以征用单位、个人的不动产或者动产。被征用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使用后,应当返还被征用人。单位、个人的不动产或者动产被征用或者征用后毁损、灭失的,应当给予补偿。
  第五章 国家所有权和集体所有权、私人所有权
  第四十五条 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财产,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
  国有财产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四十六条 矿藏、水流、海域属于国家所有。
  第四十七条 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
  第四十八条 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属于国家所有,但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除外。
  第四十九条 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第五十条 无线电频谱资源属于国家所有。
  第五十一条 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文物,属于国家所有。
  第五十二条 国防资产属于国家所有。
  铁路、公路、电力设施、电信设施和油气管道等基础设施,依照法律规定为国家所有的,属于国家所有。
  第五十三条 国家机关对其直接支配的不动产和动产,享有占有、使用以及依照法律和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处分的权利。
  第五十四条 国家举办的事业单位对其直接支配的不动产和动产,享有占有、使用以及依照法律和国务院的有关规定收益、处分的权利。
  第五十五条 国家出资的企业,由国务院、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出资人权益。
  第五十六条 国家所有的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哄抢、私分、截留、破坏。
  第五十七条 履行国有财产管理、监督职责的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依法加强对国有财产的管理、监督,促进国有财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财产损失;滥用职权,玩忽职守,造成国有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违反国有财产管理规定,在企业改制、合并分立、关联交易等过程中,低价转让、合谋私分、擅自担保或者以其他方式造成国有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第五十八条 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包括:
  (一)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
  (二)集体所有的建筑物、生产设施、农田水利设施;
  (三)集体所有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设施;
  (四)集体所有的其他不动产和动产。
  第五十九条 农民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属于本集体成员集体所有。
  下列事项应当依照法定程序经本集体成员决定:
  (一)土地承包方案以及将土地发包给本集体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承包;
  (二)个别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之间承包地的调整;
  (三)土地补偿费等费用的使用、分配办法;
  (四)集体出资的企业的所有权变动等事项;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六十条 对于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依照下列规定行使所有权:
  (一)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
  (二)分别属于村内两个以上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内各该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
  (三)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集体经济组织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
  第六十一条 城镇集体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由本集体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第六十二条 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章程、村规民约向本集体成员公布集体财产的状况。
  第六十三条 集体所有的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哄抢、私分、破坏。
  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或者其负责人作出的决定侵害集体成员合法权益的,受侵害的集体成员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
  第六十四条 私人对其合法的收入、房屋、生活用品、生产工具、原材料等不动产和动产享有所有权。
  第六十五条 私人合法的储蓄、投资及其收益受法律保护。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私人的继承权及其他合法权益。
  第六十六条 私人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侵占、哄抢、破坏。
  第六十七条 国家、集体和私人依法可以出资设立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或者其他企业。国家、集体和私人所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投到企业的,由出资人按照约定或者出资比例享有资产收益、重大决策以及选择经营管理者等权利并履行义务。
  第六十八条 企业法人对其不动产和动产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章程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企业法人以外的法人,对其不动产和动产的权利,适用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以及章程的规定。
  第六十九条 社会团体依法所有的不动产和动产,受法律保护。.

TOP

企业财务通则

发文部门:财政部
实施时间:2007-1-1
所属行业:所有行业
所属区域:全国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企业财务管理,规范企业财务行为,保护企业及其相关方的合法权益,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通则。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具备法人资格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适用本通则。金融企业除外。其他企业参照执行。
第三条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应当确定内部财务管理体制,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控制财务风险。
企业财务管理应当按照制定的财务战略,合理筹集资金,有效营运资产,控制成本费用,规范收益分配及重组清算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监督和财务信息管理。第四条财政部负责制定企业财务规章制度。各级财政部门(以下通称主管财政机关)应当加强对企业财务的指导、管理、监督,其主要职责包括:
(一)        监督执行企业财务规章制度,按照财务关系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内部财务制度。
(二)        制定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的财政财务政策,建立健全支持企业发展的财政资金管理制度。
(三)        建立健全企业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审计制度,检查企业财务会计报告质量。
(四)        实施企业财务评价,监测企业财务运行状况。
(五)        研究、拟订企业国有资本收益分配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制度。
(六)        参与审核属于本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机构出资的企业重要改革、改制方案。
(七)        根据企业财务管理的需要提供必要的帮助、服务。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机构,企业法人、其他组织或者自然人等企业投资者(以下通称投资者),企业经理、厂长或者实际负责经营管理的其他领导成员(以下通称经营者),依照法律、法规、本通则和企业章程的规定,履行企业内部财务管理职责。
第六条        第六条  企业应当依法纳税。企业财务处理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一致的,纳税时应当依法进行调整。
第七条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机构出资的企业,其财务关系隶属同级财政机关。
     第二章 企业财务管理体制
     第八条  企业实行资本权属清晰、财务关系明确、符合法人治理结构要求的财务管理体制。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有效的内部财务管理级次。企业集团公司自行决定集团内部财务管理体制。
第九条        企业应当建立财务决策制度,明确决策规则、程序、权限和责任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审议或者听取职工、相关组织意见的财务事项,依照其规定执行。企业应当建立财务决策回避制度。对投资者、经营者个人与企业利益有冲突的财务决策事项,相关投资者、经营者应当回避。
第十条        企业应当建立财务风险管理制度,明确经营者、投资者及其他相关人员的管理权限和责任,按照风险与收益均衡、不相容职务分离等原则,控制财务风险。
第十一条        企业应当建立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以现金流为核心,按照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等财务目标的要求,对资金筹集、资产营运、成本控制、收益分配、重组清算等财务活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第十二条         投资者的财务管理职责主要包括:
(一)        审议批准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企业财务战略、财务规划和财务预算。
(二)        决定企业的筹资、投资、担保、捐赠、重组、经营者报酬、利润分配等重大财务事项。
(三)        决定企业聘请或者解聘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机构等中介机构事项。
(四)        对经营者实施财务监督和财务考核。
(五)        按照规定向全资或者控股企业委派或者推荐财务总监。投资者应当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或者其他形式的内部机构履行财务管理职责,可以通过企业章程、内部制度、合同约定等方式将部分财务管理职责授予经营者。
第十三条 经营者的财务管理职责主要包括:
(一)        拟订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财务战略、财务规划,编制财务预算。
(二)        组织实施企业筹资、投资、担保、捐赠、重组和利润分配等财务方案,诚信履行企业偿债义务。
(三)        执行国家有关职工劳动报酬和劳动保护的规定,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四)        组织财务预测和财务分析,实施财务控制。
(五)        编制并提供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如实反映财务信息和有关情况。
(六)        配合有关机构依法进行审计、评估、财务监督等工作。
第三章 资金筹集
第十四条 企业可以接受投资者以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股权、特定债权等形式的出资。其中,特定债权是指企业依法发行的可转换债券、符合有关规定转作股权的债权等。企业接受投资者非货币资产出资时,法律、行政法规对出资形式、程序和评估作价等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执行。企业接受投资者商标权、著作权、专利权及其他专有技术等无形资产出资的,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比例。
第十五条 企业依法以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份等方式筹集权益资金的,应当拟订筹资方案,确定筹资规模,履行内部决策程序和必要的报批手续,控制筹资成本。企业筹集的实收资本,应当依法委托法定验资机构验资并出具验资报告。
第十六条 企业应当执行国家有关资本管理制度,在获准工商登记后30日内,依据验资报告等向投资者出具出资证明书,确定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企业筹集的实收资本,在持续经营期间可以由投资者依照法律、行政法规以及企业章程的规定转让或者减少,投资者不得抽逃或者变相抽回出资。除《公司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企业不得回购本企业发行的股份。企业依法回购股份,应当符合有关条件和财务处理办法,并经投资者决议。
第十七条 对投资者实际缴付的出资超出注册资本的差额(包括股票溢价),企业应当作为资本公积管理。经投资者审议决定后,资本公积用于转增资本。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十八条  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盈余公积包括法定公积金和任意公积金,可以用于弥补企业亏损或者转增资本。法定公积金转增资本后留存企业的部分,以不少于转增前注册资本的25%为限。
第十九条企业增加实收资本或者以资本公积、盈余公积转增实收资本,由投资者履行财务决策程序后,办理相关财务事项和工商变更登记。
第二十条  企业取得的各类财政资金,区分以下情况处理:
(一)        属于国家直接投资、资本注入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增加国家资本或者国有资本公积。
(二)        属于投资补助的,增加资本公积或者实收资本。国家拨款时对权属有规定的,按规定执行;没有规定的,由全体投资者共同享有。
(三)        属于贷款贴息、专项经费补助的,作为企业收益处理。
(四)        属于政府转贷、偿还性资助的,作为企业负债管理。
(五)        属于弥补亏损、救助损失或者其他用途的,作为企业收益处理。
第二十一条  企业依法以借款、发行债券、融资租赁等方式筹集债务资金的,应当明确筹资目的,根据资金成本、债务风险和合理的资金需求,进行必要的资本结构决策,并签订书面合同。企业筹集资金用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应当遵守国家产业政策、行业规划、自有资本比例及其他规定。企业筹集资金,应当按规定核算和使用,并诚信履行合同,依法接受监督。
    第四章 资产营运
    第二十二条  企业应当根据风险与收益均衡等原则和经营需要,确定合理的资产结构,并实施资产结构动态管理。
第二十三条  企业应当建立内部资金调度控制制度,明确资金调度的条件、权限和程序,统一筹集、使用和管理资金。企业支付、调度资金,应当按照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规定,依据有效合同、合法凭证,办理相关手续。企业向境外支付、调度资金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外汇管理的规定。企业集团可以实行内部资金集中统一管理,但应当符合国家有关金融管理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并不得损害成员企业的利益。
第二十四条  企业应当建立合同的财务审核制度,明确业务流程和审批权限,实行财务监控。企业应当加强应收款项的管理,评估客户信用风险,跟踪客户履约情况,落实收账责任,减少坏账损失。
第二十五条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存货管理制度,规范存货采购审批、执行程序,根据合同的约定以及内部审批制度支付货款。企业选择供货商以及实施大宗采购,可以采取招标等方式进行。
第二十六条  企业应当建立固定资产购建、使用、处置制度。企业自行选择、确定固定资产折旧办法,可以征询中介机构、有关专家的意见,并由投资者审议批准。固定资产折旧办法一经选用,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说明理由,经投资者审议批准。企业购建重要的固定资产、进行重大技术改造,应当经过可行性研究,按照内部审批制度履行财务决策程序,落实决策和执行责任。企业在建工程项目交付使用后,应当在一个年度内办理竣工决算。
第二十七条  企业对外投资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的规定,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进行可行性研究,按照内部审批制度履行批准程序,落实决策和执行的责任。企业对外投资应当签订书面合同,明确企业投资权益,实施财务监管。依据合同支付投资款项,应当按照企业内部审批制度执行。企业向境外投资的,还应当经投资者审议批准,并遵守国家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外汇管理等相关规定。
第二十八条  企业通过自创、购买、接受投资等方式取得的无形资产,应当依法明确权属,落实有关经营、管理的财务责任。无形资产出现转让、租赁、质押、授权经营、连锁经营、对外投资等情形时,企业应当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合理确定交易价格。
第二十九条  企业对外担保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规定,根据被担保单位的资信及偿债能力,按照内部审批制度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并设立备查账簿登记,实行跟踪监督。企业对外捐赠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及有关财务规定,制定实施方案,明确捐赠的范围和条件,落实执行责任,严格办理捐赠资产的交接手续。
第三十条  企业从事期货、期权、证券、外汇交易等业务或者委托其他机构理财,不得影响主营业务的正常开展,并应当签订书面合同,建立交易报告制度,定期对账,控制风险。
第三十一条  企业从事代理业务,应当严格履行合同,实行代理业务与自营业务分账管理,不得挪用客户资金、互相转嫁经营风险。
第三十二条  企业应当建立各项资产损失或者减值准备管理制度。各项资产损失或者减值准备的计提标准,一经选用,不得随意变更。企业在制订计提标准时可以征询中介机构、有关专家的意见。对计提损失或者减值准备后的资产,企业应当落实监管责任。能够收回或者继续使用以及没有证据证明实际损失的资产,不得核销。
第三十三条  企业发生的资产损失,应当及时予以核实、查清责任,追偿损失,按照规定程序处理。企业重组中清查出的资产损失,经批准后依次冲减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和实收资本。
第三十四条  企业以出售、抵押、置换、报废等方式处理资产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进行。其中,处理主要固定资产涉及企业经营业务调整或者资产重组的,应当根据投资者审议通过的业务调整或者资产重组方案实施。
第三十五条  企业发生关联交易的,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按照独立企业之间的交易计价结算。投资者或者经营者不得利用关联交易非法转移企业经济利益或者操纵关联企业的利润。
          第五章 成本控制
        第三十六条  企业应当建立成本控制系统,强化成本预算约束,推行质量成本控制办法,实行成本定额管理、全员管理和全过程控制。
第三十七条  企业实行费用归口、分级管理和预算控制,应当建立必要的费用开支范围、标准和报销审批制度。
第三十八条  企业技术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所需经费,可以通过建立研发准备金筹措,据实列入相关资产成本或者当期费用。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企业集团,可以集中使用研发费用,用于企业主导产品和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
第三十九条  企业依法实施安全生产、清洁生产、污染治理、地质灾害防治、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等所需经费,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列入相关资产成本或者当期费用。
第四十条  企业发生销售折扣、折让以及支付必要的佣金、回扣、手续费、劳务费、提成、返利、进场费、业务奖励等支出的,应当签订相关合同,履行内部审批手续。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收取或者支付的佣金、保险费、运费,按照合同规定的价格条件处理。企业向个人以及非经营单位支付费用的,应当严格履行内部审批及支付的手续。
第四十一条  企业可以根据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对经营者和核心技术人员实行与其他职工不同的薪酬办法,属于本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机构出资的企业,应当将薪酬办法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
第四十二条  企业应当按照劳动合同及国家有关规定支付职工报酬,并为从事高危作业的职工缴纳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费,所需费用直接作为成本(费用)列支。经营者可以在工资计划中安排一定数额,对企业技术研发、降低能源消耗、治理“三废”、促进安全生产、开拓市场等作出突出贡献的职工给予奖励。
第四十三条  企业应当依法为职工支付基本医疗、基本养老、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费,所需费用直接作为成本(费用)列支。已参加基本医疗、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具有持续盈利能力和支付能力的,可以为职工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所需费用按照省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比例从成本(费用)中提取。超出规定比例的部分,由职工个人负担。
第四十四条  企业为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以及职工住房货币化分配的财务处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职工教育经费按照国家规定的比例提取,专项用于企业职工后续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工会经费按照国家规定比例提取并拨缴工会。
第四十五条  企业应当依法缴纳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以及使用或者占用国有资源的费用等。企业对没有法律法规依据或者超过法律法规规定范围和标准的各种摊派、收费、集资,有权拒绝。
第四十六条  企业不得承担属于个人的下列支出:
(一)        娱乐、健身、旅游、招待、购物、馈赠等支出。
(二)        购买商业保险、证券、股权、收藏品等支出。
(三)        个人行为导致的罚款、赔偿等支出。
(四)        购买住房、支付物业管理费等支出。
(五)        应由个人承担的其他支出。
  第六章 收益分配
  第四十七条  投资者、经营者及其他职工履行本企业职务或者以企业名义开展业务所得的收入,包括销售收入以及对方给予的销售折扣、折让、佣金、回扣、手续费、劳务费、提成、返利、进场费、业务奖励等收入,全部属于企业。企业应当建立销售价格管理制度,明确产品或者劳务的定价和销售价格调整的权限、程序与方法,根据预期收益、资金周转、市场竞争、法律规范约束等要求,采取相应的价格策略,防范销售风险。
第四十八条  企业出售股权投资,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式进行。股权投资出售底价,参照资产评估结果确定,并按照合同约定收取所得价款。在履行交割时,对尚未收款部分的股权投资,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结算,取得受让方提供的有效担保。上市公司国有股减持所得收益,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处理。
第四十九条  企业发生的年度经营亏损,依照税法的规定弥补。税法规定年限内的税前利润不足弥补的,用以后年度的税后利润弥补,或者经投资者审议后用盈余公积弥补。
第五十条  企业年度净利润,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按照以下顺序分配:
(一)        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二)        提取10%法定公积金。法定公积金累计额达到注册资本50%以后,可以
    不再提取。
(三)        提取任意公积金。任意公积金提取比例由投资者决议。
(四)        向投资者分配利润。企业以前年度未分配的利润,并入本年度利润,在充分考虑现金流量状况后,向投资者分配。属于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机构出资的企业,应当将应付国有利润上缴财政。国有企业可以将任意公积金与法定公积金合并提取。股份有限公司依法回购后暂未转让或者注销的股份,不得参与利润分配;以回购股份对经营者及其他职工实施股权激励的,在拟订利润分配方案时,应当预留回购股份所需利润。
第五十一条  企业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和提取盈余公积后,当年没有可供分配的利润时,不得向投资者分配利润,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五十二条  企业经营者和其他职工以管理、技术等要素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企业章程或者有关合同中对分配办法作出规定,并区别以下情况处理:
(一)        取得企业股权的,与其他投资者一同进行企业利润分配。
(二)        没有取得企业股权的,在相关业务实现的利润限额和分配标准内,从当期费用中列支。
第七章 重组清算
  第五十三条  企业通过改制、产权转让、合并、分立、托管等方式实施重组,对涉及资本权益的事项,应当由投资者或者授权机构进行可行性研究,履行内部财务决策程序,并组织开展以下工作:
(一)        清查财产,核实债务,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二)        制订职工安置方案,听取重组企业的职工、职工代表大会的意见或者提交职工代表大会审议。
(三)        与债权人协商,制订债务处置或者承继方案。
(四)        委托评估机构进行资产评估,并以评估价值作为净资产作价或者折股的参考依据。
(五)        拟订股权设置方案和资本重组实施方案,经过审议后履行报批手续。
第五十四条  企业采取分立方式进行重组,应当明晰分立后的企业产权关系。企业划分各项资产、债务以及经营业务,应当按照业务相关性或者资产相关性原则制订分割方案。对不能分割的整体资产,在评估机构评估价值的基础上,经分立各方协商,由拥有整体资产的一方给予他方适当经济补偿。
第五十五条  企业可以采取新设或者吸收方式进行合并重组。企业合并前的各项资产、债务以及经营业务,由合并后的企业承继,并应当明确合并后企业的产权关系以及各投资者的出资比例。企业合并的资产税收处理应当符合国家有关税法的规定,合并后净资产超出注册资本的部分,作为资本公积;少于注册资本的部分,应当变更注册资本或者由投资者补足出资。对资不抵债的企业以承担债务方式合并的,合并方应当制定企业重整措施,按照合并方案履行偿还债务责任,整合财务资源。
第五十六条  企业实行托管经营,应当由投资者决定,并签订托管协议,明确托管经营的资产负债状况、托管经营目标、托管资产处置权限以及收益分配办法等,并落实财务监管措施。受托企业应当根据托管协议制订相关方案,重组托管企业的资产与债务。未经托管企业投资者同意,不得改组、改制托管企业,不得转让托管企业及转移托管资产、经营业务,不得以托管企业名义或者以托管资产对外担保。
第五十七条  企业进行重组时,对已占用的国有划拨土地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评估,履行相关手续,并区别以下情况处理:
(一)        继续采取划拨方式的,可以不纳入企业资产管理,但企业应当明确划拨土地使用权权益,并按规定用途使用,设立备查账簿登记。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        采取作价入股方式的,将应缴纳的土地出让金转作国家资本,形成的国有股权由企业重组前的国有资本持有单位或者主管财政机关确认的单位持有。
(三)        采取出让方式的,由企业购买土地使用权,支付出让费用。
(四)        采取租赁方式的,由企业租赁使用,租金水平参照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确定,并在租赁合同中约定。企业进行重组时,对已占用的水域、探矿权、采矿权、特许经营权等国有资源,依法可以转让的,比照前款处理。
第五十八条  企业重组过程中,对拖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以及欠缴的基本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应当以企业现有资产优先清偿。
第五十九条  企业被责令关闭、依法破产、经营期限届满而终止经营的,或者经投资者决议解散的,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的规定实施清算。清算财产变卖底价,参照资产评估结果确定。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企业清算结束,应当编制清算报告,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投资者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后,向相关部门、债权人以及其他的利益相关人通告。其中,属于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机构出资的企业,其清算报告应当报送主管财政机关。
第六十条  企业解除职工劳动关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支付的经济补偿金或者安置费,除正常经营期间发生的列入当期费用以外,应当区别以下情况处理:
(一)        企业重组中发生的,依次从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实收资本中支付。
(二)        企业清算时发生的,以企业扣除清算费用后的清算财产优先清偿。
        第八章 信息管理
第六十一条  企业可以结合经营特点,优化业务流程,建立财务和业务一体化的信息处理系统,逐步实现财务、业务相关信息一次性处理和实时共享。
第六十二条  企业应当逐步创造条件,实行统筹企业资源计划,全面整合和规范财务、业务流程,对企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一体化管理和集成运作。
第六十三条  企业应当建立财务预警机制,自行确定财务危机警戒标准,重点监测经营性净现金流量与到期债务、企业资产与负债的适配性,及时沟通企业有关财务危机预警的信息,提出解决财务危机的措施和方案。
第六十四条  企业应当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按时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经营者或者投资者不得拖延、阻挠。
第六十五条  企业应当按照规定向主管财政机关报送月份、季度、年度财务会计报告等材料,不得在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等材料上作虚假记载或者隐瞒重要事实。主管财政机关应当根据企业的需要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技术支持。企业对外提供的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应当依法经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六十六条  企业应当在年度内定期向职工公开以下信息:
(一)        职工劳动报酬、养老、医疗、工伤、住房、培训、休假等信息。
(二)        经营者报酬实施方案。
(三)        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审计情况。
(四)        企业重组涉及的资产评估及处置情况。
(五)        其他依法应当公开的信息。
第六十七条  主管财政机关应当建立健全企业财务评价体系,主要评估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有效性,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资产营运能力、发展能力和社会贡献。评估和评价的结果可以通过适当方式向社会发布。
第六十八条  主管财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当恰当使用所掌握的企业财务信息,并依法履行保密义务,不得利用企业的财务信息谋取私利或者损害企业利益。
  第九章 财务监督
  第六十九条  企业应当依法接受主管财政机关的财务监督和国家审计机关的财务审计。
第七十条  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违反本通则有关规定的,投资者可以依法追究经营者的责任。
第七十一条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监督制度。企业设立监事会或者监事人员的,监事会或者监事人员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本通则和企业章程的规定,履行企业内部财务监督职责。经营者应当实施内部财务控制,配合投资者或者企业监事会以及中介机构的检查、审计工作。
第七十二条  企业和企业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人员有以下行为之一的,县级以上主管财政机关可以责令限期改正、予以警告,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可以处以不超过违法所得3倍、但最高不超过3万元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        违反本通则第三十九条、四十条、四十二条第一款、四十三条、四十六条规定列支成本费用的。
(二)        违反本通则第四十七条第一款规定截留、隐瞒、侵占企业收入的。
(三)        违反本通则第五十条、五十一条、五十二条规定进行利润分配的。但依照《公司法》设立的企业不按本通则第五十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的,依照《公司法》的规定予以处罚。
(四)        违反本通则第五十七条规定处理国有资源的。
(五)        不按本通则第五十八条规定清偿职工债务的。
第七十三条  企业和企业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人员有以下行为之一的,县级以上主管财政机关可以责令限期改正、予以警告。
(一)        未按本通则规定建立健全各项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
(二)        内部财务管理制度明显与法律、行政法规和通用的企业财务规章制度相抵触,且不按主管财政机关要求修正的。
第七十四条  企业和企业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人员不按本通则第六十四条、第六十五条规定编制、报送财务会计报告等材料的,县级以上主管财政机关可以依照《公司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七十五条  企业在财务活动中违反财政、税收等法律、行政法规的,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及有关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理、处罚。
第七十六条  主管财政机关以及政府其他部门、机构有关工作人员,在企业财务管理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泄露国家机密、企业商业秘密的,依法进行处理。
  第十章 附 则
  第七十七条 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比照适用本通则。
第七十八条 本通则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TOP

企业会计准则2006版指南(1—38号)

《企业会计准则第1 号——存货》应用指南
一、商品存货的成本
本准则第六条规定,存货的采购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企业(商品流通)在采购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等进货费用,应当计入存货采购成本,也可以先进行归集,期末根据所购商品的存销情况进行分摊。对于已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对于未售商品的进货费用,计入期末存货成本。企业采购商品的进货费用金额较小的,可以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二、周转材料的处理
周转材料,是指企业能够多次使用、逐渐转移其价值但仍保持原有形态不确认为固定资产的材料,如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应当采用一次转销法或者五五摊销法进行摊销;企业(建造承包商)的钢模板、木模板、脚手架和其他周转材料等,可以采用一次转销法、五五摊销法或者分次摊销法进行摊销。
三、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一)可变现净值的特征
可变现净值的特征表现为存货的预计未来净现金流量,而不是存货的售价或合同价。
企业预计的销售存货现金流量,并不完全等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存货在销售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以及为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还可能发生的加工成本等相关支出,构成现金流入的抵减项目。企业预计的销售存货现金流量,扣除这些抵减项目后,才能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二)以确凿证据为基础计算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凿证据,是指对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有直接影响的客观证明,如产成品或商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与产成品或商品相同或类似商品的市场销售价格、销货方提供的有关资料和生产成本资料等。
(三)不同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1.产成品、商品和用于出售的材料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当以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
2.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当以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
3.资产负债表日,同一项存货中一部分有合同价格约定、其他部分不存在合同价格的,应当分别确定其可变现净值,并与其相对应的成本进行比较,分别确定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或转回的金额。


《企业会计准则第2 号——长期股权投资》应用指南
一、本准则规范的范围
(一)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子公司投资。
(二)企业持有的能够与其他合营方一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投资。
(三)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即对联营企业投资。
(四)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除上述情况以外,企业持有的其他权益性投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处理。
二、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
本准则第四条(三)所称投资者投入的长期股权投资,是指投资者将其持有的对第三方的投资作为出资投入企业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企业取得长期股权投资,实际支付的价款或对价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作为应收项目处理,不构成取得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
三、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核算
(一)投资损益的处理
1.根据本准则第十二条规定,确认投资损益时,应当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后加以确定。比如,以取得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计提的折旧额或摊销额,相对于被投资单位已计提的折旧额、摊销额之间存在差额的,应按其差额对被投资单位净损益进行调整,并按调整后的净损益和持股比例计算确认投资损益。在进行有关调整时,应当考虑具有重要性的项目。
2.存在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按照被投资单位的账面净损益与持股比例计算确认投资损益,但应当在附注中说明这一事实及其原因。
(1)无法可靠确定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各项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
(2)投资时被投资单位可辨认资产等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较小;
(3)其他原因导致无法对被投资单位净损益进行调整。
3.本准则第十一条规定的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通常是指长期应收项目。比如,企业对被投资单位的长期债权,该债权没有明确的清收计划、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期间不准备收回的,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的净投资。
在确认应分担被投资单位发生的亏损时,应当按照以下顺序进行处理:
首先,冲减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
其次,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不足以冲减的,应当以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账面价值为限继续确认投资损失,冲减长期应收项目等的账面价值。
最后,经过上述处理,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企业仍承担额外义务的,应按预计承担的义务确认预计负债,计入当期投资损失。
被投资单位以后期间实现盈利的,企业扣除未确认的亏损分担额后,应按与上述相反的顺序处理,减记已确认预计负债的账面余额、恢复其他实质上构成对被投资单位净投资的长期权益及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确认投资收益。
(二)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的处理
对于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企业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或承担的部分,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增加或减少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四、共同控制经营及共同控制资产
(一)共同控制经营
企业使用本企业的资产或其他经济资源与其他合营方共同进行某项经济活动(该经济活动不构成独立的会计主体),并且按照合同或协议约定对该经济活动实施共同控制的,为共同控制经营。在共同控制经营下,每一合营方归集本企业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同时按照合营合同或协议约定分享合营产生的收入。共同控制经营的合营方,应当按照以下原则进行处理:
1.确认其所控制的用于共同控制经营的资产及发生的负债。
2.确认与共同控制经营有关的成本费用及共同控制经营产生收入的份额。(二)共同控制资产企业与其他合营方共同投入或出资购买一项或多项资产(有关的资产不构成独立的会计主体),按照合同或协议约定对有关的资产实施共同控制的,为共同控制资产。每一合营方通过其所控制的资产份额享有共同控制资产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按照合同或协议约定分享相关的产出并分担所发生费用。比如,两个企业共同控制一栋出租的房屋,每一合营方均享有该房屋出租收入的一定份额并承担相应的费用。共同控制资产的合营方,应当按照以下原则进行处理:
1.根据共同控制资产的性质,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确认本企业拥有该资产的份额。
2.确认与其他合营方共同承担的负债中应由本企业负担的部分以及本企业直接承担的与共同控制资产相关的负债。
3.确认共同控制资产产生的收入中应由本企业享有的部分。
4.确认与其他合营方共同发生的费用中应由本企业负担的部分以及本企业直接发生的与共同控制资产相关的费用。


《企业会计准则第3 号——投资性房地产》应用指南

一、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
根据本准则第二条和第三条规定,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已出租的建筑物。
(一)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和已出租的建筑物,是指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土地使用权和建筑物。其中,用于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是指企业通过出让或转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用于出租的建筑物是指企业拥有产权的建筑物。
(二)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是指企业取得的、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认定的闲置土地,不属于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三)某项房地产,部分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部分用于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经营管理,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的、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的部分,应当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不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的、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的部分,不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四)企业将建筑物出租,按租赁协议向承租人提供的相关辅助服务在整个协议中不重大的,如企业将办公楼出租并向承租人提供保安、维修等辅助服务,应当将该建筑物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企业拥有并自行经营的旅馆饭店,其经营目的主要是通过提供客房服务赚取服务收入,该旅馆饭店不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二、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
企业通常应当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也可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但同一企业只能采用一种模式对所有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不得同时采用两种计量模式。
(一)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
在成本模式下,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4 号——固定资产》和《企业会计准则第6 号——无形资产》的规定,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计量,计提折旧或摊销;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 号——资产减值》的规定进行处理。
(二)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 根据本准则第十条规定,只有存在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才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应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
所在地,通常是指投资性房地产所在的城市。对于大中型城市,应当为投资性房地产所在的城区。
2.企业能够从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作出合理的估计。
同类或类似的房地产,对建筑物而言,是指所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相同、性质相同、结构类型相同或相近、新旧程度相同或相近、可使用状况相同或相近的建筑物;对土地使用权而言,是指同一城区、同一位置区域、所处地理环境相同或相近、可使用状况相同或相近的土地。
三、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
(一)转换日的确定。
1.投资性房地产开始自用,是指投资性房地产转为自用房地产。其转换日为房地产达到自用状态,企业开始将房地产用于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者经营管理的日期。
2.作为存货的房地产改为出租,或者自用建筑物、自用土地使用权停止自用改为出租,其转换日为租赁期开始日。
(二)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照转换日的公允价值计量。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其差额作为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计入所有者权益。处置该项投资性房地产时,原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部分应当转入处置当期损益。

《企业会计准则第4 号——固定资产》应用指南

一、固定资产的折旧
(一)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提足折旧后,不论能否继续使用,均不再计提折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也不再补提折旧。提足折旧,是指已经提足该项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额。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二)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应当按照估计价值确定其成本,并计提折旧;待办理竣工决算后,再按实际成本调整原来的暂估价值,但不需要调整原已计提的折旧额。
二、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费用等。
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满足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确认条件的,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如有被替换的部分,应扣除其账面价值;不满足本准则第四条规定确认条件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等,应当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三、固定资产的弃置费用
弃置费用通常是指根据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国际公约等规定,企业承担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所确定的支出,如核电站核设施等的弃置和恢复环境义务等。企业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3 号——或有事项》的规定,按照现值计算确定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金额和相应的预计负债。油气资产的弃置费用,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7 号——石油天然气开采》及其应用指南的规定处理。
不属于弃置义务的固定资产报废清理费,应当在发生时作为固定资产处置费用处理。
四、备品备件和维修设备
备品备件和维修设备通常确认为存货,但符合固定资产定义和确认条件的,如企业( 民用航空运输)的高价周转件等,应当确认为固定资产。
五、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
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改良支出,应予资本化,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合理进行摊销。


《企业会计准则第5 号——生物资产》应用指南

一、生物资产与农产品
本准则规范的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养殖业、林业和水产业等。
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具有生物转化的能力,这种能力导致生物资产质量或数量发生变化,通常表现为生长、蜕化、生产和繁殖等。生物资产的形态、价值以及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随其出生、成长、衰老、死亡等自然规律和生产经营活动的变化而变化。企业从事农业生产的目的,主要是增强生物资产的生物转化能力,最终获得更多的符合市场需要的农产品。
农产品与生物资产密不可分,当其附在生物资产上时,构成生物资产的一部分。收获的农产品从生物资产这一母体分离开始,不再具有生命和生物转化能力、或者其生命和生物转化能力受到限制,应当作为存货处理,比如,从用材林中采伐的木材、奶牛产出的牛奶、绵羊产出的羊毛、肉猪宰杀后的猪肉、收获后的蔬菜、从果树上采摘的水果等。
二、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
(一)郁闭通常指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的郁闭度达0.20 以上(含0.20)。郁闭度是指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是反映林分密度的指标,以林地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与林地面积之比表示,完全覆盖地面为1。
不同林种、不同林分等对郁闭度指标的要求有所不同,比如,生产纤维原料的工业原材料林一般要求郁闭度相对较高;以培育珍贵大径材为主要目标的林木一般要求郁闭度相对较低。企业应当结合历史经验数据和自身实际情况,确定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的郁闭度及是否达到郁闭。各类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的郁闭度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二)郁闭之前的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处在培植阶段,需要发生较多的造林费、抚育费、营林设施费、良种试验费、调查设计费等相关支出,这些支出应当予以资本化计入林木成本;郁闭之后的林木类消耗性生物资产基本上可以比较稳定地成活,一般只需要发生较少的管护费用,应当计入当期费用。
因择伐、间伐或抚育更新等生产性采伐而进行补植所发生的支出,应当予以资本化。
三、消耗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减值迹象
根据本准则第二十一条规定,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消耗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进行检查,有确凿证据表明生物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计提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或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
生物资产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通常表明该生物资产发生了减值:
(一)因遭受火灾、旱灾、水灾、冻灾、台风、冰雹等自然灾害,造成消耗性或生产性生物资产发生实体损坏,影响该资产的进一步生长或生产,从而降低其产生经济利益的能力。
(二)因遭受病虫害或动物疫病侵袭,造成消耗性或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市场价格大幅度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的希望。
(三)因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企业消耗性或生产性生物资产收获的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
(四)因企业所处经营环境,如动植物检验检疫标准等发生重大变化,从而对企业产生不利影响,导致消耗性或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市场价格逐渐下跌。
(五)其他足以证明消耗性或生产性生物资产实质上已经发生减值的情形。
四、天然起源的生物资产
天然林等天然起源的生物资产,有确凿证据表明企业能够拥有或者控制时,才能予以确认。
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天然起源的生物资产,通常并未进行相关的农业生产,如企业从土地、河流湖泊中取得的天然生长的天然林、水生动植物等。
根据本准则第十三条规定,企业应当按照名义金额确定天然起源
的生物资产的成本,同时计入当期损益,名义金额为1 元。
五、生物资产的后续计量
根据本准则规定,生物资产通常按照成本计量,但有确凿证据表明其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除外。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生物资产,应当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
一是生物资产有活跃的交易市场。活跃的交易市场,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市场:(1) 市场内交易的对象具有同质性;(2)可以随时找到自愿交易的买方和卖方;(3)市场价格的信息是公开的。
二是能够从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生物资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作出合理估计。同类或类似,是指生物资产的品种相同或类似、质量等级相同或类似、生长时间相同或类似、所处气候和地理环境相同或类似。


《企业会计准则第6 号——无形资产》应用指南
一、本准则不规范商誉的处理
本准则第三条规定,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主要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商誉的存在无法与企业自身分离,不具有可辨认性,不在本准则规范。
二、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
本准则将研究开发项目区分为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企业应当根据研究与开发的实际情况加以判断。
(一)研究阶段研究阶段是探索性的,为进一步开发活动进行资料及相关方面的准备,已进行的研究活动将来是否会转入开发、开发后是否会形成无形资产等均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比如,意在获取知识而进行的活动,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的应用研究、评价和最终选择,材料、设备、产品、工序、系统或服务替代品的研究,新的或经改进的材料、设备、产品、工序、系统或服务的可能替代品的配制、设计、评价和最终选择等,均属于研究活动。
(二)开发阶段相对于研究阶段而言,开发阶段应当是已完成研究阶段的工作, 在很大程度上具备了形成一项新产品或新技术的基本条件。比如,生产前或使用前的原型和模型的设计、建造和测试,不具有商业性生产经济规模的试生产设施的设计、建造和运营等,均属于开发活动。
三、开发支出的资本化
根据本准则第八条和第九条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
(一)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
判断无形资产的开发在技术上是否具有可行性,应当以目前阶段的成果为基础,并提供相关证据和材料,证明企业进行开发所需的技术条件等已经具备,不存在技术上的障碍或其他不确定性。比如,企业已经完成了全部计划、设计和测试活动,这些活动是使资产能够达到设计规划书中的功能、特征和技术所必需的活动,或经过专家鉴定等。
(二)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
企业能够说明其开发无形资产的目的。
(三)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
无形资产是否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应当对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产品的市场情况进行可靠预计,以证明所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并能够带来经济利益,或能够证明市场上存在对该无形资产的需求。
(四)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
企业能够证明可以取得无形资产开发所需的技术、财务和其他资源,以及获得这些资源的相关计划。企业自有资金不足以提供支持的,应能够证明存在外部其他方面的资金支持,如银行等金融机构声明愿意为该无形资产的开发提供所需资金等。
(五)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企业对研究开发的支出应当单独核算,比如,直接发生的研发人员工资、材料费,以及相关设备折旧费等。同时从事多项研究开发活动的,所发生的支出应当按照合理的标准在各项研究开发活动之间进行分配;无法合理分配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四、估计无形资产使用寿命应当考虑的相关因素
根据本准则第十七条和第十九条规定,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当摊销,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不予摊销。
(一)企业持有的无形资产,通常来源于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且合同规定或法律规定有明确的使用年限。
来源于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的无形资产,其使用寿命不应超过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的期限;合同性权利或其他法定权利在到期时因续约等延续、且有证据表明企业续约不需要付出大额成本的,续约期应当计入使用寿命。合同或法律没有规定使用寿命的,企业应当综合各方面因素判断,以确定无形资产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期限。比如,与同行业的情况进行比较、参考历史经验,或聘请相关专家进行论证等。
按照上述方法仍无法合理确定无形资产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期限的,该项无形资产应作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
(二)企业确定无形资产使用寿命通常应当考虑的因素。
1.运用该资产生产的产品通常的寿命周期、可获得的类似资产使用寿命的信息;
2.技术、工艺等方面的现阶段情况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估计;
3.以该资产生产的产品或提供服务的市场需求情况;
4.现在或潜在的竞争者预期采取的行动;
5.为维持该资产带来经济利益能力的预期维护支出,以及企业预计支付有关支出的能力;
6.对该资产控制期限的相关法律规定或类似限制,如特许使用期、租赁期等;
7.与企业持有其他资产使用寿命的关联性等。
五、无形资产的摊销
根据本准则第十七条规定,无形资产的摊销金额一般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某项无形资产包含的经济利益通过所生产的产品或其他资产实现的,其摊销金额应当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
六、土地使用权的处理
企业取得的土地使用权通常应确认为无形资产,但改变土地使用权用途,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的,应当将其转为投资性房地产。
自行开发建造厂房等建筑物,相关的土地使用权与建筑物应当分别进行处理。外购土地及建筑物支付的价款应当在建筑物与土地使用权之间进行分配;难以合理分配的,应当全部作为固定资产。
企业(房地产开发)取得土地用于建造对外出售的房屋建筑物,相关的土地使用权账面价值应当计入所建造的房屋建筑物成本。


《企业会计准则第7 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用指南

一、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指交易双方通过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非货币性资产进行的交换,有时也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即补价)。认定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的交换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通常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额的比例低于25%作为参考。
支付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或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支付的货币性资产之和)的比例,或者收到的货币性资产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或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和收到的货币性资产之和)的比例低于25%的,视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适用本准则;高于25%(含25%) 的,视为以货币性资产取得非货币性资产,适用其他相关准则。
二、商业实质的判断
企业应当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判断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根据换入资产的性质和换入企业经营活动的特征等,换入资产与换入企业其他现有资产相结合能够产生更大的效用,从而导致换入企业受该换入资产影响产生的现金流量与换出资产明显不同,表明该项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根据本准则第四条规定,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一)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这种情况通常包括下列情形:
1.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金额相同,时间不同。此种情形是指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总额相同,获得这些现金流量的风险相同,但现金流量流入企业的时间明显不同。
2.未来现金流量的时间、金额相同,风险不同。此种情形是指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时间和金额相同,但企业获得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程度存在明显差异。
3.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时间相同,金额不同。此种情形是指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总额相同,预计为企业带来现金流量的时间跨度相同,风险也相同,但各年产生的现金流量金额存在明显差异。
(二)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
这种情况是指换入资产对换入企业的特定价值(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与换出资产存在明显差异。本准则所指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应当按照资产在持续使用过程中和最终处置时所产生的预计税后未来现金流量,根据企业自身而不是市场参与者对资产特定风险的评价,选择恰当的折现率对其进行折现后的金额加以确定。
三、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的可靠计量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表明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一)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存在活跃市场。对于存在活跃市场的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货币性资产,应当以该资产的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其公允价值。
(二)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但同类或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对于同类或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非货币性资产,应当以同类或类似资产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其公允价值。
(三)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不存在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可比市场交易,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该公允价值估计数的变动区间很小,或者在公允价值估计数变动区间内,各种用于确定公允价值估计数的概率能够合理确定的,视为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
四、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在发生补价的情况下,支付补价方,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或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收到补价方,应当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补价( 或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
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分别不同情况处理:
换出资产为存货的,应当作为销售处理,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4 号——收入》以其公允价值确认收入,同时结转相应的成本。
换出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换出资产为长期股权投资的,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损益。


《企业会计准则第8 号——资产减值》应用指南

一、估计资产可收回金额应当遵循重要性要求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进行减值测试,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在估计资产可收回金额时,应当遵循重要性要求。
(一)以前报告期间的计算结果表明,资产可收回金额显著高于其账面价值,之后又没有发生消除这一差异的交易或者事项的,资产负债表日可以不重新估计该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二)以前报告期间的计算与分析表明,资产可收回金额相对于某种减值迹象反应不敏感,在本报告期间又发生了该减值迹象的,可以不因该减值迹象的出现而重新估计该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比如,当期市场利率或市场投资报酬率上升,对计算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采用的折现率影响不大的,可以不重新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二、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应当考虑的因素和采用的方法
(一)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应当考虑的主要因素
1.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和折现率,应当在一致的基础上考虑因一般通货膨胀而导致物价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如果折现率考虑了这一影响因素,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也应当考虑;折现率没有考虑这一影响因素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则不予考虑。
2.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应当分析以前期间现金流量预计数与实际数的差异情况,以评判预计当期现金流量所依据的假设的合理性。通常应当确保当期预计现金流量所依据假设与前期实际结果相一致。
3.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应当以资产的当前状况为基础,不应包括与将来可能会发生的、尚未作出承诺的重组事项有关或者与资产改良有关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未来发生的现金流出是为了维持资产正常运转或者原定正常产出水平所必需的,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时应当将其考虑在内。
4.预计在建工程、开发过程中的无形资产等的未来现金流量,应当包括预期为使该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而发生的全部现金流出。
5.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受内部转移价格影响的,应当采用在公平交易前提下企业管理层能够达成的最佳价格估计数进行预计。
(二)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方法
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通常应当根据资产未来期间最有可能产生的现金流量进行预测。采用期望现金流量法更为合理的,应当采用期望现金流量法预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
采用期望现金流量法,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应当根据每期现金流量期望值进行预计,每期现金流量期望值按照各种可能情况下的现金流量乘以相应的发生概率加总计算。
三、折现率的确定方法
折现率的确定通常应当以该资产的市场利率为依据。无法从市场获得的,可以使用替代利率估计折现率。
替代利率可以根据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增量借款利率或者其他相关市场借款利率作适当调整后确定。调整时,应当考虑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有关的特定风险以及其他有关货币风险和价格风险等。
估计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时,通常应当使用单一的折现率;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对未来不同期间的风险差异或者利率的期限结构反应敏感的,应当使用不同的折现率。
四、资产组的认定
资产组是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其产生的现金流入应当基本上独立于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资产组应当由创造现金流入相关的资产组成。
(一)认定资产组最关键的因素是该资产组能否独立产生现金流入。企业的某一生产线、营业网点、业务部门等,如果能够独立于其他部门或者单位等形成收入、产生现金流入,或者其形成的收入和现金流入绝大部分独立于其他部门或者单位、且属于可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的,通常应将该生产线、营业网点、业务部门等认定为一个资产组。
几项资产的组合生产的产品(或者其他产出)存在活跃市场的,无论这些产品(或者其他产出)是用于对外出售还是仅供企业内部使用,均表明这几项资产的组合能够独立产生现金流入,应当将这些资产的组合认定为资产组。
(二)企业对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或者监控方式、以及对资产使用或者处置的决策方式等,也是认定资产组应考虑的重要因素。
比如,某服装企业有童装、西装、衬衫三个工厂,每个工厂在核算、考核和管理等方面都相对独立,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工厂通常为一个资产组。
再如,某家具制造商有A 车间和B 车间,A 车间专门生产家具部件(该家具部件不存在活跃市场),生产完后由B 车间负责组装, 该企业对A 车间和B 车间资产的使用和处置等决策是一体的,在这种情况下,A 车间和B 车间通常应当认定为一个资产组。
五、存在少数股东权益情况下的商誉减值测试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0 号——企业合并》的规定,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反映的商誉,不包括子公司归属于少数股东权益的商誉。但对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下同)进行减值测试时,应当将归属于少数股东权益的商誉包括在内,调整资产组的账面价值,然后根据调整后的资产组账面价值与其可收回金额进行比较,以确定资产组(包括商誉)是否发生了减值。
上述资产组发生减值的,应当按照本准则第二十二条规定进行处理,但由于根据上述步骤计算的商誉减值损失包括了应由少数股东权益承担的部分,应当将该损失在可归属于母公司和少数股东权益之间按比例进行分摊,以确认归属于母公司的商誉减值损失。


《企业会计准则第9 号 ——职工薪酬》应用指南

一、职工薪酬的范围
本准则将企业因获得职工提供服务而给予职工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对价,全部纳入职工薪酬的范围。由《企业会计准则第11 号—— 股份支付》规范的对职工的股份支付,也属于职工薪酬。
(一)职工,是指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含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也包括虽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如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等。
在企业的计划和控制下,虽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或未由其正式任命,但为其提供与职工类似服务的人员,也纳入职工范畴,如劳务用工合同人员。
(二)职工薪酬,包括企业为职工在职期间和离职后提供的全部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的福利等,也属于职工薪酬。
(三)养老保险费,包括根据国家规定的标准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以及根据企业年金计划向企业年金基金相关管理人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费。
以购买商业保险形式提供给职工的各种保险待遇,也属于职工薪酬。
(四)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以自产产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将企业拥有的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为职工无偿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等。
二、职工薪酬的确认和计量
在职工为企业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企业应根据职工提供服务的受益对象,将应确认的职工薪酬(包括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为应付职工薪酬,但解除劳动关系补偿(下称“辞退福利”)除外。
(一)计量应付职工薪酬时,国家规定了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计提。比如,应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等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包括根据企业年金计划向企业年金基金相关管理人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应向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缴存的住房公积金,以及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等。
没有规定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企业应当根据历史经验数据和实际情况,合理预计当期应付职工薪酬。当期实际发生金额大于预计金额的,应当补提应付职工薪酬;当期实际发生金额小于预计金额的,应当冲回多提的应付职工薪酬。
对于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末以后一年以上到期的应付职工薪酬,企业应当选择恰当的折现率, 以应付职工薪酬折现后的金额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应付职工薪酬金额与其折现后金额相差不大的,也可按照未折现金额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
(二)企业以其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放给职工的,应当
根据受益对象,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 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将企业拥有的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该住房每期应计提的折旧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每期应付的租金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难以认定受益对象的非货币性福利,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和应付职工薪酬。
三、辞退福利
(一)辞退福利包括:(1)职工劳动合同到期前,不论职工本人是否愿意,企业决定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而给予的补偿;(2)职工劳动合同到期前,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的补偿,职工有权选择继续在职或接受补偿离职。
辞退福利通常采取在解除劳动关系时一次性支付补偿的方式,也有通过提高退休后养老金或其他离职后福利的标准,或者将职工工资支付至辞退后未来某一期间的方式。
(二)满足本准则第六条确认条件的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自愿裁减建议的辞退福利应当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
正式的辞退计划或建议应当经过批准。辞退工作一般应当在一年内实施完毕,但因付款程序等原因使部分款项推迟至一年后支付的,视为符合应付职工薪酬的确认条件。
(三)企业应当根据本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第13 号——或有事项》的规定,严格按照辞退计划条款的规定,合理预计并确认辞退福利产生的应付职工薪酬。对于职工没有选择权的辞退计划,应当根据辞退计划条款规定的拟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数量、每一职位的辞退补偿标准等,计提应付职工薪酬。
企业对于自愿接受裁减的建议,应当预计将会接受裁减建议的职工数量,根据预计的职工数量和每一职位的辞退补偿标准等,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3 号——或有事项》规定,计提应付职工薪酬。
符合本准则规定的应付职工薪酬确认条件、实质性辞退工作在一年内完成、但付款时间超过一年的辞退福利,企业应当选择恰当的折现率,以折现后的金额计量应付职工薪酬。


《企业会计准则第10 号——企业年金基金》应用指南

一、企业年金基金是独立的会计主体
本准则第二条规定,企业年金基金是指根据依法制定的企业年金计划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运营收益形成的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
企业年金是指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企业年金基金由企业缴费、职工个人缴费和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收益组成,实行完全积累,采用个人账户方式进行管理。企业缴费属于职工薪酬的范围,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
企业年金基金作为一种信托财产,独立于委托人、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等的固有资产及其他资产,应当存入企业年金基金专户,作为独立的会计主体进行确认、计量和列报。
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各方当事人
企业年金基金管理各方当事人包括:委托人、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和中介服务机构等。
(一)委托人,是指设立企业年金基金的企业及其职工。委托人应当与受托人签订书面合同。
(二)受托人,是指受托管理企业年金基金的企业年金理事会或符合国家规定的养老金管理公司等法人受托机构。受托人根据信托合同,负责编报企业年金基金财务报表等。受托人是编报企业年金基金财务报表的法定责任人。
(三)账户管理人,是指受托管理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的专业机构。账户管理人根据账户管理合同负责建立企业年金基金的企业账户和个人账户,记录企业缴费、职工个人缴费以及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收益情况,计算企业年金待遇,提供账户查询和报告活动等。
(四)托管人,是指受托保管企业年金基金财产的商业银行或专业机构。托管人根据托管合同负责企业年金基金会计处理和估值,复核、审查投资管理人计算的基金财产净值,定期向受托人提交企业年金基金财务报表等。
(五)投资管理人,是指受托管理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的专业机构。投资管理人根据投资管理合同负责对企业年金基金财产进行投资,及时与托管人核对企业年金基金会计处理和估值结果等。
(六)中介服务机构,是指为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提供服务的投资顾问公司、信用评估公司、精算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
三、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
企业年金基金投资运营应当遵循谨慎、分散风险的原则,充分考虑企业年金基金财产的安全性和流动性。企业年金基金应当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投资。
根据本准则第六条规定,企业年金基金投资公允价值的确定,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初始取得投资时,应当以交易日支付的价款(不含支付的价款中所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计入投资的成本。发生的交易费用及相关税费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支付的价款中所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分别计入应收利息或应收股利。
投资持有期间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或资产负债表日按债券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应确认为投资收益。
企业年金基金的投资应当按日估值,或至少按周进行估值。估值日对投资进行估值时,应当以估值日的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上一估值日公允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投资处置时,应在交易日按照卖出投资所取得的价款与其账面价值(买入价)的差额,确定为投资损益。四、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风险准备金补亏企业年金基金按规定向投资管理人支付的管理费,应当按照应付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投资管理人管理费), 同时确认为负债(应付投资管理人管理费)。企业年金基金取得投资管理人风险准备金补亏时,应当按照收到或应收的金额计入其他收入。
五、企业年金基金的账务处理和财务报表的编报
(一)受托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应当参照《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设置相应会计科目和账簿,对企业年金基金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处理。
(二)企业年金基金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净资产变动表和附注。
受托人应当按照本准则的规定,定期向委托人、受益人等提交企业年金基金财务报表。
托管人应当按照本准则的规定,定期向受托人提交企业年金基金财务报表。
(三)企业年金基金财务报表附注,除按本准则第二十条的规定进行披露外,还应当披露以下内容:(1) 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2) 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及差错更正的说明。(3)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包括:货币资金、买入返售证券、债券投资、基金投资、股票投资、其他投资、卖出回购证券款、收取企业缴费、收取职工个人缴费、个人账户转入、支付受益人待遇、个人账户转出等。(4) 企业年金基金净收入,包括本期收入、本期费用的构成。(5)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说明等。(6)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组合情况、风险管理政策等。

〈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应用指南

一、股份支付的含义本准则第二条规定,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职工和其他方提供服务而授予权益工具或者承担以权益工具为基础确定的负债的交易。企业授予职工期权、认股权证等衍生工具或其他权益工具,对职工进行激励或补偿,以换取职工提供的服务,实质上属于职工薪酬的组成部分,但由于股份支付是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因此由本准则进行规范。
二、股份支付的处理
股份支付的确认和计量,应当以真实、完整、有效的股份支付协议为基础。
(一)授予日除了立即可行权的股份支付外,无论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或者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企业在授予日都不进行会计处理。授予日是指股份支付协议获得批准的日期。其中“获得批准”,是指企业与职工或其他方就股份支付的协议条款和条件已达成一致,该协议获得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的批准。
(二)等待期内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股份支付在授予后通常不可立即行权,一般需要在职工或其他方履行一定期限的服务或在企业达到一定业绩条件之后才可行权。
业绩条件分为市场条件和非市场条件。市场条件是指行权价格、可行权条件以及行权可能性与权益工具的市场价格相关的业绩条件,如股份支付协议中关于股价至少上升至何种水平才可行权的规定。非市场条件是指除市场条件之外的其他业绩条件,如股份支付协议中关于达到最低盈利目标或销售目标才可行权的规定。
等待期长度确定后,业绩条件为非市场条件的,如果后续信息表明需要调整等待期长度,应对前期确定的等待期长度进行修改;业绩条件为市场条件的,不应因此改变等待期长度。对于可行权条件为业绩条件的股份支付,在确定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时,应考虑市场条件的影响,只要职工满足了其他所有非市场条件,企业就应当确认已取得的服务。
1.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将取得的职工提供的服务计入成本费用,计入成本费用的金额应当按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量。
对于权益结算的涉及职工的股份支付,应当按照授予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计入成本费用和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不确认其后续公允价值变动;对于现金结算的涉及职工的股份支付,应当按照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确定成本费用和应付职工薪酬。
对于授予的存在活跃市场的期权等权益工具,应当按照活跃市场中的报价确定其公允价值。对于授予的不存在活跃市场的期权等权益工具,应当采用期权定价模型等确定其公允价值,选用的期权定价模型至少应当考虑以下因素:
(1)期权的行权价格;
(2)期权的有效期;
(3)标的股份的现行价格;
(4)股价预计波动率;
(5)股份的预计股利;
(6)期权有效期内的无风险利率。
2.等待期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根据最新取得的可行权职工人数变动等后续信息作出最佳估计,修正预计可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在可行权日,最终预计可行权权益工具的数量应当与实际可行权数量一致。
根据上述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和预计可行权的权益工具数量,计算截至当期累计应确认的成本费用金额,再减去前期累计已确认金额,作为当期应确认的成本费用金额。
(三)可行权日之后
1.对于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在可行权日之后不再对已确认的成本费用和所有者权益总额进行调整。企业应在行权日根据行权情况,确认股本和股本溢价,同时结转等待期内确认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对于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企业在可行权日之后不再确认成本费用,负债(应付职工薪酬)公允价值的变动应当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三、回购股份进行职工期权激励企业以回购股份形式奖励本企业职工的,属于权益结算的股份支
付,应当进行以下处理:
(一)回购股份
企业回购股份时,应当按照回购股份的全部支出作为库存股处理,同时进行备查登记。
(二)确认成本费用按照本准则对职工权益结算股份支付的规定,企业应当在等待期
内每个资产负债表日按照权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将取得的职工服务计入成本费用,同时增加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三)职工行权企业应于职工行权购买本企业股份收到价款时,转销交付职工的
库存股成本和等待期内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累计金额,同时,按照其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应用指南
一、债务重组的特征本准则第二条规定,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
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是指因债务人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经营陷入困境或者其他原因,导致其无法或者没有能力按原定条件偿还债务。
债权人作出让步,是指债权人同意发生财务困难的债务人现在或者将来以低于重组债务账面价值的金额或者价值偿还债务。债权人作出让步的情形主要包括:债权人减免债务人部分债务本金或者利息,降低债务人应付债务的利率等。
二、用以清偿债务的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的计量债务重组采用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的,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进行计量:
(一)非现金资产属于企业持有的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资产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确定其公允价值。
(二)非现金资产属于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其他资产且存在活跃市场的,应当以其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其公允价值;不存在活跃市场但与其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应当以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其公允价值;采用上述两种方法仍不能确定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的,应当采用估值技术等合理的方法确定其公允价值。
三、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

(一)债务人的处理债务人应当将重组债务的账面价值超过清偿债务的现金、非现金资产的公允价值、所转股份的公允价值、或者重组后债务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在满足《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所规定的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条件时,将其终止确认,计入营业外收入(债务重组利得)。非现金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分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非现金资产为存货的,应当作为销售处理,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规定,以其公允价值确认收入,同时结转相应的成本。
非现金资产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其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非现金资产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其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损益。
(二)债权人的处理债权人应当将重组债权的账面余额与受让资产的公允价值、所转
股份的公允价值、或者重组后债权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在满足《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所规定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时,将其终止确认,计入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等。重组债权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应当先将上述差额冲减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冲减后仍有损失的,计入营业外支出(债务重组损失);冲减后减值准备仍有余额的,应予转回并抵减当期资产减值损失。债权人收到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非现金
资产的,应当以其公允价值入账。四、修改其他债务条件涉及或有应付金额根据本准则第七条规定,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债务重组涉及或有应付金额,且该或有应付金额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中有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债务人应将该或有应付金额确认为预计负债。比如,债务重组协议规定,债务人在债务重组后一定期间内,其业绩改善到一定程度或者符合一定要求(如扭亏为盈、摆脱财务困境等),应向债权人额外支付一定款项,当债务人承担的或有应付金额符合预计负债确认条件时,应当将该或有应付金额确认为预计负债。
上述或有应付金额在随后会计期间没有发生的,企业应当冲销已确认的预计负债,同时确认营业外收入。


《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应用指南
一、或有事项的特征本准则第二条规定,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其结果须由某些未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决定的不确定事项。
(一)由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是指或有事项的现存状况是过去交易或事项引起的客观存在。比如,未决诉讼虽然是正在进行中的诉讼,但该诉讼是企业因过去的经济行为导致起诉其他单位或被其他单位起诉。这是现存的一种状况而不是未来将要发生的事项。未来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经营亏损等,不属于或有事项。
(二)结果具有不确定性,是指或有事项的结果是否发生具有不确定性,或者或有事项的结果预计将会发生,但发生的具体时间或金额具有不确定性。比如,债务担保事项的担保方到期是否承担和履行连带责任,需要根据债务到期时被担保方能否按时还款加以确定。这一事项的结果在担保协议达成时具有不确定性。
(三)由未来事项决定,是指或有事项的结果只能由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决定。比如,债务担保事项只有在被担保方到期无力还款时企业(担保方)才履行连带责任。
常见的或有事项主要包括:未决诉讼或仲裁、债务担保、产品质量保证(含产品安全保证)、承诺、亏损合同、重组义务、环境污染整治等。
二、或有事项相关义务确认为预计负债的条件本准则第四条规定了或有事项相关义务确认为预计负债应当同时满足的条件:
(一)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企业没有其他现实的选择,只能履行该义务,如法律要求企业必须履行、有关各方合理预期企业应当履行等。
(二)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通常是指履行与或有事项相关的现时义务时,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可能性超过50%。履行或有事项相关义务导致经济利益流出的可能性,通常按照下列情况加以判断:
结果的可能性            对应的概率区间
基本确定            大于95%但小于100%
很可能                 大于50%但小于或等于95%
可能                 大于5%但小于或等于50%
极小可能            大于0但小于或等于5%
(三)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企业计量预计负债金额时,通常应当考虑下列情况:
1.充分考虑与或有事项有关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在此基础上按照最佳估计数确定预计负债的金额。
2.预计负债的金额通常等于未来应支付的金额,但未来应支付金额与其现值相差较大的,如油气井及相关设施或核电站的弃置费用等,应当按照未来应支付金额的现值确定。
3.有确凿证据表明相关未来事项将会发生的,如未来技术进步、相关法规出台等,确定预计负债金额时应考虑相关未来事项的影响。
4.确定预计负债的金额不应考虑预期处置相关资产形成的利得。三、亏损合同的相关义务确认为预计负债根据本准则第八条规定,待执行合同变成亏损合同的,该亏损合
同产生的义务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应当确认为预计负债。在履行合同义务过程中,发生的成本预期将超过与合同相关的未来流入经济利益的,待执行合同即变成了亏损合同。
企业与其他方签订的尚未履行或部分履行了同等义务的合同,如商品买卖合同、劳务合同、租赁合同等,均属于待执行合同。待执行合同不属于本准则规范的内容,但待执行合同变成亏损合同的,应当作为本准则规范的或有事项。
待执行合同变成亏损合同时,有合同标的资产的,应当先对标的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并按规定确认减值损失,如预计亏损超过该减值损失,应将超过部分确认为预计负债;无合同标的资产的,亏损合同相关义务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时,应当确认为预计负债。
四、重组事项本准则第十条规定,重组是指企业制定和控制的,将显著改变企业组织形式、经营范围或经营方式的计划实施行为。属于重组的事项
主要包括:
(一)出售或终止企业的部分经营业务。
(二)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较大调整。
(三)关闭企业的部分营业场所,或将营业活动由一个国家或地区迁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应用指南

一、日常活动的认定本准则第二条规定,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其中“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
比如,工业企业制造并销售产品、商品流通企业销售商品、保险公司签发保单、咨询公司提供咨询服务、软件企业为客户开发软件、安装公司提供安装服务、商业银行对外贷款、租赁公司出租资产等,均属于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由此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构成收入。
工业企业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出售不需用原材料等,属于与经常性活动相关的活动,由此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也构成收入。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活动,不是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也不属于与经常性活动相关的活动,由此产
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不构成收入,应当确认为营业外收入。
二、商品所有权上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的判断根据本准则第四条规定,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构成确认销售商品收入的重要条件。
(一)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是指与商品所有权有关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同时转移。与商品所有权有关的风险,是指商品可能发生减值或毁损等形成的损失;与商品所有权有关的报酬,是指商品价值增值或通过使用商品等产生的经济利益。
(二)判断企业是否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应当关注交易的实质,并结合所有权凭证的转移进行判断。通常情况下,转移商品所有权凭证并交付实物后,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随之转移,如大多数零售商品。某些情况下,转移商品所有权凭证但未交付实物,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随之转移,企业只保留了次要风险和报酬,如交款提货方式销售商品。有时,已交付实物但未转移商品所有权凭证,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
和报酬未随之转移,如采用支付手续费方式委托代销的商品。
三、销售商品收入金额的计量根据本准则第五条规定,企业销售商品满足收入确认条件时,应当按照已收或应收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确定销售商品收入金额。
从购货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通常为公允价值。某些情况下,合同或协议明确规定销售商品需要延期收取价款,如分期收款销售商品,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应当按照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的现值确定其公允价值。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在合同或协议期间内,按照应收款项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摊销金额,冲减财务费用。
四、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的具体应用
(一)下列商品销售,通常按规定的时点确认为收入,有证据表明不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除外:
1.销售商品采用托收承付方式的,在办妥托收手续时确认收入。
2.销售商品采用预收款方式的,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预收的货款应确认为负债。
3.销售商品需要安装和检验的,在购买方接受商品以及安装和检验完毕前,不确认收入,待安装和检验完毕时确认收入。如果安装程序比较简单,可在发出商品时确认收入。
4.销售商品采用以旧换新方式的,销售的商品应当按照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确认收入,回收的商品作为购进商品处理。
5.销售商品采用支付手续费方式委托代销的,在收到代销清单时确认收入。
(二)采用售后回购方式销售商品的,收到的款项应确认为负债;回购价格大于原售价的,差额应在回购期间按期计提利息,计入财务费用。有确凿证据表明售后回购交易满足销售商品收入确认条件的,销售的商品按售价确认收入,回购的商品作为购进商品处理。
(三)采用售后租回方式销售商品的,收到的款项应确认为负债;售价与资产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当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分摊,作为折旧费用或租金费用的调整。有确凿证据表明认定为经营租赁的售后租回交易是按照公允价值达成的,销售的商品按售价确认收入,并按账面价值结转成本。
五、提供劳务收入确认条件的具体应用
下列提供劳务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应按规定确认收入:
(一)安装费,在资产负债表日根据安装的完工进度确认收入。安装工作是商品销售附带条件的,安装费在确认商品销售实现时确认收入。
(二)宣传媒介的收费,在相关的广告或商业行为开始出现于公众面前时确认收入。广告的制作费,在资产负债表日根据制作广告的完工进度确认收入。
(三)为特定客户开发软件的收费,在资产负债表日根据开发的完工进度确认收入。
(四)包括在商品售价内可区分的服务费,在提供服务的期间内分期确认收入。
(五)艺术表演、招待宴会和其他特殊活动的收费,在相关活动发生时确认收入。收费涉及几项活动的,预收的款项应合理分配给每项活动,分别确认收入。
(六)申请入会费和会员费只允许取得会籍,所有其他服务或商品都要另行收费的,在款项收回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时确认收入。申请入会费和会员费能使会员在会员期内得到各种服务或商品,或者以低于非会员的价格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在整个受益期内分期确认收入。
(七)属于提供设备和其他有形资产的特许权费,在交付资产或转移资产所有权时确认收入;属于提供初始及后续服务的特许权费,在提供服务时确认收入。
(八)长期为客户提供重复的劳务收取的劳务费,在相关劳务活动发生时确认收入。


《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应用指南
一、政府补助的特征本准则第二条规定,政府补助是指企业从政府无偿取得货币性资产或非货币性资产,但不包括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政府包括各级政府及其所属机构,国际类似组织也在此范围之内。
(一)政府补助是无偿的、有条件的。政府向企业提供补助具有无偿性的特点。政府并不因此而享有企业的所有权,企业未来也不需要以提供服务、转让资产等方式偿还。政府补助通常附有一定的条件,主要包括:
(1)政策条件。企业只有符合政府补助政策的规定,才有资格申请政府补助。符合政策规定不一定都能够取得政府补助;不符合政策规定、不具备申请政府补助资格的,不能取得政府补助。
(2)使用条件。企业已获批准取得政府补助的,应当按照政府规定的用途使用。
(二)政府资本性投入不属于政府补助。政府以投资者身份向企业投入资本,享有企业相应的所有权,企业有义务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政府与企业之间是投资者与被投资者的关系。政府拨入的投资补助等专项拨款中,国家相关文件规定作为“资本公积”处理的,也属于资本性投入的性质。政府的资本性投入无论采用何种形式,均不属于政府补助。
二、政府补助的主要形式
政府补助表现为政府向企业转移资产,通常为货币性资产,也可能为非货币性资产。政府补助主要有以下形式:
(一)财政拨款。财政拨款是政府无偿拨付给企业的资金,通常在拨款时明确规定了资金用途。
比如,财政部门拨付给企业用于购建固定资产或进行技术改造的专项资金,鼓励企业安置职工就业而给予的奖励款项,拨付企业的粮食定额补贴,拨付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研发经费等,均属于财政拨款。
(二)财政贴息。财政贴息是政府为支持特定领域或区域发展,根据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对承贷企业的银行贷款利息给予的补贴。
财政贴息主要有两种方式:(1)财政将贴息资金直接拨付给受益企业;(2)财政将贴息资金拨付给贷款银行,由贷款银行以政策性优惠利率向企业提供贷款,受益企业按照实际发生的利率计算和确认利息费用。
(三)税收返还。税收返还是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采取先征后返(退)、即征即退等办法向企业返还的税款,属于以税收优惠形式给予的一种政府补助。增值税出口退税不属于政府补助。
除税收返还外,税收优惠还包括直接减征、免征、增加计税抵扣额、抵免部分税额等形式。这类税收优惠并未直接向企业无偿提供资产,不作为本准则规范的政府补助。
(四)无偿划拨非货币性资产。比如,行政划拨土地使用权、天然起源的天然林等。
三、政府补助的确认
本准则第三条规定,政府补助分为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一)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企业取得的、用于购建或以其他方
式形成长期资产的政府补助。企业取得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不能直接确认为当期损益,应
当确认为递延收益,自相关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起,在该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分次计入以后各期的损益(营业外收入)。
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前被出售、转让、报废或发生毁损的,应将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余额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损益(营业外收入)。
(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是指除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之外的政
府补助。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
失的,取得时确认为递延收益,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
(营业外收入);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四、政府补助的计量
(一)货币性资产形式的政府补助。根据本准则第六条规定,企业取得的各种政府补助为货币性资产的,如通过银行转账等方式拨付的补助,通常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计量;存在确凿证据表明该项补助是按照固定的定额标准拨付的,如按照实际销量或储备量与单位补贴定额计算的补助等,可以按照应收的金额计量。
(二)非货币性资产形式的政府补助。本准则第六条规定,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应当按照公允
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照名义金额计量。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如该资产附带有关文件、协议、发票、报关单等凭证注明的价值与公允价值差异不大的,应当以有关凭证中注明的价值作为公允价值;如没有注明价值或注明价值与公允价值差异较大、但有活跃市场的,应当根据有确凿证据表明的同类或类似资产市场价格作为公允价值;如没有注明价值、且没有活跃市场、不能可靠取得公允价值的,应当按照名义金额计量,名义金额为1元。



《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应用指南
一、符合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的存货根据本准则规定,企业借款购建或者生产的存货中,符合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的,应当将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予以资本化。符合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的存货,主要包括企业(房地产开发)开发的用于对外出售的房地产开发产品、企业制造的用于对外出售的大型机械设备等。这类存货通常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建造或者生产过程,才能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其中“相当长时间”,是指为资产的购建或者生产所必需的时间,通常为1年以上(含1年)。
二、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金额的确定
(一)专门借款利息费用的资本化金额本准则第六条(一)规定,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
产而借入专门借款的,应当以专门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费用,减去将尚未动用的借款资金存入银行取得的利息收入或者进行暂时性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后的金额,确定为专门借款利息费用的资本化金额,并应当在资本化期间内,将其计入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成本。专门借款应当有明确的专门用途,即为购建或者生产某项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而专门借入的款项,通常应有标明专门用途的借款合同。
(二)一般借款利息费用的资本化金额
一般借款是指除专门借款以外的其他借款。根据本准则第六条(二)规定,在借款费用资本化期间内,为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占用了一般借款的,一般借款应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应当按照下列公式计算:
一般借款利息费用资本化金额=累计资产支出超过专门借款部分的资产支出加权平均数×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
所占用一般借款的资本化率=所占用一般借款加权平均利率=所占用一般借款当期实际发生的利息之和÷所占用一般借款本金加权平均数
所占用一般借款本金加权平均数=Σ(所占用每笔一般借款本金×每笔一般借款在当期所占用的天数/当期天数)三、借款辅助费用的处理本准则第十条规定,专门借款发生的辅助费用,在所购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之前,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予以资本化,计入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成本;在所购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之后,应当在发生时根据其发生额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上述资本化或计入当期损益的辅助费用的发生额,是指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按照实际利率法所确定的金融负债交易费用对每期利息费用的调整额。借款实际利率与合同利率差异较小的,也可以采用合同利率计算确定利息费用。一般借款发生的辅助费用,也应当按照上述原则确定其发生额并进行处理。
四、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暂停根据本准则第十一条规定,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购建或者生
产过程中发生非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3个月的,应当暂停借款费用的资本化。正常中断期间的借款费用应当继续资本化。
非正常中断,通常是由于企业管理决策上的原因或者其他不可预见的原因等所导致的中断。比如,企业因与施工方发生了质量纠纷,或者工程、生产用料没有及时供应,或者资金周转发生了困难,或者施工、生产发生了安全事故,或者发生了与资产购建、生产有关的劳动纠纷等原因,导致资产购建或者生产活动发生中断,均属于非正常中断。
非正常中断与正常中断显著不同。正常中断通常仅限于因购建或者生产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程序,或者事先可预见的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中断。比如,某些工程建造到一定阶段必须暂停下来进行质量或者安全检查,检查通过后才可继续下一阶段的建造工作,这类中断是在施工前可以预见的,而且是工程建造必须经过的程序,属于正常中断。
某些地区的工程在建造过程中,由于可预见的不可抗力因素(如雨季或冰冻季节等原因)导致施工出现停顿,也属于正常中断。比如,某企业在北方某地建造某工程期间,正遇冰冻季节,工程施工因此中断,待冰冻季节过后方能继续施工。由于该地区在施工期间出现较长时间的冰冻为正常情况,由此导致的施工中断是可预见的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中断,属于正常中断。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应用指南
一、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或者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的,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或者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的,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一)资产的计税基础本准则第五条规定,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以自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
通常情况下,资产在取得时其入账价值与计税基础是相同的,后续计量过程中因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与税法规定不同,可能产生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的差异。
比如,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应以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如果按照税法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即其计税基础保持不变,则产生了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的差异。假定某企业持有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为1000万元,期末公允价值为1500万元,如计税基础仍维持1000万元不变,该计税基础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500万元即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二)负债的计税基础
本准则第六条规定,负债的计税基础是指负债的账面价值减去未来期间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可予抵扣的金额。
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负债的确认和偿还,通常不会对当期损益和应纳税所得额产生影响,其计税基础即为账面价值。但在某些情况下,负债的确认可能会影响损益,并影响不同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使其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之间产生差额。比如,上述企业因某事项在当期确认了100万元负债,计入当期损益。假定按照税法规定,与确认该负债相关的费用,在实际发生时准予税前扣除,该负债的计税基础为零,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企业应于资产负债表日,分析比较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的,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及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企业合并等特殊交易或事项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应于购买日比较其入账价值与计税基础,按照本准则规定计算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二、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按照暂时性差异与适用所得税税率计算的结果,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以及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本准则第十一条至第十三条规定不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情况除外。沿用上述举例,假定该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不存在期初余额,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产生的500万元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确认165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对于负债产生的100万元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确认33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
确认由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应当以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企业在确定未来期间很可能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当包括未来期间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实现的应纳税所得额,以及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转回期间因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转回而增加的应纳税所得额,并应提供相关的证据。
三、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企业在计算确定当期所得税(即当期应交所得税)以及递延所得
税费用(或收益)的基础上,应将两者之和确认为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或收益),但不包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的所得税影响。即:
所得税费用(或收益)=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收益)
仍沿用上述举例,该企业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有关项目账面价值及其计税基础如下:
××企业        单位:万元
项目        计税基础        账面价值        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交易性金融资产        1500        1000        500       
负债        100                        100
合计                        500        100

假定除上述项目外,该企业其他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存在差异,也不存在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该企业当期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应交所得税为600万元;该企业预计在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该企业计算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费用以及所得税费用如下:
递延所得税负债=500×33%=165(万元)递延所得税资产=100×33%=33(万元)递延所得税费用=165-33=132(万元)当期所得税费用=600万元所得税费用=600+132=732(万元)四、递延所得税的特殊处理
(一)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根据本准则第二十二条规定,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
项,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相关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之间形成暂时性差异的,应当按照本准则规定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二)企业合并中产生的递延所得税由于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与税法规定对企业合并的处理不同,可能
会造成企业合并中取得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的差异。比如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或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或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同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通常应调整企业合并中所确认的商誉。
(三)按照税法规定允许用以后年度所得弥补的可抵扣亏损以及可结转以后年度的税款抵减,比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原则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应用指南
一、即期汇率和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根据本准则规定,企业在处理外币交易和对外币财务报表进行折算时,应当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反映;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即期汇率,通常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当日人民币外汇牌价的中间价。企业发生的外币兑换业务或涉及外币兑换的交易事项,应当按照交易实际采用的汇率(即银行买入价或卖出价)折算。
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是指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通常采用当期平均汇率或加权平均汇率等。
企业通常应当采用即期汇率进行折算。汇率变动不大的,也可以采用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进行折算。
二、汇兑差额的处理根据本准则第十一条规定,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分别外币
货币性项目和外币非货币性项目进行会计处理。
(一)外币货币性项目货币性项目,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或者偿付的负债。货币性项目分为货币性资产和货币性负债。货币性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货币性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对于外币货币性项目,因结算或采用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而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调增或调减外币货币性项目的记账本位币金额。
(二)外币非货币性项目非货币性项目,是指货币性项目以外的项目,包括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1.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由于已在交易发生日按当日即期汇率折算,资产负债表日不应改变其原记账本位币金额,不产生汇兑差额。
2.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如交易性金融资产(股票、基金等),采用公允价值确定日的即期汇率折算,折算后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原记账本位币金额的差额,作为公允价值变动(含汇率变动)处理,计入当期损益。
(三)外币投入资本企业收到投资者以外币投入的资本,应当采用交易发生日即期汇
率折算,不得采用合同约定汇率和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外币投入资本与相应的货币性项目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不产生外币资本折算差额。
(四)实质上构成对境外经营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企业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涉及境外经营的,如有实质上构成对境外
经营净投资的外币货币性项目,因汇率变动而产生的汇兑差额,应列入所有者权益“外币报表折算差额”项目;处置境外经营时,计入处置当期损益。三、分账制记账方法
对于外币交易频繁、外币币种较多的金融企业,也可以采用分账制记账方法进行日常核算。资产负债表日,应当按照本准则第十一条的规定对相应的外币账户余额分别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性项目进行调整。采用分账制记账方法,其产生的汇兑差额的处理结果,应当与统账制一致。
四、境外经营处于恶性通货膨胀经济的判断本准则第十三条规定了处于恶性通货膨胀经济中的境外经营的
财务报表的折算。恶性通货膨胀经济通常按照以下特征进行判断:
(一)最近3年累计通货膨胀率接近或超过100%;
(二)利率、工资和物价与物价指数挂钩;
(三)公众不是以当地货币、而是以相对稳定的外币为单位作为衡量货币金额的基础;
(四)公众倾向于以非货币性资产或相对稳定的外币来保存自己的财富,持有的当地货币立即用于投资以保持购买力;
(五)即使信用期限很短,赊销、赊购交易仍按补偿信用期预计购买力损失的价格成交。


《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应用指南
一、企业合并的方式
(一)控股合并。合并方(或购买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对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控制权,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在合并后仍保持其独立的法人资格并继续经营,合并方(或购买方)确认企业合并形成的对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投资。
(二)吸收合并。合并方(或购买方)通过企业合并取得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全部净资产,合并后注销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法人资格,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原持有的资产、负债,在合并后成为合并方(或购买方)的资产、负债。
(三)新设合并。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后法人资格均被注销,重新注册成立一家新的企业。
二、合并日或购买日的确定企业应当在合并日或购买日确认因企业合并取得的资产、负债。
按照本准则第五条和第十条规定,合并日或购买日是指合并方或购买方实际取得对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控制权的日期,即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净资产或生产经营决策的控制权转移给合并方或购买方的日期。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通常可认为实现了控制权的转移:
(一)企业合并合同或协议已获股东大会等通过。
(二)企业合并事项需要经过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审批的,已获得批准。
(三)参与合并各方已办理了必要的财产权转移手续。
(四)合并方或购买方已支付了合并价款的大部分(一般应超过50%),并且有能力、有计划支付剩余款项。
(五)合并方或购买方实际上已经控制了被合并方或被购买方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享有相应的利益、承担相应的风险。
三、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根据本准则第五条规定,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同一方,是指对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实施最终控制的投资者。
相同的多方,通常是指根据投资者之间的协议约定,在对被投资单位的生产经营决策行使表决权时发表一致意见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投资者。
控制并非暂时性,是指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较长的时间内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较长的时间通常指1年以上(含1年)。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判断,应当遵循实质重于形式要求。四、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一)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购买方在购买日应当按照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确定其入账价值,确定的企业合并成本与取得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应确认为商誉或计入当期损益。
(二)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母公司在购买日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对于被购买方可辨认资产、负债应当按照合并中确定的公允价值列示,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商誉。企业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在购买日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调整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形成母子公司关系的,母公司应自购买日起设置备查簿,登记其在购买日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为以后期间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提供基础资料。
(三)分步实现的企业合并。根据本准则第十一条(二)规定,通过多次交换交易分步实现的企业合并,合并成本为每一单项交易成本之和。购买方在购买日,应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处理:
1.将原持有的对被购买方的投资账面价值调整恢复至最初取得成本,相应调整留存收益等所有者权益项目。
2.比较每一单项交易的成本与交易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确定每一单项交易中应予确认的商誉金额(或应予确认损益的金额)。
3.购买方在购买日确认的商誉(或计入损益的金额)应为每一单项交易产生的商誉(或应予确认损益的金额)之和。
4.被购买方在购买日与原交易日之间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相对于原持股比例的部分,属于被购买方在交易日至购买日之间实现留存收益的,相应调整留存收益,差额调整资本公积。
(四)购买方应当按照以下规定确定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
1.货币资金,按照购买日被购买方的账面余额确定。
2.有活跃市场的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按照购买日活跃市场中的市场价格确定。
3.应收款项,其中的短期应收款项,一般按照应收取的金额作为其公允价值;长期应收款项,应按适当的利率折现后的现值确定其公允价值。在确定应收款项的公允价值时,应考虑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及相关收款费用。
4.存货,对其中的产成品和商品按其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相关税费以及购买方出售类似产成品或商品估计可能实现的利润确定;在产品按完工产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仍将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相关税费以及基于同类或类似产成品的基础上估计出售可能实现的利润确定;原材料按现行重置成本确定。
5.不存在活跃市场的金融工具如权益性投资等,应当参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规定,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
6.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无形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应以购买日的市场价格为基础确定其公允价值;不存在活跃市场,但同类或类似资产存在活跃市场的,应参照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确定其公允价值;同类或类似资产也不存在活跃市场的,应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
7.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其中的短期负债,一般按照应支付的金额确定其公允价值;长期负债,应按适当的折现率折现后的现值作为其公允价值。
8.取得的被购买方的或有负债,其公允价值在购买日能够可靠计量的,应确认为预计负债。此项负债应当按照假定第三方愿意代购买方承担,就其所承担义务需要购买方支付的金额作为其公允价值。
9.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存在差额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规定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所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不应折现。
五、业务合并本准则第三条规定,涉及业务的合并比照本准则规定处理。业务是指企业内部某些生产经营活动或资产的组合,该组合一般
具有投入、加工处理过程和产出能力,能够独立计算其成本费用或所产生的收入,但不构成独立法人资格的部分。比如,企业的分公司、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分部等。


《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应用指南
一、租赁开始日与租赁期开始日本准则第四条和第十一条规定了租赁开始日和租赁期开始日。租赁开始日,是指租赁协议日与租赁各方就主要租赁条款作出承诺日中的较早者。在租赁开始日,承租人和出租人应当将租赁认定为融资租赁或经营租赁。
租赁期开始日,是指承租人有权行使其使用租赁资产权利的日期,表明租赁行为的开始。在租赁期开始日,承租人应当对租入资产、最低租赁付款额和未确认融资费用进行初始确认;出租人应当对应收融资租赁款、未担保余值和未实现融资收益进行初始确认。
二、融资租赁与经营租赁

(一)融资租赁的认定标准本准则第六条(一)规定,在租赁期届满时,租赁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此种情况通常是指在租赁合同中已经约定、或者在租赁开始日根据相关条件作出合理判断,租赁期届满时出租人能够将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
本准则第六条(三)规定,即使资产的所有权不转移,但租赁期占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大部分。其中“大部分”,通常掌握在租赁期占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75%以上(含75%)。
本准则第六条(四)规定,承租人在租赁开始日的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出租人在租赁开始日的最低租赁收款额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其中“几乎相当于”,通常掌握在90%以上(含90%)。
(二)经营租赁的认定标准
根据本准则第十条规定,经营租赁是指除融资租赁以外的其他租赁。经营租赁资产的所有权不转移,租赁期届满后,承租人有退租或续租的选择权,而不存在优惠购买选择权。
三、融资租赁中出租人的初始确认根据本准则第十八条规定,在租赁期开始日,出租人应当将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与初始直接费用之和作为应收融资租赁款的入账价值,同时记录未担保余值;将最低租赁收款额、初始直接费用及未担保余值之和与其现值之和的差额确认为未实现融资收益。出租人在租赁期开始日按照上述规定转出租赁资产,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如有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四、融资租赁中实际利率法的应用
(一)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根据本准则第十五条规定,未确认融资费用应当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进行分摊。承租人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确认当期的融资费用。
承租人采用实际利率法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时,应当根据租赁期开始日租入资产入账价值的不同情况,对未确认融资费用采用不同的分摊率:
1.以出租人的租赁内含利率为折现率将最低租赁付款额折现、且以该现值作为租入资产入账价值的,应当将租赁内含利率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率。
2.以合同规定利率为折现率将最低租赁付款额折现、且以该现值作为租入资产入账价值的,应当将合同规定利率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率。
3.以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为折现率将最低租赁付款额折现、且以该现值作为租入资产入账价值的,应当将银行同期贷款利率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率。
4.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作为入账价值的,应当重新计算分摊率。该分摊率是使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与租赁资产公允价值相等的折现率。
(二)未实现融资收益的分配根据本准则第十九条规定,未实现融资收益应当在租赁期内各个
期间进行分配。出租人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确认当期的融资收入。
出租人采用实际利率法分配未实现融资收益时,应当将租赁内含利率作为未实现融资收益的分配率。


《企业会计准则第 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应用指南

一、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计量 根据本准则规定,企业对于取得的金融资产或承担的金融负债,应当分别不同类别进行计量。
(一)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 负债
此类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可进一步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 负债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 产或金融负债。
1.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主要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 而持有的金融资产或近期内回购而承担的金融负债。比如,企业以赚 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
本准则范围内的衍生工具,包括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和期 权,以及具有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和期权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特 征的工具。衍生工具不作为有效套期工具的,也应划分为交易性金融 资产或金融负债。
2.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 产或金融负债,主要是指企业基于风险管理、战略投资需要等所作的 指定。
3.企业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股票、债券、基金,以及不作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应当 按照取得时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确认金额,相关的交易费用在发生时 计入当期损益。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 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企业在持有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期间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应当确认为投资收益。资产负债表日, 企业应将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 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处置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时,其公允价值与初始入账金额之间 的差额应确认为投资收益,同时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二)持有至到期投资 根据本准则第十一条规定,企业从二级市场上购入的固定利率国
债、浮动利率公司债券等,符合持有至到期投资条件的,可以划分为 持有至到期投资。购入的股权投资因其没有固定的到期日,不符合持 有至到期投资的条件,不能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 通常具有长期性质,但期限较短(1 年以内)的债券投资,符合持有 至到期投资条件的,也可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应当按取得时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 作为初始确认金额。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 券利息,应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
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应当按照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实际利率应当在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 时确定,在该持有至到期投资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保持 不变。实际利率与票面利率差别较小的,也可按票面利率计算利息收 入,计入投资收益。
处置持有至到期投资时,应将所取得价款与该投资账面价值之间 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
(三)贷款和应收款项 根据本准则第十七条规定,贷款和应收款项主要是指金融企业发
放的贷款和一般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形成的应收款项等债权。贷 款和应收款项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
金融企业按当前市场条件发放的贷款,应按发放贷款的本金和相 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一般企业对外销售商品或提供劳 务形成的应收债权,通常应按从购货方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作为初 始确认金额。
贷款持有期间所确认的利息收入,应当根据实际利率计算。实际 利率应在取得贷款时确定,在该贷款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 内保持不变。实际利率与合同利率差别较小的,也可按合同利率计算 利息收入。
企业收回或处置贷款和应收款项时,应将取得的价款与该贷款和 应收款项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四)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根据本准则第十八条规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通常是指企业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 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的金融资产。比如,企业购入的在活跃市场 上有报价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没有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 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持有至到期投资等金融资产的,可归为 此类。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按取得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 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 未领取的债券利息或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单独确认为应 收项目。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取得的利息或现金股利,应当计入投 资收益。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以公允价值计量,且 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应将取得的价款与该金融资产账面价 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损益;同时,将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 允价值变动累计额对应处置部分的金额转出,计入投资损益。
(五)其他金融负债 根据本准则第八条规定,其他金融负债是指除以公允价值计量且
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以外的金融负债。通常情况下,企业 发行的债券、因购买商品产生的应付账款、长期应付款等,应当划分 为其他金融负债。其他金融负债应当按其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其他金融负债通常采用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

二、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 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了减值的,应当根据其账面价值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之间的差额 计算确认减值损失。
1.商业银行贷款减值损失的计量 根据本准则第四十三条规定,商业银行对贷款进行减值测试,应根据本银行的实际情况分为单项金额重大和非重大的贷款。对单项金 额重大的贷款,应单独进行减值测试;对单项金额不重大的贷款,可 以单独进行减值测试,或者将其包含在具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贷款 组合中进行减值测试。单独测试未发生减值的贷款,也应当包括在具 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的贷款组合中再进行减值测试。
商业银行进行贷款减值测试时,可以根据自身管理水平和业务特 点,确定单项金额重大贷款的标准。比如,可以将本金大于或等于一 定金额的贷款作为单项金额重大的贷款,此标准以下的贷款属于单项 金额非重大的贷款。单项金额重大贷款的标准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 更。
商业银行对于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贷款,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 了减值的,应当计算资产负债表日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通常以初始确认时确定的实际利率作为折现率),该现值低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贷款减值损失。 商业银行采用组合方式对贷款进行减值测试的,可以根据自身风险管理模式和数据支持程度,选择合理的方法确认和计量减值损失。

2.一般企业应收款项减值损失的计量 对于单项金额重大的应收款项,应当单独进行减值测试。有客观证据表明其发生了减值的,应当根据其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低于其账面 价值的差额,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对于单项金额非重大的应收款项可以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确定减 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也可以与经单独测试后未减值的应收款项一 起按类似信用风险特征划分为若干组合,再按这些应收款项组合在资 产负债表日余额的一定比例计算确定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根据 应收款项组合余额的一定比例计算确定的坏账准备,应当反映各项目 实际发生的减值损失,即各项组合的账面价值超过其未来现金流量现 值的金额。
企业应当根据以前年度与之相同或相类似的、具有类似信用风险 特征的应收款项组合的实际损失率为基础,结合现时情况确定本期各 项组合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据此计算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损失的计量,比照贷款和应收款项减值损失 计量的相关规定处理。
(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分析判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否发生减值,应当注重该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是否持续下降。通常情况下,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 价值发生较大幅度下降,或在综合考虑各种相关因素后,预期这种下 降趋势属于非暂时性的,可以认定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已发生减值, 应当确认减值损失。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在确认减值损失时,应当将原直 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一并转出,计入减 值损失。



《企业会计准则第 23 号——金融资产转移》应用指南
一、金融资产终止确认

(一)根据本准则第七条规定,企业终止确认某项金融资产,是 指将该金融资产从其账户和资产负债表内予以转销。
以下例子表明企业已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 转移给了转入方,应当终止确认相关金融资产。
1.企业以不附追索权方式出售金融资产;
2.企业将金融资产出售,同时与买入方签订协议,在约定期限 结束时按当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回购;
3.企业将金融资产出售,同时与买入方签订看跌期权合约(即 买入方有权将该金融资产返售给企业),但从合约条款判断,该看跌 期权是一项重大价外期权(即期权合约的条款设计,使得金融资产的 买方极小可能会到期行权)。
以下例子表明企业保留了金融资产所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 酬,不应当终止确认相关金融资产:
1.企业采用附追索权方式出售金融资产;
2.企业将金融资产出售,同时与买入方签订协议,在约定期限 结束时按固定价格将该金融资产回购;
3.企业将金融资产出售,同时与买入方签订看跌期权合约(即 买入方有权将该金融资产返售给企业),但从合约条款判断,该看跌期权是一项重大价内期权(即期权合约的条款设计,使得金融资产的买方很可能会到期行权);
4.企业(银行)将信贷资产整体转移,同时保证对金融资产买 方可能发生的信用损失进行全额补偿。
(二)根据本准则第九条规定,企业对既没有转移也没有保留所 有权上几乎所有风险和报酬的金融资产转移,应当判断是否放弃了对 所转移金融资产的控制,分别情况进行处理。
判断是否已放弃对所转移金融资产的控制,应当重点关注转入方 出售该金融资产的实际能力。如果转入方能够单独将转入的金融资产 整体出售给与其不存在关联方关系的第三方,且没有额外条件对此项 出售加以限制,说明转入方有出售该金融资产的实际能力,同时表明 企业(转出方)已放弃对该金融资产的控制,从而应终止确认所转移 的金融资产。
转入方是否能够将转入的金融资产整体出售给与其不存在关联 方关系的第三方,应当关注该金融资产是否存在活跃市场。如果不存 在活跃市场,即使合同约定转入方有权处置金融资产,也不表明转入 方有“实际能力”。
转入方是否能够单独出售所转入的金融资产且没有额外条件对此销售加以限制(是否可以自由地处置所转入金融资产),主要关注 是否存在与出售密切相关的约束性条款。比如,转入方出售转入的金 融资产时附有一项看涨期权,且该看涨期权又是重大价内期权,以致于可以认定转入方将来很可能会行权。在这种情况下,不表明转入方有出售所转入金融资产的实际能力。
二、金融资产转移的计量
(一)满足终止确认条件 根据本准则第十二条规定,金融资产整体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
的,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资产,同时按以下公式确认相关损益: 因转移收到的对价 加: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利得(如为累计损失,应为减项) 减:所转移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 金融资产整体转移的损益
说明:
1.因转移收到的对价=因转移交易收到的价款+新获得金融资产 的公允价值+因转移获得服务资产的公允价值-新承担金融负债的公 允价值-因转移承担的服务负债的公允价值。其中,  新获得的金融资产 或新承担的金融负债,包括看涨期权、看跌期权、担保负债、远期合 同、互换等;
2.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利得或损失,是指 所转移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转移前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 所有者权益的累计额。
(二)不满足终止确认条件
根据本准则第十五条规定,金融资产转移不满足终止确认条件的,应当继续确认该金融资产,所收到的对价确认为一项金融负债。 此类金融资产转移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不能将金融资产与所确认的 金融负债相互抵销。比如,企业将国债卖出后又承诺将以固定价格买 回,因卖出国债所收到的款项应单独确认为一项金融负债。


《企业会计准则第 24 号——套期保值》应用指南
一、套期工具

(一)根据本准则第五条规定,衍生工具通常可以作为套期工具。 衍生工具包括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和期权,以及具有远期合同、 期货合同、互换和期权中一种或一种以上特征的工具。比如,企业为 规避库存铜品价格下跌的风险,可以通过卖出一定数量铜品的期货合 同加以实现,其中卖出铜品的期货合同即是套期工具。
衍生工具如无法有效地降低被套期项目的风险,不能作为套期工 具。比如,对于利率上下限期权或由一项发行的期权和一项购入的期 权组成的期权,其实质相当于企业发行一项期权的(即企业收取了净 期权费),不能将其指定为套期工具。
(二)根据本准则第六条规定,对于符合套期工具条件的衍生工 具,在套期开始时,通常应当将其整体或其一定比例指定为套期工具。 根据本准则第七条规定,单项衍生工具通常被指定为对一种风险 进行套期。附有多种风险的衍生工具也可以被指定为对一种以上风险 进行套期,前提是可以清晰地辨认这些被套期风险、可以证明套期有 效性,同时可以确保该衍生工具与不同风险之间存在具体指定关系。 比如,某企业的记账本位币是人民币,发行了一期 5 年期美元浮 动利率债券。为规避该金融负债的外汇风险和利率风险,该企业与某 金融企业签订一项交叉货币互换合同并将其指定为套期工具,同时将美元浮动利率债券指定为被套期项目。执行此项合同后,该企业将从金融企业定期收到浮动利率美元利息,以支付债券持有者,并按固 定利率支付人民币利息给金融企业。在此例中,该企业将浮动利率美 元利息转化成了固定利率人民币利息,从而规避了美元对人民币汇率 变动风险及美元利率变动风险。
二、被套期项目 根据本准则第九条规定,库存商品、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贷款、长期借款、预期商品销售、预期商品购买、对境外 经营净投资等项目使企业面临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风险变动的,均可 被指定为被套期项目。
根据本准则第十六条规定,对具有类似风险特征的资产或负债组 合(即被套期项目)进行套期时,该组合中的各单项资产或单项负债 应当共同承担被套期风险,且该组合内各单项资产或单项负债由被套 期风险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应当预期与该组合由被套期风险引起的 公允价值整体变动基本成比例。比如,当被套期组合整体因被套期风 险形成的公允价值变动 10%时,该组合中各单项金融资产或单项金融 负债因被套期风险形成的公允价值变动通常应限制在 9%至 11%的较 小范围内。
三、套期会计方法的运用 根据本准则第四条规定,套期会计方法是指在相同会计期间将套
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公允价值变动的抵销结果计入当期损益的方法。 比如,某企业拟对 6 个月之后很可能发生的贵金属销售进行现金流量套期,为规避相关贵金属价格下跌的风险,该企业可于现在卖出相同数量的该种贵金属期货合同并指定为套期工具,同时指定预期的 贵金属销售为被套期项目。资产负债表日(假定预期贵金属销售尚未 发生),期货合同的公允价值上涨了 100 万元,对应的贵金属预期销 售价格的现值下降了 100 万元。假定上述套期符合运用套期会计方法 的条件,该企业应将期货合同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 公积),待预期销售交易实际发生时,再转出调整销售收入。
四、套期有效性评价 根据本准则第十七条规定,企业应当持续地对套期有效性进行评
价,并确保该套期关系在被指定的会计期间高度有效。常见的套期有 效性评价方法主要有:(1)主要条款比较法;(2)比率分析法;(3) 回归分析法等。


《企业会计准则第 27 号——石油天然气开采》应用指南
一、矿区的划分 矿区,是指企业进行油气开采活动所划分的区域或独立的开发单
元。矿区的划分是计提油气资产折耗、进行减值测试等的基础。矿区的 划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一个油气藏可作为一个矿区;
(二)若干相临且地质构造或储层条件相同或相近的油气藏可作为 一个矿区;
(三)一个独立集输计量系统为一个矿区;
(四)一个大的油气藏分为几个独立集输系统并分别进行计量的, 可分为几个矿区;
(五)采用重大新型采油技术并实行工业化推广的区域可作为一个 矿区;
(六)在同一地理区域内不得将分属不同国家的作业区划分在同一 个矿区或矿区组内。
二、钻井勘探支出的处理采用成果法 根据本准则第十三、十四和十五条规定,对于钻井勘探支出的资本化应当采用成果法,即只有发现了探明经济可采储量的钻井勘探支 出才能资本化,结转为井及相关设施成本,否则计入当期损益。
三、油气资产及其折耗

(一)油气资产,是指油气开采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井及相关设施和矿区权益。油气资产属于递耗资产。 递耗资产是指通过开采、采伐、利用而逐渐耗竭,以致无法恢复或难以恢复、更新或按原样重置的自然资源,如矿藏等。 开采油气所必需的辅助设备和设施(如房屋、机器等),作为一般固定资产管理,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 4 号——固定资产》。

(二)油气资产的折耗,是指油气资产随着当期开发进展而逐渐 转移到所开采产品(油气)成本中的价值。本准则第六条和第二十一 条规定,企业应当采用产量法或年限平均法对油气资产计提折耗。
1.产量法,又称单位产量法。该方法是以单位产量为基础对探 明矿区权益的取得成本和井及相关设施成本计提折耗。采用该方法对 油气资产计提折耗时,矿区权益应以探明经济可采储量为基础,井及 相关设施以探明已开发经济可采储量为基础。
2.年限平均法,又称直线法。该方法将油气资产成本均衡地分 摊到各会计期间。采用该方法计算的每期油气资产折耗金额相等。 企业采用的油气资产折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未探明矿区权益不计提折耗。 四、弃置义务
根据本准则第二十三条规定,在确认井及相关设施成本时,弃置 义务应当以矿区为基础进行预计,主要涉及井及相关设施的弃置、拆 移、填埋、清理和恢复生态环境等所发生的支出。
五、未探明矿区权益的减值
根据本准则第七条(二)规定,未探明矿区权益应当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减值测试。按照单个矿区进行减值测试的,其公允价值低于账 面价值的,应当将其账面价值减记至公允价值,减记的金额确认为油 气资产减值损失;按照矿区组进行减值测试并计提减值准备的,确认 的减值损失不分摊至单个矿区权益的账面价值。



《企业会计准则第 28 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应用指南
一、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确定 企业应当根据本准则的规定,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会计
政策和会计估计,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 构批准,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等的规定报送有关各方备案。
企业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 应重新履行上述程序,并按本准则的规定处理。
二、会计政策及其变更 根据本准则第三条规定,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 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企业采用的会计计量基础 也属于会计政策。
(一)实务中某项交易或者事项的会计处理,具体会计准则或 应用指南未作规范的,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 的原则、基础和方法进行处理;待作出具体规定时,从其规定。
(二)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的,应当将会计政策变更的 累积影响数调整期初留存收益。留存收益包括当年和以前年度的未分 配利润和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提取并累积的盈余公积。调整期初留存收 益是指对期初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两个项目的调整。
三、前期差错及其更正 前期差错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进行更正,视同该项前期差错从未发生过,从而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重新列示和披露。追溯重述法的会计处理与追溯调整法相同。

《企业会计准则第 30 号——财务报表列报》应用指南
一、财务报表列报的基本要求
(一)列报基础
1.本准则规范企业持续经营基础下的财务报表列报。企业管理层应当评价 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怀疑的,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导致 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怀疑的影响因素。
2.企业正式决定或被迫在当期或将在下一个会计期间进行清算或停止营业 的,表明其处于非持续经营状态,应当采用其他基础编制财务报表,并在附注中 声明财务报表未以持续经营为基础列报、披露未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的原因和财务 报表的编制基础。
(二)重要性的判断 判断项目性质的重要性,应当考虑该项目的性质是否属于企业日常活动等因素;判断项目金额大小的重要性,应当通过单项金额占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所 有者权益总额、营业收入总额、营业成本总额、净利润等直接相关项目金额的比 重加以确定。
(三)正常营业周期 本准则判断流动资产、流动负债所指的一个正常营业周期,通常是指企业从购买用于加工的资产起至实现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期间。 正常营业周期通常短于一年,在一年内有几个营业周期。但是,也存在正常
营业周期长于一年的情况,如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用于出售的房地产开发产品, 造船企业制造用于出售的大型船只等,往往超过一年才变现、出售或耗用,仍应 划分为流动资产。
正常营业周期不能确定的,应当以一年(12 个月)作为正常营业周期。
(四)终止经营 终止经营,是指企业已被处置或被划归为持有待售的、在经营和编制财务报
表时能够单独区分的组成部分,该组成部分按照企业计划将整体或部分进行处置。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企业组成部分应当确认为持有待售:(1)企业已经就处 置该组成部分作出决议;(2)企业已经与受让方签订了不可撤销的转让协议;(3) 该项转让将在一年内完成。
二、财务报表的组成和适用范围 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下同)变动表和附注。本准则及应用指南适用于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 财务报表,以及中期财务报表和年度财务报表。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和列报,还应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第 31 号——现金流量 表》及其应用指南;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列报,还应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第33  号——合并财务报表》及其应用指南;中期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列报,还应遵 循《企业会计准则第 32 号——中期财务报告》。
财务报表格式和附注分别按一般企业、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企 业类型予以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其经营活动的性质,确定本企业适用的财务报表 格式和附注。
除不存在的项目外,企业应当按照具体准则及应用指南规定的报表格式进行 列报。
政策性银行、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财务公司、典当公司应当执行商业 银行财务报表格式和附注规定,如有特别需要,可以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进 行必要调整和补充。
担保公司应当执行保险公司财务报表格式和附注规定,如有特别需要,可以 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调整和补充。
资产管理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应当执行证券公司财务报表格式和附注 规定,如有特别需要,可以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调整和补充。
三、一般企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格式       

资产负债表
会企 01 表
编制单位:                 年         月         日        单位:  元
资        产        末期余额        年初余额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        期末余额        年初余额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货币资金                        短期借款               
交易性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负债               
应收票据                        应付票据               
应收账款                        应付账款               
预付款项                        预收款项               
应收利息                        应付职工薪酬               
应收股利                        应交税费               
其他应收款                        应付利息               
存货                        应付股利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其他应付款               
其他流动资产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合计                        其他流动负债               
非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合计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非流动负债:               
持有至到期投资                        长期借款               
长期应收款                        应付债券               
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应付款               
投资性房地产                        专项应付款               
固定资产                        预计负债               
在建工程                        递延所得税负债               
工程物资                        其他非流动负债               
固定资产清理                        非流动负债合计               
生产性生物资产                        负债合计               
油气资产                        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               
无形资产                        实收资本(或股本)               
开发支出                        资本公积               
商誉                        减:库存股               
长期待摊费用                        盈余公积               
递延所得税资产                        未分配利润               
其他非流动资产                        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合计               
非流动资产合计                                       
资产总计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总计               


利润表
会企 02 表
编制单位:        年        月        单位:元
项        目        本期金额        上期金额
一、营业收入               
减:营业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               
二、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加: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三、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填列)               
减:所得税费用               
四、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               
五、每股收益:               
(一)基本每股收益               
(二)稀释每股收益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会企 04 表
编制单位:                 年度        单位:元


项        目        本年金额        上年金额
        实收 资本
(或股本)       
资本 公积        减: 库存 股       
盈余 公积        未 分配 利润       
所有者权益合计        实收 资本
(或股本)       
资本 公积        减: 库存 股       
盈余 公积        未 分配 利润       
所有者权益合计
一、上年年末余额                                                                                               
加:会计政策变更                                                                                               
前期差错更正                                                                                               
二、本年年初余额                                                                                               
三、本年增减变动金额(减少以“-”号填列)                                                                                               
(一)净利润                                                                                               
(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                                                                                               
2.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影响                                                                                               
3.与计入所有者权益项目相关的所得税影响                                                                                               
4.其他                                                                                               
上述(一)和(二)小计                                                                                               
(三)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                                                                                               
1.  所有者投入资本                                                                                               
2.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                                                                                               
3.其他                                                                                               
(四)利润分配                                                                                               
1.提取盈余公积                                                                                               
2.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                                                                                               
3.其他                                                                                               
(五)所有者权益内部结转                                                                                               
1.资本公积转增资本(或股本)                                                                                               
2.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或股本)                                                                                               
3.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4.其他                                                                                               
四、本年年末余额                                                                                               

四、一般企业报表附注
附注是财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应当按照规定披露附注信息,主要包 括下列内容:
(一)企业的基本情况
1.企业注册地、组织形式和总部地址。
2.企业的业务性质和主要经营活动。
3.母公司以及集团最终母公司的名称。
4.财务报告的批准报出者和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
(二)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三)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企业应当声明编制的财务报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真实、完整地
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信息。
(四)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企业应当披露采用的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不重要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
计可以不披露。在披露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时,应当披露重要会计政策的确 定依据和财务报表项目的计量基础,以及会计估计中所采用的关键假设和不确定 因素。
(五)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 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28 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
更正》及其应用指南的规定,披露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有关
情况。
(六)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 企业对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应当按照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其项目列示的顺序,采用文字和数字描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披露。报表重要项目的明细金额合计,应当与报表项目金额相衔接。
1.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        目        期末公允价值        年初公允价值
1.交易性债券投资               
2.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               
3.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6       

4.衍生金融资产               
5.其他               
合        计               
2.应收款项
(1)应收账款按账龄结构披露的格式如下:

账龄结构        期末账面余额        年初账面余额
1 年以内(含 1 年)               
1 年至 2 年(含 2 年)               
2 年至 3 年(含 3 年)               
3 年以上               
合        计               
注:有应收票据、预付账款、长期应收款、其他应收款的,比照应收账款进
行披露。
(2)应收账款按客户类别披露的格式如下:

客户类别        期末账面余额        年初账面余额
客户 1               
……               
其他客户               
合        计               
注:有应收票据、预付账款、长期应收款、其他应收款的,比照应收账款进
行披露。
3.存货
(1)存货的披露格式如下:

存货种类        年初账面余额        本期增加额        本期减少额        期末账面余额
1.原材料                               
2.在产品                               
3.库存商品                               
4.周转材料                               
5.消耗性生物资产                               
……                               
合        计                               
(2)说明消耗性生物资产的期末实物数量,并按下列格式披露金额信息:

项        目        年初账面余额        本期增加额        本期减少额        期末账面余额
一、种植业                               
1.                               
……                               
二、畜牧养殖业                               

1.                               
……                               
三、林业                               
1.                               
……                               
四、水产业                               
1.                               
……                               
合        计                               
(3)存货跌价准备的披露格式如下:

存货种类        年初账面 余额        本期 计提额        本期减少额        期末账面 余额
                        转回        转销       
1.原材料                                       
2.在产品                                       
3.库存商品                                       
4.周转材料                                       
5.消耗性生物资产                                       
6.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                                       
……                                       
合        计                                       
4.其他流动资产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        目        期末账面价值        年初账面价值
1.               
……               
合        计               
注:有长期待摊费用、其他非流动资产的,比照其他流动资产进行披露。
5.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        目        期末公允价值        年初公允价值
1.可供出售债券               
2.可供出售权益工具               
3.其他               
合        计               
6.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        目        期末账面余额        年初账面余额
1.               
……               
合        计               
7.长期股权投资
(1)长期股权投资的披露格式如下:

被投资单位        期末账面余额        年初账面余额
1.               
……               
合        计               
(2)被投资单位由于所在国家或地区及其他方面的影响,其向投资企业转移资金的能力受到限制的,应当披露受限制的具体情况。
(3)当期及累计未确认的投资损失金额。
8.投资性房地产
(1)企业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应当披露下列信息:

项        目        年初账面余额        本期增加额        本期减少额        期末账面余额
一、原价合计                               
1.房屋、建筑物                               
2.土地使用权                               
二、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合计                               
1.房屋、建筑物                               
2.土地使用权                               
三、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合计                               
1.房屋、建筑物                               
2.土地使用权                               
四、投资性房地产账面价值合计                               
1.房屋、建筑物                               
2.土地使用权                               
(2)企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应当披露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确定依据及公允价值金额的增减变动情况。
(3)如有房地产转换的,应当说明房地产转换的原因及其影响。
9.固定资产
(1)固定资产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        目        年初账面余额        本期增加额        本期减少额        期末账面余额
一、原价合计                               
其中:房屋、建筑物                               
机器设备                               
运输工具                               
……                               
二、累计折旧合计                               
其中:房屋、建筑物                               
机器设备                               
运输工具                               
……                               
三、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合计                               
其中:房屋、建筑物                               
机器设备                               
运输工具                               
……                               
四、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合计                               
其中:房屋、建筑物                               
机器设备                               
运输工具                               
(2)企业确有准备处置固定资产的,应当说明准备处置的固定资产名称、 账面价值、公允价值、预计处置费用和预计处置时间等。
10.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
(1)说明各类生物资产的期末实物数量,并按下列格式披露金额信息:

项        目        年初账面价值        本期增加额        本期减少额        期末账面价值
一、种植业                               
1.                               
……                               
二、畜牧养殖业                               
1.                               
……                               
三、林业                               
1.                               
……                               
四、水产业                               
1.                               
……                               
合        计                               
如有天然起源的生物资产,还应披露该资产的类别、取得方式和数量等。
(2)各类生产性生物资产的预计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折旧方法、累计 折旧和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3)与生物资产相关的风险情况与管理措施。
11.油气资产
(1)当期在国内和国外发生的取得矿区权益、油气勘探和油气开发各项支 出的总额。
(2)油气资产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        目        年初账面 余额        本期增加额        本期减少额        期末账面 余额
一、原价合计                               
1.探明矿区权益                               
2.未探明矿区权益                               
3.井及相关设施                               
二、累计折耗合计                               
1.探明矿区权益                               
2.井及相关设施                               
三、油气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合计                               
1.探明矿区权益                               
2.未探明矿区权益                               
3.井及相关设施                               
四、油气资产账面价值合计                               


10


1.探明矿区权益                               
2.未探明矿区权益                               
3.井及相关设施                               
12.无形资产
(1)各类无形资产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        目        年初账面 余额        本期增加额        本期减少额        期末账面 余额
一、原价合计                               
1.                               
……                               
二、累计摊销额合计                               
1.                               
……                               
三、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合计                               
1.                               
……                               
四、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合计                               
1.                               
……                               
(2)计入当期损益和确认为无形资产的研究开发支出金额。
13.商誉的形成来源、账面价值的增减变动情况。
14.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1)已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        目        期末账面余额        年初账面余额
一、递延所得税资产               
1.               
……               
合  计               
二、递延所得税负债               
1.               
……               
合  计               
(2)未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可抵扣亏损等的金额(存
在到期日的,还应披露到期日)。
15.资产减值准备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        目        年初账 面余额        本期 计提额        本期减少额        期末账 面余额
                        转回        转销       
一、坏账准备                                       
二、存货跌价准备                                       
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四、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五、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六、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11


七、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八、工程物资减值准备                                       
九、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十、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                                       
其中: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                                       
十一、油气资产减值准备                                       
十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十三、商誉减值准备                                       
十四、其他                                       
合        计                                       
16.所有权受到限制的资产
(1)资产所有权受到限制的原因。
(2)所有权受到限制的资产金额披露格式如下:

所有权受到限制的资产类别        年初账面价值        本期增加额        本期减少额        期末账面价值
一、用于担保的资产                               
1.                               
……                               
二、其他原因造成所有权受到限制的资产                               
1.                               
……                               
合        计                               
17.交易性金融负债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        目        期末公允价值        年初公允价值
1.发行的交易性债券               
2.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3.衍生金融负债               
4.其他               
合        计               
18.职工薪酬
(1)应付职工薪酬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        目        年初账面余额        本期增加额        本期支付额        期末账面余额
一、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                               
二、职工福利费                               
三、社会保险费                               
其中:1.医疗保险费                               
2.基本养老保险费                               
3.年金缴费                               
4.失业保险费                               
5.工伤保险费                               
6.生育保险费                               
四、住房公积金                               
五、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六、非货币性福利                               
七、因解除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                               
八、其他                               


12


其中: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                               
合        计                               
(2)企业本期为职工提供的各项非货币性福利形式、金额及其计算依据。
19.应交税费的披露格式如下:

税费项目        期末账面余额        年初账面余额
1.增值税               
……               
合        计               
20.其他流动负债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        目        期末账面余额        年初账面余额
1.               
……               
合        计               
注:有预计负债、其他非流动负债的,比照其他流动负债进行披露。
21.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
(1)借款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        目        短期借款        长期借款
        期末账面余额        年初账面余额        期末账面余额        年初账面余额
信用借款                               
抵押借款                               
质押借款                               
保证借款                               
合        计                               
(2)对于期末逾期借款,应分别贷款单位、借款金额、逾期时间、年利率、
逾期未偿还原因和预期还款期等进行披露。
22.应付债券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        目        年初账面余额        本期增加额        本期减少额        期末账面余额
1.                               
……                               
合  计                               
23.长期应付款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        目        期末账面价值        年初账面价值
1.               
……               
合  计               
24.营业收入
(1)营业收入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        目        本期发生额        上期发生额
1.主营业务收入               
2.其他业务收入               
合        计               
(2)披露建造合同当期预计损失的原因和金额,同时按下列格式披露:

合同项目        总金额        累计已发 生成本        累计已确认毛利
(亏损以“-”号表示)        已办理结算的 价款金额

固定造 价合同        1.                               
        ……                               
        合计                               

成本加 成合同        1.                               
        ……                               
        合计                               
25.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的披露格式如下:

产生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的来源        本期发生额        上期发生额
1.               
……               
合        计               
26.投资收益
(1)投资收益的披露格式如下:

产生投资收益的来源        本期发生额        上期发生额
1.               
……               
合        计               
(2)按照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直接以被投资单位的账面净损益计
算确认投资损益的事实及原因。
27.资产减值损失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        目        本期发生额        上期发生额
一、坏账损失               
二、存货跌价损失               
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损失               
四、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损失               
五、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               
六、投资性房地产减值损失               
七、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八、工程物资减值损失               
九、在建工程减值损失               
十、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损失               
十一、油气资产减值损失               
十二、无形资产减值损失               
十三、商誉减值损失               
十四、其他               
合        计               
28.营业外收入的披露格式如下:



14


项        目        本期发生额        上期发生额
1.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合计               
其中:固定资产处置利得               
无形资产处置利得               
……               
合  计               
29.营业外支出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        目        本期发生额        上期发生额
1.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合计               
其中:固定资产处置损失               
无形资产处置损失               
……               
合  计               
30.所得税费用
(1)所得税费用(收益)的组成,包括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
(2)所得税费用(收益)与会计利润的关系。
31.企业应当披露取得政府补助的种类及金额。
32.每股收益
(1)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分子、分母的计算过程。
(2)列报期间不具有稀释性但以后期间很可能具有稀释性的潜在普通股。
(3)在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企业发行在外普通股或潜 在普通股股数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如股份发行、股份回购、潜在普通股发行、 潜在普通股转换或行权等。
33.企业可以按照费用的性质分类披露利润表。
34.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1)换入资产、换出资产的类别。
(2)换入资产成本的确定方式。
(3)换入资产、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及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
35.股份支付
(1)当期授予、行权和失效的各项权益工具总额。
(2)期末发行在外股份期权或其他权益工具行权价的范围和合同剩余期 限。
(3)当期行权的股份期权或其他权益工具以其行权日价格计算的加权平均 价格。
(4)股份支付交易对当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36.债务重组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12 号——债务重组》第十四条或第十五条的相关 规定进行披露。
37.借款费用
(1)当期资本化的借款费用金额。
(2)当期用于计算确定借款费用资本化金额的资本化率。
38.外币折算
(1)计入当期损益的汇兑差额。
(2)处置境外经营对外币财务报表折算差额的影响。
39.企业合并 企业合并发生当期的期末,合并方或购买方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20 号——企业合并》第十八条或第十九条的相关规定进行披露。
40.租赁
(1)融资租赁出租人应当说明未实现融资收益的余额,并披露与融资租赁 有关的下列信息:

剩余租赁期        最低租赁收款额
1 年以内(含 1 年)       
1 年以上 2 年以内(含 2 年)       
2 年以上 3 年以内(含 3 年)       
3 年以上       
合        计       
(2)经营租赁出租人各类租出资产的披露格式如下:

经营租赁租出资产类别        期末账面价值        年初账面价值
1.机器设备               
2.运输工具               
……               
合        计               
(3)融资租赁承租人应当说明未确认融资费用的余额,并披露与融资租赁
有关的下列信息:
①各类租入固定资产的年初和期末原价、累计折旧额、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②以后年度将支付的最低租赁付款额的披露格式如下:

剩余租赁期        最低租赁付款额
1 年以内(含 1 年)       
1 年以上 2 年以内(含 2 年)       
2 年以上 3 年以内(含 3 年)       
3 年以上       

合        计
(4)对于重大的经营租赁,经营租赁承租人应当披露下列信息:

剩余租赁期        最低租赁付款额
1 年以内(含 1 年)       
1 年以上 2 年以内(含 2 年)       
2 年以上 3 年以内(含 3 年)       
3 年以上       
合        计       
(5)披露各售后租回交易以及售后租回合同中的重要条款。
41.终止经营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        目        本期发生额        上期发生额
一、终止经营收入               
减:终止经营费用               
二、终止经营利润总额               
减:终止经营所得税费用               
三、终止经营净利润               
42.分部报告
(1)主要报告形式是业务分部的披露格式如下:


目        ××业务        ××业务        ……        其他        抵销        合计
        本期        上期        本期        上期                本期        上期        本期        上期        本期        上期
一、营业收入                                                                                       
其中:对外交易收入                                                                                       
分部间交易收入                                                                                       
二、营业费用                                                                                       
三、营业利润(亏损)                                                                                       
四、资产总额                                                                                       
五、负债总额                                                                                       
六、补充信息                                                                                       
1.折旧和摊销费用                                                                                       
2.资本性支出                                                                                       
3.折旧和摊销以外的非现金费用                                                                                       
注:主要报告形式是地区分部的,比照业务分部格式进行披露。
(2)在主要报告形式的基础上,对于次要报告形式,企业还应披露对外交 易收入、分部资产总额。
(七)或有事项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13 号——或有事项》第十四条和第十五条的相关 规定进行披露。
(八)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1.每项重要的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的性质、内容,及其对财务状况和


17

经营成果的影响。无法做出估计的,应当说明原因。
2.资产负债表日后,企业利润分配方案中拟分配的以及经审议批准宣告发放 的股利或利润。
(九)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
1.本企业的母公司有关信息披露格式如下:

母公司名称        注册地        业务性质        注册资本
                       
母公司不是本企业最终控制方的,说明最终控制方名称。
母公司和最终控制方均不对外提供财务报表的,说明母公司之上与其最相近 的对外提供财务报表的母公司名称。
2.母公司对本企业的持股比例和表决权比例。
3.本企业的子公司有关信息披露格式如下:

子公司名称        注册地        业务性质        注册资本        本企业合计持 股比例        本企业合计享有的表决权 比例
1.                                       
……                                       
4.本企业的合营企业有关信息披露格式如下:

被投资
单位名称        注册 地        业务 性质        注册 资本        本企业持 股比例        本企业在被投资 单位表决权比例        期末资产 总额        期末负债 总额        本期营业 收入总额        本期净 利润
1.                                                                       
……                                                                       
注:有联营企业的,比照合营企业进行披露。
5.本企业与关联方发生交易的,分别说明各关联方关系的性质、交易类型 及交易要素。交易要素至少应当包括:
(1)交易的金额。
(2)未结算项目的金额、条款和条件,以及有关提供或取得担保的信息。
(3)未结算应收项目的坏账准备金额。
(4)定价政策。

五、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格式




资产负债表


会商银 01 表

编制单位:                 年     月   日        单位:  元
资        产        期末 余额        年初 余额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或股东权益)        期末 余额        年初 余额
资    产:                        负    债:               
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向中央银行借款               
存放同业款项                        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               
贵金属                        拆入资金               
拆出资金                        交易性金融负债               
交易性金融资产                        衍生金融负债               
衍生金融资产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吸收存款               
应收利息                        应付职工薪酬               
发放贷款和垫款                        应交税费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应付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                        预计负债               
长期股权投资                        应付债券               
投资性房地产                        递延所得税负债               
固定资产                        其他负债               
无形资产                        负债合计               
递延所得税资产                        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               
其他资产                        实收资本(或股本)               
                        资本公积               
                        减:库存股               
                        盈余公积               
                        一般风险准备               
                        未分配利润               
                        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合计               
资产总计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总计               


利润表

会商银 02 表
编制单位:           年   月        单位:        元

项    目        本期金额        上期金额
一、营业收入               
利息净收入               
利息收入               
利息支出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汇兑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其他业务收入               
二、营业支出               
营业税金及附加               
业务及管理费               
资产减值损失               
其他业务成本               
三、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加: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四、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填列)               
减:所得税费用               
五、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               
六、每股收益:               
(一)基本每股收益               
(二)稀释每股收益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会商银:04 表
编制单位:                 年度        单位:元



项        目        本年金额        上年金额
        实收 资本
(或股 本)       

资本 公积       

减:库 存股       

盈余 公积       
一般 风险 准备       
未 分配 利润       
所有者 权益 合计        实收 资本
(或股 本)       

资本 公积       

减:库 存股       

盈余 公积       
一般 风险 准备       
未 分配 利润       
所有者 权益 合计
一、上年年末余额                                                                                                               
加:会计政策变更                                                                                                               
前期差错更正                                                                                                               
二、本年年初余额                                                                                                               
三、本年增减变动金额(减少以“-”号填列)                                                                                                               
(一)净利润                                                                                                               
(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                                                                                                               
(1)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                                                                                                               
(2)转入当期损益的金额                                                                                                               
2.现金流量套期工具公允价值变动净额                                                                                                               
(1)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                                                                                                               
(2)转入当期损益的金额                                                                                                               
(3)计入被套期项目初始确认金额中的金额                                                                                                               
3.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的影响                                                                                                               
4.与计入所有者权益项目相关的所得税影响                                                                                                               
5.其他                                                                                                               
上述(一)和(二)小计                                                                                                               
(三)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                                                                                                               


1.所有者投入资本                                                                                                               
2.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                                                                                                               
3.其他                                                                                                               
(四)利润分配                                                                                                               
1.提取盈余公积                                                                                                               
2.提取一般风险准备                                                                                                               
3.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                                                                                                               
4.其他                                                                                                               
(五)所有者权益内部结转                                                                                                               
1.资本公积转增资本(或股本)                                                                                                               
2.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或股本)                                                                                                               
3.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4.一般风险准备弥补亏损                                                                                                               
5.其他                                                                                                               
四、本年年末余额                                                                                                               



六、商业银行报表附注
商业银行应当按照规定披露附注信息,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商业银行的基本情况
(二)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三)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四)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五)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 以上(一)至(五)项,应当比照一般企业进行披露。
(六)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

1.现金及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        目        期末账面余额        年初账面余额
库存现金               
存放中央银行法定准备金               
存放中央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               
存放中央银行的其他款项               
合        计               

2.拆出资金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        目        期末账面余额        年初账面余额
拆放其他银行               
拆放非银行金融机构               
减:贷款损失准备               
拆出资金账面价值               

3.交易性金融资产(不含衍生金融资产)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        目        期末公允价值        年初公允价值
债券               
基金               
权益工具               
其他               
合        计               
如有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也应比
照上述格式进行披露。
4.衍生工具的披露格式如下:
类        别        期  末  金  额        年  初  金  额
        套期工具        非套期工具        套期工具        非套期工具
        名 义 金 额        公允价值        名 义 金 额        公允价值        名 义 金 额        公允价值        名 义 金 额        公允价值
                资 产        负 债                资 产        负 债                资 产        负 债                资 产        负 债



23


利率衍生工具
衍生工具 1
┄┄                                                                                               
货币衍生工具
衍生工具 1
┄┄                                                                                               
权益衍生工具
衍生工具 1
┄┄                                                                                               
信用衍生工具
衍生工具 1
┄┄                                                                                               
其他衍生工具                                                                                               
合        计                                                                                               

5.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        目        期末账面余额        年初账面余额
证券               
票据               
贷款               
其他               
减:坏账准备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账面价 值               

6.发放贷款和垫款
(1)贷款和垫款按个人和企业分布情况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        目        期末账面余额        年初账面余额
个人贷款和垫款
—信用卡
—住房抵押
—其他               
企业贷款和垫款
—贷款
—贴现
—其他               
贷款和垫款总额               
减:贷款损失准备 其中:单项计提数
组合计提数               
贷款和垫款账面价值               

(2)贷款和垫款按行业分布情况的披露格式如下:
行业分布        期末账面余额        比例(%)        年初账面余额        比例(%)
农牧业、渔业                               



24


采掘业                               
房地产业                               
建筑业                               
金融保险业                               
………                               
其他行业                               
贷款和垫款总额                               
减:贷款损失准备 其中:单项计提数
组合计提数                               
贷款和垫款账面价值                               

注:银行可以按行业风险集中情况自行确定行业分布。
(3)贷款和垫款按地区分布情况的披露格式如下:
地区分布        期末账面余额        比例(%)        年初账面余额        比例(%)
华南地区                               
华北地区                               
…………                               
其他地区                               
贷款和垫款总额                               
减:贷款损失准备 其中:单项计提数
组合计提数                               
贷款和垫款账面价值                               

注:银行可以按地区风险集中情况自行确定地区分布。
(4)贷款和垫款按担保方式分布情况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        目        期末账面余额        年初账面余额
信用贷款               
保证贷款               
附担保物贷款               
其中:抵押贷款               
质押贷款               
……               
贷款和垫款总额               
减:贷款损失准备 其中:单项计提数
组合计提数               
贷款和垫款账面价值               

(5)逾期贷款的披露格式如下:
期  末  账  面  余  额        年  初  账  面  余  额




25



项        目        逾期 1 天
至  90  天
(含   90
天)        逾 期   90
天至  360
天  (  含  
360 天)        逾期   360
天至  3  年
(含 3 年)        逾期  3
年以上        合计        逾期 1 天
至  90  天
(含   90
天)        逾期  90  天
至   360   天
( 含    360
天)        逾期 360
天至 3 年
( 含    3
年)        逾期 3
年以 上        合计
信用贷款                                                                               
保证贷款                                                                               
附担保物贷款                                                                               
其中:抵押贷款                                                                               
质押贷款                                                                               
……                                                                               
合        计                                                                               

注:即使是本金逾期 1 天,整笔贷款也应划为逾期贷款。
(6)贷款损失准备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        目        本期金额        上期金额
        单项        组合        单项        组合
期初余额                               
本期计提                               
本期转出                               
本期核销                               
本期转回
—收回原转销贷款和垫款导致的转回
—贷款和垫款因折现价值上升导致转回
—其他因素导致的转回                               
期末余额                               

注:①本期转出是指贷款转为抵债资产等而转出的贷款损失准备。
②本期核销是指经批准贷款予以核销而核销的贷款损失准备。
7.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        目        期末公允价值        年初公允价值
债券
其中:债券类别 1
……               
权益工具 其中:权益类别 1
……               
其他               
合        计               

8.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        目        期末账面余额        年初账面余额        期末公允价值
债券
其中:债券类别 1
.……                       



26


其他                       
持有至到期投资合计                       
减: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                       
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                       

9.其他资产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        目        期末账面价值        年初账面价值
存出保证金               
应收股利               
其他应收款               
抵债资产               
……               
合        计               

注:抵债资产的类别、减值准备计提、本年处置情况及未来处置计划,
应同时予以披露。
10.企业应当分别借入中央银行款项、国家外汇存款等披露期末账面余额和 年初账面余额。
11.企业应当分别同业、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披露期末账面余额和年初 账面余额。
12.企业应当分别银行拆入、非银行金融机构拆入披露期末账面余额和年初 账面余额。
13.交易性金融负债(不含衍生金融负债)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        目        期末公允价值        年初公允价值
外币债券卖空               
其他               
合        计               
如有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也应比
照上述格式披露。
14.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        目        期末账面余额        年初账面余额
证券               
票据               
贷款               
其他               
合        计               

15.吸收存款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        目        期末账面余额        年初账面余额
活期存款
—公司               



27


┄┄               
定期存款(含通知存款)
—公司
┄┄               
其他存款(含汇出汇款、应解汇款等)               
合        计               

16.应付债券的披露格式如下:

债券类型        发行日        到期 日        利 率        期初账 面余额        本期 增加额        本期 减少额        期末账 面余额
债券类别 1                                                               
┄┄                                                       
合        计                                                       

注:(1)发行次级债券的,应补充披露发行总面值、转换选择权条款、未
摊销发行成本余额等。
(2)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应补充披露发行日可转换公司债券面 值、债务成份和权益成份的初始确认金额、本期和上期支付的利息总额等。
17.其他负债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  目        期末账面余额        年初账面余额
存入保证金               
应付股利               
其他应付款               
┄┄               
合        计               

18.披露一般风险准备的期末、年初余额及计提比例。
19.利息净收入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        目        本期发生额        上期发生额
利息收入
—存放同业
—存放中央银行
—拆出资金
—发放贷款及垫款 其中:个人贷款和垫款
公司贷款和垫款 票据贴现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债券投资
—其他 其中:已减值金融资产利息收入               
利息支出
—同业存放               



28


—向中央银行借款
—拆入资金
—吸收存款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
—发行债券
—其他               
利息净收入               

20.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        目        本期发生额        上期发生额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结算与清算手续费
—代理业务手续费
—信用承诺手续费及佣金
—银行卡手续费
—顾问和咨询费
—托管及其他受托业务佣金 其他               
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手续费支出
—佣金支出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21.投资收益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        目        本期发生额        上期发生额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权益工具投资               
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               
其他               
合        计               

22.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        目        本期发生额        上期发生额
交易性金融工具               
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工具               
衍生工具               
其他               
合        计               

23.业务及管理费的披露格式如下:




29


项  目        本期发生额        上期发生额
电子设备运转费               
安全防范费               
物业管理费               
其他               
合        计               

24.分部报告
(1)主要报告形式是业务分部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        目        ××业务        ××业务        ……        其他        抵销        合计
        本期        上期        本期        上期                本期        上期        本期        上期        本期        上期
一、营业收入                                                                                       
利息净收入 其中:分部间利息净收入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其中:分部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其他收入                                                                                       
二、营业费用                                                                                       
三、营业利润(亏损)                                                                                       
四、资产总额                                                                                       
五、负债总额                                                                                       
六、补充信息                                                                                       
1.折旧和摊销费用                                                                                       
2.资本性支出                                                                                       
3.折旧和摊销以外的非现金费用                                                                                       
注:主要报告形式是地区分部的,比照业务分部格式进行披露。

(2)在主要报告形式的基础上,对于次要报告形式,企业还应披露对外交 易收入、分部资产总额。
25.担保物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37 号——金融工具列报》第二十一条和第二十二 条的相关规定进行披露。
26.金融资产转移(含资产证券化)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37 号——金融工具列报》第二十条的相关规定进 行披露。
27.除上述项目以外的其他项目,应当比照一般企业进行披露。
(七)或有事项 除比照一般企业进行披露外,还应对承诺事项作如下披露:


30

1.信贷承诺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        目        期末合同金额        年初合同金额
贷款承诺
其中:1.原到期日在 1 年以内
2.原到期日在 1 年或以上               
开出信用证               
开出保函               
银行承兑汇票               
其他               
合        计               

注:对信贷承诺应计算并披露本期和上期信贷风险加权金额。
2.存在经营租赁承诺、资本支出承诺、证券承销及债券承兑承诺的,还应披 露有关情况。
(八)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比照一般企业进行披露。
(九)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 比照一般企业进行披露。
(十)风险管理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37 号——金融工具列报》第二十五条至第四十五 条的相关规定进行披露。




















七、保险公司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格式
资产负债表

会保 01 表

编制单位:                 年   月   日        单位:元


资        产        期末

余额        年初

余额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或股东权益)        期末

余额        年初

余额
资    产:                        负    债:               
货币资金                        短期借款               
拆出资金                        拆入资金               
交易性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负债               
衍生金融资产                        衍生金融负债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               
应收利息                        预收保费               
应收保费                        应付手续费及佣金               
应收代位追偿款                        应付分保账款               
应收分保账款                        应付职工薪酬               
应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应交税费               
应收分保未决赔款准备金                        应付赔付款               
应收分保寿险责任准备金                        应付保单红利               
应收分保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                        保户储金及投资款               
保户质押贷款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定期存款                        未决赔款准备金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寿险责任准备金               
持有至到期投资                        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               
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借款               
存出资本保证金                        应付债券               
投资性房地产                        独立账户负债               
固定资产                        递延所得税负债               
无形资产                        其他负债               
独立账户资产                        负债合计               
递延所得税资产                        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               
其他资产                        实收资本(或股本)               
                        资本公积               
                        减:库存股               
                        盈余公积               
                        一般风险准备               
                        未分配利润               
                        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合计               
资产总计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总计               


利润表

会保 02 表

编制单位:           年        月        单位:        元

项        目        本期金额        上期金额
一、营业收入               
已赚保费               
保险业务收入               
其中:分保费收入               
减:分出保费               
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汇兑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其他业务收入               
二、营业支出               
退保金               
赔付支出               
减:摊回赔付支出               
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               
减:摊回保险责任准备金               
保单红利支出               
分保费用               
营业税金及附加               
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业务及管理费               
减:摊回分保费用               
其他业务成本               
资产减值损失               
三、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加: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四、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填列)               
减:所得税费用               
五、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               
六、每股收益:               
(一)基本每股收益               
(二)稀释每股收益               


保险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比照商业银行格式。

八、保险公司报表附注 保险公司应当按照规定披露附注信息,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保险公司的基本情况
(二)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三)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四)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五)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 以上(一)至(五)项,应当比照一般企业进行披露。
(六)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
1.应收保费账龄结构的披露格式如下:

账        龄        期末账面余额        年初账面余额
3 个月以内(含 3 个月)               
3 个月至 1 年(含 1 年)               
1 年以上               
合        计               
2.应收代位追偿款
(1)应收代位追偿款账龄结构的披露格式如下:

账        龄        期末账面余额        年初账面余额
1 个月以内(含 1 个月)               
1 个月至 3 个月(含 3 个月)               
3 个月至 1 年(含 1 年)               
1 年以上               
合        计               
(2)金额重大代位追偿款产生的原因和未确认的理由。
3.定期存款的披露格式如下:

到期期限        期末账面余额        年初账面余额
1 个月至 3 个月(含 3 个月)               
3 个月至 1 年(含 1 年)               
1 年至 2 年(含 2 年)               
2 年至 3 年(含 3 年)               
3 年至 4 年(含 4 年)               
4 年至 5 年(含 5 年)               
5 年以上               
合        计               


34

债券投资到期期限结构,比照上述格式披露。
4.其他资产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        目        期末账面价值        年初账面价值
应收股利               
损余物资               
┄┄               
其他               
合        计               
注:损余物资产生的原因、所处置损余物资的账面价值、实现的损益,应同
时予以披露。
5.保户储金(或保户投资款)的披露格式如下:

到  期  期  限        期末账面余额        年初账面余额
1 年以内(含 1 年)               
1 年至 3 年(含 3 年)               
3 年至 5 年(含 5 年)               
5 年以上               
合        计               
6.保险合同准备金
(1)保险合同准备金增减变动情况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        目        年初账 面余额        本期 增加额        本期减少额        期末账 面余额
                        赔付款项        提前解除        其他        合计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原保险合同 再保险合同                                                       
未决赔款准备金 原保险合同 再保险合同                                                       
寿险责任准备金 原保险合同 再保险合同                                                       
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 原保险合同 再保险合同                                                       
合        计                                                       
(2)保险合同准备金未到期期限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        目        期末账面余额        年初账面余额
        1 年以下(含 1 年)        1 年以上        1 年以下(含 1 年)        1 年以上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原保险合同 再保险合同                               



35


未决赔款准备金 原保险合同 再保险合同                               
寿险责任准备金
原保险合同 再保险合同                               
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 原保险合同 再保险合同                               
合        计                               
(3)原保险合同未决赔款准备金的披露格式如下:

未决赔款准备金        期末账面余额        年初账面余额
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               
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               
理赔费用准备金               
合        计               
7.其他负债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        目        期末账面余额        年初账面余额
应付利息               
┄┄               
合        计               
8.企业应当分别原保险合同和再保险合同披露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本
期发生额和上期发生额。
9.赔付支出
(1)赔付支出按保险合同列示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        目        本期发生额        上期发生额
原保险合同               
再保险合同               
合        计               
(2)赔付支出按内容列示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        目        本期发生额        上期发生额
赔款支出               
满期给付               
年金给付               
死伤医疗给付               
┄┄               
合        计               
10.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
(1)提取保险责任准备金按保险合同列示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        目        本期发生额        上期发生额


36


提取未决赔款准备金 原保险合同 再保险合同               
提取寿险责任准备金 原保险合同 再保险合同               
提取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 原保险合同
再保险合同               
合        计               
(2)提取原保险合同未决赔款准备金按构成内容列示的披露格式如下:

提取未决赔款准备金        本期发生额        上期发生额
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               
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               
理赔费用准备金               
合        计               
11.摊回保险责任准备金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        目        本期发生额        上期发生额
摊回未决赔款准备金               
摊回寿险责任准备金               
摊回长期健康险责任准备金               
合        计               
12.分部报告
(1)主要报告形式是业务分部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        目        ××业务        ××业务        ……        其他        抵销        合计
        本期        上期        本期        上期                本期        上期        本期        上期        本期        上期期
一、营业收入                                                                                       
二、营业费用                                                                                       
三、营业利润(亏损)                                                                                       
四、资产总额                                                                                       
五、负债总额                                                                                       
六、补充信息                                                                                       
1.折旧和摊销费用                                                                                       
2.资本性支出                                                                                       
3.折旧和摊销以外的非现金费用                                                                                       

注:主要报告形式是地区分部的,比照业务分部格式进行披露。
(2)在主要报告形式的基础上,对于次要报告形式,企业还应披露对外交 易收入、分部资产总额。
13.投资连结产品


(1)投资连结产品基本情况,包括名称、设立时间、账户特征、投资组合
规定、投资风险等。
(2)独立账户单位数及每一独立账户单位净资产。
(3)独立账户的投资组合情况。
(4)风险保费、独立账户管理费计提情况。
(5)投资连结产品采用的主要会计政策。
(6)独立账户资产的估值原则。
14.除以上项目以外的其他项目,应当比照商业银行进行披露。
(七)或有事项 比照商业银行进行披露。
(八)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比照商业银行进行披露。
(九)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 比照商业银行进行披露。
(十)风险管理
1.保险风险
(1)风险管理目标和减轻风险的政策
①管理资产负债的技术,包括保持偿付能力的方法等。
②选择和接受可承保保险风险的政策,包括确定可接受风险的范围和水平 等。
③评估和监控保险风险的方法,包括内部风险计量模型、敏感性分析等。
④限制和转移保险风险的方法,包括共同保险、再保险等。
(2)保险风险类型
①保险风险的内容。
②减轻保险风险的因素及程度,包括再保险等。
③可能引起现金流量发生变动的因素。
(3)保险风险集中度
①保险风险集中的险种。
②保险风险集中的地域。
(4)不考虑分出业务的索赔进展信息的披露格式如下:


38


项        目        前四年        前三年        前二年        前一年        本年        合计
本年末累计赔付款项估计额                                               
一年后累计赔付款项估计额                                               
二年后累计赔付款项估计额                                               
三年后累计赔付款项估计额                                               
四年后累计赔付款项估计额                                               
累计赔付款项估计额                                               
累计支付的赔付款项                                               
以前期间调整额                                               
尚未支付的赔付款项                                               
扣除分出业务后的索赔进展信息,比照上述不考虑分出业务的索赔进展信息
的格式进行披露。
(5)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大假设
①重大假设,包括死亡率、发病率、退保率、投资收益率等。
②对假设具有重大影响的数据的来源。
③假设变动的影响及敏感性分析。
④影响假设不确定性的事项和程度。
⑤不同假设之间的关系。
⑥描述过去经验和当前情况。
⑦假设与可观察到的市场价格或其他公开信息的符合程度。
2.除保险风险以外的其他风险,应当比照商业银行进行披露。


九、证券公司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格式
资产负债表
会证 01 表
编制单位:                  年         月         日        单位:  元

资        产        期末 余额        年初 余额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或股东权益)        期末 余额        年初 余额
资    产:                        负    债:               
货币资金                        短期借款               
其中:客户资金存款                        其中:质押借款               
结算备付金                        拆入资金               
其中:客户备付金                        交易性金融负债               
拆出资金                        衍生金融负债               
交易性金融资产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               
衍生金融资产                        代理买卖证券款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代理承销证券款               
应收利息                        应付职工薪酬               
存出保证金                        应交税费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应付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                        预计负债               
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借款               
投资性房地产                        应付债券               
固定资产                        递延所得税负债               
无形资产                        其他负债               
其中:交易席位费                        负债合计               
递延所得税资产                        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               
其他资产                        实收资本(或股本)               
                        资本公积               
                        减:库存股               
                        盈余公积               
                        一般风险准备               
                        未分配利润               
                        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合计               
资产总计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总计               


利润表


会证 02 表
编制单位:                 年   月        单位:  元

项    目        本期金额        上期金额
一、营业收入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其中: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               
证券承销业务净收入               
受托客户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               
利息净收入               
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汇兑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其他业务收入               
二、营业支出               
营业税金及附加               
业务及管理费               
资产减值损失               
其他业务成本               
三、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加: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四、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填列)               
减:所得税费用               
五、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               
六、每股收益:               
(一)基本每股收益               
(二)稀释每股收益               




证券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比照商业银行格式。


十、证券公司报表附注
证券公司应当按照规定披露附注信息,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证券公司的基本情况
(二)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三)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四)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五)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 以上(一)至(五)项,应当比照一般企业进行披露。
(六)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
1.货币资金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        目        期末账面余额        年初账面余额
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其中:公司自有               
经纪业务客户               
结算备付金               
其中:公司自有               
经纪业务客户               
其他货币资金               
其中:新股申购款               
合        计               
2.买入返售金融资产除比照商业银行进行披露外,还应按交易对手披露以
下信息:

项        目        期末账面余额        年初账面余额
同业               
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               
合        计               
3.存出保证金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        目        期末账面余额        年初账面余额
交易保证金               
履约保证金               
合        计               
4.企业应当披露代理承销证券的方式(全额包销、余额包销、代销)、承销
证券的种类等情况。
5.企业应当披露代理兑付债券的方式、种类、记名证券或无记名证券情况。


42

6.交易席位费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        目        年初账面余额        本期增加额        本期减少额        期末账面余额
一、原价合计                               
1.上海证券交易所                               
其中:A 股                               
B 股                               
2.深圳证券交易所                               
其中:A 股                               
B 股                               
二、累计摊销额合计                               
1.上海证券交易所                               
其中:A 股                               
B 股                               
2.深圳证券交易所                               
其中:A 股                               
B 股                               
三、交易席位费账面价值合计                               
1.上海证券交易所                               
其中:A 股                               
B 股                               
2.深圳证券交易所                               
其中:A 股                               
B 股                               
7.其他资产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        目        期末账面价值        年初账面价值
应收股利               
其他应收款               
┄┄               
其他               
合        计               
8.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除比照商业银行进行披露外,还应按交易对手披露
以下信息:

项        目        期末账面余额        年初账面余额
同业               
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               
合        计               
9.代理买卖证券款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        目        期末账面余额        年初账面余额
个人客户               
法人客户               
……               
合        计               


10.代理承销证券款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        目        期末账面余额        年初账面余额
股票               
债券               
其中:国债               
金融债券               
企业债券               
其他有价证券               
合        计               
11.代理兑付证券款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        目        年初账 面余额        本期收到 兑付资金        本期已 兑付债券        本期结转 手续费收入        期末账 面余额
国债                                       
企业债券                                       
金融债券                                       
其他债券                                       
合        计                                       
12.其他负债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        目        期末账面余额        年初账面余额
应付股利               
其他应付款               
┄┄┄┄               
合        计               
13.受托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的披露格式如下:

资产项目        期末余额        年初余额        负债项目        期末余额        年初余额
受托管理资金存款                        受托管理资金               
客户结算备付金                        应付款项               
应收款项                                       
受托投资                                       
其中:投资成本                                       
已实现未结算损益                                       
合计                        合计               
14.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        目        本期发生额        上期发生额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证券承销业务
—证券经纪业务
—受托客户资产管理业务               



—代理兑付证券
—代理保管证券
—其他               
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证券经纪业务手续费支出
—佣金支出
—其他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15.受托客户资产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        目        本期发生额        上期发生额
定向资产管理业务               
专项资产管理业务               
集合资产管理业务(按项目列示)
1.
┈┈               
合        计               

16.分部报告

(1)主要报告形式是业务分部的披露格式如下:




单位:元


目        ××业务        ××业务        ……        其他        抵销        合计
        本期        上期        本期        上期                本期        上期        本期        上期        本期        上期
一、营业收入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其中:分部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                                                                                       
其他收入                                                                                       
二、营业费用                                                                                       
三、营业利润(亏损)                                                                                       
四、资产总额                                                                                       
五、负债总额                                                                                       
六、补充信息                                                                                       
1.折旧和摊销费用                                                                                       
2.资本性支出                                                                                       
3.折旧和摊销以外的非现金费用                                                                                       
注:主要报告形式是地区分部的,比照业务分部格式进行披露。
(2)在主要报告形式的基础上,对于次要报告形式,企业还应披露对外交 易收入、分部资产总额。
17.除以上项目以外的其他项目,应当比照商业银行进行披露。
(七)或有事项 比照商业银行进行披露。
(八)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比照商业银行进行披露。
(九)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 比照商业银行进行披露。
(十)风险管理
1.风险管理政策和组织架构
(1)风险管理政策,主要包括对各种风险的来源、正式风险治理组织和科 学的监督流程及其定期复核制度,以及在严格职责分离、监督和控制基础上各相 关业务部门、高级管理人员和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等。
(2)风险治理组织架构,主要包括各风险管理委员会和相关职能部门的设
立和运转情况。
2.信用风险 除比照商业银行披露必要的信用风险信息外,还应按行业、地区和交易对手
的信用评级等分别披露信用风险信息。
3.流动风险 除比照商业银行披露必要的流动风险信息外,还应披露进行流动性风险管理
拟采取的主要措施。
4.市场风险 比照商业银行披露市场风险信息。


《企业会计准则第 31 号——现金流量表》应用指南
一、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现金,是指企业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不能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不属于现金。 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期限短,一般是指从购买日 起三个月内到期。现金等价物通常包括三个月内到期的债券投资等。 权益性投资变现的金额通常不确定,因而不属于现金等价物。企业应 当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现金等价物的范围,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现金流量,是指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
二、现金流量表格式 现金流量表格式分别一般企业、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
等企业类型予以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其经营活动的性质,确定本企业 适用的现金流量表格式。
政策性银行、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财务公司、典当公司应 当执行商业银行现金流量表格式规定,如有特别需要,可以结合本企 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调整和补充。
担保公司应当执行保险公司现金流量表格式规定,如有特别需 要,可以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调整和补充。
资产管理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应当执行证券公司现金流量表格式规定,如有特别需要,可以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

调整和补充。



(一)一般企业现金流量表格式
现金流量表




会企 03 表
编制单位:           年   月        单位:元
项        目        本期金额        上期金额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收到的税费返还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支付的各项税费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               
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               
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投资支付的现金               
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               
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               
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               
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2


项        目        本期金额        上期金额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四、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               
五、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加: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六、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二)商业银行现金流量表格式

现金流量表

会商银 03 表

编制单位:           年 月        单位:元

项        目        本期金额        上期金额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客户存款和同业存放款项净增加额               
向中央银行借款净增加额               
向其他金融机构拆入资金净增加额               
收取利息、手续费及佣金的现金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客户贷款及垫款净增加额               
存放中央银行和同业款项净增加额               
支付手续费及佣金的现金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支付的各项税费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               
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投资支付的现金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               
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               


3


项        目        本期金额        上期金额
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               
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四、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               
五、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加: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六、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三)保险公司现金流量表格式
现金流量表




会保 03 表
编制单位:             年   月        单位:        元
项        目          本期金额        上期金额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收到原保险合同保费取得的现金               
收到再保业务现金净额               
保户储金及投资款净增加额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支付原保险合同赔付款项的现金               
支付手续费及佣金的现金               
支付保单红利的现金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支付的各项税费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               
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投资支付的现金               
质押贷款净增加额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4


项        目          本期金额        上期金额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               
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               
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               
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四、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               
五、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加: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六、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四)证券公司现金流量表格式
现金流量表




会证 03 表
编制单位:             年   月        单位:  元
项        目        本期金额        上期金额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净增加额               
收取利息、手续费及佣金的现金               
拆入资金净增加额               
回购业务资金净增加额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支付利息、手续费及佣金的现金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支付的各项税费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               
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投资支付的现金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5


项        目        本期金额        上期金额
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               
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               
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               
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四、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               
五、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加: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六、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三、现金流量表附注

现金流量表附注适用于一般企业、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 司等各类企业。
(一)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披露格式 企业应当采用间接法在现金流量表附注中披露将净利润调节为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


补  充  资  料        本期
金额        上期
金额
1.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净利润               
加:资产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折旧、油气资产折耗、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               
无形资产摊销               
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收益
以“-”号填列)               
固定资产报废损失(收益以“-”号填列)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收益以“-”号填列)               



6



补  充  资  料        本期
金额        上期
金额
财务费用(收益以“-”号填列)               
投资损失(收益以“-”号填列)               
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增加以“-”号填列)               
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减少以“-”号填列)               
存货的减少(增加以“-”号填列)               
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增加以“-”号填列)               
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少以“-”号填列)               
其他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2.不涉及现金收支的重大投资和筹资活动:               
债务转为资本               
一年内到期的可转换公司债券               
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3.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变动情况:               
现金的期末余额               
减:现金的期初余额               
加:现金等价物的期末余额               
减:现金等价物的期初余额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二)企业应当按下列格式披露当期取得或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

业单位的有关信息:

项目        金额
一、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的有关信息:       
1.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的价格       
2.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       
减: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持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       
3.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       
4.取得子公司的净资产       
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非流动负债       
二、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的有关信息:       
1.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的价格       
2.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       
减: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持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       
3.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       
4.处置子公司的净资产       
流动资产       


7


非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非流动负债       

(三)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披露格式如下:

项目        本期金额        上期金额
一、现金               
其中:库存现金               
可随时用于支付的银行存款               
可随时用于支付的其他货币资金               
可用于支付的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存放同业款项               
拆放同业款项               
二、现金等价物               
其中:三个月内到期的债券投资               
三、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其中:母公司或集团内子公司使用受限制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               



《企业会计准则第 33 号——合并财务报表》应用指南



一、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一)应当纳入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被投资单位。 母公司应当将其控制的所有子公司,无论是小规模的子公司还是经营业务性质特殊的子公司,均应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强调实质重于 形式,综合考虑所有相关事实和因素进行判断,如投资者的持股情况、投资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公司治理结构、潜在表决权等。

(二)母公司控制的特殊目的主体也应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 范围。判断母公司能否控制特殊目的主体应当考虑如下主要因素:
1.母公司为融资、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特定经营业务的需要 直接或间接设立特殊目的主体。
2.母公司具有控制或获得控制特殊目的主体或其资产的决策权。 比如,母公司拥有单方面终止特殊目的主体的权力、变更特殊目的主 体章程的权力、对变更特殊目的主体章程的否决权等。
3.母公司通过章程、合同、协议等具有获取特殊目的主体大部 分利益的权力。
4.母公司通过章程、合同、协议等承担了特殊目的主体的大部 分风险。
(三)不能控制的被投资单位,不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原采用比例合并法的合营企业,应当改用权益法核算。
二、合并报表格式 合并财务报表的格式及其中各项目,涵盖了母公司和从事各类经济业务的子公司的情况,包括一般企业、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等。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表、合并现金流量表、合并所有 者权益变动表的格式如下:

合并资产负债表


会合 01 表 编制单位:                 年         月         日        单位:  元
资        产        期末
余额        年初
余额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或股东权益)        期末
余额        年初
余额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货币资金                        短期借款               
结算备付金                        向中央银行借款               
拆出资金                        吸收存款及同业存放               
交易性金融资产                        拆入资金               
应收票据                        交易性金融负债               
应收账款                        应付票据               
预付款项                        应付账款               
应收保费                        预收款项               
应收分保账款                        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               
应收分保合同准备金                        应付手续费及佣金               
应收利息                        应付职工薪酬               
其他应收款                        应交税费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应付利息               
存货                        其他应付款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应付分保账款               
其他流动资产                        保险合同准备金               
流动资产合计                        代理买卖证券款               
非流动资产:                        代理承销证券款               
发放贷款及垫款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其他流动负债               
持有至到期投资                        流动负债合计               
长期应收款                        非流动负债:               
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借款               
投资性房地产                        应付债券               
固定资产                        长期应付款               
在建工程                        专项应付款               
工程物资                        预计负债               
固定资产清理                        递延所得税负债               
生产性生物资产                        其他非流动负债               
油气资产                        非流动负债合计               
无形资产                        负债合计               
开发支出                        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               
商誉                        实收资本(或股本)               
长期待摊费用                        资本公积               
递延所得税资产                        减:库存股               
其他非流动资产                        盈余公积               
非流动资产合计                        一般风险准备               
                        未分配利润               
                        外币报表折算差额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               
                        少数股东权益               
                        所有者权益合计               
资产总计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               


合并利润表


会合 02 表 编制单位:           年   月        单位:元
项        目        本期金额        上期金额
一、营业总收入               
其中:营业收入               
利息收入               
已赚保费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二、营业总成本               
其中:营业成本               
利息支出               
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退保金               
赔付支出净额               
提取保险合同准备金净额               
保单红利支出               
分保费用               
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其中: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投资收益               
汇兑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三、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加: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               
四、利润总额(亏损总额以“-”号填列)               
减:所得税费用               
五、净利润(净亏损以“-”号填列)*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少数股东损益               
六、每股收益:               
(一)基本每股收益               
(二)稀释每股收益               

注:(1)合并利润表收入、费用项目按照各类企业利润表的相同口径填列。
(2)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当期,还应单独列示被合并方在合并前实现的净利润。



5       





合并现金流量表


会合 03 表
编制单位:                 年         月        单位:  元
项        目        本期金额        上期金额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客户存款和同业存放款项净增加额               
向中央银行借款净增加额               
向其他金融机构拆入资金净增加额               
收到原保险合同保费取得的现金               
收到再保险业务现金净额               
保户储金及投资款净增加额               
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净增加额               
收取利息、手续费及佣金的现金               
拆入资金净增加额               
回购业务资金净增加额               
收到的税费返还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客户贷款及垫款净增加额               
存放中央银行和同业款项净增加额               
支付原保险合同赔付款项的现金               
支付利息、手续费及佣金的现金               
支付保单红利的现金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支付的各项税费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               
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               
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投资支付的现金               
质押贷款净增加额               
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               
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               
其中:子公司吸收少数股东投资收到的现金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               
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               
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               
其中:子公司支付给少数股东的股利、利润               
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四、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               
五、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加: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六、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会合:04 表 编制单位:                 年度        单位:元





项        目        本年金额        上年金额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       


少数 股东 权益       


所有者 权益 合计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       


少数 股东 权益       


所有者 权益 合计
       

实收 资本
(或股本)       
资 本 公 积       
减: 库 存 股       
盈 余 公 积        一
般 风 险 准 备       
未 分 配 利 润       


其 他                       

实收 资本
(或股本)       
资 本 公 积       
减: 库 存 股       
盈 余 公 积        一
般 风 险 准 备       
未 分 配 利 润       


其 他               
一、上年年末余额                                                                                                                                               
加:会计政策变更                                                                                                                                               
前期差错更正                                                                                                                                               
二、本年年初余额                                                                                                                                               
三、本年增减变动金额(减少以“-”号填列)                                                                                                                                               
(一)净利润                                                                                                                                               
(二)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额                                                                                                                                               
2.权益法下被投资单位其他所有者权益
变动的影响                                                                                                                                               
3.与计入所有者权益项目相关的所得税
影响                                                                                                                                               
4.其他                                                                                                                                               
上述(一)和(二)小计                                                                                                                                               









项        目        本年金额        上年金额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       


少数 股东 权益       


所有者 权益 合计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       


少数 股东 权益       


所有者 权益 合计
       

实收 资本
(或股本)       
资 本 公 积       
减: 库 存 股       
盈 余 公 积        一
般 风 险 准 备       
未 分 配 利 润       


其 他                       

实收 资本
(或股本)       
资 本 公 积       
减: 库 存 股       
盈 余 公 积        一
般 风 险 准 备       
未 分 配 利 润       


其 他               
(三)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                                                                                                                                               
1.  所有者投入资本                                                                                                                                               
2.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                                                                                                                                               
3.其他                                                                                                                                               
(四)利润分配                                                                                                                                               
1.提取盈余公积                                                                                                                                               
2.提取一般风险准备                                                                                                                                               
3.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                                                                                                                                               
4.其他                                                                                                                                               
(五)所有者权益内部结转                                                                                                                                               
1.资本公积转增资本(或股本)                                                                                                                                               
2.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或股本)                                                                                                                                               
3.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4.其他                                                                                                                                               
四、本年年末余额                                                                                                                                               




三、合并报表附注

企业应当按照规定披露附注信息,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企业集团的基本情况
(二)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三)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四)重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五)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以及差错更正的说明
(六)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
(七)或有事项
(八)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九)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
(十)风险管理
以上(一)至(十)项,应当比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30 号——财务报 表列报》应用指南的相关规定进行披露。
合并现金流量表,还应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第 31 号——现金流量表》应用 指南的相关规定进行披露。
(十一)母公司和子公司信息
1.子公司有关信息的披露格式如下:

子公司名称        注册地        业务性质        注册资本        本企业合计持
股比例        本企业合计享有的表决权
比例
1.                                       
……                                       

2.母公司拥有被投资单位表决权不足半数但能对被投资单位形成控制的原因。
3.母公司直接或通过其他子公司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 的表决权但未能对其形成控制的原因。
4.子公司所采用的会计政策与母公司不一致的,母公司编制合 并财务报表的处理方法。
5.子公司与母公司会计期间不一致的,母公司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处理方法。

6.本期不再纳入合并范围的原子公司,说明原子公司的名称、 注册地、业务性质、母公司的持股比例和表决权比例,本期不再成 为子公司的原因。
原子公司在处置日和上一会计期间资产负债表日资产、负债和 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以及本期期初至处置日的收入、费用和利润的金 额。
7.子公司向母公司转移资金的能力受到严格限制的情况。
8.作为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的特殊目的主体的业务性质、业务 活动等。



《企业会计准则第34号——每股收益》应用指南

一、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 根据本准则第五条规定,计算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作为权数的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和已回购时间通常按天数计算;在不影响 计算结果合理性的前提下,也可以采用简化的计算方法,如按月数计算。
二、稀释每股收益的计算 根据本准则第七条规定,企业存在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应当计算
稀释每股收益。潜在普通股主要包括:可转换公司债券、认股权证和股 份期权等。
(一)可转换公司债券。对于可转换公司债券,计算稀释每股收益 时,分子的调整项目为可转换公司债券当期已确认为费用的利息等的税 后影响额;分母的调整项目为假定可转换公司债券当期期初或发行日转 换为普通股的股数加权平均数。
(二)认股权证和股份期权。根据本准则第十条规定,认股权证、股份期权等的行权价格低于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时,应当考虑其稀 释性。
计算稀释每股收益时,作为分子的净利润金额一般不变;分母的调 整项目为按照本准则第十条中规定的公式所计算的增加的普通股股数, 同时还应考虑时间权数。
公式中的行权价格和拟行权时转换的普通股股数,按照有关认股权证合同和股份期权合约确定。公式中的当期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通常按照每周或每月具有代表性的股票交易价格进行简单算术平均计算。在股票价格比较平稳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每周或每月股票的收盘价作为代 表性价格;在股票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每周或每月股票最 高价与最低价的平均值作为代表性价格。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计算平均市 场价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除非有确凿证据表明原计算方法不 再适用。当期发行认股权证或股份期权的,普通股平均市场价格应当自 认股权证或股份期权的发行日起计算。
(三)多项潜在普通股
根据本准则第十二条规定,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应当按照其稀释程度 从大到小的顺序计入稀释每股收益,直至稀释每股收益达到最小值。其 中“稀释程度”,根据不同潜在普通股转换的增量股的每股收益大小进行 衡量,即:假定稀释性潜在普通股转换为普通股时,将增加的归属于普 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除以增加的普通股股数加权平均数所确定的金额。在确定计入稀释每股收益的顺序时,通常应首先考虑股份期权和认股权证的影响。 每次发行的潜在普通股应当视为不同的潜在普通股,分别判断其稀释性,而不能将其作为一个总体考虑。

三、计算每股收益时应考虑的其他调整因素

(一)企业派发股票股利、公积金转增资本、拆股或并股等,会增 加或减少其发行在外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的数量,但不影响所有者权益 总额,也不改变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应当在相关报批手续全部完成后, 按调整后的股数重新计算各列报期间的每股收益。上述变化发生于资产 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的,应当以调整后的股数重新计算各列报期间的每股收益。

(二)企业当期发生配股的情况下,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应当考 虑配股中包含的送股因素,据以调整各列报期间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 平均数。计算公式如下:
每股理论除权价格=(行权前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公允价值+配股收 到的款项)÷行权后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调整系数=行权前每股公允价值÷每股理论除权价格
因配股重新计算的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上年度基本每股收益÷调 整系数
本年度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行权前发 行在外普通股股数×调整系数×行权前普通股发行在外的时间权数+行 权后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存在非流通股的企业可以采用简化的计算方法,不考虑配股中内含 的送股因素,而将配股视为发行新股处理。
四、以合并财务报表为基础计算和列报每股收益 本准则第三条规定,合并财务报表中,企业应当以合并财务报表为
基础计算和列报每股收益。其中,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分子为归属于 母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合并净利润,分母为母公司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 平均数。



《企业会计准则第 35 号——分部报告》应用指南

一、主要报告形式和次要报告形式 根据本准则第十三条规定,企业应当区分主要报告形式和次要报告形式披露分部信息。在确定分部信息的主要报告形式和次要报告形 式时,应当以企业的风险和报酬的主要来源和性质为依据,同时结合 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管理结构以及向董事会或类似机构的内部报告 制度。企业的风险和报酬的主要来源和性质,主要与其提供的产品或劳 务,或者经营所在国家或地区密切相关。企业在分析其所承担的风险 和报酬时,应当注意以下相关因素:(1)所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的性 质、过程、客户类型、销售方式等;(2)所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受法 律、行政法规的影响等;(3)所处经济、政治环境等。
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管理结构以及向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内部报告制度的安排,通常会考虑或结合企业风险和报酬的主要来源和性质 等相关因素。
二、分部收入 根据本准则第十四条规定,分部收入是指可归属于分部的对外交易收入和对其他分部交易收入。分部收入主要由可归属于分部的对外 交易收入构成,通常为营业收入,下列项目不包括在内:
(一)利息收入和股利收入,如采用成本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的股利收入(投资收益)、债券投资的利息收入、对其他分部贷款的利息收入等。但是,分部的日常活动是金融性质的除外。

(二)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利 润中应享有的份额以及处置投资产生的净收益。但是,分部的日常活 动是金融性质的除外。
(三)营业外收入,如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产生的净收益。 三、分部费用 根据本准则第十四条规定,分部费用是指可归属于分部的对外交易费用和对其他分部交易费用。分部费用主要由可归属于分部的对外 交易费用构成,通常包括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等, 下列项目不包括在内:
(一)利息费用,如发行债券、向其他分部借款的利息费用等。 但是,分部的日常活动是金融性质的除外。
(二)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被投资单位发生的净损 失中应承担的份额以及处置投资发生的净损失。但是,分部的日常活 动是金融性质的除外。
(三)与企业整体相关的管理费用和其他费用。但是,企业代所 属分部支付的、与分部经营活动相关的、且能直接归属于或按合理的 基础分配给该分部的费用,属于分部费用。
(四)营业外支出,如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发生的净损失。

(五)所得税费用。


《企业会计准则第 37 号——金融工具列报》应用指南
一、权益工具及所有者权益
(一)权益工具,是指能证明拥有某个企业在扣除所有负债后的 资产中的剩余权益的合同。比如,企业发行的普通股,以及企业发行 的、使持有者有权以固定价格购入固定数量本企业普通股的认股权证 等。
企业发行权益工具收到的对价扣除交易费用后,应当确认为股本(或实收资本)、资本公积(股本溢价或资本溢价)等。其中,交易费 用是可直接归属于发行权益工具新增的外部费用,包括支付给代理机 构、咨询公司、券商等的手续费和佣金及其他必要支出。
(二)企业发行的权益工具通常构成所有者权益的重要组成内容。 所有者权益包括股本(或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含股本溢价或资本溢 价、其他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商业银行、保险公司、 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在净利润中提取的一般风险准备,也构成其所有 者权益。
其他资本公积,是指股本溢价(或资本溢价)以外的资本公积,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企业根据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协议授予职工或其他方的权益 工具的公允价值;
3.现金流量套期中,有效套期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
4.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在持股比例不变的情况下,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的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引起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变动;

5.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 产时,转换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
(三)企业回购自身权益工具支付的对价和交易费用,应当减少 所有者权益。
股份有限公司按法定程序报经批准采用收购本公司股票方式减资 的,按注销股票面值总额减少股本,购回股票支付的价款(含交易费 用)超过面值总额的部分,应依次冲减资本公积(股本溢价)、盈余公 积和未分配利润;购回股票支付的价款低于面值总额的,低于面值总 额的部分增加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四)企业对权益工具持有方的各种分配(不包括股票股利),如 现金股利,应当减少所有者权益。
(五)企业发行的某些非衍生金融工具(如可转换公司债券等)
既含有负债成份,又含有权益成份。对这些金融工具,应在初始确认 时,将相关负债和权益成份进行分拆,先对负债成份的未来现金流量 进行折现确定负债成份的初始确认金额,再按发行收入扣除负债成份 初始金额的差额确认权益成份的初始确认金额。发行非衍生金融工具 发生的交易费用,应当在负债成份和权益成份之间按其初始确认金额 的相对比例进行分摊。
二、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相互抵销 根据本准则第十三条规定,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应当在资产负债
表内分别列示,通常不得相互抵销。 以下列举了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不应相互抵销的交易或事项:
(一)企业将浮动利率长期债券与收取浮动利息、支付固定利息
的互换组合在一起,合成为一项固定利率长期债券。这种组合的各单项金融工具形成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不能相互抵销。

(二)企业将某项金融资产充作金融负债的担保物,该金融资产 不能与被担保的金融负债抵销。
(三)企业与外部交易对手进行多项金融工具交易,同时签订“总 抵销协议”。根据该协议,一旦某单项金融工具交易发生违约或解约, 企业可以将所有金融工具交易以单一净额进行结算,以减少交易对手 可能无法履约造成损失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交易对手违约或 解约时,相关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可以相互抵销;否则,不得相互 抵销。
(四)保险公司在保险合同下的应收分保保险责任准备金,不能 与相关保险责任准备金抵销。



《企业会计准则第 38 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
一、首次执行日采用追溯调整法有关项目的处理

(一)预计的资产弃置费用 根据本准则第七条规定,企业在预计首次执行日前尚未计入资产
成本的弃置费用时,应当满足预计负债的确认条件,选择该项资产初 始确认时适用的折现率,以该项预计负债折现后的金额增加资产成 本,据此计算确认应补提的固定资产折旧(或油气资产折耗),同时 调整期初留存收益。
折现率的选择应当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相关期间通货膨胀等因 素的影响。
预计弃置费用的范围,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  4  号——固定资 产》、《企业会计准则第 27 号——石油天然气开采》等限定的资产 范围。
(二)可行权日在首次执行日或之后的股份支付 根据本准则第十条规定,授予职工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
按照权益工具在授予日的公允价值调整期初留存收益,相应增加资本 公积;授予日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权益工具在首次 执行日的公允价值计量。
授予职工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按照权益工具在等待期内 首次执行日之前各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调整期初留存收益,相应增加应付职工薪酬。上述各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应当按照权益工具在首次执行日的公允价值计量。 授予其他方的股份支付,在首次执行日比照授予职工的股份支付处理。

(三)所得税 根据本准则第十二条规定,在首次执行日,企业应当停止采用应
付税款法或原纳税影响会计法,改按《企业会计准则第 18 号——所 得税》规定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对所得税进行处理。
原采用应付税款法核算所得税费用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相 关规定调整后的资产、负债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进行比较,确定应 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采用适用的税率计算递延所得 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相应调整期初留存收益。
原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核算所得税费用的,应当根据《企业会计 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相关规定,计算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 得税资产的金额,同时冲销递延税款余额,根据上述两项金额之间的 差额调整期初留存收益。
在首次执行日,企业对于能够结转以后年度的可抵扣亏损和税款 抵减,应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的未来应纳税 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同时调整期初留存收益。
(四)金融工具的分拆 根据本准则第十七条规定,对于嵌入衍生金融工具,按照《企业
会计准则第 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应从混合工具中分拆的,应当在首次执行日按其在该日的公允价值,将其从混合工具中分拆并单独处理。首次执行日嵌入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难以合理 确定的,应当将该混合工具整体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 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企业发行的包含负债和权益成份的非衍生金融工具,在首次执行 日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37 号——金融工具列报》进行分拆时,先 按该项负债在首次执行日的公允价值作为其初始确认金额,再按该项 金融工具的账面价值扣除负债公允价值后的金额,作为权益成份的初 始确认金额。首次执行日负债成份的公允价值难以合理确定的,不应 对该项金融工具进行分拆,仍然作为负债处理。
二、首次执行日采用未来适用法有关项目的处理 根据本准则第四条规定,除本准则第五条至第十九条规定要求追
溯调整的项目外,其他项目不应追溯调整,应当自首次执行日起采用 未来适用法。
(一)借款费用 对于处于开发阶段的内部开发项目、处于生产过程中的需要经过
相当长时间才能达到预定可销售状态的存货(如飞机和船舶),以及 营造、繁殖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才能达到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的 生物资产,首次执行日之前未予资本化的借款费用,不应追溯调整。 上述尚未完成开发或尚未完工的各项资产,首次执行日及以后发生的 借款费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 17 号——借款费用》规定的资本 化条件的部分,应当予以资本化。

(二)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付款(或收款)、实质上具有融资

性质的购销业务 对于首次执行日处于收款过程中的采用递延收款方式、实质上具
有融资性质的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收入,比如采用分期收款方式的销 售,首次执行日之前已确认的收入和结转的成本不再追溯调整。首次 执行日后的第一个会计期间,企业应当将尚未确认但符合收入确认条 件的合同或协议剩余价款部分确认为长期应收款,按其公允价值确认 为营业收入,两者的差额作为未实现融资收益,在剩余收款期限内采 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在确认收入的同时,应当相应地结转成本。 首次执行日之前购买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超过正常信用条件 的期限内延期付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首次执行日之前已计提 的折旧和摊销额,不再追溯调整。在首次执行日,企业应当以尚未支 付的款项与其现值之间的差额,减少资产的账面价值,同时确认为未 确认融资费用。首次执行日后,企业应当以调整后的资产账面价值作 为认定成本并以此为基础计提折旧,未确认融资费用应当在剩余付款
期限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

(三)无形资产 首次执行日处于开发阶段的内部开发项目,首次执行日之前已经
费用化的开发支出,不应追溯调整;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6 号—— 无形资产》规定,首次执行日及以后发生的开发支出,符合无形资产 确认条件的,应当予以资本化。
企业持有的无形资产,应当以首次执行日的摊余价值作为认定成本,对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应当在剩余使用寿命内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6 号——无形资产》的规定进行摊销。对于使用寿命不 确定的无形资产,在首次执行日后应当停止摊销,按照《企业会计准 则第 6 号——无形资产》的规定处理。
首次执行日之前已计入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的土地使用权,符合
《企业会计准则第 6 号——无形资产》的规定应当单独确认为无形资 产的,首次执行日应当进行重分类,将归属于土地使用权的部分从原 资产账面价值中分离,作为土地使用权的认定成本,按照《企业会计 准则第 6 号——无形资产》的规定处理。
(四)开办费

首次执行日企业的开办费余额,应当在首次执行日后第一个会计 期间内全部确认为管理费用。
(五)职工福利费 首次执行日企业的职工福利费余额,应当全部转入应付职工薪酬
(职工福利)。首次执行日后第一个会计期间,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9 号——职工薪酬》规定,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职工福利计划确认 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该项金额与原转入的应付职工薪酬(职 工福利)之间的差额调整管理费用。
三、首份中期财务报告和首份年度财务报表的列报 根据本准则第二十条和第二十一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30 号——财务报表列报》、《企业会计准则第 31 号——现金流 量表》、《企业会计准则第 32 号——中期财务报告》和《企业会计准则第 33 号——合并财务报表》等准则及其应用指南的规定,编制首份中期财务报告和首份年度财务报表。

(一)首份中期财务报告和首份年度财务报表

1.首份中期财务报告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 流量表和附注,上年度可比中期的财务报表也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 列报。
2.首份年度财务报表应当是一套完整的财务报表,至少包括资 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附注。在首份 年度财务报表中,至少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列报上年度全部比较信 息。
3.母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但子公司尚未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的,母公司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调 整子公司的财务报表。
母公司尚未执行企业会计准则、而子公司已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的,母公司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可以将子公司的财务报表按照母 公司的会计政策进行调整后合并,也可以将子公司按照企业会计准则 编制的财务报表直接合并。
(二)首份中期财务报告和首份年度财务报表的附注 企业在首份中期财务报告和首份年度财务报表的附注中,应当以
列表形式详细披露下列数据的调节过程:

1.按原会计制度或准则列报的比较报表最早期间的期初所有者 权益,调整为按企业会计准则列报的所有者权益。
2.按原会计制度或准则列报的最近年度年末所有者权益,调整为按企业会计准则列报的所有者权益。
3.按原会计制度或准则列报的最近年度损益,调整为按企业会 计准则列报的损益。
4.比较中期期末按原会计制度或准则列报的所有者权益,调整 为按企业会计准则列报的所有者权益。
5.比较中期按原会计制度或准则列报的损益(可比中期和上年 初至可比中期期末累计数),调整为同一期间按企业会计准则列报的 损益。
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后首份季报(或首份半年报),需要披露上述1 至 5 项数据的调节过程,其他季度季报(或半年报)只需提供上述4、5  项数据的调节过程。首份年度财务报表中只需提供上述  1  至  3项数据的调节过程。.

TOP

俺有税务新发的政策盘盘,说是只给俺们税务大户的,明儿上班后看看,能不能弄上来.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