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 123
发新话题
打印【有9个人次参与评价】

[语文(阅读)] 预初古诗文——文选、常用字和古代常识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预初古诗文——文选、常用字和古代常识

在雷大斑竹开的帖子里,跟红眉大师约好一起写阅读理解的帖子,校友间做了分工:红大师写现代文阅读理解,我写文言文阅读理解;伸长头颈,等了很久,有点酸了,还没见红大师开帖;估计是雷大斑竹的仙贝没有悬赏到位,或者是红大师在“磨玉”,比较费人工,一时半会儿还出不来;我是青砖,炉子里烘一烘就可以出窑,所以来刹不及先“抛砖”——青砖一块,“引玉”的时间就有盼头了。
以往写的英语学习帖子,过于严肃,象私塾先生教四书五经,有背网络文字的开心愉悦的本性;好在近来一直沉浸观摩F4的FB帖——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亦庄亦谐、妙趣横生,小有心得,也想轻松一把,从老炫、老酷、老四、老考诸位前辈那里学得一鳞半爪;风险还是有的,幽默是要有天赋的,有道是“画虎不成反类其犬”,一旦学不成邯郸步,可要爬着出邯郸城了。

10/13 补记:F4的功底太深,学不像,趁早接受红眉校友的规劝,回归“老实人”,专心“做学问”。

[ 本帖最后由 老H 于 2007-6-18 12:21 编辑 ].

TOP

热烈欢迎,这个贴开的好,能让大家一起受益.

我先把分分加给你,嘿嘿,谁叫他们动作这么慢.

吆喝一声,好贴有奖哦!.

TOP

我来检讨,今天我也上不来,我那三脚猫工夫开帖怕挨砖,还是来侬这里学习学习吧.

TOP

刚刚露头就被大斑竹揿牢,还套上一只紧箍咒,格记套牢勒!这点积分不是好拿的,帖子写得不好,估计要倒扣过去滴!
题目想好了,本来是想激将一下红大师,格记弄大了,收不了场了;备课只备了一半,写了几帖后头跟勿上哪能办?不像英语竞赛的帖子,弄熟了,课也不要备,键盘上滴笃滴笃就可以弄一篇。伤脑筋勒······.

TOP

"以往写的英语学习帖子,过于严肃,象私塾先生教四书五经,有背网络文字的开心愉悦的本性;好在近来一直沉浸观摩F4的FB帖——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亦庄亦谐、妙趣横生,小有心得,也想轻松一把,从老炫、老酷、老四、老考诸位前辈那里学得一鳞半爪;风险还是有的,幽默是要有天赋的,有道是“画虎不成反类其犬”,一旦学不成邯郸步,可要爬着出邯郸城了。"
HELEN爸基本已更名为老H,WW上的F5即将诞生.

在老H 的地盘浇了点水..

TOP

欢迎HELEN爸爸的讲课,拖个板凳坐着,好好学学..

TOP

回复 #6 ZZRCHENCHEN 的帖子

F4——固定组合,天作之合,绝配;增之一人则太多,减之一人则太少,换之一人则变调,永远的F4,啊······.

TOP

回复 #7 cool爸爸 的帖子

这次不再拿着粉笔写板书啦,大家拖把藤椅,坐在一起,泡壶茶,边喝边聊;“说得对,吃我的药;说得不对,分文不取”——沙家浜的经典台词。.

TOP

回复 #9 HELEN爸爸 的帖子

这个帖子最要看了,是我们急需的. .

TOP

“进行到底”的理由之一:文选,常用字,常识——相得益彰的三兄弟

快妈的“每天一篇文言文”,看来没有坚持住,这不,追求”生活多美好”去了,放她一马,以观后效
其实,我有时也时断时续,太晚了,周末补齐吧;所以,快妈改了网名的附注,偶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自己也有软档。
为什么要将“三位一体”进行到底?
一是有些怀旧情结,想当初,20多年前,自己在学习古汉语课程时,用的就是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4卷本,教材编排体例就是文选、常用词和古汉语知识的三位一体;这个教学体系应该是影响了整整一代读古汉语的学子,弄不好,现在教初中、高中文言文的老师,也是这个套路培养过的。
二是,我以为这个教学体系还是适用于中学生的文言文教学,否则,学校不会推荐购买文言文《文选》,并指定购买《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学校指定了购买《读本》和《字典》,但古汉语常识的书没有指定和推荐,三兄弟中缺了小兄弟;我自己原来的几本教材,适合于大学生用;总有些遗憾。
最近兜兜教材书店,巧啦!买到了《文言文常用字训练题典》——初中180字,高中280字,《文言文精解与训练》——初中版(基础编、常识编和理解编),高中版(基础编、理解编和鉴赏编)。
^_^,文言文的三兄弟会师啦!可以照着三合一的教学模式开讲家庭版的“文言文助读讲堂”啦!!开出这个帖子也有几分底气啦!!!

[ 本帖最后由 HELEN爸爸 于 2006-10-11 23:09 编辑 ].

TOP

以后文言文中自己觉着解设伐通,无法自圆其说滴句子有地方可贴啦!
多向HELEN爸请教..

TOP

角色定位弄清楚,只谈思路不解题

回复 #12 ZZRCHENCHEN 的帖子
论坛就是论坛,谈思路,论套路,解题的活,可以贴上来,大家一起论,侬想做甩手掌柜——没门!留一扇小窗,个案处理。.

TOP

我想提个疑问,在语言理解能力方面是否也存在着天赋之说,儿子的同学只比他大半岁,自己可以阅读文言文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名著。昨天去他家让我目瞪口呆。

我想在这方面能力差些的孩子就算努力,可能也会和那样的孩子有差距的。.

TOP

回复 #11 HELEN爸爸 的帖子

HELEN爸爸,学校指定购买了(读本),(助读)也是推荐的吗?全称是什么?和(读本)有何区别?.

TOP

回复 #15 helenLee 的帖子

我说的一点都不假,那孩子识字家里人从来没管过,自己认了两三千字。.

TOP

回复 #14 雷雷妈 的帖子

我以为,在语言理解能力方面是有天赋的记得HELEN四、五年级时,学校老师指定读《三国演义》(不是F4他们FB的川国演义)《水浒传》,尽管还是少年版,读起来还是很累;但有兴趣和有语言天赋的孩子,还是能够钻得进去,读多了,也就顺溜了。孩子小,可能读故事的成分多一些。.

TOP

回复 #11 HELEN爸爸 的帖子

文言文是让儿子读滴, 我还在折磨着他勒,对自己嘛,就不做要求了.

TOP

回复 #15 helenLee 的帖子

五年级的孩子能在老爸的帮助下看懂文言文三国演义,相当不错了。
小HELEN(需要加个“小”字,以免被炫爸一网打尽),看了几个章回,觉得累,找了条捷径——看易中天得《品三国》去了,还津津有味 。.

TOP

回复 #13 HELEN爸爸 的帖子

HELEN爸话峰一转,使得我阅读贴子的水平大大下降,吃不及格啦!.

TOP

太好了,我要好好学习。过去批林批孔,没有学到什么,只知道孔子\老子\孟子的“子”是对人的尊敬。所以单位里有个姓罗的同志,我们到现在,只要一见面,就尊敬地称他为“骡子”。.

TOP

回复 #16 艾琳MUM 的帖子

学校指定购买了杨振中的《文言文启蒙读本》没有要求买杨振中的《初中文言文助读》,两本书应该有些区别,我还没有比较过。.

TOP

我家小子从四年级看三国演义,倒是反复看了三遍了。.

TOP

回复 #22 ZZRCHENCHEN 的帖子

光从帖子上搬现成的经验可不够的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还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呢。
何况咱俩还是脚碰脚的家长哩?.

TOP

回复 #26 四眼小狗的爸 的帖子

你儿子有没有叫你:'巴子'?.

TOP

回复 #23 四眼小狗的爸 的帖子

如果是个上海宁,姓倪,哪能称呼?.

TOP

回复 #29 快乐小猪妈妈 的帖子

我儿子文言文还没我学得好啊。.

TOP

回复 #30 HELEN爸爸 的帖子

永远小一辈了。不过,我可不是说笑,真事,那骡子已经是两个儿子的爸了,见面还是客气地称他骡子,他的名字反而不记了。.

TOP

怯生生说一句,对老H的路数,有一定疑惑。
小H学英文,会拿着<英文单词解释>等学习吗?恐怕要学好一门语言,还是大量听说读写比较扎实。
是不是学习文言文也一样涅?先读文白相间、白话为主的水滸,再读文白各半的西游,再读文言为主的三国,然后还有镜花缘之类。等到有几百万字的文言在肚子里,还愁什么之乎者也如何解?
这些小说,很好看啊,孩子也不会厌烦。
对不起,外行话,是学生提问,请H老师解惑。.

TOP

回复 #25 helenLee 的帖子

我以为,看《三国演义》和听易中天的《品三国》可以同步进行,听了《品三国》,孩子再看《三国演义》时,也许会在案头同时放上一本《三国志》,求证一下易中天的说辞是否是杜撰出来。老爸肯定会更高兴的——孩子开始读史啦。.

TOP

嗯?什么时候有了“老H”的称谓?
学英文,有精读、泛读之说,小H精读文章时,是要在字典上查找不懂的词语的,而泛读就尽量根据上下文去猜意思,当然,泛读的生词不能太多。我想,要学好一门语言,“求甚解”的精读和“不求甚解”的泛读是要有机结合的。英语如此,文言文也一样。
关于学习文言文从何读起,我主张先从文言短文读起,各个时期的文章都要涉猎一些,期间适当穿插一些常用字学习和古代常识的学习,既本帖的主旨——将三者的组合进行到底,稍后会有分专题详论。欢迎各位头脑风暴一番。

[ 本帖最后由 HELEN爸爸 于 2006-10-12 21:32 编辑 ].

TOP

回复 #36 helenLee 的帖子

就学习文言文而言,听听易中天的品三国是有帮助的,他用了大量的三国志的史料来求证《三国演义》史实、故事和人物,很多史料上的文字都打出字幕,作了解释,这也是在学习文言文;另外,对于一些典章制度的讲解也是在学习古代常识。

[ 本帖最后由 HELEN爸爸 于 2006-10-13 17:19 编辑 ].

TOP

回复 #37 HELEN爸爸 的帖子

刚刚问儿子是否要去买易中天的<品三国>,结果说不要,他看过其<闲话中国人>,觉得一般性.  我家孩子也是喜欢<三国演义>,<水汻传>,刚开始不喜欢秦文君的小说,不过<男生贾里><女生贾梅>还是看滴..

TOP

大家可记得小学四升五的暑假,上海市艺教中心办了一系列"树根立魂,弘扬民族文化"的免费提高班,我们参加了"古诗词朗读与创作",老师讲的极为精彩,由于学生少,我们几个家长厚着脸皮坐在教室后面听讲,胡真老师详解了《笠翁对韵》,真是开眼界啊,学无止境,我们的古汉语典故多多,乐趣多多,儿子从此喜欢中国古典文学 帖一段



《笠翁对韵》一东
[日期:2006-06-10] 来源:  作者:李渔(明) [字体:大 中 小]  
   

一东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鱼翁。
河对汉,绿对红。雨伯对雷公。烟楼对雪洞,月殿对天宫。云叆叇,日曈朦。腊屐对渔蓬。过天星似箭,吐魂月如弓。驿旅客逢梅子雨,池亭人挹荷花风。茅店村前,皓月坠林鸡唱韵;板桥路上,青霜锁道马行踪。
山对海,华对嵩。四岳对三公。宫花对禁柳,塞雁对江龙。清暑殿,广寒宫。拾翠对题红。庄周梦化蝶,吕望兆飞熊。北牖当风停夏扇,南帘曝日省冬烘。鹤舞楼头,玉笛弄残仙子月;凤翔台上,紫箫吹断美人风。.

TOP

回复 #38 helenLee 的帖子

坚持对今后阅读文言文有很大帮助的,不要害怕孩子看不懂..

TOP

靠字典《笠翁对韵》每个字总算都认全了,麻烦红大师和HELEN爸爸解释解释什么意思啊.

TOP

回复 #42 helenLee 的帖子

鱼是要吃滴,熊掌也是不能少滴,敲进名牌中学的门要紧。
准备开一张新帖子,谈预初/初中英语学习的,【怎样提高英语全面运用能力——听、说、读、写、译······】,您还坚持不坚持?.

TOP

回复 #43 四眼小狗的爸 的帖子

帖子容量太小,一字一字解释,恐怕要翻到20版。
粗粗备了一下课,估计四节课可以讲完,用FB的计算公式,也就川国演义F4大奖赛的一半时间。.

TOP

回复 #45 HELEN爸爸 的帖子

四眼小狗他爸,赶紧接翎子,相约FB罗!!!!!!!.

TOP

回复 #45 HELEN爸爸 的帖子

就是8节课也没问题,我保证节节不拉,明天能开讲否?.

TOP

回复 #46 快乐小猪妈妈 的帖子

HELEN爸爸 FB我想是没问题的.

TOP

回复 #47 四眼小狗的爸 的帖子

备课要有辰光滴。我的《三合一进行到底》备得差不多了,可以制作PPT了,脱稿清讲也可以,可红老师的《笠翁对韵》是否跟得上?.

TOP

回复 #48 四眼小狗的爸 的帖子

文言文开讲的FB,没有FB区里的那么复杂——清茶一杯,扇子一把,方桌一张;瓜子、花生、蜜饯就免了,含在嘴里,发音不准,读出错别字来,汗要搭搭滴的。.

TOP

回复 #50 HELEN爸爸 的帖子

清茶是敬你的,瓜子、花生、蜜饯是必须滴(我们可以吃滴), 读出错别字来,没人知道的, 没准古代就是这样发音的. .

TOP

引用:
原帖由 HELEN爸爸 于 2006-10-12 21:18 发表
嗯?什么时候有了“老H”的称谓?
学英文,有精读、泛读之说,小H精读文章时,是要在字典上查找不懂的词语的,而泛读就尽量根据上下文去猜意思,当然,泛读的生词不能太多。我想,要学好一门语言,“求甚解”的 ...
我的看法正好和你相反。学好文言文,不求甚解的泛读,往往比所谓精读更重要。古时的私塾,教孩子学文言,并不串讲,只是教背诵,背上几百篇在肚子里,有了语感,慢慢地对文言的领悟就增强了。那时再串讲破题。
现在情形不同。初中的孩子,比过去开蒙的孩子大了若干岁,理解力上升,不需要单凭死记硬背。但大量阅读以增加语感十分必要。这就像英语需要有语言环境一样。古汉语的语境首先要孩子熟悉。初中那点古文便是小菜了。而且,古代小说有趣且好读,孩子终生有了对文言的兴趣,受益无穷。
如果起手就是枯燥的字词精读,可能暂时能应付几次考试。但是,从长远来说,恐怕很难对文言亲近起来,只是把它当成“学习“,教僵掉了,以后要弥补都难。就像现在相当多的孩子学语文,中国的语言文字多么优美博大,可是很多课堂和考试却把它肢解成所谓词语解释、段落大意,其结果是鲜有孩子爱上语文课的。
您说的所谓”精读“,自有学校老师代劳。孩子在家中的古文学习,大可不必这么一本正经。而且,真正意义的精读,不是肢解文章,雕词琢句,而是从时代背景、作家生平、文章气韵和后世流传说起。
在孩子尚未接触过文言的时候,起手就让他精读,除了让他厌烦或淡漠,无益于培养对文言的亲近。
您是开课,有学生反对,会让您的课更加精彩。
俺期待着哈。.

TOP

回复 #45 HELEN爸爸 的帖子

讲的噶快,一东的典故就够讲两小时滴.

TOP

回复 #52 语儿妈 的帖子

赞同语儿妈的观点。.

TOP

为语儿妈的精彩发言鼓掌——长时间鼓掌——经久不息

回复 #52 语儿妈 的帖子

记得好多好多年以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有《星期日广播英语》,第一讲就是申葆青老师的谈话,《英语泛读的重要性》,时隔二、三十年,至今不敢忘记;语儿妈是申老师教诲的再现,非常同意。
只是我的精读与您描述的精读略有不同,用这种方法试了10多篇《启蒙读本》,小H很喜欢,觉得我讲得比学校老师讲得容易理解(估计没有MP的成分,小H一向直言直语),另外,适当拓展了常用词和语言知识,小H也能够接受;在理论上我同意您的观点,实际上我也是“精”“泛”并举的教法,并无矛盾之处。
语儿妈的宝宝与小H一般大,选个时间,我在EF或新概念陪读的时候,您带宝宝过来,我用我的“精”“泛”并举法跟您宝宝一起研读几段如何?请雷雷妈一旁做评委如何?教案公布在中学版,供大家横批竖批如何?

[ 本帖最后由 HELEN爸爸 于 2006-10-13 08:53 编辑 ].

TOP

同意语儿妈意见.学习文言文实际跟学习英语差不多的.多读自然而然就懂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HELEN爸爸 于 2006-10-13 08:47 发表
回复 #52 语儿妈 的帖子
   
记得好多好多年以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有《星期日广播英语》,第一讲就是申葆青老师的谈话,《英语泛读的重要性》,时隔二、三十年,至今不敢忘记;语儿妈是申老师教诲的再现,非 ...
嘿嘿,H爸要和我PK呢,不敢不敢,甘拜下风。偶家小东西,英语被你家小H不知掼过几条马路了。
至于文言,她不像小H那样听话,一听到有人要给她上课,肯定望风披靡。她读文言,俺不才,不会教,就是读古典小说,酷爱,像镜花缘,读了两三遍了,还哈哈狂笑。暑假有空,背过十来篇,基本是古文观止上面的,那是文章精品,如<郑伯克段于鄢>、<归去来辞>、<陈情表>、<出师表>之类。也许算是“精读”?但也从未每字每词地细抠,她只是本能地喜欢那股子气韵。
至于您推荐而学校也要求买的<初中文言>什么的,偶翻过,只是一些笔记小品,当故事读还行,从文字文品来说,不如古文观止。要孩子背,似无必要。.

TOP

回复 #50 HELEN爸爸 的帖子

还要有块惊堂木,如果你口音发的不准,狗儿妈可以指导,绝对标准。.

TOP

 137 123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