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81个人次参与评价】

说古道今,图说老上海的风情与经典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引用:
原帖由 文的妈妈 于 2010-3-31 12:20 发表 \"\"
“小心谨慎,不外露,不张扬,有事放肚子里。”这种“职员人格”几乎就是上海人性格的写照。
9494,现在这种内敛性格被很多YP人诟病为门槛精。.

TOP

邬达克的盛名,在“煤炭大王”刘吉生的私宅(巨鹿路675号,现在是上海市作协的所在地)上得以再次印证。这个才华横溢的建筑师,竟然能拿捏各种风格的建筑样式都恰到火候。这栋宅邸,是希腊风格的古典式建筑,整体宏伟稳重,细部精巧浪漫。贯通两层的爱奥尼克柱式的门廊和二楼开敞舒适的弧形阳台,简直可以上演公主等待马车去赴宴的童话剧。而在宅前不逊于任何西方豪宅的精美的四瓣蝴蝶形喷水池中,美梦般立着上海惟一一座普绪赫公主的洁白雕像。.

附件

200911093512395.JPG (65.42 KB)

2010-3-31 12:29

200911093512395.JPG

TOP

马勒别墅(陕西南路30号,现为酒店式公寓)

据说是主人马勒按照小女儿的梦境设计的,七年打磨成就这栋实在精美到无以复加的建筑。住宅的坡顶陡直高尖,尖顶和凸窗是其特色,而最与众不同的是,建筑的表面包括高大的围墙,都用了泰山面砖镶嵌,深浅不匀拼缝明显,又施以中国琉璃瓦的压顶,非常活泼有趣。.

附件

200911093517227.jpg (273.01 KB)

2010-3-31 12:31

200911093517227.jpg

TOP

沙逊别墅

沙逊别墅(虹桥路2419号,龙柏饭店一号楼)是和平饭店原主人沙逊的“伊甸园”,沙逊还建了与它相似的一栋,现在哈密路上,旧称“罗别根花园”,两栋皆由英商公和洋行设计,都具有典型的英国乡村别墅的风格,红瓦白墙,朴实亲切。英商正广和洋行大班住宅(武康路99号),亦属英国乡村风格,低低的下窗檐正适合览看花园景致。虹桥路的沙逊别墅还是张国荣拍摄《红色恋人》的取景地之一,也是他非常钟爱的怀旧之处。.

附件

200911093524611.jpg (61.8 KB)

2010-3-31 12:33

200911093524611.jpg

TOP

丁香花园(华山路849号),传说是李鸿章为爱宠“丁香”所修的,故事口口相传不免香艳。后来有人考证说,丁香花园是李鸿章的儿子给他的妈妈修建的,这一考证使得建筑顿时失去了情色和政治的色彩和意义。花园里有数栋西洋小楼,木柱雕花和遮阳构件上又有中国传统的钱币图案,加之风亭曲桥,清水绿竹的江南园林风光,亦中亦西,清新明快.

附件

200911093536093.jpg (64.98 KB)

2010-3-31 12:37

200911093536093.jpg

TOP

汾阳路79号

,建成于1905年,应该是上海花园洋房中的元老了。这栋现在作为上海工艺研究所办公机构的建筑有1500平方米,“横三段”和“纵三段”的古典主义构图比例严谨得当。受法国文艺复兴盛期的风格影响,线条舒缓平直,娴雅自然,室内大理石和木装修显示出欧洲新艺术运动派建筑特征。和许多古典主义风格的花园洋房一样,通向二层的石阶略成弧曲,柔美精致,攀爬或拾阶而下的时候绕看建筑或花园,变化微妙,愉目悦心。。.

附件

200911093531249.jpg (83.79 KB)

2010-3-31 12:38

200911093531249.jpg

TOP

楼主,我忙好了,不要说我喧宾夺主啊。.

TOP

回复 157#fendihuang76 的帖子

和我这样说见外了吧.

TOP

楼主,我现在忙些.

TOP

回复 157#fendihuang76 的帖子

郑重向你献花,表示感谢 .

TOP

回复 159#小美女妈 的帖子

.

TOP

上海方言【拎得清】
【拎得清】
  上海人对理性最集中的描绘是要“拎得清”,这既是上海人群体性自我评价,也是对他人的要求。
  “拎”是思维过程,也是操作程序;“清”则是思维结晶,也是操作成果。如果上海人用“拎得清”赞誉一个人,无论他“出身”怎么样,都是对他个体生存质量的高度评价,是对他的精明的非常欣赏;如果用“拎不清”来形容一个人,就是对他的素质彻底否定。那些拎不清的人,在上海人眼里无疑于“自绝于人民”,在大家的心目中等于被“揩掉”了。
  上海作为一个大都市,真可谓扑朔迷离,行情瞬息万变,人与人的交往也是五花八门,其中很多事情是不好“打开天窗说亮话”的,不能直来直去,这就需要人与人之间的高度默契,一个小小的动作,一处语气中微妙的停顿,一个不经意的重音,往往都深藏了禅机或杀机。此地无声胜有声,于无声处听惊雷,这就是“翎子”,上海人的才华也就体现在天生的“接翎子”上,这是一种集体无意识,它已经融化在血液中,落实在基因里,只有“拎得清”,才能“接翎子”。.

TOP

上海方言【螺蛳壳里做道场】
【螺蛳壳里做道场】
  “螺蛳壳里做道场”是上海人持家理业一百年不变的“硬道理”,以小造大是上海人过“小日子”的至尊法宝。
  上海“尺地寸金”,向来住房紧张,过去,常常一幢石库门房子里要挤六七户以上人家,旧社会更有一些二房东为了赚取更多房钱,挖空心思将原本面积不大的房子搭建、阻隔成豆腐干似的窄小房型出租给众多房客,家喻户晓的上海滑稽戏《七十二家房客》就是嬉笑怒骂讲的房东欺房客、房客斗房东的故事。如若你要了解上海市民的生活形态,往往随便走进一幢房子就能全然洞见,在1936年洪深编写的《新旧上海》影片中,曾经描写过一幅两开面石库门房屋中诸多房客的众生相:“楼上统厢房里住的是丝厂职员袁某夫妇,客堂楼上住的是两个舞女,亭子间内住的是小司机,阁楼上住的是小学教员,楼下统厢房住的是木器店跑街,而二房东则坐镇在后客堂把守关口,时时监督房客们的一举一动。”在赵丹、李天济等主演的《乌鸦与麻雀》中,也十分生动地描写了小官僚、小知识分子、小摊贩等同一屋檐下的情景。还有些市民因为租不起宽敞的房间,只能居住在面积窄小的亭子间里,上海滩有名的“亭子间文学”,正是由一批长期居住在亭子间里的上海文人所创作的。
  过去很多人家一家四五口挤在一间房间里,会客、吃饭、睡觉、洗脚、打牌都在这一间房间,仿佛一个多功能厅,局促却热闹,小囡放个屁全家都闻得到,半夜楼上老娘舅起来小便,“滴沥沥———”的声音成了每个人半睡半醒的摇篮曲。“螺蛳壳”里的酸甜苦辣是如今的上海小孩难以体会的。住房条件简陋,却难不倒上海人的精明才智,上海人善于在“穷山陋水”中“乐惠”起来,于伶在30年代创作的《长夜行》中,就写到当教员的俞辛白用货箱将厢房分隔成书房、卧室、货栈的“多室”。很多上海人更是把楼道、天井、晒台改造成“室内面积”,而五斗橱、书架、帘布等更是划分空间的绝好道具,难怪有人说:上海人家家户户都有室内设计的人才,无论十平米还是一百平米的住房,一千块还是十万块的装修费,都能装潢得体面舒适。
  “螺蛳壳里做道场”还表现在上海人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用一碗隔夜饭烧美味菜饭;用一块旧窗帘裁一套改良旗袍;用几只小喇叭拼一套环绕立体声……以简制丰,自得其乐,这就是上海人乐惠的“小日子”。.

TOP

上海方言【门槛】
【门槛】
  对上海人来说,门槛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门槛是万万不能的!门槛不精的上海人不是合格的上海人!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门槛与其他建筑构件一样有等级制度,等级越高的建筑门槛越高,如书院(高等学府)的门槛高达3尺,这种门槛恐怕只适合跳高运动员跨。当时的私宅也被规定了门槛的高度,门槛越高,说明该宅主人地位越高,反之则越低。于是有些贪慕虚势的人私自增高门槛的高度以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身份,这种做法是违反封建等级制度的,一旦被告发会遭到惩罚。于是有投机取巧者备不同高度的门槛,平时用高门槛威风,一旦有高官显贵来访,立即拆卸改换低门槛,这样的门槛称为“活络门槛”。
  后来“门槛”就用来说做事的窍门。也有说上海话“门槛”原是英语“Monkey”的洋泾浜英语,中国人视猴子为机灵鬼,所以“门槛”就是精明的意思。沪语中如果说一个人“门槛精”,就是指此人精明世故,善于算计;如果说一个人有“潮州门槛”,那更是不得了,因为在旧上海有大量潮州人涌入,他们从事鸦片、蔗糖、百货贩运,肯吃苦,敢于经营,是上海客帮中的佼佼者。
  “门槛”包含做人的窍槛,与上海人打交道,一定要了解上海人的“门槛”。“以小取大”是上海门槛的主心骨,就是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收获,比如买东西,如果买一整套,上海人会算一笔周密的帐,反复实地考察“货比三家”,然后情愿多跑几趟到不同的商家,分别购来凑成一套,因为这样算下来可以省一点钱。如此“门槛贼精”是外省人尤其北方人难以学会的,甚至被他们嘲笑为不大气,近两年“精明不高明”是最伤上海人自尊心的话,针对的就是上海人的“小门槛”。.

TOP

上海牢漂亮格.格就是贵族血统..

TOP

好贴啊。

谢谢各位的分享.

TOP

上海方言【大兴】
【大兴】
  在老派的上海人眼里,贫穷不是可耻的,“大兴”才是可耻的。在新派的上海人眼里,顶级不是可行的,“大兴”才是可行的。
 “大兴”指冒牌的,不正宗。如“你这只手表不正宗,老是走不准,是大兴货”。
 “大兴”一词见于《清门考源·各项切口·江湖类》:“假的。”早期,“大兴”主要是指成色不足的非真金饰品,后来才用以喻非正牌的伪劣商品。20世纪初,上海曾有一条大兴街,是通往火车站的道路,沿街店面专门出售廉价的“大兴货”。
  50年代以后,江湖气甚重的“大兴”一词几乎消失不用,但是到了80年代后,随着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一时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大兴”一词成为上海最流行的口语,任何假的差的东西均可以以“大兴”冠之。而现在上海最“大兴”的地方往往是最受欢迎的地方,比如七浦路市场(英文谐音cheap road),那些便宜的大兴货也销路很好,从几十元一只的威登皮包到5块钱一张的daoban影碟,上海人“淘大兴”其乐无穷,毕竟,自己用用实惠就好。.

TOP

上海方言【大户】
【大户】
  90年代上海股市初兴后,证券商按拥有资金数额或持有股票量的大小把股民分为“大户”和“散户”,并在交易所内设立“大户室”。
  90年代著名女影星潘红主演的《股疯》就对小打小闹的散户与得心应手的大户有很生动的演绎,记得电影里给人印象更深的还是那些“一地鸡毛”般的“散户”,唧唧喳喳从公用灶头间、弄堂和证券所门口来回聚集,要死要*随时准备闹起义。除了《股疯》,当时最生动可见的“大户”形象应该是一个叫“杨百万”的高人。后来“大户”除指股市中拥有大资本的股民外,也指在某方面拥有实力或资本的人,现在“大户”已经不稀奇了,因为爆发户越来越多,要成为“大户”的渠道也很多,不是象以前只有炒股那么单一,参加电视台的《财富大考场》,或者随便跑到哪条马路边上买体育彩票,也能向大户进军。.

TOP

哦,“门槛”是原自“Monkey”啊.

TOP

上海方言【谢谢一家门/帮帮忙】
【谢谢一家门/帮帮忙】
  上海人交道中最常见的口头语之一,也是最“宽厚”的骂人语,体现了上海人的调侃与自嘲。
  上海话里有些词语表面看是肯定认同的褒义,其实意思恰恰相反,就比如这“谢谢一家门”,“帮帮忙”,听来那么感恩戴德的客气话,其实跟“东北人的活雷锋”风马牛不相及,反而是酸溜溜的嘲讽,说的人往往是在吃亏后痛心疾首送给对方,表示“你造的孽我可领教了,以后不敢再上当。”也有毫无办法的自嘲意味,表示“我认了”。.

TOP

上海方言【叉头】
【叉头】
  上海的出租业是全国最发达的,所以“叉头”这个词随处可听见,假若你初来上海,一出飞机场也许头一个需要学会的上海话就是“叉头”。
  上世纪60年代初流行把动身走路讲作“叉路”,如出发到某地,就说:“辰光到了,可以叉路了。”那时上海人经济拮据,出租车也少,所以“叉路”通常是走路或者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70年代后,上海人生活水平提高,坐出租车越来越普遍,于是人们把“叉路”的车叫作“叉头”,把坐出租车叫作“打叉头”。.

TOP

这个贴好!
谢谢LZ分享, 谢谢各位MM的辛勤劳动.
和炫爸的贴子衔接起来就是上海100年.
我去每一层撒花, 撒光算数. .

TOP

上海最有特色的弄堂
    “阿有坏棕绑修伐——阿有坏格藤绑修伐?” “坏格棕绑修伐——坏格藤绑修伐……” 悠扬,拉调的江南吆喝,伴随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一挂棕绳,走巷穿弄的;“栀子花……白兰花” “五香茶叶蛋……五香豆腐干……”浓浓的吴语吆喝,在长长的弄堂悠悠远远地从这头飘到那头.....
渔阳里
走在车水马龙的淮海中路,满目尽是热闹的商店,人群往来熙攘。穿过成都南路,一处红砖结构的小弄堂呈现在眼前弄堂边上树立着一块醒目的牌匾,告诉人们这个弄堂的身份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这便是有名的新渔阳里。
沁园村
“阮玲玉故居”的牌子没有挂在9号门口,而是挂在沁园村的门口,因为居民不能接受曾经有人在房子里不光彩地自杀,即便她是蜚声上世纪三十年代影坛的阮玲玉。沁园村的房子用现在的话讲绝对是小资们梦想中的房子了,三层的洋房,里面转着华生的旧电扇,一个老佣人在亭子间烧菜,主人房里是中西结合的家具和摆设,听着留声机,看着小园子里的花草,和你心爱的人在老旧的但还是很好的木地板上跳着舞这一切就叫做生活,当年出门的碰到都是荣家,曾家的,俞丽娜家,谢辉外婆都不算什么了.
愚园路749弄 最狡黠的弄堂
称它是“最隐秘”、“最狡黠”的弄堂是源于它的历史。它现在处在正日益变得热闹而喧哗的镇宁路西端、愚园路南端,进主弄口的地方被一些卖杂货、零食的小摊占着,也常有自行车、助动车闹闹的开进去开出来,显出一番上海最平常的市井图景。而走到里处,才渐渐发觉,这条带着主弄堂、侧弄堂———甚至小侧弄堂———小小侧弄堂的这样一条大弄堂所显露出来的楼房的与众不同。 主弄堂的建筑,它们都不高,有一些在墙壁外露出一些屋顶和外窗,每一个风格迥异,似乎是从另外的地方一夜之间飞到东方这片土地上的。尽管不知道这些房子现在里面到底是怎样一番情形,但你内心会开始有些小小震撼。
梅泉别墅弄堂:最浪漫的弄堂
梅泉别墅,就在“外国弄堂”的旁边,同在一条新华路上。 通常不熟悉的人,会把它当作了赫赫有名的“外国弄堂”。事实它比“外国弄堂”小,也自然比它更安静。以前,这条弄堂里,藏着一个小水池种满了梅花。所以才得名“梅”与“泉”。中国现代历史上,有过一个收复西沙群岛的海军老将军曾在这条弄堂里住过
苗王公主弄堂-复兴西路44弄
蓝妮弄堂,在复兴西路44弄。

弄堂很短。两边的房子倒是干净而雅致,比较有欧洲建筑的外观,同时也保留一些现代派的造屋风格。今天上了年纪有的上海人喜欢把这条弄堂称作“玫瑰别墅”。据说,是因为当初这条弄堂在建造时,弄堂口的地面上砌有“玫瑰”两个字样。
宋庆龄故居-弄堂连接三条路这条弄堂,起初进去的时候,看到每幢洋房上面标的门牌还是淮海中路的;随后慢慢打弯,径深一步步深入进去,却发觉不对———“淮海中路”的门牌竟在同一条弄堂里变成了“宛平路”的路牌;再往里继续走,便遇上一个左右开的路口。于是那上面的路牌又变了。变成了第三条马路的名字。你会愕然、措然而又觉得蛮好笑。
鲁迅故居-注定要做独行者
鲁迅故居在山阴路大陆新村9号,一幢红砖红瓦的三层新式里弄住宅。房子缩在里弄里,是倒数第二家,安静得很,关起门来便自成一统。屋前的小花圃里,桃树、紫荆、石榴长得正好,一如当年
巴金寓所-弄堂里完成三部曲
武康路113号。顺着门缝,可以看到院子里满眼的绿,法国梧桐、盆花怒放,草木正盛的样子。
外国弄堂:规整的“马蹄形”
新华路的“外国弄堂”包括了两条弄堂:新华路211弄,以及新华路329弄。
它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那时就已成为外国人眼中的“Metropolis”(国际大都会),这条弄堂里已经住了许多各种国家的外侨,所以特名“外国弄堂”。  看得出它是有建筑设计师专门精心设计过的,所以我们在这里也才称它为规模最整齐的弄堂,而不是那些“自然天成,奥妙无穷”的“肠子”弄堂。这条弄堂的设计者,说出名字来是大名鼎鼎的,那就是为上海这个大都会设计了很多洋房建筑的匈牙利布达佩斯的建筑家邬达克(1893-1958)。上海的国际饭店、中西女塾,乃至现在铜仁路上那个著名的“一百年都不会ut(过时)”的绿房子,都出自他的手笔。他在造这条弄堂的时候,心里就已规划好,一定要让这里面的每一幢房子都造型美观,居住舒适,并且交通要方便
万宜坊 最狭塞的弄堂
在重庆路高架之下依然健在的万宜坊,最知名的是它里面有邹韬奋故居,以及一些中国现代历史里的著名文化人,如画家张充仁。不过作为个人,我最喜欢的是它的典型上海“海派”风格。从弄堂口,那小房里的裁缝师傅,或是卖杂食的点心小作坊,完完全全是一派细致生活的味道,而不是云起风涌的大历史,或是高不可攀的富贵豪达的深藏之所。喜欢体味上海本土生活的人,应该选择这样的弄堂住一住。它的房子,像是非常干净、整齐的“联体小别墅”。据说,前两年有一个英国人,娶了娇小美丽的上海太太之后,就出巨资买下了这万宜坊里的一间整幢的房。悉心考究的装饰之后,显示出的,是不折不扣的江南海派风韵。
上海大亨弄堂-高安路18弄这条弄堂现在上海图书馆附近的高安路上。
那是一条相当幽静的马路。走进去初看,似乎没什么大不了,甚至有些平庸。然而到里面,往左拐,却发现有孩子们的欢笑声,这才发现,今天这条弄堂深处里隐藏的那一栋大房子成了徐汇区少年宫。很多父母等在这幢大房子的外面,孩子们在里面学习各种兴趣班。形成了一道傍晚的安谧风景。 那一栋弄堂深处悄悄隐藏的大房子,是1931年上海滩著名的“面粉大王”、“纺织大王”荣德生的房子。这栋房子,也许不应用“豪宅”来夸张,因为它的面积虽大,但整体风格简洁,中央入口是两根陶立克式的大柱子,其余造型成中规中矩的两边对称,毫不张扬,造型偏向实用而不是炫耀的讲究
丰子恺故居-弄堂里的别致洋房著名画家丰子恺1954年至1975年居住在这所房屋的二楼。在此期间作品丰富,著有《缘缘堂新笔》、《续笔》、编辑出版《丰子恺画集》、《丰子恺儿童漫画》等,翻译了日本古典小说《源氏物语》等,并任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寓所题名“日月楼
尚贤坊尚贤坊位于淮海中路358号,在淡水路和马当路之间,沿路尽是琳琅满目的商铺,一不留神就走过头了。弄堂口有着很大的“尚贤坊”三个字,颇为气派,这里曾经是原尚贤堂的南草坪,故而得到名。
弄堂内相当整齐,一条笔直的道路贯通中间,左右各三排石库门居所,依旧是红砖的典型建筑

[ 本帖最后由 小美女妈 于 2010-3-31 13:35 编辑 ].

TOP

上海弄堂指引
乌鲁木齐里(Wulumupili)即乌鲁木齐中路179弄。在区境东北部,安福路、五原路之间。初名麦琪路,以麦琪路得名,民国32年(1943年)麦琪路改名迪化路后,曾名迪化里。1954年随迪化路改名乌鲁木齐,改今名。民国26年(1937年)建。占地1.3公顷。有楼房178幢。  
人安里(Ren'anli)即牯岭路145弄。在区境西北部,黄河路、白河路之间。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建。为金融业陈姓房产,其房产均以人字命名,故取名人安里。有石库门房屋51幢。居民1000人。
 恒茂里(Hengmaoli)即西藏南路68弄。在区境西南部,金陵中路、宁海西路之间。约建于19世纪末。初名首安里,一说厍安里,民国21年(1932年)取业主名字中"
酱园弄(Jiangyuanlong)即新昌路432弄。在区境西北部,新闸路、青岛路之间。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建。因原有著名特色老店张振新酱园,故名。有石库门房屋43幢。居民800余人。  
复兴坊(Fuxingfang)即复兴中路553弄。在区境北部,瑞金二路、思南路之间。民间17年(1928年)建。初名辣斐坊,1949年后以在复兴中路改今名。占地0.8公顷,有楼房95幢。居民1600人。  
梅兰坊(Meilanfang)即黄陂南路596弄。在区境中部,复兴中路、合肥路之间。民国19年(1930年)建。以业主吴梅溪、吴似兰名字中各一字命名。占地0.5公顷,有楼房70幢。居民1100人。  
淮海坊(Huaihaifang)即淮海中路927弄。在区境西北部,瑞金一路、成都南路之间。民国13年(1924年)建。初名霞飞坊,1949年以在淮海中路改今名。占地1.7公顷,有楼房199幢。居民2000人。  
 渔阳里*(Yuyangli)即淮海中路567弄。曾名铭德里。在区境北部,雁荡路、思南路之间。民国元年至民国25年(1912~1936年)建。占地0.3公顷,有楼房33幢。居民400人。渔阳里6号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理址,196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家楼(Wangjialou) 在区境中部,古北路南段西侧。明末吴、董二姓居此,名吴董二宅。后因张姓迁此,又称张家门。清初,王姓于此置田地,建鼓楼,用作敲钟扯旗,作为雇工耕作、收工信号,人称王家楼,因以为名。有中式二层楼房60多间。居民800人。  
左家宅(Zuojiazhai)即淮海西路442弄。在区境东南部,淮海西路西段北侧,凯旋路、番禺路之间。因明清间左姓居此,故名。宅地有果园,人称"富左家宅"。占地6.7公顷。抗日战争初期,难民纷纷在此搭棚聚居或经营作坊。上海沦陷后,商人相继在此设厂开店。有纸浆、液压泵、蓄电池、橡胶等厂。
亨昌里(Hengchangli)即愚园路1376弄。在区境东部,定西路、安西路之间。民国14年(1925年)建。有楼房25幢。居民500人。民国16年,中共中央在上海创办机关刊物《布尔什维克》,编辑部曾设在弄内48号(今34号)。  
 范园(Fanyuan)即华山路1220弄。在区境东南部,江苏路、平武路之间。占地5公顷。民国5年(1916年)建。有英国式、法国式、西班牙式三层花园住宅12幢。业主自诩是当时模范的花园式洋房,故名范园。居民600余人。为区境高级住宅区之一。  
春光坊(Chunguangfang)即华山路1520弄、幸福路22弄、26弄、70弄、80弄、90弄。在区境东南部,法华镇路、平武路之间。原地为郁氏山庄(坟场),民国7年(1918年)筑有通煤渣路,取春辉堂、光裕堂首字,命名为春光路。占地8公顷。居民1800人。有链条、轴承、特种灯泡等厂10多家。  
 姚村(Yaocun)在区境南部,伊犁路东侧(近虹桥路)。明末姚永济在此建宅,初名姚家港20世纪20年代更名"姚更浪",1949年后称今名。民居多为中式二层楼房,瓦平房。有旗杆白石、大荷花缸等明代遗物。居民500人。  
薛家厍(Xuejiashe)在区境西北部,北新泾镇境,长宁路南侧。相传明弘治年间已成村落薛姓聚居而得名。占地3.2公顷。居民400人。民居多中式二层楼房。村南有蘑菇场、和赌场。
涌泉坊(Yongquanfang)即愚园路395弄。在区境西部,镇宁路、乌鲁木齐北路之间。民国25年(1936年)建。因原涌泉浜得名。占地0.5公顷,有楼房16幢。居民350人。1989年列为上海市近代优秀建筑之一。  
善钟里(Shanzhongli)即常熟路111弄、113弄。在区境西南部,巨鹿路、长乐路之间。民国元年至25年(1912~1936年)建。因处原善钟路(今常熟路),故名。占地1.5公顷,有楼房25幢。居民600人。  
火油弄(Huoyoulong)自然村。在区境中部,新华一村南,建工医院。占地1.3公顷。因20世纪20年代曾有煤(火)油仓库,故名。村落呈矩形。居民400人。  
独家村(Dujiacun)位于区境北宝兴路185弄。20世纪初,仅有谈姓一家居住,故名。抗日战争期间,村湮没。民国34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居民迁来建屋居住。少数为二、三层住宅,余为简屋。居民300人。  
塔水桥(Tashuiqiao)在区境北部,场中路以南。占地6.7公顷。居民700人。约末形成村落。曾分称南塔、北塔、东塔。传黄姓曾建一石桥塌在水面上,叫塌石桥,"塌"、"塔"谐音,因名。有楼房、平房380多间。  
蕃瓜弄(Fangualong)位于区境南部,天目中路、共和新路交口处西北。1949年前为棚户区,相传居中曾收获一特大蕃瓜(南瓜),人称蕃瓜龙,谐音蕃瓜弄。1965年改建成五层楼房的新村,沿用蕃瓜弄为新村名。占地6公顷,有楼房57幢。居民6000人。北部保留棚屋残迹,为市级保护地点。  
靖远街(Jingyuanjie)位于区境南部,即今百禄坊。上海开埠初期外轮海员往来频繁之地,当时有粤人开设的樟木箱店,奉化人制作西服的裁缝铺等,外国海员称此处为"中国老街"(Old China Street).。该街于20世纪20年人由瑞康顺染行改建为里弄房屋。  
木樨宅(Muxizhai)在区境东北部,交通路北侧(交暨路西)。相传宋高宗时,河东人氏侯细南渡弹劾秦桧忤旨,退隐于此,亲植桂树,人称木樨侯家宅,因以为名。占地2公顷。民居多中式二层楼房。居民300人。  
正红里(Zhenghongli)即昌化路994弄。在区境东南部,昌化路东,澳门路、长寿路之间。约建于20世纪20年代。初名东京里。抗日战争胜利后,为纪念顾正红烈士改今名。占地0.9公顷,有楼房6幢。居民1900人。  
甘家楼下(Ganjialouxia)在区境西北部桃浦镇。相传明代甘姓居此,后建楼下词堂,故名。村落呈长方形,民居多中式二层楼房。人口400。有古银杏树1株,沪宁铁路、中槎浦经过。

[ 本帖最后由 小美女妈 于 2010-3-31 13:34 编辑 ].

TOP

回复 173#小美女妈 的帖子

献花了!上海的弄堂---上海市井生活的真实写照。无论是“上只脚”弄堂的幽雅,恬静,还是“下只角”弄堂的嘈杂,喧哗,都承载了几代上海人与这座城市无法割舍的情怀。.

TOP

楼主我也忙好了.

TOP

回复 175#fendihuang76 的帖子

侬讲得老对额.

TOP

回复 176#小美女妈 的帖子

楼主不睬阿拉,阿拉继续忙.

TOP

马歇尔公馆

这所带有意大利文艺复兴暑期建筑风格的建筑,原来属于一位品位高雅的太太——英国人荻百克夫人。整栋建筑构图简单,并无变化的花哨。,底层有三根雄伟的陶立克柱式的门柱,二层有宽敞的露台,长窗落地,两侧有升起的烟囱,完全对称,平稳和气。室内的大厅是大理石的地坪,悬挂着巨型的水晶雕吊灯,柚木护壁上镶嵌着巨幅的彩陶壁绘,餐厅里有一盏从英国特地定做的铜制吊灯,极尽精致考察之能事,入夜,更是令人目眩神迷。1945年美国陆军总参谋长马歇尔将军曾在此住了一年有余。如果别墅成为瑞金宾馆的分部。.

附件

20091109354810.jpg (35.76 KB)

2010-3-31 14:13

20091109354810.jpg

TOP

回复 178#fendihuang76 的帖子

侬忙好了伐?等侬忙好我忙点老教堂

[ 本帖最后由 小美女妈 于 2010-3-31 14:21 编辑 ].

TOP

梓园

乔家路113号,隐匿在上海老城厢的迷巷里。沿街的门楼是一个法国古典主义风格倾向的建筑,“梓园”两字由吴昌硕所题。二层正中有深凹的拱券和两根奇特的“不着地”的壁柱,夹着一方石鼓文字体的题额:梓园。门洞上方的弧形线脚内贴着一个大大的五角星。混杂着横竖的牌匾,剥落的粉刷,加上正午小街上焦灼的气味,这种时间和空间杂糅的文化语言都显得非常遥远。走进门楼,迎面是一座英国古典式的洋房,揣摩它的造型,细部变化而人寻味。梓园当年的主人名士王一亭曾在1922年接待了访问中国的爱因斯坦夫妇。.

附件

200911093553690.jpg (214.63 KB)

2010-3-31 14:16

200911093553690.jpg

TOP

孔祥熙公馆

多伦路250号,不晓得什么原因,孔祥熙官邸竟然是一栋阿拉伯风格的建筑,也许在他之前还有别的主人,偏爱这种伊斯兰精致华丽的情调。玲珑细密的白色石雕花格好像一层薄纱一样罩在坚硬光挺的建筑上,马蹄形的拱券还带着小朵小朵柔嫩的曲线,内中窗户的小小隔扇更显得纤细可爱。厅堂中的铺地也是一等的拼花,真是彼时上海质量的证明。.

附件

200911093574249.jpg (81.55 KB)

2010-3-31 14:17

200911093574249.jpg

TOP

回复 180#小美女妈 的帖子

我又结束了。你继续吧!.

TOP

LZ你偷懒了吧?我们忙完了。.

TOP

上海老教堂
上海现存的老教堂应该有近百座,年代最早的可以追溯到明末,即著名科学家徐光启从南京传入天主教后由其孙女和外国传教士潘国光兴建的“敬一堂”,其余大多是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的建筑作品,有哥特式、巴洛克式、拜占庭式、中国传统式等,它们是上海“万国建筑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上海曾经作为“多国殖民城市”的历史见证。
怀恩堂
怀恩堂是中国上海一所知名的基督教堂,位于静安区陕西北路375号(北京西路口)。
该堂创立于1910年(清宣统二年),最初位于虹口北四川路。美南浸信会传教士乐灵生在此置地20余亩,创办怀恩堂和民强中学、晏摩氏女中(现北郊中学)。
1924年,由于北四川路地价猛涨升值,美南浸信会出售原址建筑,将两所中学迁至北宝兴路,建成"浸会庄",另拨款在东宝兴路271号建造一幢四层楼房,作为怀恩堂和怀恩中小学校的新址。
1935年12月,怀恩堂邀请戚庆才担任牧师,直到1990年戚牧师去世。
1937年,淞沪会战开始,虹口沦为战场,怀恩堂被迫搬迁至爱文义路605弄王家沙花园32号。
由于信徒人数不断增加,1940年,购置了西摩路(今陕西北路)375号的基地,并于开始动工建堂,至1942年新堂落成,堂内可容纳千人以上。
是上海基督教主要教堂之一。
.

TOP

我喜欢看老教堂,慢慢等着欣赏。.

TOP

小桃园清真寺
中国伊斯兰教清真寺。旧称清真西寺、上海西城回教堂。
在上海南市区小桃园街52号。
是上海穆斯林宗教和教育、文化活动中心。
据寺内碑记,该寺原为一花园住宅,占地2.42亩。
1917年,由上海清真董事会董事金子云出资购买,捐作清真西寺址。
经1925年重建始具今日规模,改称小桃园清真寺。1919~1948年为中国穆斯林海路赴麦加朝觐的集散地。
1953年和1978年两次整修。
寺大门北向,庭院呈长方形。西侧为礼拜大殿,面积500平方米,为上下两层,可容千人同时礼拜。
上层有大跨度拱顶结构,在国内伊斯兰教建筑中属罕见。
底层门额悬“显扬正教”匾额l方,门间镶有两块红木的阿拉伯经文对联,上额砌有《古兰经》文一节。
大殿顶部为石子浇灌的平台,正中央是望月亭,高耸的“新月杆”竖立在拱形亭顶上,作为该寺的标志。
平台四角有4座阿拉伯式拱形圆顶,内各制石方台1块,长凳4条,专供诵经、休息之用。
庭院东侧有厅堂结构的3层楼房1幢,二、三层为图书馆、阅览室,藏有清代中国木刻《古兰经》和乌尔都文注释的印度版巨型《古兰经》,以及其他伊斯兰教珍贵文物。
底层为讲经厅,墙壁有书以圣训经文的中堂和条幅,以及雕刻有经文的香炉、香案、花瓶等陈设。
庭院南侧为教长室、会客厅和水房浴室。
中国当代伊斯兰教著名学者、《古兰经》诵读家买俊三和知名阿訇马儆吾曾担任过该寺教长。
1928年,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校址设于此。
今为上海市伊斯兰教协会会址所在地。
.

TOP

上海国际礼拜堂
在上海西南地区有一条带有浓郁欧式情调的幽静 马路——衡山路。
闻名中外的基督教国际礼拜堂就坐落在衡山路53号。

《上海宗教志》这样描述这座著名的教堂:“国际礼拜堂是一座近代哥特式砖木结构的建筑,该堂呈英国民间乡村建筑风格,堂体平面呈L型,屋顶呈交叉形木屋架。大门朝北,两边设尖拱长廊,窗框为弧拱形,镶嵌梅花纹玻璃。堂的左侧为3层楼房,底层为牧师办公室,三楼是小礼堂。”
上海国际礼拜教堂的命运,是与国家的历史命运紧紧地相联在一起的。国盛,它则荣;国衰,它则败。尽管它是一座圣殿,但绝不是世外桃源。国际礼拜堂的历史,无疑是中国近代基督教历史的一个缩影。

上海国际礼拜堂门口
众所周知,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争夺瓜分的一块肥肉。
1842年屈辱的《南京条约》签定后,上海、广州、福州、厦门、宁波等五个城市成为了帝国主义列强掠夺中国的第一站。
自此之后的百年历史中,一次又一次地签定不平等条约,接着是赔款、割地、立租界。伴随着西方列强的洋枪洋炮,天主教、基督教成为了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
上海这个大码头,继英国、法国等列强前来掠夺后,自然也少不了美国人的光顾。
1923年,在华美国人集资在当时的贝当路(今衡山路)开始建造这座教堂,以供在上海的以美国人为主的西方人享用。
该堂最终在1925年竣工并开始使用,英文堂名为Shanghai Community Church,中文名称为国际礼拜堂。
.

TOP

另类的天主教堂-董家渡天主教堂
位处晚清老城厢边际的董家渡天主堂兴建于公元1847年,用了六年时间始建成开堂。
它的外观造型流露出显而易见的西班牙味。
建筑风格则归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巴洛克式。
经典的巴洛克建筑追求动感,喜用富丽堂皇的装饰、雕塑和强烈的色彩,线条也曲折多变。
但在董家渡天主堂却表现出略微出人意外的简洁的装饰风格,不知内中是否别有缘故。

教堂正立面为三段式。下段以四对爱奥尼克式柱划成三间──使大门开有三个入口。进门旁的双柱当间有砖砌的中国式对联,外端的两对立柱间则塑有神龛;中段墙面正中嵌入一只圆形大时钟,其上两端各耸立一座钟楼,楼内铜钟据说是一个半世纪前的原物;上段山墙做成具有典型巴洛克气质的卷涡式样,中央辟出一额,直书“天主堂”三个大字;顶上竖起铁十字架,长近四米,据说有一吨来重。
大堂内部采拱顶而非穹顶,辅之以青绿藻井图案构成天花;堂内粗壮的立柱测算来约有四米周长,其中一柱内还有楼梯可上唱经楼。唱经楼是位于进门上的一道夹层,这里遥对远处的祭坛,侧望还可以清楚地看到堂内墙面高处的精美浮雕。作为中西合璧的具体体现,这些浮雕表现了十分中国化的莲、鹤、葫芦、宝剑、双钱等内容。

董家渡天主堂在上个世纪曾是天主教江南教区主教座堂。
自本世纪初徐家汇天主堂落成后,它的传教中心地位才被取代。
两堂迥异的建筑特质──前者中西杂糅,后者全面西化也多少折射出天主教进入中国前后不同时期的心境和姿态,由此念及早年来中国的耶稣会会士在打破中国和西方之间文化隔阂方面所做出的煞费苦心的努力──

就在公元1557年,当时作为东印度耶稣会布道团观察员的范礼安曾给东方的传教事业制定了开拓性的新方向──即“文化顺应”政策:他要求到中国的传教士首先中国化。
范礼安本人未到中国,但他的思路却被证明有预见性,而且最终产生了效果──他的追随者罗明坚和利玛窦,尤其是后者很起作用。
他不仅进入了中国,而且还到了当时明朝的两个首都。
他在北京住了10年,致力于向朝廷的官员们宣讲天主教教义和传播西方科学知识,并且成功地为相当范围的士大夫群落所接受──徐光启就受洗于他。
他比起另一个注定也要在西方在华传教史上留下一笔的传教士幸运得多──那就是与董家渡天主堂有关的第一位旅华传教士方济各﹒沙勿略。
董家渡天主堂最初的名字就以他命名──圣方济各﹒沙勿略堂。
方济各﹒沙勿略于公元1551年前来中国,由于无法进入广东,而困于现今台山县的上川岛达 4个月,最后死在那里。他是一个使徒……

.

TOP

圣三一堂
圣三一堂(Holy Trinity Church)是聘请了英国本土的著名建筑师设计的,1869年建成。
这是一座红砖砌筑,室内外均为清水红砖墙面的建筑,俗称“红礼拜堂”,是上海早期最大最华丽的基督教教堂。
  
本来,圣三一堂的设计体现了多种建筑风格的融合。
但是在1893年,在圣三一堂的左侧(也就是东南方),又增建了一座高耸的钟楼,这座钟楼大大增强了这座教堂的哥特式意味。
钟楼为四方形平面,尖椎形屋顶,四角有4个小尖顶。
钟楼内安置了八音大钟,能按着圣诗的音韵敲打。
在1930年代十层以上高层建筑在上海出现以前,圣三一堂的钟楼曾经长期是上海的制高点和最醒目的地标,尤其是对于乘坐轮船进出上海的乘客。
这座钟楼已毁于1966年8月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的高潮中,现正在计划重建中。

该教堂位于黄浦区,原上海公共租界的中心区,东面临江西路,北面临九江路,南面隔汉口路就是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大厦。
东侧(正面)的前方有一处上海市中心过去难得一见的花园绿地。
这是一座专门为英国侨民中的圣公会教徒服务的教堂,1847年先建造了一座小型教堂,1866年5月24日—1869年重新建造,外观为哥特式,是上海早期最大最华丽的基督教堂。
由斯科特,凯德纳设计。1875年升格为圣公会北华教区主教座堂,1893年在教堂左侧增建高耸的钟楼(已毁于文革中)。

1949年以后英国侨民撤退,这座教堂就移交给信仰背景相同的中华圣公会江苏教区。
1958年,在献堂献庙的高潮中这座教堂仍被保留下来,作为黄浦区基督教举行联合礼拜的场所之一,继续沿用圣公会仪式。
1966年文革开始,教堂被占用,以后这里长期被黄浦区政府使用。
2005年,这座古老的教堂在被占用近40年后终于归还给教会,附属建筑作为中国基督教两会所在地,教堂计划在修复后重新开放。
.

TOP

皋兰路小教堂
皋兰路小教堂

皋兰路小教堂位于皋兰路16号,属以俄罗斯为中心的东方正教会(基督教一支)。

建于1931年,与新乐路大堂相对称圣母小堂。

教堂正面向西,集中式正方形平面,上置一大四小葱花形穹窿顶,典型俄罗斯古典风格。

皋兰路小教堂1994年修葺。

.

TOP

这些文字和图片看得实在过瘾。谢谢了!也真想以后有机会带上孩子一起去那些实地看看!不错!.

TOP

徐家汇天主堂
徐家汇天主教堂是上海最大的天主教堂,位于徐汇区蒲西路156号,是上海天主教三自爱国会所在地。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宣统二年(1910年)告成,1980年重修。为中世纪哥特式建筑,平面呈长十字形,正面向东,两侧建钟楼,高耸入云。
徐家汇天主教堂是鸦片战争后上海第一座天主教堂。19世纪末,徐光启墓附近地区是上海天主教中心,1906年教会建新堂,1910年完成,即后来的徐家汇天主教堂,是中国第一座按西方建筑风格建造的教堂。高79米,宽28米,正祭台处宽44米。堂内有苏州产金山石雕凿的64根植柱,每根又有10根小圆柱组合而成。地坪铺方砖,中间一条通道则铺花磁砖。门窗都是哥特尖拱式,嵌彩色玻璃,镶成图案和神像。有祭台19座,中间大祭台是1919年复活节从巴黎运来,有较高的宗教艺术价值。堂内可容纳2500人同时做弥撒。外观是典型的欧洲中世纪哥特式,双尖顶砖石结构,堂脊高18米,钟楼全高约60米,尖顶31米,尖顶上的两个十字架,直插云霄。堂身上也有一十字架,颇似轮盘状――生命恰如驾驭轮盘,恰当的比喻。堂身正中是盘型浮雕,繁复华丽,远看极像罗马钟表的形状。外部结构采用清一色红砖,屋顶铺设石墨瓦,饰以许多圣子、天主的石雕,纯洁而安祥。
“文革"时期,徐家汇天主堂遭严重破坏,连巳拆下十字架的两个尖顶和大管风琴也不能幸免,教堂被用作仓库,宗教活动中断。1978年后恢复,1980年重修,1982年圣诞节,修复尖顶十字架,重现大教堂哥特式风貌。
.

TOP

佘山天主教堂

号称东亚第二大教堂的佘山天主教堂(松江佘山上),每年5月圣母月,吸引各地教徒排着长长的队伍,逐个进入教堂做弥撒,盛况空前。

教堂外墙用红砖,穹顶,尖拱形的玻璃窗镶嵌着彩色圣像,体现了文艺复兴时代罗马风格,大堂可容纳3000余人
.

TOP

回复 182#fendihuang76 的帖子

这个原来是孔祥熙公馆.
上次经过多伦路, 我还看了好几眼, 看到一个窗口里面在装修, 我还想着, 租一个这里面的房间住住, 应该很不错的. .

TOP

虹口区多伦路59号的鸿德堂
位于多伦路59号。始建于1928年。建筑面积700平方米。主楼坐南朝北,3层楼房,第四层为明钟楼,整幢建筑极具中国庙宇风格。在基督教堂的建筑中实属罕见。教堂属基督教长老会。其建筑经费主要由中国教友捐献,还有部分经费是美国传教士费启鸿支持的,为纪念费启鸿,故以“鸿德堂”三字为教堂之名。
.

TOP

卢湾区复兴中路425号的诸圣堂
诸圣堂是位于中国上海市卢湾区复兴中路425号(淡水路口)的一座基督教堂。 由美国圣公会建造于1925年。当时这里位于上海法租界。诸圣堂建筑采用圣公会高派教堂格式,红砖,三角形屋顶,门柱为混凝土雕刻艺术,门廊上设有圆形玫瑰窗,西北角附方形塔楼。教堂占地1326平方米,大堂可容500人,加上小堂和附屋共可容1000人。1958年,诸圣堂幸运地被保留下来,作为卢湾区的联合礼拜教堂。1966年8月被关闭。1980年代恢复聚会。1985年起,该堂特设有盲人礼拜。
.

TOP

若瑟堂
若瑟堂(又名圣约瑟教堂,俗称洋泾浜天主堂)是上海较早的天主教堂,该教堂地基是根据1846年(清道光二十六年)“上谕”归还的天主教产业。1860年(咸丰十年)4月15日破土动工,次年6月29日竣工并举行开光典礼。因位于洋泾浜(今延安东路)南岸而得名,该教堂早期为天主教耶稣会澳门圣若瑟堂设在上海的总帐房(即总管理机构),神职人员均由澳门圣若瑟道院委派。罗礼思(葡)设计,砖混结构,1860-1861年建造,教堂为哥特特征的晚期罗马风格。拉丁十字形平面,单钟塔式立面构图,门窗均为半圆券。内部用束柱和肋骨拱顶形式。宗教题材的彩色镶嵌玻璃窗。屋顶由四个小尖塔顶围绕一个大尖塔顶组成,为上海当时最高的建筑。1862年(同治元年)5月17日,法国驻华海军司令、海军上将卜罗德(A.L.Protet,又译作卜绿帖)在南桥被太平军击毙,5月26日年文思主教在这里做弥撒,出席丧礼的除各国驻上海的高级官员外,还有清廷钦差大臣薛焕、江苏巡抚李鸿章、上海道吴煦等人。1865年教堂创办类思学校(即今四川南路小学)。“文革”开始时,教堂停止宗教活动。1986年对教堂进行修理并恢复宗教活动。该教堂是保存完好的近代西洋建筑,1994年2月15日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列为市近现代优秀保护建筑。今址为四川南路36号。
.

TOP

东正教圣母大堂
圣母大堂位于上海新乐路的圣母大堂是仅存的东正教教堂,又称为新乐路教堂。东正教在上海最盛时为1931年日本侵略我国东北后,那时外籍东正教徒从全国集中到上海,曾有7个教堂。建国后外籍侨民纷纷离境,东正教徒逐渐减少。仅存新乐路教堂依然保存十分完好。
建造年代:民国21年(1932年),东正教上海教区主教维克托尔(白俄)向东正教徒和白俄侨民集资建造东正教堂,也称圣母大堂。
建筑风格:典型的俄罗斯正教堂风格的建筑,中间顶部为大的半圆穹顶,四角有四个。南侧一幢两层楼房,为神职人员住宅,建筑面积为538平方米。1988年,该堂修复一新。


[ 本帖最后由 小美女妈 于 2010-3-31 15:09 编辑 ].

TOP

我忙好了,.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