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 12
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求助] 老师当众批评了,孩子哭了。。。。。。。

引用:
原帖由 dong 于 2006-8-11 18:54 发表
如果这位老师了解这位品学兼优的性格,不当着全班的面批评她,而是通过和家长及学生本人的交流,正确引导孩子,也许就不会有这种悲惨的结局了,一位好学生就这样被牺牲了,不可惜吗?所以对学生的批评要因人而异, ...
天哪,有谁真可以天之娇子到这个地步?如果说任何批评都得单独进行,那您来试试看.我不相信有哪个高素质的老师真能做到决不当众批评学生.像我本人,那些后进的孩子有一些小小的进步,我会好好奖励.但如果是个大家心目中的好学生做错事了,我会更严厉地批评.因为,1.可以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对班级管理有好处.2.让好孩子知道,老师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自己应该做得更好.
  说到可惜,我觉得没什么可惜的,对这样的孩子来说,正因为从小没有这样的经历,导致心理脆弱,可以说,出现问题是迟早的事.如果再晚几年发生这样的事可能情况更严重了.难道你认为一个人真能一辈子不被人当众批评吗?
  当然,无论是批评还是表扬都要讲究尺度,讲究艺术,这对于当教师的人来说确实是一项应该好好研究的课题..

TOP

引用:
原帖由 ericmama 于 2006-8-11 19:49 发表
抱歉,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如果我的言辞有损于教师形象,我再次抱歉。我并没有自认为是很优秀的教师,真的有许多东西要学。所以诚恳接受庭庭妈妈的批评。
  不用抱歉,作为你的同行我很理解你.当然,站在家长的立场上,对老师的一些做法产生不满,因而发生牢骚也属正常.包括那位"攻击'了整个教师队伍的家长,她的言论我也能理解.因为,我们都是人,是情感动物,都有情绪不稳定的时候.今天你可能因为某种原因批评了一批人,明天我也可能出于要帮助孩子进步的目的而批评了一个人.
  当然,批评只是一种手段,但既然是人,难免犯错,也难免会受些批评.作为家长(我也是家长),应该考虑如何帮助孩子改正缺点,如何和老师进行沟通(不要在人多的时候询问孩子的情况,可以用电话沟通.或者压低声音,把孩子支开,让老师意识到你对此的敏感,他也不至于再大着嗓门批评你家孩子了).作为教师,我看了这个帖子,觉得压力很大.毕竟是教育人的工作啊,一言一行都可能很无意地改变别人.确实应该谨言慎行..

TOP

引用:
原帖由 lele0016 于 2006-8-11 23:29 发表
很精辟的帖子,非常值得一看。
做家长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幼儿园或学校里能够过的开心,不仅能够学到知识,还能学到为人处事的方法,以及得到良好的个性培养等等,现代社会赋予老师的责任越来越重,对老师的 ...
你孩子在哪家学校,如果情况属实的话,这个老师可以下岗了.我呆过的几个学校从没发生过类似的事.我认为你可以考虑转学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假居士 于 2006-8-13 22:47 发表

  不用抱歉,作为你的同行我很理解你.当然,站在家长的立场上,对老师的一些做法产生不满,因而发生牢骚也属正常.包括那位"攻击'了整个教师队伍的家长,她的言论我也能理解.因为,我们都是人,是情感动物 ...
包括那位"攻击'了整个教师队伍的家长,我想指的是我吧。
我重新看了一下我写的帖子,我觉得这个帽子好象大了些。有些地方措辞是不太温柔,但就算攻击也是针对LZ写的这位老师。我本人对教师怀有崇高的敬意(更何况家里还有位教师呢
大家都是就事论事地讨论,或者是对一些说法提出异议。
如果说伤害到了一些教师,我道歉。但是悄悄地问一声,这样的讨论就会让成人的我们激动起来,那么LZ提到的幼小的孩子的心灵是否更加脆弱,需要我们的呵护和引导呢?.

TOP

引用:
原帖由 庭庭妈妈 于 2006-8-13 23:41 发表

包括那位"攻击'了整个教师队伍的家长,我想指的是我吧。
我重新看了一下我写的帖子,我觉得这个帽子好象大了些。有些地方措辞是不太温柔,但就算攻击也是针对LZ写的这位老师。我本人对教师怀有崇高的敬意(更 ...
请您首先看清楚我所表达的意思,再看一下我所用的标点:引号.它在此处的作用1.并非真实
2.引用(庭庭妈妈的话:老师一点责任也没有了吗?所以说现在的老师还应该加强师德方面的教育!为什么老师现在的待遇很高,老师只是个糊口的工作吗?现在的老师是该好好地反思一下了!
另一位教师的回话:庭庭妈妈:我今天是在就事论事,不希望你进行任何人身攻击。如果我的言辞让您对老师这个职业有任何误解的话,我道歉。)
  因此,您不必自己套上帽子
  其余的意思,我之前已经表达清楚了,不再赘述(此贴只是对回应的回应)
  另外,想补充说的是,我的那位同行之所以站出来说话,并非是维护老师.只是帮助家长在面对此类现象发生时该如何直面它(我看过这位老师不少发言:客观、有理、有椐).事实上包括我在内的许多教师在旺网上都热心解答家长的各类提问(多在中小学阶段).用我自己在别帖上的一句话说明原因:希望让一部分家庭的教育先"富"起来,之后带动更多家庭( 有些冠冕堂皇).因此,虽说是工作之余,没有酬劳,我们仍然乐此不疲.当然,我不是说我们有多么高尚,只是本着教育工作是份良心活这种意识在规范着自己的言行.  事实上,真让我们这种人看到那种糟透了的老师,我们会骂得比谁都凶,心中的愤慨会更浓重(丢人哪).因此,之所以我们都认为孩子应该学会面对批评,是因为我们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孩子只会赏识是不行的(赏识教育更适合残疾儿童),而应该......(不再引用前几帖的话了)
  .

TOP

回复 #52 假居士 的帖子

引用假居士的话“因为,我们都是人,是情感动物,都有情绪不稳定的时候.今天你可能因为某种原因批评了一批人,明天我也可能出于要帮助孩子进步的目的而批评了一个人.
  当然,批评只是一种手段,但既然是人,难免犯错,也难免会受些批评.作为家长(我也是家长),应该考虑如何帮助孩子改正缺点,如何和老师进行沟通(不要在人多的时候询问孩子的情况,可以用电话沟通.或者压低声音,把孩子支开,让老师意识到你对此的敏感,他也不至于再大着嗓门批评你家孩子了).作为教师,我看了这个帖子,觉得压力很大.毕竟是教育人的工作啊,一言一行都可能很无意地改变别人.确实应该谨言慎行千万不能走极端,一味的责骂、说教和过度的溺爱”

        您说的很好,“作为教师,我看了这个帖子,觉得压力很大.毕竟是教育人的工作啊,一言一行都可能很无意地改变别人”,既然如此,我们对孩子的批评不应该因人而异吗?您误会了,我的意思并不是说老师不能当众批评孩子(应该因人而异,希望您能看我所有的回帖),我指责的也只是个别老师(不公平的批评,带有个人感情色彩),我对老师是非常尊敬的,高中时候我遇上了一位好老师,对我的影响很大,使我懂得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我心里一直对他满怀感激。
        我再次重申一下我的观点:批评要因人而异,教育孩子千万不能走极端,不能一味的责骂和过度的溺爱
        我也希望大家认真考虑一下庭庭妈妈所说的话,孩子幼小脆弱的心灵是否更加需要我们的呵护和引导呢?.

TOP

引用:
原帖由 假居士 于 2006-8-14 01:26 发表

孩子只会赏识是不行的(赏识教育更适合残疾儿童),
“孩子只会赏识是不行的”,同意;“赏识教育更适合残疾儿童”,太偏激了.

TOP

好贴,学到了很多东西
谢谢LZ,谢谢各位参加讨论的妈妈.

TOP

,到底是育儿论坛,即使观点各不相同.也不会出现在某些论坛中常见的谩骂\诋毁,大家的言谈都较理性.
其实,作为教师,我来此论坛的目的:
1.为了更好地教子 
2.帮助一些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疑惑的家长.
还有一点便是:了解家长的心理,促使自己更高质量地完成工作.
这种讨论对于我的第3项目的是有帮助的.

我看完了所有回帖,其实大家的观点都是一致的:教师的批评应该讲究艺术,孩子的心灵应得到呵护.我们双方并非处于辩论的两方.
但是,出发点稍有不同.家长们站在心疼孩子,希望孩子少受罪的立场上发表评论.而作为教师的我们是站在孩子已经受到了批评,你该如何处理的角度来发表评论.
因此,我对你们的话是同意的,当然,因为之前在没有看完全帖的情况下,对一些家长的"前言"理解不够,说话语气确实不够理性,我道歉

不好意思,我还要再说明我之前的一个观点:;“赏识教育更适合残疾儿童”
赏识教育本就是周泓提出的,而他正是运用了这套理论把自己的残疾女儿培养成材了.所以一度其大红大紫(我老公的一批朋友也参与了他的造势运动).可经过不少人的课题研究,发现同样的方法在正常孩子身上效果相当不好,甚至还有些负面作用。因而,我们绝大多数的业内同行对这套"赏识教育"是嗤之以鼻的(对不起,我并非不尊重周泓先生,相反我认为其是一名伟大的父亲,我个人极其崇敬他,但对象确实不同)..

TOP

孩子生活在社会中,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处理一些意外也是孩子情商发展的过程,你不可能试着让老师去改变,但是你可以试着让孩子对这些问题有自己的看法,你回家后告诉孩子老师刚才那样做是错的,但是老师说的话是不是对的,那么假如是的话,那鼓励孩子下次改正,那老师再也不会那样说了。我猜老师不可能只针对一个孩子,她脾气就是这个样子,那询问孩子别的孩子被老师说了哭有用吗?举好的例子给她听,总之,和孩子哭没有用一样,大人埋怨有用吗?
我女儿幼儿园的老师那个脾气真的厉害,六一节孩子学跳舞,就对着孩子大吼大叫的,还用手点孩子的头,用语言训斥,家长们看在眼里,没有人说,当然也包括我,回家后我女儿说有点怕,事实第二天好多孩子都不肯上学了,后来孩子们还是正常演出了,家长在引导孩子的思路方面其实很重要。.

TOP

走了几天,没想到这里热闹如旧,气氛真好。其实大家的出发点都是一致的,看看每个帖不无道理,角度不同,但观点大同小异。往往一个人封闭在自己的观点中,有些钻牛角尖,还是眼光放宽一些,多多吸收别人的意见,因为大家的见解都是自己在育儿过程中的精华,千万不可小视。让我们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吧 。希望有机会能在更多的育儿方面与大家探讨,受益匪浅啊。.

TOP

这里的讨论真是热烈啊,而且能够看出来这里所有的家长--无论是身为老师的家长,还是其他家长都是那么认真负责,对自己的孩子负责,也对别人的孩子负责..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13 ericmama 的帖子

赞同ERICMAMA的观点,应当引导孩子正确接受老师的批评.
     
      我想不是每个孩子在每时每刻都能遇到优秀的老师,对此我们没有过多的选择余地.有些老师处理问题的方法可能比较直接,这会让在家一贯受宠的宝宝一时不能接受.做妈妈的这时就应该出来帮助宝宝进行心理调节.只有不断加强孩子自己的承受能力,让他在受到批评时能坦然接受正常的批评,以后到社会上后才能适应..

TOP

我觉得老师不该当众批评,小朋友的行为控制能力本身就不好,老师应该以引导为主.

TOP

好贴,学习ING....

TOP

回复 #44 宇泽妈 的帖子

非常不错!!.

TOP

邻居家的孩子已经转了十几个幼儿园了,什么原因?因为老师批评了他。那孩子回到家就要求妈妈帮他换幼儿园,他妈妈一一照办,还和老师打招呼说不要批评他。孩子的性格和各种行为,与家庭教育也是分不开的。.

TOP

好贴!
最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过去我的观点的是教育要表扬为主,后来发现我们的教育现在过多的强调了表扬,大多数老师对于孩子特别是幼儿都是鼓励为主,孩子做的好了当然是表扬;不好了,往往会说你做的很好,不过如果你能。。。会做的更好的,可是很多孩子听到的往往是你做的很不错,不过。。。的话都没听到。所以导致很多孩子只听得起好话,表扬的话,都认为自己很棒,当然这样让孩子很开心,很自信,肯定是有好处的。
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也接触过很多同龄的各种孩子,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以为自己是最棒的,很难接受自己比别的孩子弱,哪怕只是小小的一件事也想争第一,表扬的话听了开心,别人无意识的“批评“,也许根本算不上批评都会很不开心甚至哭闹,非得让别人说自己好才罢休。事实上我们的孩子肯定不是最棒的,比我们棒的孩子多了去了,他们必将一步步走向社会,将会遇到数不清比自己强得多的人,遭遇数不清的挫折,甚至是打击,试问我们的孩子能承受得了吗?
教育方式的对错永远是难以说清楚,也一直会有争议,希望这样的讨论继续进行下去,讨论的越是透彻,越能看清其中的利弊,越能使我们如何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自己也不断学习不断成长。.

TOP

引用:
原帖由 羊宝宝妈妈 于 2006-8-15 13:22 发表
赞成13楼的做法,虽然我尚未如此

不过,确实应该让孩子能够勇敢地正确地面对批评
.

TOP

引用:
原帖由 杨囡囡妈咪 于 2006-8-23 02:15 发表
邻居家的孩子已经转了十几个幼儿园了,什么原因?因为老师批评了他。那孩子回到家就要求妈妈帮他换幼儿园,他妈妈一一照办,还和老师打招呼说不要批评他。孩子的性格和各种行为,与家庭教育也是分不开的。
就是目前这样的家长太多了,转来转去就是为了老师的批评,从小对老师都有抵触心理,家庭教育太重要了!.

TOP

好贴,收藏,回家再自己拜读。
我觉得孩子还是要有适当的挫折.

[ 本帖最后由 lily 于 2006-8-23 14:30 编辑 ].

TOP

[quote]原帖由 铭儿妈 于 2006-8-15 14:21 发表
赞同ERICMAMA的观点,应当引导孩子正确接受老师的批评.
     
      .

TOP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老师最好在批评学生时注意言行,免得夜长梦多。.

TOP

正确引导.

TOP

哈哈,好贴啊,精彩!
“大家的观点都是一致的:教师的批评应该讲究艺术,孩子的心灵应得到呵护.我们双方并非处于辩论的两方.
但是,出发点稍有不同.家长们站在心疼孩子,希望孩子少受罪的立场上发表评论.而作为教师是站在孩子已经受到了批评,你该如何处理的角度来发表评论.”.

TOP

我觉得不能因为成人世界的严酷,就要让幼小的心灵承受他们还无法承受的严峻社会。想想为什么我们大人要买很多的童话故事给自己的小孩看?想想再想想?童年是什么?成长又是什么?

就这件事本生就是老师的错。孩子不好的地方是应该说,也应该及时的和家长沟通,这没错。
老师错就错在,在不恰当的地方用不合适的态度批评孩子。
每个老师都该有办公室吧,何不在人少的合适的地方和家长先沟通呢?同时给在旁边的孩子一些糖果或玩具等,让孩子感觉好一点呢?如果有必要要让孩子一起参与的,也请礼貌的和孩子沟通交流呢?

我觉得老师们的素质有时候真是叫人失望。为人师表
让人担心的老师又会能交出怎样的优秀人才呢?
.

TOP

那天,我是在孩子学习的休息时间看望了下孩子,老师见我来了,也挺热情,没考虑什么就当面对孩子的分心动作提出批评,说今天练习动作时,老是不跟着一起做,有点不专心。。。。。。。孩子看到我来,一开始还挺高兴地跑到我身边,听到老师的话后,孩子立刻背过身拉着我手,我初始体会是老师的批评更多地是好意见,我就带着笑容的问孩子,她不乐意了,当时就哭了......作为父母我的第一感觉可能还是孩子也许觉得委屈了,也挺脆弱的,也许是孩子可能还是小吧(4岁3个月).......没有过多时间细想。
    于是我和其他个别家长随后站在边上看孩子们的表演练习,可是练习发生的这件事让我一直心中内疚和不适很久很久:孩子还在哭,我过去也低声劝说她,告诉她没事,我知道你跳得很好的,不哭,好好表演给爸爸看。我也并没有当场带她先回去,老师也没说什么,就一直让她这么持续站在那哭了十来分钟至到结束。说实话初了开始一丁点怨气外,后来我的心情一直都很沉重地站在那,也想过立即带她走,可又想应该让孩子坚持学习下去,练习就该和老师同学继续完成,一件事该做到有始有终。..........
      尽管这事过去一个月多了,可是我心情为此沉重了很久很久........为孩子、为自己、为老师.......,也可以说思绪万千,一直在想:一个孩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成人:父母、老师到底这样做对不对,面对孩子的如此长时间的哭泣,能无动于衷,不作为吗?自责啊。。。。。。
      看了旺旺有这么多父母、老师和专家的关心及讨论,收益菲浅,也发自内心感激大家的真诚!
又是一个新学期,对孩子的教育因为这件事,我现在无形中多了些无助和自责、担心............我想可能我们家长还得多和老师多交流沟通下自己孩子的成长。......
    诚心希望得到各位前辈、教育专家和爱心父母的更多更好教诲。.

TOP

回复 #3 JUNMA_POWER 的帖子

其实受不了的是家长自己,老师在园肯定已给你的孩子指出了缺点,你应该从正面去理解,当然老师也应该注意说话的方式,请谅解我实话实说,我也是一名示范园的教师..

TOP

我觉得跟小孩子的性格也有关系,如果孩子属于比较脆弱的,我觉得家长应该让老师了解孩子的个性,这样老师就会注意到的。而家长平时就多培养培养小孩的承受力。.

TOP

 80 12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