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5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ZT)《奥数是个替死鬼》

手机
  ~~~~
  手机推广之初,号称随时随地的沟通可以给人们带来自由。但现在的结果是什么?你反而被这个如影随形的东西拴住了。哪天要是忘了带还浑身上下不得劲儿。同样的道理,这个看似可以促进沟通的东西,却大大减少了人们的实际交流,尤其是其中的短信功能。
  
  英国科学家2005年的一项研究显示,那些因发短信而分神的工作人员所损失的智商要比抽大麻的人还多。在80例临床实验中,在工作中经常发短信的人智商会降低10%,相当于一整天没有睡觉,而抽大麻后也只会下降4%左右。如此说来,有些东西还真是堪比黄赌毒。
  
  看上去有点惊人,但这事情非常好理解。在传统的面对面沟通方式中,语气和表情的信息量远远大于语言本身。再加上短信息输入速度缓慢,语句能省则省,意思传递的效率大大降低,误会频频。当面几句话就能说清的事情,如今往往花上十几分钟,往来好几条短信还不一定能理解对。2007年爱尔兰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测试了几万名中学生的英文能力后发布了一份报告:“短信通讯技术导致学生拙于拼写、语言生硬不连贯。当今青少年过度依赖于短句、简单时态和有限词汇”。更何况,在每天浩如烟海的短信中,无意义的废话又占了七成开外。那些垃圾、广告、色情什么的就更甭提了,同样道理,看看学校和家长在“防”字上下了多少功夫吧。
  
  相比之下,网上聊天虽然输入速度相对较快,但毕竟也是纯文字,且占据时间更长、废话更多,谁的危害更大还有一拼。在线聊天工具肯定会在某些具体的时刻给你带来方便,但代价是其余九成以上时间内的对折以下的低效率。它比网页上不断跳动的链接更具干扰性,要不怎么那么多企业、家庭都对这些聊天工具如临大敌、左封右堵呢。.

TOP

填鸭式教学
  ~~~~~~~~~~
  这么多智商杀手,它们的共性是什么?那就是大幅度减少了真正的交流。只有交流才能发动大脑的积极性,通过各种角度的换位思考得到全面的视野。电视、电脑、手机……我们现在既然选择了效率这么低的学习方式和沟通方式,而每天24个小时却没有延长,什么东西在减少,非常明显。在家中,其实电视只要开着,就算没有人专门坐在那里看,也能有效减少家庭成员之间的交谈。所以总体而言,不必讨论节目是否有意义,只要它开着,就既耗电又耗智商。
  
  更大的问题是,这些现代物件在生活中并不突兀,把它们都砸掉有怎样呢?家长和老师的忙碌、兄弟姐妹和朋友的缺失、实际监护人年龄上的巨大差距,交谈的机会少得可怜,智商的处境真是危险。好在孩子的生活有一大半都在教室里,那就看看那里的情况怎么样吧。不过,既然老师也是忙碌的社会中人,这一点并不乐观。
  
  孩子平时在学校里的情况我了解不多,仅凭他们在我课上的表现来做出猜测恐怕有失公允。但很多课外班的老师都是一线教师,他们的授课方式很能说明问题。从周中到周末,一个人的教学风格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当年刚入行的时候,由于时运不济,我赶上了三次集中大培训,一次比一次正规。到了第三次,还给我们布置了每周观摩若干次老教师上课的任务。某天晚上,一个五年级的课本班,中年女老师,她的教法让我很开眼。
  
  那天的内容是求一个数有多少个约数,以504为例,方法如下:
  
  ① 分解质因数:504=2^3×3^2×7^1
  ② 把每个指数加1后连乘起来:(3+1)×(2+1)×(1+1)=24
  所以504的约数一共有24个。
  
  这个方法乍一看不太直观,但实际上脉络还是很清晰的。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乘法原理了,比如说食堂有馒头、米饭、烙饼三种主食,有鱼香肉丝、麻婆豆腐两种炒菜,如果我这顿饭要吃一种主食加一种菜的话,那么每种主食都可以有两个菜可选作搭档,因而总共有3×2=6种不同的搭配。约数个数的求法其实也是这种思路,一般我讲的话会把它比作中药铺配药,2、3、7是三种药材,找504的约数就是从这三种药材里抓药。其中2这种药一共有3份,可以有4种不同的抓法:抓3份、抓2份、抓1份、不抓,依此类推,3有3种抓法,7有2种抓法,就和配一顿饭一样,最终可以4×3×2=24有种搭配。一个整数只要它的成份不比另一个整数多,那么前者就是后者的约数,也就是说这24种搭配就对应着504的24个不同的约数。
  
  当天,那个老师可没费这么大劲,她编了一个顺口溜:“先分解,再整理,指数加一连乘起”。写好后,她让学生先抄在笔记本上,然后带着他们一起朗读了七八遍,就在我不耐烦之际,她笑眯眯地问道:
  
  “同学们,你们说这三个步骤哪一步最重要呀?”
  “指数加一连乘起!”同学们读在兴头上,异口同声地回答。
  没想到她脸色陡变,厉声说,“分解都没分解,怎么指数加一连乘起!?”
  
  编个顺口溜倒是也挺好,不过完全不讲思路的话,就算再顺口的溜也毫无建设性。但最后这句训斥,真是太没天理了,学生们几乎是被吓得愣了两秒,之后赶紧改口。
  
  也许从当场的教学效果来看,区别并不明显。落实到应试上,说不定一些基本问题她的学生还会做得更顺利一些。但我觉得,如果数学这样学,恐怕真的就是智商杀手了。这么好的一个应用乘法原理的机会,这么好的一个理解约数的角度,这么好的一个贴近生活的例子,就这么塞给学生一个顺口溜实在太可惜。
  
  这就是一个知识点的教学,这就是智力研究报告中所提到的以应试为目的的标准化学习方式,其结果就是让孩子没有任何逻辑地记住了一堆不可理喻的乱码。奥数课上一说到等差数列求和,有的学生“首项加末项乘以项数除以二”张嘴就来,十分熟练。可是有时你接着问他什么叫“项数”,他竟然不知道,我看着他们简直心疼得不得了,浪费了这么多脑细胞都背了些什么?其实小学数学没有任何一个公式要背,对于他们来说,这些公式背后的思路并不难理解,而且还包含着很多有用的生活思想。课上他们一般都是可以津津有味地听明白的,而且,思路也并不比顺口溜难记,只不过我没有必要带着他们朗读七八遍就是了。日后忘掉一些是很正常的,但随着不断的应用和重复,科学的思路、数学之美就会浮现出来。
  
  在没有交流、没有探讨的课堂上,那些顺口溜可都是拿智商换来的呀!.

TOP

谁在折磨孩子?
  ~~~~~~~~~~~~~
  我在某地取缔奥数的规定中赫然看到“考试中不允许出现奥数内容”,可是,什么是奥数内容呢?是不是难一点的就叫奥数?那这条规定岂不是变成“考试中不允许出现难题”了?我们的规定、改革总是这样,一棒子抡下去再说,结果如何、是否可操作都没工夫细想。
  
  奥林匹克的奥又正好是深奥的奥,因而奥数给人的印象一直是非常难。这也很正常,一道题若能被媒体看上,当然不会是平庸之作。所以,难题折磨孩子也是奥数的罪状之一。但从我个人的感觉来说,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前面曾经提到过,我们的奥数课有四种层次,其中第三档次的人数占有绝对优势。我的课以二、三档次为主。尖子班虽然没带过,但某些比赛的复赛考辅班可基本对应。第四档次的普通班我只带过一次,“面具”中已重施笔墨。
  
  在复赛考辅班上,课堂通常充满激情,我几乎没有感觉到奥数给他们带来了任何痛苦。那难熬的159个小时属于第二档次,在第二学期里确实有几个瞬间有过难为孩子的感觉,但绝大部分时间都聊得很愉快,倒是最后一个学期内容变简单以后把我磨得够呛。第三档次的课我上得最多,感觉也最好,孩子们的笑容远多于呆滞。而对孩子真的有点折磨的还就是那次普通班了,但班上讲的东西前面已有例举一二,只要课内的知识不是死记硬背下来的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遗憾的是,他们中的很多人对课内的东西完全没有感性认识,数学只是几个冷冰冰的运算符号,毫无实际意义。在其他班上少数表情严峻的学生,情况也大抵如此。他们在接触奥数之前,已经提前被不知道什么人折磨傻了。
  
  在教学上,我很同意法国遗传学家雅卡尔的观点:“不管教育的内容是什么,是数学、物理、历史还是哲学,其目的并不是提供知识,而是借助知识,提供让人可以参与交流的最佳途径。” 如果一堂课对于在座的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折磨,那么其教学过程一定是没有充分交流的。因为每一个问题的引出和探讨都应该是在试探的过程中,有来有往有铺展地进行。如果孩子们有半个小时眉头紧锁,那么二十九分钟以前交流就已经中断了。
  
  所以,折磨孩子的是人,不是题。折磨孩子的老师无论是在培训机构还是在公立学校,无论是教奥数还是教音乐、体育,结果都差不多。有些题目大人不会做并不意味着对孩子就是折磨,思路和心态不同而已,教学过程才是关键。奥数就像一把菜刀,问题在于拿刀的是恶棍还是厨师,如果是恶棍,手里换了擀面杖一样要伤人。.

TOP

现实的选择
  ~~~~~~~~~~
  在这种杀手林立的形势下,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确有点难以抉择。如果觉得傻人有傻福,智力差点没关系,那很省事,就把孩子交给电视就好了。托付给电脑的话,除了变傻,可能还会有别的风险。不过相信大多数父母不会有如此高的“境界”。如果对智力很在乎,那么最健康的方式就是多给孩子创造自由交流的空间。在亲自与孩子交流的过程中,保持耐心、尊重孩子的观点、听比说重要得多。同时,珍视孩子和同龄人在一起的机会,就算家长再有亲和力,同伴的地位也是不可取代的。
  
  对于上课,每个家长心目中都有理想老师的标准,所以闲谈之中表达对课内教学的不满是他们的一个重要话题。但周一到周五的课内生活没什么选择的机会,尽管很多人抱怨连连,但若没有足够的魄力和条件,只能听之任之。甚至有家长开玩笑说,“都是他们养肥了你们培训机构。”对于已经所剩不多的课余时间,继续选择上课是很无奈的。好在课外班对于家长和学生来说还拥有选择的自由。但选择要有依据,就本章而言,从智商的角度至少存在着两个重要的取舍方向:
  
  第一,课外班所占用的时间到底是他们和电脑、电视、手机在一起的时间,还是他们阅读、交谈、进行集体活动的时间。这个事情每个家庭应该会有自己的情况,不过总体来说恐怕很难乐观。前面我们已经比较全面的了解了当今孩子的生活,没有兄弟姐妹、没有要好的朋友、没有适合自己娱乐的场地,家长要么忙得不行,要么闲得盯着你每分钟都要学习,只剩下几个智商杀手成天慈眉善目地相伴左右。但如果你的孩子是个幸运儿,在周末和假期拥有充满真正交谈的传统娱乐方式,那把这些时间变成上课将损失惨重。
  
  第二,课外班的教学过程是灌输性的还是交流性的。很多家长也是苦于自己没有时间,同时认识到了现代科技的危害,才无奈地把孩子送进了教室。但教室里是福是祸还要看人。刚才我已经举过例子了,如果老师是毫无理由的让学生去背,毫无交流的只知道自己说,那还不如看电视,好歹还能换个台,还可以随意走动,而且不会遭到劈头盖脑的无理训斥。如果课堂气氛很好,这反而会成为现在可怜的孩子们之间一个难得的、大脑积极状态下的集体交流时间。
  
  最后,无论有多少理由,还是要经常提醒自己,孩子们已经上了太多的课,接受了太多被动的灌输。无论老师多么有亲和力,多么懂得互动的意义,一堂课的总体思路也是由老师主导的。如果你不是忙得昏天黑地,甚至是个全职妈妈,完全没有理由把孩子的时间全部写成课表。.

TOP

第九章 祝你健康快乐
  ~~~~~~~~~~~~~~~~~~~
  快乐和健康看似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但在这个疯狂的逐利时代,但愿有人真的在关注它们。
  ~~~~~~~~~~~~~~~~~~~~~~~~~~~~~~~~~~~~~~~~~~~~~~~~~~~~~~~~~~~~~~~~~~~~~~~~~~~~~~~~
  
  课外辅导班对于快乐和健康的作用看上去非常明显。就算课程再精彩,下课铃和上课铃的区别也是天上地下。还是那句话,就算课上再怎么尊重他们的个性,他们坐着听讲的时间也已经太长了。
  
  但是这些话,都是相较于理想状态而言的。和上一章一样,如果要说奥数剥夺孩子的快乐,危害孩子的身体健康,因此要把它拿下,那我们的话题又要展开了。如果孩子本来就没有什么快乐,那奥数剥夺了什么、带来了什么?如果他们本来做着更伤身体的事情,那又何谈损害或挽救?别总觉得家长们境界不高,这时代就是让人很无奈。.

TOP

顽强的身体
  ~~~~~~~~~~
  快乐是个挺主观的东西,还是先说说健康吧。
  
  吃喝玩乐
  
  关于午餐的事儿,我们已经看到了元元学校的做法。实际上,在城乡结合部,是否在学校吃午饭尚有讨论的余地,到了城里,留校完全是默认选项。上班族们都知道,这年头,还有几个有条件中午回家自己做饭的?一天一接一送已经够麻烦了,怎么受得了两接两送?所以,让孩子在学校午餐是绝大多数家庭的选择。
  
  中午到底该休息多久,该不该睡午觉,这事儿好像还有争议,就不多说了。但午饭总要吃好吧?或者根据俗话,总得吃饱吧?前面讲过课后班的事,除了课堂纪律,课后班和周末班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区别:课后班的学生总是要利用课前、课间的一点点时间到校门口的小卖部买些吃的,上课的时候吃东西也是屡禁不止。后来开家长会我才知道,原来学校里的午餐他们普遍不太爱吃,基本上都倒了。浪费的事姑且不谈,可那些饭菜就算档次不高,要论营养,怎么也比小卖部的垃圾食品强吧。看看他们都买回了些什么,除了干脆面、冰淇淋,大部分我都叫不上名字。有的五颜六色跟塑料绳一样,一看就不是什么健康食品,而且大家还一起拽着吃,其乐融融很享受的样子。
  
  家里吃什么我就先不管了,否则什么反季节、转基因、农药、土地退化、生长激素……这个话题现在拿出来有点脱离主战场。再看看喝的吧,经过回忆,小时候我好像经常喝自来水,不过那时候的自来水真的能喝。现在水龙头里那么大的氯气味,反正我是不敢喝了,不知道烧熟了到底怎么样。商店里的水倒是多了,可是该喝什么呢?纯净水、矿泉水、还是那些五花八门的饮料?在专家们嘴里好像都不是长久之计。所以,市场上又不断有新的“健康饮品”推出。
  
  说到玩儿,刚才那些老面孔又要登场了。电视、电脑、手机、游戏机……不仅是智商杀手,也是健康杀手,而且是全方位的。眼睛会近视、屁股会坐出毛病、手会按出腱鞘炎、全身接受辐射。很难想像,和这些看上去高级、干净的东西在一起,其实从健康的角度,远远不如在楼下玩泥巴。当然,现在想找适合玩的泥巴也不容易了,看看被停车位挤的,树坑都跟树干的横截面差不多大了。.

TOP

学习生活
  
  一不留神,写了个“吃喝玩乐”,不太上进。
  如行李箱般的书包不像是被课外辅导班塞满的,孩子们接触各色油墨的机会比以前大大增加了,过一会儿他们还要用这双手抓塑料绳吃呢。而现在涂改的方式也很奇怪,橡皮已经失宠,取而代之的是有毒的涂改带和修正液,我实在看不出纸上被弄得一块白一块白的有什么好看。还有些同学可能是知道了那些东西的毒性,又发明出用胶条粘的方法。课上我有时看着他们在捣鼓这些东西,心里真是有点难过。
  
  私家车以及糟糕的交通状况进一步延长了孩子保持坐姿的时间,电梯又减少了一项原本可以每天坚持的体育活动。当然,最核心的还是每分每秒都要接触的空气。也许你家里的空调可以过滤比细菌还小的灰尘,但是你的鼻子和肺远远不能。可空调又是什么好东西吗?在室内,它改变了四季的节奏,消磨着我们自身的调节能力;在室外,它从总体上加剧着环境的恶化。
  
  兜了一大圈,我竟然没有发现现在的生活里有什么对健康有利的因素。难道只能说,医院水平高了?这真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的确,他们的用武之地是比以前大多了,药是比以前猛了,至于水平是不是高了,我看也未必。如果有针对就医条件和医疗水平的民意调查,我对它将会呈现的负面结果很有信心。看看那些风靡市场的养生书,看看它们赖以吸引眼球的大标题,就知道人们内心的焦虑了。那么卫生条件呢?这个话题现在详说可能有点突兀,但只要对生活物件的来龙去脉了解得够全面,就不难得出真实的结论。.

TOP

快乐从何而来
  
  快乐是个很有哲学味道的话题,很难说清,但形势应该不容乐观。因为健康和快乐的关系如此紧密,刚才既然那么悲观,现在也没有扭转的理由。
  
  从娱乐的角度,很多东西带来的快乐程度确实很难评价,就像玩泥巴和打电游哪个更快乐,这属于关公战秦琼式的比较;而看书和踢球哪个更享受,这又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不过,除了健康和娱乐之外,那种属于生活常态的好心情还是有迹可循的,我大致总结了几个方面,相信可以获得比较广泛的认同:心理平衡、被人理解、安全感、成就感。
  
  心理平衡
  
  如果我们都穷得叮当响,没什么,我甚至根本不知道我是穷人。但如果我有十万,你有一千万,天哪,我简直穷得要死。有时候我们自己的生活没什么不好,但是看着别人吃香的喝辣的就是眼晕,俗话不是说“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么。可是这种比较经常不够客观,要不然一个公司里,怎么会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干活最多拿钱最少呢。
  
  奥数课的期末考试分数差距会比较大,为了避免他们不快乐,我有时间的话也会跟孩子们聊聊这个话题。有一次,我问他们,“据说姚明的年收入在整个中国体育界排名第一,有好几亿人民币,你们羡慕他吗?”学生们叽叽喳喳地讨论开了,“钱没处花”、“老受伤”、“不自由”……他们似乎看出了我的用意,说羡慕的并不多。接着,我说了说我的想法:“我也不羡慕,我觉得做姚明太痛苦了,衣服没处买、鞋要定做、一般的汽车坐不进去、酒店里的床放不下腿、走哪儿都容易磕脑袋,最糟糕的是其他名人稍微化化妆也就出门儿了,可他这么高的个儿走到哪儿都得被人认出来,这日子真是没法过!”
  
  当然,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也,人家姚明说不定每天乐呵呵的挺高兴。但学生们若能认识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快乐指数一定会增加很多。
  
  理解
  
  如果你说的东西总是没人听,别人说的事儿你又不感兴趣,作为一个社会人想必会相当痛苦,孩子也是一样。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都渴望在人群中获得理解和认同感。站在孩子们的立场感受一下吧,没有兄弟姐妹、缺少有质量的友谊、爸爸妈妈的忙碌、爷爷奶奶的代沟、老师的蛮横,如此孤独之下能有现在这样还算过得去的状态真是很不容易。沉迷于网络、不愿意撒开手机都是表现形式,在拿走这些东西的同时,更重要的还是要关注他们切实存在的心理需求。.

TOP

安全感
  从大人们的角度说的,对于自己唯一的孩子,确保安全当然是首要任务。我是个足球裁判,以前周末课不多的时候经常去吹比赛,对北京中小学的足球发展状况也有些了解。某年北京中学生联赛,全市七八百所中学,报名的球队只有区区六支,而且其中三支都是人大附中的专业队。想想二十年前如火如荼的百队杯,真是恍如隔世。原因也很简单,足球既容易受伤,又容易打架,对于今天的学校来说,是一个显而易见的不安定因素。类似的,孩子们的生活中被划定了许许多多的禁区,很多事情他们都失去了尝试和体验的机会。实际上,这种生活和运动经验的缺失反而会给未来埋下更多的风险。
  
  管紧点儿,大人是有安全感了,可孩子呢?从他们的心理出发,如果这也不能干,那也不能碰,哪儿都不让去,在他们的眼中,这世界莫非是由无数个围绕身边的危险点构成的?在重重保护之下,他们其实毫无安全感。
  
  成就感
  有的人看别人掉沟里会笑,有的人完成了一个精致的小制作会笑,作为家长,当然希望孩子能够多一些高层次的快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被无孔不入的商品和服务包装了起来。过去家里有些什么需要,什么东西坏了,都需要每个人开动开动脑筋,而现在只要动动钱包就行了。小时候家里很多东西都需要爸爸妈妈自己做,各种衣服、小家具、电视天线等等。我自己也是作品无数,苍蝇拍、渔网、风筝、风车、沙包、毽子、弹弓、弩……当然,也不光是玩具,织个两米的大围巾、拿缝纫机匝窗帘、用废胶卷编镜框、钻研自己的招牌美食,这一切从过程到结果,带给我的快乐不可替代。
  
  但今天,没有实际的生活需要,就算挖空心思想出什么好项目也空洞得很。再强调一次,跟被动的接受相比,孩子在做出有价值的付出时更快乐。.

TOP

课外班的角色
  
  一件事的普及和流行总是有原因的,有了这些线索,再回来看看课外班吧。
  
  很多健康杀手都身形硕大,我们奈何不得,暂且不论。就某些细节来说,我很希望孩子们能有时间、有条件、有同伴、有心情去跑跳玩乐,但如果他们一定要挑一个地方久坐的话,比起呆在汽车里,或者电脑、电视面前,还是进教室算了。当然,福祸还得自己把握,最好能找个自己有兴趣的科目,再配一个对智商没有杀伤力的老师。
  
  快乐的四个方面在课外班里都有鲜活的体现。首先,在对待子女的问题上,家长最容易心理不平衡。凭什么你的孩子就是优秀小学生?凭什么你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上重点中学?为了孩子的前途,说什么也要拼一把。而孩子也都很懂事了,大家都在上课,都在拼实力,心里也没什么想不开的。
  
  其次,家长和孩子都需要同伴,需要理解。小升初的事儿这么挠头,心烦意乱找谁倾诉?有些家长很喜欢到课外班上听课,和这么多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们在一起,心里会平和很多。对孩子来说,课外班也有人以群分的味道。就说奥数题吧,那可不是跟谁都讨论得来的。有时候在课上,我很喜欢看到孩子们对一个问题争得面红耳赤,这至少说明他们的大脑很兴奋、有对手、有共同语言。此外,课间虽然不长,好歹也能聚在一块儿玩点淳朴的游戏。
  
  最后,对于那些又聪明、精力又旺盛的孩子来说,如何既确保家长的安全感,又让他们获得成就感?还是做奥数吧。那一个个小难关如果处理得当,还是可以转化为他们的快乐的源泉。我在班上经常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真考起试来成绩不见得如何,但课上如果对一个问题有想法,其举手动作中所蕴含的兴奋不亚于攻关成功的科学家。.

TOP

在公立学校和培训机构都有一种叫做托管班的班型,家长一早把孩子送来,晚上再接走,中间有课上课,没课在教室里自习,全程班主任负责。由于家长要工作,这种班在寒暑假特别吃香。有忧心忡忡的教育家张喽着要把它取缔,结果意外地招来了一片抗议声。很无奈吗?或许是的。但家长不是傻瓜,他们最心疼孩子。看电视容易变傻、玩游戏容易上瘾、轮滑难免事故、踢球受伤打架、上网需要指望蹩脚的拦截软件、公益活动经常被人利用……看着自己没有玩伴的独生子女,自己又无暇照顾,这个年代除了上课还有更让人放心的课余生活吗?
  
  现实就是这样,当生活中的前十个健康、快乐的活动消失掉了以后,原本被排在第十一位的事情就会被倾注最大的激情。好在他们涉世不长,前十件事儿要么未曾经历,要么印象不深。这就很好解释某些竞赛考辅班上的乌托邦场面了,哪怕那已是一个星期第七天课的最后一节。
  
  我真的很不愿意看到节假日教室楼里的人潮,但为了避免像小升初统考一样死得悲壮,希望那些想要打倒奥数的人能先给孩子们找一个更好的去处。如果找到了,奥数也就不打自倒了。如果没找到,还是先冷静一下,看看那前十个快乐、健康的活动到底是被谁带走的。.

TOP

第十一章 钱是科学家
  ~~~~~~~~~~~~~~~~~~~
  信息时代,貌似对孩子们的学习非常有利,但很可惜,身边不断喷涌的知识绝大部分都是广告。
  ~~~~~~~~~~~~~~~~~~~~~~~~~~~~~~~~~~~~~~~~~~~~~~~~~~~~~~~~~~~~~~~~~~~~~~~~~~~~~~~~~~~~
  
  在这个打开电视便知天下事,打开电脑便见天下师的时代,孩子们似乎理应见多识广、头脑灵活、甚至拥有全球化的视野,然而现实并非如此。他们的理解力似乎很成问题,学习动力也相当嬴弱,有些只是在一个很小的局部找到了精神寄托,对其他的事情都不感兴趣。而他们越是表现得不尽人意,老师和家长就越是心不耐烦:“你们现在条件这么好……”
  
  我们在看待别人的时候,注意力总是会不由自主地集中到人家身上光鲜的一面,并产生妒忌、羡慕的心理。老板们有金银财宝、农民们有山清水秀、老人们有功成名就、孩子们有衣食无忧、就连要饭的都有不劳而获,这世界上好像就剩下自己苦大仇深了。带着这种心态,我们生活里的理解越来越少。小时候也忘了是什么由头,整个社会都在高呼“理解万岁”,现在想来真是让人热泪盈眶。
  
  什么时候我们能够好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像一下他们眼中的世界,或许就是他们走向快乐生活的开始。.

TOP

信息时代的噩梦
  
  我们生活在一个无比疯狂的信息时代,新闻早知道、整点要播报、就连子夜都不希望你睡觉。出租车上有广播、公交地铁有电视、电脑屏幕上信息在跳、嘀嘀一响手机报又来了,就算你洁身自好什么都不管,旁边还总会有人不断在喊。
  
  打开门户网站,五颜六色、密密麻麻的图文跃动眼前,有如无数个脑袋争着在你面前做着鬼脸,吸引你扇它一巴掌。一旦你眷顾了某个脑袋,又会有一大帮长得跟他有点像的拼命挤了过来。一旦迷失方向,再想走回原地,可就颇费周章了。
  
  可是,我为什么需要知道这么多事?是我的脑细胞多得没处使,还是我的日子过得太无聊?是谁在一刻不停地把信息推到我的面前?想想当年《新闻联播》一统天下的时候还真是幸福,平静的一天过后,每天晚上有个人准时出来告诉你:世界人民水深火热,祖国形势一片大好。有进取心的同志肯定要质疑了,难道你就满足于做个井底之蛙吗?哎,那要看跟什么比了。
  
  李敖先生2005年在清华演讲的时候,曾经在回答学生提问时谈到过一点关于电脑的问题:“其实我觉得用电脑的人蛮可怜的,因为他接收了大量的资讯,排山倒海涌来,你要用很好的头脑才能从这些大量的资讯里面能够把东西拣出来,如果没有很好的头脑,这些东西是害人的。”有人觉得他是在为自己不会使用现代科技而进行辩解,不过在我看来,他甚至表达得相当客气。
  
  学习的过程就好比捡贝壳。过去是一片沙滩,东西不多,可能就一百个,需要一个一个去找。找的过程充满闲情逸致,每找到一个都可以先欣赏一番,四下张望可以看到虾蟹出没,举目远眺还能获得海的视野。最终的收获不仅仅是一口袋贝壳,还有一个好心情和对整个海滩的全面理解。而今天,或许在你周围有一万个贝壳,但它们分布在有一百米厚的杂物堆里。扑腾的过程非常艰辛,贝壳和杂物之间没有相互依存的逻辑关系,无法获得真实的整体概念。贝壳虽然数量更多,但杂物堆里还有数十万个长相类似的赝品,以及不计其数的其他诱惑在向你频送秋波。
  
  在这种环境下,的确需要“很好的头脑”。大人们从淳朴的时代走来,小时候对沙滩、对贝壳有过真实的感受,或许觉得我上一段的描述有些过分。但孩子们从小看到的就是这个杂物堆,他们靠什么去分辨、去想像、去维持一个清晰的思路呢?.

TOP

广告世界
  
  如果杂物堆里只是充斥着一些没用的垃圾,也就算了,更严重的是,这些东西都是有生命的,都是长着胳膊的,随时准备把你一把拽走。
  
  或许有人会说,过去的《新闻联播》就是个大型的国家广告,的确不假。可今天传媒发达了,你该知道什么、不该知道什么,一件事该了解哪个方面、该了解到什么程度却在更加无形的掌控之中。而且经过一整天的狂轰滥炸,脑袋里被留下的印象更深。
  
  或许有人觉得,过去的人想学点东西多麻烦呀,确实如此。但今天科技进步了,资讯丰富了,科普的途径多种多样了,为什么骗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猖狂呢?
  
  以前,广告就是广告,无论是政府的广告还是企业的广告,一看便知。而现在这些广告已经无声无息地溶解到了各种信息之中。每一个行当的人都能讲出自己特有的营销故事,上新闻、上首页、上排行榜、上电影、上春晚、甚至上教材,钱的力量无处不在。
  
  电视上,穿着白大褂的科学家到处都是,年轻的博士、资深的专家、黄头发的洋人,一个比一个权威。他们不断在塑造着新的科学名词,××因子、××螺旋、××素、××颗粒……有的会膨胀、有的猛吸水、有的能溶油、有的就像Ctrl+z 一样神奇。一度,转基因能让人类为所欲为;一度,CAI 可以解决所有的教育难题;一度,不标准的超级VCD占据了全部广告时段;一度,是个东西就能达到纳米量级。
  
  人们就这样跟着他们东奔西跑,在这些信息的轰炸下,我们显得好无知。可现实呢?效果图上的生态家园没有出现;车窗前的情景与广告相去甚远;我的身体状况依然每况愈下;我的外语水平依旧停滞不前。而且,昨天还是趋势主流的东西,今天就被新一代科学家踩在了脚下,成为抬不起头来的落后象征。
  
  在这个商业化的传媒时代,金钱就意味着发言权,就算再没有理据的东西也能众口铄金。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不愿面对的真相》中曾讲到科学和舆论的问题。在人们的印象中,全球暖化的事儿似乎在学术上还有很大争议,媒体上质疑不断、甚至声浪过半。但翻阅这些年的学术论文,实际上一千篇里也找不到一篇在否认这一事实。这就是权钱的威力,为了经济利益,政府和财团在奋力掩盖、拖延、逃避责任。一个世纪前就有哲人说过:“如果你是靠着持有观点A才领到薪水的话,观点B是很难说服你的。”
  
  在这种大背景之下,想唱点反调是很有难度的。如果你关注养生,你会发现你知道得越多越不知道该怎么办。原因很简单,每种方式背后都有利益、都配有属于自己的专家。前两年有个台湾人,在大陆出过书,上过电视。他的养生理论最大的特色就是公然叫嚣牛奶和鸡蛋的不是。胆子是很大,但和支柱产业、上市公司叫板,能有什么好结果么?
  
  就算是最没技术含量的广告,也可以靠冗长的电视剧和无孔不入的传媒混个脸熟。这几年普及于公交车上的液晶屏简直就是个各种形式广告的播放器,音量不可调,关也关不掉。一句话每天上下班给你重复上几十遍,再弱智的东西都能变成名言。相比之下,课本上哪一个定理在孩子耳边能有这么高的曝光率呢?.

TOP

空中楼阁里的学习
  
  既然钱是科学家,既然连大人们都被搞得晕头转向,理解一下今天的孩子们吧。在家长的呵护和传媒的包裹下,他们所感受到的是一个充满矛盾,极不真实的世界。
  
  屏幕上,敬一丹忧心忡忡地走出来,倡导大家节约用电。但看看前前后后的新闻广告,鸟巢造雪、彩灯延时、家电下乡……能指望孩子在电力、能源、浪费、生活方式之间建立起什么合乎逻辑的关系吗?接着是总算是一个貌似不太像广告的节目,一个车队的负责人充满自豪感地宣称他引领了低碳生活。原来,他把原本需要浪费一张大纸帖通知的支部活动用建聊天群、开博客的方式转移到了网上。这彻头彻尾的高碳示范就这样出现在了每天有几亿受众的所谓新媒体上。
  
  好在孩子们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室里,他们连“低碳”这词儿都没听说过。可是学校却把宝贵时间花在用“时”还是“小时”这样的问题上。而且,没有尽头的教室生活也进一步减少了学以致用的机会,他们的学习只剩下应付考试这一个目的了,尤其是理科。
  在很多孩子眼中,数学这个词就等同于算式。无论我在课上如何联系生活,或者通过画图直接得到答案,他们都会像过滤器一样在纸上仅留下工整的算式。曾经有一个家长,觉得自己五年级的儿子数学上老是不开窍,想让我帮他点拨点拨。其间,我想起了小琪 ,又拿出了那个跟她探讨过的简单问题:
  
  “45分钟等于几分之几小时?”
  “嗯……”,他思考了十秒钟,“45/60”。他语气悠缓,但总算比当年的小琪要强一些。
  “还能化简吗?”我其实对他的答案稍感意外。
  “9/12”,这次他用了五秒钟,但这个中间过程更出乎我的意料。
  “最简了吗?”我只好继续问。
  “3/4”,这回花的时间不算太长。
  “能不能直接想到 呢?”
  “那怎么可能?”他的语速确实比一般的孩子慢不少。
  “你看过表盘子没有?”我说着花了一个表盘,“这不就是45分钟的长度吗?是几分之几?”
  “噢,3/4”,他好像也有一丝丝兴奋。
  “这样想是不是更简单、更直接?”我觉得这个例子对于鼓励他联系生活很有说服力。
  “可是,这有什么区别吗?”当他耗时四秒用磨人的语气抛出这个深奥的问题,轮到我思考了。
  
  这个孩子并不傻,据说他对电很感兴趣,总是在网上查阅有关于电方面的DIY 资料。在我家里的时候,他也曾想要把我的手机充电器拿走。而在交谈中,像数学这种随时随地都要用的东西在他看来却只有应付考试这唯一的功能,和生活完全割裂。这可不能算是萝卜咸菜各有所爱,这里面有严重的逻辑混乱,基本上诠释了“空中楼阁”这个词的含义。他对二楼、三楼的东西非常着迷,但看得见摸得着的一楼,甚至大地,在他看来却毫无用处。这就是在杂物堆里奋力扑腾的结果,他们眼中的生活和学习太不真实了。
  
  脱离实际的学习到了初中会更为明显。现在的物理课的确有它尴尬的地方,虚拟世界、电影特技、广告渲染,早已把孩子头脑中淳朴的物理感觉砸得粉碎,而生活方式的改变又已经把很多很多浅显的道理都包装、隐藏了起来。在物理试卷上,经常会有些“过时”的考题:
  
  “夏天卖冰棍的在冰棍车上盖一层棉被起什么作用?”
  “冬天为什么要往地窖里放两桶水?”
  这都什么时候的事儿了,他们哪见过地窖和这么土的冰棍车呀!还有:
  “冬天玻璃窗户上经常结有一层冰花,这冰花是在玻璃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
  
  这问题我幼儿园的时候就能回答,但现在随着气候暖化和双层玻璃的普及,窗花出现得越来越少,即便看见也是两边摸不着,它反而变成了一道需要推理的难题。
  
  这些是没办法的事儿,生活水平提高了,电气化了嘛!但物理是没法骗人的,新时期的物理课完全可以抓住新时期的问题呀。北京为什么这么多“雾”?塑料到底是从哪来的,到哪里去?为了支撑人类的现代化生活,全世界的动植物在怎样惨烈的付出?我们每日生产的垃圾是不是通过一个神奇的装置就变废为宝了?温室效应是怎么产生的?然而,学生们不仅对这些议题毫无概念,甚至闻所未闻。在联系实际的问题上,教材选择了向市场低头。太阳能、电动汽车、水力发电……都如广告里描述的一样,绿色清洁,毫无缺点。本来,对于一个善于观察生活,有物理感觉的孩子来说,这些言论里充满了疑点。
  
  信息时代,资讯好发达,然而结果却是这样吊诡。先把事情搞乱,再卖给你解决方案,市场总是在各个领域重复着这个老套的故事。如此说来,取消小升初统考也像是个深谋远虑的经济振兴政策,拉动了不少产业的发展。学习既然遇到了困难,商家当然要行动。学习机、软件、辅导书、课外班……广告里的孩子轻松快乐得不得了,各种问题迎刃而解。但广告就是广告,那里面无论奶牛、蛋鸡,还是汽车、儿童,都生活在天堂里。
  
  但混乱本来就是这些头绪造成的,继续相信它们能有什么好结果吗?你只要记得,孩子需要的是生活、是付出、是交谈,大方向就已经把握住了。可是,大环境为什么是这样,这可以简单地怪罪于商家吗?其实从广义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商家。.

TOP

第十一章 压力在盘升
  ~~~~~~~~~~~~~~~~~~~
  说奥数班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的确如此。不过,在这个商业社会里,大家不都在想方设法加重他人的经济负担么?
  ~~~~~~~~~~~~~~~~~~~~~~~~~~~~~~~~~~~~~~~~~~~~~~~~~~~~~~~~~~~~~~~~~~~~~~~~~~~~~~~~~~~~~~~~~~~
  我曾在学校的报名处听到有家长这样诉说:“我平时没觉得这事儿有这么严重呀,怎么一到你们这儿就觉得压力特大呢?”是啊,不给压力怎么能挤钱呢?
  
  如果要描述这个时代的生活,“压力大”恐怕会是人们最先想到的词汇之一。大人压力大,孩子怎么也压力这么大呢?那当然,有点物理感觉的都知道,压力总是要传递的,不会发生突变。在一个社会里,岂能指望压力只停留在局部人群?莫非他们都逆来顺受,全都愿意把悲伤留给自己?大人们身上若有很大的生活压力,怎么可能指望孩子过得无忧无虑呢?
  
  在压力的事儿上,同样是“理解万岁”,不要一遇到什么事儿总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课外班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确实如此。但在这个商业社会里,我们几乎每个人都是商家,在工作中,不都在想方设法想要加重他人的经济负担么?今天你施加给别人的压力明天就有可能重重地砸回到自己身上。.

TOP

 压力的传递
  
  培训机构要开家长会、要动员、要促销,要做其他企业都会做的各种事情。比起很多凭空制造需求的产品,培训机构的专家只是把切实存在的压力生动地描绘出来了,最终让你揪心的还是它背后的连锁反应。
  
  报课外班的压力,上游就是学习的压力。学习为什么有压力?功利的说就是升学的压力,再往上是择校的压力。为什么要挑好学校?那是吓人的坏学校给我们的压力。上了好中学才有好大学,上了好大学才有好工作,有了好工作才能赚够钱,有钱才能买车买房结婚生子,之后子女又要上学……好恐怖,今天一个课外班竟然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幸福!
  
  很明显,通过这条线索,压力已经从大人传向了孩子。不过这还只是纵线,横向上,甲造房子赚了乙的钱,乙卖车赚了丙的钱,丙开影楼挣了丁的钱,丁想来想去只好办了个培训学校再赚甲的钱。当然,现实社会不是这么简单的小圈,它的关系更加盘根错节,牵一发动全身,但简化一下就是这样。在这个链条里,每个人都要努力寻找商机,没有需求就要制造需求。在这个横向的压力循环中,孩子当然不能幸免,他们是众人牵挂的对象。饮食、娱乐、服装、出版……几乎每个行业都不会忘记他们。.

TOP

为什么孩子的书包会这么沉?当然不是锻炼身体的需要,也不是教学的需要,而是商业的需要。一个大书包,箱包业可以拉动几个点、出版业可以多挣几个钱、造纸业可以兴旺一阵子,还有相关的染料业、运输业、包装业等等,多少人可以喘一口气呀!
  
  翻开书包,今天选用这个教材是因为它又好学、又好教、又便宜、又轻便吗?当然不是!也许是因为它定价高、也许是因为它折扣低、也许是因为决策人得到了好处、也许是因为出版社会带着老师出去玩……当年有一家出版社为了推广自己的教材,抢占市场,甚至把别的社已经运到学校的书全部买走销毁,换上了自己的。
  
  再说修正液和涂改带,它们取代橡皮是因为对学生的健康有好处?对纸面的整洁有好处?还是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好处?都不是,它就是因为比橡皮复杂、比橡皮新鲜、比橡皮好玩、比橡皮贵,那么它就是对拉动生产、促进消费有好处。
  
  小升初、民办学校、课外培训也是如此。你多上一门课,不光是培训机构,刚才说过的很多产业都能分一杯羹。从教师这个群体的利益出发,我们对此当然也是乐见其成的。所以,鼓励学生节假日去上课也成了很多学校老师的常规建议。
  
  老师应该这么势利么?他们不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么?这两句话的用词都有点极端,一会儿捧到天上,一会儿砸到地底。我们只需要知道,谁都不是生活在真空罐里。西方医学里为什么有很多病都是以终身服药作为最佳解决方案?因为大多数医学研究项目都是药厂赞助的。老师、医生、神父、律师……没有必要把哪个职业看得高人一等,他们只是社会分工不同,他们都在全方位地参与社会生活,换个场景,别人也都在想方设法掏他们兜里的钱。在这个循环中,大家都有责任,也都很无辜,因为每个人都既是上游,又是下游。.

TOP

非常被生活
  ~~~~~~~~~~
  每天从早到晚,广告充斥着生活中的每个角落。电视、网站、手机、邮件、传单、横幅……无论正当与否,周围的一切都在想方设法勾起我们某个方面的欲望,以便从中挣钱。其实,这些都是表面的小打小闹。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的生活早已被大商家设定好了模式。
  
  三十开外以后,经常会遇到有人问我:“买车了么?”
  “没有。”
  “怎么不买呀?”
  我觉得这问题实在没有回答的必要,有时只好反问一句,“你怎么不买吉他呀?”
  
  还有一次,跟同事聊天。我听说她住天通苑,加问了一句:“租的买的?”
  “我有病啊,都结婚了还租房住!?”
  “你的意思是我有病喽?”我半带得意地将了她一军。她先是一愣,然后赶忙找了点托词解释了半天。
  
  如今的人生轨迹,似乎有一个不成文的正常模式。大学毕业、白领工作、做出业绩、加薪晋职、看准时机、起家创业。买车买房是撑门面的必需品,也是结婚的必要条件。而结婚,又必须来一本婚纱照,拉车队转上一圈办婚礼,履行一系列新风俗,之后终于可算成家立业。似乎缺少一项就抬不起头来,就不正常。可这一切都是谁规定的?谁在煽风点火?这到底是实现了自己的快意人生,还是出于面子去迎合外界对自己的预期?如果这真的是人们普遍想要的生活方式,为什么我这个没房、没车、没婚纱照、甚至没有全职工作的人却不断遭到他人的羡慕呢?
  
  还是那句话,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老板除了金银财宝还有应酬不断、农民除了山清水秀还有一穷二白、老人除了功成名就还有体弱力衰、孩子除了衣食无忧还有毫无自由、要饭的除了不劳而获还有抬不起头。当我们可以全面地看待别人,就会有勇气真正活出自己。
  
  为了孩子,也是如此。周遭的压力客观存在,社会各界都在热心地替我们勾画蓝图。但他们画的是别人最想看的画面,是对经济发展最有好处的画面,却不一定是最让你感到舒适的画面。每个人无论水平如何、兴趣怎样,心中的图景应该是不一样的东西。
  
  当然,说是自己的孩子自己做主,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容易。标新立异,不合常规,看上去好像蕴含着更大的风险和压力。那么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件更大的事情,就是沿着这条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路一直走下去到底结果如何。.

TOP

恶性循环
  ~~~~~~~~
  在我们的生活里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矛盾之处。各路商家好像都在一心一意地为我们创造着方便,而日新月异的科技发明也在不断提高着生活的效率,为我们节省时间。总之,“轻松”几乎是一个永恒的卖点,但这个卖点好像越来越诱人了。我们的时间非但没有增加,生活非但没有轻松,忙、累反而变成了几乎所有人的生存状态。问题出在哪儿呢?
  
  首先,在刚才甲乙丙丁的循环之中,每个人都不甘于做个“月光族”保持收支平衡,财富不断积累才是常态。所以,每个人都想比别人更努力一点,多找几个下家,多给别人施加一点压力。实际情况虽然错综复杂,但它终究是个循环,上游即是下游。甲的下家多了,自己也会成为多个上家的下家,压力很快就会以更强大的面目回到自己身上。面对这种局面,甲唯有加倍努力。所以,不管是房地产业、汽车业、服务业、还是教育业,大家都有做大做强的意愿,都需要不断保持增长。结果,每个人都更忙更累了。
  
  可是,这说法也有点站不住脚,现实是大家的确都有盈余,都在积蓄,倾家荡产的毕竟还是少数,社会总财富在不断增加。后面我们会弄明白这些所谓财富到底是从哪儿来的。
  
  再有,就是那些象征着高级、高效、先进的科技产品究竟能不能给我们带来轻松。当机器替我们洗好了衣服、冰箱减少了购物的次数、邮件即时到位、网购足不出户、地铁四通八达、一把遥控器让一切尽在掌握的时候,当打家具、织毛衣、生炉子、絮被子、补衣服、做饭这样费时费力的事情渐行渐远的时候,我们的时间怎么反而越来越宝贵?当生活中的一切都方便得唾手可得,需要自己动手的事情越来越少,可为什么学习的任务却越来越繁重,以至于大人们需要终身学习,孩子们必须天天上课?
  
  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看看今天的经济发展、生活方式和种种追求到底违背了怎样的地律天条。.

TOP

第十二章 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
  ^^^^^^^^^^^^^^^^^^^^^^^^^^^
  人类总是不停的忙碌企望建立一个有序的社会,但在我们周围由无序引起的耗费却越来越大。
  ——泰勒•米勒
  ^^^^^^^^^^^^^^^^^^^^^^^^^^^
  如果一个居民小区的业主抱怨空气质量不好,那物业能做什么呢?在满小区喷洒空气清新剂吗?这只会更糟。他可能得去找附近的工厂,可能得通报市政府,甚至关注一下哥本哈根的气候会议。
  
  任何一个领域的问题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教育的问题看上去很大,但跟其他的领域相比,很难评价哪个更糟或者更好。奥数班更是这个越转越快、压力越来越大的疯狂社会里一个非常正常的小局部,和周围的一切相辅相成。
  
  要分析奥数的事儿,不说到这儿就不是我的观点,如果仅仅归咎于压力大,那还是跟没说一样,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孩子压力大,谁是罪魁祸首?公立学校要看成绩、主管机构左右为难、公司企业必须生存、家长老师身不由己,我们其实都是栓在一条绳上的蚂蚱,就如同压力的传递,批评别人往往就是批评自己。如果这条绳上所有的蚂蚱过得都挺难受,那怪谁都不合适,一定是绳子出了问题。.

TOP

看上去很美
  ~~~~~~~~~~
  我们每天都有很多建设成果和发明创造。前天解决了一个拥堵路口、昨天消灭了一个污染源、今天理顺了一个办事流程、明天堵住了一个软件漏洞,成绩是明摆着的,可是这些事儿怎么总也干不完?而且,要解决、要消灭、要理顺、要堵住的东西好像越来越多了。我们如今太忙了,有的时候问题出现了,顾不上回想曾经的乐观。其实,只要我们暂时撇下充斥耳目的新闻,看着我们身边不断增加的各种新鲜玩意儿,翻翻它们粉墨登场时带给人们的美好憧憬,这如同悖论般的现象比比皆是。
  
  当手机出现的时候,人们看到了挣脱束缚的希望,再也不必天天去办公室了。后来,整个世界都变成了办公室。
  电冰箱的任务是保鲜。但现在,如果你家的电冰箱利用得很充分,那么你一定经常吃不太新鲜的东西。如果利用得不充分,那么它在白白消耗电力。
  
  今天,数码相机已经是生活必需品了,跟它相比,传统相机简直太拙劣了,三十几张的胶卷够干什么的,而且还不方便修改和传播。但这只是最初的印象。相机的进化让我们郊游时盯着相机的时间比看美景的时间还长,快速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厚的说明书需要不断花精力去学习。拍照时的草率使照片数量急剧增加,之后是软件、电脑屏幕和硬盘的更新换代,以及坐在电脑前长时间的筛选。最终,你维护了一个不断扩容的大型图片库,而其中的绝大多数照片这辈子都难有机会再看一眼。与此同时,一家人闲暇时围坐在一起看相册的天伦之乐已永远消失。.

TOP

看看一百多年前的杂志上对汽车的描述,你可能会笑掉大牙:“普及汽车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这对于汽车在我们今后生活中将要起的作用是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轻型橡胶轮胎汽车行驶起来快速无声,使街道保持干净、无尘和无味,由此减少一大批由现代大都市生活引起的紧张、注意力不集中和神经过敏的患者。” 今天,即便是酷爱驾驶的人恐怕也不能认同这些观点了。一旦拥有了汽车,看似效率附体,但是这样一个大件会极大地冲击原有的生活节奏,带来各种未知的麻烦和风险。你必须定期缴纳各种费用、加油并经常关注油价、留意天气适时清洗维护、关注路况和限行信息等等。此外,路上的搏斗、找车位、拥堵和事故让你丧失自由、气急败坏。运动的减少让你必须再找时间锻炼或者付出健康的代价。更严重的是,为了不让每月多出的费用降低生活质量,你必须更努力地工作挣钱。
  
  别总觉得一百年前的人有多么愚昧,现如今不也有人在大肆宣扬高速铁路是绿色环保交通工具吗?这样的故事还在不断上演。这些东西最初所象征的都是如出一辙的轻松自由,但人们的憧憬却一次次落空。当然,它们一定会在某些特定的时刻给你带来莫大的方便,但整体的负面效果却在劫难逃。只要观察得够全面,随便找个东西都可以讲出类似的故事。人们一向认为,这些东西身上的缺点的确存在,但它是发展中的问题,一定会随着技术进步而得到解决。我有一次下课之后和一个忙碌的教务聊到这个话题,她显然也是这么乐观:“你想想,将来要是发明出什么都会干的万能机器人,我不就轻松了吗?”会有这样的机器人吗?不会!即便有,人也只会比现在更忙、更累、蓝领工作更多。这不是一个见仁见智的社会学预测,而是一个严谨的、物理学上的坚定回答。.

TOP

熵增加原理
  ~~~~~~~~~~
  熵的概念,我是在大一的工程化学课上第一次接触到的,当时由于过于注重公式计算,我对它的含义完全没弄明白。在随后的普通物理课上原样又学了一次,留下的印象还是一堆乱码。直到后来成为了一个还算有点上进心的老师,才终于通过一些可爱的科普书和纪录片对它有了一些感性认识。
  
  熵,是描述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例如,一个盒子中间有个挡板,左边有空气,右边没有。将挡板撤掉,空气就会自发地均匀散布到整个盒子之中。空气从聚在一头,到扩散到整个空间,它的无序性增加了,也就是熵增加了。其实基本道理就这么简单,这就是著名的熵增加原理,也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 。为了不让本书变成高深的物理论著把人吓跑,我把定律的一种表述方式放在了脚注中,这样字体会小一点。看上去很学术,但它描述的就是上面这个显而易见的事情。对于原文我们可以不必过于关注,只需要从几个方面了解它的意义就行了。
  
  还是回到盒子里的空气吧,它已经均匀分布在整个盒子之中了,也就是说处于最无序的状态。这时候要想让空气重新回到半个盒子的样子,仅仅放回挡板是不行的,必须用活塞使劲从一边推到中间,这就是做功。单看盒子里的空气,熵减少了,但空气受到了外界的影响,也就是说它不是孤立系统,如果把做功者也考虑进去,总熵一定还是在增加。
  
  熵增加原理还有一些推论或者说其他的表述方式,比如热量总是由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或者能量总是从可用的形式转化为不可用的形式。举个例子,我如果使劲搓手,手会被搓热。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认为我通过搓手做功将动能完全转化为了热能。但倒过来,我却无法利用这些热能去做功驱动我的双手运动相同的次数,像倒放电影一样回到最初的状态。原过程是熵增加的,要想回去则熵必须减少,所以这个过程是不可逆的。
  
  也就是说,做功所导致的能量转换一定是有熵增加的,再回去看看刚才的盒子,当空气被推回半个盒子的状态时,做功者熵的增加比空气熵的减少幅度要大,因此整体而言熵还是在增加,而且比做功者什么都不干要增加得快得多。.

TOP

既然说到热力学第二定律,就不能不提更著名的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千百年来,人类一直梦想着制造出永动机从而获得永久的安逸。能凭空创造能量的就是第一类永动机,它因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而无法实现。能让能量转着圈循环利用的就是第二类永动机,它因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而成为泡影。
  
  由此,现实世界的运行可以简单概括为从能量的可用性到无序的熵的转化。这话其实很好理解,我们把石油、煤这些东西挖出来烧掉,这个过程中,能量虽然没有减少却从可用的状态转化为不可用的状态,所以我们要用能量就还得再去挖。而更糟糕的是,与此同时,世界的无序性增加了。.

TOP

 现实意义
  ~~~~~~~~
  熵增加?和前面讨论的内容有关系吗?别忘了,如果把化学、生物什么的都算作是广义的物理的话,生活里包括工作、学习在内的每一个细节都是物理过程,这些屹立不倒的物理定律每天都在被无数次验证着。如果我们能以熵增加的眼光来看待周遭的世界,那么在最初的惊讶之余,几乎所有的困惑和危机都有了答案。
  
  在生活中,熵增加原理所带来的结果看上去有点残酷。概括来说,就是你越是想让一个地方有序,就越是会导致总体的更加无序。你付出的努力越多,使用的技术越高级,所导致的总体无序程度就越大。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说让人眉开眼笑的大金条吧,12.5公斤一个。金条成份单一、形状规则,这就是有序,它是人类通过做功让相对无序的矿石有序化而提炼出来的。根据熵增加原理,总体效果应该是更无序化,这12.5公斤是有序了,无序的是什么呢?12.5公斤的金子是从几百吨矿石中提炼的,除了这微不足道的十几公斤以外,其余的都变成了有很大毒性的废弃物。而且,根据熵增加原理,这些废料会不断扩散,威胁周围的生态系统。.

TOP

在环境治理中,如果要把一处脏乱差的地方收拾干净,就需要把垃圾收集起来运到其他地方。垃圾的总量并没有减少,而垃圾的运输过程需要消耗能源产生污染,运得越远代价就越大。收集、运输垃圾所使用的各种机械工具也需要制造,制造的过程虽然没有炼金子费劲,但还是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并产生几十倍于成品的废弃物。当然,工具是重复使用的,后一种代价会均摊到每一次使用的过程中。垃圾的各种处理方法也是类似的过程,所以别指望垃圾从你面前移走后就会就此消失,等外面没地方了它就会重新堆回我们的面前。
  
  回到家庭生活中,我要把衣服弄干净,就衣服这个局部来说,它有序了,获得了熵减少。如果是用洗衣机完成这件事情,现在我们看看代价:①一次性代价:洗衣机消耗了小半度电,根据煤电的效率,这相当于燃烧了近一斤煤并排放了上千升二氧化碳;洗涤剂中的化学品伙同污渍一起进入了水循环;衣服本身的磨损等等。②均摊代价:洗衣机、衣架、洗涤剂等用品需要生产和包装;未来这些物品废弃后都会成为垃圾;水、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等等。相比之下,拿大棒子在小溪边捶打所带来的熵增加可谓九牛一毛。也就是说,我用的洗衣方式越高级,所导致的整体无序就越严重。不光是洗衣机,所有标志着我们的生活在进步的家用电器,其总体结果都是如此,越高级对环境的伤害越大。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得到一个结论:把一个地方弄干净一定会导致另外一个地方变脏,而且从总体来看一定比操作之前要更脏。那人们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呢?因为局部暂时的效率、光鲜就在自己眼前,而污染和各种代价可以说是由全社会、全人类共同承担的。而地球很大、人类很多,通常人们无法在自己周围的整洁高级和世界上某地的落后肮脏之间建立起什么必然的联系。
  
  在这些过程中,可不能误认为收获都是自己的,代价都在别人身上。别忘了,我们每个人都既是上游,又是下游,都会感受到整体环境的恶化和工作量的增加。所以,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并不矛盾。更复杂的技术、更大的能源需求、更繁重的垃圾处理工作,这些都不光是别人的事儿,我们每个人在别人眼里都是别人。.

TOP

疲惫之源
  
  在这种恶性循环之下,我们当然累坏了。这就好比一条蛇要追自己的尾巴,追得越努力目标就跑得越快,目标跑得越快就越需要追得努力,最终累垮在地。蛇追尾巴,看上去十分可笑,但人追逐有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这样的一场游戏。
  
  人们越是想让一切井井有条、越是发明高级的效率化身、越是追求光鲜的物质生活,就越是在疯狂的制造无序。其结果就是社会的整体工作量与日俱增,而环境却越来越恶劣。看上去那些先进玩意儿都在给创造方便、节省时间,但我们省下来的时间远远不够替它们料理后事。前面已经举过数码相机、汽车的例子,那些都还只是对个人这个小局部的影响,在整体上远远不是它们所制造的全部麻烦,只不过我们没有把自己的疲惫和这些东西联系在一起。
  
  为什么万能的机器人不能给我们带来幸福?因为它不是动画片里可以无视物理定律的机器猫。精密本身就是一种代价,要制造和维护万能机器人意味着学不完的专业知识、复杂的制造工具工艺、大量特殊材料的开采和提炼等等等等,每一个过程都在增加全社会的工作量,并有大量的污染和垃圾喷涌而出。先不说它的贡献,只要它能把自己制造的垃圾和废料处理干净就已经是伟大的第二类永动机了。再从经济现实来说,一个人得挣多少钱才能买得起这样的机器人?如果它真的把所有工作都干了,你又是怎么挣来钱的?别的地方也都是这样的机器人吗?不会是幻想着只有自己像康夫 一样独享这样的小神仙吧。.

TOP

由于生活中每一个细节归根结底都是广义的物理过程,所以这个故事可以套用在任何地方。例如在社会生活中,规章制度越多、越细致入微,它就越是会拘泥于局部利益,而带来整体的巨大耗损,这就是法律法规上的熵增加。在购物上,琳琅满目意味着挑选、犹豫的时间大幅增加,但不同商品的本质区别完全无法得知,最终的取舍将只好交给广告、价格、包装这些非核心信息上,反而大大增加了购物的盲目性。在交通方面,有人说当年即便是皇上从天津回北京也得走一整天,今天半小时就到了。这太片面了,皇上可不是家住天津却天天跑北京去上班。交通工具的提速缩短了某个具体行程的时间,但整体上它促进了城市规模的恶性膨胀,使绝大多数人在平常日子里的生活效率直线下降。
  
  在这个过程中,传播工具的进步创造了无序的传媒,海量无序的信息将我们包裹得严严实实,夺走了我们感受生活的时间,甚至使我们丧失了感受生活的能力。结果,人们越是劳累,就越是想努力挣钱以挣脱这一切,幻想着有朝一日变身为媒体上那些令人羡慕的角色。所有企业都加大了营销力度,广告充斥而来,进一步煽动着每个人的物欲。无数高级物品以轻松为卖点进入寻常百姓家,但家里的科技含量越高,越是需要无微不至的技术支持。要么自己好好研究,要么花时间跟商家周旋。随着人们越来越忙,一次性用品大量增加,随之而来的就是相关垃圾的疯狂产生。给这些垃圾找地方反过来又成了整个社会的艰巨任务。在这个压力不断盘升的商业链条里,我们都是始作俑者,也都是受害者。
  
  而孩子降生其间,当然会被拽进来。无序信息的包裹让他们对生活、对科学缺少淳朴直接的理解;丰足的物品扰乱了脑子里的头绪;大人们越来越忙,考试必然走向机械化。那些高级物件所带来的风险和负面效果让家长惶惶不可终日,带着孩子左避右闪,再加上由于脱离生活而产生的学习困难、商业的渗透和对未来的恐惧,都促使他们更多地走进教室,但结果又是更远地走出生活,开始了下一轮恶性循环。如果这种经济模式、这种消费主义、这种对科技盲目崇拜的思想不扭转,在这个过程中找出任何一个群体、单位、或个人作为替罪羊并加以制裁都会增加熵,并带来更大的混乱。.

TOP

可持续生存
  ~~~~~~~~~~
  所以,我们的疲惫就是源自对金钱、对发展、对有序的盲目追求,而这种追求在整体上是毫无希望的。根据熵增加原理,少数人的先进背后,一定是大多数人的痛苦支撑。听上去好像有点绝望,这理论靠谱吗?既然恶性循环了这么多年,累是累点儿,可为什么大家确实都有盈余,社会总财富也的确在增加呢?
  
  当然,人类总是在不断颠覆前人的观点,但热力学第二定律自从一个半世纪前提出以来却一直是掌控一切的天条。熟悉熵的朋友都知道,熵增加的确定性和时间的方向性在物理上几乎是等效的。也就是说,如果你相信时光不可倒流,那就等同于承认了熵增加原理。英国物理学家爱丁顿对于这个定律的重要性有过一个生动的描述:
  
  熵增加原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地位,我认为在自然定律中应该是最高的。如果有人对你说:喂!伙计,你崇拜的宇宙理论有悖于麦克斯韦方程!这时我觉得倒霉的应该是麦克斯韦方程。但如果你的理论被发现与热力学第二定律不符,那我可以告诉你,除了陷入深深的耻辱外,别再做其他任何指望。
  
  显然,让时光倒流更具颠覆性,还是相信爱丁顿吧,一定是我们所信奉的经济理论包含着重大的问题。其实,只要从我们尴尬的内需拉动就可以找到端倪。中国的这片土地,十几亿人的需求还不够吗?在各种资源都紧巴巴的情况下竟然还需要拼命制造需求,这样的经济模式不荒谬吗?这拼的可真的是命啊!大家一起消费,一起簇拥着GDP红火增长的经济模式是以地球无限大、资源无限多为前提的。当人口还不是这么多的时候,当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还不太强的时候,当我们根本没有什么能耐搞全球化的时候,这一前提可以近似成立。但今天,危机已经多得让人应接不暇了。.

TOP

可是,欧美人民的好榜样太诱人了,他们真的在过着我们所向往的“高级”生活。这就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只要能够找到更大的承担代价的地方,保持局部的有序当然没问题。在我们周围,同样有很欧美的区域,但更多的还是“需要治理”的地方。根据熵增加原理,这两种地方之间的比例会如何演绎不言自明。除非中国能够作为一个整体找到一个更落后的地方,它愿意并且有能力成为我们的工业园和垃圾场,就跟欧美现在的做法一样。但地球有多大呢?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的大国,再找下家谈何容易。
  
  面对危机,“可持续发展”变成了一个热门词汇,可是我们为什么像着了魔似的非得“发展”不可?我们在生活上想要追求的最本质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是快乐健康、悠闲自在还是紧张忙碌、学无止境?既然“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为什么建设了半天之后,稍有点时间我们就忙着往外跑?别忘了,在热力学第二定律面前,那些催着我们必须拼命“增长”的经济理论有着根源性的疏失。科技越发达、经济越增长,熵增加就越快。在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欧美师傅自己都有点扛不住了。我们作为一个人口和资源矛盾如此尖锐的地方,看看怎样才能“可持续生存”才是当务之急。
  
  美国科学家加德纳和萨博曾经这样精辟地描述经济:“如果一位外星人对一百年来地球人的活动作一记录,他可能会作出以下结论:人类所有经济活动的真正目标就是把原始物质变成有毒的废物,并采用燃烧、掩埋或者倾倒到海里的方式来逃避它们对人类的伤害。”
  
  所谓原始物质,也就是石油、煤、各种矿物等等,其实都是太阳在过去几亿年里的劳动成果,而人是唯一会制造垃圾的生物,我们所生产的垃圾还要指望太阳每天一点一点地去处理。有的专家会告诉我们,不用担心熵增加,因为地球不是孤立系统,太阳有源源不断的能源输入。的确,那些矿产和化石能源就是太阳的不懈努力在地球上存下的熵减,但以今天人类的能力,正反两方面的速度太不成比例了。在原料方面,几亿年的成果,我们用短短一百年烧掉了一半;在垃圾方面,塑料自从发明到现在,所有的成品都还在地球的某个地方顽强地存在着。理解了这个过程,问题就很清楚了。经济生活中最主要最繁重的工作都是由太阳完成的,其中一部分花了它几亿年的时间,而另一部分还几乎全部堆在案头,那是它未来漫长岁月里的任务。所谓“财富”的产生就是因为我们没有支付给太阳任何费用。想想我们为什么能够花两块钱买下一节干电池吧,抛弃之后一亩地的污染是两块钱能够挽回的么?
  
  也就是说,我们拼了半天命,所创造的“财富”其实是个很虚无的东西,在大自然的反扑面前,它将毫无还手之力。那我们该怎么办呢?说到这个问题,最让人觉得亏得慌,因为我们原本是一个对这一切了解得无比透彻的伟大民族。.

TOP

第十三章 国情与体制
  ^^^^^^^^^^^^^^^^^^^
  感谢西方物理学家们的努力,我们老祖宗的先进文化终于有了“像样的理据”。
  ^^^^^^^^^^^^^^^^^^^^^^^^^^^^^^^^^^^^^^^^^^^^^^^^^^^^^^^^^^^^^^^^^^^^^
  国情是个大帽子,既能遮,又能顶。当很多“先进”的理念在中国水土不服之时,出于一种骨子里的谦虚和自卑感,我们很少怀疑那些理念和中国的水土谁更高级。
  
  当痛恨奥数的人开始攻击奥赛金牌选手的个人素质和未来发展的问题时,我觉得他们跑题了。好像小升初的事儿矛盾过于激烈,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诊断不下去了,随便找个靶子再加点罪名。
  
  这种对个人素质的指责有点可笑。如果我看见一个从来没有学过奥数的孩子乱扔垃圾,我能不能揪住他说,“你看,你不好好学奥数,素质这么低!”这太无厘头了,人家肯定会把我当成神经病,因为这两件事根本就没关系。要找素质低的人,任何一个领域都挑得出来,就算情节再恶劣也不能代表整个群体。一定要这样做的话,就必须广泛采集数据,计算出各个群体中的低素质比例。可真要如此认真,又得犯愁了,谁的素质高、谁的素质低,谁说了算呢?要不要考个试呀?
  
  至于金牌选手的后续发展,是否将来会成为数学家、科学家,也是如此。跟刚才的思路一样,如果我们统计一下非奥赛选手日后成为科学家的比例,统计一下中途辍学者日后成为科学家的比例,同样比人家低很多。奥赛拿了金牌已经算完成了功利目标,他们并没有义务自动承担起科研重任。欧美的科学家大部分也不是从中小学的竞赛中起步的,我们的科学家所占的人口比例就是小,以此来责怪任何人群都有失公允。
  
  但知道了熵增加原理,了解了我们为何如此疲惫之后,中国难以培养出科学家的话题一下子变得很有深意。那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从来就不是中医的思路。带着对现代生活的真实体验和刚刚被热力学定律武装的头脑,让我们看看中国这么深刻的“国情”背后,到底跟西方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TOP

从足球说起
  ~~~~~~~~~~
  足球这事儿关心的人很多,带给人民群众的痛苦想必大于奥数。但我觉得大可不必痛心疾首,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我们在这项运动上水平不济理由非常充分,完全可以说既没有群众基础、也没有文化基础,别指望一两次反腐扫黑就能扭转乾坤。
  
  关于群众基础,我们在讲到安全感的时候已经提过了,近千所中学,区区六个队报名,还有一半是来自同一个学校的半专业队,普通学生几乎没有。学校为了少惹麻烦,足球这种炸药包还是少碰为好。总有人喜欢拿十四亿人说事儿,这分母未免水分太大了。
  
  关于文化基础,中国球员的素质遭人诟病已久,各种形式的不文明现象和球场暴力不胜枚举。但和奥赛金牌选手一样,足球运动员也是人民群众的一部分。我也曾经算是半个足球圈里的人,一度经常参与北京市业余足球比赛的裁判工作。几年下来,可以这么说,无论是教工联赛、媒体联赛还是市运会,到了势均力敌的淘汰赛阶段,几乎每场的输家都有动粗的意思,群殴、追打裁判的事儿太普遍了。包括平时在电视台说球的时候什么道理都明白的那些主持嘉宾,真到自己踢的时候,什么素质呀、规则呀,就都忘了。裁判做这种比赛,首要目标就是平稳结束,绝对不能鼓励进攻,基本思路就是避免身体接触,谁也别跑起来。至于比赛是否精彩,球员是否能提高水平,在安定团结面前都是次要的。
  
  前两年人大附中举办了一次世界名中学足球邀请赛,邀请了几所来自英格兰、荷兰的欧洲名校,在这次比赛上,可以说把这两方面的差距展现得淋漓尽致。我们派出的人大附中和潞河中学两支球队都是半专业队,常年吃住在一起,和校本部几乎完全割裂。在球场上,他们追求整体和战术纪律。而老外的球队里是真正的普通在校生,因为喜欢足球聚在一起,展现的是激情、速度和个人能力。作为执法者,外国中学生对裁判的尊重和对激烈冲撞的无所谓态度尤其让我印象深刻。裁欧洲队之间的比赛就想着怎么精彩怎么来就行了,身体接触、越位都可以向鼓励进攻的方向倾斜,否则,你会觉得自己在场上碍手碍脚,破坏足球比赛的精彩。
  
  足球水平如何提高当然不是我这里的主题,我要说的是中国人的素质,但不是低。要是成天说足球运动员素质低,这和质疑奥赛金牌选手没什么区别。大家都是一块地里长出来的,如果跳水、体操选手素质就高,踢球的素质就低,那足球简直祸国殃民,应该有不少人高喊“打倒足球”才是。冷静一下,以上这些现象可以从两个角度帮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的祖国。.

TOP

第一,我们骨子里就不习惯这种贴身的竞争和对抗。我们古人所倡导的运动一向是境界很高的,以娱乐炫技式的杂耍为主。所以,跳水、体操、蹦床、杂技等等都是咱的拿手好戏,隔着网子互相玩玩也问题不大,但要是混在一起拼抢就太有失斯文了。我们号称足球是中国发明的,可蹴鞠当年基本上也是杂耍的一种。人家现代足球一百多年前可不是这样儿,一帮人在泥浆里搏斗毫无规则可言,比如今的英式橄榄球凶狠多了。今天相对这么轻微的身体接触,他们当然很适应。
  
  第二,我们不相信这种人为的规则。生活中到处都是潜规则作祟,网开一面,法外容情,球场上的黑衣法官当然也没什么尊贵的地位可言。从表面看这是一种很糟糕的局面,与西方的文明社会不太合拍,作为一个裁判,当然也对此也很头大,但如果追根究底的话,应该说是每个中国人心中的天理都要大于世间人为的规则。
  
  经常有人说我们文明程度太低、素质还不够,但文明、素质这样的词儿现在都是按照西方师傅的定义在理解。这就好比老美跑到中国来考英文,我们当然玩不转,可如果我们去你们那儿考汉语,你们不也得一败涂地?文明这事儿到底谁有发言权,应该没什么争议吧,我们几千年的积淀,怎么就突然被你们抢走了话筒呢?在我们的理念中,即便是武术大家,都对打打杀杀十分反感,不战而屈人之兵、修炼内功才是正途。套用个时髦词儿,就是和谐。但这个和谐并不是在一定的规则之下,大家遵纪守法平等竞争的和谐,而是需要领悟的,真正合乎自然的,更高级别的和谐。
  
  可惜,现在我们玩的是人家发明的比赛,像足球、商业竞争、科技发展这样的东西我们并不熟悉,骨子里总是隐隐有些什么东西在与之对抗。在西方所熟悉的赛场上,他们反而显得比我们更文明、更和谐,而且最糟糕的是,我们自己也已经认可了这种观念。.

TOP

早熟的尴尬
  ~~~~~~~~~~
  国情这个词虽然经常被当作一种借口,但背后还是有着实实在在的内容。现在最常提到的是中国傲视全球的人口,但更深刻的还是伟大而早熟的文化。
  
  文化到处都有,但像中国这样把几千年前的东西依然奉为经典、几乎全盘接受的却非常罕见,这只能说明它确有高远之处。而且随着西方科学的进步,其认识水平和应用结果都在让有心人不断加深对古人思想的理解。无论是黄帝内经、老庄哲学还是孔孟之道,我们的文化最讲求的就是天人合一、顺其自然。
  
  老子讲:“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恢复本性就是自然,认识自然就叫高明,不认识自然,就会轻举妄动,一轻举妄动,就会招惹灾祸……中国的文化是讲究感受和领悟的,对这样一段话来说,任何翻译都会有偏颇之处。但很明显,老子说出了现代人在经历了无数教训之后才刚刚开始认识到的东西。孔圣人虽然比老子要入世一些,但《论语》的依然崇尚敬天。在儒道的周围,中国的医学、武术、音乐、书法、绘画、诗词,无不以大自然为至尊至美。后人看待古人,总觉得祖先必然落后,认识肯定比今天肤浅,用“朴素”就算是最好的形容词了。老子也一度被视为保守、消极的象征。但如今我们身边已经没有了自然环境,也早已失去了虚静之心,又怎能判断古人不会得到更加高屋建瓴的感悟呢?西方在总结出热力学第二定律之后,又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疯狂的全球大试验,终于看到了不知常而妄作的后果;今天的地球物理学家们,在大量先进技术和事实的支撑下,终于也渐渐从另一个角度以敬畏、感动之心看到了一点老子眼中的自然,会不会太晚了呢?.

TOP

在这些文化的包裹下,中国的民族性格也貌似进取心不强。根据马克思的看法,中国的封建社会出奇的冗长。老百姓小富即安,能忍则忍,实在被官府逼急了才斗争一下,换一家人执政。在生活方面,由于先贤的理论对于自然世界的解释深刻而实用,所以我们并没有像西方人那样在不断推翻错误的过程中摸索前进。在科技方面,像圆周率、四大发明、地动仪这些领先世界数个世纪的成果也大多落脚于文化和娱乐之中,并没有改变人民对大自然的宏观理解,更不打算用这些东西来征服自然改造生活。所以,几千年,人口变化不大,自然风貌完好,像是可以世世代代生活下去的样子。
  
  如果用熵增加原理来解释,我们的文化所倡导的就是真正可持续的,合乎自然法则的低熵生活。可惜世界上并不是只有你一家,地球上还有一部分人,一门心思地从局部和细节出发,不断尝试,否定后再尝试,一点点地解释世界,让认识、生活、生产力越来越紧密地互动循环起来。在毫无“进取心”的郑和下西洋几百年之后,他们终于也驾船来到了我们的面前。尽管你内功深厚、道法自然,怎奈人家端着枪炮,毫不讲理。面对暴力,中国人民面临着痛苦的抉择,要么跟着人家学,要么被人家消灭。这是典型的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
  
  然而,此时的西方所带来的是一次经过滚雪球般放大的、最危险的一次尝试,他们的工业革命是要拽着全世界去验证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正确性。.

TOP

中西的差异
  ~~~~~~~~~~
  中西文化孰优孰劣,谁对世界的理解是正确的,这种讨论通常毫无建设性,因为大家认识世界的角度不同,几乎没有共同语言,其间的争论简直就像没有翻译的首脑会晤,各说各话。所以,只能等待某一边搬起石头砸向自己的脚。看上去近代的“落后”是中方先败了一成,但就发展趋势来看,最后的结果尚有转机。那么,这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重大差异呢?由于双方都是博大精深,这确实不是个讨巧的话题,不过就表面来说,至少存在着以下一些不同的倾向:.

TOP

整体与局部
  
  中国人讲究一团和气、顾全大局,这是有渊源的。比如中医吧,它是不分科的,视人身为一个整体,牵一发动全身。而西医的眼中,我们则被拆成了若干标准化的小肉块,科目越分越细。再往大了看,我们的医学、武术、书画等等归根结底都是一家子,每个领域的高人站出来几乎都是一个做派,其天人合一的精神和思路是完全一样的。在这种文化笼罩下,中国人习惯于从大处着眼,在整体利益面前,细节的得失不会过分追究,而西方则为了伸张局部的正义不惜耗费全社会的精力。
  
  当然,在这一点上,我们常常会有某些个人为了服从大局而蒙受委屈。但另一方面,事实也不断证明,个体的片面追求往往就是整体的巨大损失。在生活中,所有的进步、升级、科研成果都是局部收获,而把这一个个小收获累积综合起来却是全球的危机和灾难。.

TOP

继承与推翻
  
  在我的物理课上,曾有同学惊呼:“亚里士多德怎么犯了这么多错误啊!”现在看看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哲人,的确是这种感觉。而我们不知为何拥有水平如此之高的祖先,老子、孔子比亚里士多德岁数还大,但他们的言论却先知先觉、深刻致远,至今只有学习和领会的份儿。而且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这些古训反而散发出越来越夺目的光彩,始终在教导我们要和自然和谐共处,所以我们有节制、尊重传统、懂得继承。
  
  所以,按照西方的思路,他们走到今天非常正常。熵增加原理虽然被视为“物理学中最深刻的戒律之一”,也早有科学家指出“进步是问题之母”,但他们尝试惯了,谁都不能阻挡他们继续为了推翻而试验,每一个局部的心得都要推而广之。由于自认落后,我们接受了这种新思路,从此大自然不再神圣,真正呵护人类的伟大文化也开始被视为阻碍科技进步的绊脚石。.

TOP

 模糊与精确
  
  看看中西的菜谱,有一明显区别:中方的充斥着“少许”、“适量”这样的不准确词汇,而西方的则每一个配料都必须精确到克。中国的文化最讲究体悟、强调感觉,像太极、中医、古琴等等,徒弟都得跟着师父长期摸索、心领神会。这种模糊与精确的差异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就连最核心的汉语本身也是一个不精确的语言,最善于表达需要别人领悟一番的意思。
  
  把这种精确的意识再推进一步就是标准化,前面已经提及,标准化的学习是一大智商杀手,这趋势已在生活的各个角落愈演愈烈。所谓标准化,也就是凡事都要追求标准答案,这也就是局部出发,不断刨根问底,追求精确、追求绝对正确的思考路线。然而标准答案通常是有范围的,短暂的得失有可能和长远的利益相反,局部的对错也必须参考全局的需要。我们的古人早就说过:“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 再看看我们的太极图,黑白、阴阳固然客观存在,但精髓还在于强调两者的统一、互动和转化。
  
  可不要小看标准化的威力,它的能耐就在于可以大规模的普及和推广一些粗浅的东西,而那些需要结合实际、放眼全局、用心感悟的事情因为传播效率低下,必遭淘汰。学校里的标准化学习可以简化教学和考试过程,用弱智的电脑去高效地评价人脑。但其结果必定是知识流于表面、学习愈发刻板、智商不断下降。西方的标准化快餐厅开得全球到处都是,但咱不能眼红,中国文化里的那些东西,借助西方的批量模式去发展,往往是自废武功、精华散尽。推广了半天,太极拳变成了广播操、中医变成了伪西医、围棋变成了算术题。.

TOP

人性的束缚与张扬
  
  中国的古琴、围棋、书法、水墨画中所展现的大多是自然之美,而西方的艺术作品则着重于表达人的力量。天人合一可以说是中国人心中的一种宗教,在这种对大自然的敬重之下,人性似乎受到了某种约束。
  
  举个在中西文化中比较有可比性的东西吧。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有三点区别非常本质:一是中国象棋有楚河汉界,包括老将在内的若干棋子都只能固守本方;二是国际象棋中的小兵若能杀至对方底线,可以摇身一变,成为威力最大的皇后;三是国际象棋中像小兵变后、王车易位等规则相对来说不自然的人为色彩较重。如果从国际象棋的角度总结一下这三条,那么一是人有自由、二是人有梦想、三是人定胜天。
  
  听上去都是好词儿,因为我们的大脑已经朝着崇洋媚外的方向进行了一个多世纪的改造,顺应自然的大宗教几乎烟消云散。我们认定欧美的今天就是我们的发展目标,认定他们对人性的片面呵护和追求是先进和文明的标志。实际上他们的张扬是以更多“后进”国家的束缚以及无数物种的惨痛付出为代价,他们的光鲜只是漫长历史长河中不可为继的一个瞬间。
  
  道理其实很简单,作为这个星球上的独大物种,如果人类不能自我约束,而是成天叫嚣着自由、梦想、人定胜天,那灾祸也就指日可待了。人们对自由和人性的片面追求是一个欲速则不达的过程,张扬和束缚可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追求自由、自我膨胀,让美国人走到哪儿都没有安全感;追求效率、开路造车,让我们越来越多地被困在路上;日新月异、科技进步让学不完的知识和技能成了一辈子的负担。这还没说到什么垃圾围城、全球暖化之类的大事呢。和经济理论的问题一样,最终我们会受限于那些有限的东西和不可撼动的自然法则。.

TOP

人性的束缚与张扬
  
  中国的古琴、围棋、书法、水墨画中所展现的大多是自然之美,而西方的艺术作品则着重于表达人的力量。天人合一可以说是中国人心中的一种宗教,在这种对大自然的敬重之下,人性似乎受到了某种约束。
  
  举个在中西文化中比较有可比性的东西吧。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有三点区别非常本质:一是中国象棋有楚河汉界,包括老将在内的若干棋子都只能固守本方;二是国际象棋中的小兵若能杀至对方底线,可以摇身一变,成为威力最大的皇后;三是国际象棋中像小兵变后、王车易位等规则相对来说不自然的人为色彩较重。如果从国际象棋的角度总结一下这三条,那么一是人有自由、二是人有梦想、三是人定胜天。
  
  听上去都是好词儿,因为我们的大脑已经朝着崇洋媚外的方向进行了一个多世纪的改造,顺应自然的大宗教几乎烟消云散。我们认定欧美的今天就是我们的发展目标,认定他们对人性的片面呵护和追求是先进和文明的标志。实际上他们的张扬是以更多“后进”国家的束缚以及无数物种的惨痛付出为代价,他们的光鲜只是漫长历史长河中不可为继的一个瞬间。
  
  道理其实很简单,作为这个星球上的独大物种,如果人类不能自我约束,而是成天叫嚣着自由、梦想、人定胜天,那灾祸也就指日可待了。人们对自由和人性的片面追求是一个欲速则不达的过程,张扬和束缚可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追求自由、自我膨胀,让美国人走到哪儿都没有安全感;追求效率、开路造车,让我们越来越多地被困在路上;日新月异、科技进步让学不完的知识和技能成了一辈子的负担。这还没说到什么垃圾围城、全球暖化之类的大事呢。和经济理论的问题一样,最终我们会受限于那些有限的东西和不可撼动的自然法则。.

TOP

总而言之,上述西方所占的每一条都大大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大大有利于他们这种价值观的传播。按照如今的眼光,他们的思路的确很有科研精神。他们不断地从局部出发,在设想、尝试、归纳、推翻的过程中一路走来,渐渐强化着人的力量,危险的试验越做越大,诠释着科研的献身精神。而我们瞻前顾后、顺其自然、“差不多得了”的做法却与之处处做对。在这种大气氛下,我们总是恨铁不成钢地看着自己生活中的种种扭曲,却很难把周遭的一系列恶果归咎于他们所宣扬的前进方向。.

TOP

失去自我的悲哀
  ~~~~~~~~~~~~~~
  从出发点来看,中西文化在两千多年前似乎只有一点点区别,那就是古希腊的先哲们把人从大自然里择出来了。经过中世纪的压抑,西方人在文艺复兴之后更是醉心于人性的解放,追求一切为人所用。在他们眼里,世界被简化为三种东西:上帝、人、资源。由此不断进行局部探索,将每一个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对资源进行越来越深入的挖掘,使之变成人的物质财富。但是,他们的初衷毕竟是要维护人性,他们的头上毕竟还有个上帝时不时地出来发表一点意见,他们毕竟很熟悉、很理解自己的这套逻辑。
  
  相比之下,突然被拽上这条道的我们跑得极为盲目。当一个诗人被拽进生产线,他身上的所有高贵气质统统变成缺点。他懒散、不现实、不敬业、不精确、不善合作。一旦他开始自我否定、痛改前非,这个半路出家的工人往往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尊重传统的文明古国反而在各个领域都经历了革命式的疯狂推翻。我们失去了自己的价值观,也失去了自信,我们迫切渴望别人的承认。每当中国在西方的强势领域取得什么成绩,不管是科技的、文化的、还是体育的,全民都会振奋不已,激动得手足无措。在指导思想上,我们并不懂得维护人性,而头顶上,又没有上帝出来碍手碍脚。为了发展生产力,我们一度相信人多力量大;为了发展生产力,我们一次次地和“保守”、“不科学”的祖训作斗争。
  
  就说“科学”这个词吧,在英语里对应的是“science”,但实际上这两个词在双方语言中的内涵却有着本质的差异。翻开《现代汉语词典》,可以看到“科学”的定义:“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这里的“客观规律”一词鲜明地强调了科学的真理性,它的存在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再来看看《美国传统词典》中的“science”:“The observation, identification, description,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and theoretical explanation of phenomena”,即“对现象所进行的观察、辨别、描述、实验性的研究及理论上的解释”。可以看到,定义中所描述的五个行为都必须由人来完成,而且科学并不等同于真理,对于现象的研究和解释取决于当前人们的认知水平。现实情况是,我们双方真的是在按照各自的内涵使用这两个词,也就是说,我们在不断地把人家的阶段性的成果当作真理来膜拜。这词典里的区别一览无遗地展示了我们的盲目。.

TOP

终于,没有人性的负担、没有宗教和理念的约束,我们跑得比谁都快。没有了文化的呵护、没有对科技的迟疑,让我们在很多方面比始作俑者表现得更功利、更野蛮、更不计后果。城市化、工业化、标准化、信息化……这些事儿我们都不是带头人。然而,由于人口和资源的夸张比例、由于其没有底线地忘我跟随、由于其充满矛盾的操作方式,我们却率先把这条路的恶果展现得淋漓尽致。
  
  很遗憾,今天的中医已经不是过去的中医了,经过这么多年的洗礼,我们在文化、观念、心态、资源、环境等等若干方面损失惨重。一些中国文化的传播者也热心于搭乘西方科技的便车、进入了西方经济的怪圈而丧失了自己低熵的核心价值。我们作为无奈的追随者,比照着欧美人的生活方式奋力前行,而本质上,却是在付出自己的环境和资源去维持他们的高熵生活。由于地球有限,西方主导的这种商业模式和消费主义能够成立的前提已经不复存在。
  
  有人说,“落后就要挨打”,这话太绝对、太有杀伤力了。照此说法,如果一个人走在大街上让流氓给打了,是不是就得赶紧自我反省痛改前非?会动粗、有几个钱就能让我们成天作践自己、惟命是从吗?为什么经过几千年检验的东西我们不去相信,反而臣服于一个不断自我否定的系统呢?今天,我们仍然对所谓“西方科学”笃信不疑,不假思索地以西方的观点和模式为标准,去评价其他文化里的东西到底是科学还是不科学。从小,大人就教导我们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这一点我们其实真的做到了,而且满眼都是别人的先进、自己的龌龊。我们迫切渴望在人家的强势领域争得一席之地,哪怕毫无群众基础也要用举国体制扛起大旗,以证明自己的智商、体格没有问题。而每当遇到问题,包括教育领域在内,我们都已习惯于一边高举西方的榜样,一边唉声叹气、顿足捶胸,进一步扔掉自信。.

TOP

体制是罪魁吗?
  ~~~~~~~~~~~~~~
  经过一段铺垫和气氛渲染,终于可以放手谈谈教育了。在我们的种种扭曲之中,教育其实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局部而已。就像足球在体育圈的处境一样,因为受关注程度大、商机多,所以成天饱受拷问。端详我们的教育体制,的确能挑出很多毛病,官本位、教师的培养和任用、升学方式、教育经费、升学率评比、地域不公等等,看上去每个都是眼中钉、肉中刺,但要想知道它们是不是罪魁祸首、要想知道我们到底该如何取舍,还得像评价奥数一样,把脑袋抬高一点。
  
  评价教育的得失,按照普遍的观点,无非是两个角度,一是个人感受,也就是人性的塑造;二是国家感受,即人才的培养。.

TOP

人性
  
  在我印象中,“减负”的口号已经喊了二十多年,到今天如此工作成效的确让人痛心。不过,每个人都是对自己的伤痛最为敏感,而大街上形形色色的其他人则看上去个个无忧无虑。对一个国家也是如此,尤其是当我们已经习惯于拿别人衡量自己、已经发自内心地认定自己落后的时候。现在,就让我们暂时放下自己的问题,看看这地球村里其他人的体检报告吧。
  
  先说跟咱人口接近的难兄难弟。印度有民主、有宗教、教育经费的投入比例也比咱大,情况是不是好很多呢?我们由于经常在IT精英中看到印度人的身影,不由得紧迫感大增。印度的确比较注重高等教育,但同时,他也在世界文盲榜上遥遥领先,其分布形状甚至被称为“蘑菇云”。这符合熵的思路,少数人的光鲜,需要更多的垫脚石。同时,由于能否接受高等教育对于人生影响巨大,所以他们的高考也是一道鬼门关,考季就意味着自杀潮,每年几千人因此不愿再活。“我做鬼也不放过我的那些老师”,这句话是一个十几岁的印度学生临终前留下的遗言。
  
  其实说起自杀,人们最先想到的还是日本。这是个发达国家,但人口和资源压力同样沉重。它们已经连续十几年自杀人数超三万了,而其中,学生的自杀率更是一路攀升。日本是一个非常重视学历的国家,考试竞争极为激烈,甚至有“考试地狱”之称。中小学虽表面宽松,但根本不能应付考大学的需要,课外辅导属于常态。论及高考,在日本有个词儿叫“四当五落”,意思是学生如果一天睡四个小时就能考上大学,多睡一个就没戏。
  
  人口是不是唯一的问题呢?再看看那些更诱人的欧美榜样。进入新世纪以来,在英国因家庭破裂、考试压力和无法应对现代生活,青少年罹患精神疾病的人数大幅增加,至少有10%的英国学生有严重抑郁的症状。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英国抑郁症患者平均年龄为30岁,如今初发平均年龄已降到14岁。为缓解压力,英国青少年往往求助于酒精、毒品甚至自杀。英国卫生部的调查显示,15岁到19岁的年轻人自杀人数已比上世纪70年代增长了70%。
  
  最后瞧瞧美国老大。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他们已经发展了一支庞大的心理分析学家和行为科学家队伍,旨在调整、控制和改善人的行为。但据一份统计报告这样写道:“20世纪40年代的公立中小学中突出的行为问题是:言谈粗鲁、嚼口香糖、喧哗打闹、违反着装规范、加塞和乱扔垃圾。半个世纪以后,上述问题变成:吸毒、酗酒、早孕、自杀、强奸、抢劫和袭击别人。几乎没有任何迹象显示出我们在朝着‘人的完全性’方向前进。” 乖乖,这不会就是我们所向往的发展趋势吧?
  
  好,以上这四个地方应该已经很有代表性了。当然,我们作为一个不追求精确的国家,没有这么多骇人听闻的数据,到底谁的趋势更猛烈也不好说。但即便比它们恶化得更严重,体制恐怕也只是个次要原因。说白了还是那句话,我们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

TOP

人才
  
  关于人才,不用跟别的国家比了,有了前面的中西探讨,线索已在眼前。
  
  什么是人才?按照现在的思路,大概能把西方那些事儿弄明白,帮助我们和国际接轨的就是人才吧,金融大鳄、科学家什么的。但在尖锐的文化矛盾之下,这种人才在我们的土地上培养起来当然费劲。
  
  就说诺贝尔奖吧,本着西方的价值观,它甚至被看作我国教育制度失败的重大证据,每次揭晓都牵动华人神经,之后便是恨铁不成钢式的大讨论,总结多年不胜的原因。可是话说回来,诺贝尔奖说白了就是以物质利益作为诱饵,鼓励科研创新、发展生产力。这本来就是西方的思路和评判规则,我们为什么非得上赶着跟他们玩儿呢?我们的医学、文学,他们理解得了吗?我们为什么非得到别人眼里去获得对自己的认可呢?
  
  中西文化的区别前面已经探讨了很多,我们作为一个内求于心的民族,文化成熟得很早,经典的东西古人早都写好了,只有不断感悟和加深理解的份,妄谈什么创新呢?随便找一个真正的老中医问问,《易经》、《黄帝内经》哪里写错了吗?当然没有!现在的问题是心无法虚静、史料不完整、理解得不够。而且前面说了,我们的汉语本身所蕴含的就是中国人认识世界的角度,语法非常简单,没有那么多时态、语态、格呀什么的,最善于表达的就是需要别人自己感悟的东西,而不是钉是钉铆是铆的西方科学。所以那些要命的商业合同都得拿法文再写一版,所以当年心焦如焚的洋务运动者恨不得把汉字一脚踹进茅坑,所以无论经过多少洗礼,我们的民族性格就在语言之中。而且,西方师傅给世界指明的发展方向已经把地球、把我们的生活折腾成这副样子了,我们为什么还要成为他们标准下的科学家,接受他们的评判,争取他们的诺贝尔奖?我们就是不太容易塑造西方那样的科学家,这没什么可痛心疾首的,不自豪已经很低调了。
  
  冠冕堂皇的科学家没怎么产生,山寨英雄倒是多如牛毛,这事儿也是中西交锋的典型结果。在山寨文化中,草根智慧、继承意识和知识产权可以说是其中的三大主题。第一点至少充分说明我们教育出来的人应付西方那些东西还是足够的,其实追溯一下,当年遭到发达国家封锁时我们所取得的那些关键的科研成果,不都是山寨精神的扛鼎之作么?而继承又是我们的传统作风,处在早熟文化的包裹之下,我们平常就比较善于在一定框架范围之内有节制的添姿加彩,而不太习惯另起炉灶式的创新。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就是以这种内部调整的方式在更迭。最后,我们的知识产权观念的确十分淡薄,因为这又是属于西方的规则。和诺贝尔奖一样,知识产权的作用也是靠贫富差距作为物质引诱,鼓励大家创新、发展、改变世界。可是我们对大自然原本就没有这份企图心,就喜欢发明点东西增加生活情趣,所以自古就没有这一说。可以说,这也是中国文化不支持所谓科技进步的一个很具体的环节。在观念和利益的冲突之下,我们头脑里并没有形成真正的是非对错,而是选择了彻头彻尾的实用主义。轮到自己写书、出唱片就高声呼吁一下,等回家装软件、看大片的时候就顾不了那么多了。.

TOP

综上所述,从个人的角度,在发展、进步的催促下,在世界上所有有进取心的国家里,学生们的处境都是一天不如一天;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我们培养不出西方标准的科学家,是伟大的中国文化在暗暗抵抗。体制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并不具有决定意义,就连它本身也是中西文化对峙的结果。
  
  其实论及教育体制,还得再次拜访山寨。这词儿虽然挺新,其实由来已久。从封建社会之后到今天,近一百多年我们一直在或被动或主动的西化中,生活的方方面面大都是在以山寨的思路洋为中用。就拿现在的教育体制来说,无非就是西方体制在中国的山寨版。只不过由于根深蒂固的文化坐镇,西方这些模式在咱这儿确实水土不服,处处走样儿。改来改去,越改越乱,最后只得以国情二字搪塞。
  
  是我们做徒弟的学得不专心、不努力吗?不是,我们已经学得太多、太虔诚了,已经学丢了自己。我们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未曾中断的文明古国,对于这文化的深刻之处,时间已经做了最好的诠释。在保护我们的过程中,她已经尽了力,尽管经过了多年的战乱和几次洗脑式的运动,西方那些事儿在中国始终没能顺利发展,这毕竟是一百多年和五千年的对抗。山寨版的教育体制里没有西方的精神,却也消解了我们自己的精华。现在,我们就像一个没有主心骨、没有人呵护的孩子。.

TOP

当“现代社会”的后面总是跟着一连串的负面描绘,当“传统美德”越来越显得遥不可及,当孩子们走出家门即跨进教室,当每个行业里的大人们都殚精竭虑削尖脑袋的时候,我们该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了。
  
  人类制造的熵已经远远超过了太阳每天的处理能力,这不是只要挖到能源就能解决的问题,也不是地球到底是在变冷还是变暖的问题。科技的进步的确也在提升我们的能力,但这是透支未来的能力和制造危机的能力。西方的奢华生活并不是我们的明天,我们越是朝这个方向拼命努力,就越是会加速走向另一个深渊。周遭的林林总总也不是所谓“发展中的问题”,科技进步和商业模式相辅相成,精密、高级本身就意味着巨大的代价,它所带来的压力和疲惫,也不能指望更精密、更高级、更大的熵增来解决。现在,就连人口压力不大、观念也没什么冲突的西方自己都已经扛不住了,以我们的国情,还要继续追下去吗?
  
  我们作为一个拥有早熟文化的伟大民族,率先品尝到疯狂试验的后果的确令人扼腕。但事已至此,推卸责任是没有意义的,当前生活中的种种扭曲虽然事出有因,却不应成为我们继续下去的理由。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船大难掉头。若没有源自民众的动力,嘎然而止既不可能,也后果难料。好在物理定律一视同仁,它不光管理着世界、管理着国家,对于每个人的生活、学习、工作也同样有效。何况国家的盲从归根结底还是人的盲从。
  
  现代化就像一条拥挤不堪的路,身处摩肩接踵的人流之中很难获得自己的视野和方向。当大家都以为出路在前方的时候,退到路旁看看吧,这是一条越走越窄的不归路,不站出来就很难了解自己原来的位置有多么可怕。要说地域不公,的确如此,可又是谁把大都市、名牌大学、跨国公司煽动成人生至高目标的呢?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现在,该是找回生活中真正自我的时候了。.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