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从事哪些行业最有潜力?(2009-08-13 00:32:10)
标签:娱乐 经济 好莱坞 电影 萧条 口红效应 性价比 李宁 耐克 prada 教育 分类:经济
我之前说过娱乐业将来一定会火,因为未来经济会不景气,虽然政府还有那些宠物经济学家百般狡辩,但是狡辩也没有用,事实就是事实。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你们最近有没有发现肉价在涨、食用油在涨?没感觉?过一阵儿就有感觉了。(我想起了1988年的抢购风还有1989年)
央行现在的处境非常尴尬,他是进退维谷,进退两难,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我都不知道怎么形容他了。你们最近有没有发现,一有风吹草动,股价立马下跌?楼市的成交量也开始萎缩,因为大家都盯着央行。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保守数据,上半年新增的7.37万亿信贷,至少有20%进入股市。进入楼市的只会更多,这部分资金是非常敏感的。你央行要紧缩信贷,股市立刻大跌,房地产大跌,利益集团不干,中央政府也不干,上半年所谓的回暖白干了;你要保持信贷宽松,泡沫摆在眼前,通胀摆在眼前,更可怕的是滞胀正向我们走来,那个时候,一切政策全部失灵,根本无药可救!
我更担心的是,国际金融炒家现在在干什么?我都看出来的事儿他们会不清楚吗?所以我最近很忙啊,我要从蛛丝马迹中找出他们在干什么。可是话又说回来了,担心又有什么用呢?还是准备积极防御吧!前不久认识一人,他儿子在华尔街,在摩根大通做事,去年金融危机的时候,这位父亲看到华尔街裁员呢,非常担心儿子被裁,电话打过去,你知道他儿子说什么吗?他说:“放心吧老爸,美国人非常聪明,他们早就通过国际分工和基金等别的方式把危机转嫁给了中国和俄罗斯,其实这次金融危机本来就是华尔街弄出来的,我们自己怎么会害自己呢?雷曼兄弟倒闭不过是华尔街内部争斗的结果。”听明白了吗?
当你看到华尔街拿着美国政府的救济还去给员工发高额奖金的时候你在想什么?厚颜无耻是吧?你们想的也太简单了,你拿我们国内国企的水平去看华尔街。高盛今年第二季度超预期的盈利34.4亿美元,单日交易收入超过1亿美元的交易日达到创纪录的46天,他们赚翻了!员工很能干,当然要发高额奖金了,不然怎么对得起自己呢?当奥巴马大骂华尔街无耻的时候,他的副总统拜登跑到华尔街对他们说:“你们别听他的,那都是政治谎言,都是演给老百姓们看的,你们该怎么干还怎么干,别太明目张胆就行。”
最近铁矿石谈判很艰难,闹出多少事儿啊,我明说了吧,只要你中钢协一天不签合同,铁矿石价格就会涨,只要你签了合同,价格立马就会下跌。为什么这么邪乎?这个价格是谁定的?不是力拓定的,不是必和必拓定的,不是淡水河谷定的,而是华尔街定的!你完全搞错谈判对象了!你还不如拿出你的本事到华尔街去贿赂贿赂高盛,让他网开一面,说不定还真就谈成了,学学勾践也不错。
你们根本就不知道这是在玩什么游戏!
又扯了这么多,那么经济再不景气,也还是有亮点的,娱乐业呢就是其中最大的一个亮点。
为什么呢?萧条经济学
好莱坞是什么时候发展起来的?1929年。1900年的时候那里只有居民500人,1903年才命名为“好莱坞”市,1929年奥斯卡金像奖第一次颁发,一共只有250人参加。1929年发生了什么事儿呢?美国乃至全世界前所未有的经济大萧条,华尔街股市暴跌。当时美国总统胡佛却不以为然的说:“我们的经济好的很,大家害怕纯属心理问题,找几个喜剧演员逗逗乐儿就过去了。”他这后半句明显是句玩笑,但历史却跟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美国经济没能好起来,但娱乐业却进入了一个黄金时期。当时的美国人即使排队领救济,也要挤出几个钢镚儿到戏院看戏、到电影院看电影,好莱坞也开始逆势狂赚。那么为什么在经济萧条时期,娱乐业却能走向繁荣呢?
美国的娱乐业繁荣统统都是在以下几个时期
1929年
1957年
1973年
1979年
2000年
而这几个年度统统都是美国仅有的经济不景气时期。
只有在经济萧条的时候才能孕育出最伟大的作品,因为经济繁荣时期大家都很浮躁。
看过《这个杀手不太冷》、《的士速递》还有《非常人贩》吗?那个天才的导演吕克•贝松是这么说的:“当我们意志消沉的时候,这些轻松的电影就像是治病解忧的阿司匹林,让我们再一次的感觉良好。”
为什么经济萧条时期才会孕育出伟大的作品?你认为经济萧条时期有钱人会随便投钱吗?萧条时期当资本家要决定投资一部电影的时候你知道他们会多么谨慎吗?他们看上的片子一定要赚钱他才会投资!还有经济萧条时那些导演要找一笔投资你知道会有多难吗?所以逼得这些人不得不求毕生精力导演出一部最好的片子才能得到资金,才能赚钱。这就是为什么只有萧条时期才有好的作品。
1929年到二战都有什么片子呢?
《金刚》、《飘》(《乱世佳人》)、卓别林系列、《小妇人》、《蝴蝶梦》、《米老鼠和唐老鸭》、《猫和老鼠》还有全世界第一部《白雪公主》(当时花了200万美元)。
当时孕育出哪些明星呢?
查理•卓别林、秀兰•邓波儿、克拉克•盖博、费雯•丽、英格丽•鲍曼、葛丽泰•嘉宝还有凯瑟琳•赫本。
1939年美国经济最萧条的时期,全美只有1.5万家电影院,那个时候票房收入你知道是多少吗?7亿美元,那个时候的7亿美元是什么概念?当时1盎司黄金不到30美元,现在快到1000美元了。1939年平均每个美国家庭看电影的支出是25美元,当时的票价是100~150美分,所以那一年美国平均每个家庭看电影应该在100~250场之间,一年可只有365天啊,他们得花多少时间看电影啊!
当时卓别林的电影有《城市之光》,这部电影的内容是对美国工人失业现象的讽刺,这样才能打动老百姓的心。1936年拍了《摩登时代》,还是跟工人失业有关,工人在工厂干活、发疯、进入精神病院,用一种诙谐幽默的方式把当时美国人的痛苦表达出来
秀兰•邓波儿呢,1929年出生,1939年她10岁的时候就走红,当时片酬高达12万美元,还有20万美元的红利。美国总统罗斯福称她是“微笑天使”,秀兰•邓波儿的踢踏舞踢走了美国人心中的忧愁。
梅兰芳1930年去美国转了一圈,为什么那么火?你以为美国人看得懂京剧吗?你们特意穿起西装打起领带,冠冕堂皇的跑到国家大剧院去听意大利歌剧,你们真的听得懂吗?根本就听不懂!中国有多少人能听得懂?装什么装嘛?我也听不懂,我听之前要先温习一下才敢去,还得拉几个人垫背。看不懂为什么还要去看?好玩呗!从来没见过,你看那梅兰芳像小丑一样的大花脸在台上舞枪弄棒的,多滑稽多好笑,一笑呢你就忘记了失业的忧愁和痛苦,这就是当时美国人喜爱梅兰芳的原因。
所以那个时候大多是喜剧。
1970年代,石油危机、越战,美国经济再次进入萧条,那个时候我们看什么电影?
《大白鲨》、《教父》(很喜欢看),还有恐怖片,大多是追求感官刺激的影片,因为大家需要发泄心中的不满。
2000年呢,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美国经济又一次萧条,这时候我们又看什么电影?
《哈利波特》、《指环王》,《指环王3》票房11个亿美元,排历史第二,《哈利波特》票房9亿美元,排历史第三。
上世纪80年代末,日本进入了20年前所未有的经济萧条和低迷,但是日本的娱乐业也是逆势上扬,尤其是动漫和游戏。目前日本是全世界最大的动漫制作和输出国,全球播放的动漫影片有65%来自日本,欧洲80%的动漫来自日本,全球电子游戏机90%的硬件来自日本。
韩国呢,经济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受到重创,但电影、电视、动漫业却开始繁荣起来,韩流不仅刮到了中国,也刮到了全世界,连老美都吃这一套。你们都看过《大长今》吧,80多集,怎么拍出来的,看起来很烦吗?也不是特别烦是吧!
最近奢侈品很火啊,什么路易威登,Gucci全球市场上销量普跌,唯独在中国逆势上扬,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这是为什么?因为我们国内的有钱人现在很空虚很郁闷,只好享受了,他们好好的工厂没法开,好好的实业没法干,钱都炒楼炒股去了,闲着没事儿走亲访友送奢侈品,买豪车,还有茅台酒涨得多凶啊!以前忙工作没有时间,现在闲下来了,一定要好好陪陪家人,陪老婆逛街购物,买些最好的礼物孝敬父母,孩子呢也好好关心一下,满足所有的要求,之前亏欠他们太多了。这就造成那些不争气的富二代,没事儿喝酒飙车玩,像杭州那些事儿,你以为事情是那么简单的吗?整个经济环境已经恶化了,再这样下去就不是宝马、保时捷了,下次就该法拉利、兰博基尼甚至布加迪威龙了。
除了娱乐业还有没有别的行业了呢,当然有了,各行各业都会有闪光点,在这里呢,有一个“口红效应”,口红在化妆品中算是便宜的了,而且呢它又是必须的,一个女人什么化妆品都可以没有就是不能没有一支口红,她需要提振自己的信心啊,你从女人的嘴唇有多鲜艳就能看出经济有多么不景气,越鲜艳越不景气。
所以从口红效应里我们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在经济萧条时期能够逆势上扬的商品必须具备两条:必需品和高性价比。
必需品这个很容易理解,有物质必需也有精神必需,我就不多说了。什么是性价比?质量除以价格吗?你们又想简单了。运动鞋你们为什么穿耐克、阿迪达斯,而不穿国内的牌子?耐克在广东最大的代工厂裕元自己做鞋子,质量跟耐克一样好,价格又便宜,为什么卖不出去?按你们的说法这个性价比应该很高啊!
品牌?品牌只是一个结果,为什么会有耐克这个品牌你们想过没有?
那么到底什么是性价比?
性价比=(外观+品质+产品精神)/价格
这个公式是郎咸平提出的,非常重要,这个公式你真正弄懂了今后你无论干什么事儿、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会无往不利,包括前面讲的娱乐业都可以拿这个来定位。
外观这个不用说,第一印象肯定很重要,所以产品要差异化,要吸引人眼球。品质也不用说,三聚氰胺之后谁还敢喝国产牛奶?(也就我这种人敢喝)
产品精神这个东西非常复杂,很难形容。心理学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实验:一只小狗,你敲一下铃声,它没什么反应,然后你给他一块牛排,立刻流口水了。过一段时间再敲一下铃声,放一块牛排,流口水。再过一段时间再敲一下铃声,放一块牛排,又流口水,敲铃、放牛排、流口水……这个过程重复到100次,你敲一下铃声,它就流口水。因为铃声中注入了牛排的产品精神进入了小狗的潜意识,所以小狗一听到铃声就想到牛排。
耐克呢,他请迈克尔•乔丹代言,飞人乔丹穿着耐克鞋打篮球得冠军,飞人乔丹穿着耐克打篮球得冠军……这个广告不停的放,到100次的时候,看广告的人就成“狗”了,他一看到耐克就想到乔丹,就想到冠军。到最后为了得冠军就得买耐克,因为耐克鞋里注入了运动的、冠军的产品精神。脑白金广告也是这个道理,今年过节送什么?脑白金,你们一定脱口而出,大脑想都没想,理所当然,早就被训练出来了。
李宁呢,他在1999年找名模瞿颖代言,你看到李宁会想起名模吗?好奇怪,一点儿运动精神也没有,所以当年销量大跌,李宁也知道错了。2003年找到了足球运动员李铁,这个可以打运动精神,李宁的口号是什么?“一切皆有可能”是吧,结果这个李铁加盟英超之后,表现大失水平,成了一切皆不可能了。找国足做代言,脑子进水了。之后呢他又找了NBA的奥尼尔,大鲨鱼什么形象?李宁体操王子什么形象?所以还是不行,你这个名字就起错了,一听“李宁”眼前浮现的就是体操王子,好身材,拉吊环,跳鞍马,你怎么都不会想到篮球奥尼尔。你一开始就错了,你用李宁做品牌,现在除了运动员谁还玩体操?而篮球多么大众化,随便一个人都可以丢,这就是差别。干脆卖掉算了,折腾什么呀?或者换个名字,叫安踏、特步都比叫李宁强。你看李宁几年换了多少口号,多少乱七八糟的代言人,估计他自己都数不清,这跟“常换宰相不是社稷之福”是一个道理,你看宋朝政治、军事为什么这么弱,有个皇帝12年换了12个宰相,走马灯似的,能成什么事?当然宋朝经济科技还是非常发达的,要不是铁木真中国绝对走不到今天这个地步。所以研究中国古代经济就要研究宋史,要研究政治斗争就一定要研究明史,什么朱元璋胡惟庸皇权相权之争啦,永乐靖难啦,明英宗做俘虏回来跟他弟弟抢皇位啦,弘治中兴啦,正德练武抢女人啦,嘉靖老道士与海瑞啦,张居正改革与万历三大案啦,小木匠朱由校与魏忠贤啦,朱由检吊死在歪脖树上啊,这么一堆猪(朱)脑子皇帝(其实并不是)愣是坐了270多年江山,确实值得研究。张学良被蒋介石关起来之后看明史打发时间,对赵四小姐说,要是早看了明史就不至于走到今天了。这扯哪儿去了
还是说产品精神,我们根本就不懂得什么是产品精神,看看人家耐克的广告:
定律就是用来被打破的!
你能比你快!孙海平、刘翔甚至用它来自我激励!
如果我们来拍这个广告,我们会怎么拍呢?
刘翔飞快地跑到终点,往空中一跃或者把腿往上一抬,把鞋往天上一抛,胳膊一伸,“李宁运动鞋,我的最爱!”这就是我们的水平。
当然我们也在进步,这个是最近移动的一个广告:
我不知道你们看后怎么想,反正我看后当天就给母亲打电话了,不过我还是没想起中国移动来,虽然我确实是在用中国移动。
一个品牌不知道需要多少年的试验和积累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定位,在这方面不能急躁。你看普拉达(Prada),普拉达什么定位?她这几十年来的的产品精神是什么?
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里面那个米兰达,绝对的男性化,一个强势的中年女人,坚强的女人,强悍的不得了。一露面,一身黑色的衣服,黑色的高跟鞋,手下一堆男人围着她转,呼风唤雨,她的外表拒男人于千里之外,她不需要任何男人。你可以喜欢她,你也可以不喜欢她,她不会在乎你喜不喜欢。你喜欢也好,你不喜欢也好,普拉达就是普拉达,如果你不喜欢,那就请你把她丢到水里吧!这就是普拉达,表现得就是非常男性化的女性时尚用品,女强人。
非常有意思的是,电影里还有这样一幕,米兰达,这个强势的女人,这个呼风唤雨的女人,半夜醒来,憔悴的不得了,这个时候,她说她需要一个男人的肩膀来依靠,这个时候另外一个品牌——安娜苏(Anna Sui)应运而生。绝对女性化的品牌,你到她店里去看,全是以芭比娃娃为造型,就是小公主、小天使。女人外表再凶悍,事业再成功,内心深处都有那么一点希望,就是当男人小公主的感觉。安娜苏呢就是把女人心中依靠男人的渴望给小心的摘出来放大,最终大获成功。这就是产品精神!而品牌只是产品精神的一个结果。做一件事过程重要还是结果重要?废话-当然两个都重要!结果是给别人看的,过程是留给自己的。
未来都有哪些行业会有希望呢?简单的列了一下,你们看看自己适合走哪条路:
1、 娱乐业
(1)电影、电视剧和歌曲
a.喜剧片、搞笑系列、民俗,从小人物的角度讽刺现实:代表有卓别林、赵本山、小沈阳、周星驰、郭德纲、周立波……
b.深刻、励志类,跟你掏心窝子、抚慰你心灵的,有《士兵突击》、《非诚勿扰》、《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潜伏》、《南京南京》、《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返老还童》……
c.感官刺激类:战争、暴力、犯罪、杀戮、血腥、恐怖、灾难、震撼还有Adult的,像《南京南京》、《唐山大地震》……
d.像单纯的无聊历史剧就不要拍了,已经拍了就拍了,还没拍的现在就开始毙掉,太接近历史的像《建国大业》简直就是群英荟萃,北京欢迎您,当然这是政治的需要。但是真正受欢迎的文化艺术一定是来自于百姓生活,又面向生活的。
(2)互联网、游戏、动漫特别是网游,前一阵儿有个叫《魔兽》的网游不知是停服了还是怎么了,我不是很清楚,这类东西我从来不碰,现实中就够我玩儿的了。它一停服之后呢,很多年轻人忽然感到很无聊,很空虚,无所事事,他们没地方发泄,还好没出什么乱子,对政府来说有张网把这些人网住是很不错的。说起游戏来呢,最近有部很火的戏,从游戏改编的叫《仙剑奇侠传》,里面有个东西叫“邪剑仙”,它让我想起了国际金融炒家,真得很像,六界之外,谁也管不了,他的最终目的呢就是统治世界。唉,我现在就想做那个李逍遥,得赶紧找个景天啊!
(3)娱乐会所,如游戏厅、网吧、KTV、酒吧、博彩业这些乱七八糟的场所。
2、教育培训业、励志类:代表的有戴尔•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吉姆•罗恩,安东尼•罗宾,马克·汉森的《心灵鸡汤》、陈安之、余世维、新东方、李阳……
3、销售业,推销员:代表有IBM创始人托马斯•沃森、乔•吉拉德、汤姆•霍普金斯、原一平、材田合子……
4、与出国留学、移民相关的行业;
5、乞讨、犯罪工具、毒品……这些就不要想了啊。
……
当然肯定还会有很多,像二锅头、方便面都会逆势上扬。我只是简单的挑了一些,各行各业只要符合必需品和高性价比这两个条件的都会有机会。
立秋刚过啊,你们还记得H1N1吗?
后记:
世界贸易组织(WTO)8月12日裁定,中国对美国书刊、电影和音乐实行的销售限制,违反了WTO规则。WTO的裁决称,中国政府不得硬性要求美国知识产权所有者只能与政府控管的公司做交易,中国必须允许外国企业通过互联网渠道销售音乐产品。允许好莱坞电影制作人、视频游戏设计者以及音乐家等以更低廉的价格、通过更好的销售渠道出售自己的作品。
我们手中的牌越来越少了,此时,我更期待政府能采取某些极端手段,否则我国的文化娱乐业将惨遭清洗。
老外不懂我们的文化?你们觉得《功夫熊猫》怎么样?我们就是他们眼中的那只好吃懒做的熊猫。记住:敌人通常能更清楚地认识我们自己。
本文来源:与财富对话:(
http://blog.sina.com.cn/cfylblog),转载请注明。
联系博主:
cfylblog@gmail.com
[
本帖最后由 胡豆妈 于 2010-1-19 21:01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