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和孩子谈论“罪”:它就像一条大章鱼

和孩子谈论“罪”:它就像一条大章鱼

和孩子谈论“罪”:它就像一条大章鱼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f609f3e9cafd0e90#rd

《境界》独立出品【亲子时间】

文/周怡

我跟孩子说,“罪”就像用巨大的触角钳制我们的大章鱼,它将我们拖到深海里让我们不能挣脱。孩子提醒我,“就像你教我弹琴时,我告诉你要耐心,你却还是很凶地对我说话。”我说,“对。因为妈妈被心里的欲望抓住,一心希望你变得优秀,满足自己的愿望。”

早晨的天空多少带着昨夜西风刮过后的僵硬,雾霾轻扑其上,粉饰得恰到好处。从高处望去,那一点蓝色勾勒的眼影已经够了,足以有心情在早餐桌上谈论接下去的行程而不至失了胃口。5岁多的儿子在高椅上大口嚼着面包,早餐的胃口总是不差的。

“我们要坐高铁去杭州看爷爷奶奶了,我真高兴。”也许坐高铁本身比见到谁更来得高兴,我仍为他能表达对家人的情感感到欣慰,“你还会见到好久不见的表哥,你们可以一起玩了。”

我进一步帮助他回忆那些长年不见的亲戚们。“我们住在爷爷奶奶家吗?”儿子关心地问。“是啊,不过爷爷生病了,而且他还没有相信主耶稣。”游学在外时,子欲侍而亲不待的个中滋味如今归来时嚼在嘴中更是五味杂陈,因此孩子也常常在我们的祷告里品到那一味焦虑。

“那你相信耶稣吗?”我问儿子,孩子自然地点了点头。这种经过儿童主日学长期熏陶并基督教家庭影响下所流露的单纯并未让我释然。

“你相信什么呢?”“相信主耶稣爱我。”

“还有呢?”孩子显然不明白我到底在追问什么。“除了相信主耶稣爱你外,你也要承认自己犯了罪得罪神,只有神能赦免你的罪,并且要离开罪。”

“什么是罪呢?”孩子认真地问。

“罪已经坠于恩典之下”

我突然发觉我们很少在孩子面前认真谈论“罪”这个词,我们用“错了,不对”代替对罪的深入认识。尤其在谈论福音时,我们强调孩子相信什么,而忽略相信和认罪悔改是密不可分的。

孩子们高兴地唱“这是天父的世界”,“耶稣爱我我知道”,他们由此以为这就是福音的全部。我们或许在孩子犯错时大声纠正他们的行为,要求他们相爱,要求他们顺服,甚至也要求他们认罪,但这些行为的纠正若没有引入到神使罪人在罪上悔改归正的福音的话,孩子和我们都和真正的福音失之交臂。

“因为神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这义是本于信以致于信。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原来神的忿怒,从天上显明在一切不虔不义的人身上,就是那些行不义阻挡真理的人。”(罗马书1:17-18)保罗提醒我们福音是神的大能时,强调的是神公义圣洁的性情藉着十字架的救赎显明出来,原本义的代替不义,原本无暇无疵的代我们承担神公义的忿怒。

罪的毒钩刺破了伊甸园最初的美好,刺破了以后的每个世代,刺破了我们和孩子,也刺破了神儿子的身体,以至于他的身体为我们在十字架上破碎,鲜血流出。但也因此我们这些仰望十字架的人不再忧愁,神的儿子胜过了罪的权势。

当我们今天对孩子的教养方式急于脱离虎妈狼爸的权杖,奔向自由和尊重时,不免带着信仰的失衡和偏差从一端走向另一端。

查阅最新上架的基督教书籍时满眼所见的都是恩典、荣耀之类的书名,基督徒谈论时若不提说神的恩典,人多半已暗暗把律法主义者的标签贴得你到处都是。

当然连路易士在谈论自己的信仰时,也再三用恩典来形容基督教的信仰,那我们和孩子谈论罪是否真的不合时宜?North Park University 圣经研究学教授Scot Mcknight在给《Relevant》杂志的一篇文章中提到——
“罪已经坠于恩典之下。这意味着什么呢?当我们谈论神的恩典时,我们假设罪的实际——就是我们都是罪人,神已经赦免了我们。但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罪不仅是个假设,它也是已接受的前提,而且这不但只是已接受的前提,它和我们没什么大关系。这就像我们说,是的,我们当然犯罪,然后无动于衷。”

承认自己是个罪人有时和我们要求孩子说“sorry”一样流于形式。罪可怕之处不在于我们承认它,而在于我们离开它,摆脱它。

“罪”就像用巨大的触角钳制我们的大章鱼

当我们和孩子谈论罪的时候,不是将天父的美好世界颠覆,而是将其中的破坏者显明出来。它引诱我们,破坏关系,散布谎言,也试图取代我们对神圣洁的清楚认识。

当然,孩子需要的不是神学讨论,也不是教义指导,他们会在日常化的语言里捕捉神启示的心意。我告诉自己孩子“罪”并不仅仅是我们做错了什么,哪里不听妈妈的话,而是在我们的本性中对神的拒绝、背叛和远离。

我们从妈妈肚子里生下来,什么都没有做的时候就带着罪的本性,罪的本性在我们一天天长大时借着行为、思想、言语不断显明出来。譬如,你看到同学有一辆玩具车的时候你就很想要,希望车是你的或缠着妈妈给你买。这是贪婪的罪在你里面引诱你,控制你。

卡门凡佐尔著名的绘本《强强的月亮》里描绘了条囚禁了人灵魂的深海章鱼,出海捕鱼淹死的强强爸爸的灵魂也在它的怀里。当我们提到罪的时候,不妨把它想象成用巨大的触角钳制我们的大章鱼,它所做的就是将我们拖到深海里,和神分离。一旦我们被罪抓住,我们想要挣脱却常常不能。

孩子提醒我,“妈妈,就像你教我弹琴的时候,我告诉你要耐心,你却还是不耐心,还是很凶地对我说话。”

我说,“对。因为妈妈被自己心里的欲望抓住,一心希望你变得很优秀,满足自己的愿望。我被这种讨自己喜欢的罪抓住了,拖走了。我凶凶地对你说话,其实心里埋怨神没有把你生成个天才。”

妈妈被罪缠住了,该怎么办?

孩子天真地问,“那妈妈你犯罪了,是不是就要死了?”

我说:“我原本是要死的,但现在因为耶稣基督已经替我们的罪死,我们相信他就不会死。妈妈虽然被罪缠住,但圣灵帮助我们和罪打架。我们不是靠手和脚去打架,因为罪藏在我们的里面,既不能把身体剖开,也不能钻到里面去找到它。唯有靠着圣灵的帮助,相信耶稣已经在永恒里打败了罪的大章鱼,妈妈就会努力地用温柔的语气指导你,提醒自己不是为了自己的荣耀。圣灵帮助我们打每一次架。”

确实谈论罪的争战,有时超过了孩子的理解,但我们显明自己的败坏,而不是单指正孩子的过犯时,我们和孩子一起看见我们每一天是何等需要耶稣。

就像我们在早餐桌前经历这场谈话一样,我们需要察觉的只是一个引起话题的合宜时机。可以是在上学放学的路上,在晚餐后,在睡觉前,甚至任何你们交谈的时刻。

但要注意的是,有些时刻是不合适的。当孩子犯错时,我们已经指正他的错误,提醒他所犯的罪后,我们不该继续讨论罪的话题,以免惹他的怒气(歌罗西书3:20)。

谈论罪不是一堂教化课,不是日省吾身的程序,更不是主日学的延伸,相反它指向我们自己的生活。

我们的过犯罪恶在孩子面前常常一览无余,我们手指向他们淳淳教导前,我们该检视自己对罪的认识和悔改是否真实可见。

当孩子看见你从罪中悔改,听见你指着自己的罪谈论罪时,他们真正看见了福音在你身上的奇妙,从而有一天愿意来跟从基督,信从福音。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