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生活“简朴”才算属灵吗?

生活“简朴”才算属灵吗?

生活“简朴”才算属灵吗?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20ee53ffe7298bed#rd

2015-06-30 高山 OC举目

这些年随着国民经济的成长,我们大家也渐渐有钱了。我们教会经过核心的同工讨论,决定给传道人提薪。

调薪之后,听到了一些不赞同的声音,比如,是不是发得太多了?再比如,传道人不是应该过简朴生活,靠信心度日吗?所以,按照最低生活标准发薪就好。不足的地方,传道人可以透过祷告,求上帝供应。这样才够属灵。

教会的崔长老,事业成功,拥有5000多呎大的房子。他开放自己的家,给几个团契、小组和长执聚会,并理所当然地成为教会邀来的外地讲员的临时居所。

然而,每次他听到讲台上,强调信徒要过简朴生活,他就陷入挣扎:是否该卖掉大房子,迁入“够住”的房子呢?是否该停一下,不要整天为收拾房子、采买、联络、准备聚会设备、安排接送等事情,搞得内心乱糟糟呢?

由此,也在教会内部引发疑问:基督徒的生活品质,是否就该低档些呢?是否简朴才符合圣经呢?是否节省才比较属灵呢?

简朴呼声出何方

其实,圣经中并没有明文规定,每个人都得过简朴生活。那么,我们为什么时常听到教导“信徒要过简朴生活”呢?这应是受源于3世纪末、4世纪初时的苦修主义思想,以及名人圣徒的影响,如德雷莎修女等。
福音在新中国初期广受逼迫时,无数信徒都过着极其贫穷,甚至是困苦的生活。正是在这种困境中,他们经历到了许多神迹奇事,信心得到极大的提升。
而近些年来,物质的丰盛、社会道德水准的降低,又强化了很多人“简朴生活才是出路”的理念。有些牧者亦想藉此提升信徒对上帝的信靠。这种初衷是好的!

知识经验要平衡

归根结底,这种心声也只是经验的总结而已。

过度强调“简朴”,一方面会有陷入本末倒置的危险——德雷莎修女之所以能够过简朴生活,是她内在丰盛生命的自然流露,而非简朴生活成就了她的内在生命。另一方面,则有陷入经验主义的危险,导致我们依靠经验过于依靠上帝的话语。

当然,不是说经验不好,而是说,对于非真理性的知识和认知,我们要有平衡的态度。否则,过犹不及——过度自信就是骄傲,过度节俭就是吝啬,过度敏锐就是敏感……

“俺家棉被用了40多年了,还是俺结婚时絮的呢!”70多岁的刘女士,经常用这句话来显示自己的勤俭。

不过,她的哮喘病老是犯。女儿带她去医院检查,偶然提到了老棉被的事,医生建议她赶紧更换床上用品,以隔离过敏原(棉被使用时间过长,易滋生霉菌、螨虫,引发过敏、哮喘等呼吸道疾病)。

此外,还有些老人为了省电,看电视不开灯,结果患上青光眼;有的不舍得扔过期药,险些因此致命;有的老两口共用一副老花镜,导致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这些都告诉我们:过于节俭会因小失大,损害健康。

如果再进一步走向极端,就成了苦修和律法——苦修是过度自律,律法是过度律他也。

这正是使徒保罗在《歌罗西书》2:22-23中所责备的:“这都是照人所吩咐、所教导的。说到这一切,正用的时候就都败坏了。这些规条使人徒有智慧之名,用私意崇拜,自表谦卑,苦待己身,其实在克制肉体的情欲上是毫无功效。”

一切真理看圣经

不管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强调“圣经怎么说”(同样,要有平衡的态度,不能顾此失彼,或重这轻那)。

没有错,圣经中确实有信心和属天价值方面的教导。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简朴生活就等于信心生活或者属灵生活。圣经只是严肃地指出,属天价值必须成为我们的生活标准(《弗》4:20-32)。

圣经所看重的,不是外在的一切,恰恰是内在的心灵。因为一切的果效都是由心发出(参《箴》4:23)。

就以使徒保罗为例,他说:“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腓》4:12)。

保罗并没有说他只知道怎么处卑贱、饥饿和缺乏。相反,他也知道怎么处丰富、饱足和有余。

勿走极端

作为基督徒,我们不能走极端。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确实是客旅。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刻意追求金钱、富裕。然而,我们也没有必要刻意去追求简约和贫穷。这种自我虐待,对敬虔和忠心,毫无帮助。

我们追求的,不是更多,也不是更少。当我们的目光放在这些属地拥有上的时候,就已经错了。多也好,少也罢,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主而活,做好管家,求祂的喜悦。

很多人可能会说:“这个我知道啊!但我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主耶稣在《路加福音》6:20中说:‘你们贫穷的人有福了。因为上帝的国是你们的。’”

其实,主所关注的,都是在永恒中有价值的事。这里的“贫穷”,也不例外。它与《马太福音》5:3中的“虚心”,在希腊原文中是同一个字根。而《马太福音》5:3,《现代中文译本》是这样翻译的:“承认自己灵性贫乏的人多么有福啊;他们是天国的子民!”

因此,《路加福音》6:20中“贫穷的人”,不是指没钱、日子清贫的人,而是指“谦卑虚己的人”。恰恰是这种自认灵里贫穷的人,才会深深认识到自己的软弱、无用,因而谦卑。

谦卑虚己的人,和虚假的谦虚者大不相同。他们是上帝眼中真正的“贫穷人”。他们肯在上帝面前降卑自己,所以上帝反倒高举他们,使他们蒙福得产业(《诗》37:11,《诗》76:9,《箴》22:4)。


误解例一

当然,圣经中还有一些地方,我们容易错解。如,《路加福音》18:18-25中记载的少年官,问主耶稣,他该做什么才可以承受永生,主耶稣回答:“你还缺少一件:要变卖你一切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路》18:22)

这容易使我们误解,认为一无所有才能进上帝的国,才能跟随主耶稣。
事实上,耶稣的回答是针对这少年人生命中的问题。

当耶稣问他是否遵行诫命的时候,他回答:“这一切我从小都遵守了。”(《路》18:20-21)实际上,他最大的问题,是爱财胜过爱上帝(违背了十诫中的第一条、也是最大的诫命,参《出》20:3)。他后来忧忧愁愁的离去,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所以,耶稣才会感慨:“有钱财的人进上帝的国是何等的难哪!”(《路》18:24)

可见,耶稣说要变卖一切,并不适用我们每个人——除非,我们和那少年人有同样的问题。不过,耶稣这句话的原则,就是要摆对生命中的优先次序,适用于我们每个人。

如果我们的次序出了问题,没有把上帝放在第一位,耶稣也会同样挑战我们。

误解例二

圣经中财主和拉撒路的故事,也容易让我们产生误会,尤其是亚伯拉罕所说的这句话:“儿啊,你该回想你生前享过福,拉撒路也受过苦;如今他在这里得安慰,你倒受痛苦。”(《路》16:25)

其实,不是贫穷、简朴使拉撒路进入天堂,也不是富足、无忧使财主掉入地狱。能否进入天堂,在新约年代,只和是否相信耶稣有关,旧约中则看人是否遵行上帝的话及其律法。

耶稣之所以讲这个财主的故事,并不是为了阐述进入天堂的条件,而是说明人生的重要主题。正如解经家摩根所说:

首先,耶稣指出善用今生权益的重要性。这里的财主,没有做钱财的好管家,没有利用钱财做有意义之事。

其次,耶稣指出,人死后去天堂,还是去地狱,取决于他生前。这财主活着的时候,专营己利。虽然大家都认为他好,对他交相赞美,但上帝厌恶他。

再次,财主的生活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的灵魂已经腐坏了。他一旦死亡,就进入地狱,那是他自己造成的。

最后,耶稣指出一个惊人的事实:人若不为道德所影响,也不会为奇迹所影响。正如圣经记载的一样:那些犹太人和祭司长不但不信耶稣的奇迹,反而连复活的拉撒路也想杀掉(参《约》12:10)。

重点,是我们的心

综上可知,圣经没有强调人人要过简朴生活。不过,圣经确实告诫我们:“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提前》6:8)重点,仍然是我们的心。

使徒保罗盼望上帝的儿女能丢弃属世的心,竭力“追求公义、敬虔、信心、爱心、忍耐、温柔”(《提前》6:11)。因此,简朴、富足与否都不是重点,这些外在的事物与我们内在的心灵,无法相提并论。

上帝最看重的,是我们的心。没有爱上帝的心,再贫穷的生活与我们也无益;有爱上帝的心,再多的财富与我们也无损。

若是简朴、贫穷能够使我们更爱主,那就宁愿一生简朴、贫穷;若是富足、丰富能够使我们更爱上帝,那就宁愿一生富足、丰富。无论如何,全心爱主、遵行祂的话,才是正道。

唯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善用今生所拥有的一切:时间、身体、恩赐、才干……只为多爱上帝,多认识耶稣。正如使徒保罗所努力的:

“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作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祂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腓》3:8-9)

作者高山,北京航空航太大学博士。现居北京。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