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正在上帝面前书写独一无二的自传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isappinstalled=0#rd
你正在上帝面前书写独一无二的自传
2015-11-05 橡树文字工作室
冠辉访谈
关注个体独特性的灵修
编者按
oaktreepublishing
橡树今年推出了侯士庭的《师徒之道》,而他的《转化生命的友谊》也已由找到啦公司出版。前不久报佳音网站的思飞姊妹围绕侯士庭和他的灵修神学思想与游冠辉长老做了一系列的录音访谈节目。今天,我们特别发出第三期访谈的文字整理,其中,冠辉长老为我们讲述了侯士庭的灵修思想是建基于三位一体神学,因此侯老特别看重个体的独特性,而这也影响了他对弟兄姊妹的牧养方式,并建议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风格去寻求适合自身的灵修方式。
23:10
冠辉谈侯士庭03
来自橡树文字工作室
思飞:冠辉弟兄,你好!
冠辉:思飞,你好!
思飞:我们上一次谈到侯士庭是一位跨宗派的、博采众长的神学家,他在灵修神学上有卓越的贡献;他自己的神学思想也非常丰富。那我们今天想要开始谈谈他的某一个神学观点。您觉得我们从他的哪一个神学观点开始谈比较好呢?
以三位一体为根基的灵修神学
冠辉:我们就从三位一体神学谈起吧!
思飞:您确定要从三位一体开始谈吗?因为我觉得三位一体让很多基督徒感觉晕头转向啊!
冠辉:我确定,因为这是侯士庭整个灵修神学的根基。他的灵修思想是立足于三位一体的神学,三位一体是他理解关系性生命的根基。
思飞:三位一体和灵修有什么关系呢?
冠辉:关系很大。侯士庭所有对灵修的理解,比如对我们与神、与人的关系的理解,都是建立在三位一体神学基础上。
思飞:那我们就具体谈一谈吧。
冠辉:好的。上帝是三位一体的上帝,圣父、圣子、圣灵这三个位格都是独特的,圣父是圣父,圣子是圣子,圣灵既非圣父也非圣子,每个位格都是独特的,但他们又是一体的,是在爱的团契当中,英文用communion。他们是共融的,在爱的团契之中。每一个位格的存在都是为了其他两个位格,而不是为他自己。每一个位格又都是通过并在其他位格当中实现自己。侯士庭从希腊神学家齐齐拉乌斯那里得到启发,他认为“人”这个词,英文里是person,其实也是位格。真正的人是有位格性的人。所以,人本质上是神学性的实体,神学性的存在,他反映了三位一体的上帝。这位上帝是在恩典中与我们分享了他的形象、他的样式。上帝按着自己形象创造的人,也是有位格的,是位格性的存在。每一个人身上都拥有上帝的形象,因此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人的独特性也是我们建立关系的前提,真正的关系必须体现个体的独特性。但每一个独特的个体又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关系性的存在,他首先需要与上帝建立关系。创造我们的上帝,我们要与他建立位格性的关系。同时,他又需要在上帝的恩典中,与其他人建立关系。所以,侯老对关系性的理解、对属灵友谊的追求,也都是建立在三位一体神学的基础上的。
思飞:就您刚才谈到的这些内容,我有一个问题。上帝按照他的形象创造了我们,他是有位格的,所以我们也是有位格的。那这个位格就意味着独特,对吗?
冠辉:对,因为上帝三个位格是独立的,又是一体的。每个位格都是独特的,按照上帝形象所造的我们也是位格性的存在,因此我们也是独特的。侯士庭在《师徒之道》这本书里说,三位一体的上帝,按着自己的形象造人,这是基督教人论的经典表述。上帝三个位格,每一个都是独特的,按照上帝形象受造的人,是位格性的存在,也是独特的。不仅如此,上帝救赎我们的时候,也是提名召我们。我们每一个人当然都是独特的。
关注个人独特性的牧养方式
思飞:我想起自己有一个儿童绘本,是陆可铎的《你很特别》。其实,很多人对这个概念或多或少都有些理解,但是,我们对于“我们很特别”这个概念的理解,可能还是不太深入。“我们很特别”,具体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冠辉:“每个人很特别”,意味着我们要看重每一个个体,每个人我们都应该尊重,当然也包括我们自己。侯老非常看重每个个体的独特性,他尊重每一个人。而这在他的生活中是有体现的。他不只是在神学中这么说,在他的生活中,我们可以看见。他每一次去见人时,都要为这个人祷告,或者是带着祷告的心,求上帝开他的眼睛,让他能看见这个人身上上帝的形象,看到他的独特性。在他具体的牧养工作比如属灵辅导的过程中,也可以看到这一点。大家都说侯士庭有读懂人心的恩赐,其实这是与他看重人的独特性直接相关。不管是传福音还是属灵引导,他都会先倾听。他非常看重倾听。倾听人的心声,去了解对方生命真实的状况,然后他才给出指导。倾听的过程中,你会看到他对人有深入的理解和同理心。看重每个人的独特性,就会使我们更加善解人意。如果我们看重每个人的独特性,我们对待自己也一样,就不需要与别人去比较,并借此来证明自己怎么样。我们的独特性是上帝赐给我们的身份。我们如果有什么特别之处,也没有什么可以骄傲的,因为这是上帝所赐的。看重别人的独特性,看到别人比我们强,有独特之处时,我们也不需要自卑或嫉妒,而应该欣赏,并为此感恩。独特性是上帝的伟大恩赐,离开了上帝,独特性就成了咒诅,我们就会骄傲或自卑。但如果知道这是上帝的恩赐,我们就会为此感恩和赞美。而且,我们内心若没有上帝的爱,也不可能真正去理解他人的独特之处。这个认识很重要,侯老在《基督徒品格的塑造》一书中说,无论你的经历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不要错失,因为属于你自己的那本传记是独特的,没有人可以取代,我们的福分就是能够宣扬自己的故事,使神一切的荣耀、福气都能得到称颂。
思飞:这个让我想到,我们每个人被造之时,都有自己的特点,都不一样。神给我们的人生道路也是不尽相同,如果我们把自己跟别人去比的话,就总会情不自禁地生出不满、抱怨。比如,为什么你给他,没给我?为什么我不是这样?但其实当我们认识到,本来就是不一样时,我们就会发现,根本就没有可比性。您刚才提到,侯老说我们要写属于自己的那本独特的传记,这个是别人不能代劳的,我觉得这个观点真的很棒。
冠辉:不仅如此,其实,对人的独特性的重视、关注,对我们的牧养也会产生影响。教会处在这个世代当中,也会受到世俗文化的影响,会看重人的功能性,经常把人当作数据。尤其是在大型教会里边,我们会关注:我有多少信徒啊;我传福音过程中,有多少人做了决志祷告啊。我们很容易把人当成数字,而不是当成活生生的、有独特性的人。牧养的过程中,也一样,我们经常追求效率,如果在一个人身上花很多时间,看不到果效,我们可能就想放弃。但是我们看到圣经上记载,主耶稣为了寻找一只羊,而撇下了九十九只。这一点,说实话,会对很多人构成冲击。为了一只羊,而先撇下九十九只羊。我们反思一下自己的教会,我们教会里,是不是也存在很多有问题的人士,他们生命的问题可能比较大,难于一时得到解决,如果要帮助他们,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要倾注很多的爱才能融化他们的心,才能帮助他们从低谷,或者生命比较扭曲的状况中走出。这样的服侍有时候看起来,非常地没有效率,但是他们身上有上帝的形象,他们也是上帝所爱的。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中说,“身上肢体,人以为软弱的,更是不可少的。身上肢体,我们看为不体面的,越发给他加上体面;不俊美的,越发得着俊美”(林前12:22-23)。所以,从中我们看到神的心肠,神非常看重每一个人的独特性。神也特别爱那些困苦的、流离的、软弱的需要帮助之人。
思飞:我觉得这个引申也特别重要,其实无论是在教会当中,还是事工机构当中,有时候我们做着做着,就会不知不觉地开始关注效果、办事效率,反而可能遗失了真正重要的部分。所以我们需要常常来反省,主耶稣所看重的是什么,然后,我们来做出调整。
根据个人风格寻找适合的灵修方式
冠辉:对于每一个人的独特性的看重,对我们的灵修方式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思飞:咦?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冠辉:三位一体神学让侯士庭特别看重个人灵修生活的独特性,他意识到,每个人与上帝的关系都是独特的。如果你是独特的,你与上帝的关系也会与别人的有所不同,也有独特之处。所以,我们应该以个人的风格去发展与神的关系,不要误以为每个人都有相同的灵修方式。而且,侯士庭还说,对于属灵伟人的敬仰,有时候会使我们瘫痪。
思飞: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属灵伟人反而会让我们瘫痪!
冠辉:我们每个人与上帝的关系都是独特的,那我们看到属灵伟人时,看到他们那么卓越,与上帝的关系那么好,有时候这会让我们觉得绝望,觉得自己非常没用、自己不可能像他们那样。觉得差距太大,反而让我们瘫痪,失去了行动的能力了。
思飞:放弃了。
冠辉:是的,就放弃了。这个认识,与侯士庭自己的背景和经历有关系,他父亲是位在西班牙宣教的宣教士,很敬虔,也很勇敢。侯士庭从小就非常敬仰他的父亲。他自己的本性并不像他父亲那么勇敢,他性格里有一点儿懦弱,所以,这个就让他感觉自己在父亲面前非常没有用,而且有一种羞愧感。
思飞:这也是一种比较啊!
冠辉:这种比较其实使他瘫痪。另一个方面,属灵伟人与神建立关系的方式不一定都适合我们,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如果我们要刻板地模仿他们的话,有时候反而适得其反。会让我们觉得,为什么他能够那样长时间地祷告,我为什么做不到呢?他为什么能够读那么多属灵书籍,那么敬虔,为什么我却做不到呢?当我们这样比较之时,反而产生了我们之前所描述的那种效果,我们感到瘫痪。读那些经典的著作也一样,不是每一本经典著作都适合我们。历史上有很多属灵伟人,他们的有些书我们会觉得很亲切,有一些我们会觉得有隔膜,我们觉得它们离自己很远,可能它们不切合我们的生命。
思飞:哇!你这么说,给我们减压了。否则,我们会觉得,既然是经典,就是好的,而我读不出味道来,就是我自己的问题。
冠辉:我想补充一点,刚才忘了说。刚才讲到每个人的灵修方式都是独特的,不要只是刻板地模仿属灵伟人的灵修方式。其实我们人都有这个倾向,因为他是成功的,我就想从他那儿学习,他怎么做,我也怎么做。2010年时,我去侯老先生的家里,跟他住了一个礼拜。我其实心里有个很深的期待,希望他带我灵修,我希望从他那里学习怎么去亲近神和灵修。我刚到他家里时,就跟他提起过此事。可是,我发现到我离开的那天早上时,他还没有带我灵修,所以我就按捺不住了,就跟他提起此事。他跟我说,灵修和祷告生活是非常个人性的,不能模仿别人,他跟我分享了他个人的灵修方式。他说自己看过很多祷告的书,知道其他人怎么灵修,但是他自己在寻求神,与神建立关系的过程中,有他自己的方式,但这个方式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他自己每天早上都花很多时间默想神的话语,另外,他还在不同的阶段,下了一些特别的功夫,比如说,他花了28周(我在其他地方听说是一年),默想《诗篇》119篇。每一节的经文可以默想一个早上。我们知道《诗篇》119篇是谈神的话语的,而他非常看重神的话语,以及对神话语的默想。另外,他说他花了四年时间去研究主祷文,所有能找到的关于主祷文的论述、一些重要的文章,或者是书籍,他都去研读,以吃透主祷文。可见,默想以及很深的研究在他的灵修生活里是起很大作用的。
思飞:这让我想到了我们侯士庭访谈第一期的题目:浅读时代的灵修大师。这个跟我们的浅读时代是完全相反的。用一年的时间来灵修《诗篇》119篇,真的是一个很特别的方式,但也确实不一定适合每个人。
冠辉:对,有的人你让他一早上去想一节经文,他想不下去(两人大笑)。
思飞:对,所以,是否可以这样说,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大胆自由地去寻找适合自己的灵修方式,对不对?
冠辉:对。
思飞:所以,也不一定每年必须要把圣经读一遍。对不对?
冠辉:每年把圣经读一遍,如果变成了很机械的律法的要求(思飞:每天划勾),那种方式可能没有太大的帮助。方式的差异可以很大,但不管用什么方式,都不应该离开对上帝话语的研读和默想。其实在《师徒之道》和《转化生命的友谊》中,侯士庭都花了不少篇幅来谈在灵修中怎样去应用圣经。所以每个人不一定要用这种方式,每年机械地把圣经读一遍。不管怎么样,我们必须要更加熟悉神的话语。你可能没有按照顺序一年读一遍圣经,但是,你可以每年深度研读几卷圣经。这也是一种方式。尤其在我们对圣经比较熟悉的情况之下,有时那种通读让我们感觉一点滋味都没有。这种情形,我们其实需要研读。
思飞:就是说,其实具体的方法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要看重神的话语。要有这样一颗心。
冠辉:对,要被神的话语所塑造。
思飞:刚才您说到有些经典不一定适合某些人,这让我很得释放。所以,下次如果我再读一本经典,读不出味道时,我就不会再觉得这都是我自己的问题,我自己很差。对不对?
冠辉:对。有的时候可能是我们自己的问题,但不一定是。有时我们读不懂或不喜欢一部经典,是因为我们的生命和理解力还没到那个程度,这跟我们生命的程度有关系。比如《转化生命的友谊》,我刚信主时就买了,而且也读了一些,但是当时一点感觉都没有。可现在读,就完全不一样了。所以我们的个性、气质和生命状况,也会影响我们对经典的选择。每个人的口味不一样,需要也不一样。侯士庭在《灵修阅读指南》里说,不要效法别人对经典的选择,因为你的需要可能是非常特别的。你可能需要属灵朋友的建议,以帮助你找到适合你终身的属灵良伴。侯士庭自己是在跟人的关系当中,针对他们生命的需要,给他们推荐属灵经典。刚才我说的《灵修阅读指南》这篇文章里,他也给了很多具体的指导,比如当缺乏在上帝面前的真门徒身份感时,我们就适合读肯培的《效法基督》;在我们比较挣扎、软弱甚至想放弃之时,可以去读斯库波利(Lorenzo Scupoli)的《属灵争战》;如果我们想以扎实的神学研究来滋养我们的灵修生活时,可以去读《基督教要义》,特别是第三卷;如果我们在神学上比较清楚,但情感上却对上帝感到困惑、不确定时,可以去读爱德华兹的《宗教情感》。
思飞:其实刚才我们说的这些推荐,在《灵修阅读指南》这篇文章里都有。所以,弟兄姊妹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去读那篇文章。刚才您也提到,这和我们的气质有关,也和我们属灵生命的成熟读有关,所以有时候,你读一本经典,当你读不出味道时,可以先放到书架上去。
冠辉:以后再读的时候,可能会发现原来非常精彩。
思飞:是的,所以不要过早地下定论说,因为我读不懂这本书,就不要读了。
(文字整理: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