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其他] 赏识教育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这篇文章应该就是所谓中国赏识教育的创始人周弘之流的软文。整篇的名词堆砌,大话空话。

开文就是  赏识教育是世界著名的六种教育方法之一.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不要转贴了,13年前我就知道他。.

TOP

引用:
原帖由 假居士的跟班 于 2010-1-27 21:45 发表 \"\"
不要转贴了,13年前我就知道他。
M2,我是8年前知道他的。.

TOP

回复 4#假居士的跟班 的帖子

.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家长不会教育所以弄出夹生饭,这个不知道如何理解。教还是不教自己的孩子呢?

还有,老师回到家当自己孩子的父母时面对不是她所教的科目给孩子辅导,是不是也夹生呢?.

TOP

不过听说他把自己的女儿教得很出息。.

TOP

我在南京时孩子正好上幼儿园,那时周弘在南京做过演讲,我也曾去听过,感觉还是有很多收获.

TOP

我所见到对“赏识教育”最犀利的探讨

“赏识教育”不是一种教育理念
2004-06-23  来源: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师大研究员 本刊顾问 赵忠心
     最近,“赏识教育”正在一些省市热炒热作。自称“赏识教育推广人”的欧阳维建在《南方周末》发表谈话说:“赏识教育是著名的家庭教育实践者周弘在教育聋女周婷婷成长的过程中成功发展的理论。”并把“赏识教育”与德国的神童之父卡尔•威特的教育理论相比拟,甚至说比卡尔•威特有过之而无不及。更有人说:“赏识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
    “赏识教育”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它是不是教育理念?是不是一种科学的教育理念?推广这种教育“理念”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我们是该认真地审视一下,免得又像1998年冬天,在商家的炒作下,家长们疯狂抢购那本《学习的革命》一样,再上一大“当”。
个别的教育经验,谈不上是什么“教育理念”
    我很早就认识“赏识教育”的“发明者”周弘。那是1998年,我到长春东北师范大学讲学,一天晚上,周弘到我的房间,跟我单独交谈了几个小时,详细介绍了他是如何培养他的聋哑女儿周婷婷的。他向我说,他发明了“赏识教育”理念。
    我认真地聆听了之后,当时就直截了当地坦率地对他说:“你得了一个聋哑女儿,你没有放弃做父亲的责任,没有灰心丧气,下苦工夫艰难地培养她。这种精神,的确值得赞赏。但是,你所说的‘赏识教育’,不能说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顶多也只不过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方法。而且,这种教育方法,主要是在教育弱势群体时使用,不能推广到普通儿童之中。”
    我们知道,“教育理念”即是一整套教育理论,是高度抽象、概括的东西,比如我们现在正在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比如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儿童中心主义”,等等。而“赏识”即对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给予重视或赞扬,是个很具体的概念,谈不上什么“理念”。
    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或理论,是要经过长期的、反复的实验研究,经过教育专家认真地论证,经过大量的实践验证,从实践和理论上都证明是可行的,才能说形成了一种教育理念或理论。而且,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或理论,必须有它独特的哲学、认识论的基础;还要有诸如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育原则、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途径等一整套思想体系。而所谓“赏识教育”,不过是一个做父亲的,只有教育一个孩子的经历,就冒然“自诩”自己“发明”了一种教育“理念”或“理论”,那是很不严肃的,也是不可信的。
    即使说,他的聋哑女儿“上”了大学(周弘说是“保送”上的大学。据了解,教育部根本没有制订过残疾学生保送条例),也不是凭自己的实际本领“考”上的,怎么能就“发明”一种教育理念呢?这也太不可思议了。要是只要有一个孩子上了大学,家长们都可以“发明”一种教育理念的话,普天下那得有多少种教育理念啊!“赏识”顶多可以说是一种个人的教育“经验”或“体会”,根本与教育“理念”或“理论”不搭介。
  在周弘给我介绍他教育女儿的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反复说:“我把女儿培养成为大学生,我多少年来,成天就是‘竖大拇指’。为夸奖女儿,我的大拇指经常伸得抽筋!”他公开主张,对孩子就是要赞扬、肯定、夸奖,不能批评、否定。批评、否定是孩子的“杀手”。对于孩子,他主张要一味地夸奖,甚至要“无限夸大”“无中生有”,不是优点、没有长进也要赞扬、肯定、夸奖。他反复说:“每个孩子都是天才,都是大师。”
  要说“一味地赞扬、肯定、夸奖”,主要是用于那些属于弱势群体的人们,比如聋哑、弱智、不大懂事的小孩子,甚至包括那些危重病人。由于他们普遍缺乏自信心,有强烈的自卑感,又缺乏自我评价能力,需要周围的人给予他们自信心。因此,可以采取“赏识”的方法鼓励他们,给他们以生活的勇气。比如,聋哑、弱智的孩子,由于他们是生理上有缺陷,他们学会了10个字,可以夸他们“好”,学会5个字,照样可以夸他们“好”;而对于正常、没有生理缺陷的孩子,就不能学会多少个字都无原则的夸奖,必须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考试及格,不及格就要留级。比如,幼儿园的小孩子,听老师的话,妈妈下班后,递给妈妈一双拖鞋,妈妈可以大大地夸奖,孩子会很高兴;如果一个上了中学的正常的孩子给妈妈递了一双拖鞋,妈妈也可劲地夸奖,那孩子肯定会认为妈妈“有毛病”。再比如,人们到医院看望危重病人,不论病人的脸色多么不好,病情多么严重,人们也都是说“今天你的气色真好,比前几天好多了”,绝不会实话实说病人“面带菜色、将不久于人世”。
  “赏识”的教育方法,只是适用于弱势群体,不能在普通孩子的教育中推而广之。
一味地夸奖是“夸”不出好孩子来的
1.            “赏识教育”的发明人主张一味地赞扬、肯定、夸奖孩子,有人还公然赞许“赏识教育”是教育孩子的“万应灵药”。也有人就此总结出一句很“经典”的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更有甚者,有地方把“赏识教育”推到了极至,提出要实施“无批评教育”。这简直是奇谈怪论!
     “赏识教育”的一个主导思想,就是不能批评孩子的缺点和错误。就是说,无论孩子怎么做,就是犯了错误,也都说“好好好”“棒棒棒”,简直成了“好好先生”。即使是批评,也是轻描淡写,隔靴搔痒,一带而过。“赏识教育”的发明人周弘怕我不明白他的“赏识教育”,就曾经给我举这样的例子说:比如一个孩子打人了,老师就要求大家先鼓掌鼓励他、赞扬他,因为他昨天打了3个人,今天只打了1个人;因为他过去打人又凶又狠,都打得流了血,今天打人不如过去凶、狠,没有流血,所以要先热烈地欢迎他、赞扬他。
  严格地说,这种做法不是教育,而是在“哄”孩子。诚然,“弱势群体”有时候是需要“哄”的;但“哄”绝不能代替正常的教育。一味地、无原则地赞扬、肯定、夸奖孩子,不是一种教育“理念”,更不是科学的教育“理念”。
  首先,从方法论的角度说,家长的眼睛只是看到了孩子身上的缺点和毛病,只看到事物的“一点”而不顾其余,那是片面性,是“形而上学”;同样,家长要是只看到孩子身上的优点和长处,看不到或掩盖孩子身上的缺点和毛病,也不是全面看待孩子,照样不符合“辩证法”。过去信奉“不打不成材”的教条,一味批评,那是违背教育原则的;说“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一味夸奖,也是片面的,恐怕也不符合教育原则。
  第二,只是一味地夸奖孩子,从不批评孩子,那势必就得有这样一个必不可少的前提:“孩子所有的言行举止,所作所为,都是正确无误的。”而这样的前提是根本不存在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不可能没有过错。如果孩子所做的一切天生都是正确无误的,那还要我们教育者做什么呢?家长和教师不都成为多余的人了吗?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都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了吗?
  第三,任何的孩子,就因为他们是孩子,身上不可能没有缺点或毛病。就是我们成年人,不也同样是有缺点或毛病。“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嘛。有缺点或毛病怎么办?怎样才能去掉呢?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至今人们都耳熟能详的经典:“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有缺点或毛病,不指出来,不批评教育,孩子不知道是错的,有什么危害,那怎么能改正呢!当然,批评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和风细雨,要留有余地,以尊重孩子的人格为前提。
  第四,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只是一味地夸奖孩子,也就是说,孩子无论怎么说、怎么做,家长和老师都说“好,好,好”,就是不能批评,这种夸奖就是无原则的,那不就是典型的迁就、姑息、放任、纵容、恭维和吹捧吗?现在有许多孩子已经是只能听表扬,不能听批评,傲慢骄横,唯我独尊,“老虎屁股摸不得”了。本来就够难管难教了,还要一味无原则地夸奖。难道娇惯得“火候”还不够,还要加温吗?真是咄咄怪事!
  第五,一味地夸奖,会对孩子带来许多消极的影响。孩子经常获得“廉价”的无原则的夸奖,久而久之,便对夸奖习以为常,无动于衷,从而丧失为获得夸奖去完成各种任务的兴趣。长大以后,会变得谨小慎微,缺乏开拓、创新、冒险的精神。因为唾手可得的夸奖,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一种精神负担,一种足以使之“自我窒息”压力;或者是非不分,善恶不辨,盲目自满,自以为是,盛气凌人,停滞不前。你说他是“天才”“大师”,他就是呀?你“加封”的头衔根本不算数。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历来都是主张教育孩子要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科学的教育原则,永远不会变。
  如果说“赏识”是一种教育方法的话,那么,也不是今天的周弘“发明”的。我国清代就有一个教育思想家叫颜元,他在四百年之前曾有一句至理名言:“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这是典型的“赏识”的方法。“赏识”怎么说是周弘发明的呢?根本不了解教育发展历史,硬说是自己今天“发明”的,那是很可笑的。
  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既不是什么教育原则,也不是什么教育艺术,更不是适用于所有孩子的教育“绝招”。
  对正常的小孩子,还是该表扬则大力表扬,该批评则严肃批评,不能姑息,以使孩子们从小形成一个正确的行为标准,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当然,要以表扬为主,批评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轻易伤害孩子就是了。
  许多事实已经表明,对正常的孩子一味地无原则地夸奖,不仅不能得到应有的效果,甚至还会引起孩子的反感。有一个一度特别信奉“赏识教育”的家长,还没有看到他上中学的儿子画的画就夸奖说:“儿子,你画的画可真好,真棒!”儿子厌恶地说:“我知道,这张画是我最不满意的。妈妈,你怎么还把我当小孩子哄呀!真让人讨厌!”对那些不懂事的小孩子或弱智孩子,说他们是“天才”,是“大师”,他们会高兴,因为他们缺乏自我评价能力;若是对有自我评价能力的孩子也这样胡乱“戴高帽”,那孩子会认为家长“吃错了药”。
  可见,无原则的赞扬、夸奖,并不适用于那些有“自我评价能力”的正常的孩子。
“赏识教育”不可信
    “赏识教育”本来是不科学的东西,更不能在一般的孩子的教育中推广。可人们为什么还如此青睐它呢?
  究其原因,一是“赏识教育”推广人(其实就是经纪人)和大众传媒的炒作;二是有些家长太过盲目、轻信。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很多,不少人一辈子从事教育理论教育,也没有听说有几个教育家“发明”了什么新的“教育理念”。一般只不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对教育规律有所探索,不断地揭示了一些教育规律,如此而已。一个学历并不高的家长,只有教育“一个”孩子的经历,就被经纪人封为“著名的家庭教育实践者”,还“发明”了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真新鲜!其实,明眼人一看就明白的,这根本不值得大肆宣扬。可就有那么一些人,热衷于炒作,冒充教育“内行”,有的行政部门也随声附和,因为炒作是有利可图的。他们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被炒作的人发了横财,操纵炒作的人也不会白干,同样可以发“炒作财”。
  大家不会忘记1998年冬天,那样大规模地炒作《学习的革命》一书。其实,买了书的人一看便知道,那根本是一本不入流的谁也看不懂的“天书”。可炒作的人却违背良心,把那本书吹得“天花乱坠”“神乎其神”,说什么是“通往21世纪的通行证”,读了那本书可以“在两周到四周内掌握一门外语”,“一天能记住4本书的内容”等等。时至今日,已经过了4年多,有多少人两周或四周掌握了一门外语,有谁一天能记住4本书的内容?现在也该拿出成功的典型来了,典型在哪里呢?还不是“逗你玩”“耍你”!人们花几十元钱买了那样的一本书,得到了什么?可那些推广人却乐不可支地在背后偷着数钱呢!
  有许多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甚至已经达到了“慌不择路,饥不择食”的地步。在本来是非常容易辨别的是非、真伪面前,辨别能力却大打折扣,严重缺乏识别能力。只要有人“说”能使孩子聪明、提高智商、把孩子培养成材,便“奉若神明”,不管是真是假,先试一试再说。听说人家把一个聋哑孩子都培养成了“大学生”,那一定有什么“绝招”。于是,便趋之若鹜,紧紧追随,这太盲目了。真正科学的理论是不需要经纪人“炒作”的,它会不胫而走。
  其实,我国真正的第一个聋哑大学生是江西临川市的唐英,1971年出生,5岁时双耳失聪。小学、中学、大学,全凭自己考试入学。1990年考出了541分,超出当年全国重点大学录取分数线21分的优异成绩,被江西大学录取。现在,他是我国2100万聋哑人中唯一正宗的博士生。
  现在,有一股风气不太好。孩子上了大学,有的家长就说完全是自己培养的,又出书,又讲演,到处吹嘘,说得头头是道的,这不公平。任何孩子上大学,第一功劳是孩子的学校,教孩子的老师。家长是起到了一些作用,但任何一位家长,文化水平再高,也不可能教会孩子掌握考大学所需要的各门功课。有的家长也不过只是个初中毕业生,就说孩子上大学全是自己一手培养的,那不是事实。你说,那怎么可能呢?
  家长们要清醒,不要相信有什么教育孩子的“万应灵药”。家长教育孩子的经验是有价值的,仅供参考;但任何的经验都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只适用于一定的范围和对象,不能生搬硬套。只有科学理论,由于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育规律,那才是没有局限性,才能反复起作用。家长们还是要下功夫学点教育理论,这才是正道;只有学习理论,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教育素质,使你的孩子真正受益。


[ 本帖最后由 假居士的跟班 于 2010-2-25 22:20 编辑 ].

TOP

特例总是有的。比如美国总统林肯,父亲酗酒,母亲早逝,没有受过正规教育。。。
以后我要用来这个例子来教育我的宝宝,不要怪天怪地怪父母怪老师怪别人,看看人家林肯,一靠自己嘛

林肯:简陋木屋里长出来的总统

林肯的童年异常艰辛,他出身贫寒,父亲是个极端贫穷的农民。然而,肯塔基一座简陋木屋里出生的林肯,后来却成为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

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这位在美国内战中建立丰功伟业,至今仍是美国人心中的偶像的总统,并没有显赫的家世,相反的是,林肯的童年生活却异常艰辛。

林肯的出生地是当时美国肯塔基州最寂寞最荒凉的地段之一,印第安人在那儿繁衍已有数代之久,然而看起来那里还是块“不毛之地”。1808年12月,林肯的父亲汤姆以每英亩二十六又三分之二美分的价格买下这块“不毛之地”中的一块农田。农田上有一栋猎人留下来的简陋小屋子。

1809年冬天,林肯就降生在这栋猎人小屋里。那是一个星期天的早上,林肯出生在一张铺着玉米皮的床上。外面是一片银色世界,2月的寒风把雪花吹进圆木的缝隙里……这一切就是林肯出生时的景象。

林肯的父亲是个酒鬼。1816年秋天,林肯7岁,父亲把肯塔基的这块农田换成酒喝,举家只好又迁到印第安那州的荒凉林野。在这里,乔木、灌木、葡萄藤长得太密了,以至必须砍树才能开出一条进出的通道。林肯一家抵达的时候,冬天的初雪已经降下了。父亲就胡乱地搭了一个窝棚,没有门,没有窗,除了三面墙外,就只有圆木搭成的屋顶了。一家人都住在里面。在严寒的冬天,它四边透风。

他们没有牛奶,没有蛋,没有蔬菜,连马铃薯也没有,只能靠野生的猎物和坚果度日。

林肯在这里住了14年,日子过得远比他日后所解放的黑奴还要穷困。

1818年,林肯9岁时,母亲南施不堪艰难的拓荒生活,积劳去世。母亲去世,家里更少了一个依靠,生活更糟糕了。

林肯15岁时才开始认字母。那是1824年的秋天,一位在森林中漂泊的教师流落到这里,设立私塾。林肯每天早晚要走4里的森林小路,到私塾里求学。老师名叫阿策尔·朵西,他要求学生很严格,但他的学问不深,而且教学的方法简单。他相信只有大声朗读,才可以看出学生是否认真,谁的声音小,他就用教鞭打谁,因而学生们都拼命地大声读书。阅读的教材是以《圣经》的章节为主。教室是个既矮小又粗陋的小屋,教师几乎直不起腰,学生的座位是用圆木劈开做成的。在这所学校里,林肯只读了几个月,5年后,他又在另一所类似的学校里不定期地上过课——这些就是林肯受过的全部正规教育,总计起来,时间不超过12个月。

就是在这样的生存环境下,没有基本的生活保障,没有受教育的机会,贫苦却没能磨去林肯奋发拼搏的意志,反而更激发了他与天、与人、与命运相抗争的斗志。他把艰苦的生活视为一种锻炼,他要借此使自己的身体和意志变得更加坚强。

当林肯长大了,受雇来到伊利诺州的纽沙勒的时候,村子里有一伙粗野荒唐、好勇斗狠的地痞流氓,名叫“克拉瑞树丛帮”。他们夸口说,在喝威士忌、骂人和打架方面,全伊利诺州没有别的帮派能比得过他们。

有一次,雇主丹顿·奥福特先生在镇上夸奖他雇用的林肯体力过人。“克拉瑞树丛帮”听到后就想去教训一下林肯。他们的领袖杰克·阿姆斯特朗向林肯提出挑战,要进行摔跤比赛。

在伊利诺州,勇敢是取得成功的第一要素。没有什么能比胆怯表现更迅速地把一个人置于众人排斥的境地。林肯也没有示怯,立即接受了阿姆斯特朗的挑战。

摔跤开始了。林肯占据优势,当他俩扭打时,他翻到上面,毫不留情地把阿姆斯特朗的双肩压向地面。“克拉瑞树丛帮”的伙伴们不愿见到他们的领袖被打败,加上去参加扭打。林肯摆脱了他们,背靠着一面墙站着,大声发出挑战说:“我愿意和你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单独地较量,斗打、赛跑或摔跤都行。”

没有人能够打败林肯,阿姆斯特朗也很钦佩他,并主动走过去和他握手。以后阿姆斯特朗和林肯变成了亲密的朋友,阿姆斯特朗的伙伴们不仅接纳了这位新来者加人他们一伙,而且承认他是他们的领袖。在林肯居留伊利诺州期间,他们对他十分忠诚。

这么一来,林肯不仅在当地赢得了承认,而且也在粗汉子中取得了领导地位。对于许多像他这类家境清贫的人来说,这就够令人心满意足了。然而,林肯自打离开家庭以来,他那改善自身处境的潜在雄心已开始表现出来了。头一次摆脱了从事艰苦劳动的迫不得已的命运,他渴望要提高自己所受的教育。他在自己写的小传中说: “23岁以后,我就同我的父亲分开了,我学习英文文法,当然学得不很完整,但就此我就能像现在这么讲话和写文章了。”他也学习数学。大部分时间是自学,遇到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他就向当地的小学校长门特·格雷厄姆和其他有学问的人请教。杰克·凯尔索是村里一个没有什么人生目的的人,他把大部分时间花在钓鱼和打猎上,但他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林肯通过他而对莎士比亚和诗人罗伯特·伯恩斯的作品发生了持久的兴趣。

从此以后,林肯开始努力改善他的文化修养。毫无疑问,这一奋斗过程充满了困难和艰辛,但林肯凭借他顽强的斗志最终慢慢地走向了成功。.

TOP

回复 12#seawind 的帖子
实际上逆境成才的人,我们从小听得不少的,我以前不相信这些.到了国外,参加教会活动,发现身边很多非常成功的人士,他们回忆信主之前的生活,真的很不堪.

人的信念很重要.即使奥巴马,小时候重要时期在印尼长大,没钱上国际学校,当地的环境非常恶劣,道德风尚和中国现状非常象,他不还是当上美国总统了吗?

[ 本帖最后由 千与千寻 于 2010-2-26 14:43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