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0个人次参与评价】

[择校] 大家来聊聊吧,到底是在名校当差生,还是在不算太差的学校当尖子?

让压力变动力,选前者吧,也许你孩子的潜力还有待开发挖掘呢。
你说一个边缘山区的孩子再怎么能耐他能和大都市里的就算是普通的孩子比吗?关键是眼界、层次。.

TOP

让压力变动力,选前者吧,也许你孩子的潜力还有待开发挖掘呢。
你说一个边缘山区的孩子再怎么能耐他能和大都市里的就算是普通的孩子比吗?关键是眼界、层次。.

TOP

有趣的话题。
我问过孩子了,她说她情愿做大池塘里的小青蛙,也不愿做小池塘里的大青蛙。 .

TOP

我家宝宝要做美丽的凤尾,并努力争取凤头。
“Better be a tail of a lion than a head of a dog  ”这句外国谚语是俺家孩子告诉我的。


[ 本帖最后由 jimmy妈咪 于 2006-10-17 15:18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宝宝简单生活 于 2006-10-13 20:32 发表
各位大概没见过名校里的差生什么样!老师叫他做作业,他不做;老师叫他背书,他不背;老师叫他记笔记,他睡觉!!他们到普通中学也是差生!!!
在好的公办当尖子不容易,在名校起码中上水平。
不太同意此观点.为何他什么都不愿做?不是他不愿做,而是有很多的无奈,所以选择逃避.发生在我身边真实的故事,同事的孩子以高分考入交大附中,却在一年半以后选择退学,在以后一年半近乎神经失常.无所事事之后.今年6月猛然决定要和同学一起上考场.在家长的鼓励下终于考入东华大学!以他比正常的学生少一半的读书时间能有如此的成绩能说他不优秀吗?孩子失去自信心是可怕的.择校要谨慎.活生生的例子在身边发生,但还是有同事在自己的孩子面临升学时,不惜动用一切关系把孩子送入名校(尽管孩子没有这个能力).经过一年多的学习证明确实跟不上,那咋办哪?转校?不甘心.结果大家可以想象.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做鸡头的.当然能做鸡头那自然好,欢天喜地.不能的话只要家长尽责了孩子努力了,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会拥有属于他自己的一片天!.

TOP

做凤尾也要有点实力的呀,因为毕竟是较好的学校,如果,做着凤尾并且做得辛苦又没了信心,那你的孩子其实不是凤尾,只是凤尾上仅存的几片羽毛..

TOP

如果是大池塘里最小的青蛙,她肯定想到小池塘里去做大青蛙了 .

TOP

回复 #53 漫步麦田 的帖子

好样的宝宝,赞一个。.

TOP

我自己以前做老师的,在一个很差的学校,今年已经停止招生了。可以告诉大家的是我们里面的尖子去名校的话,连凤尾的羽毛都没得做的,而且关键是风气不好。所以真的宁可把孩子送进好学校,家长要做的就是给宝宝调整好心态。压力下不气馁,即使是凤尾,总还有往前走的希望的。.

TOP

我觉得还是要根据孩子自己的情况:如果已经学得很辛苦才做了“大池塘的小青蛙”,那或许还是去小池塘做个大青蛙为好,因为可以让他/她树立自信心;而如果是由于年龄小贪玩、粗心、管不住自己等,我觉得还是留在大池塘更好一些。因为这种孩子往往潜力还是很大的——而且属于这种情况的孩子,到小池塘里也做不了大青蛙,因为他/她可能觉得做个小青蛙本身就是件无所谓的事情!还有小池塘的水可能太浑(学风),他更管不住自己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草密密长 于 2006-10-14 00:25 发表
我自己以前做老师的,在一个很差的学校,今年已经停止招生了。可以告诉大家的是我们里面的尖子去名校的话,连凤尾的羽毛都没得做的,而且关键是风气不好。所以真的宁可把孩子送进好学校,家长要做的就是给宝宝调 ...
所以我们不能以一盖全,普通公办学校风气也有好坏,就如良种土鸡和白勒克一样,吃口也差好多。.

TOP

引用:
原帖由 多多侠妈妈 于 2006-10-13 11:57 发表
可能还有一种情况,如果孩子的个性并不争强好胜但也不干居末流并且有一定潜质的话,还是让他(她)到凤群里去混吧。反正这种性格在鸡群里也未必可以成为鸡头,只求得环境压力下来个水涨船高何乐而不为呢?
这个简直就是在说我家弟弟么.到哪里都是做肚皮..

TOP

引用:
原帖由 一样的天空 于 2006-10-14 10:37 发表

这个简直就是在说我家弟弟么.到哪里都是做肚皮.
我家儿子就这样!!气死我.

TOP

人的智商有高底,小学时考同分他们的智商不一定一样,有的有潜力而有的无潜力可挖。我认为学校风气好也很重要。.

TOP

因人而异,如果名校和普通学校差很多,那肯定进名校,不仅仅是文化知识方面,还有学习环境,学习氛围,同学素质和教养等等...都是考虑因素,所以不能以简单的凤尾和鸡头相提..

TOP

回复 #65 jlmm 的帖子

楼上说的有道理 .

TOP

名校之所以成为名校,大部分的原因是因为其综合实力高人一筹,而我们家长希望孩子进名校也就是盼着孩子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有好的熏陶。所以即使只能做凤尾,只要孩子心态好,开开心心的,就应该进。当然不能适应的话另当别论,所以话讲到底,还是“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应的”。.

TOP

我觉得这是一个直接与间接,现在和长远的关系。比如说,做鸡头,可获得许多机会和荣誉,对升学或推荐有直接的好处;做凤尾,可以获得一个优秀的学生圈,学到许多课本外的东西,即使将来踏上社会,同学圈的能量要大很多,但这是一个长期的效果,至少在眼前无法体现,甚至失去了可能在普通学校信手拈来的机会。.

TOP

只有进了这个学校,才能够知道孩子是否能适应这个学校,在学校中的位置,对于要强的孩子,进入好学校可能是更高的起点,能充分挖掘出其的潜力.

TOP

回复 #64 staples 的帖子

说得好!
学校里的学习风气好坏关系到孩子成长。
.

TOP

关键是学校的学习氛围要好。普通学校的鸡头暂时好像获得很多机会,但从长远来看,综合实力还是比名校的学生逊色一点。学习的动力来自压力,如果能进名校,为何又要选择一般的学校?除非??.

TOP

我觉得大家讨论的话题有些岔。在最差的学校当头,显然是不行的。但次好的呢?

比如,不选在在全市数一数二的,而是在区里的前三。要知道,中国人的文化,仍然是撒胡椒面大锅饭的文化,比如全市有10个优秀学生的名额,华师大二附中最好,是不是把这十个名额都给他呢?显然是不可能的,在这样的学校里垫底,什么好处都轮不上。而退一步,各区好学校的尖子,想得到这样的机会就不会是天方夜谭。.

TOP

孩子是不是有上进心最重要。有上进心的孩子在好学校里也会努力,即便刚开始有点落后,也会发愤图强,就算强手如林,做不成凤头,但绝不可能变成凤尾,好学校里不可能人人是天才,天道酬勤;没上进心的孩子放在差学校里也不见得能成鸡头,要是交友不慎,养成坏习惯,变成鸡肚鸡尾,怎么办?.

TOP

我同事的孩子一个在闸北的风华中学,年级排名150左右,共300多名学生(初三),另一个在闸北的另一所公办学校,年级排名前3,在初二时的一次区统考中,两个人的分数相差无几,这很能说明问题。.

TOP

引用:
原帖由 gangning 于 2006-10-16 12:01 发表
我觉得大家讨论的话题有些岔。在最差的学校当头,显然是不行的。但次好的呢?

比如,不选在在全市数一数二的,而是在区里的前三。要知道,中国人的文化,仍然是撒胡椒面大锅饭的文化,比如全市有10个优秀学生 ...
.

TOP

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TOP

引用:
原帖由 男孩爸爸 于 2006-10-13 11:51 发表
天资聪颖的孩子去名校当差生,因为这样的孩子虽然现在是名校的差生,但在名校的环境中通过努力,还是会冲到前面去的;资质一般的孩子去中等学校当尖子,因为这样的孩子在名校不管怎么努力都不会出挑的,还不如去 ...
太对了,我的混混儿有点受刺激了。五年来总算让我看到一点曙光。 .

TOP

引用:
原帖由 gangning 于 2006-10-13 10:17 发表


正确认识自己是很难的,我们已经为人父母的都做不到。一般情况下,人的价值表现为别人对你的评价,也要在和别人的比较中确定自己的位置。
有理!
.

TOP

同意.

TOP

我想LZ的女儿是有自信在不算太差的学校当尖子,而对进名校不太乐观才会提这个问题吧。每个孩子特点不同,所以家长看的角度也不同。
我以前一直报着水涨船高VS井底之蛙的观念觉得宁做凤尾不做鸡头,但看了这个贴,特别是看到“鸡头”的亲身感言,也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关键还是看孩子和家长的心态。
关于自信心,想请教大家:
建立在别人评价上的“自信心”经得起磨砺吗?
不管是做鸡头还是凤尾,如何培养孩子不轻易被催垮的自信心?.

TOP

我建议根据孩子自己的个性决定。从我个人的偏向,主张能进名校还是进名校。只要孩子不笨,家长下功夫督促,相信他们会进步的。“鸡头”的问题在于,盲目自信的背后是更多的人已经像蜗牛一样超越了你。初中很重要,校风很重要,是孩子转变的关键时期。.

TOP

,环境太重要了,有后劲的,一定要上好学校,周围同学影响下,如有上进心,肯定能上的,而进一般的学校,没有太大的压力,要自觉努力,没有超强的约束力自控力,会懒下来的,偶儿子就是在好的学校,从一般般,在同学的影响下,环境的压力下,走到最前面的,感谢好学校 !当然,如果读书很吃力,成绩一般,那要挑一所适合自己的,让孩子愉快学习,健康成长。
引用:
原帖由 康康兔 于 2006-10-13 12:08 发表
好的环境非常重要,孩子的潜力有时候你根本不知道。
.

TOP

引用:
原帖由 jimmy妈咪 于 2006-10-13 11:43 发表
其实"凤头"们除了天赋外,他们是相当用功的,并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真的不妨向他们学一学。“是努力,把天才变为人才”!
成功肯定离不开努力,再聪明的人,不努力肯定走不远的,但压力往往来自于周围的同学 ,和优秀的人在一起,要好的孩子就回不断感到压力,不断努力前进的。环境比父母的言教重要的多,甚至比优秀的老师更重要,这就是好学校的魅力。.

TOP

回复 #83 小毛驴的妈妈 的帖子

.

TOP

为什么在不算太差学校的尖子生,到名校就一定是差生?

另外,名校竞争激烈,或许更能激发孩子的斗志和潜能!名校对孩子进行的是全方位的培养,无论主科、还是辅科,配备的师资力量都不错。

建议孩子不要放弃进名校的机会!.

TOP

引用:
原帖由 qiqimama 于 2006-10-23 23:04 发表
我想LZ的女儿是有自信在不算太差的学校当尖子,而对进名校不太乐观才会提这个问题吧。每个孩子特点不同,所以家长看的角度也不同。
我以前一直报着水涨船高VS井底之蛙的观念觉得宁做凤尾不做鸡头,但看了这个贴 ...
呵呵,也不是这样的。我的孩子现在是一个优秀小学里的尖子,大考年级前十名,而且学得比较轻松,天天看电视,上网,还自己做了个博客 我相信进了好的初中,各校尖子挤在一起,未必谁会输给谁。

但这并非完全是我希望培养的目标。我的理想状态是:成绩保持在一个好的水平,但不必最好,空下的精力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包括当领导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总之,想在今后的场面上混得开,光靠成绩是不行的——甚至主要不是靠成绩。所以我所担心的,是进了一个大家压力都很大,只知道拼命读书的名校。

[ 本帖最后由 gangning 于 2006-10-24 16:44 编辑 ].

TOP

回复 #87 gangning 的帖子

所言极是.

TOP

回复 #87 gangning 的帖子

哈!凤头也有忧虑。.

TOP

引用:
原帖由 gangning 于 2006-10-24 16:27 发表


呵呵,也不是这样的。我的孩子现在是一个优秀小学里的尖子,大考年级前十名,而且学得比较轻松,天天看电视,上网,还自己做了个博客 我相信进了好的初中,各校尖子挤在一起,未必谁会输给谁。

但这并非 ...
其实并非象你说的那样,好学校就一定是死读书,可以说名校里好孩子的锻炼机会更多,获得信息的机会更多,因为有优秀老师的指点,学校的选修课就开得比一般的学校更高级,更好,名师出高徒吗?象你女儿,成绩好,又学得轻松,绝对要进名校,一个朋友的儿子,智商很好的,初中也不错,但没进理科班,和一群同学下课就去网吧,高中进了区重点,可怕的是自信心也没了,因为觉得没进好学校。名校决不等同于死读书,校长的眼界更高,更注重能力培养,放心进吧!.

TOP

回复 #87 gangning 的帖子

.

TOP

回复 #85 dog汪汪 的帖子

.

TOP

不管是名校还是其它,作凤头都会很累。 还是作头颈比较好。 .

TOP

宝宝好象无所谓做什么.

TOP

有哪个爸爸妈妈在宝宝进入这个学校之前不是盼望我的宝宝能成为那个头?有哪个爸爸妈妈在宝宝进入这个学校之前会担心我的宝宝会不会成为一个小尾巴?我们会因为担心宝宝成为小尾巴退而求其次吗?所以,有选择的时候,我们一定会选择能够到那个最高枝,哪怕那根枝是整棵大树上最低的那一枝,我们也自信自己的宝宝最终会站到树顶。如果我们都没有了信心,孩子还会有信心吗?
    而且,跟凤凰在一起,才有机会成为凤头;与鸡群为伍,充其量只能是鸡首。我们甘心不给孩子成为凤头的机会吗?
    凤尾和鸡首,只是马后炮的选择,因为人生永远不能重新选择。.

TOP

随遇而安~.

TOP

我孩子在向明初级中学,你们在谈论什么???????.

TOP

举个自身的例子,我高中的时候,进的是复旦附中,当时有1个女同学和我同寝室,她过去曾经是某普通学校的全校笫1,而我过去是某区重点学校的前几名。刚进复旦附中时,我只有班级22名,然后慢慢爬上去,毕业的时候,就成了全班笫1(不包括已经直升的1-2个人);而她呢,她刚进的时候,成绩还比我好,然后拼命用功,压力很大,最后垮了。高2的时候就留级了。后来勉强考了个外地很普通的大学。工作后,经常犯病。如今,37岁了,没工作,吃父母的,没结婚。因为她一旦去工作,不会超过3个月的,因为脑子有病了。
我想说的是,这完全看个人的个性的,然后还有外界是不是给了学生很多压力。我父亲当年经常鼓励我,所以我才有今天。而她的父母呢,是不是一旦从鸡头栽下云端,心理忍受不了了?.

TOP

中学同学是一生的朋友

相信大家会有同感,中学同学最有可能成为终生的挚友;大学同学更多可能是partner.
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普遍意义上,是很显然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芳子 于 2006-10-13 21:57 发表
让压力变动力,选前者吧,也许你孩子的潜力还有待开发挖掘呢。
你说一个边缘山区的孩子再怎么能耐他能和大都市里的就算是普通的孩子比吗?关键是眼界、层次。
在清华北大,边缘山区的孩子也不少,上海的孩子570分可以进北大,按同口径计算,边缘山区的孩子要考出610的成绩才能进。进华东理工大学的浙江孩子,考分绝对比上海进交大的孩子高。一个睡下铺的上海学生,把一道他们教研组长都没把握的题目给上铺的外地学生看,上铺的同学瞅了一眼,草稿都没打,直接说出了答案。看看全国名牌大学里,上海同学都在凤的哪个部位?看看政府机关越来越多的外地孩子,上海孩子在哪个部位(结合相对数和绝对数看)。当全市重点中学全国班开放,2900个复旦加交大的名额就紧张了。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衡,大城市的孩子们是受益的。从长远看,对这个问题一定要看清楚、想明白、有准备.

TOP

新来乍到,说话有点不知高低。请多包涵。
补充一下,过去招收的全国班外地生,他们的成绩比当地省重点录取线高20分,进校后,比所在学校上海生的成绩高X0分(指高考平均成绩)。根据上海卷的难度,看看上海顶级高中高考523分的平均分,外地省重点的考生怎么能够心平。边缘山区那些卖掉牛、卖掉房子进城读大学的孩子,沾满泥巴的手,交出的是何等漂亮的卷子。上海的孩子,你靠什么来证明自己!

以上权当半夜说胡话。呵呵.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