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 12
发新话题
打印【有329个人次参与评价】

[甜酸苦辣] 令人心痛的暑假(已删,抱歉)

令人心痛的暑假(已删,抱歉)

看来不该在这发表感慨,删了

[ 本帖最后由 ibaba 于 2010-7-22 12:33 编辑 ].

TOP

不是你的错,不要纠结了。.

TOP

哪里都有好学生,坏学生,好学生也不可能都留上海,难不成上海学生读不好就要去发配边疆,上山下乡?所以说,不要拿户籍说事。外地孩子在上海就学是福利,不是义务!我想,读的不好的孩子也不会是因为想着自己是上海户籍吧。这个理由也太太太。。。
LZ的心情可以理解,不过措辞有点不妥。。。.

TOP

跑到人家地盘上撒野!
有本事考回来好了!有本事考到月球上去!.

TOP

为啥不能回家乡读书,是不是要上海人把位子都腾出来让你们外地孩子读书?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看看很多新上海人吧,不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在上海站稳脚跟的。.

TOP

奇怪!
好像LZ逻辑上有问题。
在ww上发表啥意思呀?至少ww上的牛孩不少,
所谓上海的学生,却倚着这张户口,“我统统不及格,又怎样,你能让我留级”这样的到没有见过。
LZ是不是拿个别的差生教育WW上有上海户籍的家长啊?.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不知道楼上这位老师是什么学校的老师,为什么学校里读书好的都是外地户口的小朋友,上海户口的要留级,想不通。.

TOP

回复 8#我是西瓜 的帖子

给你送花,我最讨厌这坛里的地域贴,一般都是绕道走。看看你收的鸡蛋,就知道“外地人”在本地人心中就是“乡下人”,岂不知上海开埠以来就是一个移民城市,往上追溯一下,原来都是“乡下人”,只是来早来晚而已。这里摘录一段我做的研究,供参考。

   上海自1843年开埠以来的发展,除得益于天时地利因素之外,最重要的是“人和”因素。其中,移民是上海发展的基本动力。根据葛剑雄教授的研究(葛剑雄,2004),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中叶,上海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其特点有以下五条:
   一是数量多,迁入时间集中。开埠之初,包括租界在内的整个上海县的人口不足25万,居住在上海的外国人只有26名,但到1942年上海市的人口已高达392万,外国侨民更达到15万。至1949年上海解放,全市人口又增加到554万,其中非本地籍人有471万,占总人口的85%。这些移民迁入的时间也相当集中,往往是迁出地区的推力(如天灾人祸)与上海的拉力(如民族工商业飞速发展时期或租界畸形繁荣阶段)作用明显的阶段。
   二是移民的总体素质较高。迁入上海的移民的主体来自江苏和浙江两省,占移民总数的70%以上,其中又以苏南、浙北为大多数,而苏南和浙北是自公元10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和文化最发达的地方,也是商业化程度比较高的地方。当地民众文化程度高,生产技能较精,商业意识较强,心态比较开放,容易接受新思想和新事物,因此,使得从这里来的移民普遍素质较高。
    三是移民的多元性和国际性。迁入上海的移民虽以江浙为主,但来自广东、安徽、湖北、山东的移民也都在10万以上。在洋行、百货、传统商业、铁路、警察等行业中占相当大比例。其他各省及各主要少数民族几乎都有移民,在经常保持着的数万外国侨民中,除英、美、法外,俄、德、意、奥、荷、加等欧美各国与日本、朝鲜、越南、印度等亚洲各国都有大量移民。
    四是人口有进有出。即每年在大量人口迁入的同时,也有大批人口外迁。有的年份迁出人口甚至接近迁入人口。无论他们主动或被动,其中大多是“优胜劣汰”的结果。这一过程实际上提高了上海人口的总体素质,也加剧了上海的竞争程度,提高了竞争能力。
    五是移民迁入和定居的条件较为适宜。上海开埠前只是一个普通的沿海县级城镇,即使在本地,也没有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优势,本地人口在总人口中只占很少的比例,没有哪一个原籍的移民占有绝对或压倒性的优势。这种多源性无疑有利于移民之间的良性竞争和相互制约。.

TOP

回复 8#我是西瓜 的帖子

给你送花。.

TOP

LZ逻辑上有点问题,上海孩子拿着上海户口读不好书吗?现在暑假,你去网吧游戏机房看看,是上海孩子多,还是外地孩子多?真的读书好,不怕以后进不掉大上海,其实上海有啥好,又挤又贵,回老家发展有何不好?上海不是遍地有黄金的。.

TOP

回复 8#我是西瓜 的帖子

说的非常好,每个公民都有权利享受平等的国家资源。.

TOP

每个地方都有好生,都有差生,LZ这样说也太不公平了吧,难不成上海学生读不好书到外地去吗?如果你感觉难过,你也可以去外地教书,就不存在这难过的心情了..

TOP

“可那些所谓上海的学生,却倚着这张户口,“我统统不及格,又怎样,你能让我留级”。我无语,我无能。我更悲哀……。”
这句话说得,听着不舒服.

TOP

作为老师,你说出这样的话,也太另我们家长失望了。。。。。。.

TOP

LZ与其在这里难过不如为这些学生做点什么,比如跟俞书记书说说,让他们表会老家中考。或者取消上海的户籍制度。
他们来上海读书的时候不知道这个“游戏规则”吗? 他们有机会来上海读书,享受到了上海的教育资源,长了见识,比他们在老家的同龄人多了在上海的这段经历,这段经历是他们人生中的一笔财富,我相信对他们今后的发展一定会有影响。他们如果真的喜欢上海,愿意再来上海,他们可以回考上海大学,是金子总会发光。如果楼主能这样想就不会伤心难过,甚至心痛了吧。如果楼主痛心的是和这些好学生从此分开,舍不得他们,我觉得楼主是个好老师,如果用这件事拿上海的户籍制度说事,那就太没有意思了,除了引起网上的口水仗,不会给楼主 带来安慰,更改变不了那些学生回老家参加中考的事实。再说这种情况又不是只有上海有,北京没有嘛? 广州没有嘛?为啥矛头都对着上海。.

TOP

户籍制度改革是大势所趋.无法避免.
而且楼主并没有说上海户口的孩子都不好啊,只是发现有这种情况,感叹制度的不公而已.
上海的妈妈别激动哦..

TOP

回复 3#mimi的妈妈 的帖子

LZ措辞有点极端啊。.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20#我是西瓜 的帖子

理解,只是感慨,希望每个上海的学生更争气,更珍惜,仅此而已。不明白哪里是“极端”.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看不懂,来上海这么多年,居住证都该转户口了,为什么孩子们连居住证都没有办下来呢?.

TOP

回复 23#源源妈妈爸爸 的帖子

上海户籍制度一年比一年难办,不过话说回来,门槛高点,确实是有必要的。否则就不是上海了.

TOP

理解LZ的心情。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外地学生有学习好的也有差的,上海学生有好的也有差的。但是,上海现在是移民城市,外地人都是靠自己的本事或者资金在上海生活,给小孩读书。上海人现在也蛮苦的啊,大家都来上海,要住哇!要住就要买房子,上海的房价噶高,上海人苦啊!如果再没户籍制度,上海人都读不到书了。人太多了,都到上海来了。
大家现在看看地铁,看看外滩,看看南京路。吓人哦!都是人啊!我到现在世博会也没去,让给外地人去。.

TOP

引用:
原帖由 我是西瓜 于 2010-7-21 15:16 发表 \"\"
在我看来,LZ就对不公的“同族隔离“”出身歧视制度”“的歧视性制度发表了一下感慨。

LZ的措辞极端抵不过歧视性制度的其本身极端。

而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的根源就是隔离制度造成的。不能说外地人来上海或者北 ...
西瓜,我给你花了
我没觉得楼主措辞有什么不妥,不过是发了点感慨而已。
倒是有些回复,反应过度了。.

TOP

回复 25#爱妮公主 的帖子

我只是希望上海人,一要珍惜,二要奋进,三要知足.

TOP

楼主措辞对我们这些注重孩子教育的上海人家长看到后的确不舒服。
各地都有好学生和不爱学习的学生,本人认为外地家长和小孩都没有上海家长那般关注。为何只是感慨上海人呢!!!!!.

TOP

引用:
原帖由 ibaba 于 2010-7-20 20:57 发表 \"\"
都是上海的户籍制度,让那些没有上海居住证的孩子不能参加上海的中考。于是这个暑假,孩子们都一个个的走了。他们有些从幼儿园就在上海,有些老家都没有什么亲属,只能寄养在远亲或住读,有些回了老家,还要照顾家中 ...
是的,我的班长,那个品学兼优的女孩子也流着泪回家了,真舍不得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lilyrabbit0317 于 2010-7-21 12:24 发表 \"\"
不知道楼上这位老师是什么学校的老师,为什么学校里读书好的都是外地户口的小朋友,上海户口的要留级,想不通。
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学校年级排名靠前的大多不是上海孩子,外地孩子的刻苦认真和自觉真的让人从心底里喜欢!.

TOP

引用:
原帖由 四眼andy妈妈 于 2010-7-21 14:11 发表 \"\"
“可那些所谓上海的学生,却倚着这张户口,“我统统不及格,又怎样,你能让我留级”。我无语,我无能。我更悲哀……。”
这句话说得,听着不舒服
但是这是事实,是有这样一部分上海户籍的孩子不珍惜良好的学习环境,依靠上海户口(有上海户口的中考再烂也有学校可读)读书态度一塌糊涂。我想,lz指得也只是这一小部分学生吧!.

TOP

能够在网上看到楼主发言的,都是尽责的妈妈爸爸(不管是不是沪籍),沪籍孩子中优秀的也的确很多,比如我认为我们家的就挺不错
另一方面,楼主所说的现象的确有,而且在某类学校中并不少见。当然,这类学校是旺网爸妈不屑于让孩子去就读的,比如我自己就是
因此,旺网爸妈们也多未听说过此类现象,当然也难以引起共鸣。
我想,楼主也一定不想发所谓的地域贴,只是出于一个老师对于学生的爱吧,是对于两类学生的不同措辞所表达出的不同的爱。.

TOP

引用:
原帖由 ibaba 于 2010-7-21 16:52 发表 \"\"
我只是希望上海人,一要珍惜,二要奋进,三要知足
理解你.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引用:
原帖由 金虎妈 于 2010-7-21 18:54 发表 \"\"
能够在网上看到楼主发言的,都是尽责的妈妈爸爸(不管是不是沪籍),沪籍孩子中优秀的也的确很多,比如我认为我们家的就挺不错
另一方面,楼主所说的现象的确有,而且在某类学校中并不少见。当然,这类学校是 ...
正是我想表达的。谢谢
我也是上海人,但我从不认为上海人是最棒的。周围的外地同事大都让我尊敬。自己的孩子也是上海人,但我一直鼓励他和优秀上进的外来孩子交往。
我这绝不是什么地域帖,只想表达一个教师对流失的优秀学生的无奈。
如有什么表达不妥的地方,请上海的爸爸妈妈见谅。旺旺上的优秀孩子都让我喜爱。.

TOP

回复 31#初吻 的帖子

想必你也是老师,能理解我这种不舍和无奈.

TOP

引用:
原帖由 迎迎妈妈 于 2010-7-21 13:57 发表 \"\"
每个地方都有好生,都有差生,LZ这样说也太不公平了吧,难不成上海学生读不好书到外地去吗?如果你感觉难过,你也可以去外地教书,就不存在这难过的心情了.
非常同意楼上的观点,送花了!.

TOP

不要难过也不要悲哀,这是中国的国情啊,中国特色不是瞎讲的
真是金子在哪里都会闪光的,即使回去他(她)总有一天也会考回来的.

TOP

回复 7#我是西瓜 的帖子

很中肯,给你送花..

TOP

回复 24#ibaba 的帖子

同意,否则更乱.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国外没有户籍,很大程度上由于地域差异不大,在哪儿工作,在哪儿读书都无所谓

中国呢? 沿海地区和内地好比法? 东部和西部好比法?

不管谁都去大城市,不管有没有工作都不肯离开,

没有户籍? 笑死我.

TOP

我是老师, 我很理解LZ.

TOP

都是自己教的学生,像自己的十根手指一样有长有短,楼主发一下感慨很正常的,就像老父母评价自己的子女一样。没必要将楼主的感慨归类到地域贴。.

TOP

户籍制度不是上海的.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10#天恒爸爸 的帖子

你好有研究.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25#爱妮公主 的帖子

对的!特别是世博会,我也没去。
前几次,带着宝宝去科技馆,天哪,那个人真的多呀。而且,还看见有的人带着小凳子,一看,就知道是“世博小凳子”。世博世博-----------肉搏肉搏。.

TOP

我想是老师遇到的个案吧。还是要看是什么学校?这关系到生源。我到过一些城市生活,一线二线的,上海的教育和医疗个人认为最强。这也是我看中上海最值得的地方。上海的孩子很多几个月就被妈妈抱着上早教课了,至少我是这样的。
    中国人多,户籍制度不会短时间消失,便于管理。资源不能共享是无奈的。高考各地的分数线也不同,于是有了高考移民,也是无奈。北京上海的高考分数线和录取比例就和很多地方相比有优越性,也是无奈,北京上海的大学最多,这也是一个理由。人多,就有很多无奈的事。
    相信各地都有优秀的孩子,越是大城市的家长越是重视教育。况且大城市的压力大啊,房价高生活成本也高,竞争大。家长难有松懈的。当今,教育也越来越多元化,并不局限于学校书本上的知识。能说不上学的韩寒和丁俊辉就不是人才吗?我女儿9月上小一,我想的是学校学科成绩中等就是了,她要能在她的爱好中好好发挥一项,比如唱歌或是钢琴,也很不错了。十多年的学习生涯,就像是长跑。
    老师惜才是本能的,面对无奈的事,我要是这位老师,我会鼓励孩子道:今后考回上海,最好考到国外!

[ 本帖最后由 kxmyt 于 2010-7-22 00:12 编辑 ].

TOP

 76 12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