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自主招生:考官心中的优秀学生是什么样2008-03-02 07:50:18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u/4142324f01008v7c [查看原文]
考官心中的优秀学生是啥样
●嘉 宾:彭 诚(化名,大学教授)
这几天,上海几大重点高校的自主招生面试陆续结束。教授考官们素来与大学生接触较多,如今,他们面对的是刚从应试教育体系脱颖而出的中学生,心中有何感慨?这批几经大浪淘沙后的佼佼者,究竟距离教授理想中的学生有多远?
龚丹韵:作为文科教授,您最想收的学生是什么样的?
彭诚:有人文关怀;有自己的思考,尤其不照本宣科。符合这两条足以让我激动,但极少遇到。
龚丹韵:据报道,选拔出的中学生,光成绩之外的“附加简历”就看得人眼花缭乱,饶是如此,您仍觉满意的少?
彭诚:现在的孩子真的很聪明,钢琴十级、书法十级、优秀学生干部……自主招生要求的基本素质他们都具备:学习好,综合素质好,参与社会实践,团结组织能力好。看起来无可挑剔,比我们当年优秀多了。但深入接触之后,问题也不少。
比如社会责任,谈起来都头头是道,实际上却是真假莫辨。我面试过的一个中学生说,他有亲戚在穷乡僻壤当校长,毕业之后想去那里任教,为当地孩子做点事,讲得声泪俱下。可之后我和他的同学聊,又是有一个亲戚在这个地方当校长,故事一模一样,明显事先设计的。
再比如社会活动,现在的孩子有各种实践机会,可以组织很多活动,这当然是种进步,但仍有美中不足。我曾问过一个在学校里进行模拟联合国活动的学生,他担任了一年的人权委员会主席,“你觉得人权是什么?”他答不出来。我不是非要一个多么高明的答案,而是想,既然担任这样的职务,难道不应搞清楚它的职责和功能?这样长的时间,就没积累点自己的想法?为活动而活动,为实践而实践,这不是形式主义吗?
还有一个老问题,“课外读过什么书?”被问到的学生90%答不好。中学七年翻来倒去就那几本。好一点的读时政新闻、杂志,比较短平快。那都不要紧,关键是,既然看了,总有点自己的想法吧。有几个对时政感兴趣的学生,他们都会主动提到科索沃独立,可如果一追问对此怎么看,回答都是千篇一律报纸上登的外交部发言。我希望听到学生至少能讲几句和官方发言不一样的,不用多,一两句就好,证明确实有过自己的思考。
龚丹韵:应试教育的缺点,有一项叫“知识面狭窄”,一问三不知。按您这么说,其实光“知道”也还不够?
彭诚:基础常识还是要过关,好比学地理的人不会画地图,搞不清南亚与东南亚的国家,总归不像样。但在此之上,知识面确实不是最主要的。比别人多记住一两个知识点,代表不了什么。主要还是有没有真正努力的志向。其次就是思维的特质如何,能不能经常自己想事情,总不能人云亦云。没有这些基本品质,可能有点问题。
记得研究人力资源培训的学者举过一个例子:举一件物品有多少种用途?答得越多,知识面越好,思维的开放性越大。优秀人才,不仅是对一个个知识点的记忆力,更重要的是融会贯通,有多种看问题的视角,有自己运用知识的思辨力。
龚丹韵:奇怪的是,您说他们很“平”,但在舆论那里,80后90后一直被指责“太有个性”。会不会换个时间地点,其实能聊出点什么?
彭诚:也许是他们“不敢”说。这里头多少也反映出应试教育的缺陷:一问问题,第一反应就是要找一个标准答案,书上看来的、新闻上听来的,想必够“准确”了,以为拿来回答应该是好答案。其实恰恰相反,重要的应该是你自己的视角。
龚丹韵:有没有遇到过令您非常欣喜的中学生?
彭诚:有。例如有个学生一开场就说“我的成绩不如那些人,但我自信比那些反复做题目的人优秀”。他看了很多课外书,弗洛伊德的心理学、黑格尔的哲学、韦伯的社会学等,确实很有想法。但他是压线进来的,也就是说,如果笔试成绩再掉一分,我就见不到他了。
我常常想,那些视野宽阔、有自己想法的文科生都到哪里去了?或许他们大多理科成绩中上,中考刷掉一批,高考(Q吧)又刷掉一批。我在国外访学的时候,一直很关注西方的中学教育。西方国民教育中,普通理科内容比我们少,但真正理科有天赋的人,却在重点班深造,比我们的理科尖子学得可能还要深。相比之下,中国理科内容太多,人文内容太少。我们只是对理科整体要求比较高而已。可能近代以来,科学救国思想支配整个民族,现在的发展尤其需要应用人才,所以连价值观都是应用占主流———文科有什么用?从学科来说没有确定性,研究的东西似乎永远用不到;从社会来说,大概就是像我们今天这般清谈。
龚丹韵:我知道您有一个儿子在读中学,您是怎么教育他的?
彭诚:我想对孩子宽松一点,什么都让他多接触点,对成绩的要求是另外一回事。但有时真没办法,敲门砖总是要的,这不是我说了算的。初三那年只好牺牲课外书的时间。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成绩好,课外书也读得多。实在做不到,我会有意识去平衡。带他打乒乓、学游泳,到国外的时候我还买了英语小说让他翻译一点,他说那个简单,结果我一看,说你不要那么骄傲,很多翻得都不规范啊。他英语不差,至少不是对着题目死做。国外的教科书也让他看两眼。我有时看到不错的电视剧,会叫上他,比如《闯关东》,他也觉得蛮有意思。
龚丹韵:人的独特性,除了社会大环境,和家庭小环境应该也有关系吧?
彭诚:很有影响。无数个家庭都对孩子有所期望,无数个期望都有它的独特性。然而碰到现在的高考,它们最终被统合成了一个模式,个性没了。所以我的想法也老是在打架。
龚丹韵:是不是我们太看重知识点的死记硬背,思辨能力训练得少。西方正好相反?
彭诚:不,他们的背诵不亚于我们。有些国家比我们学得更丰富。中国应试教育的问题不在于考试本身,哪个国家没有考试呢?也不是一天上多少节课,例如我知道某个国家中学,每周8节英语课,4节德语课,另外还有2节拉丁文课,都是必修的,就语言的学习来说比我们多多了。关键还在于对知识如何运用。我们中学一些科目考卷,从填空选择题开始,考察一个个知识点,题目程式化,答案标准化。英国很多试卷全部都是问答题,就看学生怎么活用知识来进行分析。
龚丹韵:有没有觉得学生一年比一年好?
彭诚:有,但幅度没想象中那么大。很少有学生停下来沉思,自己真正想了解的知识是什么。问题在于我们的知识体系没有建立起来。我感觉高中和初中的文科课本,选取内容基本一样,就是多几个知识点,没有深多少,从知识等级上来说,那没什么本质区别。大学里同样如此。我们太缺乏知识测量学的研究。
所有这些问题都不能怪学生,学生都是聪明的学生,只是被社会的应试训练和种种环境框死了。如何让这些优秀的学生更加优秀,是我们的教育需要深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