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4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成功的家庭教育有三大思路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成功的家庭教育有三大思路

第一、“无为而无不为”的教育——软件比硬件更重要   “无为”是老子的智慧。无为并非不为,并不是放任不管,而是事先有完美的设计,靠习惯的力量或者是精神机制的力量驱使他自动、自发的精进有为。在教育上,我们每位父母都要借鉴老子的“无为”思想,要学会无为而教、善于无为而教。
  有多少父母天天陪读、伴读,他们熬白了头发,熬弯了腰,但做子女的并不领情。正如高尔基所说:“单单爱孩子,这是连母鸡也会的事,可是善于教养他们,却是一桩伟大的公共事业。”
  要掌握无为而教,最重要的就是言传身教。
  在美国,有这样两个家族:一个是爱德华家族,一个是珠克家族,两者都已传至第八代。爱德华是个博学多才的哲学家,为人严谨勤奋。他的子孙,有13位当过大学校长,100多位是教授,80多个是文学家,60多个是医生,还有1人当过副总统,1人当过大使,20多人当过议员。珠克是个远近闻名的酒鬼和赌徒,毕生浑浑噩噩。他的子孙,有300多人当过乞丐和流浪者,7个是杀人犯,60多个犯过诈骗和盗窃罪,400多人因酗酒致残或夭亡。
  这两个家族的历史说明什么?父母的素质如何,对下一代的影响很大。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教育名言:“父亲和母亲们,你们在孩子身上延续自己!” 孩子在父亲和母亲的潜移默化中启蒙成长,父母是什么样,孩子就会跟着学什么样。这句话提醒着家长: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要做到言传身教。何谓家风?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相互濡染。
  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家庭一门三杰在政坛上显赫一时。当时出任英国大使的肯尼迪老先生常常在饭桌上和孩子们大谈特谈当时的政治风云和国内各党派的竞争和立场,并且鼓励孩子们自由发表他们对世界大事的意见,遇到意见分歧时便激烈辩论起来。在讨论中,孩子不但对政治增加了认识,而且对国内国外的事都有浓厚的兴趣,常常各自到图书馆寻找更多的资料来阅读。结果一个儿子成为总统,两个成为议员。
  我的父母从没有对我陪读、伴读过,甚至没有花多少时间来管我,也没有对我做过什么功课辅导,但是他们却在无形中给了我很好的阅读习惯。这种阅读的习惯和兴趣是怎么培养出来的呢?就是我父亲的言传身教。一个行动胜过千言万语。我父亲是一个非常喜爱阅读的人,他一生最大的乐趣就是看书。在他耳濡目染的熏陶下,很自然地,我从小就养成了爱看书的习惯和思考的兴趣。这种习惯和兴趣牵引着我学习和成长。有一个说法是“吃什么,成什么”,我觉得应当是“读什么,成什么”。读了什么样的书,就会拥有什么样的观念,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很多人很难理解我在那样的年纪做出那样的选择,可我自己却觉得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说到底就是因为我的大量阅读。如果我没有从小养成阅读的习惯和兴趣,我就不会走上这条与众不同的道路。一句话:我的人生,因阅读习惯而改变。
  爱默生对于习惯的论述非常精辟“习惯是一个人的思想与行为的领导者。”我终身感激我的父母给了我爱读书、爱思考的习惯。
  今天,所有的父母都不可能把所有的精力、时间都放在孩子身上。那种让母亲从社会上退出回家做全职母亲的作法是根本不现实也是不科学的。时代需要的是“无为而教”——培养孩子的习惯和兴趣后,每个父母就能花极少的时间,收到最富有成效的结果!
  卢梭在《爱弥儿》里说:“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毫无作为的教育!”毫无作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从有为到无为,从而无为而无不为。
  第二、自动化的教育——不需扬鞭自奋蹄
  现在流传着一句话:“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坏了就有钱”。于是,男人防着女人,女人防着男人,防来防去成了习惯。对儿女的教育也采用防范的方法,生怕儿女变坏,于是整天盯着,看着,跟着,说着,于是矛盾不断,冲突不断。这无疑是最坏的教育。那么,最好的教育是什么呢?在大家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再问大家一个问题:
  一切境界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
  就是——自动化!
  工业化大生产最终要实现自动化,事业挣钱的高境界也是在于自动化。在教育上更是如此!在家教上,我们要追求的是“不需扬鞭自奋蹄”,追求的是“教是为了不教”,追求的是“自动化的教育”。
  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有位老人与邻居的孩子们有些矛盾。每天,那些顽皮的孩子都要聚集在他家附近,向他的房子扔石头。老人想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来阻止他们:叫警察,告诉他们父母,大喊大叫、威胁他们……但都不奏效;相反,孩子们越来越有劲,石头扔得更欢了。
  经过思考,老人将孩子们召集起来,对他们说:“我现在慢慢地喜欢你们向我的房子扔石头了,为此我愿意向你们付钱,每人每天一块钱,作为你们向我的房子扔石头的回报。”尽管这个承诺让孩子们听起来感到很奇怪,但他们仍然非常高兴地接受了这个协议。于是,孩子们每天都在约定的时间里来向老人的房子扔石头。老人呢,也如约付给他们每人每天一块钱。
  这样过了几天,老人又把孩子们召集起来。他对孩子们说:“很抱歉,最近我挣钱出现了一些困难,我无法每天付给你们一块钱了。你们看每人每天给你们5毛钱怎么样?”孩子们当然很不乐意,但他们嘀咕了一阵子还是接受了老人的条件。
  又过了几天,老人再次对孩子们说:“最近我的挣钱状况实在糟糕,我无法再付给你们每人每天5毛钱了,但我还是愿意付给你们每人每天一毛钱,你们看怎么样?”
  孩子们很快地交换了一下眼神,其中的一个打破了沉默:“别想得太美了,谁会愿意只为了一毛钱做这种苦差事呢?”
  就这么着,孩子们走了,再也不来扔石头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什么原来孩子们一分钱也得不到的时候,他们愿意扔石头?而现在好歹还有一毛钱可挣的时候,他们却不干了呢?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就能发现一个奥秘:只有把孩子的行动变成他们自己内心的渴望,他们做事情才就会越来越有动力。反之,如果他们所做的事情再也不是出于自己的兴趣,他们做事情就不会再有动力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握住一个原则:变“要他做”为“他要做”,只要把孩子的兴趣调动起来,那他们自然而然就会去学习。所以,在我看来,最好的教育是自动化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可以给大家再讲一个真实的案例,这是一次我在餐厅吃饭时亲眼所见的:
  邻桌一位太太带着她的两个孩子在吃午餐。一个男孩,长得很壮实,有什么就吃什么。另外一个女孩,挑食,好多菜都不吃,看起来很瘦。邻桌的这位太太让小女孩多吃点肉,小女孩执意不听。这位太太反复说了多次,没有半点效果,几乎要发怒了。
  这时,旁边一个服务员走近小女孩,在她耳边只轻轻说了两句什么话,就见这个小女孩对旁边的男孩“哼”了一声,于是大口大口地吃起肉来了。
  那位太太特别奇怪,拉住服务员一定要问她对小女孩说的是什么,怎么这样灵验?
  服务员笑着说:“您前几次带孩子来就餐,我发现他经常欺侮妹妹。我刚才就对她说,‘哥哥不是欺侮你吗?吃了肉,可以长得比他更胖、更有力气,他就再也不敢碰你了。’”
  当时,我就很感慨,同样是让小女孩吃肉,为什么她的母亲都快发火了,小女孩还死活不吃?而一个服务员只说了几句话,她就吃了,而且吃得还很多。
  为什么?
  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这位太太对孩子提出的要求仅是她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小女孩的需求;但是服务员的话却激发出了小女孩的需求,“我要增强体质,抵御外侮”。所以小女孩开始大口大口地吃肉了。
  马不想喝水,任你怎么拖,它就是不愿靠近水槽。若想要它喝水,可以让它先吃点盐,吃了盐口渴,再牵它去喝水,没有不肯去的。
  这位服务员的话虽然简单,但却蕴含着真正的智慧、真正的奥秘——把小女孩吃肉的需求激发出来了。我们所要追求的最好教育就是这种自动化教育,激发孩子自己想要学习的需求!
  不是我要你吃菜,而是你自己想要吃菜!
  不是我要你勤奋,而是你自己想要勤奋!
  不是我要你学习,而是你自己想要学习!

  这样,做父母的再也不用天天给孩子讲道理磨破了嘴皮子,还收效甚微;再也不用大喊大叫地逼着孩子去学习,还是一阵耳边风。
  在实现自动化教育时,聪明的父母应该学会10种方法:
  给他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
  给他一个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
  给他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
  给他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
  给他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
  给他一个机遇,让他自己去抓住;
  给他一个冲突,让他自己去讨论;
  给他一个对手,让他自己去竞争;
  给他一个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
  给他一个题目,让他自己去创造。

  看来没有教,但是教会孩子的是自己对自己负责的精神。
  看来没有管,但是激发孩子的是自己想要学习的欲望和需求。
  自动化的教育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要给孩子以自由。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的一本书名叫做《给所爱的人以自由》。我觉得这个题目非常之好。而天底下的父母易犯的最大错误就是不能做到“给所爱的人以自由”,如果能够给一个孩子选择的自由、发展的自由,能够使他自主地学习、自动地学习、自觉地学习、自由地学习,那么一定会是很成功的父母。我很感激我的父母,他们给了我自己选择的自由,让我能够幸运地从事着自己感兴趣的事业!
  第三、个性化的教育——因材施教与因材为学
  说起来,中国父母“望子成龙”是世人所公认的。果真是“望子成龙”吗?大多数中国父母的“望子成龙”只是盼子女考大学,而不是盼子女做大事、成大器。而在当今这个多元化的大变局的时代,学习、成长早由以前的“自古华山一条路”变成了今天的“条条大道通罗马”。既然是条条大道通罗马,那么就要充分尊重个性,进行个性化的学习,走个性化的道路。
  国外许多学者认为,传统的英才概念过于狭窄。实际上英才的概念是广义的,不仅表现出不同的才能,同时也反映出不同的类型和范围;不但表现在认知、艺术、体育等领域,而且表现在政治、商务、管理等方面;可能表现在学术成就上,也可能体现在其他领域的创造性精神状态中,也有可能反应在性格上、心理素质上,也可能表现在组织、领导天赋上。基于自身的个性来学习,我想这也是当今学习的真谛。
  给大家讲一个笑话:古时候,有一个强盗,他把抓来的俘虏放在一张他特制的铁板床上,如果哪个俘虏的身子比铁板床长,就把他的身子砍下一截;如果哪个俘虏的身子比铁板床短,就把他的身子拉长一些,很少有俘虏能够活着离开这张床。
  而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就像这样,完全不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老师讲一样的内容,有的学生虽然已经了解了,但还是叫他们上课听讲;而有的学生程度太差,听得一知半解,但老师讲完了就再也不讲了。我们用刻板的定规将千姿百态的人“整齐划一”,不同资质的人输进去后,却按着同样的标准、同样的程序、同样的时间予以统一制造。
  教育家吕型伟教授讲过他在上海进行的实验。他说:我试了一个班级,20个孩子都是常态的,不是天才。这20个孩子进来之后,老师围着每个人转,他能走得多快就多快。结果,这20个人中有3个人,只花了7年时间就把12年的东西都学完了。我就允许他参加高考,3个都考到交大,13岁。剩下还有17个,不能让他们留级吧?照样给他们上课,照样给他们教育。第2年有16个人把中小学12年的课都学完了,考大学全考上了。只剩一个人,这个人也不能让他留级吧?我照样给他办班,最后也毕业了,也考上了。是不是偶然考上的大学?到了大学又怎么样呢?我就跟踪调查,特别是前面的3个小孩,在交大的3个小孩,我就跟踪看他的发展。很有意思,这3个小孩在大学里面同18岁的那些孩子们在一个班级(不是少年班,一样的编在普通班里面),在学习上一点没有困难,学得非常好。只是有一个缺点,就是他们是小孩,不像大人。比如说下课了别的大学生在操场上踢足球,打篮球。这3个小孩在干什么呢?趴在地上打弹珠。哪有大学生在地上打弹珠的?因为他只有13岁,打弹珠是一点不奇怪 。所以他的同班同学没有把他们当同学看,有的跑过来摸摸他的头,“哎,小朋友,你到这儿来干什么?”但是在学习上,没有人敢轻视他们。后来3个人到了美国,我继续跟踪调查,发展得很好,一直很好。多挣得了5年时间,多宝贵。一个人生命有限,5年哪。如果我不是这样改革的话,他还要在小学里磨5年,那不是浪费生命吗?最后,他得出了一个结论:人的潜力是很大的,但是每一个人是不一样的。
  南怀瑾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现在天下父母以及所有老师都在做一件事”——到底做什么事呢?——“都在残害我们的幼苗。”当然这一句话,在一个作老师、作父母的人听起来是不太舒服,也不愉快的。但是很多的老师和父母却是在做着这样的事,做着把天才变成庸才的事。我的书里有一个理念,那就是:每一个人都是天才,每一个人也都是庸才。天才就是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路,庸才则是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路。
  做成功的父母,首先应当帮助孩子弄清楚自己到底是一只鹿还是一只鹰,做到因材立志,因材为学,因材施用。让鹿去猛跑,让鹰去高飞!.

TOP

顶!!!.

TOP

有道理.

TOP

顶!!!.

TOP

顶.

TOP

仔细学习~~.

TOP

有道理的.

TOP

给了好评!.

TOP

.

TOP

学习.

TOP

写的非常好,学习中.

TOP

.

TOP

好贴,顶!.

TOP

讲得很好,很有道理。.

TOP

赞!!!!!!!.

TOP

“现在天下父母以及所有老师都在做一件事”——到底做什么事呢?——“都在残害我们的幼苗。”.

TOP

好贴!.

TOP

学习了,但具体实施会有些障碍..

TOP

说得太对了,要认真学习学习!.

TOP

学习。.

TOP

多找点老师,让“老师围着每个人转,他能走得多快就多快。”8年时间95%学生可以完成12年的学习任务考进大学了。多好!只是这种老师不是随随便便找的吧?也许都是特级教师?.

TOP

好帖!
前两条需要我们家长好好体会,学习执行,无为而治,培养孩子自主学习、乐于学习。第三条,如何去做呢,现在的学校,无论是私立的还是公立的,都做不到这一点,我总觉得孩子在学校里(目前在小学)大部分是在浪费时间,不仅如此,还抹杀了孩子对学习的热爱,教育局的那些白痴还不时地嚷嚷着要减负,真不知这些人到底了解不了解情况,现在的问题不在于学校的负担太重,而是家长给孩子的压力太大!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完全取消私立,平均分配教育资源,每个学校根据学生的自身学习情况办不同学科的快慢班,让大多数学生吃饱吃好。.

TOP

学习。同意22楼quincy的观点!.

TOP

收藏慢慢品位.

TOP

很受启发,
给个好评!.

TOP

学习了!谢谢分享!.

TOP

给个好评!.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好贴!学习中。.

TOP

回复 22#quincy 的帖子

我总觉得孩子在学校里(目前在小学)大部分是在浪费时间,不仅如此,还抹杀了孩子对学习的热爱,教育局的那些白痴还不时地嚷嚷着要减负,真不知这些人到底了解不了解情况——非常同意,觉得儿子情况就是这样,学校一天的学习还抵不上家里1个小时的质量高。真的能节约5年的时间多好啊。

[ 本帖最后由 霹雳龙妈妈 于 2008-4-10 08:56 编辑 ].

TOP

学习中.

TOP

写得很好,不过落实到具体生活中还是很有难度的。

那个不吃肉不吃菜的,我也采用过类似的方法,说吃了比姐姐长得白长的漂亮,结果我女儿怎么说的:“我就是要不漂亮,就是要不白。”

怎么办呢,只好随她去了,爱吃不吃。.

TOP

给他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往前走;
  给他一个时间,让他自己去安排;
  给他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
  给他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
  给他一个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
  给他一个机遇,让他自己去抓住;
  给他一个冲突,让他自己去讨论;
  给他一个对手,让他自己去竞争;
  给他一个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
  给他一个题目,让他自己去创造。
棒!.

TOP

引用:
原帖由 quincy 于 2008-4-9 13:19 发表 \"\"
好帖!
前两条需要我们家长好好体会,学习执行,无为而治,培养孩子自主学习、乐于学习。第三条,如何去做呢,现在的学校,无论是私立的还是公立的,都做不到这一点,我总觉得孩子在学校里(目前在小学)大部分是在 ...
同意。.

TOP

回复 22#quincy 的帖子

同意, 以下是我在其他帖子里的回帖。
为什么中国的学校不能搞分层教学?一个学生数学可以上A,语文上C班,英语上B班。或者英语上A,语文B班,数学C班,都有可能。每个孩子的特长不一样,根据孩子的特点因材施教,很多学校说是说因材施教,但基本没有,就现在小学课本的数学,有些同学觉得太简单,没什么转弯的题目,也提不起兴趣。也有学生觉得到了四五年级开始有点累了。这样的话大家也不会为择校这么累了,有时择的校也不一定适合孩子。
老师会说,你们那个学校的东西根本吃不饱的,有空课外加加餐。可是孩子会说补课应该是差生的事,难道校外比校内还累?.

TOP

是呀,关键还是做好自己。.

TOP

回复 36#JANE-LEE 的帖子

很高兴,我们都有同样的想法,遗憾的是找不到这样的学校!为了择校,一年来我不辞辛苦地带着无可奈何的孩子东奔西跑地上培训班、小五班,到现在还没有任何结果,我不知道我这样做的结果到底是否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

TOP

回复 38#quincy 的帖子

和你一样,弄得他很累,反而考不好。 现在我心理想的:就是不管怎么样了,五月份开始,一切STOP了,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希望接下去的四年按自己的思路来。.

TOP

理论上行得通,实际上难!.

TOP

回复 41#JANE-LEE 的帖子

,看准了,走自己的路,不再左顾右盼。.

TOP

值得学习,非常感谢!.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