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香茗一杯倚清风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发表于 2008-4-9 19:41
只看此人
同济物理实践工作站开放4月仅接待600多名中学生——莫让应试挡住学生探索脚步
同济物理实践工作站开放4月仅接待600多名中学生,专家提醒家长——
莫让应试挡住学生探索脚步
本市首个面向青少年的科技实践工作站——同济大学物理实践工作站去年年底开放以来,仅接待了600多名中学生,很多打电话咨询的家长一听“跟考试关系不大”,就纷纷打了退堂鼓。昨天,该工作站站长、同济大学物理系吴於人教授希望通过本报呼吁更多青少年前来进行科学探索,“切莫因为应试而挡住青少年科技创新的脚步。”
去年12月,在市科委和市教委的支持下,同济大学物理实践工作站揭牌,为本市所有热爱物理的青少年提供了一个进行科学研究的平台。该实践工作站基本涵盖了中学物理涉及的内容。工作站提供了丰富的实验设备、200余个实验项目供学生选择,院士、教授以及研究生组成的导师团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指导。
大学的资源向中学生开放,可令人遗憾的是,前来活动的学生数量远远达不到工作站老师的预期。“工作站每天可以容纳100人前来进行实验,就是全市每个中学来一个,数量也相当可观。但是却仅仅接待过600多名中学生,而且多数为中学老师带来的团队。”站长吴於人教授告诉记者,与寒假期间相比,今年开学以后,来的学生就更少了。
更令吴教授伤心的是,工作站开放的消息公布后,来电话咨询的家长倒是不少,但是几乎每个人都问同样一个问题:来这里做实验对于提高物理成绩有没有帮助?会不会针对物理考试进行一些培训?当听到“不一定与考试有关系”时,家长往往就不再追问下去了。
“其实这样的物理实践活动对学习怎能没有好处?”吴於人教授语重心长地分析道,学生们利用各种实验设备进行实践操作,一方面加深他们对于物理原理的理解,一方面帮助他们养成动脑筋的习惯,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能力有很大帮助,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弄懂的问题,在这里也可以得到专业指点。
这样的观点在前来实践的学生身上得到了验证。记者在电磁学探索室看到,一个学生正在操作一台带有两个线圈的实验收音机,当学生将收音机的转换开关调至一个档位时,收音机的喇叭就发出声音;当学生调整两个线圈的位置时,声音的大小就变了,学生因而更好地理解了互感现象。杨浦高级中学的潘王平同学曾经在物理工作站主讲过《当世界小到纳米级》,还得到了同济大学纳米中心主任沈军教授的点评和补充报告。杨浦高级中学的潘老师认为,工作站中的一些实验装置,对中学物理课堂实验很有启发。
据了解,工作站的研究活动分为五个星级,学生参加一星级的活动是免费的。根据工作站的规定,两份实践作业可换取一份物理实践研究档案,并得到两颗五角星。一星级实验研究的作业得了10颗五角星后,可以得到免费做一个二星级实验的资格。上海交大附中的江俊杰一天做了3份作业,高高兴兴地建好档案,小江以后的实践研究活动,工作站将对其跟踪记录,尽量给予帮助。
吴教授告诉记者,面对升学压力,学生们通常被鼓励去取得好成绩,很少被鼓励去钻研,实验工作站正是要唤醒他们这种钻研意识和创新精神。
本报记者 李雪林 实习生 余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