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驹是我曾经教过的一个学生。他个子不高,机灵活泼、非常聪明好学,成绩优异,深得一些老师的喜爱。可我刚接班时间不长就发现对同学的嫉妒情绪时刻伴随着他,有时甚至容不得其他同学的一点成绩和进步。
【简评】发现及时,利于今后工作。
记得在一节语文课上,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坐在后面的平时很不起眼的江辉未等同学们举手就冒出了正确答案,我十分惊喜,同学们也很惊讶,有的还没有回过神儿来。坐在第一排的小驹竟然扭身站起来指着江辉大声说:“让你说了吗?有什么了不起!不是就答对这一次嘛!”他突如其来的举动使我也惊呆了。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江辉无助地看着我。简直太过分了!我几乎是强忍着气愤:“你先坐下!”他的小脸竟气得发白眼里还含着泪水呢。“大家说江辉答得对吗?”“对!”同学们异口同声。他更生气了,忽地站起来冲着我:“有你这样的老师吗?为什么他不举手,您还护着他!”我的妈呀!这样的学生也太少见了!我没有再理睬情绪激动的他,继续讲课……他斜趴在桌子上,气得小鼻子两翼一煽一煽地……
【简评】连这么一个回答问题的机会都不愿意让给别人的孩子心眼太小了,而他自己也十分痛苦。这就是嫉妒的特征。
还有一次数学单元练习,他很快做完了。我想他只等铃声一响抢交头卷了。哈,没想到就在铃声刚响起时,他急忙探着身子把自己的卷子拍在讲桌上,转身快速冲到靠窗户坐的女同学冉冉桌边,抓起人家的篇子跑到讲桌前替人家交了卷子。“老师,我就差一个得数了。”学习成绩同样优秀的冉冉急得直皱眉头冲着小驹:“你真讨厌!”小驹却远远站着,得意洋洋地摇晃着小脑袋。我实在看不过去了,让冉冉拿着草稿纸到前面补写了得数。小驹抢白一句:“您偏心眼儿!”我没有理睬他,回到了办公室。
【简评】过分的行为不是正常的竞争,既说明了孩子的自私,又引起同学的反感,学习好能掩盖“心病”吗?
这孩子真是让人又气又恼呀!小小年纪就有如此强的嫉妒心在小学生里并不多见。渐渐地我察觉到,同学们羡慕小驹的聪明好学,但并不由于他的成绩好而友爱他,相反不愿意接近他,活动时不愿意同他玩;而他外表的活泼开朗也常常让人感到蒙着一层苦恼与不快,他常故意找别人的茬儿满足自己的暂时的情感需要。
【简评】显然小驹身上产生的嫉妒情绪不仅使他变得心胸狭窄,而且已经影响了与同学的关系,照这样下去,他会变得越来越自私以自我为中心的,会更加容不得他人,而他自己的聪明与智慧又能良性发展吗?嫉妒之心严重时会摧毁一个人的意志而走向反面,因为小驹的内心实际上是十分脆弱的。长此下去会影响他的进步甚至一生的。
一定要让这个少有的聪明的孩子身心健康地发展,避免走弯路。
我想方设法扬其所长教育他,为他创设自我教育的集体环境。
他接受新知识快学习不费力成绩就很棒,我破例允许他只要在课堂上学会了,就可以自学后面的知识,也可以读课外书,他愉快地答应了,课堂上不再“发难”;自习课上,我请他做老师的小助手,只要做完作业就协助老师巡视,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他积极性特别高,做得很好;学习新课前,我让他回家帮我查资料,他感觉老师特别信任他,任务完成的非常漂亮;他精力旺盛,参加学校板报、手抄小报比赛我让他担任总设计师,他课余时间为大家出主意,与绘画比自己强的同学合作得很愉快……慢慢地他和同学关系融洽了,和我也渐渐友好起来了。
【简评】良好的教育环境犹如阳光,驱散了蒙在孩子心头嫉妒的阴霾。
为了教育小驹,我也曾做过一次“出格”的事。
在一次数学单元测试中,小驹自然又是第一个完成。我在监考时特意留意他,发现他不时回头望一眼冉冉,生怕她超过他。我走到他桌旁看看他的试卷,干净漂亮……咦?篇子靠边的一道3分的小题他竟然没有做!他当然没有发现,咬着小手指得意地看看我,似乎在说:“没错吧,我又是第一。”我转过脸去……来回几次他仍然没有发现漏做的小题。我真替他惋惜呀,可又一想这不是小驹的真实成绩呀。经过激烈的内心权衡,我决定捧出一颗宽容的心,“违规”给他一次机会。当转到他旁边时,我轻轻地敲了几下他的桌面:“认真检查,别光想着抢第一啊!”聪明的小驹若有所思地盯着我的眼睛......他果然明白了我的暗示,当我再转过来时,他调皮地不好意思地冲我笑着,感激地望着我。“下不为例!”我捂着他的耳朵压低了嗓门。他向我使劲点了两下头。铃声响了,他没有抢交头卷,而是把自己的篇子悄悄地夹在了其它试卷的中间......
【简评】宽容是一种胸怀。宽容他人,收获尊重。用宽容的态度对待孩子,他将学会与人为善。
事后,他和我空前友好。我们常常一起谈心交流,他还常为我、为班级出主意,渐渐赢得了大家发自内心的喜欢。一次外出春游,他拉着我的手一路不撒开,他的理由是,“我个子小、排头儿,老师不拉我,拉谁呀?”他撒娇地说:“老师,您说对吧?”哈哈,同学们报以友善的大笑.....
有一次他和我聊天,我意味深长地对他说:“你知道你最大的毛病是什么?”“跟周瑜一样,嫉妒呗!”他坦率地承认。哈,好小子!你终于走出了嫉妒的阴影。
【简评】疏导孩子的嫉妒情绪需要坚持循循善诱的原则,过程较长,不仅需要责任心,还需要爱心、耐心,需要智慧,讲究技巧。
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u/4ab3168f0100af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