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立明:输不起的刘翔,输不起的我们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047f2a57a77e5e83#rd
2015-04-04 马立明 大家
【一】
在我当体育编辑的日子里,曾经有一次采访刘翔。那是2007年12月,在刘翔的故乡上海,一个巨大的室内活动场地,场中聚集了上千人,包括十几位体育记者。我身旁坐着的就是著名的冬日娜。刘翔非常守时,他大步地跑向舞台中央,像个大男孩。他高大,健壮,很有活力,但仅此而已。在接下来的采访里,刘翔措辞严谨,把操演过N次的“外交辞令”背了一遍。有记者问:“有信心吗?”刘翔回答:“有,肯定能跑进13秒。”现在看来,那些一问一答都非常无趣。
那时,街上随处可见五环标志及“中国印”,那是刘翔最受欢迎、声望最高的时代。他出演的安利纽崔莱广告,平均每隔3分钟就在央视中出现一次。他当时是奥运之前吸金能力最强、身价最高的明星,没有之一。央视5套的体育新闻,几乎每天都有刘翔的新闻。我在报社编版过程中,曾有一天没把刘翔的稿子放在头条,而放了巴乔来华的新闻,结果在评报会上挨批。我的领导气急败坏地给我打电话,并说了一句令我大为震惊且此生难忘的话:“不做刘翔做巴乔,巴乔算个鸡巴毛。”
接下来的日子里,是刘翔的“刷屏”:
刘翔展示了中国队奥运战袍;
刘翔的秘密武器——黄金战靴;
刘翔展示奥运金牌金镶玉;
鸟巢完工等待飞人表演;
刘翔决定中国奥运成败……
一则则与刘翔相关的新闻,无异于捧杀,将这个单纯的少年推向深渊。在2008年8月之前,这个少年已经输不起。这个国家也已经输不起。
与此同时,刘翔的劲敌罗伯斯,状态好得惊人。我当时有预感,刘翔可能会输给他。
【二】
回到2004年,刘翔在雅典一鸣惊人。当时观众们完全不认识这个年轻的上海男孩,甚至对这个体育项目也是非常陌生。有体育记者还摆了乌龙,写成了“100米栏”。谁都没料到中国竟然捞回来一枚田径的奥运金牌。
刘翔冲刺的13秒06,或许是那个年代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尤其是“后来居上”的奇迹,让人荡气回肠。
时任《南方体育》评论员的张晓舟写了一篇语无伦次的评论,文中甚至表达了类似“刘翔的金牌相当于10枚举重金牌、8枚跳水金牌”之类的观点,可见国人兴奋程度。这是一个惊喜,黄种人也能跑这么快。
刘翔的崛起暗合了中国的国运。在2004年,一个喜讯突然让国人感到措手不及——中国成为了世界制造业的中心,中国发展的速度突然遭到全世界的瞩目。这个本来还是人口多、底子薄的发展中国家,这个“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突然成为了“世界
工厂”。
当中国经济以超过9%的增速发展时,“中国速度”成为世界经济学界的研究对象。那时,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甚至还抛出了“北京共识”,并认为是以华盛顿共识为标志的新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颠覆。
好了,刘翔就是中国速度的最佳代言人,这个打破了黑人垄断的神奇黄种人,这个看似“不合逻辑”的成功案例,正是中国挑战西方国家垄断的最佳代表。
从这个角度而言,刘翔给国人带来的冲击是全方位的,他身上有强烈的“突破性”,这也是为什么刘翔能压倒诸多体育明星,包括王皓、郭晶晶、姚明、林丹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中国体育界一哥的原因。
快,快,快。这就是刘翔留下的时代背影。这个落后了百年的古老国家渴望发展,追求速度。中国在2004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136515亿元人民币,约合16493亿美元,落后于美国(116675
亿)、日本(46234亿)、德国(27144亿)、英国(21409亿)、法国(20026亿)、意大利(16723亿)。但是,在接下来的5年里,中国就像刘翔一样飞速奔跑,超越了一个个的对手,最后成功地将自己锁定在第二的位置上。这一轮追赶,让国人扬眉吐气。
在2004年-2008年之间,刘翔参加了一些锦标赛,也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他始终鼓舞着中国。但是,人们没意识到的是,对刘翔的爱,实际上与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发展主义绞在一起。
这就是为什么有媒体打出了《刘翔决定中国奥运成败》这样标题;这就是为什么国人病态地关注刘翔身上每一个新闻;这就是为什么媒体发了疯似的围堵刘翔……
太多人将大国崛起的希望,寄托在这个20来岁的年轻人身上。对于国人,这种感情值得理解;但就体育而言,揉入了太多政治的因素,也给他加了
太多的压力。这让刘翔步履蹒跚。
【三】
2008年8月18日,这对刘翔来说是一个命运的转折点。从英雄到罪人,也是一线之隔。
在电视里,我们得知刘翔退赛的消息。如果按照“刘翔决定论”,那北京奥运就是失败了。
回看当天记者在现场发回来的新闻,那些场面描写,足以描述观众希望落空的那一霎:
昨天上午,能容纳9万人的国家体育场座无虚席。尽管这仅仅是一场田径的预赛,但从开场起,全场不时响起一阵阵“中国,加油!刘翔,加油!”的呐喊,就知道观众们都是冲着“飞人”刘翔在北京奥运会上的第一次亮相而来的。
……
主持人沉重的声音响起:“刘翔因伤退出比赛。”汇聚了9万人的鸟巢鸦雀无声,只剩下主持人中英文交替的宣告回荡在天空中。而这时,每个人的心里都空荡荡的。等回过神来,刘翔只留给了世界一个背影。
那一天,我们的总编为刘翔退赛打了“退巢”这一标题。一语双关。退出了鸟巢,也结束了一个时代。一个对英雄的迷恋与崇拜,一个对金牌的渴望与执着的时代。
刘翔留下了很多谜团,包括他扑朔迷离的伤势,包括孙海平在摄像机前的痛哭流涕,包括外媒爆出的“断了脚也要跑”的行政命令。刘翔退赛成为了中国民间发挥阴谋论想象力的一个样本。无数国人因为希望落空,而开始对刘翔进行愤怒的指责。刘翔有了“刘跑跑”的外号,一些曾经狂热的翔迷,从此变成了“翔黑”。
一个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刘翔自认为赢不了罗伯斯,为保住他的商业价值,所以导演了这么一出戏。说到底,刘翔输不起。背后的赞助商输不起,背后的国家和人民也输不起。
事实上,即使刘翔输了,但北京奥运并不算失败。中国破天荒地拿到了奖牌榜冠军。刘翔输了,国民只好慢慢消化。
不过,在之后几年,中国也渐渐走出了速度崇拜。尤其是当经济体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时,关于“发展”带来的副作用引起了国人的思考。楼价高企,污染严重,十面“霾”伏,潜规则盛行,人们更加多地考虑发展的质量。一些城市、省份,也开始尝试摆脱“GDP为王”的评价体系。尤其是2011年7月23日的温甬动车事件,令人们对“快”产生了怀疑。时评家童大焕的一首诗说出了时代的声音:
中国啊,请你慢些走,停下飞奔的脚步,等一等你的人民,等一等你的灵魂,等一等你的道德,等一等你的良知!不要让列车脱轨,不要让桥梁坍塌,不要让道路成陷阱,不要让房屋成危楼……
从那时起,“速度”已经不再是我们的关切,“追赶”也不再是我们的目标。国人逐渐变得冷静、客观起来。在外交上,我们面对国际上或真心或假意的恭维,也变得淡定。在体育上,中国队夺金或夺银或纯粹打酱油,我们觉得最重要的是“奥林匹克精神”。我觉得,淡漠了胜负,这反而是一种成熟,一种气度,一种自信。
也因为这种原因,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刘翔再次摔倒在起跑线上,我们并没有感到多么难过。这或者又是一场戏吧。不管怎么说,当时已经29岁的刘翔,
注定已经无缘最佳状态了,他已经不再是这个国家的精神寄托和形象符号了。只可惜,在田径赛场上,依然没有出现新的偶像。
【四】
我记得,只有在人们忽视刘翔之际,他才能享受跨栏给他带来的乐趣。2009年9月,当刘翔在奥运退赛风波一年之后复出,当时他已经不再是“真神”,但一路快乐地作着鬼脸,被网友称为“表情帝”。那次大奖赛,他跑出了13秒15的成绩,惜败于特拉梅尔。随后几次小规模的比赛中,刘翔的战绩还都拿得出手,这说明
他依然是一位有竞争力的运动员。但是,他早已不再是世界冠军级别……
回归到个人,根据前方记者的透露,刘翔其实只是一个努力的年轻人。平日深宅在家,喜欢玩变形金刚,看美日动漫,长期没有绯闻,活在父母及教练的羽翼保护之下。他并不是有主见的孩子,更多是个乖宝宝。如果说退赛有一个“剧本”,那他只是一个老实的执行者。他的运动生涯,曾经创造过奇迹,也有着辉煌的巅峰期。他的成功被赋予了太多体育外的意义,成为了全民速度崇拜时代中的一个图腾。而媒体对他的吹捧,成就了他之后又摧毁了他。在他终于挂靴离去之时,他毁誉参半。
实际上,这是一个悲剧。刘翔永远是这个国家最优秀的运动员,曾经给我们带来过无限的欢乐。他的错误在于“输不起”,在于千方百计掩盖自己的失败。当然,这未必能怪他。或许是我们将过多的希望强加给他,最后压垮了他。不仅是他输不起,我们也曾有过输不起的时候。或许,我们都该道歉,是我们一起促演了悲剧。
有消息说,刘翔将于4月7日宣布退役,真假其实并不重要,因为他的时代早已经结束。这个运动员最终告白,这个国家的国民则慢慢成熟。希望刘翔有一天,能勇敢地跑完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