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rabbithong
(如欢如歌)
发表于 2009-7-15 16:54
只看此人
读《圣书的子民》
作者:谢大卫,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北大客座教授
这本书是从中西文化差异研究开始的,但是里面涉及的一些基督神学,可以让我们看到现今基督神学的研究的问题和答案
摘录:
1.上帝的道是绝对的话语。P7,
“这就同我们说话时的情形一样。为了让我们的念头通过听者的耳朵传达到他的思想之中,我们用语言表达我们心中之所想,这就叫讲话。但是我们的念头并没有转化为声音; 它依然完整地存在着,并且通过语言的形式达到听者的耳中,而其本身并不因此有任何退化变质。上帝的道以同样的方式化为肉身,而本身没有改变,他因此可以与我们同在。”Augustine,On Christian Doctrine,1.13; cf. De Trinitate 15.9.16ff
上帝的道和男人女人们的话显然是不同的:我们讲话用语言,上帝讲话用事物,人物和事实,这一点在这一道成肉身的事实中最为明显。至少在基督教理论家看来,道成肉身的这一根本性的事实能给我们的语汇注入额外的甚至是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但是我们的语言(即使在诗歌中)并不能因此而造成同样性质的事实(或指代)。基督教理论学认为,在这种意义上,人的语言绝不可能超越于“第二层次”话语之上。用巴赫金的术语来说,人的语言总是“对谈体”(dialogic)的 ;人不可能具有任何“绝对的话语”(absolute word)
2.时间用来为永恒服务。P8
上帝的道是存在和超越存在、时间和永恒之间的中介,它使语言能够反映出上帝同世界、神的存在和人的存在之间的关系。但是,正如约翰~弗莱瑟罗(在谈及奥古斯丁和但丁时)指出 的那样:
在基督教看来,本体并不是柏拉图所构想的不具形体的逻各斯、与世界脱节的智性本体,也不是不可理解的梦魇,迷失在世界中不得解救。基督教的本体像一种秩序; 在其中,时间被用来为永恒服务。(John Freccero,"Dante's Medusa:Allegory and Autobiography,")
3.人类语言指代的不完美性P8~
因此,基督教认为,有关语言本质和特性的两种对立的观点都不足以成为诗歌理论的恰当依据, 因为这样绝对的两分法歪曲了现实,或者将语言偶像化(逻各斯中心主义),或者将语言说得一无是处,认为它不是有益于理解的工具(虚无主义)
。。。。。。在基督理论家看来,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有意义或无意义,意义过丰还是意义缺失,而是更深刻地寓于生与死之间的选择(《申命记》30:19)、真理与拒绝真理之间的选择(《罗马书》1:25)。人类语言指代的不完美性决定了我们只能“如同在镜中模糊地观看”,不能完全达意地语言给予了我们短暂的欢乐,更让我们感到无穷无尽的沮丧。
。。。。。。不过失败的表达同“成功的”表达一样有助于我们的领悟。正如理查德。.威尔伯在他的《事件》一诗中所说的:
语言和语言的失败
突然揭示出这一失败的意义
在那一瞬间,人大概会看到
世界的意义原来如此不同。
4. 语言真正希望表达的是寂静——与上帝同在的寂静。P9
。。。。。。这样的表述揭示了我们在语言之中和语言这外的挣扎,这挣扎的目的是与最终意义寓于其中的神在心灵上相通、在灵魂中合一。所有的语言,因为它们希望表达的要求,而在本质上有了缺陷。正如但丁所说,语言真正希望表达的是寂静-----与上帝同在的寂静,而不是虚无的寂静。
5.寓言 。一个很值得思考的寓言,可以联想到法利赛人的罪,也可以联想到社会的其他方面。P13
一百多年以前,克尔凯戈尔运用了一种奥古斯丁式的修辞手段来质疑竭力回避基础文本中道德教训的批评,探求这一类批评的伦理寓意。他运用寓言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对文本的批评和对文本的认真理解之间有何不同?”他的寓言值得全文引用,以供我们思考:
让我们想像有这样一个国家。国王颁布了一道命令给官员和臣民。简单地说,国王给王国里所有的人颁布了一道命令。于是,所有的人都出现了一个显著的变化:他们都变成了阐释者,官员们成了作者,每一天都有一种新的阐释被炮制出来,比起前一天出现的阐释来,显得更有学问、更准确、更高雅、更深刻、更精致、更美妙、更迷人。批评本应综览一切文献,可现在却没办法对付数量如此巨大的文本。的确,批评成了连篇累牍 的文献,本身也变得没法加以考察。一切都变成了阐释——但是人们读国王命令,其目的却不是照其行事。不仅一切都变成了阐释,而且对何种事物最重要的看法也改变了:致力于阐释变成了最重要的事。假如这位国王仅仅是个凡人,那么尽管他完全明白他的臣民如此本末倒置,实际上是把他当成了傻瓜,但是他还是会被迫佯装不明就里,故意把一切都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因为作为人君,他的统治得依赖他们,尤其是他面对官员和臣民结成的统一阵线时,更是如此。结果,最高雅的阐释者被封为贵族,最准确的阐释者被授予爵位,等等。但是假如这位国王不是凡人,而是全能的神,他并不怕公职人员和所有臣民联合起来捉弄他。那么这位国王会怎么看待这件事呢?他一定会说:“他们并没有遵守我的命令,这我可以不计较; 如果他们联合起来提出请愿,我或许可以耐心听他们讲话,或许还会撤销这道有些太难为他们的命令——我会宽恕他们。但是对于他们完全改变事物重点的行径,我不会宽恕。”
6.现世时间被永恒时间所打乱。P36
先知书是另一种文本,文本中的文本。这另一种文本并不是照搬律法书,而是将其精神实质体现于伦理见解之中。。。。。。它并不是仅仅记录逐渐发展的历史事件,而是阅读群体共享的神圣记忆和梦想的记录。这另一文本有自己不同的秩序,它添加在历史事件的叙述之上,打乱了事件预定的走向,为其指示了新的方向。记忆和梦的秩序并不遵循因果律的逻辑,也不严格服从现世时间的统治。在这里,现世时间被过去和未来的连续体——永恒时间——所打乱,这永恒时间让存在于现世时间的想象吃惊,并且超越现世时间的想象。先知一次又一次被召唤进入这第二种秩序的韵律之中。这时他的谈话就是依据永恒世界的语法和逻辑,去批评现世时间的因果律,去观察事物的局限性。。。。。。正是在这种非同一般的秩序中,才可以清楚地了解神在谈话中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