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曾经,我也是被骂的那个全职太太

曾经,我也是被骂的那个全职太太

曾经,我也是被骂的那个全职太太
https://mp.weixin.qq.com/s/0is56TNRsjG4n2xTpQHXqQ

曾经,我也是被骂的那个全职太太

原创 蒋佩蓉  蒋佩蓉  今天






过去这周,张桂梅校长关于全职太太的视频成了热搜,是因为她接受采访时所说的这段话:


听了张校长的话,我仿佛又听到了我自己的母亲这么多年来的话语,那么的熟悉,那么的痛,像以前一样刺进我内心深处。


张校长拒绝的这位全职太太给出的回应记录在《被张桂梅拒绝过的全职太太回应了》中。她解释了自己的孩子还不到一岁,她先辞职在家里照顾孩子,也会跟随丈夫搬到贵州定居。她还解释了自己被张校长拒绝以后如何“及时整改”——考了特岗教师,赶紧回去工作。




我也曾是被骂的全职太太

我当初做了跟这位全职妈妈完全不一样的决定:我坚持了自己的选择,做了13年的全职太太。因此,这类的话也都是我听了多年的话。张校长就像是我的妈妈。她们都那么伟大,为了我们这一代牺牲了一切,让我们能有机会实现她们自己无法实现的梦想。我是一个“不领情”的女儿,没有满足我母亲对我的期待,因为我做了另外一种选择,一种社会都认为很“浪费”的选择。

我们没有生孩子以前,在教会带领和辅导青少年。我们看到有太多青少年因为爸爸妈妈的忙碌而经历了很艰难的青春期,陷入了各种难处,他们周围只有一些同伴在帮忙。我们夫妇当时就决定,要是我们生了孩子,一定要有一个人全职在家照顾孩子。因为为千比较有原则,不像我那么随心所欲,比较适合做全职爸爸,在家里把孩子们带好,于是我们决定由为千在家里做全职爸爸。但我们两边的家庭都强烈反对这种决定,家人们都不愿意一个MIT毕业的男人做全职爸爸,我只好硬着头皮做了全职太太。我是一个最不擅长做家庭主妇的人,既不擅长也不喜欢做家务事。

我们夫妇当时很不被朋友们看好,在婚礼的时候大家就打赌我们三年以内会离婚,然后大家看到我这个结婚时连蛋都不会煎的人生了孩子以后辞职做全职妈妈,又都觉得我不可能坚持。因此当母亲问我为什么要浪费所受的高等教育,留在家里依赖一个不可靠的男人,整天做一个农村三年级教育水平的女孩都能做的那些“粗活”时,我无法反驳,只能沉默忍受她的讽刺、嘲笑,还有像张校长对学生的那种“不忍心”的责备。但我们夫妇决定,既然要生孩子,就要自己养,不把这个神圣的任务外包给别人。



都市女性跟农村女性不一样?

有人会说,佩蓉,你有这种家庭条件,老公能赚够钱让你在家里相夫教子,但这个女子中学的学生大部分家里都很贫穷,可能最基本的温饱都还不一定能满足。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些女孩子需要去工作,解决自己最基本的温饱问题。对于目前大多数底层民众,只能谈生存。所以她们生了孩子以后一定要经济独立,继续工作。做不做全职太太不重要,关键是能担负起抚养孩子、陪伴孩子成长的责任,以及建立夫妻俩的沟通和爱的渠道,经历共同成长。这在后文会提到。但作为全职太太,都市女性和农村女性所受到的压力都是一样的。

我的好朋友和以前的编辑,北大研究生才女伟娜,也是生了孩子以后离职跟随丈夫回了郑州相夫教子。她跟我说:“无论农村出身还是城市出身的全职太太,都面对上一代的压力,因为她们的父母都是望女成凤,希望女儿有出息让他们扬眉吐气的,这跟上一代人的整体价值观有关,整个社会结构也是这么看待她们的,认为回家带孩子,国家、社会和父母对他们的投资就是种资源浪费。所以她们受到以上一代人为代表的整个社会结构所给的压力。我脚跨农村和城市,听到的声音没有什么两样。”




伟大的母爱有毒吗?

其实张校长很伟大,像母亲一样坚定地牺牲一切,要自己的学生们走出贫困,进入一个更大的世界。她拯救了这些学生们,但也期待她们用自己的“有出息”来回报她的牺牲。

这让我想起我的母亲。她也很伟大。她从小到大都是全校第一名,但因为她是女生,家里不让她考大学,因此她高中毕业以后就去台北打工,后来嫁给了我爸爸,成为一位全职太太。她一直很遗憾自己没有上大学,没有自己的事业,因此无法有经济上的独立。我们都认识这样的伟大母亲。

但是当我们做出了她们不认可的人生选择时,这种牺牲就成了一种沉重的包袱。




爱孩子,是为了 TA 的好,还是为了自己的付出有回报?

在我的文章《空杯子倒不出任何东西,请妈妈们先照顾好自己》里,我提出了一些界线纠缠的案例,用了一系列关于“母爱”的照片来形容一个母亲如何用自己的母爱来控制孩子。也是因为这些纠缠,我们才看到《中国妈妈为什么这么累?》。界线的纠缠会发生,是因为A会觉得自己要为B的快乐与否承担责任,而B也觉得自己要为对他付出的A是否快乐承担责任。在“母爱”的这个经典案例中,我们能看到母亲的心情会随着孩子的状况而起伏。要是孩子高兴、表现好,母亲的心情就会好;要是孩子不高兴、表现不好,母亲的心情会跟着低落,因为她觉得孩子快乐与否是自己的责任。孩子也会因为看到自己的行为让母亲不快乐而自责,觉得母亲的快乐是自己的责任。但如果孩子不愿意做某件事,却因顺从母亲的话去做了,当遇到挫折时,他就会怪罪母亲,认为是母亲让他不快乐。就这样,孩子无法理清什么是自己的责任,什么是别人的。也是出于这个原因,我们会发现大部分乖孩子都向母亲报喜不报忧——他们认为自己的母亲没有能力承担坏消息。我也曾是习惯向母亲撒谎,报喜不报忧的女儿,经过了几年的心理辅导才从这种界线纠缠中走出来,因此有很深的切身体会。

母亲们有着如此丰富的情感,要是不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对孩子的管教就很容易陷入情绪勒索。就是说,我们会用自己的情绪来教育孩子,操纵孩子的行为,而不是用规则来塑造孩子的品格,用丰富的情感来养育孩子的心灵,给他机会和自由进行自我管理。




有条件的母爱 vs 无条件的接纳

看到张校长对学生们的牺牲,我也想到另外一位很伟大的校长,我一直非常钦佩她。《为了中国难民而饿死的女宣教士慕拉第》也像张校长一样,为没有机会读书的女孩子办了一所学校。慕拉第也像母亲一样爱着中国的妇女和孩子。1912年春天,饥荒临到了她尽心服侍的平度县。她把仅有的一切都送给了农民。在区联会会议上,大家捐钱回应平度县,所有的宣教士都尽全力奉献,慕拉第把最后一元钱都献上了。但这些对于饥荒只是杯水车薪。12月1日慕拉第饿到昏倒——如果她的平度会友饿死,她宁愿不吃饭。后来,其他宣教士把她送上船回美国。12月24日船经过日本时,她在神户港饿死离世,享年72岁。

我在大学期间读慕拉第的故事时,被她的伟大牺牲深深感动。但跟我所认识的其他“伟大母亲”类人物不同的是,她为别人牺牲是心甘乐意的,没有一丝丝对回报的期待。做了全职妈妈以后,我一直在学习如何成为像慕拉第这样的妈妈,无条件地爱和接纳我的孩子。为了孩子放下我的事业,牺牲我经济上的独立,不是为了孩子们一定要活出我想要他们活出的人生来回报我,而是我愿意成为他们生命中最亲近和信任的人,也愿意祝福和支持他们选择的人生之路。




每一个母亲都能无条件地爱孩子

我在我的书《佩蓉的妈妈经》这本书中分析过,不是全职妈妈或在职妈妈哪种选择更好,而是怀着什么心态去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任。一个有条件地爱孩子,期待自己的付出得到回报的全职妈妈不会比一个无条件接纳孩子的在职妈妈好。这不是全职或在职选择的对错,而是妈妈如何对付自己,让自己成长的问题。因此我也觉得,为了家庭的经济需要而出去工作的在职妈妈不要太为无法在家里陪伴孩子而内疚。无论妈妈有没有工作,在家里都需要成为一个情感界线健康的妈妈。




全职太太的价值究竟在哪里?

但是很多人会说,我们还是要考虑现实啊!《如果有人对全职太太的价值唱赞歌,女生们一定要警惕》(后简称“赞歌”)这篇文章延续了张校长在视频里的话,列出了四个重点来解释为什么女人最好不要做全职妈妈。


我想对这些又现实又实际的说法发出另外一种声音。


01

“赞歌”作者认为在现实中做一个全职家庭主妇,会增加女性的依附程度。作者用了“做全职太太等于做一个清洁工”的说法,来说明现实生活不允许一个有尊严的女人做全职太太。

我曾经做了13年的全职太太,我所建立的妈妈公主团里有很多全职妈妈,也有很多像我这样重返职场的全职妈妈。我们的婚姻和家庭都是周围人非常羡慕的,不是因为我们多好,而是我们一直在努力改变自己,让自己成为更好的妻子和母亲。我们本身是高材生,回家以后也在不断地继续学习和成长。我们有能力教孩子,辅导孩子们的作业。丈夫把我们当成他们的帮手和祝福,因为我们一直是一个最亲密的核心团队。不是我们依赖丈夫,而是他们很依赖我们,因为我们是他们最好的朋友,是他们倾诉内心的首选对象,也是他们从职场打拼后回到家中的医护者。我们不是依赖美容和化妆品来维持对丈夫的吸引力,而是我们的内涵、修养与温柔,因为这些才是丈夫们最需要的。我们维护自己的仪表和穿着不是因为缺乏安全感或虚荣,而是因为学会了懂得照顾自己、珍惜自己。


北京妈妈公主团里的陈泓在她的文章《全职妈妈重返职场记》中分享了她如何因为在家做全职妈妈而获得了更多技能,帮她胜任了后来的岗位:

“我也感恩地发现,虽然6年没有上班,但是我并没有回到初入职场时的生怯,反而因着全职妈妈的历练,更加成熟:当我接手棘手的项目时,我没有抱怨一句留下这个摊子的前任,而是根据现在的客观条件,积极寻找最优解决办法;当同事们一起聊天的时候,我不去参与任何对他人的评论,而是更好地体会团队成员的需要,有建设性地沟通……”


做了全职妈妈并不意味着就成了一辈子被社会淘汰的人。只要不断地继续成长,我们会获得唯有在家管理孩子、处理家事才能积累的一些能力。我学的是机械工程,但我在家里当全职妈妈做的是孩子们灵魂的工程。这两种工程真的无法相比。现代的女性已经跟前辈的女性不同了,现代的全职妈妈与前辈的全职妈妈之间也是如此。我们的教育和学习已经是终身的,不会因为从学校毕业就停止。现代的全职妈妈也不再是电视剧里面的那种女性了。

还在家里相夫教子的伟娜说:“我的自尊、自信和自我价值感,感觉都是我做了全职妈妈以后得到的。如果现在让我回职场,我觉得自己会比别人更能忍,更能合作,更有效率,更享受关系。”


02

“赞歌”作者分析说这种家庭分工带给女性的风险比男性大得多,因为要是夫妻离婚了,女性会因为没有工作而更难养活自己。这种分工对某一方的经济安全不利。

要是离婚了,全职太太真的是最吃亏的人吗?离婚以后,最大的输家应该是孩子,而不是妻子。要是一个家庭选择为了孩子而一方留在家中,那么夫妻应该都对财务上的牺牲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当女人想着要保护自己的时候,男人难道不会想到离婚对自己的财务会有多大影响吗?更关键的是,这种价值观若延续到下一代,未来会培养出什么样的男人?女人若都保护自己,不在家养育孩子,我们的社会会因此更好吗?归根到底,无论全职妈妈还是在职妈妈都会吃亏。全职是在经济上吃亏;在职是累死自己,下班回家不能休息还要“丧偶式”地做家务、管孩子的教育。需要彻底改变的是“男主外,女主内”的价值观,不然最累的还是女人。

我也不认为女人会因为有工作而降低离婚的机率。离婚是任何女人走进婚姻都需要承担的风险。婚姻需要经营和维持。无论你是全职妈妈还是在职妈妈,不花心思经营自己的婚姻,就都要面对离婚的风险。

虽然目前保障离婚妇女权益的法律相对还算健全,但实际执行起来空间比较大,而“弱势群体”寻求法律保护的资源和能力又都相对较弱。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是甘于束手无策,还是要做出一些改变呢?全职妈妈们可否改变在经济和生活上对丈夫的依赖,通过自身的能力建设,切除和上一代的情感纠缠,在情感和精神上变得更加独立,并且与丈夫共同成长,价值观更加一致、情感上也更有共鸣,成为丈夫的心理依靠呢?这样,她们的价值虽然不是用工资和收入的方式来衡量,却实实在在是丈夫和儿女无价的财宝。

再说,一个全职妈妈要是能继续成长,应该有重返职场的能力。虽然工资可能会比生孩子以前低,但是她迟早能站立起来。唯一需要担忧的,是保持原来状态,没有跟着丈夫一起成长,没有任何改变的女人。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女人无法好好经营自己的婚姻,没有自信去滋润丈夫,因为她更需要先生供应安全感。无论她有没有工作,这种心态迟早会把丈夫推走。这些都跟钱没有关系,而是更多跟心态相关。


03

“赞歌”作者假设全时间在家相夫教子的女人会跟社会脱节,没有家庭之外的社会生活,因此,丈夫和全职太太很容易没有共同语言,让婚姻关系失去亲密。
做全职妈妈时,我跟公主团的妈妈们不仅没有跟社会脱节,反而因为我们的社会服务,还有跟闺蜜的连接而获得了更多不一样的人脉。当我们渐渐重返职场时,反而成为更有效率、更完整的职场人。

我想,学习我的《智慧妈妈12商》线上课程的学员们很有可能成为支持张校长,甚至有能力汇钱给张校长学校的全职妈妈,因为我们讲的最后一课就是使命感。全职妈妈不是依赖别人而生存的寄生虫,而是众多有使命感、能改变世界的人中的一员。虽然山区拼的是生存,但要是这位全职妈妈能回去,以自己对社会做出贡献的榜样来给学妹们提供另外一种可能,那么她们打拼的远景很有可能会提升。


04

唯有男女完全平等才能保障家庭和孩子的“问题”能得到“解决”?“赞美”作者以瑞典作为榜样。

中国不是瑞典,因为我们的家庭观建立在几千年的儒家思维上。即使男女都在工作,“男主外,女主内”的思维也根深蒂固地一代代相传,而且巩固这种思维的人就是家中的女性长辈。在这种社会思维下,中国的妈妈只会更累,她们不仅要上班赚钱,回家后还要教育孩子,更是家务的主要承担者;一旦家庭和孩子出现什么问题,她们还可能面临指责,因为“主内”的责任在女人。所以,要想家庭和孩子的“问题”能得到“解决”,仅仅在社会里“男女平等”是不够的,在家庭的观念上也需要做“男女平等”的转变。

从我们这一代起,要让男人走进家庭,跟妻子分工合作。家里的女性,无论是婆婆、岳母,还是妻子,都需要放手,授权给年轻的爸爸们,让他们分担家里的事情。从孩子诞生后就给他们机会帮忙带孩子、做家务,不要嫌弃他们碍手碍脚,更不要因为自己的紧张焦虑或完美主义而一切包办,而要鼓励他们多锻炼做家务和教育孩子方面的能力,共同经营家庭。唯有丈夫长大成熟,成为为家庭负责任的爸爸,中国的妈妈,无论是全职妈妈还是在职妈妈,才能真正得到安全感。




家庭的道理

我经常在育儿课中说:“家不是一个讲理的地方,而是一个讲爱的地方。”爱是什么?《圣经》对爱给出了这样的定义: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哥林多前书 13:4-8

“全职太太”就是提升和锻炼我爱的能力最好的“职场”。对我来说,放下我的工作,我“辉煌的未来”,为我的家庭付出,陪伴我的孩子们长大,这是我一生最大的荣幸和祝福。“全职妈妈”也是我所有的职业中最艰难,却最伟大的。

现在我的MIT校友大儿子说,以后要是妻子的职业发展需要他的支持,他很愿意做几年的奶爸,就像妈妈返回职场的时候,他看到爸爸所做的那样,排除加班,理好事项,在家里陪伴他们兄弟,让妈妈放心出去工作。

做了这么多牺牲,顶了这么大压力,冒了这许多风险,值得吗?我想用我大儿子林凯文大学报到后不久写的《来自MIT的一封家信》结束:

妈妈,谢谢你在我性格形成的时期成功化身为指南针,并向我倾注了所有的爱。直到我离家千里之外才开始意识到,任何事情从有爱的妈妈口里说出来,是多么的不同。温暖的家是其他任何地方都无法比拟的,我希望你从未后悔做一个全职妈妈,因为我想你知道,这一切对我来说是多么的重要。






一些其它很值得参考的相关文章:
境界的《在全职太太与甜宠剧之外,女性往哪走?》
根基成长教育的《女校长“我最反对当全职太太”惹争议,做全职太太是资源的浪费吗?》
耶雅亿的后花园的《“全职太太”被张桂梅校长怒斥“滚出去”!——这事儿被骂上热搜,为什么啊?》



这个话题在妈妈公主团里引起了活跃的讨论,有很多很值得参考的观点。我会在下一篇文章里分享不同城市的全职太太们的声音。

TOP

https://mp.weixin.qq.com/s/mkR9MLLRYOeeqH_t9dMRYg
妈妈公主团为全职妈妈发声
妈妈公主们 蒋佩蓉 昨天





写在前面



周末,对于张桂梅校长对全职太太的视频,我发布了《曾经,我也是那个被骂的全职太太》,产生了不少的共鸣和评论。其实,我在妈妈公主团带领人的群里已经跟大家有一场有趣的讨论,是对于另外一篇有关这件事的文章《如果有人对全职太太的价值唱赞歌,女生们一定要警惕》(后简称“赞歌”)的反应。我们之间有全职妈妈也有在职妈妈,但是我们的共同点就是坚持要一起结伴不断的自我成长。因为我们这个不寻常的结构,不同妈妈的观点就特别宝贵。我想在这里就原汁原味的分享她们的反应。















法国妈妈:爬完楼看到文章也看到佩蓉姐和公主们的评论,感动于大家的分享,我也把触动我的两点简单记下来:



第一,对“全职妈妈”的理解。

我觉得我们的社会,包括周围大多数的人对全职妈妈很容易有误解。这让我想起“管教”。很多人把“管教”简单等同为“发泄怒气的惩罚”而评头论足,就像文章中把“全职妈妈”比作“清洁工”(家政人员)一般。事实上全职妈妈是家庭的CEO,家务的计划、日常的安排、孩子的照顾、生活习惯的培养……要经营好一个家,有太多需要照顾和管理的。做全职妈妈绝不只是体力活,更是脑力活。



第二,比较的范围。

“赞歌”这篇文章把利弊集中在是否全职在家的女性“个人”身上,却忽略了这一行为对“家人”和“社会”的影响。先单单从大脑发育和学习能力来说,我最近读过的《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佩蓉姐推荐)这本书里有一章就说过:孩子3岁前(30个月)是大脑神经突触发育最活跃的时期,这个阶段父母与孩子的言语交流对孩子日后认知能力的影响是指数级的(就好像新冠病毒的传染能力一样)。健谈的父母和忽略孩子的父母给孩子听到词汇的机会相差3倍,而这对孩子认知能力的深远影响则是3的很多个指数倍。全职妈妈的陪伴对学龄前的孩子有着深远的影响。从情感(安全感、被爱和接纳的感觉)的角度来看,获得所需关爱的孩子更是对同学、老师和学校的祝福。不光是对孩子,对丈夫的影响也是如此,有了贤内助的丈夫可以在工作时更专注、更有动力。一个健康美好的家庭对社区和社会都是祝福。












广西妈妈:第一个问题:凭什么样的依据认为做全职妈妈属于依附?全职妈妈就是清洁工?保姆?



我反对这样的论点。

一、在家庭里每个人的位置都有其特定的价值,而这个价值不应以金钱收入为衡量的标准;

二、若家庭中每个人都以金钱收入的高低来衡量价值,那么情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可言,因为交流情感是不能产生经济效益的,更不能使个人的财富得到增长,如此推论,结婚组建家庭就是最蠢的选择。



第二个问题,钱能解决安全感的需要。

钱财收入并不能解决安全感的需要。很多人认为全职妈妈没有经济收入是很危险的,因为这个世界说,谁掌握经济大权谁说话就有底气。但事实是,不是手掌金钱者说了算,而是手掌能力者说了算。一个拥有能力的人,到哪都能赚到她需要的,不需要用金钱的收入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第三个问题,因为全职妈妈的心思都放在家庭和孩子身上,所以很容易跟不上社会节奏,缺乏沟通能力?

全职妈妈这个角色对胜任能力的要求本就很高。做全职妈妈不代表不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有时全职妈妈获得信息比时事新闻来得更快,她们的嗅觉是很灵敏的。而且对于全职妈妈来说,自我的成长与学习更是必不可少的。不能以没有共同话题来作为主因,推论说全职妈妈就是脱节的人,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第四个问题,让男性同样承担起照顾家庭和孩子的责任。

这一点我赞同,做全职妈妈不代表由一个人全部承担起家庭。男人和女人的担子都由一个人去担当,这我是反对的。全职妈妈很容易去代入一个拯救主的角色,很多中国女性认为男性在很多家务事上做得不如自己好,因而剥夺了他们应当去承担的家庭职责。全职妈妈要学习放手,让先生去尝试如何承担家庭的责任,包括教导孩子,同时也要给予先生该有的肯定和赞赏。这是做全职妈妈的智慧。

















杭州妈妈:

看到这个视频,让我想起前年婆婆在的时候,跟我说哪里来的福气嫁给她儿子,指的是我一直在家带孩子没挣钱,现成的住进了新房子!



记得那会我很平静的和她说,如果按照妈妈的算法,房子和钱是哥哥(我先生)的,那么孩子就是我的!她说这怎么能这么说?我说因为钱是哥哥挣的,但孩子是我一手带的!我说我和哥哥当然不会离婚,但如果退一万步有一天分开的话,按照你的算法,那么房子和钱我不会要的,但孩子都是我的!



当她看电视的时候看到一个全职的太太和工作很优秀的先生要离婚时她会跟我说,你看女的不工作和男的没有共同语言,男的越来越优秀,所以离婚的多!



我跟婆婆说,你看电视里的这个太太是怎么样的?她一天各种猜忌,各种打电话影响先生工作!所以能使人分开的不是工作或不工作,有没有共同语言不是全职不全职,而是有没有共同进步和成长,我说我虽然基本都在全职,但我从来没有觉得跟哥哥没有共同语言,至今有时候半夜醒来我们会聊很多很多,我知道他的需要,我也懂得他的感受,他也是!而且我一直保持着学习!



记得有次我给两孩子洗澡,婆婆到洗手间和我说,你看谁家的阿姨多少一个月呢,就简单照顾一个孩子!



我知道她想要表达的是那段时间她在我身边帮忙过渡,但因为前面不久她刚说了我(现成的住房子),所以我说了是啊妈,所以这么多年我给哥哥省了多少钱呢?而且我还是一拖二,我不仅照顾孩子我还接送并且管学习……那天之后婆婆再也不会当面随便否定我!



早上问先生如何看待全职妈妈,他说这就是家庭分工!也是我们那一年共同的决定!所以再多家人的否定和质疑都不重要!

记得看过一个视频,有点讽刺,但可能也反应了一些问题!两个全职妈妈在家被婆婆丈夫各种否定挑剔,最后他们各自说找了工作,其实是白天互换在对方的家里做事,然后每天被对方的家人肯定,当他们每个月领回工资的时候家人的态度也好多了!











威海妈妈:在我老家,世世代代都是过着男主外女主内的生活。男人赚钱养家,每个月按时交钱给老婆,定期买礼物给老婆;女人刚结婚时会一起外出打工,等生了孩子就全身心在家看孩子,有时间就串串门打打麻将,离婚率比城市里的低多了。













■新▲疆■妈妈:“赞歌”这篇文章很真实地反映了实际情况,在国内的确是这样的。首先,我辞职,都可以预见公婆的嘴脸。请原谅我用“嘴脸”这个词。他嫂子全职带孩子,哥哥常年在外工作,一家人都背着嫂子说她懒,没有人认可嫂子的付出。而我父母不愿意全职帮我带孩子,还不允许我辞职,他们在教养子女上与我有很大的冲突,他们的思想极度重男轻女。















上海妈妈1:我自己的想法就是不管全职还是工作,都是家庭自己的选择,不管哪个选择,都要努力学习的。不一定选择了工作却不学习就不会脱节,相反,只要努力学习、改变自己,都可以很好的。育儿先育了自己,我个人倒是觉得对自己成长的帮助最大。











上海妈妈2:看了视频里那位老师的说法,感觉她本人应该是受过很大伤害的,她没有可以完全信任和依赖另一个人那种安全感的体会。我以前跟老公一起工作,工资很是可以。可我内心总是不安,总觉得自己是在为老公工作。只要老公有啥不合我意,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离婚——我有能力养活自己,我有自己的孩子,房子也是我的。那种没法信任对方的感受让人窒息,我承受不了就要投射给老公,觉得他不好。现在我虽然不工作了,但却从来不担心万一老公离开我了怎么办。我觉得自己把孩子带得挺好,家庭关系融洽,夫妻关系也挺好。我觉得自己非常有价值。如果万一要分开,那也不遗憾。因为无论是在职还是全职在家,外界的意见只是提供了一个理由,而最终决定权在我手里。我既然为自己选择了,那么最后的结果我也愿意承担。



问题是很多时候我们感受不到是自己做的决定,总觉得自己是无可奈何地全职在家为家人服务,老公还出轨。排除某些男人有个别的嗜好之外,多数男人都不会这样的。这样的情况出现,应该不是女人全职在家的问题,而是两个人的感情本身就出了问题。我在家做家务,我老公说别做了,陪我坐一会儿,家里乱就乱一点。我跑步,我老公说别跑了,陪我多睡一会儿。要是以前我肯定不会同意的,因为那么多事没做,就这么干坐着不是浪费时间吗?他所谓的陪睡,是我瞪着眼睛看着他呼呼大睡,我一起床他就会醒。可是现在我会愿意去浪费这些时间就这么待在一起。我觉得我们之间的关系比谈恋爱时还稳定。



所以我觉得关键不在于全职在家还是在职,而在于你是否意识到这是自己的选择,是否能看见自己在家庭里的重要关系。











包头妈妈:我曾经就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因为听信了世界的“智慧”,内心充满了虚荣和骄傲。几年的中职学校工作,整天面对着青春期的孩子们,我对孩子没有爱,也不懂得如何用爱去处理问题,这让我对工作感到非常压抑。生完孩子之后,我虽然内心渴望回到家里照顾孩子来逃避这种压力,但对如何教养自己的孩子也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做全职妈妈的三年中,我失去了往日的朋友,丈夫也很容易把工作的焦虑推到我不出去工作这件事上。我顶着压力,在焦虑中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学习育儿和改变自己上面。孩子上幼儿园之后,我也慢慢开始一份在培训班代课的新工作,同时结识了公主团志同道合的姐妹们。



现在回想起来,是三年的全职妈妈生活让我学会了如何去爱——如何爱自己的孩子,如何爱不是自己的孩子。所以,在新的工作中,我抛弃了以前的虚荣和骄傲,重新认识了自己的价值,即使有新的任务需要适应,我也很有信心。



夫妻关系是这几年中我们最尖锐的矛盾。我以前非常害怕离婚,内心充满了不安全感,所以一直被丈夫情绪勒索。现在我的内心很平和,也明白了婚姻如遇矛盾,需要改变自己,与丈夫共同成长来解决问题,而不是用离婚的方式来逃避。今年最感恩的是,我在主的恩典中被开启了双眼,要单单仰望、跟随祂。









唐山妈妈:我看了刚才的视频,只是觉得张校长的论断是基于她对全职太太的认知不够客观,有局限性。不了解才不认同。她想让女性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我现在觉得相夫教子也是非常重要的社会责任,现在家政很贵的,我是雇不起啦。重要的不在于是不是全职,而在于有没有学习和成长。



我挺理解张校长的,她觉得他们用尽全力培养的学生都成为国之栋梁才好,是期望的落差让她失望甚至激愤。










呼市妈妈:以下是我总结的8年来做全职妈妈的心得:



不能安心全职,不学习,不成长的话,至少也要去对付自己的缺点毛病;

全职不代表什么也不干了,家庭责任感、使命感是要去行使的;

甘心乐意很重要;

喜乐的心;

内外一致地自我照顾;

挫败和痛苦是常有的,要和爱的源头联结;

寻求导师的陪伴,比如佩蓉导师就是;

环境中的喜乐大过没有环境时;

明白人人皆罪人,接纳的心;

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有勇气去做我能改变的,得智慧去分辨这两者。(经典理念)



到今天为止,大宝14岁,初二;二宝10岁,四年级。两个孩子方方面面及成绩还不错。我开了个周一到周五有10人的小作业班;每天辅导一两个妈妈,免费的多,有的象征性地收100元;一日三餐陪娃,节假日陪家人,上下午可以安排学习、分享读书、作公益等!










伟娜:无论农村出身还是城市出身的全职太太,都面对上一代的压力,因为她们的父母都是望女成凤,希望女儿有出息,好让他们扬眉吐气,这跟上一代人的整体价值观有关。整个社会结构也是这么看待她们的,认为回家带孩子,国家、社会和父母对他们的投资是种资源浪费。所以她们受到以上一代人为代表的。



整个社会结构所给的压力。我脚跨农村和城市,听到的声音没有什么两样。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