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wly0216
(......)
发表于 2006-6-10 10:32
只看此人
智力新理论,你知道多少?
近年来,许多幼儿园开设了智力训练班,在引起家长关注的同时也引发了疑问:智力训练是什么意思?究竟什么是智力?
其实,时下的智力训练班大多是将分类、类比等逻辑推理能力和记忆能力作为训练内容,将这些与学业相关的能力视为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家却认为,随着现代智力理论的出现,这种狭窄的智力观已经不再适合当代社会对孩子的要求了。
现代智力新理论
智力的复杂系统模型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许多智力新理论的总称,已获得了研究领域的广泛认可,成为了智力研究的新趋向。
该理论将智力看成是一个内涵丰富的复杂系统。认为智力可分为学业智力、社会智力和实际生活智力;这三种智力的联合作用才能使个人的潜能得到发挥,从而获得成功。
所谓的学业智力其实就是传统智力观所代表的那部分智力,智力测验得出的智商可以看作儿童学业智力的分数。
学业智力并不能反映儿童情绪、个性、与他人融洽相处和解决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等一些与学校学习成绩并无太大关联的能力,因此一个孩子的智商(智力分数)并不能预示他将来会取得什么样的成就。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曾对一千多名智商达到天才级分数的资优儿童进行了长达60年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这些高智商的儿童,成人后的成材率并未显著地高于普通人。这就证明了学业智力,即传统智力并不能反映一个人的整个智力面貌。
社会智力是指与人相处的能力,包括了对自己生活环境的认知与掌控、洞悉他人心思、参与社会活动、自我认知和自我反省等多种能力。如果一个人缺乏社会智力,那么,他往往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也不能和别人友好相处,因为他不能洞悉他人的情感,这样的人,自身的进步与提高都很困难,因为他没有自我反省的习惯。我们大家熟悉的“情商”就是社会智力的一个方面,是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的感知能力。但是社会智力的外延大于情商,因为它还包括感知环境、参与社会活动、反省自我等能力。
实际生活智力是一种社会学习、认知和工作处世的能力,是一种与“事”相关的能力,反映了一个人将自己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上的能力。比如有些孩子能在纸上解决非常复杂的迷宫问题,但是日常生活中却常常迷路,这样的孩子就是在实际生活智力方面有所欠缺。这样的人,往往不能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理论脱离实践;而且不善于自我学习,空有理论,工作能力不强。
这三种智力相互独立,也就是说,学业智力好的人不一定社会智力同样优秀,而实际生活能力强的人也不一定是学校中的高才生。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智力的强项与弱项,而且每种强弱项的组合并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看如何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自身的潜能。同时,如果在教育过程中能够有针对性地加以干预,那么,孩子的智力弱项也是可以提高的。
怎样评估孩子的智力?
很多父母都想了解该如何评估自己孩子的社会智力和实际生活智力。由于目前还没有一种现成的评估工具,所以,家长必须通过观察来发现孩子的社会智力和实际生活智力是否正常。
当孩子刚入幼儿园或小学时,你可以每隔二三天便询问孩子认识了多少同学,他们的名字是什么,以此来考察孩子是否对人际关系敏感。一般而言,一个对人际关系敏感的孩子一个星期左右便能认识班中的大部分同学。
当你去学校接孩子回家时,你可以先在一边做一个观察者,看看你的孩子在同学中的受欢迎程度,是否能和同学一起游戏。如果条件许可,可以通过一个小测验来评判孩子的受欢迎程度,请全班小朋友说出自己最好的三个朋友,然后统计出获得提名最多的孩子。这些孩子往往具有比较好的人际智力,而人际智力正是社会智力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至于实际生活智力,家长可以通过孩子解决日常生活中问题时的表现来考察。
当孩子个子矮,不能够到高处物体时,父母先不要帮忙,观察孩子是不是能够自己解决。
平时,你可以设置一些孩子力所能及的问题情境来考察你孩子是否愿意独立解决日常生活问题;解决过程中是否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如下雨忘带伞了怎么办?买来的气球漏气怎么办?玩具缺少了怎么办?做纸工时胶水没了怎么办?注意,你要的不是口头答案,而是要观察孩子的具体行动以及行动的效果。一些实际生活智力高的幼儿往往非常愿意独立地,有效地、多途径地解决这些问题。
怎样在家庭教育中全面开发孩子的智力?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充分认识到社会智力培养的重要性,改变一些传统的观念。例如,通常我们认为一个会看大人眼色的小孩似乎失去了天真,不太可爱。其实,你仔细反省一下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实际,就会发现:能够察言观色、敏感地体察到他人情绪的人往往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因为从小就会察言观色的孩子往往具有较高的人际智力,而人际智力往往又是领袖人物的智力强项。作为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去感受别人的心情,教会他如何在与他人相处中以一种积极的方式来应对人际交往,而不要动辄给予“不可爱”的负面评价。
为了营造有利于孩子社会智力发展的氛围,家长必须做到如下几点:(1)家庭人际关系和谐;(2)家长要非常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孩子,让他从小就对自己有一个实事求是的认知;(3)家长要注意用言语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如不开心,很高兴,非常感动,遗憾等,让孩子明白别人的感受可能和自己不一样;自己的行为会影响到别人的情绪;(4)多让孩子参与到同伴游戏中,因为游戏中同伴间的交往最能让孩子发展出有效的人际策略来,同时也能学习其他孩子的交往策略。家长要经常、及时询问孩子游戏的情况,发生了什么人际矛盾(如抢玩具),如何解决的,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为孩子总结解决矛盾的交往策略,而且,你的态度应该是:只要能解决问题的策略都是有效的,而不是去当裁判,评判哪一种策略是正确的。这样你的孩子才会灵活掌握多种具体的可以营造和谐人际关系的“工具”。
再次,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入手,培养幼儿的实际生活智力。对于3_7岁的孩子,实际生活智力更多地体现在他的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因此,家长应该做到凡是孩子自己能够做的事尽量由他自己完成。从进餐、洗漱、换衣服到简单家务劳动,都让孩子有尝试训练的机会,家长只是在一旁协助、鼓励和等候,不催促,更不能包办代替;其中,耐心等候是该年龄阶段中家庭教育的一项很有效的策略。因为孩子的中枢神经系统没有完善,思考速度、动作的计划性等都较差,成人不能以自己的标准来看待孩子的行为,必须让他们以自己的速度来完成任务。同时由于孩子注意集中时间短,在做事过程中经常心有旁骛,家长对此也要耐心,适当的时候提醒一下孩子,先把一件事做完再做另一件。此外,家长还要让孩子接触实际生活,如教孩子认识钱币、掌握生活中的小窍门和小常识等,国外的幼儿教育中甚至让幼儿学习危机时刻的救助(地震、火灾、溺水等)技能。
最后,了解孩子的学业智力,有针对性地进行智力训练。家长可以带孩子到专业医院和有资格的心理咨询师处对孩子的学业智力进行比较全面的评估。然后针对孩子的智力特点进行训练。如孩子逻辑思维能力没有达到同龄儿童水平的,可以参加一些智力训练班;如果孩子的言语能力发展不理想,那么家长要多给孩子阅读故事。国外相关研究显示,在孩子3_7岁时,父母给孩子朗读、讲述和表演故事的时间,和学业智力的高低成正比。
总之,孩子的智力的开发要和他的年龄特征相符,要完整和谐,不要太过偏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