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个人次参与评价】

[其他] 上海GDP增速16年来首次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上海GDP增速16年来首次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南方新闻网
  上海慢了 但仍有颗冠军的心


上海在市委书记俞正声的倡导下,正在“攻坚克难”的讨论声中经历重生的蜕变,让全国关注

  这是一场更加利益攸关的跨栏:不是一个上海人,是超过2000万的上海实际人口。

  它曾经的辉煌一如上海之子刘翔所拥有的;在新的征途上,它的处境亦如起跑线上的刘翔。起跑速度向来是刘翔的弱项,现在的形势是——上海的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了。上海转型的诸多瓶颈,也犹如刘翔那脆弱的脚跟。

  上海,面对新的高栏,是跨越还是转身?

  在日前举行的上海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扩大会议上,市长韩正开篇不久即提到:上半年上海的GDP增速10.3%,而全国的平均水平是10.4%。

  自1992年以来,上海连续16年两位数增长,高于全国平均2.2个百分点。这是第一次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上海经济之于中国,从来有着“一叶知秋”的意味。

  上海慢了,上海着急,上海求解。

  但并不是它“孤独”的一个,对于增长减缓的焦虑,回荡在沿海各主要经济带的上空。

  “难难难”

  奥运前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在头版刊发文章,开篇即是“振奋精神,攻坚克难”。一时之间,“共度时艰”之类的表述频频见诸报端。

  在上海轻松保持领先地位的浦东新区,在庆祝开发开放18周年后,很快迎来的是18年来最低的一个增速数字——11.9%,当地日渐感受到了压力。

  8月28日,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在《文汇报》发表文章《直面上海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振荡期》,不久他得知:俞正声书记在文章上勾勾划划,并邀请他参加了一个座谈会。

  夏秋之交,座谈会的消息不断传来——参与者是学者、传媒、中小企业主代表……

  出口受阻、生产资料价格全面上涨、宏观调控收紧银根、企业资金链困难、投资乏力、股市惨跌、成本上升,市委领导在某次座谈会上感慨——“难难难”。

  在公务员们中间,“保两位数”(经济增速)成为对下半年政府经济工作心照不宣的理解。

  应对政策迭出,涵盖股权投资、服务业用地、注册条件、设立标准、工商注册流程等诸多方面,给予优惠。

  “领导是真着急啊!”一位在故乡经营了二十余年的上海企业家感慨,“这样密集地出政策,几十年来没有见过。”

  分析直接原因,去年上半年对上海GDP的贡献率达到19%的证券和房地产业,今年上半年的贡献率一个为零,一个为负。上海市统计局总经济师蔡旭初表示:这一因素“导致GDP少增0.4个百分点”。

  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投资。

  在人大常委会扩大会议的分组讨论上,某大企业的代表直言:汇率这一项影响,就意味着一年几十个亿。到8月中旬,固定资产投资完成原定计划的20%,估计全年能完成50%就算不错。

  美国次贷危机、通货膨胀、国际油价高涨等等,诸多宏观经济因素被一再提及。而上海所面临的,除了这些经济环境的最新要素,还有更多。

  转型之艰

  上世纪90年代,上海提出了自己的新定位——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简称四个“中心”。转型的实质,便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事实上,进入新世纪以来,土地资源的枯竭、综合商务成本和用工成本不断攀升,旧的增长模式受到挑战,上海的刺痛便已经开始。靠投资、制造业、土地价格差来拉动的高速增长,迟早面临转型。

  正如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的比喻:“现在上海走到了一个玻璃幕墙,照直向前走不过去了,只能升起来,向上去。这很难。”

  上海社科院杨建文教授认为:中国经济增长到今天,一个关键的因素是抓住了90年代全球制造业中心转移的机会。90年代中国经济对世界、对全球经济增长的作用基本是正面的,输出的是通货紧缩,对产品价格起抑制作用,导致全球经济高速增长但通货膨胀不厉害。各国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认同感普遍比较强。上海抓这一机遇无可非议。但在2001至2002年,情况发生了根本性改变,能源、原材料的供应量和价格发生大的变化,靠外资带动制造业的老路走不下去了。

  面对刺痛,谋变的路径却发人深思。

  那几年,长三角一些地区的外贸增长极其迅猛,GDP增速连年超过上海。虽然后来终被证明利润很低、不可持续,但在当时,让上海感受到了很大的数字压力。几千家企业撤离上海,奔向成本更低的区域。

  2003年,上海“173计划”一度引人关注。

  有人大代表提出:在南汇、奉贤、嘉定三区交界处,划出一块173平方公里的区域,将它打造成华东地区的地价盆地,吸引投资。实际的潜台词,是与长三角周边地区拼抢投资。“173计划”的提出,正是降低要素价格的习惯性思路的体现。用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朱荣林的话来说,以低成本的优势吸引投资,“进来的企业往往迁移性很大,总是来了就走、来了就走”。

  一位观察人士的解读是:“上海无可奈何,要上服务业,但还要保证经济速度,想来想去还得回到老路。”

  最终,种种在旧思维下病急乱投医的点子,大多不了了之。

  相对形成共识的,是现代服务业。这一产业方向,写进了上海的十一五规划。

  然而,其产业特点决定:现代服务业的培育需要一定的周期,不大可能产生立竿见影、拉动增长的效力。甚至是“谁转得快,谁的GDP就掉下去”。这使上海陷入两难:既要保数字,又要谋转型。

  这是一种平衡和节奏的艺术,一如刘翔的跨栏技术:论绝对速度,刘翔即便在巅峰时期也决算不上顶尖,但靠其独步天下的栏间技术和节奏感成就其冠军伟业。保数字谋转型,城市发展绝不是在平坦的110m跑道上冲刺,目前中国发展的诸多问题正如一个个高栏需要跨越,但在上海速度已经比不上滨海新区速度乃至全国平均速度的境地中,软硬件实力和历史积淀让上海有能力显示出其在平衡和节奏控制能力高人一筹的空间,不失足打栏,不凌空蹈虚,方能像上海的一个品牌——申花在广告中标榜的那样:领先一步。

  转型的实际状况如何呢?数据显示:近年来服务业所占比重,只有一年超出50%,随后又转入下降态势。

  2007年上海大案,终结了上海的陈良宇时代。制造业和房地产,是这个时代的关键词。

  虽然陈良宇曾经多次在会议上强调:“技术创新,是自古华山一条路。”但实际上是“华山三条路”,当土地要素的约束还不明显,当投资成本较低时,谁要是舍近求远,“那才不正常”,朱荣林说。

  2004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到上海调研。一位公务员回忆,在那之前,上海干部还在激烈讨论:在发展思路上,是以制造业为先,还是以服务业为先?

  尽管那个时候,距离四个“中心”定位的提出,已过十年。

  在第11届市人代会上,作为人大代表的朱荣林曾提出:上海市经济委员会应更名为“上海市国有工业管理委员会”。他是以这样的声音,来刺激上海以国有传统工业为经济工作绝对重心的强大思维惯性。

  “一谈服务业,没几句话,一谈工业,头头是道。”这是朱荣林对之前一些官员的印象。

  人们的注意力,无法不集中于发烫的投资,和发烫的土地。

  上海目前的75座创意产业园区,最早来自于艺术家在弄堂中开掘出来的品味独特的空间,由此得到灵感,形成套路。但它们裹挟在滚烫的房地产中,很快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房屋的增值上,甚至被戏称为“二房东”。日益攀升的成本,将这些地方变成了盈利能力强的广告公司、饭店和咖啡馆的集中场所,而不是真正的创意产业园。

  “我们根本不敢放松,稍微松一松,GDP增长马上受影响,上海每年11%以上的增长速度就无法保证。”浦东官员感叹综合配套改革有如“在游泳中换气”。在国际化的角逐中,城市的升级和发展不外乎一场胶着激烈的110米栏:下一个栏架能否跨越成功往往取决于上一个栏架后能否抓住喘息之机再提上一口气。

  一叶知秋

  8月,一位企业家在座谈会上见到了俞正声书记。他对市委书记的印象是“比较可爱,比较直率,也不隐讳,没那么多客套”。

  他感觉得出:俞正声原来想讲融资环境的问题,甚至想用知识产权、专利来贷款、质押,没想到好几个发言者说的,都是另一个难题——知识产权保护。“一些中小企业上无片瓦、下无寸地,只有专利技术是看家本领,员工跳槽带走技术,形成恶性竞争。业主花了很多心血,弄不好,一个邮件、一个硬盘就全没了。”

  听完发言,书记下狠心了,拍着桌子说:上海要变成知识产权保护最有力的地方!

  这位企业家,近期在区里、行业内都开过座谈会,但是感觉很明显:谈的问题、认识的深度、整体气氛,都跟康平路(上海市委所在地)座谈会不一样。

  2000年前后,在上海举行“世界银行家峰会”的想法,获得了戴相龙的批示。学者邀请有关机构参与方案起草,却被委婉地拒绝了,说法是:总部恐怕批不下来。后来果然如此。

  当时的北京,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CBD中央商务区建设。

  此事不大,但几乎是上海转型经历的典型写照。

  分布在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发改委、财政部等不同中央部门的金融决策权,对于怀着金融中心梦想的上海来说,意味着需要分头寻求政策支持。

  2006年,天津滨海新区也获批成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几个月后,天津上报一揽子综合改革方案,其中包括组建全国柜台交易市场(OTC)的意向。

  面对两个竞争对手——天津滨海新区和上海浦东,尽管有关部委的态度最初有着微妙的差异,但最终花落天津。

  2008年1月的上海两会上,市长韩正说:“(浦东)要主动与国家相关部委联系,多沟通、多汇报,争取支持。”

  而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看到的是,从2000年以来,陆续提出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部崛起战略、天津滨海新区建设、成渝试验区的设立等等宏观布局,都在显示:中国经济的“鸡蛋”,不会再放在“一个篮子”里。

  上海同时面对的,还有长三角周边地区的迅猛发展。浙江和江苏各地的投资环境迅速改善,2006年,上千家企业撤离上海,奔往浙江。

  今天,很多中小企业的结算部门,在上海和昆山之间来回跳跃——哪边的成本更低,就去向哪边。江苏打造的花桥国际商贸城,几乎与上海仅一街之隔。

  2008年,浙东两大深水港——宁波港和舟山港合并,上海洋山港的货物吞吐量,首次屈居其次。

  继续拼土地、拼资源、拼投资,显然已陷困局。

  市长韩正在上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除了一个指标之外,各方面均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而那一个没有实现的,是节能。

  上海经济之于中国,从来有着“一叶知秋”的意味。

  一位政协委员说:“甘蔗没有两头甜。”一方面,大力强调节能减排、落实科学发展观;另一方面,几乎所有正式场合的开篇之语,都是经济增速。全国660座城市的政府,莫不如此。“年增长率不能低于百分之多少”,是一切话语的背景。就业、税收要依靠GDP来保证,围绕GDP的政治和社会运转体系已经形成,以GDP为核心的利益机制和思维方式已经形成。此种情形下,政府可能产生“打球不看记分牌”的心态和魄力吗?

  对GDP的单纯追求,并不仅仅来源于干部考核体系。1994年分税制以后,地方税源萎缩,一个自然的选择是依靠GDP涵养税源,更糟糕的情况就是开辟第二财政,直接用土地来变现。

  地方官员被GDP“钳制”,势成骑虎。

  坚持调研的学者朱荣林告诉记者:今天,压在地方官员肩上的是两副担子——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节能减排可能成为惩罚干部的依据,但还不是提拔干部的依据。“下面嗷嗷叫,反映中央节能减排的指标太高。”这位年逾花甲的学者说,地方官员抛给他一个问题:“要我保持增速,又限制我的增长,土地越来越少、政策越来越紧,排污能耗越来越严,我怎么弄?”

  “不逼上不了梁山”

  企业家周和平说,自从俞正声上任以来,先后7次在各种场合谈到了中小企业发展问题。

  另一个被俞正声两次提及的问题,提到了很多年轻创业者的心坎里——上海为什么出不了马云?在中小企业面前,上海不得不开始放下身段。

  压力面前,他们是首当其冲要依靠的力量。

  2007年,马云和张江集团副总经理刘小龙,曾经一起站在时任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办公室里。阿里巴巴入驻张江,也许就在不远的将来。

  恰恰是在这一轮经济挑战中,张江高科技园区——这个曾经身处边缘的高科技园区,却表现出不同寻常的淡然和沉着。8月24日,俞正声再次调研张江园区,强调政府要为企业和企业家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今年以来,高端人才引进中的户籍、居住、生活成本等等,成为市长韩正亲自过问的问题。

  以集成电路行业为例,即使是科技含量不高的加工制造型企业,也能实现13%以上的利润率,设计企业的利润就高多了。

  张江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刘小龙说,“培育新兴产业需要一个过程”,1999年明确“聚焦张江”,希望形成下一个20年大的产业替代格局,现在要做的,就是“坚持走下去,要有耐心”。现在,张江高科技园区已成为研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教材、样本,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把考察张江园区作为“自主创新现场教学班”的主要内容,几乎每月一次组织全国的干部学员来此交流学习。当走访一些小企业时,常会有人惊叹:“这么点地方,这么少的人,一年十几个亿,是怎么赚出来的?!”

  上海市统计局总经济师蔡旭初表示:本轮增速减缓,部分原因正是上海市主动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淘汰了一批“两高一资”企业。

  综观改革开放的历程,倒逼力量起到的作用,在很多时候甚至大于自主政策的主动发力。“不逼上不了梁山。”朱荣林说,现在的情况下,慢是正常的,不见得增速高就等于质量好。

  任何困境,都同时意味着机遇。几乎所有受访者都强调:现在,是结构调整和制度推进的真正契机。

  上海人不相信这座城市会重蹈刘翔的覆辙:上海慢了,上海负重前行,但不要忘了,它仍有一颗冠军的心。(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徐楠 发自上海).

TOP

中小企业希望减税.

TOP

上海人不相信这座城市会重蹈刘翔的覆辙.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4#一只美美羊 的帖子

上海是上海市民的上海,城市为何要发展?我认为上海要发展首先要考虑上海市民的民生问题。.

TOP

顶一下。

应该保持危机感,才能未雨绸缪。要知道这座城市的兴起,中央政府给了多少支持。当大局不再倾斜给上海,用工成本越来越高,金融业和服务业都还没有真正发展起来而制造业越来越多得外迁的时候,这座城市的发展速度就会下调了。当城市发展下降了,民生问题也会受到影响的.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上海以前的GDP中有多少是房地产的功劳,现在低下来一点不奇怪,如果上海没有实质性具有的科技含量的产业,不可能有质的飞跃。这也中国的问题。.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7#一只美美羊 的帖子

难道希望上海城市规模越来越庞大?适当控制并适当保护本地(包括现在长期居住的人)居民的利益难道不应该是市政府考虑的?.

TOP

土地资源的枯竭、综合商务成本和用工成本不断攀升,哪怕是服务业也在上海呆不下去的。已经走进一条死胡同里,一定要转变思路的。
至于上海原住民的利益,篮子都危险何况鸡蛋乎?这种见识既肤浅又狭隘。有活力的城市有创新的城市从来都是需要人才和资金的。这也是近百年上海历史的写照,没有外来人才和资金,哪有上海的今天?80年代初的上海市容还不如南京呢。.

TOP

经济数据部重要,民生才重要啊

引用:
原帖由 ql7788 于 2008-9-21 18:15 发表
土地资源的枯竭、综合商务成本和用工成本不断攀升,哪怕是服务业也在上海呆不下去的。已经走进一条死胡同里,一定要转变思路的。
至于上海原住民的利益,篮子都危险何况鸡蛋乎?这种见识既肤浅又狭隘。有活力的城市 ...
我也想做新纽约人,新巴黎人,可是。。。,纽约肤浅又狭隘吗?巴黎没有活力吗?GDP CPI的数据其实对生活在上海这块土地上的人来说不是最重要的,市民的民生问题才是最重要的。内地产妇大量去香港生产,大量占用医疗资源,香港产妇可以游行抗议。我们上海人呢?在网上抱怨几声都抖抖嗦嗦。唉!安居了才能乐业啊!还有,解放前香港有小上海的美称。

[ 本帖最后由 aotezhifu 于 2008-9-22 16:30 编辑 ].

TOP

我还真愿意回到80年代的上海呢,至少那时没有毒食品,没有那么拥挤的人群.人太贪婪了,要那么高的GDP有什么意思,最后连生存都有威胁..

TOP

哦,解放前上海是远东巴黎那会儿外来人口比例可能更高哦。上海外滩那几栋上海脸面建筑,没哪个是上海土著建的。哪怕是浦东那些个大楼,所有者也是外资外地居多吧。上海不能只要这些钱,不要这些人吧。收了嫁妆把媳妇退回去?.

TOP

GDP落后没关系,只要民生能快速发展就可以了
CLY的下台,也就预示着上海发展的减速了,毕竟朝中有人才行啊。项目和钱都需要上面支持的。.

TOP

是当时的新上海人-南下干部把外滩建筑的拥有者赶走的呀

引用:
原帖由 ql7788 于 2008-9-22 18:11 发表
哦,解放前上海是远东巴黎那会儿外来人口比例可能更高哦。上海外滩那几栋上海脸面建筑,没哪个是上海土著建的。哪怕是浦东那些个大楼,所有者也是外资外地居多吧。上海不能只要这些钱,不要这些人吧。收了嫁妆把媳妇 ...
赶走外滩建筑拥有者的是谁呢?不会是勤奋善良的上海市民吧?是南下干部呀,也算是当时的新上海人。据说他们还把侵占不少上海市民的民居呢。反正我觉得上海的民生比经济指标重要的多。.

TOP

好酸呀,连这样的贴子都要转成地域贴..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GDP高速了这么多年,降降也好啊,何况其实还是在增长啊!为什么这么看中这个,政绩需要,而与民生无关!!.

TOP

GDP已经过时了,大大过时。现在是会不会陪美国人一起玩完的问题。GDP增长负的都无所谓,只要能在金融风暴中幸存。.

TOP

是的盲目地追求GDP,导致官员们只有眼前利益。但GDP太低也有问题,失业率会上升.

TOP

静观其变吧.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