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娃娃亲
(......)
发表于 2008-12-23 09:17
只看此人
念佛怎样回向?(印光大师 精辟开示!必读)
念佛回向,不可偏废,回向即信愿之发于口者。然回向只宜于夜课毕,及日中念佛诵经毕后行之。念佛,当从朝至暮不间断。其心中但具“愿生”之念,即是常时回向。若夫依仪诵文回向,固不得常常如是。
——印光大师(增广文钞卷一 三七之五一 复永嘉某居士书四)
每日功课回向,一一当与法界众生。若此功课为此,彼功课为彼,亦非不可。然必又有普回向之愿,方为与三种回向相合。
三种回向者,一回向真如实际,心心契合。二回向佛果菩提,念念圆满。三回向法界众生,同生净土。
——印光大师(增广文钞卷二 复永嘉某居士书九)
回向者,以己所修念诵种种各功德,若任所作,则随得各种之人天福报。今将所作功德得人天福报之因,回转归向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以作超凡入圣,了生脱死,以至将来究竟成佛之果。不使直得人天之福而已。
用一回字,便见其有决定不随世情之意。
用一向字,便见其有决定冀望出世之方。
所谓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自向他也。
所作功德,人天因也。回而向涅槃之果。
所作功德,生灭事也。回而向不生不灭之实相妙理。
所作功德,原属自行。回而向法界一切众生。即发愿立誓,决定所趋之名词耳。
有三种义:
一,回向真如实际,心心契合。此即回事向理之义。
二,回向佛果菩提,念念圆满。此即回因向果之义。
三,回向法界众生,同生净土。此即回自向他之义。
回向之义,大矣哉!
回向之法虽不一,然必以回向净土,为唯一不二之最妙法。
以其余大愿,不生净土,每难成就。若生净土,无愿不成。
以此之故,凡一切所作功德,即别有所期,亦必须又复回向净土也。
——印光大师(文钞三编卷二复愚僧居士书)
回向,是在完成善事之后,愿善事的功德如何成熟的一种发愿(与发愿的区别在于,发愿是在作善事之前,回向则是在作善事之后)。
回向与不回向有很大的区别,比如,为父母健康而诵咒后,若作回向,父母能得到这一功德,否则,父母并不能得到这一功德。
而且,在以后生起严重的嗔心和邪见之时,这些善根,都会因此而长时不能感果。
另外,回向的对象不同,所感的果,也会有极大的差异。
如果只为现世的一些利益,如健康长寿、消灾免难、升官发财等回向,则所感的果极小,而且,也只会成熟一次。
要想所作的善根能恒久不灭,也有个殊胜的方法,即把功德回向无上菩提,这样所作的善根,能恒久不灭,而且还会逐渐增上。
若仍执著于世间利益的一些人,可以这么观想:
我在获得出世的功德,甚至是无上佛果之后,何愁还得不到这些世间小利呢?诸佛菩萨的福报,即已极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回向时,发心应尽量广大。
最简单,最常用的回向方法:
念完佛号或者经咒或者每做完一件功德以后就念: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愿我临终无障碍,
弥陀圣众远相迎。
速离五浊生净土,
还入娑婆度有情。
愿此无上功德,
回向法界有情。
尽除一切罪障,
共证无上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