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中国的自我禁锢

中国的自我禁锢

中国的自我禁锢

<洛杉矶时报>2009年5月5日

21世纪属于哪个国家——美国还是中国?

奥巴马总统最近呼吁美国青年人“成为物品(things)的制造者”并应专注于科学或工程学这样的学科。这一呼吁部分算是对中国快速增长的肯定。但如果他和我一样,在过去的33个月里,在中国生活、教课和顾问,他大概会敦促美国学生先照着他的路去学习文科。只有当技术知识和良好的怀疑精神以及创造性思维融为一体才能为我们国家重新赢得革新优势。而中国传统性的对这些方面教育的缺乏,会破坏其经济向创新层面发展的努力。

有一次,我给中国的MBA学生布置了一项艰难的头脑风暴任务——“两小时创业计划”。我将他们分成六个小组,给他们做了详细的指导并举了一家连锁餐厅的例子。我强调计划越具有原创性越好,而且我们会选出一组优胜者,并给予奖励。“奖励”一词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笔记本纷纷打开,手指在键盘上敲打,人声鼎沸。其间,几包饼干被打开分食,没有一个人在用即时通讯,这情景让我有点感动。

最后,有五个小组的计划是——你猜的没错——连锁餐厅。第六个小组的是餐饮服务(catering service)。老师既然已经透漏了他喜欢餐饮业,何苦去提独特的方案呢?

虽然我承认时间限制是个挑战,我还是表达了不满,并重申了我的期待——原创性——及为什么这么期待。但他们那么热心的准备,我还必须要选出一个优胜者。经过彬彬有礼的讨论各自方案的优点,最后将优胜奖,不无争议的,颁给了哈根达斯礼券的方案。未获奖的同学后来抱怨说前一晚中央电视台播放了一模一样的礼券方案。

我的学生并非新近毕业的大学生,他们都是来自国有企业或合资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财经分析人员以及营销人员。他们占据了发展经济中的位置,催生出一个小规模的产业,如一些文章所言,一个有关“中国最优秀人才的短缺”的产业。他们都是聪明,有风度的人,不缺才华和主张,却都在一个不鼓励不奖赏怀疑精神和创新思想的教育体制中被定了型。

类似的情节在我授课的两年中以不同的形式持续出现。论文常常是从网上拷贝,或抄袭自哈佛商业评论。案例研究讨论意味着对立条目和记忆内容的自发的照本宣科。学生习惯性的指出抄袭是迈向发明和创新的一条高级商业战略。当他们考虑到中国工业在如此短的时间积累了极大的财富,你很难让他们相信还有别的路可走。

整个学期,和别处的学生相比,他们有过之而无不及,一心想要知道的就是需要背下什么以应付期中期末考试。想想我自己花了一个星期时间才记住几个中文词语,我不得不对他们的这项技能表示尊敬。

尽管如此,我提醒他们考试内容需要分析能力,可往往我还得跟他们解释所谓分析和总结的区别是什么。

我那些接受西方教育的同事,有外国人也有中国人,常会讲述类似的故事。并不是西方的大学生就不需要学习怀疑精神,至少他们不会如此盲目的将自己禁锢在一个看似即成的方式中间。而且,更帮不上忙的是,在我的中国课堂上,我必须回避某些有关政治和经济的重要话题。

讽刺的是,政府施加了种种限制,使学校过分专注于数学及自然科学,如今,似乎意识到这一努力有点过头了。公路,桥梁,大坝,机场,通通建造起来,所有可能的商品都能生产并且卖掉。但是却没培养出几个成熟的营销和管理人才,短期内恐怕不会出现一个全世界多数人都能叫得出来的中国品牌。

了解这个问题之后,很多与国外学院合作的本地机构被建立起来,合作的学院包括南加州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耶鲁、麻省理工和Insead of France等等。既然还培养不出有独立精神(disaffected 抱不平的, 有叛意的, 不服的)的文艺骨干,北京清楚的认识到,它需要各种不同的思想者来发明新产品,并将之卖往全世界。

于是就出了一个“千人计划”。一个新的政府计划,旨在通过吸引国外受训的顶尖科学家(包括非华人)来华,为他们提供丰厚的薪金和待遇,以此来推动中国的科技创新。

官员和教授们孕育出这一“计划”试图解决由教育体制产生的问题,然而他们自己可能就是这体制的产品。他们自信,充满野心,他们想要推动中国前进,却为中国的研究环境感到担忧,几乎不知道要培养一个独立思考和开放的空间,这可能会令其所提供的丰厚薪金黯然失色。

马里兰大学的教授Zhangqing Li,今年一月在Nature.com(《科学》杂志网站)上说:“钱对现实问题很重要,但决定性的因素是我们在中国能否和在美国一样高效(productive 生产性的, 生产的, 能产的, 多产的)”

最终,对中国来说,要成为世界上一只主要的革新力量——并进一步,成为一个有活力的经济强权——仅仅和西方顶尖的大学建立起合作关系,或是将精英们圈起来告诉他们去创造性的思考,这样是不够的。中国需要为年轻的头脑建立起知识密集型的学习环境,要吸取一切从街市营销到三流企业家的创新能量并将其投放到学校中去。

中国人需要的不是昂贵的职业科学家,他们需要一套新的耕作系统——以及大约1000万名文科教授。

作者Randy Pollock,前南加州大学讲师,在中国作为企业通信管理方面的顾问。.

TOP

我来顶下!.

TOP

中文本身就拗口来西的,要全世界人都叫的出是有难度的.不过,可以看看有多少叫的出口的品牌身后已经有中国的背景.
我只晓得,现在这种形势下,指责别人也好指导别人也好,都得悠着点.
大道理阿拉刚不来,只晓得自家窝里相搞不清爽的时候,就伐要管人家闲事..

TOP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