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生源甄别有一招:邀请成了提前圈定 面谈成了当堂测试 初中招生也有“提前批”?

生源甄别有一招:邀请成了提前圈定 面谈成了当堂测试 初中招生也有“提前批”?

生源甄别有一招:邀请成了提前圈定 面谈成了当堂测试
初中招生也有“提前批”?

   2009-04-08      01版:头版



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近期正在进行。按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实行免试就近入学,民办学校可在5月的规定时间内,对报名学生进行面谈。但记者近日发现,4月份刚开了个头,不少初中学校就已提前“预录取”一批生源。

  公办初中提前“布点”好小学

  近日,某小学五年级的19名学生,经测试后提前拿到了该区一所知名初中的“预录取”资格。据小学校长透露,这所小学的英语、数学等学科教学质量在全区名列前茅,生源一直受到区内热门初中的青睐。几所非地段对口的公办初中也纷纷向该小学的毕业生发出入学邀请,并提前考查“圈定”学生。近日,这所小学获准向一所知名初中推荐21个五年级毕业生。附近的几所小学也各拿到一定量的“预录取”名额。

  部分小学校长介绍,知名初中定点到知名度较高的小学提前“预定”生源,近年来已是不成文的惯例。小学按给定的名额推荐毕业生,经初中测试后,确定“提前批”学生的人数。初中还会根据学生入学后表现的好坏,甄别生源质量,调整下一年度放到该小学“预录取”的名额。

  民办学校“开放日”有花头

  家长梁先生告诉记者,近日女儿连续收到区内两所民办学校校园“开放日”的邀请通知。“她们班级前五名的同学都收到了这份通知,鼓励大家去报名。”

  4月伊始,不少民办学校提前行动,利用“开放日”提前选拔本区和外区县的学生。一位民办学校负责人坦言,近年来,小学升初中的整体生源是民办学校考虑的主要问题。如果生源质量不好,将直接影响到四年后毕业时的重点率和升学率,而这正是多数家长选择民办初中最看重的指标。因而,不少民办学校都要提前“做功课”,主动出击网罗优质生源。一般而言,最早的一批面向外区优秀生源,其余再面向区内。

  梁先生透露,向他女儿发出邀请的这两所民办学校,都是区内数一数二的好学校。

  因而多数接到通知的家长都会提前做好充足准备。到学校后,首先递交孩子的所有竞赛获奖证书、音体美特长证书等材料,不少孩子的《个人简历》多达二三十页。接下来,孩子要当堂接受测试,考察数学、英语等学科技能。“已陆续听说有些学生接到了通知,我女儿还没有接到回音,天天都很着急,现在已打算到外区民办初中去试试。”

  “提前批”既违规又欠科学

  初中学校“提前批”录取,首先打乱了正常的升学秩序。公办学校本来规定应严格按照时间招收地段生,提前选拔生源属违规行为。而民办学校招生今年也有明确规定时间:民办初中学校面谈时间为5月16日、17日,民办小学面谈时间为5月30日、31日,4月份招生也属违规。

  其次,部分初中学校进行“提前批”的选拔,所谓能力测试也明显违规。据规定,公办学校实行免试就近入学;民办学校报名人数超过学校招生计划数时,学校应采取电脑派位或面谈的方式招收新生。不得进行其他任何形式的考试和测试,不得要求报名学生提供其他学科类竞赛、等级考试证书,不得要求学生提供在低学段学校(幼儿园)或参加社会办班取得的学科考试与测试成绩或竞赛证书,不得要求小学或幼儿园推荐“学科学习特长生”。面谈时,内容不应涉及学科文化知识等。

  部分学校的“提前批”录取标准,也缺乏科学性。有家长反映,由于报名人数远高于招生计划数,学校为筛选生源,测试命题过于“偏”、“难”、“怪”,很多平时综合素质优异的学生被莫名淘汰,连续被两三所学校“提前批”拒绝,影响了孩子的自信心。有些学校还推出智商测试游戏等五花八门的选拔形式,让家长和学生摸不着头脑。

  一些学校通过“提前批”造声势,人为造成“择校热”;一些定点输送“提前批”生源的小学,也成为家长趋之若鹜的择校追求。不少家长呼吁:对这类人为影响教育公平的现象,有关部门该管一管了。.

TOP

.

TOP

回复 2#香茗一杯倚清风 的帖子

楼主睡不着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家有考王 于 2009-5-24 01:22 发表
楼主睡不着了?
忙好工作上来看看的..

TOP

回复 4#香茗一杯倚清风 的帖子

我看了也好害怕。.

TOP

引用:
原帖由 家有考王 于 2009-5-24 18:49 发表
我看了也好害怕。
.

TOP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