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yianwxh
(......)
发表于 2006-8-31 10:51
只看此人
《做好父母这件事》
《做好父母这件事》
精英评荐
孟迁的《做好父母这件事》是一本好书,是一本很有价值的书,是值得家长们认真读一读
的书。
中国家庭教育学科奠基人 中国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赵忠心 先生
中国的父母的问题已经不是忽视家庭教育了,而是“重视”却不懂,越“重视”反而越糟
!这个时候,《做好父母这件事》就成为非常重要的一本书。
新加坡“未来”家长教练培训中心主任 李奉洙 先生
你真的拿教育孩子当回事吗?那么,你就应该读一读《做好父母这件事》了。
资深教育编辑 牛静坡先生
孟迁之于家庭教育,就像郭德纲之于相声。
著名导演、编剧 英宁 先生
教育是一扇门,但是进了这扇门直走是走不通的,因为里面还有很多门。孟迁先生的贡献
在于他打开了大家忽略的很多扇门。
《青少年科技报》前总编 张国华 先生
《做好父母这件事》的确是一部了不起的家庭教育书籍。
美国加州家长教育促进会主席 Bora 女士
理论类的书科学但太难懂,个案类的书生动却很局限,方法类的书实用但不治本,《做好
父母这件事》集三者之长,又能避三者之短,真是难为孟迁了。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刘静女士
孟老师的教育思想不仅适合家庭教育,也适合学校教育,坦率地说它适合所有关于人的教育
, 因为它所倡导的教育,一开始就不仅仅是针对孩子而是针对“人”的。
国家教育部科学教育课题组研究员 张华英 女士
对于家庭教育界来讲,孟迁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
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 李冀鹏 先生
“做人就是做父母”、“生活的边界就是教育的边界”,我从孟迁先生的书中不仅读出了
教育,也读出了人生。
《河北日报》新闻评论部 陈奇飞 先生
孟迁是真正的知行合一的人,思想是他的精血,教育是他的命运!
《新京报》专栏作家 旋覆 女士
至首页 回书目 下一页
用户评论
共有28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评论者:ayi 评论时间:2006-08-25 13:21:29 IP:已记录 ()
真是不错!感谢作者!
评论者:搜狐网友 评论时间:2006-08-22 12:14:32 IP:已记录 ()
蛮好。看得出,作者是下了大功夫的。
评论者:陈村 评论时间:2006-08-21 17:15:03 IP:已记录 ()
在中国目前阶段,这本书怎么推荐都值得。
《做好父母这件事》总序
精英评荐
孟迁的《做好父母这件事》是一本好书,是一本很有价值的书,是值得家长们认真读一读
的书。
中国家庭教育学科奠基人 中国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赵忠心 先生
中国的父母的问题已经不是忽视家庭教育了,而是“重视”却不懂,越“重视”反而越糟
!这个时候,《做好父母这件事》就成为非常重要的一本书。
新加坡“未来”家长教练培训中心主任 李奉洙 先生
你真的拿教育孩子当回事吗?那么,你就应该读一读《做好父母这件事》了。
资深教育编辑 牛静坡先生
孟迁之于家庭教育,就像郭德纲之于相声。
著名导演、编剧 英宁 先生
教育是一扇门,但是进了这扇门直走是走不通的,因为里面还有很多门。孟迁先生的贡献
在于他打开了大家忽略的很多扇门。
《青少年科技报》前总编 张国华 先生
《做好父母这件事》的确是一部了不起的家庭教育书籍。
美国加州家长教育促进会主席 Bora 女士
理论类的书科学但太难懂,个案类的书生动却很局限,方法类的书实用但不治本,《做好
父母这件事》集三者之长,又能避三者之短,真是难为孟迁了。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刘静女士
孟老师的教育思想不仅适合家庭教育,也适合学校教育,坦率地说它适合所有关于人的教育
, 因为它所倡导的教育,一开始就不仅仅是针对孩子而是针对“人”的。
国家教育部科学教育课题组研究员 张华英 女士
对于家庭教育界来讲,孟迁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
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 李冀鹏 先生
“做人就是做父母”、“生活的边界就是教育的边界”,我从孟迁先生的书中不仅读出了
教育,也读出了人生。
《河北日报》新闻评论部 陈奇飞 先生
孟迁是真正的知行合一的人,思想是他的精血,教育是他的命运!
《新京报》专栏作家 旋覆 女士
至首页 回书目 下一页
用户评论
共有28条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评论者:ayi 评论时间:2006-08-25 13:21:29 IP:已记录 ()
真是不错!感谢作者!
评论者:搜狐网友 评论时间:2006-08-22 12:14:32 IP:已记录 ()
蛮好。看得出,作者是下了大功夫的。
评论者:陈村 评论时间:2006-08-21 17:15:03 IP:已记录 ()
在中国目前阶段,这本书怎么推荐都值得。
《做好父母这件事》总序
家长反馈
“决定命运的是个性,不是婚姻!” 看到《做好父母这件事》中的这一句话,我就像受
到电击一般,我突然感到自己还有希望。
上海普陀区下岗女工 郭凤兰 女士
三年前,我的孩子有幸受到孟迁老师的全托教育,由此我的孩子开始了一个全新的人生起
点。孟老师改变了我的孩子,也就改变了我的家庭。
中国鸿翔镜业集团总裁 阎树义 先生
没想到连我读初中的孩子也喜欢看孟老师的书,他书中有关提高学习成绩的内容,帮助我
的孩子从第35名提高到了第12名!不是我教的,是孩子看完自己懂的。
石家庄市炼油厂干部 吴学芬 女士
《做好父母这件事》是唯一一本我老公也爱读的家庭教育书。
《大众话题》主持人 张 楠 女士
《做好父母这件事》真的帮我的孩子戒除了网瘾!
秦皇岛“年轻真好”服装店经理 连志刚 先生
《做好父母这件事》总序
网友反馈
今天本来感觉有点疲惫,明天还有重要的事去做,需要早起。可是看到孟老师的好文章,
我还是忍不住又坐了下来。什么是心灵鸡汤,我说孟老师的文章就是!
丫丫社区育儿话题版主 yaoyun-baobao
读孟老师的书,似乎看到一个哲人,用他那犀利的目光,睿智的思考洞穿家庭教育的秘密
,透视为人父母者的灵魂。
编读在线论坛版主 醉梅
此时已是午夜时分,读孟迁作品,“今夜无眠”。年轻有为的孟迁,以其情之真、其意之
切,在他专著中表达出贵而无华、深沉厚重的家教情感,由此生成了一股巨大的力量。这力量
来自书中,来自作者的心灵,来自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契合。
中国教育在线论坛“新父母”版主 一路同行
谢谢“四海为家”把这本书介绍给我,我又把这本书推荐给我好几个朋友了。《做好父母
这件事》没出版就开始“畅销”了,呵呵…… “家有学童”论坛网友 爱的借口
尊重和爱是教育的根本,缺乏其一,教育都会变成伤害。孟迁老师的话,让我找到了压抑
在心里很久却无法恰当表达的现实中的教育问题。
成长教育论坛版主 斜卧
《做好父母这件事》总序
网友反馈
今天本来感觉有点疲惫,明天还有重要的事去做,需要早起。可是看到孟老师的好文章,
我还是忍不住又坐了下来。什么是心灵鸡汤,我说孟老师的文章就是!
丫丫社区育儿话题版主 yaoyun-baobao
读孟老师的书,似乎看到一个哲人,用他那犀利的目光,睿智的思考洞穿家庭教育的秘密
,透视为人父母者的灵魂。
编读在线论坛版主 醉梅
此时已是午夜时分,读孟迁作品,“今夜无眠”。年轻有为的孟迁,以其情之真、其意之
切,在他专著中表达出贵而无华、深沉厚重的家教情感,由此生成了一股巨大的力量。这力量
来自书中,来自作者的心灵,来自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契合。
中国教育在线论坛“新父母”版主 一路同行
谢谢“四海为家”把这本书介绍给我,我又把这本书推荐给我好几个朋友了。《做好父母
这件事》没出版就开始“畅销”了,呵呵…… “家有学童”论坛网友 爱的借口
尊重和爱是教育的根本,缺乏其一,教育都会变成伤害。孟迁老师的话,让我找到了压抑
在心里很久却无法恰当表达的现实中的教育问题。
成长教育论坛版主 斜卧
《做好父母这件事》总序
网友反馈
今天本来感觉有点疲惫,明天还有重要的事去做,需要早起。可是看到孟老师的好文章,
我还是忍不住又坐了下来。什么是心灵鸡汤,我说孟老师的文章就是!
丫丫社区育儿话题版主 yaoyun-baobao
读孟老师的书,似乎看到一个哲人,用他那犀利的目光,睿智的思考洞穿家庭教育的秘密
,透视为人父母者的灵魂。
编读在线论坛版主 醉梅
此时已是午夜时分,读孟迁作品,“今夜无眠”。年轻有为的孟迁,以其情之真、其意之
切,在他专著中表达出贵而无华、深沉厚重的家教情感,由此生成了一股巨大的力量。这力量
来自书中,来自作者的心灵,来自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契合。
中国教育在线论坛“新父母”版主 一路同行
谢谢“四海为家”把这本书介绍给我,我又把这本书推荐给我好几个朋友了。《做好父母
这件事》没出版就开始“畅销”了,呵呵…… “家有学童”论坛网友 爱的借口
尊重和爱是教育的根本,缺乏其一,教育都会变成伤害。孟迁老师的话,让我找到了压抑
在心里很久却无法恰当表达的现实中的教育问题。
成长教育论坛版主 斜卧
《做好父母这件事》总序
目录
001 自序:甲乙丙丁
第一部分 您不会这样做吧
如果你是错的,那么,你越努力,就会越糟!
007 外行父母小档案
丧失自我•盲目攀比•因小失大•无聊游戏•红白脸
014 外行父母对孩子的妨碍和伤害
不快乐•情商低•缺乏能力•道德败坏•怯懦平庸
019 “懂”和“不懂”的区别
四个案例•错在那里•做什么•如何做
第二部分 做好父母这件事
要么比期望的还好,要么比预想的还怀,"做父母"没有中间状态!
026 做好父母的八个智慧
孩子真正的需要•意味着什么•怎样做•做人就是做父母•成长意识
030 期望错了最要命
对自己的期望•对孩子的期望•对亲子关系的期望•孩子的自我期望
034 借鉴的智慧
教育神话•因果的偏差•捷径心理•借鉴的智慧
042 警惕,我们的弱点会被孩子学到
平庸•权威•干扰•想当然•自制•尝试•修正自身
049 小心,教育也会“伤”人
混淆•洁癖症•片面关注•教育者的位置•大道理
第三部分 不可不知的原理
可怕的并非无知,而是明明无知,却不学习!
057 影响孩子发展的三个因素
遗传•环境•自主选择
059 家庭教育的三个“通道”
环境的创设者•被模仿者•应答者
068 习惯养成的秘密
常识•规律•如何培养
075 千年之错———兴趣培养
给我一打孩子•语文老师•世界杯•尊重天性
第四部分 有效教育需要的条件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需要条件的,教育也不例外!
081 构建双赢的亲子关系
可以双赢•父母的责任•如何建立
095 让孩子听进我们的话
三种经验•信服•威严•情感
107 尊重与要求
你尊重孩子吗•为什么做不到•尊重和要求
120 没办法的时候怎么办?
肯定有办法•顺其自然•借助外力•多一点耐心
第五部分 这些事,一定要做好
完美父母是不存在的,称职的父母在于总能把重要的事做好!
133 智力开发的“规矩”
生理成熟度•大学习概念•过程更重要•早期阅读
137 “高分”没有这么难
误区•心态•策略•执行
154 学校是辆“公交车”
子宫•替补•忧虑•如何面对
164 缺什么不能缺“自信”
自证效应•来源•发展•如何建立•做父母的自信
189 自立是家庭教育的核心
需要•五种误区•培养方案
199 提高孩子的情商
抱怨•任性•顺毛驴•如何提高
215 把握时间,把握命运
时间魔方•两个常识•如何提高
附 录
232 让孩子和网瘾说“再见”
为什么迷网•网络的好处•戒除网瘾的步骤
243 单亲教育新概念
你的个性•单亲妈妈不等式•健“心”规则•应有的角色•告诉孩子
《做好父母这件事》总序
目录
001 自序:甲乙丙丁
第一部分 您不会这样做吧
如果你是错的,那么,你越努力,就会越糟!
007 外行父母小档案
丧失自我•盲目攀比•因小失大•无聊游戏•红白脸
014 外行父母对孩子的妨碍和伤害
不快乐•情商低•缺乏能力•道德败坏•怯懦平庸
019 “懂”和“不懂”的区别
四个案例•错在那里•做什么•如何做
第二部分 做好父母这件事
要么比期望的还好,要么比预想的还怀,"做父母"没有中间状态!
026 做好父母的八个智慧
孩子真正的需要•意味着什么•怎样做•做人就是做父母•成长意识
030 期望错了最要命
对自己的期望•对孩子的期望•对亲子关系的期望•孩子的自我期望
034 借鉴的智慧
教育神话•因果的偏差•捷径心理•借鉴的智慧
042 警惕,我们的弱点会被孩子学到
平庸•权威•干扰•想当然•自制•尝试•修正自身
049 小心,教育也会“伤”人
混淆•洁癖症•片面关注•教育者的位置•大道理
第三部分 不可不知的原理
可怕的并非无知,而是明明无知,却不学习!
057 影响孩子发展的三个因素
遗传•环境•自主选择
059 家庭教育的三个“通道”
环境的创设者•被模仿者•应答者
068 习惯养成的秘密
常识•规律•如何培养
075 千年之错———兴趣培养
给我一打孩子•语文老师•世界杯•尊重天性
第四部分 有效教育需要的条件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需要条件的,教育也不例外!
081 构建双赢的亲子关系
可以双赢•父母的责任•如何建立
095 让孩子听进我们的话
三种经验•信服•威严•情感
107 尊重与要求
你尊重孩子吗•为什么做不到•尊重和要求
120 没办法的时候怎么办?
肯定有办法•顺其自然•借助外力•多一点耐心
第五部分 这些事,一定要做好
完美父母是不存在的,称职的父母在于总能把重要的事做好!
133 智力开发的“规矩”
生理成熟度•大学习概念•过程更重要•早期阅读
137 “高分”没有这么难
误区•心态•策略•执行
154 学校是辆“公交车”
子宫•替补•忧虑•如何面对
164 缺什么不能缺“自信”
自证效应•来源•发展•如何建立•做父母的自信
189 自立是家庭教育的核心
需要•五种误区•培养方案
199 提高孩子的情商
抱怨•任性•顺毛驴•如何提高
215 把握时间,把握命运
时间魔方•两个常识•如何提高
附 录
232 让孩子和网瘾说“再见”
为什么迷网•网络的好处•戒除网瘾的步骤
243 单亲教育新概念
你的个性•单亲妈妈不等式•健“心”规则•应有的角色•告诉孩子
《做好父母这件事》总序
自序:甲乙丙丁
甲 您有过这样的体会吗?
自从有了孩子,我感到自己不再重要
孩子根本不知道我为他操了多少心
为什么孩子总是不拿我的话当回事
我越来越不知道孩子每天在想什么
孩子成绩很差,这是我不能接受的
我真地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
谁能给我一个“药方”,让我知道如何培养我的孩子
乙 您听过这样的故事吗?
故事1:《哈佛女孩》热卖时,作者刘卫华曾到石家庄做报告,会后与部分家长座谈,有
一位家长几次想发言都被其他人抢了话头,后来终于得到提问的机会,他很急切地问刘卫华:
您刚才讲的那个通过跳绳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故事特别好,我也想学一学,所以我想问问,您买
的那个跳绳是什么牌子的?
故事2:有一位母亲,她每天最头疼的是叫她读高中的孩子起床,往往要喊上半个多小时
,孩子还嫌她烦。当孩子吃饭时,有时候一手拿着筷子夹菜,一手拿着馒头,可是突然孩子想
喝一口粥,这位母亲就会拿起小勺喂孩子。当我问起这件事时,她说,孩子的两只手都占着呢
,我怎么能不帮他呢?
故事3:三年前,我在上海的一家书店问老板,最近有什么比较好的家庭教育书。她给我
推荐《家长不该说的话》。我打开一看,还真是不错。正要买,就听老板对自己的孩子说:一
边儿去,没看大人忙着呢吗?
故事4:一位母亲带孩子到中国儿童中心参加英语班,看到因故取消授课的通知,孩子激
动得跳起来喊:今天不用上英语班了!哈哈,今天不用上英语班了!妈妈见此怒斥:再喊!再
笑!孩子止住了,突然又向前跑了一段,大喊: 今天不用上英语班了!
丙 什么妨碍了我们成功
Part 1
2005年初,印度恰尔肯德邦坦巴得的一个村庄里举办了一场特殊的婚礼,新娘只有8岁,
而新郎则是一只狗。原因是这位小“新娘”的上牙床上长了两颗“狗牙”,根据当地的风俗,
这被视为不吉之兆,认为只有将她嫁给狗才能避免灾难。
在新几内亚东部的特罗布里恩群岛,人们视处女膜为威胁,在女孩子结婚之前,他们通过
各种方式来破坏处女膜,用木棒、石雕、铁棍等,假如请人来破坏,需要付给那个人很高的报
酬。因为这被认为是件不吉利和冒险的事情。
…………
达芬奇说:人类最大的蒙蔽来源于自身。
Part 2
战国时出了一个典故叫“南辕北辙”,就是说如果你的目的地在南边,而你向北走,那么
你只能越走越远。在一个“天圆地方”的年代,人们还不知道向相反的方向前进也可以回到起
点;
三国时期,神医华佗为医治丞相曹操的头痛,建议把他的头颅打开,结果被丞相大人处死
。那个时候,即便是韬略盖世的智者也不知道人的头颅是可以被打开的;
…………
雨果说:无知结束之时,就是自由开始之日!
Part 3
王选院士曾说:我觉得世界上有些事情非常可悲和可笑,我26岁时处在创造高峰,没有人
重视我,反而有些表面上比我更权威的人来干预我,实际上他们确实不如我懂得多,可悲的是
人们对小人物太不重视了……我55岁以上就没什么创造了,反而每年增加一个院士,大家不要
以为院士就是权威,就是代表,这是误解,现在把我看成权威,这实在是好笑的,我已经脱离
第一线五年了,怎么可能是权威?
出版界有一个共识,畅销书常常是不经意做出来的。很多畅销书都是“勉强”出版,结果
一发不可收拾,而那些编辑们特别看好的书,卖几万册已经是万幸了。
…………
孟迁说,在一个崇尚奢华的年代,人们的思维却过于“简陋”了。
丁 所以……
家庭教育真正的困难并不在于孩子身上问题太大,而在于父母头脑中障碍太多。
广泛的无知、狭隘的观念、简陋的思维反映出人们认知的缺陷,这正是家庭教育最根本的
困难。假如一个人的“胃”有问题,那么他吃再多的美食,也无法获得营养;假如父母自己的
认知有缺陷,那么,再多的知识和建议也无济于事。因为父母们一切教育行为都是由他们的认
知决定的。
所以,我希望本书不仅仅是教育的“美食”,也能帮助父母朋友们健“胃”。
孟 迁
2006年5月于北京车公庄
《做好父母这件事》第一部分
“外行”父母小档案(1)
第一部分您不会这样做吧
一棵草、一束花,土生野长,也有它的风采;
要是落到不会种养的人手里,却要枯死。
一个孩子,没有人管他、安排他的生活,
他从环境中自发地学习,未必不能成才;
但要是降生到不懂教育的父母家里,
就会生出麻烦,甚至悲剧。
所以,不懂,就不要去教育。
如果你是错的,你越努力,就会越糟!
“外行”父母小档案
如果说碰上一个高明的导演是演员的幸运,那么生在一个开明的家庭则是孩子的福气。在
此,我从自己长期的家庭教育指导实践中提取出一些“外行”父母的典型表现,并无贬低之意
,只希望能给家长朋友们提个醒。
一、“我们是不行了,就看你了,孩子!”
“外行”类型:丧失自我型。
“外行”分析:这样的父母在价值观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小志做事,大志做人”,一个人的机遇有好有坏,起点有高有低。但是,人的自我完善
、自我提升及人的气节和志趣却不是由具体的人生境遇而决定的。哪怕身处清贫,社会地位不
高,你也照样可以堂堂正正地做一个有志气、有人格、有良知、有情趣的人。时运不济却心志
过人的父母,往往可以培养出非凡的子女。
孩子是父母人生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全部内容。把孩子的发展看作自己的唯一指望,是一
种丧失自我的表现。这样的家长往往对自己得过且过,对孩子却患得患失、不断催逼,最后却
只会落得吃力不讨好。
自我丧失感虽然是为人父母的自然心理,但它并不是健康的心理,应该加以克制。
类似言行:“孩子,我们全靠你了,你可要争气呀!”“你是我们全家人的希望”等。
二、“你看人家谁谁谁!”
“外行”类型:盲目攀比型。
“外行”分析:或许这是家长们最常说的一句话了,而这恰恰是孩子们最讨厌的。这种比
较对孩子价值观的确立是一种极大的干扰,对于孩子的自我评价系统也是一种破坏。这句话对
孩子的危害主要在于:它打破了孩子的心理平衡,不利于孩子内心的自我悦纳,容易让孩子失
去自信心。而对于家长来说,经常说这种话就证明他们的眼睛总盯在别人的孩子身上,人家进
步了就着急,人家落后了就松一口气。人家学钢琴,也让自己的孩子学钢琴;人家练书法,也
让自己的孩子练书法,丝毫不顾自家孩子是否有这方面的兴趣和潜力,不根据孩子的特点进行
因材施教。
这种盲目的攀比不仅造成了精力、时间的浪费,也造成了亲子之间的抵触情绪,简直是有
百弊而无一利。
类似言行:“你怎么就不如他呢?出息点好不好?”等。
三、“小祖宗,算妈妈求你还不行吗?”
“外行”类型:“卑躬屈膝”型。
“外行”分析:这会给一些孩子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不能给孩子以合理的是非标准,也
不能培养孩子的自觉意识以及自制的能力。以乞求来管孩子,父母这种降低自己人格的言行还
会让孩子看不起自己的父母,也不利于他良好的世界观的形成。
类似言行:“姑奶奶,算你照顾我不行吗?”“我求你了,争气点行不行?”等。
《做好父母这件事》第一部分
“外行”父母小档案(1)
第一部分您不会这样做吧
一棵草、一束花,土生野长,也有它的风采;
要是落到不会种养的人手里,却要枯死。
一个孩子,没有人管他、安排他的生活,
他从环境中自发地学习,未必不能成才;
但要是降生到不懂教育的父母家里,
就会生出麻烦,甚至悲剧。
所以,不懂,就不要去教育。
如果你是错的,你越努力,就会越糟!
“外行”父母小档案
如果说碰上一个高明的导演是演员的幸运,那么生在一个开明的家庭则是孩子的福气。在
此,我从自己长期的家庭教育指导实践中提取出一些“外行”父母的典型表现,并无贬低之意
,只希望能给家长朋友们提个醒。
一、“我们是不行了,就看你了,孩子!”
“外行”类型:丧失自我型。
“外行”分析:这样的父母在价值观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小志做事,大志做人”,一个人的机遇有好有坏,起点有高有低。但是,人的自我完善
、自我提升及人的气节和志趣却不是由具体的人生境遇而决定的。哪怕身处清贫,社会地位不
高,你也照样可以堂堂正正地做一个有志气、有人格、有良知、有情趣的人。时运不济却心志
过人的父母,往往可以培养出非凡的子女。
孩子是父母人生的重要内容,但不是全部内容。把孩子的发展看作自己的唯一指望,是一
种丧失自我的表现。这样的家长往往对自己得过且过,对孩子却患得患失、不断催逼,最后却
只会落得吃力不讨好。
自我丧失感虽然是为人父母的自然心理,但它并不是健康的心理,应该加以克制。
类似言行:“孩子,我们全靠你了,你可要争气呀!”“你是我们全家人的希望”等。
二、“你看人家谁谁谁!”
“外行”类型:盲目攀比型。
“外行”分析:或许这是家长们最常说的一句话了,而这恰恰是孩子们最讨厌的。这种比
较对孩子价值观的确立是一种极大的干扰,对于孩子的自我评价系统也是一种破坏。这句话对
孩子的危害主要在于:它打破了孩子的心理平衡,不利于孩子内心的自我悦纳,容易让孩子失
去自信心。而对于家长来说,经常说这种话就证明他们的眼睛总盯在别人的孩子身上,人家进
步了就着急,人家落后了就松一口气。人家学钢琴,也让自己的孩子学钢琴;人家练书法,也
让自己的孩子练书法,丝毫不顾自家孩子是否有这方面的兴趣和潜力,不根据孩子的特点进行
因材施教。
这种盲目的攀比不仅造成了精力、时间的浪费,也造成了亲子之间的抵触情绪,简直是有
百弊而无一利。
类似言行:“你怎么就不如他呢?出息点好不好?”等。
三、“小祖宗,算妈妈求你还不行吗?”
“外行”类型:“卑躬屈膝”型。
“外行”分析:这会给一些孩子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不能给孩子以合理的是非标准,也
不能培养孩子的自觉意识以及自制的能力。以乞求来管孩子,父母这种降低自己人格的言行还
会让孩子看不起自己的父母,也不利于他良好的世界观的形成。
类似言行:“姑奶奶,算你照顾我不行吗?”“我求你了,争气点行不行?”等。
四、“我们又不是老师,又不是大学生。”
“外行”类型:妄自菲薄型。
“外行”分析:其实,文化水平并不是教育效果的决定因素,许多高知家庭也出现过问题
子女,甚至教育悲剧。家长如果认为自己不行、自己没有办法,自然就不会去想办法、动脑筋
、长本事,结果在教育上就真的不行了。然后,还会为自己找台阶下,说:“我早就说过我们
不行的嘛。”
类似言行:“人家的爹妈多厉害,哪像咱们”等。
五、“可我没时间管孩子呀,我不挣钱怎么过日子呀?”
“外行”类型:因小失大型。
“外行”分析:事业、财富固然重要,然而,孩子关系到我们未来的幸福和希望,他们的
成长和发展更重要。这也是一种“事业”和“财富”,而且是更大的“事业”和“财富”。孩
子的悲剧比经济上的拮据更加可怕,孩子的成功比物质的富有更让人心醉。为了所谓的事业和
财富而荒废对孩子的教育,显然是因小失大。
正如蒙台索利所说的,“没时间教育孩子就意味着没时间做人。”教育孩子不是上课,打
个电话可以教育,传递一个眼神也可以教育,和孩子相处更是教育。教育的效果不由时间的长
短决定,关键要看家长用不用心教育、会不会教育。说自己没时间教育孩子的家长,就算是有
了时间也教育不好孩子。
类似言行:“我不挣钱谁给孩子交学费呀?学费都交不了,还谈什么教育呀”,“我也想
管孩子,可实在抽不出时间啊”等。
六、“宝宝,爸爸不听话,打他!”
“外行”类型:无聊游戏型。
“外行”分析:经常见到一些父母拿孩子当“玩具”,为了好玩,开着这样那样的玩笑。
要知道孩子小的时候是不辨是非的,什么行为得到鼓励和刺激,什么行为就会得到强化,父母
不应该随意利用孩子进行玩笑。在这些无聊的游戏中,孩子会养成不良习惯,滋生不良的价值
取向。对孩子的玩笑可不能随便开。
类似言行:“宝宝都会骂人了!好厉害!”“宝宝,你说是爸爸好,还是妈妈好?”等。
七、“进了前五名,妈妈给你买……”
“外行”类型:贿赂收买型。
“外行”分析:物质奖励看似能增强孩子进取的动力,其实弊大于利。孩子学习不是为家
长学的,如果他考糟了你惩罚他,考好了你奖励他,他就会误以为自己是在为父母而学,这样
一来,父母的行为就破坏了孩子内在的动机和责任心。假如这些物质奖励在孩子眼里不算什么
,那么孩子将一下子失去动力。此外,这种教育形式,也滋生了孩子的功利心,破坏了亲子间
应有的相互支持的和谐关系。
类似言行:“考了100分,爸爸带你去……”等。
八、“没原因,我说不行就不行!”
“外行”类型:暴君型。
“外行”分析:教育既不能靠乞求,也不能靠专制。暴君型的教育方式,源于头脑中的“
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传统观念。这不仅会导致亲子之间的对立和冲突,更会破坏孩子的公正心
,妨碍孩子民主意识、协商能力的发展,更有甚者,还可能会滋生孩子的暴力倾向,真可谓“
害莫大焉”。
类似言行:“还敢顶嘴,反了你了!”“住嘴!你怎么就是不听话呢?”“屁股痒了是不
是?”等。
九、“你爱怎样就怎样吧,谁管得了你呀!”
“外行”类型:赌气挖苦型。
“外行”分析:一般父母这样说的时候,并非孩子完全不服管,可能只是旧错重犯而已,
这样说一般会让孩子很委屈。这种方法前两次用还会因为孩子的愧疚而奏效,但是,用多了就
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类似言行:“甭问我,谁管你呀!”“你怎么样跟我有什么关系”等。
十、“生下你真是造了八辈子孽,一点出息也不长!”
“外行”类型:无能抱怨型。
“外行”分析:这种抱怨会让任何一个还没麻木的孩子产生极大的怨恨情绪,孩子听到这
些话的时候往往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谁愿意让你生呀,我没出息,那你们的出息又在哪里呢
?!要是生在别人家,我绝不会像现在这样!”不客气地说,父母说这种话是一种无能的表现
,这样做往往会让孩子对父母产生鄙视。更糟糕的是,这样做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在
内心给自己贴上“外行”的消极标签。
类似言行:“废物!”“猪头!”“让你笨死!”等。
十一、“孩子天生就这样,我有什么办法?”
“外行”类型:听天由命型。
“外行”分析:这种类型的父母认为,父母的教育是没有作用的,孩子不会因为你对他进
行教育而成才,也不会因为你没有对他进行教育而一事无成。父母和子女的交流也是没有任何
作用的,没有必要在这方面浪费时间。这样的父母不懂得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意义,更
看不到自己对孩子的影响。他们听天由命,坐失教育的良机,然后怨天尤人。
类似言行:“有的孩子天生就了不起,有的孩子生来就没出息,爱咋地咋地吧,咱着急也
没用。”
十二、“学费是我的事,教育那是老师的事。”
“外行”类型:无知推卸型。
“外行”分析: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抚养孩子,为孩子提供物质基础,却忽略了自己的教
育责任,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这样的父母缺乏最基本的教育概念,在他们眼里,教育等
同于教学。生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固然也有成功的可能,但几率却太小了。
类似言行:“老师拿了工资,就要教好学生,要不国家一个月给他们那么多钱干嘛呀!”
十三、“孩子是我的,我想怎样就怎样。”
“外行”类型:封建私有型。
“外行”分析:因为孩子是自己生养的,所以就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把自己的
愿望、喜好强加于孩子,任由自己的情绪随意发泄在孩子身上,无视他们的自尊和自由。这样
的父母封建意识中毒太深,生在这样的家庭简直是一种不幸。
类似言行:“孩子是我的,你管不着!”“早知道你这么不听话,当初生下来就该掐死你
”等。
十四、“看你爸爸回来不扒你的皮!”
“外行”类型:“红白脸”型。
“外行”分析:这样的父母,一般一方严厉、一方怀柔,看起来似乎“严慈相济”,实际
上却会导致孩子钻父母教育态度、教育立场不一致的“空子”。结果,父亲通过严厉建立起来
的规则在母亲那里瓦解,母亲通过慈祥传递的母爱在父亲那里抵消,严慈两方面的教育效应都
落空了。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在父母面前会有截然不同的表现,极易形成“双重人格”,这极
不利于孩子内部原则的建立。
类似言行:“你爸爸就快回来了,看你还能折腾几天”等。
十五、“孩子,你怎么总是跟别人不一样?”
“外行”类型:“循规蹈矩”型。
“外行”分析:在这样的父母心目中,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是有一个模式的,比如听老师和
家长的话,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到了时候恋爱、结婚,然后生孩子。对于普通的孩子来讲,
父母的这种期望也还可以,倘若孩子有特殊天分(比如退学去学电脑)或者个性较强,那么,
父母这种狭隘的观念,就会产生亲子之间的冲突,甚至导致悲剧的发生。
类似言行:“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另类!”
十六、“你怎么这么笨?”
“外行”类型:“急躁指责”型。
“外行”分析:千万不能急躁,急躁只能让事情更糟,孩子自己也不愿意表现得糟糕,肯
定是有什么地方孩子不能理解或者没想到,我们应该耐心地引导孩子;千万不能让孩子感到自
己笨,父母气急败坏地骂孩子笨,孩子会紧张得不知所措,会无地自容、妄自菲薄,会对不确
定的事务形成逃避心理,这种消极的自我意识会让孩子形成恶性循环。这种情况应该绝对避免
。
十七:“你滚!我不要你了!你去死好了!”
“外行”类型:情绪发泄型。
“外行”分析:父母期望值过高,在某些事情上,一旦孩子没有按照自己的要求来做,或
没有达成自己的愿望,就有教育失败感,变得情绪低落,看不到一点希望,认为孩子没救了。
于是更容易因一点小事而引发暴怒,把失望、不满,甚至是绝望情绪统统发泄在孩子身上。尤
其是工作压力大,生活担子重的父母,容易失去理智,打骂孩子,事后又后悔不迭,这类父母
人格不够健全,遭殃的还是孩子。他们会因父母的歇斯底里的叫喊而恐惧万分,这将给孩子的
心灵造成伤害。
类似言行:“我活着真没意思,养了你这么不听话的儿子!”
《做好父母这件事》第一部分
外行父母对孩子的妨碍和伤害(1)
你用刀割他,他能不痛吗?你用火烧他,他能不焦吗?你把他放在冰天雪地里,他能不冻
僵吗?你用恶劣的语言去说孩子,就是用刀去割他,他的心就会留下伤口;你不去疏导而去激
怒孩子,孩子的理性就会在暴躁中烧焦;你让孩子感不到任何爱,他的心就会冻僵。
家庭是个环境,孩子就像生长在其间的植物。环境里的土壤营养是否充足,水分和阳光是
否适当,都会影响到孩子这株“植物”的“精神生命和物质生命”。给“外行”的父母当孩子
,就像是植物生长在土壤或者光照有问题的环境里,肯定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发育不良。
观察孩子,要着重关注孩子的性格和人生态度,因为性格和价值观对孩子的影响是长久的
。如果把孩子比成一部汽车,那么,价值观就是这辆车的方向盘,孩子的性格和智力就是车的
性能。我们应该既要锻造孩子的良好“性能”,又要避免让孩子走错方向。
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家长不应该仅仅注意现在孩子身上的问题,更要注意观察一些成年
人身上的缺陷,要注意从成年人身上总结教育孩子的经验,因为那才是童年环境、家庭教育所
产生影响的最后结果。从孩子身上看问题,很容易一叶障目,因为孩子身上的每个具体问题都
让父母挂心,这些问题分散了父母对孩子的真正问题的注意。教育孩子目光要长远一些。
一个孩子就是一份“试题”,时时处处都在考验着父母的家庭教育水平;一个成年人就是
一份“答案”,处处时时都体现着父母对教育试题的回答。孩子是教育的“开始”,成年人是
教育的“结果”。分析“开始”,我们作出的往往都是些主观的预测和假想;分析“结果”,
可以让我们更客观地借鉴这个人所受的家庭教育的利弊。所以,对于成年人的分析和观察,对
于我们教育孩子有更多的借鉴意义。在此,我们简单地列几种成年人身上常见的问题,供家长
朋友们在教育子女时借鉴。
一、丧失生活的快乐
人生虽然不是一场欢宴,但是,也会有很多美妙的感觉供我们品味,对于孩子来讲更是如
此,因为他们很容易满足。
但是,在功利心强的父母眼里,快乐并不值得追求。每当看到孩子兴高采烈地沉浸在游戏
中时,他们就会想,要是孩子能把这时间用在学习上该有多好……
其实,学习、玩耍、沟通、与家人相处等活动都有其各自的快乐,然而,不会教育孩子的
父母,只会让孩子感觉学习是负担、玩耍没自由、沟通很压抑、相处很无聊,只有摆脱父母跟
小伙伴们在一起时,才能得到些许的快乐。
许多父母情绪化严重,高兴起来什么都好,对孩子的错误视而不见;烦躁起来,孩子一身
都是错。喜怒无常使孩子无所适从……
快乐是一件很要紧的事,只有当生活在孩子眼里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时,孩子才会对生活充
满热情和兴趣,才能形成开朗、乐观、主动的性格。
二、缺乏安全感
缺乏安全感的人容易紧张,情绪起伏大,要么盲目轻信,要么无端地多疑。事到临头,他
们很容易既拿不起又放不下;追求某个目标的时候,也常常缺乏自信,患得患失。虽然这样的
人当中也不乏很有才华的人,但是,他们很少能够感到真正的踏实和满足,缺乏安全感的状态
是他们一生的负担。
安全感是否健全充足,由孩子0~6岁的经历决定。家庭的重大变故、父母的感情破裂、教
养方式的暴戾都会破坏孩子的安全感,而安全感一旦被破坏,就很难恢复。
三、没有能力
有些人上学的时候学业失败,成年后,也会出现做事情没有思路、分不清轻重缓急、效率
低下等问题。并非所有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长大后都没有能力,这里指的是很想学习,却总是
不得法、没效果的那一部分人。
缺乏能力的人除了极少数是因为智力不足之外,大多是因为父母过分的保护和指导,打破
了他们内在的节奏与和谐,导致他们缺乏主动思考的习惯、眼界狭窄、思维刻板、缺乏自信。
《做好父母这件事》第一部分
外行父母对孩子的妨碍和伤害(2)
四、情商过低
情商低的人在适应环境、人际交往、把握机遇等多个方面都存在明显的缺陷。很多时候,
情商比智商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不懂得宽容、忍耐和克制的人,获得成功的几率要比情商高
的人低得多。
过分的溺爱和娇惯,以及父母本身的情绪化过分严重,往往都会造成孩子的情商发展滞后
。
五、缺乏主见
有些人毫无主见、遇事不自信,总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习惯于听从别人的帮助和安排。
这样的人遇事犹豫、言行保守,个人成长和发展都十分缓慢。这实际上是一种人格缺陷。没有
主见很多时候就意味着没有自我,这样的人是很可怜的。
支配型和专制型的父母教导出来的孩子容易缺乏主见;相反,在民主的、宽松的、支持型
的家庭氛围中长大的孩子,往往比较有主见。
六、刻板书生化
有些学生把学业的成功作为唯一的价值来追求,一味地死读书,对那些在其他方面才艺突
出、但是学业落后的同学非常轻视,言行刻板、不苟言笑。他们的阅历单一,仅限于学校和家
庭;交往圈子狭窄,仅限于几个要好的同学。
这样的学生虽然能够在学业上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缺乏必要的适应和变通能力,看问题
很容易绝对化、理想化。
父母刻板的“学业至上”的价值观,是这种书生化人格最主要的成因。
七、聪明自恃
许多成年人特爱耍小聪明,从来不踏踏实实做事。这种人做事很难成功,交友也很难长久
。很多人感觉这不算什么,还称赞这些人聪明。其实,这种有机灵就抖的人很可怜,舍近求远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是他们最常见的结局。
这种爱耍小聪明的行为,与父母的教养方式直接相关。其实,在孩子刚开始露出这种苗头
的时候,父母如果能够及时地制止他们的行为,并生动地举出这样做的害处的话,这种错误是
很好纠正的。怕就怕做父母不仅认识不到这种行为的危害,反而以此为荣、以此为乐。果真如
此,孩子的这种倾向就将与日俱增。
八、怨天尤人
这种人,上恨父母没根基,下恨儿女不争气,除了自己没有他不抱怨的。弄砸了事情绝对
不是他的错,犯了错误他也是无辜的。凡事总是找借口,丝毫不能忍受别人说他不对,嘴上永
远不服输,不停地抱怨、矫情。这种脆弱无知的表现,通常是由家庭的娇惯、缺乏要求造成的
。
九、紧张型人格
这种人太在意别人和外界的看法,生怕自己的行为不符合别人的要求,被人指责、鄙视。
举轻若重,事情很小,心里还是搁不下,明天来个客人,今晚就睡不着觉,稍微有个场合,手
脚就不知道往哪里放。不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不满,要么就压抑,要么就过激。做事唯唯诺诺
,墨守成规,害怕冲突与冒险,回避尝试。
这样的人大多是从小就被父母过分管制,泯灭了自己的个性,除了服从,没有胆量和习惯
坚持自己的想法。
十、无所事事
这种人胸无大志,没有任何追求,为了“生存”而生活,生命对他们而言,除了被动地度
过外,没有任何主动的方向。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天分,可是,在早期的生活中,
没有优秀的榜样供孩子借鉴,家庭生活中,精神世界过于贫乏,没有精神追求和个人见解。因
此孩子内心的火把得不到点燃,最终熄灭。
十一、道德败坏、趣味低级
有的人精神空虚,缺乏修养,追求感官刺激;惟利是图,居心险恶,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巧言令色,好耍手腕……这些性格缺陷,都与父母的生存风格和价值追求直接相关。
《做好父母这件事》第一部分
“懂”和“不懂”的区别
有的父母给我讲,自己把心都快掏出来了,可孩子就是不领情;有的父母给我讲,自己的
心都操碎了,可是孩子还是不见起色……天底下的父母,没有不想让孩子好的,可是想让孩子
好不等于能让孩子好,这里面有一个“懂”和“不懂”的区别,“会”和“不会”的差异。
我们不妨举几个事例来说明。
事例1 一位奶奶告诉我,说:这个孙子可愁死我了,快上中学了,还整天玩,管管他,
成绩就好点,不管马上就下来。
事例2 母亲用芭比娃娃来“诱使”孩子做某件事,孩子不从。母亲说,那就不给买芭比
娃娃了,孩子说,那就不要了呗。后来,这位母亲对我说:孩子软硬不吃,真让人没办法。
事例3 中央电视台到一个舞蹈班去选伴舞演员,全班只有一个小女孩落选了,因为需要
的是长头发的孩子,这个孩子既伤心又低落,想要退班,妈妈很焦急,就去安慰孩子,可是没
想到越安慰越糟。
事例4 有一个男孩子,刚上初中不久,被遇到两个男孩子在楼道里面挑衅,斥责他在考
场上没有帮助他们。孩子不服,和他们发生争执,被年级主任看到,年级主任喝斥他们,并要
求他们每人写检查。孩子很敏感,心里想不开,回家跟妈妈说,妈妈说:老师做的没错,应该
听老师的话。孩子思想受到了很大的压抑。没想到第二天到学校上早操时,校园广播里居然正
在播放自己的检查。孩子内心由此受到很大的挫伤,一年以后,孩子渐渐地患上抑郁症,又过
了一年,孩子因为行为异常,休学在家。
学习成绩的问题是绝大多数家长都头疼的问题,事例1中的奶奶也不例外,但是大部分人
的努力的方向是,告诉孩子要好好学习才有出息,向某某名牌大学生看齐;然后监督孩子做作
业,为孩子买辅导书,选择好学校,请家教老师,给孩子报各种培优班。这种做法劳民伤财,
却见效甚微,父母也不想这样,但是他们没有更好的办法,因为他们“不懂”。后面有一章专
门讲如何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的父母朋友可以仔细阅读。
事例2中的妈妈通过强制或者诱惑来促使孩子做父母想让她做的事。可孩子个性很强,“
不为五斗米折腰”,结果妈妈就说人家“软硬不吃”,也许孩子个性弱一点,就会中了妈妈的
招,妈妈可能会满意,但是孩子就惨了,为了奖励而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为了避免惩罚而不
去做自己喜欢的事,变得毫无个性,毫无生气。
身为父母应该懂得,孩子不一定按照父母的想法做就是好的,假如孩子做得真的不好,也
不应该用“威逼利诱”的手段去促使孩子改变自己的行为,而应该引导孩子内在态度地转变。
通过外力促使孩子做某件事,终是不能长久的。
事例3中的妈妈虽然能够关注孩子的感受,用心宽慰孩子,但是对于这件事情来说,安慰
并不是一个合适的做法。首先,挫败、落选是每个人人生中都不能避免的,与其等到孩子将来
在重大挫折面前一蹶不振,不如从现在就锻炼孩子的抗挫能力。这个时候,与其对孩子说:没
事儿,孩子,我们以后还有机会,别太放在心上。不如直接告诉孩子:妈妈知道你很难过,但
是妈妈并不想安慰你。聪明的人不会为自己无法把握的机会难过,而应该为自己能够把握的机
会而努力。
事例4的妈妈是一个粗心而蒙昧的妈妈。首先她没有从孩子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没能理
解孩子的逻辑。因为孩子最大的痛楚在于他不能接受学校的不公。他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孩子
,他努力不做错事,可事实上,他没有犯错却依然受到惩罚,而且被公布于众。或许对于粗枝
大叶的孩子,这不算什么,可是对于一个十分敏感的孩子,它就成为了一个让孩子无法走出的
“死胡同”。学校不公地对待了他,伤害了他的自尊心,而妈妈却让自己尊重学校的做法,这
样学校和家庭两扇门都对孩子关闭了,孩子就生出了对他人乃至对世界的巨大失望。如果妈妈
懂教育的话,她首先认同孩子的感受,肯定孩子在考场上不作弊以及和那两个孩子据理力争的
做法,为孩子所受的不公鸣不平;然后,引导孩子理解每个人都会遇到不公,要理解并宽容别
人的做法,不去计较和放大这种事情给自己的烦恼。做人不可以太脆弱、太敏感,应该能经得
住一些挫折和误解。
给大家讲这四个故事,是想让大家看到,家庭教育是一门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的学问,并
非常人所想那么简单。对于不懂教育的家长来说,他们往往既不懂得做什么,又不懂得如何做
。这个时候,他管不如不管,教不如不教,对于一个方向错了的父母来讲,越努力,结果就会
越糟。
《做好父母这件事》第二部分
做好父母的八个智慧(1)
第二部分做好父母这件事
难道对孩子的爱也有深浅之分吗?
是!
难道对孩子的爱也有高下之分吗?
是!
你对孩子爱的程度+你对教育的认识=你正在为孩子做什么
做好父母的八个智慧
没有教育智慧,一切方法都是枉费。
方法具体了才好用,可是越具体的方法适应的范围越窄。只企求具体的方法而不追求对教
育更深的理解往往徒劳无功,因为家庭教育毕竟比刷盘子更需要灵活运用。缺乏对教育基本的
理解,告诉他们如何做也是无用的。
孩子身上的问题往往源自父母头脑中的问题,父母头脑中的问题不解决,孩子身上的问题
也无从谈起。不会思考和功利心态是大部分父母的致命伤。所以,我们注重教育方法的探讨,
更要注意教育智慧的启蒙。
智慧一 懂得孩子需要什么
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孩子怎样才会“好”。如果说“好”
意味着成功和幸福,那么,孩子需要具备什么素质才能争取到自己的成功和幸福呢?
许多父母把教育目标锁定在“考大学”上。事实上,并非只有上大学才有机会,也并非上
了大学就一定有机会。只注重学历的追求,实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健康的人格、积极达观的态度、适应环境和把握机会的能力才是人生幸福的最基本的保障
。
智慧二 懂得自己的言行对孩子意味着什么
不必刻意观察,孩子就感受到我们太多的东西,不必刻意模仿,孩子就模仿了我们太多的
态度。我们想要怎样并不重要,孩子从我们的行为中看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才重要!在孩子
面前,我们不应该不加思考地生活和做事,我们必须小心,必须考虑自己这样做对孩子意味着
什么。
智慧三 懂得该怎样去做
知道做什么,叫做有方向;知道怎么做,叫做有能力;没有方向,努力和速度没有意义;
只有方向,没有方法,方向本身没有意义。父母并不好当,但是必须当好。凡事都有解决的办
法,我们不可知难而退,必须探究如何解决。请参看“没办法的时候怎么办”部分。
智慧四 懂得做人就是做父母
既然教育是为了让孩子将来能够更好地生活,那么,生活就是教育的方向。我们在生活中
需要的,就是孩子将来需要的;现在考验我们的,将来也会考验孩子,我们面临的烦恼、挑战
和机遇,将来孩子统统会面临,虽然时代气候不断改变,但是与人相处、消化压力、抵抗惰性
和软弱、克制欲望、自我推销、打开局面、把握机遇等基本问题是亘古不变的。我们处理好自
己的事情,做好自己,不仅为孩子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更传递给孩子一个积极的态度,所
以,我们做人的时候,也是在做父母,我们生活的过程,无时无刻不是对孩子的教育。
父母健康的价值观、人生观是家庭教育成功最重要的条件之一。父母通过对孩子提出要求
以及朝夕相处,无时无刻不向孩子渗透着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价值观和人生观决定了孩
子的人生方向和感受世界的方式。
生活中,父母通过自己的做法给孩子示范,根据孩子面临的具体情境向孩子提出建议和要
求,给孩子创造更好的家庭氛围和生活环境,以此来实现对孩子的教育。所以,生活的边界就
是教育的边界,生活的过程就是教育的过程。
《做好父母这件事》第二部分
做好父母的八个智慧(2)
智慧五 怀有“成长意识”
从孩子诞生的那一刻起,我们的生活就开始因孩子而改变,有些人变得出乎意料地好,有
些人变得意想不到地糟。孩子带领整个家庭一起成长,孩子成长的方向是长大,大人成长的方
向是父母。我们期望孩子健康成长,我们自己也要有“成长”意识,父母是“学”着做的,不
可能一开始就会,不可能很快就会,做父母的本领要慢慢练就。有了这样的成长意识,才不会
患得患失、自怨自艾。
智慧六 懂得自我怀疑的必要
我们眼中的孩子和孩子的实际情况往往有很大的差别,我们对孩子的理解缘于我们自己的
经验和理解方式,这并不总能靠得住。懂得自我怀疑,防止固执己见,抱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
言权的态度,时时谨慎,用更为多元的方式感知孩子,会开辟全新的亲子关系和教育境界。
智慧七 教育是帮助,不是塑造
教育就是帮助孩子成为他本来可以成为的人。智慧父母懂得和孩子一起观察和发现孩子的
天性。假如孩子比较有心计、企图心强,那么这个孩子有可能成为某个领域的杰出人才,但是
也容易因为心事太重而承受压力,遭受挫折;那么,我们就应该在帮助他实现自己的目标的同
时注意劝诫孩子不要被自己的抱负所累,人生不可能完美,要学会取舍和放下。假如孩子是个
乐天派,什么事情都不放在心上,那么这样的孩子获得快乐会很容易,也不用担心他会钻牛角
尖,但是很容易不思进取,不学无术,将来生活在一个较低的社会层次上;这时我们就要帮助
孩子树立一定的进取心。
很多父母常说:小孩子都一样,哪有这么复杂?这是一种“外行”的表现。人是生而不同
的,各有所长和所短。有智慧的父母会帮助孩子扬长避短,但前提是先要发现孩子的所长和所
短。孩子不是一块任我们随意雕刻的石头,而是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天性的个体,做父母的责
任是帮助孩子发挥他天性中的长处,克服他的短处。遵照孩子的天性进行帮助,就会像庖丁解
牛一样游刃有余;而忤逆孩子的天性,按照自己的愿望去塑造,就会像螳臂当车一样自不量力
。
智慧八 懂得教育的界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局限,所以,每个人对孩子的教育必然也有自己的局限。因此我们要给
孩子保留他们吸收新的思想的空间。
家庭教育的意义十分关键和深远,但是家庭教育不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全部,除此之外还
有同龄人和学校的影响,孩子真正的成熟还需要离开家庭后在独立生活中探索。
对于孩子,永远有很多事我们无法知晓,永远有很多事我们无法左右。我们只需要懂得自
己应该做什么,并努力做到最好。放下多余负担会让我们一身轻松、满怀信心。
《做好父母这件事》第二部分
期望错了最要命(1)
身为父母,假如你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遇到困难了,你可以想办法解决,假如你想不出
办法,可以向别人求助。但是,假如你对自己的期望错了,不仅没有人帮得了你,而且你越有
办法,能力越强,教育结果就越糟。因为你是南辕北辙。
对家庭教育而言,教育期望包含四个方面,即:
1.父母对自己的期望,
2.对孩子的期望,
3.对亲子关系的期望,
4.孩子的自我期望的引导。
先说父母对自己的期望。有的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就是:把孩子拉扯大,给孩子找份工作,
给孩子买栋房子(农村则是给孩子盖房子),帮助孩子完婚,然后,长长地舒一口气,认为当
爹当妈的责任总算尽到了;有的父母认为要给孩子一个高的起点,于是用自己打拼半生所得积
蓄,给孩子提供很好的物质生活,选择好的幼儿园和学校就读,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
给孩子请家教老师,更有甚者辞掉公职,陪读陪学;极少数的父母认为,做父母不在于能给孩
子多少条件,而在于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从小尊重孩子的选择,用心良苦地引导孩子形成良
好的性格、健康的价值观和勇于进取的精神。
三种期望孰优孰劣?明眼人一看便知。那些企图为孩子准备一切、照顾一切的家长,不过
是培养一个可怜的寄生虫,总有一天,当自己不能再照顾孩子的时候,孩子将面临极大的困境
。那些总是催逼孩子,总是监管孩子的父母,往往是事倍功半、吃力不讨好,还要在那里抱怨
:现在的孩子真难管,真没办法。而真正的希望在于第三种,可惜现在这种人还占极少数。
至于对孩子的期望,不同的父母也有很大的不同。有的父母把孩子看作自己的希望,自己
所有的人生遗憾都想在孩子身上实现,比如“大学梦”,比如自己羡慕的某种职业和身份,总
之感觉自己的人生就这样了,一定要让孩子不重蹈自己的覆辙;有的父母把孩子看成自己生命
的延续,自己没有做到的事情就希望孩子去做,或者期望孩子在自己的基础上发展,于是从商
的人,就希望孩子富有商业头脑,从政的人,就希望孩子善于迎合,从文的人,就希望孩子有
很高的审美情趣。极少数的父母,把孩子看作另一个独立的人,尊重孩子的天性,并帮助孩子
发挥自己的天性,这样的父母很少去苛求孩子,所以不会像前两种父母那样累,而孩子却更快
乐,发展也往往更好。
对亲子关系的期望反映了父母们的伦理观。有的父母过分看重自己作为“家长”的尊严,
以孩子听话、顺从为荣,假如孩子忤逆自己意愿,便不能忍受,只要出现在孩子面前,就是一
本正经、不苟言笑;有的父母忙于自己的事业,穿梭于自己的成人世界,不屑于与孩子待在一
起,或者不愿意把与孩子相处作为自己生活计划的一部分;少数的父母能够从小和孩子亲密无
间,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一个上天的赐予的、一个生命中重要的伙伴相处,互为师友,
和孩子一起来面对生活,这样的父母和孩子在一起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双赢的亲子关系。
最后,如何引导孩子的自我期望呢?请允许我用我的一个咨询案例来向大家说明。
2004年11月21日 咨询人:母亲
母亲是药剂科的医师,丈夫是某公司的执行总监。他们的儿子今年7岁,读一年级,非要
当第一名,因为他在幼儿园始终就是第一名,而现在他在班里是第二名。他接受不了,妒忌心
很强的他,甚至对考第一的孩子产生了敌对心理。这位母亲很着急,说孩子在平时生活中也出
现了不能容忍失败和差距的现象。她很担忧地问我怎么办……
(摘自 孟迁咨询记录)
《做好父母这件事》第二部分
期望错了最要命(2)
我觉得,一个人有要强之心是一件难得的好事。这样的人对自己期望高、勤奋,最有可能
取得骄人的发展。但是过犹不及,这个孩子现在的心理已经存在了阻碍它自身发展的因素。这
个案例存在两个问题:合理的自我期望,如何对待强者。
先说第一个问题,合理的自我期望。
我们对孩子的期望,以及孩子对自己的期望,决不应该以别人为坐标。不是一定要比别人
强,当然也不是比别人差,而是根本就不该随便和别人比。我们的责任是,孩子能够做什么,
我们就帮助孩子做到什么,孩子的自我期望应该是,自己能够做什么,就尽最大的努力去做到
什么。
健康的自我期望不是比所有人都强,而是做最好的自己。我跟这位母亲讲了一个极端的比
喻,如果班里的孩子都是白痴,那全班第一有什么荣耀?假如全班都是天才,那全班最末又有
什么丢脸?
所以,正如海明威所言,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是优于过去的自己。同样,比别
人差并不低贱,低贱的是自己没有长进。
当一个人有意和别人比较的时候,他在很大程度上干扰了自己的进程,因为如果他有缺点
,而对手这方面的不足更甚,他就会认为自己的缺点也可以容忍;假如他有优点,可是对方在
这方面的优点比他强许多,他就会认为自己的优点不值一提,自轻自贱。这个逻辑是这样,如
果你打篮球没有乔丹好,那你还打什么篮球,如果你做软件比不上比尔•盖茨,那你做软件还
有什么意义;这是一个危险的逻辑,这是一种对自己很大的干扰。有这样心理的人,他的目光
只盯住自己身边,而没有看得更高、更远、更广;他的脚步是不协调的,因为它不是与自己的
天性步调一致,而是不时地对照别人。
所以,最佳的状态是心无旁骛地专注于自己的目标,是致力于运用自我并谋求自我超越。
再说第二个问题,如何对待强者。
我们必须接受差距,除了极为稀少的天才,大多数人总会遇到比自己强甚至是比自己强许
多的人。
如何对待那些优于自己的人,如何对待自己和别人的差距?从善如流还是妒火中烧?把那
个人假想为良师益友,还是自己获胜的障碍?其实,即便是竞争对手,他也能给自己带来教益
,而且对手从反面给自己的帮助往往是朋友和其他人所不能给的。君子有成人之美,假如自己
真的没有办法赶上人家,别人的长处自己很难学得来,那就由衷地表达自己对对方的敬佩,这
至少也表示了自己也是一心向善的,这也是一个进步者应有的姿态。
不以强者为妒,而以强者为友。对待别人的优秀和卓越,我们在给予由衷地赞叹的同时,
也要加紧自我发展的脚步。这是我给那位母亲的最后一个建议。
《做好父母这件事》第二部分
借鉴的智慧(1)
满腔羡慕和一声叹息
故事一:古时候,有一个叫牛缺的学问家到邯郸去拜见赵君,在路上遇到了强盗,他们把
他的衣服、车、马全抢走了。但是牛缺离开时,还是高高兴兴的,看不出一点痛苦和忧愁。强
盗们感到奇怪,忍不住回来问他为什么还这么高兴,他说:“君子不因为身外之物而损伤自己
。”强盗说:“太贤明了!”
一会儿,强盗们互相议论说:“以他的贤明去见赵君,如果说到我们的行为,一定会对我
们不利,不如杀了他。”于是追上去杀了牛缺。
别人听到这个故事,互相告诫:碰到强盗,不要像牛缺那样。不久,一个燕国人到秦国去
,路上又遇到了强盗。想起别人的劝告,便和强盗尽力争夺,一会儿就寡不敌众被强盗抢走了
东西,他又追上去低声下气地请求要回财物,强盗恼怒地说:“我们让你活下来已经够宽宏大
量了,你却还不停地追我们,我们的行踪将要因你而暴露了!既然已经当了强盗,就没什么仁
慈了!”于是,便又杀了他。
故事二:春秋时候,鲁国一个姓施的人家有两个儿子,一个喜好学问,一个喜好兵法。喜
好学问的儿子用学问去游说齐侯,齐侯任用他,让他做自己儿子的老师;爱好兵法的儿子用兵
法去游说楚王,楚王很高兴,让他做军官。两个儿子都得到了丰厚的俸禄,使他们原本贫困的
家富足而且荣耀。施氏的邻居孟氏非常羡慕,便请教施氏谋取功名的方法,施氏便把两个儿子
的情况告诉了孟氏。于是孟氏的一个儿子用学问去游说秦王,秦王很生气地说:“当今各国都
是弱肉强食,如果用仁义治国,必然灭亡。”于是对他施以宫刑。另一个儿子用兵法去游说卫
侯,卫侯说:“我国是弱国,被夹在大国之间,大国我就服从,小国我就安抚,这才是求平安
之道,如果逞强动武,我国很快就会灭亡。如果让你全身而归,你到别国,会给我国带来很大
的祸患。”于是对他处以刖型。
两个儿子回来后,孟氏十分恼火,便斥责施氏。施氏说:“合于时势的昌盛,违背时势的
灭亡。你的儿子所学的与我们相同,结果却与我们相反,这是违背时势的缘故,而不是行为本
身的荒谬。天下的道理没有永远对的,也没有永远错的。过去用的,现在或许要抛弃;现在抛
弃的,将来可能要用到。用或不用,都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啊。”
古语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随着家庭教育浪潮的兴起及广大家长教育意识的觉醒,人
们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知识的学习以及经验的借鉴。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需要什
么,市场上很快就会出现什么,当父母们渴望孩子考学成功时,便出现了《轻轻松松上×××
》、《我家出了个××博士》、《×××女孩》、《×××男孩》;当父母们渴望孩子摆脱平
庸时,市场上又出现了《天才与俗物》……面对这些教育“神话”,大家怦然心动;为了孩子
,家长们纷纷慷慨解囊,买下了许多家庭教育指导书籍,可是读后却并没有获得太多的教益。
一般来说,他们都对书中成功事例极度羡慕,并因此对作者提出的观点完全认同;但是,在随
后的实践中,他们却发现书中的内容与现实有着巨大差距,很多经验根本无法运用,所以最后
只能以一声叹息结束。许多家长不禁焦虑地问:为什么那么好的经验我就用不上?究竟什么样
的经验才适合我的孩子呢?
家长的焦虑疑惑充分说明,机械地照搬、模仿不仅不能给我们真正的帮助,还会让我们陷
入新的困境,情况因此变得更糟。我们要向别人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但是我们首先要科学地
对待学习和借鉴本身。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呢?
对“教育神话”的追问
借鉴中之所以存在问题,主要出于两方面的原因,一个是成功者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借鉴
者方面的原因。我们先来讨论成功者方面的原因,主要谈两点。
《做好父母这件事》第二部分
借鉴的智慧(2)
一、成功者的经验等于成功的原因吗
市面上曾经流行过这样一本书———《我家走出四个博士》,书的作者是李振霞教授。我
有幸听过一场李教授的报告。我发现她的四个孩子不仅学历高,而且都不是那种高分低能的人
,而李教授所说的“父母和孩子实现双赢”,也确实不是一句空话。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
们是不是就不用再对李教授的经验进行分析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客观地讲,李教授的教育经验确实有独到之处,但于此同时我发现,李教授的经验也有许
多地方值得商榷,尽管她的事实是那么有力。比如说,她建议父母在家庭内部创造学习的氛围
,这看起来很合理,但是,细想一下我们就会发现问题。
就社会发展的观点来看,提倡建立学习型家庭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就任何一个非学
习型的家庭来讲,建立学习型氛围是谈何容易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在那些处于半文盲状态的商
贩、农民、工人家庭里,父母怎么能创造出像李教授家那样的学习氛围呢?
不同的家庭氛围对孩子有不同的促进或破坏作用。一个学习氛围浓厚的家庭里的孩子成功
了,我们就建议大家创造学习氛围;那么,假如一个商贩家庭的孩子成功了,而且孩子的确从
父母早出晚归的奔波中受到了激励,那我们是不是就要建议家长都起早卖菜呢?又比如说,李
教授建议给孩子讲故事,她说从小就给孩子讲杨家将、董存瑞的故事,后来她的一个孩子就舍
身从水中救人。但是,她给孩子讲董存瑞的时候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而在30多年后的今天,
还有几个孩子能听得进去董存瑞的故事呢?
李教授教育的成功应该说不容置疑,可是李教授介绍的成功经验却问题百出,这很矛盾吗
?NO!我们举两个例子来解释一下:一个优秀的运动员未必是一个优秀的教练员,一个人身体
好决不能就由此推论他是健康专家。李教授自身成功了,并不意味着她能指导别人获得成功,
“当别人的教练”;李教授的自认为的“经验”并不一定等于她真正成功的原因,更为准确地
说,成功者所认为的经验并不等于成功的经验,前者是人们对规律的认识,而后者是规律本身
,两者往往相去甚远,还有可能毫不相关。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不是由一种原因促成的,而是一种结果多种原因,即一果多因。人们在
梳理成功的原因时,必须要有一个全面的把握,而且还要分辨出各种因素在促成结果的过程中
所起到的不同作用。总结经验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进一步说,一个成功者能否把握他自己
的成功过程,是一个问号。
由此看来,我们在借鉴别人的经验的时候,不应轻易地接受,还要开动脑筋、睁开眼睛,
进行必要的分析和判断。
二、所有的成功都是值得借鉴的吗
所有的成功都值得借鉴吗?非也。有些成功属于特例,并没有什么推广的价值;有些成功
的途径本身就存在问题。这两种情况在钢琴王子郎朗身上就有一个集中的体现。
《爸爸的心就这么高》曾是书市上的一本惹人注目的畅销书,书中讲述了钢琴天才郎朗的
奋斗经历和他的父亲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的巨大作用。郎朗的确是钢琴演奏领域的一个奇才,他
继承了父亲争强好胜的天性、极高的天分和开朗的性格。在他们的成功经验里,父亲的苛刻要
求、细心关照、全力支持,对于孩子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忽略,足以证明这本书对读者并不是特别地负责任。
首先,郎朗的天分绝对是万里挑一,爸爸的心就这么高的前提是孩子的天分就这么高,我
们应该注意到,父亲近乎苛刻的要求是以孩子超人的天资为基础的。郎朗的事迹,实际上是一
个特例,已经超出通常情况的范围了,并没有太多的借鉴价值。如果不明确地声明这些,就很
容易对家长形成误导。
其次,书中提到的父亲对孩子实施的体罚方式并不值得提倡。郎朗的父亲对孩子的体罚强
度已经远远超出了常人的想像,而且曾经一度逼孩子走向悲剧的边缘,这是十分不足取的。
再次,贯穿全书的强烈的功利意识也是应该批判的。书中,朗朗的全家从很大程度上可以
说是在进行一种赌博般的孤注一掷,孩子出人头地成为了他们人生最大的追求,艺术是他们的
手段,孩子获奖成为全家人的最高期望。我们不难想到,孩子成功了,全家人当然会高兴得热
泪盈眶,然而,失败了呢?获奖和出人头地都是少数人的事情,这种功利心将会成全这些少数
人(天分高且机遇好的人)而伤害其他的多数人。我认为这首先是对人的一种不尊重。
《做好父母这件事》第二部分
借鉴的智慧(3)
如果说李教授的事例说明“一果多因”的道理,那么,郎朗的例子应该给我们带来“多因
一果”的启示。我们要达到一个结果,方式、方法和途径都是多样的,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
”。比如说,要获得财富,有的人靠的是自己的劳动,有的人靠的是自己的知识,还有的人靠
的是自己的智慧;但是,买彩票也可能有发财的机会,赌徒也可以腰缠万贯。难道我们也要学
习他们,通过后面这两种途径致富吗?
从另一个方面说,一个失败结局的出现,也有多种原因。有些人自己很努力,选择也很正
确,但是依然失败了,为什么呢?也许只是背运而已。比如,一个老练的渔夫,有很高超的技
术,也选对了捕鱼的路线,但是天气突变,他很可能空手而归。相反,一个懒惰的农夫,也能
在树桩前捡到一只因慌不择路而撞死的兔子。我们的生活中存在许多偶然因素,它们可能影响
我们做事的结果,难道我们会因此而舍弃勤奋去守株待兔吗?
在家庭教育中并非所有的成功都有借鉴的价值,也不是所有的失败都没有借鉴的价值。无
论成功或者失败,别人的结果对我们的意义并不大,关键是要从别人做事情的方式和过程中学
到有价值的东西。
危险的捷径心理
有些学生在学习中只求答案不问思路,学数学只要知道得数就行,学政治只要知道标准答
案就行,这些学生很难取得好成绩;有些成年人在单位里也是这样,他们最希望领导告诉他们
工作该如何做,却害怕领导让他“看着办”,这些人是很难当上领导的,他们也算不上好的下
属。
与之非常相似的是,许多家长都曾经问过我,有没有现成的、完整的家庭教育方案。其实
,我们只要冷静地想一想就会发现,这些家长的这种期待本身就有问题,他们的这种“捷径心
理”和学生只求答案不问思路又有什么区别呢?
家庭教育的本质是人格传递,人格的传递是与家长自身的人格特征紧密联系的。不同的家
长有不同的人格,面对这么复杂而巨大的差异,我们最佳的、也是惟一的选择,就是因人制宜
。这种人格传递所需要的因人制宜的程度,是技能训练所需要的因人制宜程度远远不能比拟的
。我们怎么可能提出一个现成的、完整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方案呢?难道人世间会有包
治百病的药吗?
那么,在捷径心理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呢?
一方面是一种思维上的惰性,长时间的深入思考是艰苦的,惰性心理使人们不愿进行思考
。于是人们就有了这样的潜意识———要是能直接从别人那里获得答案或者结果,那就太好了
!另一方面,很多人在心理上也存在惯性,他们已经习惯了听从和执行别人的命令,而不是自
己去思考、发挥和随机应变。当他们面对问题时,往往找不到思考和判断的立足点,同时他们
对自己也缺乏信心。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怀有的捷径心理往往会导致两种结果:一种是受误导,在时间和经济
等方面蒙受损失;另一种结果就是致使家长不立足于自己的现实、不会开发和运用自己的智慧
。
所以,也许我们每一位家长都需要经常对自己说:开动脑筋,相信自己!
借鉴的智慧
面对十道数学题只做对了一道的女儿,周弘没有指责,也没有叹息。相反,周弘却惊呼:
“你太了不起了,这么难的题目你竟然都会做!”
而卡尔•威特却从来也不放过孩子的缺点和失误,对孩子的出色表现他总是很保守地予以
肯定,更极力避免客人当着孩子的面对孩子加以称赞。
为什么同样是教育自己的孩子,在周弘和卡尔•威特这两位家长身上会出现如此明显甚至
是有些对立的差异?我们又应该如何看待这些差异呢?
我们需要向成功的经验学习,但也要知道,别人的经验也可能把我们蒙蔽。我们必须对于
自己学习的对象进行充分分析,要看到经验产生和适用的条件是什么,也要清楚,客观条件的
不同必然导致教育策略和方法的不同。
《做好父母这件事》第二部分
借鉴的智慧(4)
从上文中可以看出,周弘对女儿采取的是“赏识”教育。无可否认,赏识教育的兴起和流
行,是教育界的一个进步,它让人们更重视鼓励与赞扬的作用了。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周
弘的女儿是一个残疾儿童,而周弘那种夸张的称赞,对微小的进步所表现出的巨大惊喜,都是
针对一个内心极为脆弱的残疾女童而言的,这是正确的。而如果教育对象是普通的儿童,家长
就不需要表现出这么激烈和夸张的赏识,那样会使孩子很难受。因为谁也不想受到夸张式的称
赞,一旦称赞本身被认为与事实不符,称赞就不再是称赞,而成了哄骗。在我的家庭教育咨询
中,就有不止一个父母对我说过这样的情况———“当我对孩子进行‘赏识’教育时,孩子却
对我说:‘别跟我来这个!’”
而卡尔•威特的情况则与之相反。虽然小威特降生时也被人们看成是弱智儿童,但是经过
老威特的精心教育,几年后他已经变成了名震一方的“神童”。大家对小威特的赞誉已经够多
的了,假如老威特再不严格要求小威特的话,那么小威特就会很容易变得轻狂骄傲。
应该说,无论是周弘的家庭还是卡尔•威特的家庭,都不是普通的家庭,所以他们采取的
教育方式也都不寻常。我们的孩子并非残疾,也不是天才,所以我们既不需要夸张的赞扬,也
不应该求全责备。我们要靠赏识来唤起孩子的信心,也要靠严格的要求来使我们的孩子不断进
步。究竟应该如何做,需要视孩子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此外,家长们在借鉴成功教育经验时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通病,就是只重视显性教育而忽视
隐性教育。家庭中的显性教育是指家长直接影响子女身心发展的方面,比如教育观念、教育目
标、教育方法、教育内容等;隐性教育则是指家长素质和家庭生活对孩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比如家长的个人修养、文化素质、家庭的生活方式、家庭的经济政治地位、人际关系等。事实
上,隐性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潜在资源,很多时候,它对孩子的发展起着比显性教育更为重要的
作用。
哈佛女孩刘亦婷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许多家长都很羡慕刘亦婷的父母对她的成功教育
,然而,除了羡慕和认同感外,家长们得到的东西并不是很多。《哈佛女孩刘亦婷》一书虽然
讲了不少事例和经验,但是对于刘亦婷成功的背景和基本的成功要素却没有充分阐述。比如,
刘亦婷的外祖父是大学教授,外祖母是幼儿园园长,父亲也是高级知识分子等等。这些家庭背
景都为刘亦婷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怎么能只看到刘亦婷的成功,而忽略这些背景呢
?
再比如上边说到的卡尔•威特的教育。我们不能忽略的是,卡尔•威特本人是博士和牧师,
知识渊博,善于说教是他的特点,而这些都是普通家长所不具备的。同样不可忽视的是,180
年前的德国和今天应试教育体制下的中国有着十分巨大的差异,我们在学习他的教育经验时,
也都应该考虑到这些因素。
成功无法复制,因为任何成功都是在特殊的环境和条件下产生的,成功和成功在本质上是
不同的。
我们在理解教育原理和接受别人经验的过程中,必须既要知道究竟有哪些因素在起作用,
又要知道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什么。大多数家长在借鉴别人经验的时候,并没有理解分析别人
的经验,并不知道别人的成功是如何取得的,所以他们也不能真正地从别人成功的经验中受益
。相反,片面、僵化的效仿会束缚他们的手脚,情况也会因此而变得更糟糕。
《做好父母这件事》第二部分
警惕,我们的弱点会被孩子学到(1)
孩子按照我们的要求做的事,占其行为的20%;而按照我们的行为做的事,要占到其行为
的80%。所以,为了孩子,我们不能太随便地做人和做事。另一方面,教育的启蒙也是人生的
启蒙。先反观我们自身,然后,去思考教育需要加强些什么、避免些什么,教育就会达到更好
的效果。在此,我将一些对人生的观察记录在这里,与有缘的家长朋友共勉。
一、平庸
每个人都曾经对自己的人生有过十分美好的设想,总是有某些时刻,人们发现自己是那么
可爱、可塑甚至不同凡响。遗憾的是,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这些想法和感觉越来越弱,30岁
的人已经有了顾忌,不再那么轻易地“口出狂言”;40岁的人很少再寻求什么突破;到了50岁
,人们会觉得“人生不过如此”。在他们看来“人的潜能是无穷的”、“人皆可以为尧舜”这
些话不过是说说罢了。挫折、压力,以及众多客观条件和自身条件的限制,渐渐地削减了人们
的锐气和雄心……
那些最终安于现状的人们,其人生状态究竟是“成熟地脚踏实地”,还是“人生的搁浅和
停滞”呢?
二、权威
老师说的!
书上说的!
大夫说的!
专家说的!
毛主席说的!
……
人们大多不喜欢思考,人的思考能力也相差悬殊,而这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的———热爱思
考会提高思考能力,思考能力低会面临更多一无所获的结果。所以,属于前一种情况的人越来
越爱思考,而后一种情况的人会越来越回避思考,由此形成循环。绞尽脑汁的确是一件很辛苦
的事情,而人的本性是好逸恶劳的。所以人们大多选择走“捷径”,比如听从权威,比如看大
多数人怎么想,比如沿袭已有的思维方式和观点。于是,出现了权威崇拜、从众心理和思维定
势。
三、表面
明显的事情、表象的东西最容易被人们注意,然而,表象和本质却经常大相径庭。遗憾的
是,人们往往只关注这些表象而不去思考表象后面的本质。当下,家长们大多关注孩子在学校
里的分数和名次,因为分数和名次是最显而易见的。
其实,一个人在社会上能否生存和立足,跟他考多少分、从什么大学毕业关系并不是很大
。熟记化学分子式或者一篇生涩的古文,对我们现在的生活有多大的意义呢?学非所用已经是
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即便是从事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工作的人,他们所用的知识也不完全是
来自于课堂所学,而需要在实践中再学习。一个人在自己的领域是否有所建树,与这个人对这
个领域的敏感、执著程度密切相关,与他的方向感和灵活性密切相关,而这些都是课堂上不讲
、老师不要求、家长不关注的东西。一个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到了多少具体的知识意义并
不大,是否能够获得科学的启蒙、能够感到科学启蒙和知识的必要才是最重要的;那一次次的
考试分数也没什么价值,孩子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学习风格、思维方式,以及掌
握适合的学习策略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学习能力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生存能力之一;那无数的班
级乃至学校的排名更没什么价值,孩子通过学习这件事情获得自信、自尊乃至对待压力和成败
的策略,才是真正影响深远的东西。家长如果只注重分数和名次,就会忽略真正重要的东西;
同时,家长只重视分数和名次,也不利于孩子获得良好的分数和名次。
《做好父母这件事》第二部分
警惕,我们的弱点会被孩子学到(2)
四、干扰
我本想看10分钟电视,然后继续手头的事情,可是当10分钟马上快到的时候,我最喜欢的
明星出现了,这可是不多见的机会……结果,我看了两个多小时,再做手头的事情,一点感觉
也没有了……
本来我晚上是准备做一个计划,不愿意跟他们一起吃饭的。可是我那个朋友呀,打了三次
电话,我不去真是不好意思。谁想到那个该死的饭局到晚上10点才散,还害我喝了那么多酒,
回家倒头就睡了……
当我们好不容易想要做点事情的时候,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小事情干扰我们,我们真的不
想排除那些干扰吗?NO!我们真的不能排除那些干扰吗?NO!可为什么我们总是被它们打断呢
?不知道!就是在这样一次次的一念之差里,我们那点有限的精力和时间被白白地消耗掉了。
五、想当然
两个旅行中的天使到一个富有的家庭借宿。这家人对他们并不友好,不让他们在舒适的客
人卧室过夜,却在冰冷的地下室给他们找了一个角落。当他们铺床时,较老的天使发现墙上有
一个洞,就顺手把它修补好了。年轻的天使问为什么,老天使答道:“有些事并不像它看上去
的那样。”
第二晚,两人又到一个非常贫穷的农家借宿。主人夫妇俩对他们非常热情,把仅有的一点
点食物拿出来款待客人,然后又让出自己的床铺给两个天使休息。第二天一早,两个天使发现
农夫和他的妻子在哭泣,原来他们惟一的生活来源———一头奶牛死了。
年轻的天使非常愤怒,他质问老天使为什么会这样———第一个家庭什么都有,待人吝啬
,老天使还帮助他们修补墙洞;第二个家庭如此贫穷,待客热情,而老天使却没有阻止奶牛的
死亡。“有些事并不像它看上去的那样。”老天使答道,“当我们在地下室过夜时,我从墙洞
看到墙里面堆满了金块。因为主人被贪欲迷惑、不愿意和人分享他的财富,所以我把墙洞填上
了。昨天晚上,死亡之神来召唤农夫的妻子,我让奶牛代替了她。所以有些事并不像它看上去
的那样。”
许多时候,事情并不像我们想的那样,靠想当然做事是不可行的。用想当然判断是非,难
免会是非颠倒,错怪他人;用想当然决定利害,往往因小失大,误入歧途;有些事情,看起来
容易,可是做起来,却远不是那么回事;有时候我们感觉那件事情好难,简直想像不出起点和
终点该如何连接,可是真做起来,反而感觉不是很困难。想当然是如此地不可靠,可是追个究
竟又太辛苦,于是我们还是“想当然”,仿佛我们总是输得起。
六、自制
我不能再吸烟了,喉咙好痛,可是我就是忍不住……
该起床了,该起床了,还有好多事情呢!早点开始会轻松一些……可是天气好冷呀,要不
再躺一会儿?
他已经一点也不在乎我了,我不该再爱了,可是我还是一次次地去找他,然后又一次次地
后悔……
总是有些事情,我们明知道不该做,但是却做了;又有另外一些事情,我们知道必须要做
,可是我们就是做不了。于是我们抱怨自己的自制力好差。自制力是什么呢?要再长几岁我们
才能管住自己?
有人说:只要能对自己多一点点的克制,我们就会因此变得强大起来。可是,我们就是缺
那一点点。那“一点点”,我们还要缺多久?
七、尝试
我没有做过,半点经验也没有……
我感觉我的能力还不够……
自那一次后,我再也不敢了,一次也不敢了……
我不愿意表现自己,因为我感觉自己不值得表现。可是,没想到那些站在台上的人还不如
我,而底下的观众居然也对他们称赞有加……
我总是感觉自己不行,可是我又经常发现,那些还不如我的人反而都成功了……
绝不是只有孩子才存在缺乏自信的问题,所有的人都会不时地面临自我怀疑。人类的脆弱
与其说是源于能力的不足,不如说是源于对自己的错误判断和过分担忧。由于曾经的挫折、他
人的评价或者缺乏经验,对于那些本来可以做到的事情,人们常常不敢去进行尝试。
《做好父母这件事》第二部分
警惕,我们的弱点会被孩子学到(3)
通常,人的本性是趋乐避苦的,这个“苦”包括不安、不确定、被自己和别人怀疑。人们都愿意做十拿九稳的事,习惯于万事俱备的时候再去寻找东风,而规避准备不足甚至完全不知结果如何的尝试。对于那些有明显威胁的尝试,人们更是避之惟恐不及。
但是,不去尝试,我们又怎么知道自己的能力、怎么知道事情的究竟呢?如果不了解自己和实际情况,我们又怎么判断呢?如果没有成败的砺练,我们又怎么成长呢?
八、自我完善
人类拥有着巨大的能量和智慧,文明飞速发展,但是人类已经做的远没有他们应该做的那么好、那么多。有太多的人生被遗憾地搁浅了———那些靠出卖体力生存的最底层的劳动者,那些小富即安的人们,那些不思进取、得过且过的人们……很多人已经习惯了生活在低质量的层次里面,人们越来越不相信自己有什么惊人的智慧或者巨大的能量,尽管身边或者远处不断有人证明给他们看。
人生的机遇相差很大,各人的天赋也大相径庭,但是,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每个人都有可能比他现在更聪明、更坚强、更成功、更有尊严感。从来没有谁优秀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即便是华盛顿、马克思、毛泽东、甘地……自我完善和提升是一条没有终点的路。每一次自我超越都会带来新的人生境界,让生命的阳光更加明媚,这就是那些觉醒的人孜孜不倦完善自我的原因和价值所在。
鲍威尔的“人生信条”
一、事实并没有想象的那样糟糕,一觉醒来状况就会好转。
二、全身心投入才能有所突破。
三、避免自我和职位贴得太近,以防失去了职位就泯灭了自我。
四、坚信我一定能做到。
五、选择时要小心,得到的可能就是所选的。
六、 不要让相反的事实挡住好决定的道路。
七、 你代替不了别人选择,也不要让别人代替你选择。
八、 注意细节。
九、 分享信任。
十、 镇定,和善。
十一、 目光长远,要求严格。
十二、 不要向恐惧屈服,不要轻易说不。
十三、 乐观是力量的倍增器。
《做好父母这件事》第二部分
小心,教育也会“伤”人(1)
一、与教学混淆了的教育
在我们的观念中,所有的教师都被称为“教育者”,其实“教育”和“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那些通过催逼让一个孩子背熟了几首唐诗的人,以及通过机械的练习让学生熟悉了勾股定理的人,并不一定是教育者。只传递知识,而不能建立孩子对知识的热爱态度、不能让孩子在思维和人格上受益,这样的教学并不是教育。我们身边的教学工作者众多,而教育工作者实在是凤毛麟角。
进而言之,糟糕的教学工作者不仅不是教育工作者,而且是反教育者。我曾经给一个教育同行介绍蒙台索利的书,他看完后我问他怎么样,他说:挺受启发的,就是不太系统。我很惊讶他居然用“系统与否”来评论一本书。“就是不太系统”这句话的背后隐藏着十几年课堂教学灌输的观念———要完整,要有序,要纲举目张。如果这么说的话,那么《论语》也不够系统,可是在中国文化史上,有几本书能比《论语》影响更深远呢?
这位同行身后的“糟糕的教学者”已经破坏了他的思维结构,而且我相信,“形式大于实质”这样的遗毒还会被我这个同行一直传递下去。
再比如说作文教育,写作的本质是内心的表达,倾听自己的心声,唤醒自己的感受应该是最首要的,然后才是去尝试表达,并通过练习、摸索、借鉴来提高自己的技能。而现在的作文教育恰恰相反———不引导孩子感受生活,不引导孩子体会各种感情,却直接把写作六要素、名言词汇等灌输给孩子。感觉是理智的先导,在孩子没有感受过文学的魅力、没有尝试过体会和表达以前,这些形式上的东西对孩子而言只是一种负担,而不会对他们产生任何帮助和启发。所以,在高考作文中才会有四成的学生“父母发生了车祸”;所以学生才会写到妈妈就是自己生病如何被照顾,谈到老师就是“夜深了,办公室的灯还亮着”。于是,“写作”这样一件最有意思的事情,变成了让大多数学生都头疼的事。问题的根源就在于,那些糟糕的语文老师本身就没有受到过文学的启蒙,连他们自己也不会写东西。这些糟糕的“教学者”破坏或者降低了孩子对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一个人终生讨厌数学,仅仅是因为他连续遇到了几个糟糕的数学老师;一个人一辈子抵触写作文,仅仅是因为某个老师把语文变得味若嚼蜡,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由来已久。所以我要说,教育已经不是教育太久了。
二、教育“洁癖症”
教育和生活本来就是不可分割的。教育就是为了让人更好地生活,什么样的生活就给了孩子什么样的教育。然而,在现实中,我们的教育回避了太多的东西,有几个母亲跟女儿讲过自己当年的春心萌动?有几个父亲和自己的孩子探讨过克服过度自慰的经验呢?当自己去给别人送礼或者接受别人的非礼节性礼品时,有几个家长会给孩子一个客观的说明呢?
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家长仿佛有“洁癖”,习惯在学生或者子女面前“严肃、正经”,这个不能讲,太不正经了,那个不能讲,太庸俗了,仿佛不如此就不是一个好的教育者。其实这种意识是我们的一个大包袱,我们没什么了不起,只不过比孩子早来这个世界一段时间而已,我们和孩子都只是在这个天空下生活的人,没必要把自己抬得有多高。
我认为,只要是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事情,我们就不应该回避;生活中必然遇到又经常出现的事情,我们就更应该深入地思考它们,从而给孩子合适的教育。假如我们不教育孩子,孩子就会从其他渠道去寻求答案,如果运气不够好,碰到了不良渠道,那后果就将是我们无法承受的。
无论是情感、性、还是自己人格上的阴暗面、自己不太光彩的经历,都可以讲给孩子听。不要担心自己在孩子心中会失去威信。袒露自己的阴暗面,袒露自己内心的隐秘,不仅不会让孩子看不起我们,相反会让孩子更加尊重我们,因为这体现了我们的勇气和真诚。即便我们有过失,孩子也会包容我们。最重要的是,孩子会从我们的经历中获得宝贵的经验,由此而比同龄人面临更少的危险,付出更少的“学费”。
《做好父母这件事》第二部分
小心,教育也会“伤”人(2)
“假正经”对孩子的危害远远大于“不正经”,因为孩子面对“不正经”未必就会效仿,但是“假正经”会让孩子感到自己被骗了,会让孩子认为世上没有“正经”可言。同样的说法也适用于“伪道德”。生活从来不是完美和单纯的,粉饰过的“生活”、扮演出来的“教育者”,只能带给孩子虚假的概念而不是理性的判断和权衡后的选择,而我们要的显然不是这个。
只有当一个人把自己的一切暴露于众、且仍能保持自尊和自信的时候,他才有真正的自尊和自信。否则他就是表演。
———马斯洛
三、教育“近视病”
长久以来,人们争相议论的永远是哪个孩子能够背诵多少首唐诗,而不是哪个孩子多么喜欢唐诗,尽管后者比前者更有意义;人们津津乐道的也总是哪个孩子考上了什么大学,而不是哪个孩子多么独立、多么有勇气,尽管后者可能比前者更加重要。
教育者最应该关注孩子的什么?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人们容易被最表面和最明显的东西吸引和迷惑,这种现象也许不只出现在教育领域,但是它在教育领域却最突出。我们关注的是孩子的分数、名次、考上了哪所学校,却忽略了那些对孩子的成长真正有深远意义的东西———学习的心态、学习的策略、对自我的认识、成长的心路历程等。当孩子在自己成长的路上遇到严重的困惑和挑战的时候,他们的父母往往并不在场,从背后传来的父母的声音是那么的单调和令人生厌:好好学习比什么都强!整天看你莫名其妙的,不知道你到底在想什么!
虽然孩子的内心深处非常渴望有一个亲切成熟的声音来安慰和鼓励他们,可是到了中学后,却没有几个孩子愿意跟父母说心里话。因为父母不理解他们,谈话常常是刚开个头就又被扯到学习上,被扯到“大道理”上了。孩子不说自己的心事,不是他们不愿意说,而是一次次的教训让他们没办法说!
教育者的关注太表面化、太片面化了。我们关注的所在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方向错了甚至是反了,我们的努力会有什么结果呢?这样一来,父母只能“吃力不讨好”,难道现实不是这样的吗?
关注应该关注的东西,是父母们必须做的事。
四、教育者的错位
家庭教育专家坐在高高的报告台上,家长坐在台下阴暗的灯光里;家长坐在椅子上,孩子则战战兢兢地站在旁边。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就好像是军官和士兵、上级和下级。更为糟糕的是,人们对此已经习以为常,如果作报告的人不吹嘘自己,很多人就会觉得他不可信。很多教育者不仅有固定的位置,而且有固定的腔调。他们在家长面前净说些空泛的大道理,看似很有学问,实际上对于家庭教育却起不到什么作用。
要正确地教育孩子,教育者首先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教育者决不是“灵魂的工程师”,因为孩子有他们自己的灵魂;教育者充其量只是“园丁”。园丁的第一使命就是了解植物的本性和所处环境的特点,不强行修剪,而是因材而育,园丁的职责不是凭空创造花草,而是让植物的天性更好地发挥和展现。所以,与其说植物遵从园丁的想法生长,不如说园丁遵从植物的本性来对其加以培育。
教育者不应该是导师、领袖和上级,而应该是令人尊敬和信服的朋友,能通过一种合适的方式让受教育者接受必要的建议。教育者不应该站得比孩子更高,也不应该站在孩子的对面,而应该站在孩子的身旁,与孩子一路同行,只有跟孩子共同生活、把孩子当做一个平等的人来尊重和了解,我们才能发现他是怎样的一个“人”,而不是怎样的一个“孩子”。而我们的责任就是帮助孩子成为他本可以成为的那个人。
五、关于“大道理”
“别跟我讲大道理”、“净说些大道理”……得到这样的回答,就会被认为是在讲大道理,是教育失败的标志。
事实上,人们并非讨厌听道理,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一语点醒梦中人”、“话是开心锁”等,都说明了道理对人的启发和指导作用。为什么道理会成为“大道理”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我认为,形成这个问题的原因,首先跟讲大道理的人的认识能力有关。大道理就是说不到点子上的大原则、大方向,为什么说不到点子上?是因为讲道理的人自己就不知道道理在哪儿。其次,与讲大道理的人是否信奉自己所说的有关,如果他自己都不信,那他就是用大道理来骗人。再者,与讲大道理的人是否言行一致有关,如果他说的连他自己都做不到或不愿努力去做,却还要去要求别人,那当然就只能产生“大道理”的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