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般认为灯红酒绿、纸醉金迷才是纵欲,不过在较微细层面上,只要有条件,每个人都愿意纵欲,这是人们逃避不安的习惯性方式。用来帮助我们逃避不安的种种活动本身又会带来新的烦恼和问题。我们的初衷是让自己免于痛苦得到安适,实际做的却是用一种痛苦代替另一种痛苦,如此循环往复,更强化了我们的恐惧 ——希阿荣博堪布微博
https://weibo.com/xirarongbo?from=myfollow_all&is_all=1
修行者对因果和缘起有着坚定的信解,面对生活的不幸和苦难,能化解的便积极去化解,须承受的则甘心承受。以忏前戒后的心行,怀着隐忍和慈悲,去了结往昔恶性的因果,引生良性的因果。所谓旷达就是视野宽广,了达事物在广阔的时空跨度里发展变化的情况和规律,从而随缘因势,因势利导——希阿荣博堪布微博
https://weibo.com/xirarongbo?from=myfollow_all&is_all=1
【愿您逢苦不忧丨寂静FM•第132期】
https://mp.weixin.qq.com/s/zn9Uyi0yzIlkgxjLJNeKPw
【《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写给现代人的实修心要】
上师新著《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正式出版发行[attach]820201[/attach]
2018年9月9日,《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正式出版发行。 《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是上师希阿荣博堪布将自己修学大圆满前行的体验写成的笔记,同时也是一本写给现代人的实修心要。二十七万余字,凝聚上师和历代传承祖师的智慧精要,可谓字字珍贵。
此书为“扎西持林丛书·上师系列”继《次第花开》《寂静之道》《生命这出戏》《透过佛法看世界》之后的又一本珍宝著作。
新书内容简介:
被称为九乘佛法之巅的大圆满法,传统上需要经过前行实修方能进入。前行修法堪称一切佛法修持的根基和精华,古往今来无数行者将其作为终生必修课。十九世纪大成就者华智仁波切撰著的《普贤上师言教》,是藏地流传最广的大圆满前行引导文。
如今,希阿荣博堪布在《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中,将《普贤上师言教》中的诸多实修窍诀,以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娓娓道来;并列举大量现代案例,详细深入地探讨了在现代社会中修持佛法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当今时代的心灵成长之道。
这是一本为我们这个时代量身打造的现代版大圆满前行引导文,同时也是一本实修心要备忘录。书中活泼的文字如温泉般滋养心田,涤荡宿习,纵然你未曾修行,经由这般浸润与耕耘,曾经烦恼丛生的心田,一样生发安乐的苗芽。
堪布对现代人心理的关照可谓独到而精微,他深深知晓向烦恼开战时我们每次抬脚的无力与怯懦,僵硬与困惑;继而在为我们量身定制的行进地图上,铺陈窍诀,一一开解;更走在我们前面亲切垂范,鼓舞前行。
仅仅随学他,便能令我们获益无尽。
2018年9月8日
http://www.ptz.cc/plus/view.php?aid=505754&method=preview
【希阿荣博堪布:正念的修持,是朝圣的重要内容】
https://mp.weixin.qq.com/s/q7oPoqkwAYV7Ttk9lhTuGg
现在有一种流行的说法:生活即修行。但我想很多人都误会了,以为过生活就是在修行。其实不然,这至少不是佛教所说的修行。举例子说吧,你经历过悲欢离合,这不是修行,只是经历; 如果你在那悲欢离合间体认无常、缘起、因果,这是修行。生病,本身不是修行,借由生病而认识到与生俱来的脆弱、忧苦,由此生起出离心,或推己及人,由此生起悲悯之心,这是修行。
所以说,生活本身不一定是修行,但如果你能把生命经验,顺境、逆境,是苦、是乐,用于巩固你的出离心、菩提心、空性的见解,这才是修行。大概只有这个时候,你才可以说:一切都是上师的加持。否则,对多数人而言,经历、遭遇不过循业流转,轮回如是,怎会都是上师的加持?——希阿荣博堪布《次第花开》
【希阿荣博上师长久住世愿文・降魔胜利鬘】
http://www.ptz.cc/plus/list.php?tid=73&cid=74
我们听从上师的教导,开始闻思佛法。佛教经典的文学之美、逻辑之美、思维之美,各种理论、概念、公案让你振奋赞叹,但这一切如果没有融入你的心相续转化成你个人的领悟,对你来说就只是一堆知识。 ——希阿荣博堪布
【闻法不是为了卖弄学问】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285f08e8f10f325c949
【马未都:我在扎西持林】
https://mp.weixin.qq.com/s/3jaGtcKyQRgcJ8n88NkTOw
【经历苦难的意义 | 寂静FM•第116期】
https://mp.weixin.qq.com/s/o1zJK4FC31jTQwyC1ncTnw
问:
世间一日少不了竞争,佛法让我们宽容忍让,可是退可能伤害我们身边亲人的期待,进可能伤害别的竞争者的成功心,该如何抉择?
【放不下,又拿不起,何必弄得很为难】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26c876c9137d1aff2b0
普通人的“不分别”主要指减少贪婪、嗔恨、欺骗、嫉妒、狐疑、谄曲等等恶分别念。在此基础上,凡夫修行者的“不分别”主要指禅修中的安住修和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空性的定解。然后再逐步增上,达到圣者菩萨的“不分别”境界。 ——希阿荣博堪布
【“不分别”,并不是要大家都不辨善恶 | 寂静FM•第115期】
https://mp.weixin.qq.com/s/TCzyQAifLvVwlH1i9hAT_A
相信行善得福,造恶感苦,并且身体力行断恶行善,这样才能自保平安,自求多福,自得其乐。空谈理念,或者拿佛法作调节情绪、安慰精神的“鸡汤”,仅此而已的话,当时似乎是明白一点儿了,平静了,释然了,但过后还是不明就里地制造着伤害,因而枉自在苦恼中流转。 ——希阿荣博堪布
【没有皈依佛门,但依然需要懂得取舍善恶】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f12bf4466ad651cf9bc
祝愿孩子们高考顺利,吉祥如意!
——希阿荣博堪布
【致青春,高考季】
https://mp.weixin.qq.com/s/2AWtAf7ZcRy3F4aa7XKxtA
每个人都能或多或少地利益到其他的生命,帮助众生不一定需要很多的外在条件,更多地是需要一颗利益众生的心。有了这种心,便会在不同情况下随顺因缘利益众生。 ——希阿荣博堪布微博
【回忆往事,我感激母亲】
https://mp.weixin.qq.com/s/_LNyfSzqScWlgYGdZ2CfFA
我们行持善法引发的善根很容易被嗔心、疑悔、炫耀和不当的回向所毁坏。
【广大回向,我们所做的善法功德不会耗尽】
https://mp.weixin.qq.com/s/xyVA-3ls2CwbyM6-EDRrZQ
一日一日,生活只是这样的擦肩而过啊,不可阻挡也无可挽留。佛陀教我们放下对这无常世间的常执,其实我们不想放下也在放下。这一生不就正在离我们而去吗?因为执著,失去显得格外痛苦。 ——希阿荣博堪布
万事万物都是以无常变化的形式存在的,实际上那是它们存在的唯一方式。我们也许并不知道,与事物真实状态的偏离,给我们带来了多少不必要的痛苦。观修无常使我们的认知逐步趋近事物的真实状态,并让我们有机会成为更有智慧和更快乐的人。——希阿荣博堪布
【从容易理解的角度认识“空性”】
https://mp.weixin.qq.com/s/TPn-Qan2XvdKd4d_LIB7sA
【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uthoruid=1860032070
少欲知足这句老话,放到现在仍然不过时。层出不穷的新需求当中,有很多其实是不必要的,因而减少欲望并不是苛待、压抑自己,反而是善待自己,是学习如何更理性、轻松地生活。 ——希阿荣博堪布
https://weibo.com/xirarongbo?from=myfollow_all&is_all=1
自有生命便有苦,这个生命指的是处于条件局限中的生命,以忧患为本质,与苦不分离。
然而要知道,心的本然状态是超越痛苦的,只因为我们错误的见地、错误的行为让生命显现出种种局限性,才感受到忧苦缺憾。
我们被善业牵引走向暂时和究竟的安乐,恶业则将我们引向痛苦,一再的痛苦。恶业即身口意的错误行为,它们源于对人和事物的错误认识。
错误的认识可以纠正过来,因而错误的行为是有可能改变和停止的。
既然改变了错误的行为,痛苦就有可能结束,不仅是单个的痛苦,还包括轮回中所有粗大、微细、各式各样的苦。
轮回的苦消失了,限制不再,这种状态称为解脱、寂灭或涅槃。
http://mp.weixin.qq.com/s/NG8ybJbJzeiXcmLTITHL_g
希阿荣博堪布官网:
菩提洲
www.ptz.cc
[
本帖最后由 boboshun 于 2018-12-11 08:04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