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称党员优先属于就业歧视,您认为?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 北青网综合 (08/12/04 09:43)
昨天,新华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在北京人才市场海淀分部招聘时,却也意外地遇到了“就业歧视”的质疑。中国政法大学的蔡定剑教授认为,他们规定的职位年龄限制以及“党员、军转、教师、律师优先”的条款属“就业歧视”。
但新华保险公司资深客户经理卢娜莎认为,这样的规定并不排斥其他求职者,与“就业歧视”无关,只是与公司业务有关。
今日调查:教授称党员优先属于就业歧视,您认为?
党员优先没什么影响
党员优先很不公平
户口歧视更严重
具体职位具体分析
“‘优先’涉及公平问题”
昨天,中国政法大学的蔡定剑教授、北京大学的张千帆教授和叶静漪教授以及中国政法大学宪法行政研究中心的学生在北京人才市场海淀分部现场“反对就业歧视”。
在新华保险公司的招聘告示上,有一条要求写道,25岁到45岁,“党员、军转、教师、律师、营销经营等优先”。蔡定剑教授坚持认为,这些要求属“就业歧视”条款。“这是涉及公平的问题。”蔡定剑说。
卢娜莎解释说,保险业务员是一项比较辛苦的工作,不是每个人都能从事,需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还需要很强的责任心,党员、军转干部、教师、律师具有明显的优势,公司优先选择无可厚非。
“国家机关起了坏作用”
蔡定剑虽然希望国家能对就业歧视有强制规定,但他也承认,国家机关招聘的公职人员中也有明显的就业歧视,“比如公务人员当中要求学历、年龄、性别,甚至相貌。”蔡定剑认为,国家公职人员招聘领域存在的这种就业歧视“起了很坏的带头作用”。
“户籍歧视‘最痛心’”
最让蔡定剑痛心的还是目前存在的“户籍歧视”,“户籍歧视是就业歧视最严重的方面,这简直就相当于西方国家的种族歧视”。
蔡定剑对反就业歧视的前景保持乐观。他和他的学生已发动北大、清华、中国政法大学等13所著名高校,在全国十个城市共同发起“反对就业歧视”活动。(本文来源:新京报 记者:郭少峰 秦斌)
理工科女生求职凸显性别劣势
“对不起,我们只要男生。”昨日举行的2008届大学毕业生双选会理工科类专场上,这是许多求职女生听到最多的一句话。近年来,由于理工科女生越来越多,求职时竞争更加激烈。
昨天(11月26日)的双选会场内,北方一家隧道工程建筑公司现场招聘20名工程技术人员,特别注明只招男生。重庆交通大学大四女生小冉拿着求职简历反复自荐:自己出身农村能吃苦,所学的也是道路桥梁建设专业,多次获得奖学金……终于打动这家单位负责招聘的陈先生,但陈开出条件:“那你带一个同专业的男生一起来好不好?”陈先生说,公司野外施工的时间比较多,女职工有诸多不便,确实非常优秀的女生只能少量考虑。
上海一家交通设计研究院已经连续参加了研究生和理工类两场专场双选会,一连两天都没能招够人。“来了很多女生投简历,但我们最想聘用的还是男生。”招聘负责人说,员工常常要熬夜画图,还要经常出差到施工现场,“一般的女孩子都扛不下来。”
“现在学理工科的女生越来越多,而这些专业的就业单位大多偏爱男生。”重庆大学城环学院周老师说,学校这几年所招的女生数量明显增加,过去一个班上仅有几个女生,被戏称为“熊猫”,而现在一些理工科专业的“娘子军”甚至比男生还多。
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用人单位根据自己的工作性质对男女性别有一定要求,不能说性别歧视。理工科女生应凭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到更大范围去求职,成功率会更高一些。
毕业生简历越来越薄
记者昨在双选会上发现,和前两年一窝蜂追求奢华、精美的简历相比,今年毕业生的简历越来越薄。
重庆工商大学的小陈主动展示简历;封面、自我介绍、成绩单,共三页,全部用黑墨打印。小陈称,这种黑白版简历,一份成本不到2元,携带方便,大大降低求职成本。
对于毕业生的简历变薄,用人单位都表示欢迎。一家软件公司的负责人称,他们一场双选会起码要面试上百人,根本没时间细读简历,“太厚的简历让人反感。”他建议毕业生在制作简历时,一定要尽量简洁,把最重要、最闪光的信息写进去即可,最好不要超过3页。(来源:重庆晚报 记者:汤寒锋 杨馨)
调查称国家机关存在就业歧视 学历户口成障碍
“我一直梦想当名老师,现在绝望了。”几天前,记者收到张星的邮件,他在信中这样说。
张星是江西某大学的大三学生,他一直把成为一名教师当做自己的奋斗目标,但正当他雄心勃勃准备毕业后投身教育事业的时候,却意外发现,自己根本就没有资格。
“按照江西省教育厅网站公布的体检标准,男子身高低于160厘米、女子身高低于150厘米,或者男子体重低于45公斤、女子体重低于40公斤者,不予录取成为教师。”张星说,自己的问题恰恰就出现在身高上。至于为什么要在这方面设限制,他很不理解:“我从小也接触过不少个子不高的老师,他们也很受同学欢迎啊!”
其实,不仅是张星有过这样的困惑,越来越多的求职者都遇到过类似的问题。“长相端庄”、“只要男性”、“35岁以下”、“本地户口”……在众多用人单位的招聘启事上,类似的要求和限制层出不穷,仅凭它们,就可以轻易地将很多求职者直接“扫荡”出局。
“这些都是明显的就业歧视。”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所长蔡定剑这样说,“我国目前的就业歧视相当公开,而且特别直接。”
2006年5月和10月,由蔡定剑主持的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就中国就业歧视的现状,在北京、广州、南京、武汉、沈阳、西安、成都、郑州、银川、青岛等十大城市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共回收问卷3454份)。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目前的就业歧视现象相当严重——85.5%的人认为当前就业领域存在歧视,其中认为“非常严重”和“比较严重”的占50.8%。
“从国际上来看,就业歧视的标准很明确”
“我们不是搞就业歧视,我们是要挑选出适合本单位的高素质人才。”很多用人单位都觉得,列出户籍、年龄、相貌等要求,只是在挑选更优秀的人,根本算不上什么歧视。
“从国际上来看,就业歧视的标准很明确。”蔡定剑说,1958年,国际劳工组织签订了一个《1958年消除就业和职业歧视公约》,该公约认为雇佣单位在招聘和职业过程中对雇员采取的差别对待,而这种差别对待是法律所列举的不能采取的条目,从而对当事人造成损害的,就是就业歧视。
据介绍,1958年国际劳工组织就已经列出了种族、肤色、性别、宗教、政治见解、民族血统、社会出身7种情况,不能作为对求职者、雇员进行差别对待的理由。换句话说,如果以这7种情况中的任意一种来拒绝求职者或对雇员进行不公平对待,那就是就业歧视。时至今日,残疾、年龄、性取向等等也被逐渐纳入进来。
“不仅如此,该公约还规定,各国可以根据雇主和劳工组织协商来确定哪些行为构成就业歧视,由本国法律加以规定。”蔡定剑说,由于各国情况不一,除了上述那些明显的歧视之外,各国还可以根据本国情况追加一些规定,从而保障平等就业。
在蔡定剑看来,判断是否构成就业歧视,最关键的就是看雇佣单位的要求是否出于职务本身的客观需要。至于什么才算客观需要,不是由雇佣单位说了算,而是要由法律进行判断,按照职业要求作具体分析。
“比如国外曾有这样的案例,航空公司对空乘人员的长相有要求。航空公司认为空乘人员长相漂亮能带来公司客流量的增加,从而给公司带来更多的利润。”蔡定剑说,但没有一家航空公司能拿出证据证明这一点。事实上,人们选择哪家航空公司,主要还是看提供的飞行服务、是否晚点等等方面的情况好坏,跟空乘人员的长相并没有直接联系。
国外曾有一家书店招聘店员,对身高作出明确规定,被告上了法庭。书店经理认为,书架比较高,客观上需要一个个子高的店员。“从这个要求来看,不能说完全不合理,但法院依然认定书店是就业歧视,因为解决这个问题只需要增加一架梯子就可以。”
本次调查显示,在求职中受到歧视比例最高的是残疾人,有21.8%身患残疾的被访者称,曾经因此遭到用人单位拒绝;第二个受歧视的原因是低学历,18.7%的人认为自己曾面临这种境况;第三是户籍,18.5%的受访者称,因为没有本地户口找工作时遇到过麻烦。
值得注意的是,有51.3%的雇主表示,如果因为疾病原因辞退某位应聘者,他们会直接告知这个理由。(来源:中国青年报)
【延伸阅读】教育部:200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实现稳中有升
新华网北京12月3日电(记者赵超、吴晶)记者3日从中国教育部了解到,200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克服了宏观就业形势严峻、经济运行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部分地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了毕业生离校时就业率水平的稳中有升和就业人数的较大幅度增长。
据教育部负责人介绍,200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呈现如下几个特点:
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8年,中组部、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联合启动“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项目,中央和地方实施的基层就业项目达到118个,比2007年增长26%。2008年,全国共有14万余名毕业生奔赴农村基层,比2007年增加44%。
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再上新台阶。2008年,教育部联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改委、国资委等单位共建“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举办了22场全国性网上大型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近60万个;首次多部门联合举办“全国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提供岗位信息60多万条。各地普遍加强了统筹协调,进一步加大了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力度,仅省级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就开展了2000多场现场双选活动,举办了1500余场网上招聘会。
对地震灾区毕业生实施了积极有效的就业援助。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各地教育部门立即开展对灾区毕业生的就业帮扶,20个省份对口支援川、陕、甘三省,提供了近万个就业岗位,绝大部分灾区毕业生离校时落实了就业岗位。
高职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毕业生就业率较大幅度提升。2008年,高职院校进一步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强化实践环节,毕业生就业能力不断提高。同时,各高校不断加大投入,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大力加强就业指导。2008年高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比2007年增长了近5个百分点。全国一半以上省份的高职就业率已经超过本科就业率。
据了解,2008年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增幅为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