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17个人次参与评价】

[留学] 17ER申请美国名校十个故事

回复 101楼F爸爸 的帖子

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子,或者其实是普通的,但因为大多数中国孩子不像她这样,她反而变成了独特的。
我从心底里欣赏和尊重这样的孩子,独立、有见地、踏实地追寻自我,同为她祝福,也为我们中国有这样的女孩子骄傲,请允许我为她骄傲一下吧。.

TOP

在我搜集十大17ER申请故事时,包括以前写的贴,我一直在询问自己,我在干什么?是否多此一举,是否会触犯某些游戏规则?很多时候,其实关心孩子教育,留学的家长,只要做个有心人,多去各大教育论坛,甚至加入留学QQ群,多去各留学中介,顾问公司,各培训公司,其实很多资料,数据,都是公开的,只要进行拼图游戏,就可以分析每一个成功者背后存在的逻辑链。

或许我扮演一个半公开传播者,或许我喜欢分析,没有任何利益纠葛的喜好。或许只是鼓励,激励后来者,少走弯路,我知道培养孩子的艰难,更理解一个孩子,对一个家庭的重要性。单就申请美国大学,其实也在改变升学游戏规则,很多二类国际高中,普通孩子,也可以通过公平竞争,综合素质提升,和一类外语高中,体制内一类高中优秀孩子,平起平坐,站在一起,参与竞争。这本就是申请美国名校游戏规则。

因此,当有人指责我泄露个别优秀申请人的隐私,肆意制造不实数据,上升到道德层面,我很吃惊。标化考试数据,都是网络公开信息,各大顾问公司,都会公布,每个学校申请结果,每年四月,都有热心人搜集罗列,即使采取字母,只要稍微采取逻辑分析,也可以知道个大概,更何况,很多分析者,在意录取结果和标化之间的逻辑关系,标化分数区间,作为孩子努力,奋斗目标,方向。其实并没有任何恶意,诽谤之用!

因此,数据只是冰山一角,作为统计样本之用,只是一个参考值,仅仅作修正之用。既然出国留学作为很多家长培养孩子模式,那么必然会有一个追求趋势。而我们作为走过来的家长,聊些经验,提供些分析思路,本就是回报过去,很多前辈一直在做的鼓励,激励和鞭策,我们只有一个目的,培养孩子!如果有家长认为谈论经验教训,是在炫耀,那么这本身就是价值观差异,思维落差问题,甚至心态问题。既然我们来到像旺旺网这样的教育论坛,无论走过多少路,其实对于公开论坛,其实都是学习者,如何做一个合格的家长!可以不同意某些观点,某人想法,但不能抹杀集思广益,各诉己见,交流,沟通,获取有益信息论坛功能!

其实我很矛盾,十大申请故事,写到一半,却有停止的想法了。对于身边发生的成功申请故事,那些可爱的孩子,积极参与的家长,他们的申请故事,应该还原申请美国大学真相。其实我是一个很简单的住家男人,或许离开社会太久了,不应该顾忌复杂的各种关系,更不去管别人背后如何评论我,我只要知道,对大多数家长,能有一丝用处,那么就应该继续完成17ER十大申请故事,作为跟踪,观察这一年度申请经历的总结。在我写这十大申请故事,我都征求孩子家长意见,是否愿意提供素材,获得他们的同意。同样,我也遵循信息和隐私之间合理调整,虽然主人公,地域使用假名,但故事尽量真实。如果有家长,有同样精彩申请故事,也可以表达出来。.

TOP

LZ写得辛苦了,谢谢LZ的无私奉献!.

TOP

回复 97楼Ageji_Mom 的帖子

请教,您在第一段里所说的优秀的亚裔男孩,除了成绩和学科竞赛之外还有其他出彩的吗?.

TOP

回复 104楼F爸爸 的帖子

给您献花10朵,F爸辛苦了。.

TOP

回复 104楼F爸爸 的帖子

敬佩您无私的分享.

TOP

F爸,谢谢了,给我们后来者以启迪,献花花.

TOP

谢谢F爸的无私奉献!.

TOP

支持,希望坚持哦.我们今年高一,从中学了好多有用的呢!!!
期待下文!!!.

TOP

感谢F爸的无私奉献,使我等后辈少走不少弯路!.

TOP

感谢并支持F爸!.

TOP

回复 104楼F爸爸 的帖子

谢谢F爸!同样也理解你的矛盾!因为你的故事给论坛了里的家长很多启示,或许也触动很多人的利益!!我们也在沿着前辈的经验,在这条路上走着。有些事也犹豫中。。。。.

TOP

回复 114楼sielle 的帖子

第六个故事------陕西古城K小子,EA芝加哥大学!

5月,17ER申请美国大学,一切尘埃落定,几家欢喜几家愁,为了孩子,其实应该是全家梦想,很多孩子和家庭,经历难以想象的煎熬,困惑!K爸,儿子虽然在去年12月就拿到EA芝加哥大学OFFER,在我想询问他陪伴儿子几年来感受,他似乎依然没有从梦幻中醒悟过来:F爸,实在没想到,会那么早拿到OFFER,还给了奖学金,我算了一下,整个申请费用,全部十万不到,包括去美国参加摸联,所有标化培训,去香港考试费用等,DIY申请模式。

认识K爸,是二年前,在一个很迷你型QQ群,30几个家长,组成自娱自乐的聊天群,孩子大多数在美国读高中,我是偶然参加,也认识了美高群家长群体。我和K爸,属于国内申请群体,K爸是体制内高中,我是国际课程高中,这样,整个QQ群,就变成混合申请美国大学群。K爸话不多,只是透露孩子正在申请美国大学,二条腿申请。但从他文字里,还是读出作为父亲的焦虑,压力和无助。用他自己的话中说,人为给儿子设置了一堵无形的砖墙!或许是经济因素,或许是对名校渴望,或许是传承家族梦想!

当然小K是很聪明的孩子,在那个内陆省里最好中学,也很活跃,是学校模拟联合国成员,帮助学校打进全国一类高中TOP组,也代表学校去美国参加世界级别模拟联合国竞赛。正好在芝加哥这个城市。

以前只是粗略知道小K申请背景,等到要把他的申请过程,写成故事,还是要核实清楚!因此,当我表达,想给他们全家写些申请故事,是否同意。K爸还是用简洁文字,一个好字,代表对我的信任!

我习惯从标化开始。TF:116,SAT1:2200,SAT2:常规,再增加SAT2美国历史!GPA:体制内,没有AP及其它附加考试。这标化,就像K爸语言文字,简洁,明了!单从罗列,似乎没有特色,17ER高端申请群体,必备标化科目,对于增加AP考试,K爸坦诚,实在没时间,只好放弃。因此,我着重关注小K在申请文书的准备,在我看来,能被芝加哥大学EA录取,并且拿到奖学金,必有过人之处。

小K是如何准备文书的?我开始探索申请之核心部分。作为全程陪伴儿子的老爸,还是用简洁文字:破墙!看到这二个字,我就猜测到了小K文书思路和结构。老K说出文书构思过程,其实那是去年八月,在去美国参加模联,去北京转机的火车上,那天晚上,雷雨交加,风雨扑打车窗,小K凝视这变幻莫测的天气,纠葛在内心世界的矛盾,审视自己过去人生经历,如何破除心魔,如何和自然,社会交融!

前面说过小K是很活跃的男孩,在芝加哥参加摸联比赛,也不忘记去芝加哥大学国际招生部,向AO们咨询,推广自己。或许这是主动型进取精神。或许给他们留下很深刻印象,来自中国内陆省份的普通孩子,却有着不一样的思维和心态!

我再询问,为何不请留学顾问,DIY或许无法保证梦想实现?老K还是那么深沉:申请是儿子自我检验过程,也是成长过程,作为父母,提出过建议,但尊重孩子选择。至于文书写作,小K参考一些美国名校文书出版书,也去上过培训机构的英美文书指导课程,因为他的亲和力,私下里,培训老师也给与额外指导,包括语法修改,结构建议等。其实,请不请顾问,重点在于孩子是否会归纳和总结,是否会听取不同意见,会不会去CUUS上,参考各种申请经验教训,历史数据分析。有些需要孩子亲自去摸索,有些,需要家长提前了解,辅助孩子,使孩子和父母之间,形成良性互动。说穿了,请留学顾问,其本质就类似在日常生活中,购买保险,绝大多数是属于心理安慰层面,购买心理暗示而已!同时,标化考试突破,也在于孩子自己本身,和各培训机构,几乎没多大关联。

其实老K的最后总结,也道出申请美国名校本质,申请人的综合素质,决定了申请人是否获得满意OFFER的核心内容-----专业潜力,兴趣爱好,各种表达能力,个人天赋,乐观激情和价值观!.

TOP

LZ继续。
请问LZ,有国内体质高中国外录取的样本吗?比如上外附中、上海中学等。.

TOP

谢谢,真精彩,LZ继续: handshake.

TOP

引用:
原帖由 F爸爸 于 2013-5-15 03:10 发表 \"\"
第六个故事------陕西古城K小子,EA芝加哥大学!
K小子和k爸是山西的吧?.

TOP

一直在默默关注,难得有爸爸这么细心的。.

TOP

回复 115楼F爸爸 的帖子

F爸,你这背后的工作量很大,敬佩。.

TOP

引用:
原帖由 远远娘 于 2013-5-18 23:17 发表 \"\"
F爸,你这背后的工作量很大,敬佩。
其实这些故事,那些孩子们的高中轨迹,申请过程,留在脑海里好几年了,都是发生在我身边的普通孩子,是看着他们一步一步循序渐进,步步为营,和他们的父母,也经常进行交流。因此,此时写出来,得心应手,水到渠成!只要家长同意,再在细节处求证。

我以故事形式写出来,走完申请过程的家长,肯定会认同我的观点,描述过程,想从中获得有益信息的,也会读出申请脉络,路径和走向。甚至可以寻找到申请之艺术创造感悟和突破之魂!如果孩子高中三年,家长把这一过程,融入到改造家庭文化基因中去思考,实践,那么,会豁然开朗,释怀了!.

TOP

回复 121楼F爸爸 的帖子

感同身受,走过美本申请季,和国内高考季相比,可能感觉完全不同。报喜说走过申请季就像经历丹布朗的小说,充满悬念,不到最后,很难预测结果,但无论成功与否,收获是满满的、多方位的。.

TOP

回复 1楼F爸爸 的帖子

坐听故事,多谢F爸爸.

TOP

回复 106楼远远娘 的帖子

一般还有社团活动、社区服务。体育好是一个完全不同、但非常有帮助的track, 能帮助孩子得到好学校的青眼。我们学区今年就有一华裔孩子因游泳优异而被Yale 提早录取。

比较有差别的是HYPMS这五所、用这儿学校老师的话来说是highly selective大学。其它学校,如HYP之外藤校(这边人所说的小藤),以及NYU, Chicago University, Duke 等等,还算好,竞争没那么大。美国一般意义上的好学区的公立高中里,小孩如果在年级的top5%,进这些学校没什么悬念。华裔孩子大多不错,我知道我们这儿的小中孩拿康奈尔作保底的学校。好私立的升学比例更好看一些,有的是超过50%的学生进入排名前二十五的大学以及前十五的LAC.

并非排名最好的学校就是最好的选择。要看学校的氛围是否与孩子契合、有"chemistry",看学校里孩子感兴趣的专业是否强,看学校提供的是怎样的package.

[ 本帖最后由 Ageji_Mom 于 2013-5-20 08:04 编辑 ].

TOP

回复 124楼Ageji_Mom 的帖子

谢谢。

我想搞清楚的实际上是,”亚裔男孩要比女孩更优秀才能获得青睐“,谁能给出更为有力的证据?

成绩、学科竞赛、社区活动、特长等是一方面,现在大家都明白要这些,但是把一个人和其他人区别开来,这些还不够。那些在和女孩竞争时没有显出优势的男孩,到底是在AO眼中的的确没有优势(我认为AO的眼光还是会与我们有所不同,他们会更清楚自己的学校要什么样的人,It's hard to describe, I think they're just looking for something inside a person, called spirit, maybe),还是性别选择标准的确不同?.

TOP

回复 125楼远远娘 的帖子

我依然不确定我现在明白你的问题(I know it sounds silly but it's true). 这里我聊聊点滴见闻,也许还不是你想寻求的解答。所幸有Internet这个大信息库,你在想消磨时间的时候带着自己的问题去浏览一下,就能得出自己的答案。

分解开来看几个方面,可能容易一些。

首先,亚裔 vs. 其它族裔。亚裔家庭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孩子学习大多不错。渐渐地,美国社会对亚裔有stereotype, 如果你是亚裔,人们会自然而然地认为你应该学习好。亚裔在那几所highly selective大学占的比例,其实是高于亚裔在美国总人口中所占比例的。在这些学校,亚裔是ORM(over represented minority). 尽管如此,亚裔在这些学校的比例,还是远远低于高中生中成绩好的亚裔生比例。美国有些地区有公办的有入学考试的高中。这些学校录取学生只看入学考试分数。这样一来这些高中亚裔生比例有的高达60-70%. 现在的亚裔生在大学升学上正在经历N年前犹太学生的遭遇过的不公正待遇。这情况可能大家都知道。

其次,男生 vs. 女生。男、女性,在体格上是有不同,但除此之外,我不认为其它方面有太大差别。在中国有很多优秀的女生,数目上可能不亚于男生,并且可能因为女生性格成熟早,成绩好的女生可能还多于男生。在美国故事有些不同。这儿是有非常优秀的女生,比如今年刚满18岁的Brittany Wenger, 用她对生物和机算机科学研究的执著与兴趣,研发出人工智能软件来诊断乳腺癌恶性肿瘤,成功率已经达到99.1%。她的Global Neural Network Cloud Service for Breast Cancer荣获了2012 Google Science Fair的Grand prize. 但这样的女生所占的比例显著低于男生。这儿有篇老文章可以看一下:http://www.nytimes.com/2008/10/1 ... i=5070&emc=eta1
(文章比较长,如果放上来就太过煊宾夺主。不能看的话请告诉我。文章里Allison 的妈妈Mary是个非常热心的志愿者,现在在组织高中生们搞out reach program,帮助小孩子们、都别是inner-city(居民多是低收入的,黑人为多)的孩子们学数学、认识数学的美和用途。)

我曾在这儿的初中义务组织过两年的数学俱乐部,没设门槛,所有的孩子都欢迎。第一年没有一个女生参加,第二年好一点,先来了三个女生,两次活动之后,其中之一就打了退堂鼓,我委婉地挽留却没留住人。好在另外两个坚持到底。其中一个女孩在上高中后还接着参加我介绍的数学圈子活动,挺让我高兴。

我带孩子(们)去参加数学竞赛,地区一级的还有相当数量的女孩,但再往上走,州一级、国家级别的比赛,女生就越来越少。科学竞赛也是明显男多女少。倒是象地理竞赛,州级水平还能看到男、女生比例不失衡。这种现象已经引起关注,有些组织有向女生倾斜的举措,旨在给女孩们更多机会。

虎妈显得特别还是因为在美国那样的父母太少了。这边(至少我居住的地区)还是羊爸羊妈多,孩子爱学什么爱干什么多随他们的意愿。美国学校在人文方面的课程设置一般都还可以,但遗憾的是普遍地,高中在数学、科学方面的要求太低,很容易就能混毕业。很多孩子的潜能没有开发出来。有兴趣有追求的学生自是不受影响,被耽误的是那些不自觉、晚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潜能的孩子,尤其现在的世界诱惑多多,能潜心向学是不容易。这也部分解释了这看似奇怪的现象,那些top大学的学生,四年毕业率超过90%;而差一些的大学四年毕业率很低。

跑了一些题。OK, 有了这些background info,我们再来看, 大学录取标准,对所有的学生,能否是一样的。美国经济不好,很多大学非常差钱,把国际生当成财神 (http://www.nytimes.com/2012/02/0 ... html?pagewanted=all)。这包括公立,如加州大学系统,也有私立(NYU, Columbia University...). 这些学校也不在乎学生是什么样的mix - 生存才是硬道理。有些大学国际生的比例高得业内人质疑,国内、国际生也都不满。这种状况不正常,我们还是把它们排除在讨论之外,这里集中看看HYPMS. 这些学校不差经费、不差生源,在录取新生时,依然坚持diversify的原则,维持一定的族裔比例、以及接近50:50的男女生比例。前面谈及各族裔、男女生在academic 上发展的不均衡 (论到其它的soft skills,亚裔好的也相当多),这样的学生状况,加上学校要坚持的条条框框,学校如何能用同样的标准去量他们?Cal Tech 不在意学生群体的男女生数量平衡,结果70%是男生。与之相似的MIT,申请者中男生占绝大多数,但结果录取来的学生中女生占了40-50% (我的朋友熟人圈子里,孩子去MIT的,数一数,男生、女生恰巧各占一半)。 这其中的人为调节,便可想而知了。不同族裔、性别,标准能一刀切吗?

现在再单独看看AO如何把学生分出高低上下来. AO们所能看到的也只有学生的成绩单、申请表、essay、面试、推荐信,有才艺的学生会附上刻录有自己的演奏或art portfolio 的光盘。这些综合在一起,让AO判断一个学生的价值观、人品、能力,当然还有passion, 这个学生能给学校带来什么,等等。

如何看成绩?标准化考试对于好学生来说不难,基本上都是满分或接近满分。这个区分不了人。学校的成绩,AO 会看GPA, 更会看你选了什么课,有没有take 最大的challenge. 所以有学生拼AP,十几、二十门地上。自己学校的AP上完了,就到local大学去上课。AP拿5分不难,只要是top20%就能得5分 (但把题目全做对并不容易。去年的AP Computer Science, 很多5分,但全部考生中只有18个是全对的。一个perfect 的是我们附近学校的华裔男孩)。

AP也有它的问题,被评论说"miles wide but inches deep", 有科目已经或正在被改革了。有私高不认可AP课程设置,干脆抛开它,按自己的思路去教。

容易的考试有拉平效应,显不出好学生,SAT和AP都如此。所以AO都青睐各种竞赛的优胜者。国际或国家水平的优胜者,大多能横扫五校。在这一点上,AO和国人"奥"的精神一致。不同的只是,美国各种奥赛参与的孩子,多是出于自己强烈的兴趣,比较"organic". 很多孩子后来学习工作的专业多与自己当初搞奥赛的科目相关。任何东西要学好做好,必得花上大量的时间精力,没有兴趣支撑、驱动,会让孩子很痛苦。这些竞赛多是一级一级考上去的,尽管最后胜出的有限,如果是finalists或者semifinalists还是很有帮助。拿数学来说,能是USAMO Qualifier 已证明孩子是全美top 270,其中可能为数不少的还不是十二年级的学生。算那五校总共能接收8000-10000新生,AO对于这二百名左右的USAMO Qualifier 显出特别的兴趣,也不奇怪了。(查了一下,MAA统计里讲,今年 "The USAMO qualifiers group has 94 self-identified 12--graders.", 数字还远低于我毛估的两百)。甚至于成不了USAMO Qualifier ,能在AIME做出六道题以上的,也值得在申请表上记上一笔,能得到AO另眼相看。

下面看看leadership. 在学校里做俱乐部head,或者校刊chief editor,如同在你的的帽子上插了一根羽毛,挺漂亮,但还不足以让它成为你被大学录取的hook.但如果你是跨地区的学生联盟或者跨地区学生慈善团体的领袖人物,这便完全不同了。你的leadership 能成为你的敲门砖。当然成为这样的leader不容易,一般得从基层慢慢干上来,有tangible experiences, 有的还如美国政客那样,暑假要花在跨州旅行上,去游说拉选票。我认识的人当中,两华裔男孩,是这般强的领袖人物,一个进了哈佛,一个进了耶鲁。当然他们其它方面也不差.

再看社区服务。搞公益、做志愿者,是美国文化的一部分。除非你做的是带来显著变化的事,一般的服务,做了是正常的,什么都没参加倒不那么正常了。学校有community service day, 有许多慈善团体经常搞活动,有的学校干脆规定要有多少小时服务。

花了不少笔墨讲竞赛。竞赛实在是有利有弊。竞赛能提高小孩兴趣、促进小孩与其他孩子交流交友,但另外它自身也有很多局限性、很多不足,所以孩子参予竞赛活动的话一定要有清醒的意识,注意扬长避短,把它当工具而非目的,或者可以比作健身房里的诸多器械中的一样,只能锻炼某组肌肉,故而要和其它器械组合同用。参看我转贴的这个:http://ww123.net/thread-4851243-1-1.html.

TOP

回复 126楼Ageji_Mom 的帖子

很棒的分析,受教

如果性别上约50:50的男女生比例的分布,我觉得那给亚裔女孩的机会应该就多了,女生中,Caucasian女生突出的有但数量尚不够,西裔非裔的女生突出的很少(但凡突出的立马就被录取了)。

呵呵,我总想着我家丫头能从族裔+性别中得到点什么实惠 不过藤我们是实在爬不上的.

TOP

回复 127楼pp_dream 的帖子

女生的好处不止于此。一个在中国本科毕业的女生来美读完了Ph.D.后,在一私立大学学作assistant professor(tenure track).来这大学后她连生两娃。一般大学在assistant professor来之后六年决定是否给tenure. 因她生孩子,得以延长两年。这政策挺人性化。还有科研经费只有女性才能申请。当然还有,常常有人礼让你先进、出电梯,帮你开门、请你先行••••••:-)

不一定要去名气大的学校,合适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前面的Brittany,在Stanford 在迎新会上高调宣布录取她并以她为骄傲之后,还是选择去Duke. 我儿子的一个朋友EA申请的是MIT.他们学校有特别的规定,EA/ED录取之后,不能再申请任何录取率低于10%的学校(这政策于个人是不好,不过于学校总体是好的)。这孩子申请了CMU,当然也录取了。他妈妈早些时说基本决定去CMU了。其实这孩子非常非常优秀,申请任何大学都会被录取,并且将来无论去哪里无论干什么都会很成功。

我们家的孩子也不指望他爬藤,更何况鞭长莫及。前些时还在说"觉得上大学没意思"。只希望他正常就好。

[ 本帖最后由 Ageji_Mom 于 2013-5-27 05:48 编辑 ].

TOP

回复 128楼Ageji_Mom 的帖子

呵呵,女性的优势我在公司也是有体会的 我有时会跟我女儿说不论在学校阶段还是将来职业中要充分利用她是亚裔女孩的优势,虽然她一定不是top,但只要挤入前面的梯队,她就有希望提升自己。

CMU 很好了,我老板的女儿CMU学computer science毕业进Google工作,很顺利。是不一定要藤,适合的专业和学校最好。我女儿这个年龄还看不出她适合学什么(只是能看出不适合学什么 ),我已经开始给她灌输些上大学和职业之类的概念。日子过得快,等你们的上大学了,我们也就面临冲刺了。
我看帖子的印象中你儿子很聪明,应该进入顶尖私立了吧,更不用担心了!.

TOP

回复 129楼pp_dream 的帖子

你家闺女还有的是时间慢慢看。

我家儿子的那点水平 !好在他有自知之明。我先生常鼓吹读书无用论,只希望儿子未被他忽悠去了。.

TOP

真是一个好帖, 太感谢F爸了, 辛苦了.

TOP

非常遗憾,我们今年小升初,冲刺平和,面试后没被录取。看了你的帖子,觉得自己做为家长太惭愧了。谢谢你,这个帖子我一定要推荐给老公看。优秀的孩子后面都站着伟大的父母啊.

TOP

好帖,谢谢LZ的分享.

TOP

最近纠结于留学顾问留学中介的选择,前辈们有没有经验之谈?.

TOP

这贴太好了,受益匪浅。谢谢前辈们!.

TOP

非常好的案例,为后辈提供不可多得的经验,谢谢分享!

也祝故事中的孩子们在美国求学顺利,平安健康!.

TOP

第七个故事,J同学-----IB课程体系,DIY芝加哥大学,楞小子EA勇闯美国名校!ZHU同学----在美M私立高中,ED美国斯沃斯莫尔文理学院!

J同学,ZHU同学是我女儿从小学一年级起的同学,在我家里,有一张在小学时,几个同学在ZHU同学家里的合影,上面就有J同学,ZHU同学等小朋友!十年过去了,照片成为留在他们人生中一个瞬间。在5月下旬的毕业典礼上,有16个同学,完整的12年在一起学习,从九年制国民教育,到IB国际课程,用学校领导的话,就是完整接受学校教育理念的毕业生!J同学,就是这16个同学之一!ZHU同学是学校九年国民教育之典范!

5月底,和学校领导有过一次接触,谈起这届同学,聊起ZHU同学前几天正好来拜访学校领导,在交流过程中,ZHU同学曾诺,如果以后有所作为,ZHU同学愿意捐赠一座体育馆,回报学校,让学校领导非常感动!我接触过很多女儿同学,都有类似想法,无论捐赠大小,他们首先持有类似信念,这就是学校传承的人文情怀!认可学校在转型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文化底蕴和风格!培养人为主要目的,同时回馈社会,改变社会!更有同学,决定在大学期间,利用假期,在学校开设义务讲座,给学弟学妹延伸大学梦想,人文情怀!

J同学,EA闯进芝加哥,这在学校申请历史上,是很罕见的!第一轮申请,就获得学校亲睐,说明他必有脱颖而出的申请要素。为了挖掘他背后的申请素材,我接触过学校领导,他父母,他同学,从各方面拼接他的个人独特性!

很多次,在周末放学时,我看到他急冲冲的离开学校,背双肩包,因为从小学起,一直听说他的大名,因此,也一直关注他。进入IB高中部,他分在我女儿班级,更是经常从女儿言谈中,寻找到各种积极信息!

高一第一学期,女儿正准备去美国暑期课程,她的很多同学,凭借TF过100,也正在申请美国名校暑期课程,有哈佛,哥大,芝加哥,斯坦福,宾大等。J同学,也获得芝加哥夏校OFFER。因此,我知道女儿很多同学,早就进入申请状态,循序渐进,步步为营的规划申请美国名校过程。

在毕业典礼上,正好遇见J同学父母,我询问他的申请细节,父母所起的作用,为何他们儿子会DIY?他父母觉得,申请主要思考孩子自己决定,他们很少干预孩子,让孩子自由发展,在申请过程中,父母只是提些建议,是否采纳,不是和儿子主要沟通目的,这样,就很好处理和孩子关系。

在同学之间,流传这样的传说,J同学在参加芝加哥暑期课程时,非常主动,接触大学各种老师,凭借流利口语,交流各种话题,甚至经常去招生办公室,询问申请事宜,给招生部门工作人员留下深刻印象!当然传说只是传说,至少说明J同学是一个主动学校,进取型学生!

他在IB课程中,选修计算机信息这门课程,对编程非常感兴趣,在学习过程,甚至改变学习用计算机程序,改进计算方法,每一过程,留下思考步骤和空间,最后形成论文。在IB经济课程,选择H难度,在课堂上,表现出独特分析能力,特别对中国特有经济现象,使用学过的经济学知识,和成熟经济模式,进行类比,发现异同点。还有很多表现,说明J同学,是一个喜欢钻研,询问,探索的孩子,这就是美国名校需要的求学精神!他把自己在过程有过的独特经历,融化在整个申请过程,甚至在构思申请文书遇到困惑,他也会给在芝加哥遇到的教授,询问申请中各种困境和迷惘!显示一个虚心好学,真实认知自己的申请人,知道自己需要,缺陷和不足!

J同学把申请美国名校内在逻辑思维链,领会透彻,他在创造自己的申请艺术过程中,罗列几大精彩主题,丰富申请内容,善用各种资源。在他觉得自己客观类考试过线了,就把精力放在其它软实力提升,使申请人个人魅力,获得突破,而不是僵硬的几个分数。

因此,去年圣诞节,有幸和另一位获得EA录取芝加哥大学的上海籍申请人见面,经过交流,同样具备此类个人特征和魅力!也印证,美国名校录取,有其内在录取游戏规则和印证逻辑!

ED,EA,REA,RD等,美国大学设计这一系列申请步骤,非一时设想,而是选拔大学人才,最好的设计,无论申请时间节点控制,各大学选择录取人数,保证录取质量,维持学校独特风格,寻求匹配的潜在大学申请人,可以说,使劲智慧和群体性区间特性!.

TOP

回复 137楼F爸爸 的帖子

好帖子,献花10朵,祝端午节快乐!
老F噶早就在笔耕?佩服佩服!.

TOP

回复 138楼H爸 的帖子

谢老H捧场,我现在是超级无聊啊!.

TOP

回复 139楼F爸爸 的帖子

那我们几个留守老人,开个茶馆如何?轮流做当天的值班掌柜,线上线下互动一番?.

TOP

mark.

TOP

好帖子,献花!.

TOP

回复 142楼大头辰辰 的帖子

可惜很多家长还是没有从中看出一些门道。
1.美国大学录取游戏规则,设置ED,EA,REA,RD的时间节点,深层次意义,录取人数比例及目标群体。
2.针对国际申请群体,其录取本质游戏,考量标准,思维模式,潜在申请群体。
3.中西文化之间多元化,留学内涵和申请人未来价值观改变,思维模式改变。
4.TF,SAT,SAT2等这些考试,其本质意义。
5.当处于同一选择群体时,面试作用。
6.整个申请过程,真正把握的时间流程,节点控制,及各方面提升,突破瓶颈和困境。

这是一个晋级游戏,更是思维模式改变游戏,其实就是各大申请要素背后的逻辑思维模式指向。.

TOP

支持F爸,用心关心孩子的成长,无私的分享,期待你的下文。从你的小杨中考文到现在的贴,对大家的启发和帮助太多、太多了。。 不知怎么送花所以.

TOP

回复 143楼F爸爸 的帖子

还是一头雾水啊!.

TOP

回复 37楼F爸爸 的帖子

非常感谢F爸爸!   还没看完,感谢先!.

TOP

等后续.

TOP

也是一路跟着lz,H爸等前辈走来,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从前辈这里学到了不少育儿经验,在孩子身上运用的效果也翡非常好。现在在考虑留学这条路,前辈们的轨迹正是我们评估是否适合这条路,需要做哪些准备,如何规划的重要参考。谢谢前辈们的无私奉献!.

TOP

献花花了!看了F爸的几个帖子,冒汗了,如此强大的老爸,女儿不优秀都不行啊。
努力向你学习.

TOP

后续故事呢?

坐等学习中。。。。。。.

TOP

这个贴好就好在这些牛生规划和成长过程.

TOP

第八个故事:梦想成真的申请结果!

昨天和女儿第一次视频,二星期前,刚和女儿在明德学院分手,分手时的父女拥抱,至今还在眼前。其实我记得当时分别时说的话,开心,快乐为主,兼顾学习,单独在外,自己要寻找乐趣,情趣!

在视频中,我询问她第一学期选课的思路,她选了四门----经济,艺术史,日语和英国古典作家奥斯丁作品分析。

因为在上海就读IB课程,经济选择高阶,全球统考满分,因此这次选修,直接跳掉入门级,抵扣一分学分,和大二学生一起选修。我问她一星期上下来,是否有难度?她觉得是最有把握的一门课,说明女儿经济学基础理论扎实。

奥斯丁作品分析,是所有国际生都要强制学的,作为未来四年人文学科的写作和阅读分析基础。在暑期就要求报名,学院也提出要求,因此,暑期后期,她阅读了大部分奥斯丁作品,理解故事发生背景,各小说人物之间关联性。但一星期课上下来,属于有难度的课程,因为毕竟是英语母语,又是女儿不太喜欢的文学类。班级同学,强手多。

艺术史,属于入门级,女儿在IB课程中,选过标准VA,接触过此类知识点,因此,也属于可控制课程。

日语,从初级开课,和洋人学生起步相同,又是亚洲语系,在暑期,接触过音标,发音。选择日语,可能和在高中时,同寝室同学,在日本呆过很长时间,暑期在她策划下,班级毕业旅行时日本深度游接触到很多真实日本有关。当然,她在视频中,也说出毕业后想回亚洲工作,准备在经济,金融,教育,咨询等领域就业,这样,就可以利用日语,中文和英语交流优势。

她也坦诚,第一学期选课,有点偷懒,没有挑战自己。刚开始选择,思路属于适应阶段。对明德学院评价,非常满意,似乎生活在世外桃源,人与人之间,非常NICE,OPEN。食堂伙食好,业余有很多活动,她一星期有15课时的课程,其余时间,就自己规划。我开玩笑问她:对于选择明德学院,是否后悔?她在视频中,马上说,当然不后悔,超出预期。

8月下旬,我们送女儿去学校报到,先是在西部旅行,去了黄石公园,盐湖城,拉斯维加斯等地,再飞到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的佛蒙特州,乘出租车,奔袭80公里,到达只有6000人口,处于一个山谷的明德小镇。整个小镇,一半被明德学院占据,其余一半,也为明德学生,老师服务的。小镇风景优美,小型瀑布坐落在镇中心,镇中心商业街虽然只有500米,但应有尽有,小镇边缘,也有大型超市。在明德的二天,我和家人在马路上散步,有车会停下来,询问是否需要帮助。

到达预定酒店,因为离开明德学院有半小时走路路程,又带着三大箱,酒店老板亲自开车送我们去学院报到,又带我们去很远寝室,非常的亲和。

明德小镇家家是别墅,都是一,二百年的老建筑,即使是商业街,也都是英格兰风格建筑。明德学院,坐落在一座小山坡上,学院建筑散落在山坡草坪上,冬天的山上,成为学校自己的滑雪场,马场,高尔夫球场等体育运动场所。我们是下午去报到,在去寝室的小路上,每一步,四周都是美景,因为还没正式开学,只有一些国际新生,整座校园,几乎看不到人,校园像公园,怪不得女儿在视频中说,似乎生活在象牙塔里,忘记现实世界了。

上面真实记录了我女儿申请结果,初步学校体验,用她自己的话说,真的是梦想成真!

回顾一年前,我在旺旺网上,开过贴,把整个申请过程,心情演变,煎熬和各种纠葛,都曾经展现过,今天把送女儿去明德学院报到,女儿选课策略,自己二星期初步体验,也写出来,完成整个申请故事。这就是一个普通小女孩的梦想求学之路!

感谢旺爸,旺旺网,感谢一切帮助过我的旺友们,信息共享,分享教育理念,育儿经验教训!

[ 本帖最后由 F爸爸 于 2013-9-16 04:12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