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背影》的真相!
https://mp.weixin.qq.com/s/sa9THFi45LUTNxlcKuMOuQ
朱自清《背影》的真相!
原创 从良老师 从良老师 2017-12-21
您看此文需要7分钟,转发只需1秒呦~
欢迎收听从良老师微课!
我觉得初中教材中的背影应该改到大学教材,或者至少改到高中教材。
因为初中生是不大容易看懂《背影》所表达的复杂的情感。
他会得出一个非常简化的结论,就是表现了父子情深一篇散文。
现在语文很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就是记住很多的术语和概念,比如说到散文,学生觉得自己对散文还是懂得,因为他记住了一句话,叫“形散而神不散”。
也不能怪学生,很多老师在上完背影以后就会给学生布置一个作业,说你回家观察一下你爸爸妈妈的背影,然后也写一篇感人的片段。
学生回家之后仔细地观察爸爸妈妈的背影,或瘦削或肥嘟嘟,但是无论如何都感动不起来,然后就不得不胡乱编造,故作情深,写得自己都很恶心。
本来是为了加深学生对散文的理解的,反而使学生更不理解了;本来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的,反而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背影》哪里是表现父子情深这么简单?
朱自清看着父亲的背影,哪里仅仅是感动这么简单?
即使把《背影》安排到高中教材,相关的背景也应该介绍给学生。
《背影》里写“我从北京到徐州,见着父亲”,其实朱自清从北大回到徐州去和父亲相见的时候,心里边是带着对父亲的恨的。
朱自清的父亲当时是任徐州烟草公卖局的局长,生活作风有些问题。
他当年在江西就取了妾,然后到徐州工作的几年又娶了几房姨太太,结果一个以前的潘姓姨太太醋意大发,从扬州赶到徐州,到单位里大闹,闹的不可开交,这件事情还上了报纸。
于是他单位领导就直接说,你家事都没有处理好,还是先处理家事——就把他革职了。
这就是文中所谓的“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
于是他不得不花钱把这些娶的姨太太一个个打发回去,没有钱怎么办?
他就偷偷的跑回扬州,把朱自清的奶奶祖上留下来的首饰给变卖了,才平息了这件事情。
朱自清的奶奶知道真相以后,气病交加,被气死了。
在这种情况下,朱自清回到徐州,所以他内心哪能不带着对父亲的恨呢?所以一开始谈不上什么样的深请。
《背影》开头写“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我从北京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说的就是这样一个背景。
这几句里有大量的隐含的信息。
我们也可以想象朱自清复杂的情感。
一方面内心有悲痛、凄凉,有对父亲的极为不满。而看到父亲的那种颓唐、潦倒、尴尬、窘迫,又能想象到他内心的无助、愧疚。
朱自清的这种复杂的情感表现为什么?
表现为不和父亲说话
大家看这里父子之间的语言交流是很少的,总共只有几句话,主要是朱自清的父亲说的。
朱自清不理他,而父亲又似乎极力讨好儿子,把事情安排得非常的细致、周到。
表现为对父亲别的方面的嫌弃
嫌弃他迂腐,嫌他说话不够漂亮,觉得他没有必要做这样的事那样的事,而且还觉得自己比父亲聪明。
直到父亲要去买橘子,要走很远的路,他父亲是一个胖子,要穿过铁道,还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这里朱自清有一处对父亲动作的描写:“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在这个瞬间,朱自清看到他的这个背影,突然间感觉到这个男人其实也很可怜,而这个男人是自己的父亲,他这样努力地攀过月台,只是为了给儿子买几个橘子,而自己对他情感非常复杂。
这里还有一个背景,朱自清的父亲对朱自清要求是十分严格的,据说他小时候写的作文,他父亲看了之后就让他不停地改,最后一气之下直接把他的作文本扔到火炉里边,烧了。
朱自清从小对他父亲是非常怕的,这种怕上又加上一种恨,又看到父亲买橘子,感受到父亲也有对儿子关爱的一面,所以百感交集,一瞬间的触发,眼泪流了下来。
另外,事件和回忆事件的区别。这件事发生在1917年,这篇文章写于1925年,中间过了8年。这八年间,朱自清和父亲之间矛盾不断,到写作这篇文章时,趋于缓和。
朱自清父亲一向是比较霸道的。朱自清18岁的时候就接受了父亲给他包办的婚姻。
到了1916年,朱自清考进北大的预科,接受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接受了一些关于人格独立个性自由思想解放的这些思想,于是他渐渐和他父亲之间的这种老派思想的分歧就越来越大。
他想摆脱封建家长对他的控制。
于是朱自清和父亲之间的冲突摩擦不断。
为了改善家里的生活状况,朱自清在1921年回扬州去担任扬州省立八中的教务主任,他父亲就凭借和学校校长的私交,就直接把朱自清当月的全部的薪水就领走了。
这种专制式的行为让朱自清极为不满,他愤然离开了这个扬州,然后到宁波、温州等地支教,从此以后父子失和!
1921年的冬天,朱自清直接把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从扬州接出来,在杭州安了家。
这使他的父亲大为恼火,觉得自己这个儿子翅膀硬了,就抛弃了自己和家庭。
1922年的暑假,朱自清想趁暑假的时候回去,主动和父亲缓解矛盾,结果他父亲不允许他一家人进门,在别人的劝说下进了门,也是不理不睬。
过了几天,朱自清就不得不和妻子孩子离开了这里,于是就加重了对父亲的怨恨。
这以后他们之间的父子之间的这种裂痕就越来越重。
1923年这个暑假朱自清再次回到家,但他们的关系依然没有好转。
朱自清认为自己是没有错误的,他父亲也认为自己没有错,于是他们就进入一种冷战状态。
所以《背影》里边说,“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等,说的都是这个背景。
时隔八年之后,朱自清渐长大成人,已为人父,经历世事艰辛,加之时间和距离的拉开,他慢慢在试图理解父亲“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
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
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
而父亲的信,是情感触发的导火索,他写信说自己:“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也忘却父亲的种种不好,变为一种伤感,再想起八年前的那个场景,写下这篇感人的文章。
正因为在这样一种复杂的背景下,朱自清和父亲之间有这种复杂的情感,所以他这篇散文才那么感人。
而十二三岁的初中孩子,生活和体验和情感的体验积累还不够,就很难理解到这个层面。
而如果单纯告诉他们,这是父爱、父子情深,或者感动等等,本质上是灌输,是误导。
最后再补个大家都乐意看到的结局。
1928年秋日的一天,在扬州一所简陋的屋子,朱自清的三弟朱自华接到了开明书店寄赠的朱自清的《背影》散文集,跑到二楼父亲卧室。
朱自清的父亲朱鸿钧这时已经行动不便,一步步地挪到窗前,靠在小椅子上,戴上了老花眼镜,一字一句读儿子朱自清的《背影》。
读时老泪纵横,双手颤抖。
他终于明白了儿子读懂了自己对他的关心,也明白自己错怪了儿子,他彻底谅解了儿子。
从此父子矛盾才真正得到缓解并消逝。
这也算是文章的力量吧。从道理上说,朱自清的父亲这位读者,最能理解朱自清这篇散文。
这是我个人的一点想法,欢迎大家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