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1个人次参与评价】

[讨论] 幼儿园孩子的社交痛

孩子有孩子的人生,她的感受,她的挫折,她的疼,都是她的。不是妈妈的。
这些东西日积月累地堆积,不可代替的生命体验。构成了她的成长。
妈妈其实应该和她这部分体验划清界限。孩子是孩子,妈妈是妈妈,妈妈代替不了孩子的体验,就像妈妈代替不了她的成长。
家长过于细腻地时刻关注孩子的感受,孩子对情绪的表达需求就会减少,久之这方面的能力得不到锻炼就会偏弱。 进入到孩子的小社会时,会面临更多的挑战。而这又引起家长更多的关注,这样的循环不能说是健康的。
孩子就像小苗,给与足够的阳光雨露,适量的肥料,适时地修剪,其他就由他去吧。
不要过度关注。.

TOP

回复 16楼smartzoe 的帖子

我个人觉得,适度关注就好了。
太细致的关注不仅没有必要,而且是有害的。
现实中经常看到的是,粗线条的父母带出来的孩子身体和行为方式好像健康些;过于细腻的妈妈带出来的孩子有情绪问题和社会适应不良的比例更大(就我有限的见闻中)。
您刚才提到了很多成年人不能有效管理自己的情绪,成因很复杂,而且各有各的原因。有些的很有可能是父母过多关注造成的。.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