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我们的小学教育是在诲人还是在毁人(转载!!!!!!!!!!!)断章取义者慎入

我们的小学教育是在诲人还是在毁人(转载!!!!!!!!!!!)断章取义者慎入

“学习使人进步”-这句话做为至理名言,本无需提出任何疑义。然而在陪着孩子的日日夜夜里,我的心情越来越沉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教导,还适应现在的孩子,我们的小学教育是在诲人还是在毁人?
    面对着每日不断重复的作业、订正,内心对孩子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而耽误休息时间的担忧、对孩子考试达不到平均分数的焦虑、陪孩子做作业的过程,慢慢变成了不断塞内容、塞方法的过程,从当初的“循循善诱”到现在的“急功近利”,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赶快完成!在孩子累了、困了,作业还没有完成时,一次次的训斥代替了好言诱导,看着孩子越来越茫然的神情,我的心痛了,我也茫然了:我们这是怎么了?
   孩子还没有上小学时,自认为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学习习惯、学习兴趣的关系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坚定拥护走素质教育的道路。可是孩子真正上学了,我们才发现现实是残酷的,现在的小学教育根本没有给孩子留下思考甚至是消化的时间和空间,当孩子忙于接受老师、课本、家长灌输的各种内容,一遍遍地做着同样类型的数学题目、当孩子被要求记住生字、记住单词、甚至还要应付一些类似文字游戏式(甚至家长都很费劲,而我自认智商不低、很会做题目)的技巧题时,我的内心不断在往下沉,因为我知道,这样的学习已经和学习的初衷背道而驰了,这样的学习,时间越长,学的越多,孩子的学习能力就一点点的被削弱了。正如当你整天在忙于应付工作时,你很难对你的工作产生兴趣,当你还来不及理解学习内容,不能通过给自己问为什么,在自己解答这些为什么时,你实际上不是真正在“学习”,而是仅仅在下载资料,这些资料和你没有多少关联,所以不能成为你的知识。
  所以,在平时和孩子的交流中,我发现,往往有些词语,整体的意思孩子明白,如果你再问一个词语中的每个字是什么意思,孩子不知道,在其他地方遇到其中的一个字,孩子也不知道意思,典型的囫囵吞枣,可怜的孩子,塞了一肚子的东西,可是没有消化。
  我认为,小学教育的过程是学习的导入过程,其根本是通过教育告诉孩子正确的学习过程:这就是会问“为什么”,从为什么开始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有了思考的概念后,就开始培养孩子思考问题的方法,尤其是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视角来思考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体验到发现方法、发现规律、发现答案的快乐,只有在这种过程中,让孩子提高自信,形成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也是发达国家初级教育的宗旨。
然而,在我们的孩子身上,大量的课堂内容、大量的作业、大量的成型的技巧、方法充斥了孩子的学习过程,在孩子的心目中,学习就是被安排、被灌输、被检查、被订正的被动过程,5年的小学下来,我想,我们的孩子已经根深蒂固的形成了这种学习就是被动填鸭的过程,无需自己思考,一切都有老师、家长想好了,只要能够做题目就是好学生,解题正确率是衡量学习成绩、学习能力、甚至是不是“好孩子”的标准,小学阶段已经完成了“毁人”的目标。
作为家长,我想很多人会跟我有同样的痛苦:在明知道孩子一天天的被消磨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创造能力的同时,还不得不继续充当“毁人”的帮凶,然而,面对当前的教育环境,我们都很清楚,我们无力改变中国的教育体制,但是,作为负责任的家长,我们必须有所觉悟,有所行动,竭尽全力为我们的孩子保留尽可能多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我想,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改变很多思路,所谓“救人者先自救”,不要把孩子的未来寄希望于未知的教育改革。我通过反思,试图从以下几点改变自己:
  1、形成对孩子学习的正确评价体系:不要仅仅盯着分数,而要分析孩子对基本概念的掌握能力、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要从分数中获得孩子学习状况的真实信息,有些题目孩子为什么不会做?从中找出孩子在基本概念上的问题,帮助孩子建立自己的基础概念体系,这很重要,在我的理解中,对基本概念的认知能力、贯通能力是孩子自我学习的基础,对基本概念的抓取、基本概念之间的关系理解是学习的根本,没有良好的概念体系,孩子做题目就会不稳定,做得多的题目不容易错,没做过的题型不会做,甚至你要他思考,他根本无从下手,尤其是数学。
  2、不要太在意作业能不能独立按时完成:对于有的作业,尤其是大量重复的作业,在来不及做的情况下,又为了不让孩子有完不成作业的压力,可以帮孩子分析以下作业的题型,同一类题型只要他做一部分,其他部分我和他一起做,省掉他打草稿、机械计算的时间。省下来的时间和孩子多探讨一些“为什么”?
  3、要有耐心:对孩子无法掌握的概念,不要急,能掌握多少就多少,多引导,少着急,孩子没理解就是没理解,还是要给他消化的时间,帮助他消化。
  4、培养自己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能力:我们这一带家长虽然不像现在的孩子这样灌得厉害,但是十几年书读下来,我们自己何尝不是被填的鸭子呢?我们在和孩子日常相处的过程中,经常对现象、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和思考,让孩子在无形中慢慢形成系统思考、分析问题的方法,因此,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尤其重要。
  5、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要教给孩子:比如我的孩子抄字经常抄错,经过观察,我发现,他抄字(汉字和英语)都是按笔画和字母为单位,这是就要要求他先读要抄写的词、句子,以词和句子为单位一边默念一边抄写,这是由于他的方法不对,造成正确率低、同时没有把记忆和抄写联系在一起。这要求我们在平时要观察、分析孩子某些方面的不足,及时纠正,慢慢改变被动的局面。

孩子的教育任重而道远,改变自己的方式,带领孩子走出教育误区,让孩子在学习中不断进步,我希望能够做得到。

[ 本帖最后由 clare_gu 于 2008-12-31 11:44 编辑 ].

TOP

知道有很多和我一样焦虑和矛盾的BBMM,把这篇文章转过来,一起思考。.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