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4个人次参与评价】

[实践] 如何让孩子坚持练琴?

我们练长笛的,读书日一天只有15到20分钟练习时间,因为她功课做得超慢。
每天只有那么一点时间也就没有什么坚持不了的,需要帮她把一周的练习的曲目分配到每天,督促她把尽量力气花在刀口上,挑难点攻,否则功课交不出。
不过这的确是她喜欢和擅长的东东,我能听得出只要她练,就是一遍比一遍好,她很少原地踏步。学了一阵子老师跟我说,这个小孩给我很多惊喜,不管布置什么作业她都能交,有时候是存心难难她,她也都交出来,她一个礼拜的功课通常相当于别人一个月的量,我们都吃一惊。
假期里练习的时间也相应多些,一到两个小时,她喜欢拉我陪练,给她意见,我有时候不陪练,边做家务边听她练,听到她吹得焕散,混时间,或没练基本功的时候,我会窜过去,友情提示一下。
等到开学了,时间又要少了,又要争分夺秒了。但学琴是细水长流的事,也没什么可急的。.

TOP

回复 20#m宝贝 的帖子

老师的鼓励绝对不是最重要答,老师一周只见学生一次,每次一小时而已,而且也不可能从年头鼓励到年尾,而练习是每天进行的,练习中的困难是实实在在的。而对该乐器或音乐越有兴趣的孩子对困难的耐受度也越高,一个方法得当而理智的陪练能支持孩子把这条路走下去。有多少方法去陪,是因人而异,每个孩子的特性都不一样,但绝对不应对练习中的孩子吼叫,既让孩子怀着一颗委屈又愤怒的心,又要他奏出美妙动听的旋律,这是不可能的。.

TOP

回复 26#神兜兜*敏妈 的帖子

让她听一些或模仿一些好听的长笛曲。平时吹的曲子最好广泛一些。.

TOP

我自己是从孩子的第一节课开始就一直旁听,初级阶段是跟着孩子一起学,包括看谱,节奏等等等等基本知识,尽量保证她在平时的练习中不重复练习错误的东西,同时掌握孩子的学习进度,回课的质量等等。到后面就是学习乐曲的表达,技巧的专门训练等方方面面,充分地参与到孩子的练习中去。我甚至还自己练习过她的乐器,请她当我的陪练,这样我知道哪些意见和提法是非常有效的,容易被接受的,而哪些根本就是不宜重复引人烦燥的废话,这样在自己陪练的时候就可以加以注意,自己练过就深刻知道孩子练习的不易,我曾经每天练习五个小时却不能达到孩子当时的进度,我有什么资格向她发火。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工作,比如每练一首作品,都到网络上去找好的演奏版本陪她一起欣赏,一起感受,在练习时与她一起探讨想要表达的感觉。
而且我不同意坚持陪练就是让孩子有依赖感,陪练的一个最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做孩子的听众,给予适当的反馈,孩子学习的是乐器,但不管学习的是哪一种乐器门类,本质上都是在学习演奏,是借助乐器去表达,而不是为了弹奏而弹奏,一个热情而灵敏的听众能充分地激发孩子的演奏欲望。所以千万不要让孩子当一个孤独的演奏者。
孩子如果在学琴的道路上举步维艰,家长要承担一半,甚至更多的责任。.

TOP

回复 58#旺旺她爸 的帖子

是啊,反正乐器家里现成有,家长去尝试一下也不会有损失。
有一种情况是需要避免的,就是当家长的接受能力超过孩子,比如孩子只有四岁,手比家长小几倍,力气也没有,而家长是心智成熟的大人,接受能力会强过小孩,这时候也要考虑现实的情况。
在我们家是孩子强我N多倍。
还是要宜人而异,因地制宜。

[ 本帖最后由 cc_jill 于 2010-8-2 23:05 编辑 ].

TOP

回复 87#桃之夭夭也 的帖子

是的,后来我练了一阵子后就放弃了,因为我狂练一星期的进度还不如女儿一刻钟,所以学琴不适何每个人是真的。但这点学习的经历还是很有启发,和你说的一样,能产生共鸣,能更多地去理解孩子的感受,而不会粗暴地对待孩子。
我停止练习的时候我孩子笑话我,说我不坚持,我说不是我不坚持,是我不能够把精力花在我不行的事情上,在乐器这回事上,你比我强大得多。我还是继续去练习我自己喜欢的东东。.

TOP

引用:
原帖由 旺旺她爸 于 2010-8-3 08:49 发表
我倒发现,对孩子来说,摸索的困难反而是次要的,难度在于会弹到熟练这个阶段,因为这个阶段是最没有成就感的。
很多孩子觉得会弹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让他重复个不停,所以才会心生厌烦。
弹琴不是以熟练为终极目标的,熟练只是起点站而已,因为你熟练了,才能开始表达了。
举两个小的例子,有一次老师叫小兔视奏一遍《卖花姑娘》,多简单的曲子呀,才几句呀,小兔三下五除二一下吹完了,老师停了一会儿问:吹好啦?小兔说:吹好了。老师说:那你看到我哭了没有啊?小兔说:没有啊。老师说我没哭你算什么吹好啦?你知道卖花姑娘是个啥状况啊?然后他把曲子的背景跟小兔介绍了一下,并且跟她讲这曲子要表达的情绪,最后说任何曲子都是有情绪的,要表达出来,这才叫学乐器。。。所以说任何曲子都是有练头的。
还有一次,小兔学乐器后的第一个寒假,她吭吃吭吃地啃下一部协奏曲,她人生中的第一部大作品,三个乐章统统啃下,交完功课老师说,你天才的,你把这曲子啃完了不容易。还没等丫头得意完,他说:不过这曲子好好地回去给我练,要一辈子都练。于是小兔子每隔一阵子都会把它翻出来重新练一下,而每过一个阶段,随着她日常练习的程度和技巧的提高,她能越来越轻松地把它吹下来,这种提高令她很受鼓舞。但是听过兰波的,帕胡德的版本,她自己也知道什么叫练无止境了,服服贴贴的,练吧。
如果忽略表达,那么乐器便沦为高档打字机,手指飞舞但完全没有感情。这不是学习乐器的目的。而技术也是随着练习而逐渐变精的,没有止境。
这里首先老师要有正确的音乐教育的理念,教孩子一些表达的技艺,而孩子和家长都应更多去欣赏作品,提高欣赏作品的能力,所以有时候经常要把她练习的曲子的好的演奏版本找出来听,家长和孩子一起听。我自己也不是很懂音乐,不过我能听出一些简单的区别,比如说一个快的作品,把它吹得快和吹得很着急是两回事,我有时候会跟她打趣,这曲子被你吹得怎么好象是一个老太太急吼吼掂去菜场抢菜一样,小兔自己立马觉得喔。。。陪练这时候的主要任务就变成:督促孩子有意识地去练习,而不是只当熟练工,当熟练工就是混时间。.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