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415个人次参与评价】

[数学] 从来不相信刻苦学习(题海战术、机械训练),畅谈亲子数学,兼谈数学的乐趣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啊,车门不在咱的视野里边,你看到了吗?.

TOP

嗯,为了配合他们看福尔摩斯,我这准备了一些推理的数学题,暑期里边可以玩玩。
另外,还下载了一套6部NHK有关太平洋战争的记录片(日文配中文字幕),一部国家地理的瓜岛之战记录片(英文没字幕),准备大家一起看看,一起讨论、品评。
男孩们大了,自然需要看得多、看得远一些了。.

TOP

这学期以前看自然类的比较多。这学期开始听三国演义,看了《太平洋战争》,加上课文里边也有一些是关于战争的故事,所以对战争开始有了兴趣。
昨天儿子问我:“爸爸,为什么他们不把俘虏全部杀掉啊?”
这样的问题,只有当他们全面地了解战争才能形成自己对战争的理解。不想他们长大以后才突然发现他们对战争的想象是完全错误,战争不美。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6-8 11:32 编辑 ].

TOP

推荐暑期读物《世界上最脏的科学书》

作者简介
任淑英,她很喜欢小孩子明亮清澈的眼睛。她曾就读于高丽大学生物系,读研时学习微生物学。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容易地了解科学,她费尽了心思。著作有《人类100大科学事件》、《豆子,牛奶来了》、《Pucca挡不住的好奇心》等。

(哈哈,不可思议啊,这居然是女科学家写的。我买了一套,“我不知道”数学社的社员要过一个臭气熏天、妈妈不宜的暑期了,好期待哦!)



目录
从蟑螂到食物都是脏兮兮的
鸡皮疙瘩,古灵精怪!超强生命力之王、超强生存者之王蟑螂
摇摇晃晃,大摇大摆!紧紧黏在肠子里的寄生虫
痒痒!吸血又吃皮肤的螨虫
嗡嗡,吸吸!无论是什么血都超级喜欢的吸血鬼蚊子
打冷战,直哆嗦!危害人类的恶魔传染病
啊,呜哇!既邋遢、又危险、又痛苦的科学实验
呼哧呼哧,刷刷!引起腹泻的讨厌鬼大肠杆菌
吧唧,刷啊!吞噬屎尿的洗手间
嗡嗡,嚓嚓嚓!黏来黏去,擦来擦去,还会传播病菌的苍蝇
吱吱~嘭~呸!又恶心又恐怖的动物化学武器
黏黏糊糊,爬来爬去!沾在牙齿上的细菌牙菌斑
妈呀,恶心!又变态又让人作呕的治疗法
抓抓,痒痒!黏在皮肤上吸血的虱子
好恶心,好想吐!让人毛骨悚然的世界奇异美食
模模糊糊邋邋遢遢测验!测验!
从头到脚都是脏兮兮的
红红火火,争先恐后!像活火山一样长在脸上的痘痘
一阵一阵!让人无法言喻的痛苦痔疮
挖一挖,抠一抠!鼻子里的脏家伙鼻屎
擦擦,搓搓!永远洗擦不完的污垢
滴答,呸呸!从嘴里流出来的黏糊糊的液体口水
呜!哦~噢!在胃里引起的泛滥呕吐
痒~痒~,疯狂折磨脚的讨厌鬼脚癣
一块一块,好痒好痒!伤口上的硬瓶盖痂
喀啊~,呸!又浓又黄的痰
喷喷~,呼!汗臭、脚臭、口臭
黏黏糊糊,又稠又密!睡醒就会出现的黄黄的眼屎
啊噢!从嘴里放出来的气体饱嗝
痒痒,脆脆!耳朵里的黄色污垢耳屎
扑哧,扑哧!从双峰里放出来的臭臭的气体屁屁
我挠我挠,呼啦啦!从头发里掉落下来的白色粉末头皮屑
刷~啊!发出臊味儿的黄色液体尿
模模糊糊邋邋遢遢测验!测验!
脏脏的警报春、夏、秋、冬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6-8 21:35 编辑 ].

TOP

ccpaging 顾左而言他,有没天使给咱们看一些参考答案啊?!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6-9 11:56 编辑 ].

TOP

科学的力量需要人文来驾驭

引用:
原帖由 shumi1 于 2010-6-17 13:28 发表
歪一下,NHK的《太平洋战争》是好片。如果结合本贴,也算数学(统计学?)角度解读太平洋战场。
不只如此,看过片子后,过了几天,我跟儿子在饭桌上讨论过日本失败的原因,他基本能说的头头是道。

要说歪的话,可能也不算。数学中有一个灰常重要的素养,独立思考,也许经历海量的数学题,最后才能明白这一点。但是也许只是一个战争片,就能让同学们受益良多。
另外,BBMM们在眼看着同学们数理科学能力增长的同时,也不要忽略人文精神。因为知识就是力量,科学的力量无比强大,同学们拥有科学就拥有了无比强大的力量,可是这力量要用在哪里呢?人文才能指出方向。
如果一个能设计制造原子弹的科学家,其思想却是纳粹的,对世界而言会是多大的一场灾难!想也不敢想!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6-17 15:49 编辑 ].

TOP

学数学,不忽视人文

引用:
原帖由 太平洋 于 2010-6-19 12:11 发表
所以我不打算在小学阶段让小孩花太多时间在数学上。

最近在看一本书,很有意思的:
Blink by Malcolm Gladwell
我觉得对BBMM们会有帮助的。
要言不烦,一语点醒梦中人啊!(泡杯茶先,慢慢续来、、、)
最近比较迷茫,因为没有报奥数班,数学一直是私底下几个小三小四在瞎玩。
上周搞鸡兔同笼,J同学和Alex喊出了黄金数,11同学更变态,搞出了博弈策略。007还在嘀咕他在初中发现的猜数规律,从头猜、从尾猜、从中间猜,我则被吓晕了,不断地用我的高数知识去匹配同学喊叫。(过几天有空再详细写,今天先不说这个)
可是,暑期要到了,数学搞点什么好呢?这也是自己瞎搞出来的事,本来报个奥数班,把孩子往里一送,等他们出来嘘个寒、问声暖就搞定的事儿,现在这么麻烦,自作孽不可活啊。
翻了四年级、五年级教材,大家学过的都搞明白了,没学过的将来也能搞明白。买了一堆参考书,下载了一堆PDF,数学家们一般都是以初中、高中为对象写书。唯一有本日本人写的《天哪!》,看起来好像也蛮小儿科的,没什么深刻、艰难的数学大道理。
要不找本奥数习题集做做?做做倒也无妨,研究好像就有点过了。为什么呢?其实能在这个帖子里边看到这的,对该楼的主题是一定有所把握的。而你把握了,按理说是不会这样问的。既然问了,我也不好意思不回答。
水有源,树有根,数学问题也有根源。看看数学历史就知道,数学的根源就是生活、体验。如果我们为了研究数学而找数学问题,不追究其根源,或者说更变态一些,研究那些没有根源的数学问题,那么我们心中的数学之塔不过是空中楼阁,随时间流失,她必会脱砖掉瓦,逐渐崩塌湮灭,如无源之水般干涸,如无根之树般枯萎、、、请BBMM们自我评价高等数学的作用,可知俺所言不虚。

而小三小四有多少生活,有多少体验呢?实在是不多。找不到有根有源来自于他们生活的数学问题进行研究,也就是很可以释然的事情了。

小儿就研究小儿科问题吧,不必求深、求难、求系统化,好玩就够了。多下来的时间怎么浪费掉呢?如楼上所述,不可不在人文上浪费一些。

对人文有兴趣的朋友,请转下帖:
亲子阅读:谈自由阅读的乐趣,斥应试训练
http://ww123.net/baby/viewthread.php?tid=4607826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6-20 18:21 编辑 ].

TOP

三年级放飞:周末卷中的“惊喜”

把两个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如下图),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原来两个正方形的周长之和减少了6厘米。原来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A. 6   B. 9   C. 12   D.18

Alex在周末卷碰到这样一道数学,想了很久,似乎C是正确。可是用12厘米验算以后发现结果并不正确,于是他算啊算,4个答案都不对。这可怎么办啊?Alex沮丧地拿着周末卷问,我正在追一部电视剧,于是对他说:“这道题,你放一放,先做别的,明天在做这一道题。”
等我看完电视剧,Alex已经上床呼呼了。拿起了考卷重新看这道题。

“把两个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如下图)”,周长变短还是变长了?很显然,变短了。因为有一些线段不再包含在长方形的周长里边。
这些短了线段是哪些呢?正好是正方形的两个边长。
“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原来两个正方形的周长之和减少了6厘米”,这么说正方形的两个边长应该等于6厘米,正方形的边长也就是3厘米。
验算一下:
原来两个正方形的周长之和为:(3x4)x2 = 24
长方形的周长为:(3+6)x2= 18
差为:24 - 18 = 6
Bingo!!!我算出来了。

可是,标准答案里边没有3啊。我想了想,找出一支黑色的细水笔,小心的修改了试卷。
把两个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如下图),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原来两个正方形的周长之和减少了6厘米。原来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A. 6   B. 9   C. 12   D.18   E.3

改完以后,一边欣赏自己的“杰作”,一边想象Alex明天检查这张考卷,重新做这道题时,会不会发现这个“惊喜”?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6-20 15:07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火车是运茶的 于 2010-6-20 19:52 发表
>原来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粗心
晕,汗。赶紧把改过的改回来。.

TOP

你找到“天书”了吗?

引用:
原帖由 grant 于 2010-6-23 11:25 发表


公倍数、公分数能被你解释到如此直白有趣,佩服~
Grant谬奖了。前面某个帖子里边讲过的,好像是1年级还是2年级的一道拓展题引申出来的。应该把功劳归于J同学、11同学和Alex他们的跳跃思维和发散思维。当然,他们跳得很厉害,散的很开,我和007只是从这些他们的思维中选择和引申我们认为相对更有价值的部分,有时候连引申都说不上,只是提醒他们注意我们所选择的部分而已。
这次活动令我们很惊讶,Alex的老师们也很惊讶。在适合的环境下,绝大多数的同学都能实现这种思维的跳跃和升华,我、007、老师们都相信这一点。

这是不是火车正在寻找的那本“天书”?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6-23 20:01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grant 于 2010-6-23 17:05 发表


我也发现了,ccpaging糊涂了。
嗯嗯,改了。.

TOP

二年级(上)数学放飞

小学低年级能不能教孩子代数? ... http://ww123.net/baby/thread-4560960-1-1.html
两位数加法怎么才能快而准 ... http://ww123.net/baby/thread-4562412-1-1.html
妈妈和女儿一起出去吃肯德基 ... http://ww123.net/baby/thread-4563174-1-1.html
倍与份,你的孩子理解了吗?... http://ww123.net/baby/thread-4566046-1-1.html
学会“毛估估” ... http://ww123.net/baby/thread-4566348-1-1.html
再谈“毛估估”(小学都适用)-听吴正宪老师《估算》一课有感 ... http://ww123.net/baby/thread-4570408-1-1.html
因数 ... http://ww123.net/baby/thread-4570557-1-1.html
除数为什么不能为0?... http://ww123.net/baby/thread-4574737-1-1.html
乘法数列 ... http://ww123.net/baby/thread-4577261-1-1.html
康熙战胜葛尔丹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 ... http://ww123.net/baby/thread-4577952-1-1.html
9/3*2和9*2/3的结果一样吗?为什么? ... http://ww123.net/baby/thread-4578770-1-1.html
把握学科本质与研究学生:数学教育永恒的课题 ... http://ww123.net/baby/thread-4581572-1-1.html
错题集如何建立更有效 ... http://ww123.net/baby/thread-4585662-1-1.html
余数的研究 ... http://ww123.net/baby/thread-4587623-1-1.html.

TOP

二年级(下)数学放飞

披羊皮的鸭 or 披鸭毛的羊 ... http://ww123.net/baby/thread-4615272-1-1.html
9是我的幸运数字 ... http://ww123.net/baby/thread-4616599-1-1.html
高速度高准确度的口算技术(一到三年级家长仔细学),含握笔姿势矫正 ... http://ww123.net/baby/thread-4619582-1-1.html
连乘连除、三位数加减法 ... http://ww123.net/baby/thread-4621664-1-1.html
鸡鸭900只,鸡多152只,鸡鸭各多少? ... http://ww123.net/baby/thread-4626910-1-1.html
蚕、桑叶、牛顿、生态、成长(含图) ... http://ww123.net/baby/thread-4638114-1-1.html
作图解题的方法和要点 ... http://ww123.net/baby/thread-4650688-1-1.html
一道计算题的引申 ... http://ww123.net/baby/thread-4650920-1-1.html
小数点大闹整数王国 ... http://ww123.net/baby/thread-4663548-1-1.html
3 - (2 - 1) = ? ... http://ww123.net/baby/thread-4669307-1-1.html
算术、数学、魔术 ... http://ww123.net/baby/thread-4671134-1-1.html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6-23 23:21 编辑 ].

TOP

给“脑子转得快的小朋友经常犯计算错误”的同学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10-6-12 08:46 发表
反思是一种基本素养作业做完了,检查一下,看一看有没有漏做,有没有做错,这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边做作业边检查,不停地问自己“这样对吗”“做完了吗”“还有什么办法”“有什么经验教训”,不断在反馈,这是一种优秀的学习品质。
做作业如此,
做事也是如此,
做人亦复如此!
反思是一种能力,是一种美德,有赖于长期的自觉努力。
为什么要验算?
有些同学做完作业或者试卷发下来看个分数就不管了,这就很难办了,要BBMM提醒:分数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你学到了什么?
辛辛苦苦九曲十八弯都闯过去了,艰难地达到了山顶,却没有回头一看,没有做总结提高,错失了美景,多可惜啊!

验算不仅仅是不做错题这么简单,在二三年级注意验算可以领悟到计算规律、启蒙初等代数、、、大家试试就知道了,好处大大的。.

TOP

形数的统一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10-6-24 12:53 发表
  虽然我们不再检查孩子的作业,也不再在他的作业上签字,但是,我们几乎每天都会询问儿子:昨天的作业错了几个?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现在懂了不?他妈妈尤其关注他错在哪里。上周公司组织去黄山旅游,她嫌爬山 ...
上次有本书落在你那里了,《数学好玩--好玩的数和形》,你看了哇?这个暑期咱们可以重点玩这个。
什么叫形数统一,简单地说:
在做鸡兔问题时,脑子里边要有鸡,要有兔,可能还要有鸡场,兔笼。
做分数时,脑子里边要有蛋糕。
题目说小明从家里到学校有800米,脑子里边就有家、小明、学校,柏油路还是土路

643.78有几个0.01?
父:“儿子,给你做一道数学题吧?”
子:“啊,又是数学题啊?!”
父:“你现在有事吗?”
子:“没事啊。”
父:“那就玩玩吧。643.78里边有多少个0.01?”
儿子,把题目中的关键数字记录下来。
父:“你去自己房间研究吧,一会告诉我结果。”
子:“你知道哇,小数点很麻烦的?”
父:“知道,我三年级的时候也烦小数点的。这是四年级的数学题,你试试看,做不出来就算了。”
儿子踢踢踏踏回自己屋了,过了十多分钟,回到我这。
子:“应该有64378个。”
父:“为什么啊?”
子:“我猜的。”
父:“可是对不对呢?我猜643780可以无啦?”
子:“、、、”
父:“你能举一个例子说服我,你的猜想是对的吗?”
儿子想了一会说:“你看,我这有一条643.78米的线,现在要切成0.01米一小段一小段的,问能切成多少段?”
父:“哦、、、”
子:“我计算过,正好可以切出64378个小段。”
父:“嗯,我理解了。下学期,你直接上五年级吧?”
子:“那怎么行啊,很累的。”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6-25 00:02 编辑 ].

TOP

回复 3088#j_w 的帖子

不是想象中那么难。

昨天我把原来发的放飞帖子整理在:
http://ww123.net/baby/viewthread ... ;page=62#pid7215980

现在小三回头看小一小二的发的帖子,当时提的问题好像也很幼稚的说,解决的办法也不是很高明。一路跌跌撞撞过来,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今天的老三腔调,007则成了老四腔调,合起来就老三老四了。.

TOP

三年级数学放飞

60x50 的积末尾有( )个0? ... http://ww123.net/baby/thread-4678872-1-1.html
这个数字怎么看起来像 DB 啊? ... http://ww123.net/baby/thread-4680443-1-1.html
变态的除法竖式(总算写完了,挥汗ing) ... http://ww123.net/baby/thread-4684070-1-1.html
小学生可玩的物理游戏(新增分形几何软件) ... http://ww123.net/baby/thread-4689409-1-1.html
面积--切不可望文生义的概念 ... http://ww123.net/baby/thread-4694050-1-1.html
单位换算、小数点、闰年、面积 ... http://ww123.net/baby/thread-4694457-1-1.html
数字广场之数苹果、植树问题 ... http://ww123.net/baby/thread-4700959-1-1.html
集合启蒙 ... http://ww123.net/baby/viewthread ... ;page=59#pid6568205
我们发现了分数加法 ... http://ww123.net/baby/viewthread ... ;page=60#pid6584568
数学试卷分析 之 粗心不是我的错 ... http://ww123.net/baby/thread-4708330-1-1.html
路程、时间、速度 ... http://ww123.net/baby/thread-4710440-1-1.html
锁定目标 ... http://ww123.net/baby/thread-4718272-1-1.html
考卷分析 ... http://ww123.net/baby/thread-4732139-1-1.html
规律 ... http://ww123.net/baby/thread-4716378-1-1.html.

TOP

大雨还是小雨

今天,小雨。Alex参加游泳训练,结束后,我骑自行车载他回来,准备去面馆吃牛肉面,眼看离面馆只剩下约200米的距离。
父:“雨怎么突然下大了,好烦啊。”
子:“是滴。”
父:“儿子,我们经常说大雨、小雨。你说说看,我们怎么精确地计算雨的大小呢?”
子:“那就是 N 滴雨吧。”
父:“这个好像按滴来算很麻烦的。你说说看,现在的雨大吗?”
子:“N 滴雨。”
父:“那昨天的雨呢?”
子:“N 滴雨。”
父:“这就麻烦了,都是 N 滴雨,谁是大雨谁是小雨呢。”
子:“、、、”
到了面馆,我停好自行车,跟儿子一起在面馆中找位置坐下。
子:“哈哈,我想到一个办法。找个面盆接雨,哪个接的雨水多,哪个雨就大。”
父:“哦,这是个好想法。但是,还有些问题。比如说,我可以耍赖,用两个大小不同的面盆、、、”
子:“切,那肯定不行的。面盆要一样大的。”
父:“哦,那我拿一个高的面盆,一个低的面盆,可以哇?”
子:“那倒没关系,只要面积一样大。”
父:“你说的是面盆的底面积吗?”
子:“是的。你不能拿个很浅的面盆,雨水漫出来就不行了。”
父:“哦。可是我还有问题。你算过圆的面积,超级难计算的,那怎么办呢?”
子:“那就用方面盆吧,如果有的话,最好是、、、正方形的,边长30CM。”
父:“哦,我算算,30x30等于900平方厘米,还是不方便啊。你看我们用1米见方的正方形,怎么样?”
子:“1平方米,好啊!好啊!”
父:“晤、、、我又想了一个赖几皮的方法。”
子:“你说说看。”
父:“你猜呢?”
儿子猜了好几种,都不对。
父:“你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它会影响你面盆里边水的高度。”
子:“时间、、、对,就是时间。你拿盆出去接了一个晚上的水,我才接10分钟,那肯定不行的。”
父:“哈哈,被你发现了。我总结一下,要测量雨的大小,要拿一个底面积为1平方米的面盆,好像方圆都没关系,不能太浅,接1小时的雨水,然后测量面盆里边水的高度就可以了。”
子:“是滴。”
忽然,儿子的小碗加蛋加肉、热情腾腾的牛肉面被端了上来。今天,就到此为止了,我想。.

TOP

降雨量

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水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我们称为降雨量(以毫米为单位),它可以直观地表示降雨的多少。日降雨量,就是当日24小时内单位面积(1平方米)上雨水的体积。目前,测定降雨量常用的仪器包括雨量筒和量杯。雨量筒的直径一般为20厘米,内装一个漏斗和一个瓶子。量杯的直径为4厘米,它与雨量筒是配套使用的。测量时,将雨量筒中的雨水倒在量杯中,根据杯上的刻度就可知道当天的降雨量了。
.

TOP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10-7-6 17:09 发表
不知出题老师是过高地估计了小四生的语文水平,还是想在文字上故意为难一下小四们。 ...
很可能数学老师掌握不了出题的语文水平,也不了解小四的语文水平。避开这个问题的办法有一个,让语文老师做做数学卷子。但这个办法不能实现,因为Alex的语文老师数次表明她看不懂数学,一见数学就摇头。我猜想,数学老师看见语文的阅读理解同样是头大的。.

TOP

三升四放飞:自制计算尺 Build a Simple Slide Rule

参考资料:
http://www.worldlingo.com/ma/enwiki/zh_cn/Slide_rule
http://www.sphere.bc.ca/test/build.html
http://sliderulemuseum.com/SR_Scales.htm

步骤及要求:
小三以上可以考虑自制计算尺,第一步先做加减法计算尺,第二步再考虑做乘除法计算尺。

目的:
建立数形结合的基本概念。
提高动手能力。
浪费时间。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7-7 14:49 编辑 ].

TOP

三升四放飞:研究机械闹钟

参考资料:
http://www.hudong.com/wiki/闹钟
http://www.hudong.com/wiki/机械钟表机构

步骤及要求:
机械闹钟一个,螺丝刀等工具若干
拆卸闹钟
对照图表,辨识部件
组装闹钟

目的:
提高动手能力。
浪费时间。.

TOP

三升四放飞:自制计算尺(一)

用两把直尺做初步研究,以下为 Alex 的总结。

1、在用尺作两位数加减时,我发现两把尺很难对齐,常常计算错误,而且还要花许多的时间,因此,我认为心算要比尺算简单。
2、我发现在做尺算加法时,一般都往后推,而在做减法是,尺子就要往前推。
3、当我用尺做三个两位数连加连减时,新的问题又来了。这次比我做两个两位数加减时,更难对齐了,我几乎要用一只收来按住结果,然后再做下一步的计算。有时,我一不小心就要把尺搞乱。时间上也有问题,我每做一道题时要花上一分多钟,笔算竖式都比它快了。

加法尺原理


计算速度比较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7-8 00:10 编辑 ].

TOP

单纯的形就可以解题,颇有埃及纸草书的风范。


这是埃及僧人阿默士(Ahmes)所著,记载千余年以来(可能追溯到大金字塔时代)的一些数学问题。书名是《阐明对象中一切黑暗的、秘密的事物的指南》。

揭示黑暗中的秘密本就是一种天性,数学思维来自于这种天性。不要扼杀他,让其自由蓬勃生长就好啦。奥数论者认为他们可以培养思维,实在是可笑之至。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7-10 23:14 编辑 ].

TOP

回复 3165#happyyj 的帖子

其它的辩论对我而言都是副业,可有可无。数学是我最喜欢的,受自身能力所限不能讨论太过高深的数学问题,这是我的局限。不过,小学数学问题在我的限内。.

TOP

整数王国的故事:什么是素数?

小数点不小心掉进了整数王国。在整数王国里边,0是国王,1是王后。
为什么0是国王呢?因为国王的威力最大,任何其它的数与0国王碰到一起立刻就消失了,没人能够打败国王。国王的威力还不止这些哦。任何的数只要站在国王的左边,这个数立刻就长大十倍,变得力大无穷。你说0国王厉害吧!
有国王当然就有王后,谁是王后呢?1是王后。因为1可以加出任何一个正整数,没有了1,王国里边有再多的0也白搭。
整数王国不仅有国王和王后,还有将军和士兵哦。例如,4就是2的士兵,因为4能被2整除,4被2管,是2的士兵。
那么,2是将军还是士兵呢?有人说它是士兵,有人说它是将军,你说呢?

王国里边还有哪些将军呢?哪个将军统领的士兵多呢?

素数就是整数王国里边的将军。

PS:谢谢 混凝土 妈妈和 tangyan228 倾力相助,提供了非常珍贵的修改意见。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7-16 17:41 编辑 ].

TOP

整数王国的故事:男人数和女人数

回复 3168#混凝土 的帖子:难得过来串门,回答一个问题再走。

男人数和女人数
正整数可以被分为两大类--奇数和偶数,一般同学们把奇数称为单数,偶数称为双数。古怪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把 偶数 称为 男人数奇数 称为 女人数。你的看法如何?为什么?

(不好意思,开始写反了,已修正)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7-16 17:42 编辑 ].

TOP

整数王国的故事:哪个将军统领的士兵多呢?(一)

父:“你知道啊!”
子:“肯定是2将军统帅的士兵多啦。”
父:“哦,真的是这样吗?你猜的吧。”
子:“我是猜的。可是这很容易证明啊。”
父:“哦?!”
子:“我们来算算就知道了。”

100以内,2将军的士兵有多少个?
100以内,3将军的士兵有多少个?
2将军的士兵比3将军的士兵多多少?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7-16 22:49 编辑 ].

TOP

回复 3171#火车是运茶的 的帖子

如果按力气大小(即数的大小)来选将军的话,整数王国的将军就选不出来了。
整数王国为什么以这种方式选拔将军呢?我不知道啊,你知道吗?.

TOP

猜猜毕达哥拉斯为什么把偶数称为男人数?

引用:
原帖由 火车是运茶的 于 2010-7-16 22:42 发表
不会是歧视女性的意思吧?
有可能。我基于3点这么认为的:
1、2是将军
2、毕达哥拉斯是男的
3、欺负不看数学贴的妈妈们,或者看了但从不发言的妈妈们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7-17 11:56 编辑 ].

TOP

“Odd and Even 奇数、偶数”的由来 并 回复 3176#火车是运茶的 的帖子

这样也行啊。不公平,对男人数不公平。谁给男人数取这么古怪的名字啊?

Odd and Even 奇数、偶数
http://paper.sznews.com/szdaily/20070606/ca2685028.htm
    2007年06月06日     

大家都知道英语中奇数叫“odd number”,偶数叫“even number”。那你有没有疑惑过,为什么这么叫呢?

Even从古日耳曼语中来,它出现在古英语中时的意思是“水平的、不倾斜的”。偶数被2除之后,得到的两个数是相等的。如果把它们放到天平上,那么天平是水平的、没有倾斜的。所以啦,偶数就是even。

Odd从古斯堪的纳维亚语中来,经过一系列演变,有了“多余的”意思。奇数被2除余1,既然有多余了,那么奇数就是odd。

此外,odd在英文里还有“奇怪"的意思,那么,奇数从字面解释又可以看作是“奇怪的数”,简称“奇数”,是不是很巧?

有没有觉得如此推理的逻辑很奇怪呢?语言就是这么有意思!

Odd的复数odds则表示区别、差额、机会、可能性。词组“at odds”就是不和,意见不一致的意思。

Even最基本的意思就是相等的,平均的,恰好的,两不相欠的。由此产生了一个常用的词组“be even with”,意思是(偿清或报复以后)“两清了”。"Even up"也是“扯平”、“报复”的意思。

请看下面例句:

Graphs are on even pages and tables are on odd pages.

图在偶数页,表格在奇数页。

She is at odds with her boss.

她和上司不和。

The odds are that he will give his consent.

他大概会同意的。

The odds evened before the race.

赛跑前,胜负的可能性变得接近了。

I would find the killer and even it up for Tom.

我要找到凶手,替汤姆报仇。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7-16 23:14 编辑 ].

TOP

回复 3163#水之形 的帖子

推荐水老师看《世界数学史简编》、《数学的起源与发展》。.

TOP

整数王国的故事:哪个将军统领的士兵多呢?(二)

火车叔叔很诧异,BBMM讲不讲无穷的大小呢?能不能讲清楚呢?这是问题。显然,在这讲无穷的大小完全超纲了,超了多少呢?这是大学数学专业知识。但是,如果有某个同学问的话,BBMM一边窃喜,一边也要有所准备,至少不能劈头盖脸地骂过去吧,建议审慎地附和同学的想法。
如果同学们不问,我学孔子,才懒得提呢?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7-17 12:35 编辑 ].

TOP

回复 3188#水之形 的帖子

不可以直接讲给孩子听,但是以你的能力,我以为,在读数学史的同时,肯定可以结合生活有精彩的发挥的。
按照杜威的教育理论,一个人的知识发展过程跟人类的知识发展过程是有关联的,看数学史,我们就可以知道哪些可以讲,可以讲到什么程度。
小三小四的同学就可以接受毕达哥拉斯时代的许多东西,简单的如男人数、女人数、三角形数、正方形数、磬折形数等,目的不过是把同学的眼光从计算拓展到对整数的研究。较难的如素数、根号2、代数的启蒙、科学方法启蒙也可以浅尝下。
今天,我让Alex的表弟--幼升初的男孩玩了一上午的围棋子,做加法,用减法验证,摆正方形等,这些都是适合他,且确实能勾起他兴趣的东西。因为毕达哥拉斯就常常用小石子来研究整数问题。
最近,我在看《数学好玩--好玩的数和形》,这也是一本不错的数,建议有一定数学基础且对数学有兴趣的BBMM看看。我会陆续摘抄一些内容,或者自己略作加工以尽量有趣的方式写上来,与大家共享。.

TOP

回复 3192#happyyj 的帖子

福尔摩斯和华生都聚在一起了,相信很快就有结果了。.

TOP

回复 3197#hxy007 的帖子

试算是数学中灰常灰常之重要的方法。这个问题展开来的话,要写不少东西了。请容我先理理思路,就这几天吧,慢慢把试算的重要性写出来。.

TOP

试算 VS 算式 (一)

新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1957年4月,中国航空工业局发出《关于开展歼教Ⅰ型飞机设计和制造的决定》。12月,飞机设计室开始设计歼教1的生产图纸。1958年3月,生产图纸设计完成。加上前期准备,整个设计周期仅530天。主要的设计师包括徐舜寿(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黄志千(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叶正大(毕业于苏联莫斯科航空学院飞机制造系),到1956年11月,飞机设计室人员已增至92人,除徐舜寿、黄志千等几位老工程师外,整个设计室人员平均年龄只有22岁。网络上可以搜索到一部记录片,名为《银鹰起时徐舜寿》。讲得就是这一段历史。
  歼教-1
  
  参考资料
  http://www.red-soil.com/zl/lishi/201006101034164417.htm
  http://jilu.cntv.cn/yinyingqishi/videopage/index.shtml

  徐舜寿曾经提到,在歼教Ⅰ型飞机设计中,大家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计算飞机的飞机空气动力特性。什么叫空气动力特性呢?我们知道,飞机在天空中翱翔依靠的是空气,但同时空气也可能是飞机致命的杀手。飞机在空气中飞行,空气会形成气流,这些气流流经飞机的表面时对飞机产生各种方向大小的力,这些力对飞机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影响。飞机上主要的部件如机身、机翼、尾翼、悬挂炸弹或者导弹,以及飞机不同的飞行姿态,如仰飞、俯冲、侧滑、翻滚等,都会使气流会出现各种变化,气流产生的力也会发生变化。掌握这些变化对设计飞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徐舜寿他们设计歼教Ⅰ型飞机的时候,大量的科学家用了大量的时间用公式计算飞机的空气动力特性。当时没有计算机,主要是用计算尺来进行计算。设计师们根据这些计算结果设计飞机的外形,任何一个计算错误都可能使飞机无法飞上蓝天,或者在空中解体爆炸。
  参考资料
  http://www.chinabaike.com/articl ... 00801151130931.html
  超级变态的空气动力学公式 -- 纳维-斯托克斯方程
  
  下图是一只蝙蝠的空气动力特性:
  

风洞实验
  现代科技已经不再采用这种纯粹用公式计算来设计飞机的方法,因为它太繁琐、计算量大、不易调整和修改。有科学家想,如果我们把设计好的飞机按比例缩小,制作成模型,直接放飞这个模型,是不是就可以简化计算了呢?这就像是试算,我们不去计算公式,而是直接用不同的设计做模拟试验,一边试验,一边计算,一边调整,以提高设计的效率。这种方法就是风洞实验的方法。
  风洞(Wind Tunnel)其实不是个洞,而是一条大型隧道或管道,里面有一个巨型扇叶,能产生一股强劲气流。气流经过一些风格栅,减少涡流产生后才进入试验室。
  风洞实验利用飞机模型与飞机相似的原理,把飞机模型放入一个特制的“洞”中,往洞中吹入各种大小和方向的空气,观察吹入的空气经过飞机模型后会发生何种变化。

  下图是对一辆汽车作风洞实验:
  
  巨大的风扇和半拉飞机:
  
  对战斗机作风洞实验:
  
  对客机作风洞实验:
  

给同学们留下几个问题想想
  观察风洞中飞机的固定方式,为什么用三个可变高度柱子固定飞机?柱子下面的底盘可以转动吗?为什么?
  您认为,用算式计算和试算法计算各有什么优缺点?
  猜猜看,在哪些情况下用算式计算更有效?在哪些情况下试算法更有效?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7-20 16:22 编辑 ].

TOP

回复 3202#hxy007 的帖子

Alex 画出来是这样的,但是为什么呢?我们还有点搞不清楚。
.

TOP

引用:
原帖由 happyyj 于 2010-7-20 18:37 发表
2.请教(对于我们数学白痴的请教,不管多么幼稚,请尽量别嘲笑,可否?):
  好像CC爸爸风洞帖也正在考孩子们,何处适用“试算”。
  关于试算,这题是我们知道答案唯一;
  如果对于答案不唯一的题目,怎么来确保试算时不会遗漏答案?因为试算时还无法知道一共应该有几个答案才算了结啊,那要试到何时去呢? ...
风洞问题告诉我们以下几个事实:
1、有时我们知道公式,但是公式非常复杂,计算量非常大,那么试算是值得考虑的数学方法。
2、当我们在探究一个未知的新问题时,我们没有公式或者根本就不知道用哪个公式,试算几乎是唯一可用的数学方法。
3、这里说到的结果唯一性问题,多个结果如何试算的问题。这在小学阶段能提出来已经很厉害了。以后会有专门的时间去研究这些问题,即唯一解和非唯一解,解的集合,优化解等等。从这可以知道,将来研究这些问题并不是多余的。
4、试算中蕴含的东西还很多,如分析结果的最小值、最大值,缩小试算的范围,提高试算的效率。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现在专题研究的。
引用:
原帖由 happyyj 于 2010-7-20 18:37 发表
3.“至少”:这个题目的辅导中出现了几次“至少”,让我联想起去年小三的一道题,
  判断正误:一个锐角三角形至少包括2个锐角。
  我很迷惑,又觉得正,又觉得误。到现在都没搞清,顺便也请教一下吧。 ...
“有且只有”、“至少”都是几何原本里边的重要元素,是建立数学体系的语言和逻辑的基础。在小学阶段,我反对让孩子学习这些复杂的逻辑表述和逻辑关系。三年级上的数字广场中曾经有一个抽屉原理,当时就把我和Alex搞得十分痛苦。其实,在小学阶段仅仅是让孩子接触到这些就可以了,要做深刻的研究,应该是系统地学过平面几何以后。
具体到“一个三角形至少包括2个锐角”(锐角的限定不需要),目前阶段只能体验。拿三根筷子,固定其中一根,另两根旋转,看看他们所形成的三角形的角有什么关系。.

TOP

回复 3215#shumi1 的帖子

电子版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ff1c7f0100go9b.html

另,数学是个冤死鬼。.

TOP

回复 3218#happyyj 的帖子

那个非唯一解的问题哪里是小三提的,是我自己在请教。。。。
答:那就好办了。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代表了坐标系当中的一条直线。两条直线之间的关系有三种:重合即无穷解,平行即无解,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还是我自己在钻牛角尖、是我自己想着想着被困扰了:我困扰在“至少包含2个锐角”是不是也涵盖了“有3个锐角”这层意思,
答:是的,您的原话不够数学,应该说“至少包含2个锐角”包括那些“有3个锐角”的三角形。
在这里“至少”的意思是不能少于2个锐角。真正的麻烦在于如何证明这一点,因为存在无穷个不同形状的三角形。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7-21 12:31 编辑 ].

TOP

化繁为简的高手是笛卡尔

在笛卡尔的四句箴言里边是有的,我这再重复拷贝一次。

  笛卡儿被广泛认为是西方现代哲学的奠基人,他第一个创立了一套完整的哲学体系。哲学上,笛卡儿是一个二元论者以及理性主义者。笛卡儿认为,人类应该可以使用数学的方法――也就是理性――来进行哲学思考、、、他从逻辑学、几何学和代数学中发现了4条规则:
1. 除了清楚明白的观念外,绝不接受其他任何东西;
2. 必须将每个问题分成若干个简单的部分来处理;
3. 思想必须从简单到复杂;
4. 我们应该时常进行彻底的检查,确保没有遗漏任何东西。


  笛卡儿将这种方法不仅运用在哲学思考上,还运用于几何学,并创立了解析几何。

  (后面的部分太多评论的成分,删除不摘)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7-21 20:53 编辑 ].

TOP

回复 3223#火车是运茶的 的帖子

证明的方法是基于四大公理,以后可以证明。小三不能提供严密的证明,但是可以通过旋转三角形的两条边,得到初步的认识。只不过,我觉得意义不是太大,因为毕竟几何是一个体系,不是一个知识点这么简单。.

TOP

回复 3225#火车是运茶的 的帖子

命题:三角形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两个锐角。.

TOP

令人吓丝丝的 Explore

引用:
原帖由 happyyj 于 2010-7-21 13:39 发表
你需要装,我根本不需要装,我们的不懂乃是是纯天然的。
给您说个实话,我和007也不是懂装不懂,是真不懂。或者说我们懂某道题,有自己的做题设想,但是因为刻意得不想“教”,探究的过程和方向是同学们掌握的。所以,我们俩也经常被带得东倒西歪,几个小三小四的脑子动的太快了。
开始我是觉得吓丝丝的,有点像一群人在山里乱走的感觉,对能否按照小三小四的思路到达目标,一点都没有信心。这样的事做过很多次以后,我已经开始喜欢这种感觉了,很刺激,很好玩。甚至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探究--Explore。
现在我认为,原来的那种害怕仅仅是原来很少这样做,心理上暂时不能接受而已。同学们正在学习数学,BBMM也至少有高中的数学底子,同学和BBMM的本能(实质是基本的数学素养)一定可以帮助我们到达目标的。也许时间长一点,讲公式的话10分钟搞定,探究可能需要几个小时。
踹一下子,试试看能不能享受那种吓丝丝的感觉!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7-21 14:49 编辑 ].

TOP

回复 3218#happyyj 的帖子

不好意思,我前面没有认真看你的描述。“一个锐角三角形至少包含2个锐角”这是一句废话,因为锐角三角形的定义就是三个角都小于90度。
但是,我有点怀疑你的习题集上印错了,有意义的命题应该是“一个三角形至少有2个锐角”。.

TOP

回复 3237#火车是运茶的 的帖子

三年级开始介绍三角形的各种类型,如:
1、锐角三角形有三个锐角;
2、钝角三角形有两个锐角和一个钝角;
3、直角三角形有一个直角和两个锐角。

看似很简单的三句话,备课的难度其实是很高的。同学们会问出各种问题,例如:
1、有两个锐角的三角形是不是锐角三角形?
2、有没有一个三角形有两个钝角?
3、有没有一个三角形有两个直角?
4、这些话是怎么来的?
5、这些话是谁想出来的?
6、这些话对吗?

老师显然不能把这样一堂课的内容从四大公理开始讲起,可是不讲四大公理,又怎么回答同学们的问题呢?这就是考验老师智慧的地方。而以现在老师的实际情况来说,要求大多数的老师拥有这样的智慧是一种相当苛刻的要求。我看到最精彩的案例是三根小棍动态地演示三角形的变化,在演示变化的过程中,让同学领会和感悟其中难以言传的规律。

同时,在跟儿子一起学习的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个不好的现象。有些老师,特别是奥数老师,他们一看见教科书上浅浅地讲了三角形、面积、抽屉原理,仿佛得到了大赦一般,疯狂地把相关的、本应该放到初中去解决的问题,堂而皇之地出在各种小学考卷上。别的老师为了应付这种考题,只好让同学们机械地记忆相关的知识。所以,对这些“伪纲内”题也要特别小心警惕。

三上的时候,我和Alex曾经为了学习“数字广场-放苹果”一篇,搞到晚上12点。等第二天我仔细想过才发现,这篇东西根本不适合放在三年级的教科书中。具体情况请参见:
http://ww123.net/baby/viewthread ... p;page=1#pid6786946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7-21 19:41 编辑 ].

TOP

试算 VS 算式 (二)

上期问题参考答案
观察风洞中飞机的固定方式,为什么用三个可变高度柱子固定飞机?柱子下面的底盘可以转动吗?为什么?
答:做个纸飞机试试。如果有三根可变长度的棍子,一个可以360度旋转的平台,我们可以得到所有的飞行姿态,平飞、爬升、俯冲等。

您认为,用算式计算和试算法计算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有算式才能用算式计算。当牛顿第一次研究苹果落下的规律时,他还没有算式,只能通过不同高度落下的时间来分析归纳算式,这是试算法的一种,也几乎是他唯一可以用来寻找规律的方法。

猜猜看,在哪些情况下用算式计算更有效?在哪些情况下试算法更有效?
答:简单的算式,如计算规则形状的面积、长度、植树问题等,比较有效。没有算式,或者碰上复杂的算式时,试算法可能更有效。

试算法解题 by Alex
我在做一道题目时,遇上了麻烦,题目是这样的:
甲乙各有一个盒子,这两个盒子里的信签都是一样的。甲在每个信封里装了一张信纸,最后剩下50张信纸。乙在每个信封里装了三张信纸,最后剩下50张信封。问一个盒子里有几张信封、信纸?
(注:7月21日这天早上是忙碌的。我们来公司的路上,我给 Alex 粗略地讲了今天的安排--主要就是做这一道数学题,而且规定了他今天只能用试算法。到了公司,Alex 匆匆地记下了题目,一个人坐在他的工作位上--公司的人平时吃饭用的一张小圆桌,开始了他的试算。我则忙著做自己的工作,整个一上午都在跟同事讨论合同上的事情。期间 Alex 数次拿着他写得密密麻麻的草稿纸想问我问题,都被我打发了。一是没有时间,二是我想学习水老师的方法,打发他一个人去“生想”。)

我先用猜的方法算的。我做了一张表,可写到最后连我都不知道自己在写什么了。
(注:“生想”就像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黑暗中,没有目标,也不知道路在哪里。他只能试着往前,实际上可能是前后左右任何一个方向,迈出一小步。可能正好踏在路上,也可能踩在烂泥里边,或者踢到一堵墙上感觉到疼痛。所以,“生想”是一种痛苦、一种折磨。正因为我体会过“生想”的可怕,不敢随随便便把 Alex 置于“生想”的境地。但想到 happyyj 妈妈说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了得到“躬行”的诸般好处,也只好忍心这样做了。不出所料,临近中午的时候,Alex 终于还是鼓足勇气,拿着一张只写了标题的“表格”,打断了我跟同事的讨论。我们俩走到外面阳台上,在我一连串“为什么”的追问下,Alex 几乎要哭出来了。我知道,这些肯定都是他一上午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人家就是来问这些“为什么”的,却被我抢先问了出来,自己还回答不了,超级郁闷啊。
“那么我们回到圆桌上把这个问题先慢慢地理一理吧。”我对 Alex 说:
子:好吧。
父:你先把题目比划给我看吧。
子:诺,这有一个信签盒,里边有一些信封和信签,甲在每个信封里装了一张信纸,最后剩下50张信纸。乙在每个信封里装了三张信纸、、、
父:等等,有一个信签盒还是两个信签盒?
子:好像是一个吧。
父:如果只有一个信签盒的话,甲先把里边的信封都用完了,乙就没有信封了?!
子:哦,我看看、、、应该是两个信签盒。
父:重新开始比划吧!
子:这有两个信签盒,两个盒子里的信封和信签一样多、、、
父:不对。这个话有问题。
子:哪里有问题啊?
父:题目里边没说,一个盒子里边的信封和信签一样多啊。
子:我知道你的意思,我说的是,第一个盒子里的信封和第二个盒子里的信封一样多,第一个盒子里的信签和第二个盒子里的信签一样多。
父:哦,那是你说的不对,想的是对的。看来有些话尽管啰嗦,还是不能省掉的。
子:嗯。
父:先讨论到这吧。建议你把讨论出来的规则仔细地记下来,再仔细想想。
唉、、、问题当然不是那么简单的,但我还有一份合同要改,只好再次打发 Alex “生想”去了。)


于是我写了几条规定,以后我就按照这些规定来做表格。
1) 甲乙各有一个盒子。
2) 甲乙的两个盒子里的信签都是一样的。
(注:写到纸上的时候仍然把不该省得省掉了。看来小三的文字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还达不到数学命题所要求的精准和清晰、、、就这样先将就着吧。)
3) 甲乙的两个盒子里的信纸至少有53张,信封51张。
下来,我就开始做了:

一开始,我以为我作对了,可最后我发现了,这样做的话,信纸1 和 信纸2 的差距越来越大了,而我是要它们小,所以这肯定不对。再说了,信纸我写的就不对。
(注:Alex 认真地在小圆桌上写写画画。我续水的时候经过,瞄了一眼,看到了表格,这说明 Alex 经过一上午的“生想”已经取得了不少的进展,至少他已经开始计算和填数字了,虽然填的数字不对。于是我建议 Alex 就地取材,把草稿纸裁成信封和信纸,模拟一遍题目。也许实际的模拟可以帮助 Alex 找到问题。)
我又用了一种方法,我做了许多信封和信纸,可做到最后发现数量根本就不对,更不要说计算了。
(注:已经到了午饭的时候了,Alex 把小圆桌上的草稿纸简单归置到一起。我们开始吃家里带来的午饭,一边吃一边讨论。
父:你能说说看“试算”到底是什么意思吗?
子:就是猜答案呗。
父:哦、、、今天这道题要猜什么答案呢?
子:让我看看、、、应该是猜信签盒里边有多少信封和信纸?
父:那我就瞎猜一个、、、有50张信封和50张信签?
子:那不行的,你猜的结果不符合第一个条件。
父:什么条件啊?瞎猜还要条件啊!
子:那当然啦。如果信签盒里边有50张信封和50张信签,那么甲在每个信封里边塞进一张信签,刚好把信签用完,不可能剩下50张信签。
父:哦,是这样子啊、、、那我怎么猜才能满足第一个条件呢?
子:信签少了,多加一些吧。
父:好、、、那我猜50张信封和100张信签,这样总可以了吧?
子:你猜的还是不对,不符合第二个条件!
父:还有第二个条件啊?!
子:当然啦。
父:怎么不符合第二个条件啦?
子:乙在每个信封里边塞进三张信签,还剩50个信封、、、爸爸,这个剩50个信封怎么弄啊?
父:我想想,乙在每个信封里边塞进三张信签,现在只有100张信签,一个信封塞三张信签的话、、、
子:我知道了,信签不够,就空出来许多信封。
讨论到这,我不再问了,Alex 也在默默不语地吃饭。)

最后,我尝试了一种方法,没想到竟然对了:

我把(1)和(2)合了起来,在做信纸时也上了心,我终于求出了答案。
(注:上午刚开始的时候,Alex 是完全摸不着方向的,他自己一个人在黑暗中挣扎,无助、混乱、沮丧。初看起来,这番挣扎并没有解决实际的问题,但其实为中午的讨论提供了非常扎实的基础。无形之中,水老师提倡的“生想”、happyyj提倡的“躬行”实实在在地提高了 Alex 探究问题的能力。)
不过,我还要进行验算呢!就用代数法吧!
信封 = A    信纸 = B
A = B - 50
B = (A - 50 ) X 3
B = 3A - 150
B + 150 = 3A
(注:Alex 知道计算的关键是消去 A 或者 B,但是他比较熟悉加减法消元(天平玩得熟),对代入法则不熟悉。我在这里干预了一次,演示了代入消元法。)
B + 150 = (B - 50) X 3
B + 150 = 3B - 150
B = 3B - 300
B + 300 = 3B
300 = 2B
B = 150
A = 100
(注:这是一个比较啰嗦的解方程步骤。不过 Alex 也才小三,不能苛求了,不忍心再苛求了、、、就这样先将就着吧。)
答:信封有100张,信纸有150张

信签题 与 “鸡兔同舞”
Alex 做完题目,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跟上午的愁云惨雾比,那是完全不同了。乘 Alex 高兴,我建议他把整个研究的过程记录下来。Alex 答应了,一个人在小圆桌上边算边些边画图。待所有的事情做完,我已经快下班了。在看 Alex 的论文时,我把题目做了一点小改动,变成这样:
甲乙各有一个盒子,这两个盒子里的信签都是一样的。甲在每个信封里装了一张信纸,最后剩下5张信纸。乙在每个信封里装了三张信纸,最后剩下5张信封。问一个盒子里有几张信封、信纸?
Alex 仔细看了看,算了算,带着奇怪的表情问:“这道题怎么看起来这么熟悉啊?”
父:是吗?
子:我好像做过、、、对了,我想起来了,这跟 hxy007 的鸡兔同舞是一样的啊。
父:怎么可能呢?一个是信封信签,一个是鸡兔,八竿子打不到一起啊?
子:我再想想、、、嗯,规律是一样的,绝对没错。

(编辑完毕)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0-7-22 17:53 编辑 ].

TOP

回复 3244#hxy007 的帖子

仔细想了想,可以考虑引进笛卡尔了。
经过试算法的研究以后,Alex已经能把信签问题与鸡兔同舞问题联系在一起了,通过研究变化趋势,Alex想到了追赶问题,由此编出了“兔鼠赛跑”,稍后我慢慢总结上来。
如果有时间的话,我希望Alex能用笛卡尔提供的坐标纸工具,先“生想”(水老师语),然后,我们再视情况看看怎么理清思路。.

TOP

回复 3250#pm_simple 的帖子

http://ww123.net/baby/viewthread ... id=60813&page=1

找到grant最近的一张帖子,点“只看此人”。严重怀疑grant在大班之前就用坐标纸开始“奥”数学了。.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