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钢语象观察:三次写入党章又被剔除的一对罪名是什么?
http://mp.weixin.qq.com/s/WQkxjTfbLLEulgY0n_CJyQ
2017-03-02 钱 钢 尽知天下事
“野心家、阴谋家”是文革时期常用词语。自1946年人民日报创刊,到2016年,“野心家、阴谋家”共被842篇文章使用,其中713篇出现在1966-1977年,占85%。
有一个史实,可以清楚显示“野心家、阴谋家”这一政治话语与文革的关系:文革中的1969年“九大”、1973年“十大”和文革结束后仍肯定文革的1977年“十一大”,“野心家、阴谋家”一语三次写入党章。到改革开放时期的“十二大”,方从党章剔除。
罪名简史
“野心”和“阴谋”系古汉语词汇。“野心家”和“阴谋家”,则是日本人在明治维新时期翻译西方著作时新造,清末民初传到中国。
早期人民日报上,“野心家”或“阴谋家”一词曾分别出现,如称日本人为“侵华阴谋家”,称美国人为“美国野心家”。
1953年,人民日报转发苏联塔斯社关于审理贝利亚叛国案的报道,报道有一处称贝利亚为“野心家”,另一处称贝利亚和其同伙为“阴谋家”(1953年12月18日1版)。
一个多月后的1954年2月6日,中共召开七届四中全会,“揭露”高岗和饶漱石。1955年3月,中共全国代表会议通过《关于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决议》。人民日报社论称高、饶为“个人主义野心家高岗和饶漱石的反党联盟”,称这场斗争“证明了我们的党善于从自己队伍内部清除阴谋家和叛徒”(1955年4月5日1版)。
和苏联处理贝利亚事件的用语方式相似,中共开始用“野心家”和“阴谋家”两个词指称同一对象。
1955年,作家胡风等人被打成“胡风反党集团”,人民日报刊文称胡风是“野心家和阴谋家”(5月30日3版)。1957年反右,有人大代表谴责章伯钧、罗隆基、章乃器等人为“一小撮资产阶级右派分子野心家、阴谋家”(人民日报1957年7月14日9版)。
随着运动深入,一些高干被打成右派分子,如云南省委组织部长郑敦和副部长王镜如。人民日报称二人是“长期隐藏于党内的剥削阶级的代理人,政治野心家和阴谋家”(1958年5月26日4版)。
至此,两个罪名完成固定搭配(“野心家、阴谋家”或“野心家和阴谋家”)。
1959年庐山会议反右倾机会主义,打倒彭德怀,在八届八中全会《关于以彭德怀为首的反党集团的决议》中对彭使用了“野心家、阴谋家”的罪名。
该决议在文革中摘要公开发表
解放军报一位前辈回忆,庐山会议后,总政副主任肖华传达时说:“彭德怀,原名彭德华,他的野心,就是要得全中华。”
1964年,“野心家、阴谋家”一语在人民日报出现了两次,均在重磅文章中。其一,在中苏论战的“9评”之第9评,文章引述毛泽东的论点,指出“要特别警惕象赫鲁晓夫那样的个人野心家和阴谋家,防止这样的坏人篡夺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 9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1964年7月14日4版),其二,人民日报社论称“对于各种个人野心家和阴谋家,要随时随地特别注意提高警惕,防止这些坏人篡夺领导权。”(《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接班人》,1964年8月3日1版)。
“野心家、阴谋家”,和“篡夺党和国家领导权”紧密联系,流露出最高领导者对政变的忧惧。这是对文革的舆论铺垫。
篡权忧惧
下图显示1966-1981人民日报上“野心家、阴谋家”的变动曲线:
用“CMP温度计”测试(参见《党媒关键词温度测试》),这16年“野心家、阴谋家”的历年占比语温为:冷暖冷冷冷冷冷暖烫暖热热暖温冷冷。
文革中人民日报首次出现这一词语,是在1966年6月7日。该报转载解放军报社论,称“从文化大革命中揭露出来的大量事实,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到,那些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家伙们,都是剥削阶级的野心家、阴谋家、伪君子”(《毛泽东思想是我们革命事业的望远镜和显微镜》,1966年6月7日1版)。
四天后人民日报转发红旗杂志社论,矛头直指中共北京市委:“前北京市委的一些主要负责人,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者,而是修正主义者。他们把持了许多阵地和工具,对无产阶级实行专政。他们是一个野心家、阴谋家集团。”(《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万岁》,1966年6月11日1版)。
被称为“野心家、阴谋家集团”的北京市委在文革之初被改组
71日,人民日报发表纪念中共成立45周年社论《毛泽东思想万岁》,社论列举1949年以来与“野心家、阴谋家”进行的3次重大路线斗争。第一次是与高岗、饶漱石,第二次是与彭德怀(未点名),第三次是与1962年后形成的新的反党集团(即彭真、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的所谓“彭罗陆杨反党集团”),社论斥责“他们的手伸得很长,要抓党权、要抓军权、要抓政权。他们的目的,就是要篡党、篡军、篡政,实现资本主义复辟。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要演出赫鲁晓夫式的反革命政变。”(1966年7月1日1版)。7月17日,人民日报上第一次出现了“篡党夺权”的提法。
1967年,人民日报有42篇文章使用“野心家、阴谋家”,占比语温达到暖级。自4月1日起,矛头直指“党内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即刘少奇。当日,人民日报发表戚本禹的文章《爱国主义还是卖国主义?——评反动影片<清宫秘史>》,作者写道:
……在这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我们一定要遵照毛主席的教导,组织起浩浩荡荡的无产阶级革命的文化大军,彻底粉碎这一小撮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和党内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的猖狂进攻,挖出我国修正主义的总根子,打倒赫鲁晓夫那样的个人野心家和阴谋家,防止这样的坏人篡党、篡国,防止资本主义的复辟,保证我国永不变色!
被指为“野心家、阴谋家”的彭德怀、彭真、罗瑞卿、陆定一、杨尚昆在1967年先后被党报公开点名:
在全面发动文革的1966年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上,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陶铸升任中央政治局常委,成为排名第四的领导人。然而1967年初,他就被江青等人打成“最大的保皇派”。人民日报对他点名批判。有文章称其“大野心家大阴谋家”(1967年9月9日2版)。
1968年11月中共八届十二中全会后,刘少奇被公开点名批判。此时他的新罪名已定为“叛徒,内奸,工贼”。1968年的最后两个月和1969年,“叛徒、内奸、工贼”的词频均达沸级,“野心家、阴谋家”在1968-1971年间则相应降低。
“接班人”死结
“野心家、阴谋家”的再度高密度使用,与林彪事件有关。
林彪本是毛泽东的“亲密战友”。1959年庐山会议,他斥彭德怀是“野心家、阴谋家”。文革初期打倒“彭罗陆杨”,林曾发表著名的“五·一八讲话”,痛斥这几个“野心家”阴谋搞反革命政变。然而不出数年,毛林反目成仇。
1971年“九·一三事件”,林彪身亡。1971年底,“两报一刊”社论这样谴责林彪:“我党历史上那些坚持机会主义路线、玩弄阴谋的资产阶级个人野心家、阴谋家,里通外国分子,最终都逃脱不了身败名裂,自取灭亡的下场。”(《总结加强党的领导的经验》,人民日报1971年12月1日1版)。此文揭开批林序幕。
1973年8月,中共召开第十届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期间,“野心家、阴谋家”一语频频出现。
全会公报称:“大会愤怒地声讨了林彪反党集团的罪行。全体代表坚决拥护中共中央的决议:永远开除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反革命两面派、叛徒、卖国贼林彪的党籍”(人民日报1973年8月30日1版)。
林彪的名字曾写入中共九大党章——“林彪同志一贯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最忠诚、最坚定地执行和捍卫毛泽东同志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林彪同志是毛泽东同志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四年后王洪文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说:“九大党章总纲中有关林彪的一段话,这次全部删去了,这是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一致要求,也是林彪叛党叛国,自绝于党、自绝于人民的必然结果。”(人民日报1973年9月2日1版)
林彪是著名军事家,一旦成为“野心家、阴谋家”,他在战争年代提出的战术原则也遭批判
1974年初,“批林批孔”运动开始,“批林批孔”是该年沸词。这年,人民日报上有262篇文章使用“野心家、阴谋家”一语,占比达到烫级。这个严重指控无法律定义,其语义包括政治目标和手段。目的——篡权;手段——被称为“阴谋”的所有“非组织活动”。
“批林批孔”运动,明打林彪,实打周恩来,根本问题是毛身后的最高权力交接。刘少奇、林彪两个二把手相继垮台,“接班人”成为死结。
皆是“野心家、阴谋家”
1973年后复出,协助周恩来收拾文革残局的邓小平,迅速掌握党、政、军大权,特别是军权,成为权力的重心。在最高权力的争夺中,他不能不首当其冲成为被打击对象。
1976年,毛与“四人帮”发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邓的罪名是“死不改悔的走资派”。当年清明发生“四·五tian'anmen事件”,邓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批邓升级,邓小平第一次被戴上“野心家、阴谋家”的帽子。
1975年在主持全面整顿时,邓的工作班底曾草拟《论全国全党各项工作的总纲》(简称《论总纲》),这个未刊稿被“四人帮”定性为“复辟资本主义的总纲”。人民日报刊登该报记者和新华社记者的报道《抓住要害批判<论总纲> ——北京大学掀起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新高潮》,报道称:
……师生员工们说:邓小平把《论总纲》作为打向无产阶级的一个“拳头”,这个还没有来得及“打出去”就被捉住了的“拳头”,是他翻案复辟的罪证,又是很难得的反面教材。我们抓住他这个篡党夺权,全面复辟资本主义的纲领,深入地揭露和批判它,就能打中邓小平这个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的要害。(人民日报 1976年9月6日1版)
当时,这种假“师生员工”之口,斥邓小平为“野心家、阴谋家”的宣传语言,在民间没有市场。1976年,民间也用“野心家、阴谋家”的说法,多指向“四人帮”。例如年初南京街头曾出现“打倒野心家、阴谋家张春桥”的标语。
1976年10月6日,“四人帮”被捕。是年11月和12月,人民日报使用“野心家、阴谋家”的文章达93篇,成为烫词。1977年,仍为热语。“野心家、阴谋家”这两顶帽子,现在被党报扣到了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头上,后来加上了康生——这个曾经最擅长追杀“野心家、阴谋家”的中国克格勃头子。
解放军报的批判文章称:
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反党集团,利用他们手中所控制的舆论工具,于十月四日以“梁效”名义抛出了一篇所谓《永远按毛主席的既定方针办》的反党黑文章。这是“四人帮”反革命的宣言书和动员令,是他们篡党夺权阴谋活动的一个铁的罪证。(《“四人帮”篡党夺权的反革命动员令》,解放军报,1976年11月12日1版)
从1954年的“高、饶”,到1976年的“四人帮”,“野心家、阴谋家”层出不穷。仿佛宿命,揭发、批判、斗争“野心家、阴谋家”的人,自己也一个个沦为新的“野心家、阴谋家”,鱼贯投入权斗永动机。
在政治斗争中,给对手扣上“野心家、阴谋家”的帽子,是置对方于死地的最简便办法。这是两个无法律定义的极重罪名,其内涵和外延,均取决于上意,具有极大的随意性。
没有依宪赋权的正当制度,高层政治必然鬼影幢幢。没有公开的政治竞争,领袖看到的只能是一双双觊觎的眼睛。
中共建政以来,曾被党报公开指为“野心家、阴谋家”的高层领导人计有:
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高岗;
中共中央组织部长饶漱石;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解放军元帅彭德怀;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北京市委书记彭真;
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
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陆定一;
中共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陶铸;
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
中共中央副主席、国防部长、解放军元帅林彪;
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解放军总参谋长邓小平;
中共中央副主席王洪文;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张春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江青;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姚文元;
中共中央副主席康生。
此外,文革初期被康生指为“野心家、阴谋家”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解放军元帅贺龙;被红卫兵指为“野心家、阴谋家”的有全国人大委员长、解放军元帅朱德;被军队造反派指为“野心家、阴谋家”的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解放军元帅徐向前。
除饶漱石、林彪、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康生,其他人已平反。
附记:
此文写作缘起,是因2017年2月16日看到一条关于“野心家、阴谋家”的微信公号文在热传。经查,发现是旧闻重编。
按照CMP语温分级(详见《党媒关键词温度测试》),“野心家、阴谋家”在2016属冷词,全年在人民日报出现仅3次。
2017年以来,截至2月28日,人民日报上没有出现过“野心家、阴谋家”。
这一词语在2017年初一度热传有何玄机,暂无从判断。不过对“野心家、阴谋家”这两个引起众人关注的毛时代词语,不妨重新检视其源其流其变,录以备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