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0个人次参与评价】

年复一年的小升初大战

香港也一樣,家長們越來越焦慮。
慶倖的是我一向不喜歡隨大流。.

TOP

回复 7楼ljj 的帖子

香港的教育制度本跟隨英制(回歸后開始不三不四,改了又改), 體制內中小學分為兩種:公立和直資。

公立學校(也叫傳統學校)按照地區電腦分派學位,教學大綱、教材按照教育局指引,九年制免費教育, 書本校服自費。

直資學校是在2000年開始陸續出現的另一種辦學形式,接受電腦派位,也可以自主招生, 教育大綱、教材自行決定,可以收學費但金額須由教育局審批核准(每年1萬到9萬不等),書本校服自費。此類學校相對比較開放,但水準也很參差。很多老牌名校都轉為直資學校了,也有很多是小學到中學一條龍。

這兩種形式的中學都會參加統一的文憑試(以前是中五會考),然後就可以選擇入讀本港大學或者其他高等學院,或者海外升學。

小升初不需要考試,決定參加電腦派位的學生,小學五年級下學期和六年級全年(共三個學期)的成績需要遞交給教育局存檔,作為該校的水平參考。

選擇自己報讀直資中學的,需要寫信給教育局表示放棄派位(當然, 很多人不放棄派位,雙保險),一般在11、12月開始遞交申請,面試會安排在一月到五月,有的學校需要複試。申請資料裏面包含了過去兩年的成績單和一些凸顯個人優勢的證明。面試時學生和家長單獨或一起見老師, 有些學校甚至嚴格規定雙親都得出現。

[ 本帖最后由 混凝土 于 2012-6-27 11:18 编辑 ].

TOP

回复 11楼ljj 的帖子

公立學校是政府的,直資是民辦的。.

TOP

回复 12楼城市的风 的帖子

我們只選了一所直資中學,人家不收。於是選了另一家,收了。
兩家的共通之處是:地方大(尤其前者,有草地足球場和棒球場),華洋雜處,學風開明,全人教育,不以成績論英雄。.

TOP

回复 18楼城市的风 的帖子

主要還是看家長的見識和膽識。.

TOP

回复 47楼kathyzhang0703 的帖子

我說的就是體制內,不是沒有選擇的,但得看家長有沒有膽識和遠見。.

TOP

回复 49楼kathyzhang0703 的帖子

你可以選擇不追求名校,不追求高分,但著重培養孩子的人格健全和興趣廣泛,幫孩子開闊眼界和胸襟,因為踏入社會時,憑的還是孩子本身的特質。.

TOP

回复 53楼kathyzhang0703 的帖子

這個我真不清楚,但肯定有比較寬容的學校,學校做不到(好)的,就得靠家長花時間和精力補全,沒有捷徑可走。.

TOP

回复 54楼ccpaging 的帖子

目標要清晰,視角要寬闊,眼光要長遠,這是家長必須具備的品質。.

TOP

回复 53楼kathyzhang0703 的帖子

我本來對香港的中學也沒有概念的,回來兩年里一直在朋友之間諮詢,然後自己上網看各個學校的口碑,主要是看看心儀的學校是否表裡如一,辦校宗旨有否得以貫徹。鎖定目標后,再去學校門口找家長和學生聊天,打聽細節。

以上種種行動,都要跟孩子及時分享和探討,讓他多瞭解選擇的要點,明白整個過程,并告訴他這是為將來他自己選擇大學做好預演。.

TOP

回复 58楼kathyzhang0703 的帖子

這是我經驗所得,不是空話。
回到前面,還是膽識問題,你只需要問問自己:到底是想隨大流,還是另闢蹊徑呢?.

TOP

回复 57楼kathyzhang0703 的帖子

見59樓,要做很多功課的。
主會保佑你們的!.

TOP

回复 62楼kathyzhang0703 的帖子

不會啦,我明說想入讀這所學校,家長們一般都很樂意說真話的。.

TOP

回复 64楼kathyzhang0703 的帖子

將心比心嘛!
我以前在上海的時候,也幫學校做過很多推廣的工作,如果認同學校的辦學理念,就要幫助學校得到更多人的認同,讓這樣的學校壯大并形成風氣,那麼,得益者更多。.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