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3个人次参与评价】

[择校] 领会温总理在小学的讲话精神对比上海小升初

回复 #113 晴天 的帖子

公权被私有化、为少数人掌握的公权,渗透到教育招生领域,严重影响“三公”原则!
试想:一个好学校,每年接到的条子要多少?我估计一下:
1、第一层面:校长、教导主任、民办学校的话还有董事长、董事会、学校教工的BB\孙BB——(估计8-10个)
2、上述人员的七大姑八大姨的BB;(估计8-10个)
3、地方权利部门的虾爷们:街道办事处(虾爷们的司令部)、公安派出所(校园治安和周边环境)、交管中队(校门口的马路秩序)消防监督处(检查得厉害着呢)、卫生监督所(学校的食堂归它管)环卫所(学校的垃圾归它管,还是免费政策的)——(估计20-30个)
4、区政府或者行业主管部门的大闸蟹爷们:市教委的主任、处长、科长爷们、区政府的书记区长和大闸蟹爷们的秘书小闸蟹爷们、区教育局(校长调动、评比指标、考核)、区财政局(拨款)、区公安、区工会和区共青团团委(评先进积极分子)、地方所在部队(美其名曰“军民共建”)(估计50-80个)
5、社会力量:报纸杂志(新闻舆论导向和校长宣传包装)、银行、医院、证券(校长炒股的话)、有关高中领导(他亲朋好友的子女可以通关系、好的初中也乐于与好的高中搞好关系)(估计20-30个)
6、经济实力人物,送点礼物票券也是很正常的。带了校领导出去开开会、考察考察也是应该的!(估计20-30个)
7、其他渠道(估计20-30个)
以上合计180-230个名额,如果这个小学当期招生500人的话,条子生比例约为:36-45%。
个人妄猜,不足为信。.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