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3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ZT: 教育有问题,家长是共谋

教育问题不会脱离社会而孤立存在,它不是教师和家长的问题,而是社会分配的一个反映.
不错,家长从孩子出生的那天起就开始对孩子未来教育做规划,希望孩子能够得到足够的教育,成长以后有足够的生存能力.这都是人之常情.
问题是按当今的社会分配原则,除非你有足够的背景,衡量一个孩子未来的收入只有一个----学历.学校越好,学历越高收入也就高,这种因学历的差距引起的收入差距变得非常之大.
既然,社会分配是按学历来进行的,那家长,学校从小训练孩子获得高学历也就没有错阿.快乐教育也好,素质教育也好,长大后连基本收入都维持不了,还是让有官背景或海外背景的去享受吧,普通老百姓免了吧.普通老百姓的孩子都是吃苦长大的,这种吃苦有的表现在体力上如做工,种地,有的表现在脑力上,那就是苦读书.还有别的其它路吗?
有幸看到公务员录取人员中,没有背景的,过五斩六的,的确是高学历的,还有理工科博士(不是MPA),想到他们马上就有高收入了,马上就要到那些普通高中生就能胜任岗位上工作,而且他们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接触他们寒窗十几年的专业,不知该哭还是该笑?
有些话在WW上讲可能会挨砸(因为精英太多),但还是想说.
国家与其减负加负的乱折腾,还不如调整分配比例,缩小因学历造成的收入差距,让那些技校,职校,大专毕业生也有相应的一份收入,或许对于那些读书能力不强的孩子和家长是一种真正的减负,毕竟普通老百姓对生活的要求不是非常高的.同时,那些读书好的孩子同样也因为有”退路”而可以轻松易地学习,学得更灵活一点..

TOP

回复 29#我们仨 的帖子

社会的分配必须根据这个社会现有资源数量,人员数量等综合考虑.完全的平均,显然不行.76年前的情形就是证明,但分配的差距大到考不上好学校连基本生存都有困难的话,难怪家长,孩子要拼老命了..

TOP

个人以为,一个国家要和谐,各种档次的人员都应能在各自的空间内和谐生存,同时,各个层次间的来往通道要长期连通.这样一来,人的一生就会不断学习进取,不至于因为二十几岁的状态决定了人的一身命运.小孩子的读书也就不会如此不堪..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