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4个人次参与评价】

[老人] 我的爸爸

我的爸爸

我的爸爸曾经是个军人,一生经历丰富,也辉煌过,也失意过,“激情燃烧的岁月”里的石光荣简直就是以他为原版。



    这里之所以想写一下他,是因为年轻时不懂事,不理解他,看不惯他那种军人的独裁的作风,现在随着年龄的递增,爸爸的性格改变不少,对子女开始展现温情的一面,而我们随着城乡差距的扩大,也越来越感觉到爸爸对我们四个孩子的命运的重新塑造而出现原本漠视的感激,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我们兄弟姐妹四个在中国这个最发达的城市的幸福生活。



    爸爸属马,对一个男人说,这个不是一个好属相,属马的男人特别辛苦。爸爸这一辈子,直到老了才略微安定下来,其余的大半辈子就在忙碌着,操劳着,所以爸爸现在虽说只有60多岁,但人身材还是精瘦,一口牙已经掉的没剩几颗,剩下的也都在摇摇晃晃。人特别见苍老,头发班驳灰杂,脸上皱纹横生。唯一能够体现他是个军人的是,他身体不管什么时候都是笔挺的.爸爸这辈子活的真的是很辛苦,尽管他一直说自己生活很好,很幸运。


[ 本帖最后由 妈妈的小天使 于 2009-5-12 10:50 编辑 ].

TOP

爸爸出生在湖北红安县附近的一个小村庄,交通相当不便,崎岖的道路,离县城虽说只有10几里路,但走路硬是要走半天才能到达。那里土壤以红色为主,除了种植水稻,就是种植花生。就是这两样东西,还要经常经受旱灾的袭击,天灾是经常的事,十年当中,能有二年丰收,那就是上上大吉了。所以,在那个地方,即使是在现在的中国,还是属于相当落后的地方。穷则思变,生活的压力,外面的世界纷繁芜杂,迫使当地人们纷纷另寻出路.于是,去年我们回乡去看望还留在那里叔叔,发现原先热闹的村庄,如今已经剩下10余老弱病残的人,其他的都走南闯北出外打工去了。



     就是这么个地方,在新中国的建立时,楞是出了200多个将军。在这里,“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定理不适用,在生存是生活的前提下,其余都不能太讲究,当流尽血汗,土地依然不能给出合理的回报,整天还要为肚子的饥饱而挣扎时,当兵无疑是一条最方便的道路。并没有什么空头理想,也没有什么主义可言,壮年男子就那么盲目的投身于各色的军队之中。


[ 本帖最后由 妈妈的小天使 于 2009-5-12 10:51 编辑 ].

TOP

回复 3#candyr 的帖子

谢谢高抬.

我是典型的白羊座,就是刚开始做的时候积极性高涨,劲道十足,但是耐力太差.喜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晒着晒着,网就没了,唉.

已经这把年纪了,改不掉了.

谢谢@.

TOP

一批又一批的男儿走出去了,有为国民党的打仗的,有为共产党的打仗的。但不管是为哪方打仗的,结局到是差不多, 那就是出去的,大都是一去不复返,就此消失在这个世界上,唯一让这个世界还知道他们的,是留下村里几个老人有时嘴里还会说道xx家已经在外地省城安家(是极少极少的),xx家可以享受烈士待遇了,xx家几个男儿现在埋骨在何方都不知道。岁月轰轰烈烈的过去,中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这个小村庄还是固守着原来的风貌,没什么大的改变。甚至几十年过去,经历风吹雨打,显得更加破败了。

    我也奇怪,出了那么多的将军,怎么会连个小小的村庄就建设不好呢?仔细想象,自己也是觉得无奈的,处于这个穷山僻壤的,交通既不方便,又没有任何资源可讲,就算投入大笔的钱也产生不出什么经济效益,所以这里从建国以来,作为一个红色革命老区,一直是靠财政拨款进行运营着,但即使是这样,老百姓的日子还是相当的难过的。不过总算借了某个主席的光,在不考虑经济成本为代价下,于90年代后期接通了电源和电话,作为当地的居民,感觉这已经是相当好的了


[ 本帖最后由 妈妈的小天使 于 2009-5-12 10:51 编辑 ].

TOP

回复 5#翔妈妈 的帖子

是,李先念家离我家只有10余里的路,

作为一个军人,父亲是很自豪的.但在80年代末,因为响应国家号召,单位从事南极考研,全体复员到上海.那时父亲已经做到团级干部了.所以我们作为家属,可以随军.

爸爸觉得人生际遇很离奇.

.现在随着年龄上去了,爸爸说他最自豪的是把我们四个儿女带到上海.


可能记错了,是200多个,不好意思, 还是你比较清楚,惭愧.

湖北省,武汉发展的很不错,论到县城的话,红安还像90年代初的上海,再过去点的乡村,离马路近的好点,但离的远点的,基本没什么发展..

TOP

这里就是那么穷困,甚至解放了几十年,穷的人们还要为吃口饭而挣扎,更别说解放前,这里还不时的要应付些税赋什么的。1944年,爸爸就出生在这个偏僻的乡村里。家里很穷,出生的时候,上面还有4个异父同母的哥哥和姐姐。

说到爸爸,这里不得不先提到我的奶奶。4岁多我就离乡了,奶奶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逐渐模糊,不知道在哪天就完全忘记了奶奶的模样,只是在某次爸爸给我们看了他70年回家乡拍的照片,里面有奶奶,爸爸,妈妈,还有叔叔,妯娌及我的大姐,大哥的照片后,奶奶的面貌重新出现在脑海,直到最终定格。现在在我的记忆里就是照片上一大家族簇拥的的一个面目严肃的小脚老太太。个子矮小,人精瘦,表情严肃。看的出爸爸的相貌有不少是遗传奶奶的。也是那么大眼,严肃。

    我一直不喜欢奶奶,虽然我4岁多就离开家乡,出来后再也没见过她,对农村的生活基本没有什么记忆了.但我很小就开始记事了,在残存的记忆里,曾经发生过一件事,存留着些许不快.这件事现在看来委实可笑,但当初出于一个孩子的幼小的目光,却使我极不喜欢她.

     那时,我是家里最小的一个,是个女孩,从小人极瘦.话很少,但眼光敏锐,特别敏感。

     有那么一天下午,天微热,大人基本都到田里去干活。我和哥哥正在屋子背后一起玩着什么,就见到奶奶拖着小脚,把哥哥叫了过去,奶奶这时候年龄已经大了,基本不到地里去干活,家里孩子多,现在变成专职在家带孩子了。只见她把哥哥叫上前去,从怀里摸出个鸡蛋。放在哥哥手上,叫哥哥吃了。可能那时我实在太小,大概只有3岁多吧,农村重男轻女的厉害,奶奶眼里根本就没有我这个小东西。我站在旁边就那么眼巴巴的看着奶奶给哥哥鸡蛋吃,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奶奶也看了我一眼,但那一眼随即瞥过,视若无物,她就那么大大方方的给哥哥,也没故意藏着或掖着什么的。

    若是那样,反到好受点,至少说明她有点尊重你,不想被你看到,但就是一点没有。完全不把你当回事。
  
    她看着哥哥吃完了鸡蛋,转身离去了。奶奶的那种眼神,虽说那时还只有那么小的我,却已经感到受到了伤害,一是因为印象中从来没吃过鸡蛋,在农村,鸡蛋要么是留着孵小鸡的,要么是留着去县里卖钱,换点盐,油什么的。就是月子里的产妇,也最多一天吃2个水煮蛋,三顿面而已。可想这鸡蛋是多么的金贵。奶奶把这么好的东西给了哥哥,为什么我没有呢?

     其次是奶奶那视若无物的眼神,让我感觉到失落,对公平的渴望已经大过了对鸡蛋的本身。


[ 本帖最后由 妈妈的小天使 于 2009-5-12 10:56 编辑 ].

TOP

回复 13#pearlzhang 的帖子

是啊,好象是女的不能属羊,男的不能属马,

觉得还是有点讲究的..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