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7个人次参与评价】

[求助] 最后一天纠结。 上海实验,进华理科,选哪里呢

各个学校理念不同罢了,难道大学进了名校就是人生目标终结了?选什么学校就看家长和孩子对今后人生的规划了。
我想说有时候名中学出来的学生自主思考和规划能力未必很强,也意味着今后在事业上不见得和中学成绩一样出色。
看学校升学率不能只看数字,生源和理念会造成差异,如果能做一下毕业生直到工作五年后的调查就好了,现在只看成绩的评价体系太单一。

我支持上实验。为了升学反复操练习题真的是人生的浪费。

[ 本帖最后由 seaheroli 于 2012-5-11 14:21 编辑 ].

TOP

回复 18楼新雨妈妈 的帖子

对这些学校说实话我没有发言权的,因为并没有深入调查过,但身边有这样的两个孩子,都是女孩。一个华育到上中,目前香港读大学本科,商科。一个小学开始就是上实验一直毕业,后来进的复旦的财政学方面的吧,三年级开始到荷兰读书,申请时的考试是第一名。反正也是复旦和荷兰的什么合作吧,出来是拿两个学校证书的,现在在美国硕博连读,已经读博了。
华育的从预初开始就是搞到十一点,开始的半个学期可能不太适应,脾气很坏,像发神经病一样,家里大人都要陪着小心,后来就好了,平行班,直升上中的,说明成绩真的很好。但是她现在不喜欢自己的专业,虽然成绩很好。
上实验的前面的学习肯定没有华育那么拼命,家长平时很注重开阔眼界,休息天就是参观博物馆之类的,要么就是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动植物,注重培养孩子动手能力。孩子放假了就看很多书,这孩子记忆力特好,所以在学校里成绩是稳步而上的。她从小还学习乐器的,考出了十级。这孩子给我的感觉非常大气,知识面宽,有思想,总结归纳能力特强,现在博士生要给美国的本科生上课的,学生对她评价很好,因为她见多识广,英语非常棒。要知道当初是18岁就出国了,不容易啊。中学里家长唯一管得多的大概就是英语吧。
这两个孩子都没有毕业参加工作,没有比较,其实我想只要他们觉得生活得有意义,以后喜欢自己的工作,那就应该是都成功了。但我感觉上实验毕业的孩子更独立些,而另外一个就是乖宝宝类型的,可能当初选择专业时自己没有什么想法。

有个插曲,上实验从田林搬到浦东与那边的一个学校合并,有门路的家长忙着给孩子转学,浦东的学校那边的老师说田林这边的学生没有规矩,上课乱插嘴,开始田林的孩子成绩不如浦东的,但是后来就慢慢赶上来,毕业时好的大多是当初田林的。曾经有幼儿园为了让孩子考上实验,针对性大量辅导面试时的题目类型,这样进去的孩子到了毕业时也不怎么样。

所以说,孩子是什么水平就是什么水平,粉饰过后总要现原形的。家长要把目光放远一点。英语学好点还是比较实用些,不是搞研究的话理科学那么深干啥?最简单的问一句,能快速反应说出牛顿三大定律的家长有几个?能完整背出初中三角公式有几个?可能我说的比较偏激,但这就是事实。

[ 本帖最后由 seaheroli 于 2012-5-13 12:56 编辑 ].

TOP

回复 20楼新雨妈妈 的帖子

其实你是快乐的纠结,这个帖子都快要成炫耀贴了,呵呵。
补充一下,那个上实验毕业的孩子虽然读书很有一套,但绝不是女强人类型,生活方面很能干,而且是立志要当贤妻良母类型的。华育毕业的这方面如何我不是很清楚,但我能感觉得到她不是这样有主见并独立的类型,也可能就是这一路走来被灌输得比较多的原因吧。

[ 本帖最后由 seaheroli 于 2012-5-11 15:52 编辑 ].

TOP

回复 22楼晓晓他妈妈 的帖子

对的,身边还有一个今年上小学的男孩,数感非常好,我坚信他以后不管学奥数还是学校里的知识肯定都不会差。

我对孩子的家长说为了升学不得不奥,但千万不要马上去学,起码到三年级再去,否则会被教傻的,现在可以选择点奥数里面的知识自己在家点拨一下,孩子能掌握多少就多少。以后去外面学的话家长也要参与其中,不要被培训成取巧而已,一定要真正理解其中的奥秘。

因为小升初,所以要有证书,而自己奥未必有那么完整体系,所以要去培训,贴合竞赛的路子,没有办法的事情。如果五年后可以不要奥,那就是这孩子的幸运了。.

TOP

说个好玩的事,前两天为了什么事情我忘记了,反正是谈到将来如何独立生活的问题,我批评了孩子几句,人家居然很坚决地跟我说有自己的打算,以后肯定可以解决自己的温饱,我没有问下去,不管孩子的想法是否成熟是否能实现,至少他能去思考就是好事。.

TOP

回复 24楼新雨妈妈 的帖子

说点个人看法,我是觉得上实验好。民办学校的理科班肯定是搞理科竞赛的,而这些竞赛的目的是什么呢?一个肯定是为了将来市重点高中的升学率,一个就是为学校的名气,前面考爸不是说得很清楚了吗?你能保证进了理科班以后高中能进比上实验更好的学校吗?

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上学交通是否方便,如果住校是否能适应。

反正要是我,肯定选择上实验,公办又省钱,还节约了为中考要搞的一年左右的题海,还有那些无聊的竞赛。问题是我们没有那本事考上实验啊,只能进了附近的公办特长,算是我们那边最好的中学了,只要不进对口我就很满足了。以后的路还很长,还是放慢点脚步吧,免得过早就耗尽了一生对知识的热情。

[ 本帖最后由 seaheroli 于 2012-5-11 16:14 编辑 ].

TOP

回复 12楼家有考王 的帖子

虽然中学7年的课程可以两年学完,但是这7年更需要的是成长过程,我们现在却把成长的目标简化成学知识做习题得高分,这不能不质问我们的教育到底干了些什么!.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