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求医] 宝宝有生长痛

生长痛,生长痛指3岁到12、13岁之间的儿童无任何外伤史的膝关节周围或小腿前侧疼痛,局部组织无红肿压痛,活动正常。疼痛通常发生在黄昏前后,过度运动、疲劳可使症状加重,休息后可自行缓解,次日清晨疼痛消失。据国内调查,本病的发生率约为5%,发病的第一次高峰年龄在3~5岁,第二次高峰在8~12岁。
发生生长痛的原因,一是儿童在这个时期身高增长很快,每年可长高7-8公分。由于骨骼生长迅速,而其周围的神经、肌健、肌肉的生长相对慢一些,因而会产生牵拉疼痛。二是幼儿开始学步时小腿的胫骨较弯曲,为了抵消胫骨内弯造成的下支持力重线不正,人体会代偿性地出现一定程度的膝关节外翻。随着小儿的长大,大部分小儿依靠腿部肌肉力量,会逐渐使胫骨内弯和膝关节外翻这两种暂时性的畸形得以矫正,不会引起任何疼痛。而少数小儿胫骨内弯和膝关节外翻没有及时矫正,为了保持关节的稳定,腿部肌肉必须经常保持紧张状态,故出现疼痛。三是白天小儿活动量大,时间一长,肌肉容易出现疲劳、疼痛,学龄期儿童正是天真烂漫、不知疲倦的时候,大量的活动必然引起酸性代谢产物如乳酸的堆积,也会引起肌肉的酸痛。

  大量临床资料分析表明,儿童生长痛有以下几个特点:⑴多见于5~12岁生长发育正常的儿童,女孩多于男孩。⑵典型的生长痛发生在剧烈活动一天之后,疼痛常在晚上入睡前发生。发生的部位可在膝关节附近的软组织或肌腱,其次是大腿和小腿部位,有时在胫骨部位,偶而也发生在上肢,每次疼痛呈无规则间隙发作,持续时间数分钟至半小时不等,无游走性,肢体活动不受限,可自行缓解。局部按摩和热敷常可缓解疼痛。次日早上肢体功能完全恢复,无跛行。⑶生长痛是阵发性的,疼痛性质不剧烈,多为钝痛、针刺样痛,不伴有发热、皮疹等全身症状,无痛间隙期可为数天、数周或数月,以后疼痛逐渐消失。⑷体检未见膝关节红、肿、热和活动受限。实验室检查:血沉正常,抗“O”试验多数正常,类风湿因子阴性;X光拍片检查亦正常。
儿童生长痛的治疗,最重要的是及时休息。孩子放学后,如果膝部或小腿不适,不要勉强孩子做更多的运动。每天晚上睡觉前,用热水给孩子泡泡脚和小腿。但在孩子不疲劳时,应鼓励多活动,锻炼肌肉力量,促进胫骨畸形的自然矫正。疼痛较重时,可局部按摩,服止痛药,也可适量服用维生素C。经过适当的休息、锻炼、按摩、药物对症治疗,小儿生长痛会很快治愈,不会产生后遗症或影响小儿正常的生长发育。
等到孩子身体发育成熟后(16岁),这种生长痛会自然消失.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