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个人次参与评价】

[老人] 老妈迷信保健食品

哪有包治百病的东西,一听就知道是骗人的。.

TOP

招摇行骗九年揭密——珍奥核酸


《世界营销传播网》ICXO.COM ( 日期:2006-08-10)
     珍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1996年5月注册成立,2000年更名为大连珍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7月成立珍奥集团,集团是以珍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母公司,以大连珍奥药业有限公司、福建珍奥核酸有限公司、上海珍奥企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大连珍奥进出口有限公司和大连珍奥销售有限公司为紧密层企业组成的集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综合型集团公司。
  事件回放
  在珍视生命、重视健康的名义下,从事一些并不严肃的研发和营销活动,实质上是对生命和健康的漠视乃至伤害,所以我们要披露事实真相。我们并不怀疑营养保健品的存在和作用,但是我们呼吁严肃的科学精神,不仅厂商在挣钱之前应有令人信服的论证和试验,而且消费者在掏钱之前应有理性的思考和判断。至于那些为了一己一地而置公众利益不顾的人员和做法,理当受到谴责。只有健康的头脑、健康的市场、健康的管理、健康的文化才能保证健康的身体。
  叶茂中说:“呀,那不等于说,核酸包治百病、长生不老了吗?”
  陈玉松:“在理论上是这样的。” ……
  世界上曾有38位科学家因研究核酸而获得诺贝尔奖。这是多么有价值的一个诉求点! 这个创意的优点是,当消费者不了解核酸、不了解珍奥时,因为有38位科学家由于研究核酸而获得诺贝尔奖,那么消费者自然相信核酸是个好东西。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再塑造一下珍奥的品牌形象,珍奥核酸这个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就能立起来了。找到这个大创意令我们和珍奥人兴奋不已。
  1998年4月,大连珍奥核酸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大连开发区建成了它的一期工程,计划总投资2.5亿元。同时其产品被列入“98年国家级火炬计划”,“确定为全国基因工程重大成果转化项目”。
  在短短两年时间内,“珍奥”获得了“全国第十二届发明展览金奖”,中国保健科技协会“向消费者推荐产品”,卫生部“2000年中老年保健国际学术论坛暨中国保健品国际博览会唯一金奖”,辽宁省政府“医药行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1年2月底,“卫生部中国保健科技学会”,召开了一个“听证会”,得出“核酸保健品有益于健康”的结论。
  珍奥核酸声称世界卫生组织呼吁:成年人每天要补充外源核酸1至5克。
  难道珍奥核酸真的能够“包治百病,长生不老”?
  1、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统一教材《生物化学》第8版191页(周爱儒主编,2000年12月第5版33次印刷,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人体内的核苷酸主要由机体细胞自身合成,因此核苷酸不属于营养必需物质。核苷酸及其水解产物均可被细胞吸收,但它们的绝大部分在肠粘膜细胞中又被进一步分解。分解 奈焯潜晃 斩 渭犹迥诘奈焯谴 唬 堰屎袜奏ぴ蛑饕 环纸舛 懦鎏逋狻R虼耍 导噬嫌墒澄锢丛吹泥堰屎袜奏ず苌俦换 謇 谩!?/font>
  2、中等教育统一教材《生物化学》第99页(马如骏主编,2000年10月第3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机体可以利用一些小分子化合物合成核酸,所以人体不需要靠外界供给核酸。核酸不属于营养素之列。”
  3、世界卫生组织在2000年底发布的《建立世界范围的人类营养需求方案》报告中,列出了人类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名称,包括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其中并没有核酸一项。
  4、美国联邦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在1999年发布的关于营养品工业的报告中,对核酸制剂的评价:“口服的核酸既无效也无影响,因为它们在被吸收之前,在肠道内 被改变或摧毁。核酸缺乏症并不存在。口服的药片和胶囊无毒。”
  5、2001年3月1日,英国《自然》杂志(国际上最权威的科学杂志之一)刊登了一篇题为《中国的希望与炒作》的社论,评论中国科技界的现状,其中提到了中国的“核酸营养”骗局。文章指出:“那些怀疑DNA是有益食品的批评则被忽视或掩盖。像一位海外华人说的:‘根据假论文制造的假药。’”

  
作者: 61.155.18.* 2006-11-15 20:30   回复此发言

--------------------------------------------------------------------------------

2 招摇行骗九年揭密——珍奥核酸
  6、中国“人类基因组计划”项目负责人杨焕明认为“有人利用他的名义宣传核酸食品的保健功效”,于是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说:人体不需要补充外源核酸,直接服用核酸产品对改善健康并没有帮助。杨的一个比方很尖锐。杨称:“所谓核酸食品在营养价值上和米粉没有太大的差别。”珍奥一盒478元,夕阳美精品装则高达数千元,“与米粉无异”的说法真是绝妙的讽刺。更有意思的是,还真有人(即积极为核酸产品呐喊的、身份不明的、曾被错误地当作中国保健科技学会副秘书长的黄明达)仔细分析了面粉是碳水化合物,只能增加人体血糖与能量,而核酸却完全不同云云。
  7、“新语丝电子文库”网站的主人方舟子。此人拥有美国的生物学博士学位,现在著名的索尔克生物学研究院调控生物学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2001年1月,方舟子在其网站刊文称:“核酸营养是个商业大骗局”。 成为使核酸营养品从天上迅速落地的“罪魁祸首”。
  8、新华社驻伦敦记者王艳红,1月13日根据方提供的线索进行采访,其电讯《国际专家称人体不需要额外补充核酸》,包括“珍奥”、“生命”在内的诸多保健品牌均声称世界卫生组织呼吁:成年人每天要补充外源核酸1至5克。而王采访了世界卫生组织部门负责人克拉斯登.克氏强调:本组织从未说过人体需要额外补充核酸的话。
  9、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基因研究的先行者之一李载平先生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说:作为一个搞核酸研究数十年的学者,他根本不相信所谓“核酸营养学说”,现有科学文献中,也没有充分有说服力的依据说明核酸有“营养价值”。这次采访是针对2000年1月5日,北京某报刊登了一篇题为“让生命核酸造福人类”的文章,写到 “生命核酸)成果一经公布,立即受到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关注和高度评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基因研究的先行者之一、中科院上海生化研究所李载平教授评价说:这是一项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发现。”
  10、从事核酸及基因结构功能与表达研究历40余年的中科院刘新垣院士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核酸保健品宣传全是骗人的,将它与基因治疗扯在一起,瞎胡闹。”“就是年纪大,需要一点,也完全可以从正常饮食中得到。”
  11、复旦大学首席教授、国际遗传学联合会主席赵寿元亦称:“核酸营养”纯粹是误导消费者。“中医相信吃什么补什么,人们也就容易相信吃基因补基因。”“这是个天大笑话!”
  12、英国剑桥大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核酸研究专家迈克尔.盖特对新华社记者王艳红说:“核酸在人体细胞中大量存在,人体并不需要额外的核酸。服用外源核酸对健康没有作用,至少我没有听说过任何研究表明这有什么效果。” 相反,如果人体摄入的核酸过多,将会分解形成过多的嘌呤类核苷酸,进而促使尿酸过量生成,引起痛风。联合国大学《食品与营养通报》警告说,为了防止尿酸生成过多,必须对人类食物中的核酸含量加以限制。(王艳红)
  三位诺贝尔奖科学家指斥中国核酸营养品
  加州立功大学院院长戴维.巴尔的摩(1975年诺贝尔医学奖)说:“据我所知,没有证据表明核酸是一种营养物或有益健康。在我看来它不可能有任何益处。”
  戴维-巴尔的摩美国加州理工学院院长,当代最有影响的生物学家之一,他在37岁时就与另两位科学家一起分享了1975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奖原因是在肿瘤病毒与细胞遗传物质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这一成果大大增进了人类对逆转录酶病毒(例如艾滋病毒)的了解。除在科研方面成果卓著外,他对美国的一些科技政策也很有影响力,例如重组DNA及艾滋病的研究政策。
  斯坦福医学院的保罗.伯格(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对核酸产品的营养价值的评价是“绝对没有”和“没有任何特殊的营养价值”。
  保罗-伯格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教授,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三位得主之一,获奖原因是他在核酸生物化学方面的基础研究,特别是重组DNA方面的研究。他被誉为“重组DNA技术之父”、遗传工的奠基人。
3 招摇行骗九年揭密——珍奥核酸
  1978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瑞士巴塞尔大学的维尔纳.阿尔伯说:他的研究与“核酸营养”无关。但“据我所知,我们过健康的生活并不需要额外的核酸”。
  维尔纳-阿尔伯 瑞士巴塞尔大学教授,1978年三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之一,获奖原因是对DNA限制酶的发现和应用。限制酶被称为“分子剪刀”,能够在特定部位切断D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把DNA分成便于鉴别的片断,从而使基因研究成为可能。
  这三位诺被而奖获得者都表示中国厂商将他们的肖像用于“核酸营养”的宣传未征得他们的同意。
  关于中国保健科技学会和国家火炬计划
  记者连续采访了国家卫生部、科技部和中国保健科技学会。卫生部官员澄清说,中国保健科技学会与该部根本没有行政隶属关系,并且对于“有些行业学会拉着厂商搞活动”表示深感头疼。科技部火炬中心官员说,他们当初批准大连珍奥列入国家火炬计划,批的只是其“核酸提取技术”,而非其用途。中国保健科技学会负责人的谈话更是惊人,按她的说法,那个轰轰烈烈的“核酸听证会”严格地说竟不是该学会办的,并表示“要对此事进行追查”。这位负责人进一步说,学会类的组织根本就没有权力召集“听证会”!(中国青年报)
  珍奥核酸夸大宣传遭打击   珍奥核酸大事件(珍奥集团网站)
  左右两边相对比,重重疑惑出现在我们面前。2001年3月,卫生部通报确认珍奥核酸夸大宣传;辽宁处罚珍奥核酸,辽宁省工商局广告处在收到国家工商局转来的情况后,即依照《广告法》有关条款对珍奥核酸胶囊的生产单位——大连珍奥核酸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进行了罚款处理。而2001年4月,辽宁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命名大连珍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为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尽管经过许多风波,珍奥核酸在市场上的发展还是相当高速。2002年销售额为4亿元,2003年达到10亿元。 (《新营销》2004年第三期)
  是处罚为假还是珍奥集团作假?或许二者均真?亦或许二者皆假?我们糊涂了,消费者也糊涂了.....
  沉渣泛起,继续愚人 又见“珍奥核酸”亮相春节晚会——方舟子
  我在出国14年后首次回国过春节,收看久违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发现人还是那些人,形式还是那样的形式,能够反映出这十几年来中国所发生的变化的,是隐藏在节目当中的那些商业广告。
  其中触目惊心的一个广告,是在一个小品中,演员拿着写着“珍奥核酸”四个大字的纸袋上场。春节晚会年年有争议,这个广告也成了挨骂的对象。其实这并不是这个“保健品”在春节联欢晚会上首次露面。据读者反映,在去年的晚会上,曾经举办过“珍奥核酸杯我最喜爱的演员和节目”的评选。
  第二天,我收到一位读者的来信说:“今年春节晚会上大连珍奥核酸又出现了。记得几年以前您写过几篇文章揭露他们的骗局,我很奇怪他们为什么能扛到现在,而且还越来越火。2003年他们的销售额是10亿,而且还在上升。在Google上搜索‘珍奥核酸’,2001年左右的皆为负面报道,而最近(2004-2005)全都是正面报道了。我实在不相信‘核酸保健品’能有什么作用,可是为越来越多关于此类报道所困惑,您能关注一下么?”
  对此,我们已在2001年上半年做过充分的揭露。对“珍奥核酸”盗用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名义做宣传的行为,我们也曾经联系到诺贝尔奖获得者发表声明澄清。那次揭露持续了几个月的时间,在国内媒体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甚至连美国《科学》杂志都做了报道。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为此发出通知要求集中检查核酸类保健食品广告违法问题,卫生部也通报“珍奥核酸”夸大宣传,要求对保健食品夸大宣传的违法行为加大监督力度,依法严厉打击。
  在我们揭露过的案例中,还很少有一个引起这么大的轰动并获得官方的肯定。当时曾有人认为我们打了一个大胜仗,据说“核酸保健品”的销售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但是结果又是如何呢?“珍奥核酸”不仅继续在全国性报纸上做广告、登“正面报道”,而且上了中央电视台,具有讽刺意味地成为“3.15”保护消费者权益晚会的赞助商、在收视率天下第一的春节联欢晚会上露脸,并作为中央电视台的广告大户,享有不受中央电视台曝光的特权。

  
作者: 61.155.18.* 2006-11-15 20:30   回复此发言

--------------------------------------------------------------------------------

4 招摇行骗九年揭密——珍奥核酸
  国内的保健品很少有超过3年的寿命,而“珍奥核酸”被揭露三四年来,却好像活得更有滋有味,难怪有人要对此感到奇怪、困惑了。
  没有相应的处罚跟进,仅有舆论监督是无济于事的。媒体不可能对一个事件保持持久的兴趣,因此骗局躲过了风头之后仍然可以沉渣泛起,继续愚弄世人。媒体也会见钱眼开,为了商业利益丧失原则。一个被充分揭露过的骗局能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敢于在有十几亿观众的节目中招摇过市,我们首先应该问的,是管理部门究竟是如何“依法严厉打击”的?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希望国内企业能够做大做强,但我们不希望是以坑害消费者,玩弄消费者来获得成长,这对消费者不公平,对社会不公平。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让时间来说话吧。
相关阅读:叶茂中:珍奥核酸营销策划纪实
    珍奥核酸在大连上市推广一个月,销售回款30 多万元,第二个月销售回款70 多万元,第三个月突破100 万。怎么做的?

     叶茂中能帮我做什么?
     手机响起,是一个陌生的声音,送过来一连串的问号:叶茂中是谁?叶茂中做过什么?叶茂中能帮我做什么?连续三个问题,几乎就是我们公司自身广告的翻版。
     直觉告诉我,这是一个有趣的客户。事实正是如此,电话那端,就是后来成为我们客户的大连珍奥核酸科技发展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陈玉松先生
     然后我就飞了一趟大连。
     大连机场热闹得就跟人民商场一样,陈玉松一眼就认出了戴帽子的我,只有一点非常意外没想到你这么年轻!看照片还以为你已经有四十岁。
     会谈是在当晚的饭桌上开始的。我才知道了核酸原来是遗传基因的本体,是细胞的核心物质,能够修复基因,再造细胞,是一种基因营养素。而疾病和衰老正是由于基因受损、细胞变异所致。
     我说:呀,那不等于说,核酸能够包治百病、长生不老了吗?
     在理论上是这样的。
     这可不太容易令人相信,尤其在保健品市场已经千疮百孔伤痕累累的今天,包治百病,长生不老几乎已成了消费者对以往保健品胡吹乱夸的讽刺。但核酸的功效确实神奇,却又不容置疑。经过世界各国对核酸一百多年的研究与推广运用,核酸制品已逐渐成熟。可以预言:核酸营养将是下一个保健品热点,具有深远的市场前景。但目前,核酸保健品尚处于藏在深闺人不知的阶段,需要进行市场启蒙教育。很显然,核酸制品既拥有绝大的市场机会,又面临绝不小的市场难题。现在这些机会与难题都一同摆在了珍奥和叶茂中的面前。
     做一个样板市场
     在对大连市场进行考察之后,我们形成了《珍奥核酸市场推广规划思考》的文本。文本很薄,总共才寥寥千字,有的大思路甚至只有一句话。但大家都是明白人,心有灵犀一点就通。我最反对用厚得压死人的纸张来为自己美容壮胆了--太浪费。既是经过深思熟虑呈现出来的东西,就应该对自己有信心,也要相信客户的智商。
    珍奥核酸市场推广的第一步目标是将大连做成一个样板市场,一方面为珍奥核酸在全国市场的推广做一次预演与探索,测试方案,并积累各方面的经验;另一方面,突破大连,便可以样板市场吸引全国各地的经销商,争取通路的全力支持。
     提案那天,正好保健品营销专家王胜田先生决定加盟珍奥核酸,便一起就珍奥核酸的市场推广战略与策略进行了交流。大家的判断与思路基本一致,所以特别容易沟通。
     说起王胜田,可是值得大书一笔的。此人在保健品市场上战功累累,赫赫有名。可惜王胜田不乐意别人写他,所以我们也只好点到为止。比如关?quot;大连样板市场,王胜田提出在大连的飞机场、火车站、汽车站、港口码头大做珍奥核酸广告,为招商造势,便可知此人功力非同一般。
     陈玉松力邀王胜田加盟珍奥核酸,出发点非常简单明确:我要做最好的产品,当然要请最好的人才。我敬佩陈玉松要做就做最好的品质与品味,更敬佩这种品质与品味在珍奥核酸事业中的散发。而在珍奥核酸的市场推广与广告创作中,注入这种品质与品味更是我们的追求.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