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63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民办学校地位式微 教师普遍缺乏职业安全感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公办民营的所谓私立学校应该是被逐步治理的对象。这些年很多区都开始逐步梳理——要么公立要么纯民办。
这样的学校享受公立的政策收着私立的学费,投资校舍场地的纯私立学校觉得不公,公办学校也不服气。.

TOP

引用:
原帖由 杨柳岸 于 2009-12-15 15:27 发表

能举些例子吗?
简单说说,浦东的致远和模范就恢复公办了。长宁的实验小学也恢复公办了。 .

TOP

浦外好像也恢复公办了。所谓的好学校不是以私立还是公立来划分的。天下没有免费的馅饼,没有门槛的学校要想被称为好学校貌似也牵强。.

TOP

搞一个千人规格的纯民办的学校要投资多少?土地加校舍加设备少说2个亿。计算财务成本、折旧、税费、资源消耗和200人工资支出(2000万算少的),少说一年4000万的开销,也就意味着每年要收取4000万的学费才能平衡,每个学生的学费应该收缴5万元/年。
这仅仅是估算,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如同搞足球俱乐部,时间长了有几家会好好搞?以前万科这样的地产商还会主动办学校,多年的实践也早就宣布不在干此类傻事。.

TOP

搞一个千人规格的纯民办的学校要投资多少?土地加校舍加设备少说2个亿。计算财务成本、折旧、税费、资源消耗和200人工资支出(2000万算少的),少说一年4000万的开销,也就意味着每年要收取4000万的学费才能平衡,每个学生的学费应该收缴5万元/年。
这仅仅是估算,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如同搞足球俱乐部,时间长了有几家会好好搞?以前万科这样的地产商还会主动办学校,多年的实践也早就宣布不在干此类傻事。.

TOP

房地产暴利与否应该不是本贴讨论的话题,不过可以带上一笔——我认识的地产商都懊悔当年把房子卖早了,2000年初的物业放到现在都涨了600%-800%了,比辛苦滚动开发利润高太多。
万科之所以不搞学校了,建议参考王石06年的一本自传题材回忆录——我与万科20年。当中有一小段涉及,本人不再累述 。
不要把办真正的民办学校想的太简单,那些纯民办的有多少是赢利的? 又有多少纯民办的学校是被家长真正认可的?.

TOP

新东方肯定比搞义务教育学校赚钱,否则就不是新东方纳斯达克上市了
.

TOP

纯民办的就是股权100%和政府无关的。
举例说明:浦东的金苹果、牧羊人、尚德,长宁的东展,普陀的曹阳中学、童的梦之流

华育所谓上海中学输出管理可见背后;逸夫2007年4月由公立转制为民办也可见前世。与纯民办相对应的就是公办民营。
公办民营就是借公办的名与政策,行民营的收费,富裕小部分人的行为。是20世纪初教育产业化口号下孳生的怪胎。.

TOP

刘秀梵委员:公办民营学校不“纯”
中国民主同盟网站:http://www.mmzy.org.cn 2009年3月12日   


 扬州网讯 (包闻军)“公办民营学校应该取消,这对基础义务教育不利,这对素质教育不利。”昨天下午5时30分,在政协委员的住宿地二十一世纪宾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教授刘秀梵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评价目前越来越“流行”的公办民营学校。
  刘秀梵说,现在许多地方的公办民营学 校,收的是民营学校的高额费用,但是几乎都是利用原有公办学校的师资力量、基础设施。择校费从几千元到数万元不等,学生人数是越来越多,班级盲目扩张。一个年级甚至出现了二三十个班,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

  刘秀梵说,相对于单纯的公办学校和单纯的民营学校来说,公办民营学校在教育资源的挖掘上,通过高薪来吸收其他学校的优秀教师,通过追求较高的升学率,来吸引生源。这样就破坏了我国的义务教育环境,造成学校间的极不平等性,使得义务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此外,这种公办民营学校的教育模式,也很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提高。因为追求升学率成了它们最主要的目标。

  刘秀梵对公办民营学校有过认真的调研。他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规定,民办学校应通过推选,产生董事会;国家机关人员不得担任董事会成员;董事会负责讨论决定校长任免、学校章程修改、预算、决算的审核等重大事项。但是,现在的公办民营学校,董事会和校长都是任命的,而他们又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有着割不断的联系。

  刘秀梵认为,要禁止公办学校来进行民营,如果公办民营学校还要办下去,就应当严格按照《民办学校管理促进法》,明确投资和办学主体。而在招生方面,公办民营学校应与其他学校同等对待,不能有特权。刘秀梵向记者透露,等再过两天,征集到委员签名后,将把它正式写成提案。.

TOP

绩效工资改革引发民办学校大地震(2009-11-14 21:34:45)标签:绩效工资 工资改革 民营学校 大地震 中国 教育   分类:评论
                  绩效工资引发民办学校大地震,民办学校何去何从到了关键时刻

     今年全国各地按照国务院的统一要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绩效工资改革正逐步实施到位。这一重大改革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全社会引发了关注教育的热潮。中国教育的春天有可能即将来到。

    然后,近闻有些地区的一些民办学校象发生了地震一样,学校教育秩序陷入了一片混乱。例如,上周常州星辰实验学校许多教师一起到区政府去讨要说法,后又到教育局去讨要说法。当然现在政府也无法给予答复,只能极力安慰以平息事态。周末无事,下周开学后呢?这些教师会安心教育工作吗?星辰实验学校如此,其他地区的同类学校呢?他们能安心教育工作吗?

    据了解,目前我国的民办学校有两种性质,一种是官办民营,虽然国家政策不允许这种类型的学校存在,但地方政府为了既得利益采用多种方式保留了许多这类学校。第二种是纯粹民营,这类学校大都是从原先的官办民营学校转变而来。只有少数学校,是民资创办的。所以民营学校中的大多数,仍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在他们分享不到绩效工资改革成果,心中有气,想讨要个说法也就不足为怪了。

    据了解,公办民营学校中一般有近一半教师是属于编制内的教师,他们虽然身在民办学校,但吃的仍是皇粮。这样就出现了不平等现象,编制内教师能享受绩效工资改革成果,而另外的没有编制的却享受不到,同工不同酬,有违劳动法的规定。享受不到绩效工资改革成果的教师心中有气,也就容易让人理解了。这些人还容易解决,因为,从进校时,这些教师的身份就都得到了明确,不在编制内,和有编制的教师身份不同,大家都很清楚。暂时表达一下观点和愿望也是正常现象,情绪不久就会自然平息。

    然而,公办民营学校转变为纯民办学校的这部分教师问题就难解决了。原因在于在转制时,是政府和学校一起做他们的工作的,为了能够顺利转制,政府就有可能采用欺骗手段,或者政府给予了这些教师以承诺。在绩效工资改革前,这类学校的教师每年拿到的钱也许比公办学校教师的多。所以,不存在问题,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因受到高工资刺激而提高。现在,绩效工资改革到位后,这些教师发现自己拿到的钱明显比公办学的少了,心中有不平,自然就会表露出现,现在有部分学校采取罢课等极端措施也就能够想得到了。

    不管是哪种形式的民办中小学都是地方上的名校,为地方教育事业作出过很大的贡献,曾一度被地方上当作办学的经典,而受到追捧,受到赞扬。但其办学涉及到千家万户百姓的利益。很多有子女在这类学校读书的家长,本想给孩子找一个好一些的学校,让子女受到好一点的教育的。现在一个个都忧心忡忡了。他们有何过错,为什么要让他们的子女承受绩效工资改革带来的负面影响呢?

    不管怎么样,这类学校不在编制内的教师要想享受到绩效工资改革成果是缺乏法律依据的,民办学校属于企业性质的单位,其工资、奖金、福利等分配矛盾属于劳资纠纷。这些教师与学校签订的是劳动合同,而不是聘用合同。申诉机构隶属劳动局。找教育局解决问题根本不可能会有结果的。

    校领导都是这类学校的大股东,是老板,他们是既得利益者。而平头教师仅是小股民,是伙计,打工者,他们为自己争些利益是可以理解的。当然,这类学校的教师们仍会不遗余力地争取其利益,但愿各方有智慧能妥善解决,尽早恢复这类学校教师的工作信心和教育秩序。

    绩效工资改革引发的民办学校大地震,其余威会久久不能散去。因为它动摇了民办学校的根本,即用高工资吸引教师,用高工资刺激教师工作积极性。绩效工资改革实施后,民办学校失去了所有的优势,他们没有能力自筹资金,象政府发给教师工资一样发给他们的教师。也许有人会说,民办学校不是收费嘛。是的,民办学校收费是很高,但民办学校大都是近几年才办起来的,创办之初是受到政府扶持的,其建校债务一般在转制时都转给了学校,有的学校每年要承担上千万的还债重担,有的还更多。靠收费一边还债,一边给教师发放和公办学校一样的工资,其财力是不可能办到的。

    所以,上文说到的“中国教育的春天有可能即将来到”只能指公办学校,而民办学校的寒冬已经来到,民办学校的春天何时能来到还没人知道。目前对民办学校而言,人心不稳,教育工作积极性下降,甚至教师逐步流失等问题我们却已能看到或预测到。.

TOP

看不明白的再解释也不明白。
对于民办学校事实上也是分类别的,知道了什么叫纯民办也就知道了什么叫公办民营或者名校校中校。根据目前的态势,貌似后一种“民办”面临要么姓“公”要么姓“私”的选择,脚踩2条船的历史可能很快就过去。
上面举例过了,浦东的名初中校致远、模范已经正式回归“公”。至于纯民办的未来,貌似上面的汇总可见端倪。.

TOP

跑题的事情我不大干,对楼主的帖子我不认为我辛苦打字表明态度存在什么问题。
我自信我的跟帖都是围绕着——民办学校地位式微 教师普遍缺乏职业安全感 这一主题。
如果这个帖子是针对华育的,我就此飘过。.

TOP

有些同志把公立的收入想的太少,又把私立的收入想的太多。.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