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73个人次参与评价】

[子女] 女孩富养,男孩穷养

说说我对穷养和富养的概念
哥哥从小生活的条件比我好,他在外公家,我在爷爷家。外公是个富家子弟,圣约翰毕业,外婆也一样。不过文革时很苦,自己的儿女没顾上,所以把全部心思都用在哥哥身上。从小哥哥吃的用的玩的都和我不能比,他吃的东西我连见也没见过,那时上体育课大家都是穿套头的蓝白条的运动衫,可是哥哥说:冬天里面衣服多,穿了象个冬瓜。外公特意去浦西体育用品商店给他买了件拉链的。他买一套邮票,都赶的上人家一个月的工资。他小学时不吃学校的午餐,觉得学校的午餐难吃,自己带。家里有吃不完的零食,别人送的水果和新奇的食物。他见多识广,兴趣爱好广泛,懂礼仪,有爱心(同学母亲犯病,没午饭吃,他把他的午餐给了人家,人家很多年后还提起)。也许放在现在真算不上什么,可是在那个物资贫乏的年代,我最大梦想是每天能吃上生煎。写累了,待续*****.

TOP

go on
后来,外公去世了,外公是个极其有才干的人,国内最早搞贸易的一批,又是一个极富生活情趣的一个人,乐观大方,热情好客,能挣钱却不看重钱。外公走后,慢慢的家中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哥哥也要适应这种现实,集邮慢慢的不集了,书也不是想买就买,还成套成套的买了。可是他依然是个兴趣爱好广泛的人,凡是他感兴趣的新鲜事物,他便在亲戚或同学那观摩和研究。因为他从小懂规矩,为人又好,所以他很得这些人的喜爱(经常在同学家住上1个月)。那时家里条件不好,但也尽量满足他的爱好。不过他学习不错,而且学的很轻松。高考时照样看美国世界杯。从高一开始爱上电脑,大学组装了台电脑(好象是妈妈给的钱)。那时一台组装电脑可价格不菲。可这个爱好给他在日后仕途上加了不少分,大学里他不打工,还爱上了打网球,大学刚毕业,工资不高,但他每星期会打50~100元一场网球,好象还参加了什么业余公开赛。他和外公一样是个吃客,会品吃的。这些沉淀为他在日后工作和爱情增分不少。为什么这样说呢?待看下回分解*****/.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