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7个人次参与评价】

[房产] 房价跌了, 我只好这样安慰自己(续: 涨回来了!)

联洋业主进来报道。
我是三代上海人,我老公是新上海人。当年我是硬拖着老公在浦东安家的,那是1999年,因为我的工作关系,了解了很多关于浦东的规划。
关于联洋,我在博客上写过很多心得体会。其实,刚住进联洋的时候,配套很不方便的。现在商店多了,但环境没过去好了。不过,小区内部的环境都很不错的。
我人民广场和联洋分别各有一套房子,同一年买的。现在都出租了,从升值来看,人民广场的比不过联洋,而且不是一点点。从出租回报率来看,也是联洋更高些。.

TOP

转邻居写的关于联洋的体会:
这些年联洋的有些变化的确让人无奈

罗丹广场的大片绿化变成了商务区,高尔夫练习场圈起即将再起写字楼,迎春路为了拓宽移走了中间绿化带,进才原先的开放式校园圈起了围墙......

也许事物的发展总是有两面性的:

这五年来,我看着淳大万丽、证大丽笙、皇冠假日一家家五星酒店落成开张,我看着大拇指广场从原先的人气全无到人声鼎沸,我看着原先的一片片空地变成了新的小区或是一座座写字楼,我看着迎春路上空空荡荡无人租赁的商铺一家家张灯结彩,我看着罗丹广场变成联洋广场(传说是百盛)即将落成开张......

我不知道这种变化是好还是坏,抑或是一个社区从青涩到成熟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我不知道在上海这个每日变化的城市是否还能容纳像曾经的联洋这样闹中取静的社区存在,很可能寻觅到的乐园却是我负担不起的沉重;我也曾经想过下次置业是不是还要选择这里,想要幽静却又放不下这里日渐成熟方便的商业设施。

我习惯了家庭大件采购去家乐福,零碎物品照顾对面的两家24小时便利店,抑或也去屈臣氏买点小东小西;我习惯了在皇后、鸿叶、唐朝、上海人家、金多利吃吃喝喝,饭后去许留山、哈根达斯来点甜品,或是在星巴克、WAGAS、保罗晒晒太阳;我习惯了在巴黎贝甜、面包物语、马可波罗解决第二天的早饭;我习惯了在味千、必胜客、棒约翰、避风塘快速达成温饱;我习惯了在曼都佳人照顾我的美容美发问题,时时还对着思妍丽、玛花、艾西尔、克丽蒂娜、佐登尼斯和自然美三心二意;我习惯了去康友按摩抑或和中堂解决我的肌肉酸痛,一个技术更好,一个环境更佳。

习惯真是一样可怕的东西,我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那时候花了整整两年时间才成功游说父母迁居浦东。

我日日祈祷:神啊,请赐给我一座金山,好让我自己圈地建个庄园。那时候可以真正做到闹中取静,鱼和熊掌兼得。

神说:你的美梦应该醒了......

于是我睁眼,砸来一堆砖头

几篇邻居写的关于联洋的感受:.

TOP

去年搜房某人的文章:

如果放在几年前,联洋和徐家汇的房子是不屑一比的,价格天差地别,可是如今有了比的资格了,而且,联洋后来者居上也未可知。请看邻居的看盘——
这几天看盘徐家汇和联洋的情况<526>字节
zjjszb 2007-9-27 20:27:56 发表于房地产门户-搜房网>业主论坛> 楼市话题 业主论坛
徐家汇:东方曼哈顿应该是徐家汇最高档次楼盘之一,也是较有代表性的楼盘,和曼哈顿同档次楼盘比较好的房型和楼层价格一般在3万左右.尚东区4万左右.我看了其中一套一期三楼,因为在变电所旁的130平的小三房,单价仅24500,这可能是该楼盘最低单价的房子.
联洋:仁恒房型较好的报价基本在33000-35000,水清木华30000左右,目前房价排在联洋第三位的就是第九城市,这有点出呼我的意料.九城房型最贵的是一期180平和位置房型均好的二房,毛坯或简单装修单价26000-28000,其他毛坯均25000左右.华丽、御景园等基本在25000左右,而且基本还是装修的。
总之,不管是徐家汇还是联洋,可选的房源不多,租金方面徐家汇二房租金一般在8000-10000,联洋6000-8000。小区环境方面,我认为联洋要好的多,徐家汇租客太杂,特别是小区绿化和布局方面,联洋应该好的多,这是浦东和浦西普遍存在的现象。
上中下驷分别对应,徐家汇与联洋目前平手;联洋后来居上,未来趋势明显。
根据了解最近成交相当少,我分析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1、近几个房价过快的上涨,使大家产生恐惧的心理 2、近阶段一直流传国家将提高首付及对第二套以上购房取消利息优惠等调空政策出台,使大家产生观望情绪。.

TOP

我去年写的文章:我喜欢联洋

还在北京游玩的时候,儿子突然说了一句,好想联洋啊!
远在千里之外,对联洋依然有如此深刻的印象,孩子的话是最好的感觉。
我喜欢联洋,因为在那里我可以深呼吸,而在徐家汇我不能,只能成为吸尘器;别跟我说崇明岛也可以深呼吸,因为住在那里我没法上班;
我喜欢联洋,因为在家乐福、易初莲花可以买到所有价廉物美的生活必需品,而且,相比大杨浦的欧尚等超市,人可是少得多;我喜欢联洋,因为步行15分钟以内可以去浦东最大的图书馆、少年宫,可以去上海科技馆,可以去东方艺术中心,那里是我的孩子的天堂,也是我的天堂。

我喜欢联洋,因为它交通越来越方便了。983,去陆家嘴,984,去徐家汇,936,去虹桥和人民广场,还有640、987、794、隧道4线。我最喜欢步行去地铁2号线,步行15分钟,然后就能坐到静安去上班。

我喜欢联洋,因为那里的人文化素养很高,一次在大拇指的味千吃饭,将包遗失在那里,1小时后才想起,回去拿,依然好好放在那里,虽然台子已经翻过2遍。如果在徐家汇,那肯定不堪设想。

我喜欢联洋,因为那里有市示范的东方幼儿园,上海最好的硬件就在那里,室内游泳池、陶吧、室内溜冰场、舞蹈房、围棋室等等,教师都是华师大本科幼教专业毕业,我儿子当年的班级还有个男老师,英语特别棒。儿子在那里学了2年,如今游泳很棒,溜冰很棒,围棋有时候大人都下不过他。这在他的小学都成了资本,所以不是东方幼儿园出来的,以上大多数都不会。上小学了,儿子还经常惦念幼儿园的陶吧,那里度过了他很多愉快的时光。

我喜欢联洋,因为有了高素质的居民,法律意识非常强,对物业、对社区管理,要求非常高,看到不满就要上论坛发声音,看到不公平就要联合起来维权。笫五大道的居民,zf让他们进孔祥东幼儿园,他们顶多嘀咕几句,最后逆在顺受了。可是我们的联洋花园和联洋花园,当zf硬要塞给他们刘诗昆幼儿园时,所有的家长联合起来,包括没有孩子上学的居民也支持加入,年年维权,年年胜利!而且,维权斗争经常有记者来采访。

我喜欢联洋,因为联洋新建才5年的进才实验学校,前2年的中考成绩是新区公办学校笫2名,去年是笫1名,这说明联洋孩子的素质高,教育水平在提高中,在地段生为主的学校,这不容易。

我喜欢联洋,因为这里的人无论是上海人,还是外省市人,还是外籍人,都很讲礼貌,他们的孩子从小眼界高,思路开阔。.

TOP

邻居的文章:

关注联洋,有好几年了,那个时候自己定了个目标:把婚房安在联洋。
当代清水园(开盘6500元)、水清木华(开盘9000元)、第九城市(开盘5700左右)、联洋年华(开盘8000元左右)、中邦风雅颂(开盘9000元左右)开盘的时候,售楼处都有我的影子,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始终没有下单。没有下单的一个主要原因:自己的事业还在打拼阶段,工作在浦西,结婚的对象和时间没定等等。

    为什么打算把婚房安在联洋?

按时间先后,我先后住过浦东、闸北、普陀、静安和浦东,还是觉得联洋是适合我(注意!适合我的地方不一定适合你)居住的地方。

    可能有人会说,那个联洋,离开地铁站远,出行不方便,有什么好啦?除非你有自备车。

    我说我现在没有自备车,但不觉得不方便。现在每天东西横跨联洋步行30分钟上下班感觉心情也很舒畅(平时锻炼身体的机会少,权当锻炼吧)。有时去浦西或陆家嘴,打车直接去或科技馆转地铁也很方便(科技馆地铁回家,排队等出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人多我也不觉得烦)。

再说辨证地看,联洋离开地铁远点,可能也远离了部分嘈杂,更加适合居住呢。


还有人会说,联洋买早餐和买菜不方便。
没错,大拇指广场虽然有家乐福,但相比一些老社区,联洋买大饼油条包子豆浆青菜等确实不方便,不过最近东西各有1个新菜场开张,这个不方便正在改善当中,相信未来可以更好。

早餐我喜欢煮粥喝,没有油条包子影响不大(不喜欢油炸的东西,有时无良的商家在包子里不知道放了什么肉,也不太敢吃了)。当然蔬菜每日是少不了了,现在买蔬菜不觉得不方便。


我喜欢联洋,喜欢这里的规划高起点,整齐、干净。
我一般向朋友首先这样介绍联洋:一张长方形的白纸,从南到北分割成3块,从东到西分割成5块,3*5=15块,每块上一个社区(大概),看上去很整齐,没有其它一些地方那样看上去凌乱。

其他一些地方规划凌乱还说的过去,因为有些东西毕竟是“先天”造成的。但一些老社区特别是一些卖大饼油条(大排挡)的地方,马路上的垃圾、油腻够环卫工人辛苦的了。

虽然不能说联洋的马路上没有一点垃圾,但你如果有空去走一走,会有感觉的。

我喜欢联洋,虽然联洋还有许多不足,但看看现在陆家嘴、世纪大道和世纪公园这两点一线间的商务规划,我已经预见到了未来10年、20年后,联洋会把某些地方远远地摔在身后~~~~~~

联洋的优点是环境整洁干净。上海许多其他地方的环境是脏乱差。如此便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时候另外一位邻居提醒了——如果偶没记错的话:当代清水园03年开盘6500元、第九城市02年12月第一次开盘是6500、水清木华02年开盘9000元、联洋年华03年开盘6500左右、04年开盘8000元左右、中邦风雅颂04年开盘9000元左右。大部分开盘年头年尾记不清了,那几年年头尾价格相差还是蛮大的哦。

建议仔细研究一下地段再说话,客观点:

至于说什么在另外地方造更大的公园等等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毕竟:地段,地段,还是地段.再造更大的世纪公园可以,可以再造同样的地段吗?地理位置上,位于世纪公园正北门的上海科技馆站离人民广场5站路,和徐家汇一样的地理位置!很多人心目中真正的内环4号线,其浦电路站离公园500米不到,另一个蓝村路站点大约相距700米就不提了。世纪大道的尽头,紧靠竹园CBD,博览中心,科技馆,世纪广场,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巨量商业写字楼文化娱乐设施;位于小陆家嘴,张江,金桥三大开发区的中心,交通优势(有2,4,7,9地铁线,7-8个地铁站点),上海市区内最大最好的公园,最大最美的广场,亚洲最大的展览中心和科技馆,市区内最好的环境,最清新的空气,浦东最美的河流,还是行政文化中心......

    得砸多少多少亿进去?这是再造一个更大公园就可以的吗? 实际的是:这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位置,而且在现在的上海已经是后无来者了,本人新加坡的同事坦言此地堪比最美的新加坡河那快,(Merlion那)。印度同事阿三称:Even more beautiful than New York!    随着日益清晰可见的商业配套的完善及人们居住理念的改变,此地将会逐步成为上海真正的高尚住宅区。


    一年来,联洋涨了50%强。问过一个涉外中介,未来联洋、碧云、古北会并驾齐驱,价格会接近的。而目前,联洋的价位潜力很大。其实,从地理位置、市政配套等来看,联洋在碧云、古北之上。.

TOP

这篇文章是我在联洋的邻居所写,很客观。
家在丁香路 —— 联洋置业札记[20070728,1]
毕业至今,在联洋生活三个年头,最后也把家安在这里,以下文字和大家分享我们在联洋曾经和将来的生活。天马行空,随意出入,请朋友们有选择地看。
为什么是联洋?

一直以来针对联洋的讨论比较多,分歧也显著。看空联洋、认为联洋泡沫浓厚的论调,主要质疑浦东相对浅薄的历史积淀以及联洋行将挤出内环的尴尬地理位置;联洋的拥趸则看好社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优厚的先天规划加上大出意料的后天发育速度造就了联洋今天的新贵地位,世纪公园+地铁+国际社区,这样一种组合依靠浦东迅猛发展的巨大加速度,来日前景不可估量。

多空两种论调都偏功利,主要都还站在投资角度去定位联洋,这也无可厚非,但联洋两万自住居民的思路可能和我们一样单纯,在这里生活是真的舒服的。这就够了。

并不鼓吹联洋,也不盲目追捧联洋。客观的说一说联洋的好与坏。







上图是从google earth上看上海,你会看到,外环内肉眼可以找到的比较成规模的绿色有三片:浦西北面的江湾湿地,东面的共青森林公园,浦东的世纪公园。生态不仅是一个概念,更是切乎健康的一种有力保障,偏偏在上海找到一块大绿地作为居所的天然倚靠又是很不容易的。很无奈,目前来看,江湾湿地和工青森林公园都还荒芜在淞沪路、军工路的漫天烟尘中,当然,五角场城市副中心真正成形后,江湾地块和共青森林公园地块无疑将被重点辐射,但这是五年十年后的事情了,至少从规划来看,江湾还刚刚启动。

世纪公园是浦东鲜润的天然巨肺。150公顷是个怎样的量级概念可能我们不好拿捏,但是徒步绕世纪公园走一圈,需要将近40分钟。交通方面,地铁二号线科技馆站和世纪公园站分布在公园南北。因此,世纪公园的优越之处在于,这块英国人细心规划的漂亮绿地是如此之大,却又在内环之内,有远郊的清新和宁静,却又坐享都市的便利和人气,因此聚集了众多追求自然生活品质的置业眼光。风水术士说,世纪公园可以看做浦东的聚宝盆,把陆家嘴沿世纪大道倾泻的财气全部吸纳,不妨一笑而过——






世纪公园建成10年,周边兴起大量的楼盘,其中以自住公寓为主。南面花木社区,北面是联洋社区,天涯上有个著名帖子,用图片环扫了世纪公园版块的全景,供大家参考——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house/1/41816.shtml


有了世纪公园,联洋就有了生态的清新概念。客观的说,联洋的生态环境的确是很好的。对于联洋社区的划分,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北至杨高路,南至锦绣路,东邻罗山路,西接民生路,更大的泛联洋社区,应该还包括了锦绣路南面-花木路北面的别墅群和几个零星楼盘(金色维也纳、城市艺术季等),社区内没有工业,没有办公楼(民生路边上的证大五道口等几个楼不算),除了两个休闲广场(大拇指广场和在建的laya plaza),几乎是清一色的公寓,张家浜河、洋泾港构成联洋的围绕水系,世纪公园的巨大树木群给周边楼盘供氧。联洋在硬件上,可以算是上海内环内最适合居住的版块之一。这里强调之一是为了客观,留个后路,但我们迄今的确没有发现比联洋、花木更生态的居住版块。

这是硬件方面的得天独厚,联洋的兴起更缘于良好社区氛围拉动的群聚效应。老外是很喜欢世纪公园的,联洋的地理位置和世纪公园的支撑很符合老外对生活的定义,他们眼中,生活居所就应该同工作地点保持适当距离,有好的起居环境。因此联洋起步后,吸纳了陆家嘴,金桥,张江很多的外籍人士租购,这种吸纳不是政策的分流,而是真正的吸引,于是国际社区的定位也实至名归。联洋居民中两成是外籍人士(算上港澳台朋友),其中韩国人特别多,我猜可能和世纪大道上的浦项广场有关,据说上海一半的韩国人在浦项里头工作。老外看上的地方,管理、硬件自然都不会太差,于是很多本土人士也纷纷开始关注联洋。

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也就要引入关于联洋的争论——在联洋,老上海居民是不多的,甚至很少听到上海话,关注联洋的,或者说联洋当前的主力居民,是三十到四十岁年龄的新上海人。关于新上海人的定义,一般认为有两个主要来源:外地引进的优秀人才和上海高校毕业后获得上海户籍留沪发展的优秀外地生源。新上海人奋斗五-十年完成原始积累,进入了初级、中级管理层,具备了相应的购买力,对上海传统的地域概念免疫,喜好国际社区氛围,喜好交友,自然会青睐联洋。所以,如果稍加留心,你会发现当前批评联洋看空联洋的声音大多来自浦江对岸。

相当数量的外籍人士、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中生代、绝大多数的高等教育和管理背景,使得联洋的居民素质得到有力保障。这是联洋发展到了后期,在高企的房价中依然不断受到垂青的原因。以前买联洋是因为生态,现在买联洋,则是因为人文。

联洋到现在已经基本成形。除了仁恒二、三期在建,其他规划内用地全部落成公寓,我的观察结论是社区整体入住率应该已经达到70%以上,部分社区已经已经有95%的入住率,比如水清木华,华丽家族等。

独立的看,联洋是个非常成熟的社区,有足备的配套系统——

教育:有上海市示范的东方幼儿园,浦东排名靠前的进才实验学校和进才国际中学,很多人说浦东的教育非常落后,在浦东排名靠前没有任何价值,这话不假,但我认为,联洋至少有一半居民有能力把孩子送到浦西甚至国外接受教育,他们也许不屑这种质疑的,进一步说,孩子从小生活的环境,比之应试技巧的灌输更为重要,没有优越或者歧视其他区域的意思,但是我想,联洋长大的孩子,他的玩伴、同学是一样的背景,提前接受各种先进品味的熏陶,其眼光和见地,客观上已经领先同龄人,这种潜移默化的高尚引导,比会用欧姆定律多算几个电压,有意义的多。

医疗:社区医院对付对付小病足矣,大问题到浦东最大的仁济医院,沿杨高路下去,也只要10分钟车程。社区内没有大医院是好事,没有大医院也就没有往生,这还是有讲究的。

配套商业:大拇指广场和在建的联洋广场,以及仁恒二期配套的商务中心。联洋广场和仁恒商务中心都还披着脚手架,当前支撑联洋消费群的主要还是大拇指广场。大拇指广场享誉在外,曾有出租车司机告诉我们,有老外上了车说了句“pudong”,然后竖起一个大拇指,司机便心领神会。大拇指广场的品味我不赘言,大家可以看图。联洋配套的大卖场有大拇指的carrefour,过了杨高路有lotus。

运动:几乎一半以上的小区有自己的健身会所和游泳池,社区有足球队,在进才实验学校活动,第九城市的篮球场向社区开放。

但联洋也有不足,或者说,陆续开始呈现一些问题。

首先是人口密度开始失衡。联洋规划初期可能没想到短短五年间,上海的高速发展和房地产市场的过热已经把它催熟。现在一个大拇指广场已经无法承受联洋16个小区的集中消费,亟需分流。过多上涨的居民数量也给为数不多公交的路线带来负荷,一年前987还几乎没有人坐,而今路过联洋社区的987已如丁香鱼罐头。家乐福超市,周末消费高峰期时,收银台全开,每个队列平均等待时间也要达到10分钟。联洋如果因为居民过多遗落幽静,就有失规划的初衷,成为遗憾。希望联洋广场和仁恒商务中心建成后,能起到很好的消费疏导作用。

其次是交通。很多人批评联洋交通不方便,公交车太少,离地铁不近。我认为这不是大问题,在联洋,有自驾车的居民占了绝大多数,出行并无拘束。联洋的居民并不过度依赖公交,何况现有983,987,东周,640,815等路线也已经饱和了运载量,提高了班次密度,等地铁民生路站建好,无车的联洋居民出行应该能够得到更有力的改善。倒是,当前过度密集的公交已经影响到联洋的社区环境,部分路线重复却没有经由重要的站点,如八佰伴。另外,芳甸路这两年运能大大提高,大卡车大货车常常呼啸而过,这对社区安全是隐患,对社区环境也是一种挑战。芳甸路在锦绣路和杨高路之间可以限行大吨位的车辆么?民生路到丁香路可以限行大吨位的车辆么?我觉得这个问题,住在御景园的市委高官们可以好好商榷商榷。

再其次是配套商业还未到位,中介门店比例过多。迎春路是浦东乃至上海著名的“中介一条街”,从长柳路到丁香路,近三分之二的沿街店面是中介门店。联洋五年,养活了30家近600个中介业务员。中介成为联洋一个非常特殊的、非常庞大的生态群落,他们西装革履,风驰电掣,成为联洋社区一个有趣的符号(关于中介我会在后面的文字中详细讨论)。由于社区沿街店面大部分被中介在先期占领,造成社区配套商业集中大拇指广场;而中介相对缺乏约束的生活和工作习惯,把迎春路破坏得不太堪人眼目。什么时候联洋真正成熟?中介退到只剩下5-10家得时候,当然,目前联洋投机投资成分已经挤的差不多了,挂牌在售的房子一共不超过80套,中介们自己也发觉战场在退缩,该走了。走了好,走了以后,像样的商铺会建起来,竞争会引入,资源会充足,好果多也就不敢卖10块钱一斤的葡萄,全家前面的烤肉摊炒饭摊,也就会自己收拾尾巴走了。

如果还要列举其他,我会开玩笑的说迎春路邮局有名无实,取个包裹还要付个起步价;联洋还少个招行;环保的频率还不够;城管对无证边摊的取缔还太薄弱。当然都是小细节,瑕不掩瑜。.

TOP

看了以上文章,相信楼主会对自己的投资树立起较好的信心的。.

TOP

最新的消息,联洋边上,民生路杨高路口的地铁9号线2009年国庆就建成了,车子已经买好了。到时候,联洋交通不方便的现象将成为过去。而且,地铁附近,肯定会有较多的商店出现。.

TOP

回复 111#宝宝爱思考 的帖子

一直觉得联洋的大多数人是中产阶级,而知识结构也是不错的。喜欢的就是这个,而不是暴发户。.

TOP

回复 115#宝宝爱思考 的帖子

我可没说都是暴发户哦!其实,碧云也有100万上下的房子,联洋也有1000多万的房子,并不能一概而论的。.

TOP

单纯分浦东浦西的好坏是不全面的。因为地方太大,还是有不同的地区的差异的。
比如,古北和彭浦都在浦西,没法比的。
而浦东吧,世纪公园周边跟高桥川沙又是有区别的。
联洋社区挺大的,有的楼盘价格2万不到,有的很贵。比如说现在九间堂和御翠园都是别墅区,已经划归联洋社区管,里面是没有亿万以下身价的人的,而李连杰的别墅也在附近。上海的一东一西,都有天价的住宅,也都有平民的住宅。都是不错的地方。.

TOP

九间堂是证大开发的的,御翠园是李嘉城开发的,刚开盘的时候几千万一套的房子卖得很快,让人大跌眼镜。
总体来说,上海上规模的国际化大社区就是三个,古北,碧云和联洋,古北以港台日本人为主,碧云欧美人多些,联洋欧美韩国人和本地精英都有。其他的地区可以是高档的,可以有豪宅,但跟国际化大社区的称号是挨不上边的。联洋最东面的楼盘,距离碧云最西面的楼盘才一站路的距离,有连接起来的趋势。国际化社区是有自己的特色的,无论是在教育上,生活上,人文上,住在那里的人感觉是跟其他地方有很大的不同的。至于喜欢不喜欢,人各有志。.

TOP

引用:
原帖由 一只美美羊 于 2009-1-3 14:54 发表
看得出你对联洋情有独钟。
想请教,和碧云相比,二者的特点?谢谢
碧云老外更多些,在碧云家乐福买东西,你会发现,外国人反而比中国人多。那里的绿化更加接近国外好的社区,包括红绿灯的设置。但碧云大多数很好的房子是只租不卖的,卖的几处房子除了别墅和世茂价格较贵,其他的价格其实也跟联洋接近的。
联洋的人比碧云多,商业交通方面和其他综合配套比碧云更方便。基础教育配套方面,联洋碧云基本可以平起平坐,东方跟冰厂田都是市示范幼儿园,进才实验和实验东校都是浦东公办名列前茅的9年制公办学校。地铁方面,联洋居优势,步行15-30分钟(根据不同的楼盘远近)可至地铁2号线,今年国庆,9号线就在联洋民生路上就要开通了,这方面碧云是不够方便的。商业配套方面,大拇指广场和联洋广场,家乐福跟易初莲花距离如此之近,都是方便生活的。孩子们要去少年宫活动,图书馆看书,东方艺术中心听音乐会,世纪公园去逛逛,科技馆去瞧瞧,亚太盛会看看服饰,联洋是最得天独厚的,步行就可到达了;更何况李嘉诚已经在建造的世纪大都会离联洋也不远。当然,联洋碧云很多人是有车的。所以,联洋可能更加实惠些。如果你有车,两者都可以选择,没车,联洋方便些。
反正对这两个社区,我都很喜欢的。碧云有很多适合老外的健身场所,还有街边可以休憩饮食的吧,非常好的感觉。

[ 本帖最后由 soo-goo 于 2009-1-3 21:48 编辑 ].

TOP

另外,话题引伸开去,所谓的国际社区,规划的时候,古北依托的是虹桥开发区,碧云是依托金桥,联洋的位置正好处于陆家嘴、张江、金桥的中心,所以,几个开发区的人都有的。其实,我也很喜欢老上海的风韵,喜欢看陈丹燕写的关于旧上海大家闺秀的书,也欣赏和平饭店的爵士乐队 ,也探究过百乐门的今昔。衡山路是我喜欢的一条路,还有新华路,都很有感觉和意境的。
不过,时代的变化也让我逐步接受了很多新的东西。浦东的开发是在一张白纸上画画的,容易快速,更加能够以国际化的高度设计和规划所有的东西,它的设计一开始就有了国际的高度。而浦西旧城改造相对难度较高些。我更喜欢可以深呼吸的世纪公园周边。
国际社区让我比较喜欢的是国际化的人文,可是3个国际社区,房子都贵,租金都高,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个问题,购物和吃饭,除了超市,价廉物美的几乎没有。当然,如果有很多价廉物美的商店,是不是周边的人文环境就不会那么好了呢?所以,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

TOP

引用:
原帖由 晴晴的妈 于 2009-1-3 18:29 发表
唉,看了SOO-GOO的分析,我对联洋更加向往了。
谁说MONEY不重要啊?!
其实,从将来的规划看,陆家嘴东扩的下一站就是世纪公园。以后,世纪公园周边的房子,未必会输于陆家嘴的,何况在环境上。让人说我是房托好了,本人做开发商没有雄厚的实力,做中介没兴趣跳槽,手上也没联洋的房子急于出售,本来就一套,永远不会卖的(将来有钱再买一套有可能的),而且,本人也不是其他区没有房子,但并没有去托其他区的房子。做“托 ”,也要做有理有据的“托”才对,是不是?
以下是相关新闻:

浦东金融城“东扩”下一站世纪公园
早报记者 毛明江 见习记者 王涛

    上海正在加速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浦东陆家嘴地区国家级金融城建设将向世纪大道两侧以及世纪公园周边纵深拓展。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冯国勤近日透露,市zf正在考虑,在世纪公园附近建立一个证券、期货和其他金融衍生品交易中心,与以商业银行集群为标志的陆家嘴地区呼应。

东扩做大“金融城”

    在9月21日举行的第四届中国国际金融论坛上,冯国勤表示,上海将紧紧抓住市场化、国际化这个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关键,聚焦国家金融城建设,努力将上海建设成为我国金融改革开放的创新试验区、品牌区。

    他说,上海市zf正在考虑,在世纪大道的另一端,衍生一个金融市场,形成世纪大道两端以商业为主的金融机构聚集区。在世纪公园旁边,建设一个以自动市场为主的示范经济区。

    陆家嘴地区目前已经成为上海吸引金融机构落户最集中的地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超过390家金融机构入驻陆家嘴。但众多金融机构的聚集,造成陆家嘴中央绿地四周小陆家嘴地区(东昌路—银城中路—浦东南路)日益拥挤。

    根据浦东新区的最新规划,小陆家嘴地区将向东扩展。先行启动的范围确定为浦东南路以东、世纪大道以北、浦东大道以南、崂山西路以西的地块,东扩的部分将主要用来建造商用办公楼及配套设施,以做大“金融城”。

拟建中国“华尔街”

    “世纪大道未来将变成中国的‘华尔街’。”浦东新区zf有关人士形象地告诉记者,世纪大道两侧将是浦东新区下一步建设的重点区域。除了吸引新的金融机构聚集外,还会有大型的ShoppingMall等商业设施。

    从陆家嘴的地形看,世纪大道两端的地理位置可谓得天独厚。目前,在世纪大道起点有上海证券交易所,沿线靠近世纪公园方向已有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等机构,而且还将陆续有新的基金、保险、证券等机构落户。

    在商业设施建设上,位于地铁2号线世纪大道站的地块上将建设浦东竹园商贸区,这个位于世纪大道两侧的地块,建筑面积有40万平方米。该地块一个重要的卖点就是未来该地块将是轨道交通4号线、6号线、2号线和9号线四线换乘枢纽站所在。轨道交通线上面将建成大规模的ShoppingMall。

形成两大金融集群

    据冯国勤透露,新金融市场将围绕世纪公园附近展开,以与世纪大道另一端以商业银行集群为标志的陆家嘴地区呼应。

    目前,已经向世纪公园聚集的机构有上海银监局、中国银联,未来将打造上海金融控股集团上海国际集团。

    据了解,三类金融机构将是未来浦东引进的重点:一是功能性金融机构、新型金融机构和各类金融中介组织;二是大型金融机构的数据处理中心、灾难备份中心和呼叫中心等后台服务机构;三是大型外资金融机构。

    冯国勤还披露了未来五年上海建设金融中心的四个目标:形成适合国内外投资者共同参与的市场体系;形成具有行业领导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金融机构为骨干,中外资金融机构共同发展的多元化金融体系;形成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产品创新和交易中心体系;完善各类交易制度、法律体系、人才体系。

[ 本帖最后由 soo-goo 于 2009-1-3 22:14 编辑 ].

TOP

回复 151#小小笨妈妈 的帖子

现在是地球村了,美国的形势,影响到中国的股市和房市,要看世界整个经济情况了。听朋友说今年底买房子最好,可是很多预测也只是预测而已。就像2007年底,很多专家看好2008年会到7000点,8000点一样,都是没意义的。.

TOP

回复 155#妈妈的心情 的帖子

听说有1万7,1万8上下的。一般是芳甸路以西的几个非景观房。.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