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6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于丹抨击中学教育:学生有知识没文化

话虽不错

话说得都不错,但是不够厚道。
虽然中国教育,中学教育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但也不仅仅靠“仁义礼智信”所能解决,更不是仅靠学校教育所能解决。
于丹俨然已经有了我们孔老夫子的风采,周游“列国”来推销“思想”了。想当年孔夫子虽然也没有搞“无偿家教”,收受“束脩”等物,但估计于丹这一出场显然就不是十条肉干就能了事的。.

TOP

回复 8#海荷 的帖子

其实课程类型的适应性本身就值得探讨,哪一种价值取向的课程更符合孩子认知,是不是有年龄阶段的适应性也还值得研究。不过按照中国“中庸”的哲学思想来看,博采众长或者都汲取一点,然后搞成个大杂烩应该更能为当前专家、家长、教师等“接受”。于是出现了我们现在的“三类”课程。其实,这三类课程本质上是有差异的,其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是很不相同的。
至于上海有好一阵批判的前苏联的凯洛夫教育,是不是一定那么不堪,那么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中国的发展见仁见智。但以我个人的观点来看,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任何的变革,即使在教育领域也都有一个过程(它不是也不可能是一次事件)。行政决策可以有导向,但不可以有武断。
所谓微言大义,于丹显然走向了背面。.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