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7个人次参与评价】

[其他] 给旺旺网的所有家长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对于群体而言,人类就是在这种此消彼长的竞争中(说博弈更确切)往前发展的;对于个体而言,不确定因素太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TOP

回复 #101 jiahui0711 的帖子

同样的先天和后天条件,愉快教育 vs 有压力的教育,当然都是适度的,偶相信后者教育出来的小孩通常应该更有竞争力。但现实中,每个家庭/父母/小孩的基础,条件和价值观都不同,选择上会各有偏好,更不要说盲从的了。

LZ的第一到第八都有道理, 但偶觉得LZ没有必要厚此薄彼。 不如LZ起个帖,让大家交流交流如何愉快教育?

[ 本帖最后由 yiyilaoba 于 2006-9-24 00:26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yct2005 于 2006-9-24 11:01 发表
我的孩子不聪明不是他的错,他投胎在我们这样无权无钱的人家也不是他的错,可是他要不好好学习就是他的错!
这话实在.

TOP

引用:
原帖由 jiahui0711 于 2006-9-24 22:36 发表
但我还是要说,因为实在看不得孩子们正在做出的无谓的牺牲。
LZMM的勇气值得尊敬和支持。
.

TOP

引用:
原帖由 晨辰妈 于 2006-9-25 07:54 发表
为什么要跟洋人比
正常情况下,以后还想留在上海的就不得不和老外比,可能做家政的都要和老外比。只是时间问题。.

TOP

引用:
原帖由 千零 于 2006-9-25 22:27 发表

其实,听不得不同意见的人正是你自己. 别开新帖讨论家长心态和公布你的运气了,几乎已经知道你要写什么了,无非就是大家都看不得而且妒忌你的运气而已,再写下去,看笑话的人越来越多啦.我是看在生姜水的面子上跟你说 ...
这样有质量的帖子不多,就此打住太可惜了。
希望斑竹也照顾一下沉默的大多数, 不要来个不要争了,封帖了事。兼听则明,无论哪一方的观点,对看帖人都是有益的。 .

TOP

“愉快教育”创始人倪谷音:常青的是思想

 回味20年来走过的“愉快”之路,倪谷音认为,愉快教育已经成为一种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可以更新,但教育思想却是相对恒定并能经受时间洗礼的。作为教育思想的愉快教育,首先体现为一种办学观。它鲜明地提出,办学不是教会学生去应试,而是为了教会学生做人,使每个学生都拥有幸福的童年,都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倪谷音认为,要培养出全面和谐的人,不仅需要智能教育,同时更需要情感、意志教育,特别是情感这个“阀门”。情感的“阀门”不打开,智力活动必然无法正常开展。因此,愉快教育主张,要从情感教育入手,给孩子们美,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心境中学习、思考、活动和创造。

  其次,愉快教育体现为一种学生观。它主张把学生看成是有独立人格的人,把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看成是教育的前提和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倪谷音说,这是一个根本出发点的转变。过去,我们往往把尊重学生列为教师的职业道德范畴,而愉快教育则提出把尊重学生独立人格看作是人生各阶段都不可或缺的、无法替代的基本心理需求。没有对独立人格的尊重,不仅心理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我们发现,甚至连生理发展也会受到一定的阻碍。

  同时,愉快教育还体现为一种学习观。学习是学生本身的自主活动,一切教育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积极活动才能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精神财富,使学生得到成长和发展。因此,学习应该是一件乐事,是一种愉快的活动。在倪谷音看来,学习能得到新知,怎么能不快乐呢?她说:“一个人长有眼睛、耳朵,能看、能听,还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只有具有知识,能进一步感受和理解世界的意义,才能和世界发生一种关系,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无知的人就像是在黑暗中行走,有了知识就像在黑暗中有了一盏明灯。因此学到知识,是最快乐、最幸福的事。”

  另外,愉快教育还体现为一种教学观。教学不只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学不只是为了教,还是为了学。因此,教师备课不但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要了解学生怎样学习,怎样思考;不仅了解学生懂不懂、会不会,还要了解学生是怎样学的,怎样会的。倪谷音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是20年来,教师始终在实践着教学不只是要学生去继承,还要学生去创造。

全文:http://blog.cersp.com/20000/660996.aspx.

TOP

引用:
原帖由 玫瑰玛丽 于 2006-9-26 19:06 发表
学习一定是终身学习


家庭教育花费几乎全用给了孩子
http://www.edu.cn/20060124/3171549.shtml
随着年龄的增长,公众自我教育的开支逐渐递减,到结婚生子阶段往往成为很多人自我教育的终结点。相应的,从婚后到子女进入学龄前的这段时期,往往成为很多家庭教育消费的空当期。

发展中国家实现终身学习的障碍与策略
http://www.edu.cn/20030415/3082639_1.shtml
在2015年,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国家,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教育。技术变革和日益全球化的经济,都会不可避免地优先需要一支具有高度熟练技能的劳动大军。但是,教育的进步在不同区域、国家和社会团体之间的不均衡,其结果必然导致国家内部以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愈加不平等。.

TOP

引用:
原帖由 bbs88 于 2006-9-27 13:01 发表
踢球去吧.
那时就会知道眼睛就盯着球,就想过人最后他和他的球队是要输球的.
眼睛就看着球门,一心想着进球的快乐,那是观众,观众是无法帮助自己喜欢的队赢球的.
所以一个好的球员要眼看球门,面对场子里的球 ...

10年20年后,我们的孩子会面对怎样的竞争对手?我们的孩子拿什么去和他们竞争?而这些东西又从何而来?

btw,你是BB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teddy妈妈 于 2006-9-27 22:25 发表
老鹰还知道要教会小鹰飞翔,母狮也会教小狮子扑食,这些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
说得很实在。

怕就怕是老鹰在教小鹰游泳,母狮在教小狮子种萝卜。 .

TOP

愉快也好,不愉快也好,教育不该让小孩子变得没那么有求知的欲望,变得没有自己的想法。小孩子越大应该思想越活跃,越丰富多彩才是。

什么事情都有正反或者更多面,所以总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但在在现在这个时候,在上海,在WW上,缺的不会是考证和课外补习。在这一背景下再去强调考证热,再去强调大量的课外补习,恐怕对大多数人,特别是新认识WW的人是弊多利少。

大人的归大人,小孩的归小孩,社会的归社会,学校的归学校;但现在一眼看过去的确是一团糟。

在面对LZ这样的一个话题前,当我们要的不是一个你对我错的争论的结果,不是党同伐异的“其乐无穷”,不是“捍卫己见”的“义正言辞”,我们的孩子才有希望做得比我们这代人更好。.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