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34个人次参与评价】

[其他] 无题

引用:
原帖由 小星星妈咪 于 2012-4-25 13:44 发表


整个大环境都在追随民办,即便是有些家长有颗平常心,也会被身边的人说成对小孩不作为之类的,更不敢在牛蛙如云的地盘上承认的。

孩子能够被一流的民办录取自然是孩子天资好,并与家长一同努力的结果,一分耕 ...
小星星妈咪,
二三流民办的标准绝对不是奥数二三等奖。先列一下大家公认的一流民办:华育、上宝、兰生、张江、上外附中、世外,一二流之间的如华二、上实等,再加上一些好公办学校的理科班,一年招收人数大约在2500人左右,如果其中一半是收的奥数见长的人,也就是有1200左右的需求。那么再来看一下各奥数竞赛一二等奖的人数,一个杯赛大致上有200-300名一二等奖的获奖人数,考虑到大多数牛蛙都是重复参数的,所以获得过一二等奖的学生一说是500人,一说是900-1000人,不管哪个显然都是满足不了这些好初中的需求的。对于二流民办,除了个别现象,基本上也就是奥数三等奖或入围的水平,如西南位育,新华初。至于三流民办,如徐汇的西南模、长宁的新世纪,收到奥数得奖的孩子的比例是很低的。

关于重点公办平行班与二三流民办之间,我大致会选择民办。从中考成绩来讲,除重点公办的理科班特色班,重点公办的平行班成绩完全无法与三流民办相比的,你举得中等的中学进重点的数字能够详细谈一下,如哪个学校,一个年级有多少学生?感觉上那么多市重点应该是比较好的重点公办。谈孩子的成长,公办学校参差不齐的同学与民办学校经过选拔的同学相比,显然孩子在学校中遭受同学不良影响可能性要大多了。

以上,并不是否认你对择校的看法,对于中学的选择,是家长的也是孩子的,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和教育理念去选择合适的学校,可能是最明智的做法。.

TOP

引用:
原帖由 嘎嘎的妈妈 于 2012-4-27 21:11 发表
择校,其实择的不是学校,是择的同学,以及同学的家长。在一个经过挑选的生源里面,家长的教育理念,对孩子的关注程度,相对比较有保证,有利于教学。

公办,甚至是公办的重点班什么的,也有可能存在学风不正的风 ...
严重同意。.

TOP

发新话题